中风病中医症候量表
(完整word版)中医症候量表

[附加分]:高粘滞血症(5分)
肢体
a.肢痛不移(5分)
总分
b.爪甲青紫(6分)
5.气虚证
舌质舌体
a.舌淡(3分)
二便
a.大便溏或初硬后溏(1分)
b.舌胖大(4分)
b.小便自遗(2分)
c.胖大边多齿痕或舌痿(5分)
c.二便自遗(4分)
汗
a.稍动则汗出(2分)
肢体
a.手足肿胀(2分)
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
中风病证候量化诊断标准
1.风证
起病
a.48小时达到高峰(2分)
舌体
a.舌体颤抖(5分)
b.24小时达到高峰(6分)
b.舌体歪斜且颤抖(7分)
c.病情数变(6分)
目珠
a.目珠游动或目偏不瞬(3分)
d.发病即达高峰(8分)
b.正常(0分)
肢体
a.两手握固或口噤不开(3分)
弦脉
a.是(3分)
2、证候诊断说明:
证候诊断得分
≥7分为证候诊断成立。
7-14分轻度
15-22分中度
≥23分重度
痰
a.口多粘涎(2分)
神情
a.表情淡漠或寡言少语(2分)
b.咯痰或呕吐痰涎(4分)
b.神情呆滞或反应迟钝或嗜睡(3分)
c.痰多而粘(6分)
脉象
a.滑或濡(3分)
d.鼻鼾痰鸣(8分)
头昏沉
a.有(1分)
舌苔
a.腻或水滑(6分)
b.无(0分)
b.厚腻(8分)
体胖臃肿
a.是(1分)
舌体
a.胖大(4分)
b.否(0分)
b.安静时汗出(3分)
b.肢体瘫软(3分)
精选 中医症候量表

1.风证
起病
a.48小时达到高峰(2分)
舌体
a.舌体颤抖(5分)
b.24小时达到高峰(6分)
b.舌体歪斜且颤抖(7分)
(6分)c.病情数变
目珠
a.目珠游动或目偏不瞬(3分)
发病即达高峰d.(8分)
分)b.正常(0
肢体
a.两手握固或口噤不开(3分)
弦脉
分)a.是(3
3.痰证
痰
(2涎多口a.粘分)
神情
a.) (2表情淡漠或寡言少语分
(4痰涎吐呕或咯b.痰)分
b.)(3神情呆滞或反应迟钝或嗜睡分
(6粘而痰c.多分)
脉象
(3滑或濡a.分)
(8鸣痰鼻d.鼾分)
头昏沉
分有a. (1)
舌苔
(6腻或水滑a.分)
)(0分b.无
(8 b.厚腻分)
体胖臃肿
) (1分a.是
舌体
(4 a.胖大)分
) (2分a.有
舌苔
(5a.苔少或剥脱苔分)
分)b.无(0
光红无苔b. (7分)
耳鸣
分)a.有(2
神情
(1心烦易怒a.)分
分b.无(0)
(2心烦不得眠b.)分
干燥
分a.咽干口燥两目干涩或便少尿少(2)
(3c.躁扰不宁分)
脉象
分a.弦细或细数(1)
总分
诊断标准使用说明1、评分说明:分。每一证候的得分是将诊断这一证候的各项所得最高分相加而成。满分均为30、证候诊断说明:2证候诊断得分分为证候诊断成立。≥7轻度分7-14中度15-22分重度23≥分
)b.肢体抽动(5分
分)b.否(0
肢体拘急或颈项强急(7分)c.
(完整word版)中医症候量表.docx

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中风病证候量化诊断标准1.风证a.48 小时达到高峰(2 分 )舌体a.舌体颤抖(5 分 )起 b.24 小时达到高峰(6 分 ) b.舌体歪斜且颤抖(7 分 )病 c.病情数变(6 分 )目珠a.目珠游动或目偏不瞬(3 分 )d.发病即达高峰(8 分 ) b.正常(0 分 )肢a.两手握固或口噤不开(3 分 )弦脉a.是(3 分 )b.肢体抽动(5 分 ) b.否(0 分 )体c.肢体拘急或颈项强急(7 分 )头晕头 a.头晕或头痛如掣(1 分 )总分痛 b.头晕目眩(2 分 )2.火热证舌 a.舌红(5 分 )面目呼 a.声高气粗或口唇干红(2 分 )质 b.舌红绛(6 分 )吸气味 b.面红目赤或气促口臭(3 分 )a.薄黄(2 分 )发热a.有(3 分 )舌b.黄厚(3 分 ) b.无(0 分 )苔c.干燥(4 分 )脉象 a.数大有力或弦数或滑数(2 分 )d.灰黑干燥(5 分 )口中感 a.口苦咽干(1 分 )大a.便干便难(2 分 )觉b.渴喜冷饮(2 分 )B. 便干三日未解(3 分 ) a.有(1 分 )便尿短赤c.便干五日以上未解(4分) b.无(0 分 )神a.心烦易怒(2 分 )b.躁扰不宁(3 分 )总分情c.神昏谵语(4 分 )3.痰证a.口多粘涎(2 分 )神情a.表情淡漠或寡言少语(2 分 )b.咯痰或呕吐痰涎 (4 分 ) b.神情呆滞或反应迟钝或嗜睡(3 分 )痰c.痰多而粘(6 分 )脉象 a.滑或濡(3 分 )d.鼻鼾痰鸣(8 分 )头昏沉 a.有(1 分 )舌 a.腻或水滑(6 分 ) b.无(0 分 )苔 b.厚腻(8 分 )体胖 a.是(1 分 )舌 a.胖大(4 分 )臃肿b.否(0 分 )体b.胖大多齿痕(6 分 )总分4.血瘀证a.舌背脉络瘀张青紫(4 分 )舌b.舌紫暗(5 分 )c.有瘀点(6 分 )质d.有瘀斑(8 分 )e.青紫(9 分 )头 a.头痛而痛处不移(5 分 )痛 b.头痛如针刺或如炸裂(7 分 )面色脉象a.睑下青黑(2 分 )b.口唇紫暗(3 分 )c.口唇紫暗且面色晦暗(5 分 )a.沉弦细(1 分 )b.沉弦迟(2 分 )c.涩或结代(3 分 )[ 附加分 ]:高粘滞血症 (5分 )肢 a.肢痛不移(5 分 )总分体 b.爪甲青紫(6 分 )5.气虚证a.舌淡(3 分 ) a.大便溏或初硬后溏(1 分 )舌质b.舌胖大(4 分 )二便 b.小便自遗(2 分 )舌体c.胖大边多齿痕或舌痿(5 分 ) c.二便自遗(4 分 )a.稍动则汗出(2 分 ) a.手足肿胀(2 分 )汗 b.安静时汗出(3 分 )肢体 b.肢体瘫软(3 分 )c.冷汗不止(4 分 ) c.手撒肢冷(4 分 )体态 a.神疲乏力或少气懒言(1 分 )面色 a.面白(1 分 )声音 b.语声低怯或咳声无力(2 分 ) b.面白且面色虚浮(3 分 )c.倦怠嗜卧(3 分 )脉象 a.沉细或迟缓或脉虚(1 分 )d.鼻鼾细微(4 分 ) b.结代(2 分 )心悸 a.活动较多时心悸(1 分 ) c.脉微(3 分 )b.轻微活动即心悸(2 分 )总分c.安静时常心悸(3 分 )6.阴虚阳亢舌 a.舌体瘦(3 分 )热象 a.午后颧红面部烘热或手足心热(2 分 )质 b.舌瘦而红(4 分 )头晕 a.有(2 分 )舌 c.舌瘦而红干 (7 分 )目眩 b.无(0 分 )体 d.舌瘦而红干多裂(9 分 )盗汗 a.有(2 分 )舌 a.苔少或剥脱苔(5 分 ) b.无(0 分 )苔 b.光红无苔(7 分 )耳鸣 a.有(2 分 )神 a.心烦易怒(1 分 ) b.无(0 分 )情 b.心烦不得眠(2 分 )干燥 a.咽干口燥两目干涩或便少尿少(2 分 )c.躁扰不宁(3 分 )脉象 a.弦细或细数(1 分 )总分诊断标准使用说明1、评分说明:每一证候的得分是将诊断这一证候的各项所得最高分相加而成。
中风相关量表

目眩 □ 无; □ 偶尔出现,但不影响日常生活; □ 经常出现,影响日常生活,尚可忍受; □ 频繁出现,甚则摔倒,严重影响日常生 活,难以忍受。
耳鸣 □ 无; □ 偶尔出现,不影响日常生活; □ 经常出现,影响日常生活,尚可忍受; □ 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难以忍 受。
头刺痛 □ 无; □ 程度轻微,不影响日常生活; □ 头痛如针刺,影响日常生活,但尚可忍受; □ 头痛如锥刺,难以忍受。
痛有定处 □ 无; □ 有。
肌肤不仁 □ 无; □ 略感麻木,触物感无明显影响; □ 麻木较明显,触物如有隔物; □ 麻木严重,冷热不知。
发热 □ 无; □ 有。
手足心热 □ 无; □ 有。
附件一: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
1 内风
□近 48 小时内急性起病
10 分
□近 48 小时内病情加重或波动 10 分
□头晕目眩
10 分
□目偏不瞬
10 分
□手足或下颌颤动
10 分
□肢体强直
10 分
□肢体拘急
10 分
□抽搐
10 分
□舌短缩
10 分
□舌颤
10 分
内风得分
2 内火 □满面通红 □两颧潮红 □目赤 □口干 □渴喜冷饮 □舌干 □口唇焦裂 □口苦 □口臭 □痰色黄 □心烦 □躁扰不宁 □吞酸 □小便黄赤 □大便干 □红舌或绛舌 □黄苔
证候要素诊断得分≥10 分为该证候 要素诊断成立。
《中风病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相关术语注释 内风 近 48 小时内病情加重或波动:最近的 48 小时内与本次中风病相关的主症或兼症 加重,或时好时坏不断变化。 头晕目眩:“头晕”指头脑昏沉,视物昏花旋转,严重者张目即觉天旋地转,不 能站立;“目眩”又称“眼花”,指自觉眼前发黑,视物昏花晃动的表现。 目偏不瞬:眼球偏于一侧。 手足或下颌颤动:手足或下颌不由自主地震颤、动摇。 肢体强直:四肢筋肉强硬,肢体僵直而不能屈伸。不包括中风后遗留的偏瘫肢体 痉挛状态。 肢体拘急:肢体牵引不适或自觉紧缩感,以致影响活动的表现。不包括中风后遗 留的偏瘫肢体痉挛状态。 抽搐:又称“搐搦”。肌肉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迅速抽动的表现。 舌短缩:舌体缩向口腔深处,不能伸展的舌象。 舌颤:伸舌时舌体颤动不定,不能控制的舌象。 内火 两颧潮红:又称“颧赤”。面部仅两颧部位皮肤发红的表现。 目赤:又称“白睛红赤”。双眼或单眼白睛部发红的表现。 口干:自觉口中津液不足,但没有饮水要求,或饮水很少的表现。 舌干:舌体干燥,扪之燥涩的舌象。 口唇焦裂:口唇黏膜严重干燥,脱屑、开裂的表现。 口苦:自觉口中有苦味的表现。 口臭:口中出气臭秽的表现。 心烦:心中烦热郁闷之状。 躁扰不宁:身体躁动、躁急或手足扰动不宁。 吞酸:酸水自胃中上至咽候,不及吐出而下咽,并可感觉到酸味刺激性的表现。 小便黄赤:尿液的颜色呈深黄、黄红或黄褐色,甚至尿如浓茶的表现。 大便干:便质干燥。 红舌:舌体颜色鲜红的舌象。
最新中医症候量表(精品收藏)

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中风病证候量化诊断标准1.风证起病a.48小时达到高峰(2分)舌体a.舌体颤抖(5分) b.24小时达到高峰(6分)b.舌体歪斜且颤抖(7分) c。
病情数变(6分)目珠a.目珠游动或目偏不瞬(3分)d。
发病即达高峰(8分)b。
正常(0分)肢体a。
两手握固或口噤不开 (3分)弦脉a.是(3分)b.肢体抽动(5分)b.否(0分)c.肢体拘急或颈项强急(7分)头晕头痛a。
头晕或头痛如掣 (1分)总分b.头晕目眩(2分)2.火热证舌质a.舌红(5分)面目呼吸气味a.声高气粗或口唇干红(2分)b.舌红绛(6分)b.面红目赤或气促口臭(3分)舌苔a.薄黄(2分)发热a。
有(3分)b。
黄厚(3分)b.无(0分) c。
干燥(4分)脉象a.数大有力或弦数或滑数(2分) d.灰黑干燥(5分)口中感觉a.口苦咽干(1分)大便a.便干便难(2分)b.渴喜冷饮(2分)B.便干三日未解(3分)尿短赤a.有(1分)c.便干五日以上未解(4分)b。
无(0分)神情a.心烦易怒(2分)总分b。
躁扰不宁(3分)c.神昏谵语(4分)3。
痰证痰a。
口多粘涎(2分)神情a.表情淡漠或寡言少语 (2分) b。
咯痰或呕吐痰涎(4分)b.神情呆滞或反应迟钝或嗜睡(3分)c。
痰多而粘(6分)脉象a。
滑或濡(3分) d。
鼻鼾痰鸣(8分)头昏沉a。
有(1分)舌苔a.腻或水滑(6分)b。
无(0分) b。
厚腻(8分)体胖臃肿a.是(1分)舌体a.胖大(4分)b。
否(0分)b。
胖大多齿痕(6分)总分4。
血瘀证舌质a.舌背脉络瘀张青紫(4分)面色a.睑下青黑(2分)b.舌紫暗(5分)b。
口唇紫暗(3分)c。
有瘀点(6分)c.口唇紫暗且面色晦暗(5分)d.有瘀斑(8分)脉象a.沉弦细(1分)e.青紫(9分)b.沉弦迟(2分)头痛a.头痛而痛处不移 (5分)c。
涩或结代(3分) b.头痛如针刺或如炸裂 (7分)[附加分]:高粘滞血症(5分)肢体a.肢痛不移(5分)总分b。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

口唇焦裂. 6分舌有瘀斑瘀点10分[附录]
口苦. 2分舌下脉络青紫10分诊断量表使用说明:
口臭. 4分舌下脉络曲张8分1.评分说明每一证候要素
痰色黄. 1分涩脉8分的得分是将诊断这一证候要
心烦. 1分结脉或代脉1分素的各项得分相加而成
躁扰不宁. 3分总分2.证候要素诊断说明证候
总分自汗2分(4)风火上扰证□
痰湿大便初硬后溏3分(5)痰瘀阻络证□
表情淡漠或寡言少语1分大便或小便失禁5分(6)痰热腑实证□
神情呆滞2分淡舌3分(7)阴虚风动证□
肥胖1分胖大舌或齿痕舌1分(8)气虚血瘀证□
头闷痛6分缓脉5分(9)其他
头重3分细脉5分
吞酸. 2分气虚要素诊断得分≥10分为该证
小便黄赤. 4分神疲2分候要索诊断成立
大便干. 1分乏力5分
红舌或绛舌. 2分面色白9分
黄苔. 10分面色萎黄3分参照以上证候要素诊断量表
燥苔. 2分口唇淡白9分的结果进行辩证
数脉. 5分气短8分(1)痰热内闭证□
弦脉. 2分语声低微9分(2)痰蒙清窍证□
滑脉. 1分手或足肿胀3分(3)元气败或头晕1分沉脉4分
近48小时内急性起病10分口黏腻2分弱脉4分
近48小时内病情加重或波动10分渴不欲饮2分结脉或代脉1分
头晕目眩10分咳痰或喉中痰鸣10分总分:
目偏不瞬10分纳呆2分阴虚
手足或下颌颤动10分便溏4分两颧潮红10分
肢体强直10分胖大舌3分舌干5分
肢体拘急10分齿痕舌2分手足心热5分
抽搐10分厚苔3分五心烦热10分
舌短缩10分腻苔10分盗汗10分
舌颤10分滑苔9分绛舌10分
总分;滑脉6分瘦薄舌10分
CRF表(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

患者编号患者姓名缩写病例入组□□□□□□□研究生毕业课题解毒通络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临床评价病例报告表(C ase Report Form )患者编号:患者组别:患者姓名缩写:联系方式:研究者姓名:研究者单位:□□□□□□□填写说明在正式填写以下表格内容前,请认真阅读填写说明1、筛选合格者填写病历报告表。
2、表中凡有“□”的项,请在符合的条目上划“×”, 如:×,不得留空。
3、填写病例报告表一律使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数据务必准确、清晰,数据禁止擦除或涂抹,如有错误发生,可在错误处上方书写正确值,将错误值划上“—”,修改者签名并加注日期,必要时说明理由。
举例: 99.6 90.6CJL 09 07 10。
4、患者姓名一律以拼音缩写,填写大写字母,四格填满。
四字姓名者,填写每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三字姓名者填写三字首字母及第三字第二字母;两字姓名者填写两字拼音前两字母。
举例:张红Z H H O李淑明L S M I欧阳小惠O Y X H5、所有检查项目均须填写,因故未查或漏查,请填写“ND”;具体用药剂量和时间不明,请填写“NK ”。
6、观察表的每页均须填写患者编号、患者姓名缩写,观察医生必须签署姓名和日期。
7、验证期间应如实填写不良事件记录表。
8、临床验证应严格按照临床验证方案要求进行。
验证不同时期需完成的检查和记录的项目,请对照临床研究流程图执行。
入组筛选表□□□□□□□病例纳入标准是否①年龄≤ 75 岁;□□②符合 HICH 的诊断标准属于基底节出血,并经CT 或MRI 证实;□□③出血量 10-50ml ;□□④NHISS评分: 7-22 分;□□⑤GCS评分》 6 分;□□⑥试验组签署知情同意书。
□□如以上任何一个答案为“否”,此受试者不能参加验证病例排除标准是否①不属于急性期的脑出血病人;□□②由动脉瘤,血管畸形,及血液病,颅脑外伤,肿瘤脑转移等导致□□脑出血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本药过敏者;④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器质性病变及其他如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⑤精神病患者;⑥其他原因不能按时服药者。
中风病辨证诊断诊断标准

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 本标准规定了中风病风、火、痰、癖、气虚、阴虚阳亢的证候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中风病证候辨别。
(一)风证 1.起病:48小时达到高峰(2分);24小时达到高峰(4分);病情数变(6分):发病即达高峰(8分): 2.肢体:两手握固或口嗦不开(3分);肢体抽动(5分):肢体拘急或颈项强(7分)。
3.舌体:舌体颤抖(5分):舌体歪斜且颤抖(7分)。
4.目珠:目珠游动或目偏不瞬(3分):正常(0分)o 5.脉弦:是(3分);否(0分)。
6.头晕头痛:头晕或头痛如掣(l分);头晕目眩(2分)o (二)火热证 1.舌质:舌红(5分);舌红绛(6分)。
2.舌苔:薄黄(2分);黄厚(3分);干燥(4分):灰黑干燥(5分)。
3.大便:便干便难(2分):便干3日末解(3分);便干5日以上末解(4分)。
4.神情:心烦易怒(2分);躁扰不宁(3分);神昏语语(4分)。
5.面目呼吸气味:声高气粗或口唇干红(2分):面红目赤或气促口臭(3分)。
6.发热:有(3分);无(0分)。
7.脉象:数大有力或弦数或滑数(2分)。
8.口中感觉:口苦咽干(l分);渴喜冷饮(2分)。
9.尿短赤:有(l分);无(0分)。
(三)痰证 1.痰:口多粘涎(2分);咳痰或呕吐痰涎(4分);痰多而粘(6分);鼻奸痰鸣(8分)。
2.舌苔:腻或水滑(6分);厚腻(8分)。
3.舌体:胖大(4分):胖大多齿痕(6分)。
4.神情:表情淡漠或寡言少语(2分);神情呆滞或反应迟钝或嗜睡(3分)。
5.脉象:滑或濡(3分)。
6.头昏沉:有(l分);无(0分)。
7.体胖臃肿:是(l分);否(0分)。
(四)血癖证 1.舌质:舌背脉络癖张青紫(4分);舌紫暗(5分);有癖点(6分);有癖斑(8分):青紫(9分)。
2.头痛;头痛而痛处不移(5分):头痛如针刺或如炸裂(7分)。
3.肢体:肢痛不移(5分);指甲青紫(6分)。
4.面色:睑下青黑(2分);口唇紫暗(3分);口唇紫暗且面色晦暗(5分)o 5.脉象(2分);涩或结代(3分)o 附加分:高粘滞血症(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中经络 1风痰阻络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主证 症状 无(0分) 轻度(2分) 中度(4分) 重度(6分) 上肢体活动不随 ' 无 轻微力弱,可自行吃饭、写字 明显不遂,但抬臂可高于肩 不遂严重,甚至完全瘫痪
下肢活动不随 无 能站立并独立行走 能站立,但不能独立行走 站立困难,至完全瘫痪 口舌歪斜 , 无 鼻唇沟变迁,伸舌稍斜 患侧口角低垂,伸舌偏斜 口舌歪斜明显
言语謇涩或不语 无 言语不清,能分辨词句或言语欠连贯 不能分辨词句或仅能说出词语,不成句 有发音,但不能说出语句,甚至不能发音 感觉 { 正常 自觉麻木,但触之有感觉 触之感觉减退 触之感觉消失
次证 症状 无(0分) 轻度(1分) 中度(2分) 重度(3分) & 头晕目眩
无 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 经常出现,尚可仍受 频繁出现难以忍受
头痛,痛有定处 无 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 经常出现,尚可仍受 频繁出现难以忍受 、 咳痰
无 偶有咳痰 痰液较多,且难咳出 痰涎雍盛,喉中有痰声
口唇紫暗 无 口唇暗红 口唇紫暗 口唇青紫 ? 肌肤甲错
无 手足皮肤粗糙 手足皮肤粗糙且起屑 全身多处皮肤粗糙,鳞屑脱落
肢体强急 无 肌张力略高 肌张力高,但能伸展 肢体强痉拘急 】 舌苔脉象
0分 1分 舌质暗淡 无 有 舌苔腻 无 有 " 脉象弦滑
无 有
2阴虚阳亢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主证 症状 无(0分) 轻度(2分) 中度(4分) )
重度(6分)
上肢体活动不随 无 轻微力弱,可自行吃饭、写字 明显不遂,但抬臂可高于肩 不遂严重,甚至完全瘫痪 下肢活动不随 无 能站立并独立行走 能站立,但不能独立行走 ^
站立困难,至完全瘫痪
口舌歪斜 无 鼻唇沟变迁,伸舌稍斜 患侧口角低垂,伸舌偏斜 口舌歪斜明显 言语謇涩或不语 无 言语不清,能分辨词句或言语欠连贯 不能分辨词句或仅能说出词语,不成句 ; 有发音,但不能说出语句,甚至不能发音 感觉 正常 自觉麻木,但触之有感觉 触之感觉减退 触之感觉消失 次证 症状 无(0分) 轻度(1分) 、 中度(2分) 重度(3分)
头晕目眩 无 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 经常出现,尚可仍受 频繁出现难以忍受 失眠 无 偶尔出现,多梦 & 失眠多梦,需服药才能入睡 每天失眠多梦 心烦易怒 无 心烦偶躁 心烦急躁,遇事易怒 烦躁易怒,不能自止 心悸健忘 无 偶有心悸健忘 ! 常有心悸健忘 频繁发生心悸健忘
面红目赤 无 轻微面红目赤 明显面红目赤 目赤如鸠,面赤如妆 咽干口苦 无 口微干,晨起口苦 . 口干少津,口苦食不知味 口感时饮水,口苦如涩
舌苔脉象 0分 1分 舌质红 无 有 舌苔少或光剥 # 无 有
脉象弦细数 无 有
3痰瘀阻络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主证 症状 》 无(0分) 轻度(2分) 中度(4分) 重度(6分)
上肢体活动不随 无 轻微力弱,可自行吃饭、写字 明显不遂,但抬臂可高于肩 不遂严重,甚至完全瘫痪 下肢活动不随 @ 无 能站立并独立行走 能站立,但不能独立行走 站立困难,至完全瘫痪
口舌歪斜 无 鼻唇沟变迁,伸舌稍斜 患侧口角低垂,伸舌偏斜 口舌歪斜明显 言语謇涩或不语 / 言语不清,能分辨词句或言语欠不能分辨词句或仅能说出词语,有发音,但不能说出语句,甚无 连贯 不成句 至不能发音 感觉 正常 自觉麻木,但触之有感觉 触之感觉减退 触之感觉消失 次证 《 症状
无(0分) 轻度(1分) 中度(2分) 重度(3分)
头昏沉 无 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 经常出现,尚可仍受 持续难以忍受 : 头痛
无 偶有头痛,程度轻微 头痛经常出现,程度较严重 头刺痛持续存在,难以忍受
面色灰暗 无 脸下青黑 口唇紫暗 口唇紫暗且面色灰暗 : 痰液
无 偶有咳痰 痰液较多,且难咳出 痰涎雍盛,喉中有痰鸣
胸闷气短 无 偶有发生 经常出现 持续存在 ; 肢体强急
无 肌张力略高 肌张力高,但能伸展 肢体强痉拘急
舌苔脉象 0分 1分 舌质暗或有斑点舌下脉络迂曲 - 无 有
舌苔白厚腻 无 有 脉象沉滑 无 有
4气虚血瘀 ,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主证 症状 无(0分) 轻度(2分) 中度(4分) 重度(6分) 上肢体活动不随 无 轻微力弱,可自行吃饭、写字 】 明显不遂,但抬臂可高于肩 不遂严重,甚至完全瘫痪
下肢活动不随 无 能站立并独立行走 能站立,但不能独立行走 站立困难,至完全瘫痪 口舌歪斜 无 鼻唇沟变迁,伸舌稍斜 ! 患侧口角低垂,伸舌偏斜 口舌歪斜明显
言语謇涩或不语 无 言语不清,能分辨词句或言语欠连贯 不能分辨词句或仅能说出词语,不成句 有发音,但不能说出语句 感觉 正常 自觉麻木,但触之有感觉 — 触之感觉减退 触之感觉消失 次证 症状 无(0分) 轻度(1分) 中度(2分) 重度(3分) 肢体痿软 无 、 偶感肢体痿软 常感肢体痿软 肢体痿软无力持续不能缓解
神疲乏力 无 偶有疲乏 常有神疲乏力 神疲乏力持续存在不能缓解 气短懒言 无 【 偶感气短,不主动言语 常有气短懒言 气短频繁发生,不与人言语
面色晄白 无 面唇无华 面唇色淡 面唇苍白 气短自汗 无 [ 偶有少量汗出 汗液较多 安静休息时仍有自发出汗
肢体肿胀 无 肢体偶有肿胀 肢体常有肿胀 肢体肿胀持续不能缓解 舌苔脉象 ' 0分
1分
舌质淡嫩 无 有 舌苔薄白 无 有 脉象细弱 无 >
有
中脏腑 1痰热闭窍:卒然剧烈头痛,眩晕,呕吐,肢体瘫痪,震颤或抽搐,烦躁不安,面赤身热,舌红,舌体震颤,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或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手握拳,牙关紧闭,大小便闭,面赤气粗,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主证 症状 无(0分) 轻度(2分) 中度(4分) @
重度(6分)
上肢体活动不随 无 轻微力弱,可自行吃饭、写字 明显不遂,但抬臂可高于肩 )
不遂严重,甚至完全瘫痪
下肢活动不随 无 能站立并独立行走 能站立,但不能独立行走 站立困难,至完全瘫痪 口舌歪斜 无 鼻唇沟变迁,伸舌稍斜 患侧口角低垂,伸舌偏斜 、
口舌歪斜明显
言语謇涩或不语 无 言语不清,能分辨词句或言语欠连贯 不能分辨词句或仅能说出词语,不成句 有发音,但不能说出语句,甚至不能发音 感觉 正常 自觉麻木,但触之有感觉 触之感觉减退 ,
触之感觉消失
次证 症状 无(0分) 轻度(1分) 中度(2分) 重度(3分) 头晕目眩 无 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 @ 频繁出现难以忍受 经常出现,尚可仍受 头痛,痛有定处 无 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 经常出现,尚可仍受 频繁出现难以忍受 咳痰 无 偶有咳痰 } 痰液较多,且难咳出 痰涎雍盛,喉中有痰声
口唇紫暗 无 口唇暗红 口唇紫暗 口唇青紫 肌肤甲错 无 手足皮肤粗糙 - 手足皮肤粗糙且起屑 全身多处皮肤粗糙,鳞屑脱落
肢体强急 无 肌张力略高 肌张力高,但能伸展 肢体强痉拘急 舌苔脉象 0分 —
1分
舌质暗淡 无 有 舌苔腻 无 有 脉象弦滑 无 有
{
2痰浊蒙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主证 症状 无(0分) 轻度(2分) 中度(4分) 重度(6分) 上肢体活动不随 。 无 轻微力弱,可自行吃饭、写字 明显不遂,但抬臂可高于肩 不遂严重,甚至完全瘫痪
下肢活动不随 无 能站立并独立行走 能站立,但不能独立行走 站立困难,至完全瘫痪 口舌歪斜 " 鼻唇沟变迁,伸舌稍斜 患侧口角低垂,伸舌偏斜 口舌歪斜明显 无 言语謇涩或不语 无 言语不清,能分辨词句或言语欠连贯 不能分辨词句或仅能说出词语,不成句 有发音,但不能说出语句,甚至不能发音 感觉 【 正常 自觉麻木,但触之有感觉 触之感觉减退 触之感觉消失
次证 症状 无(0分) 轻度(1分) 中度(2分) 重度(3分) ; 头晕目眩
无 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 经常出现,尚可仍受 频繁出现难以忍受
头痛,痛有定处 无 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 经常出现,尚可仍受 频繁出现难以忍受 } 咳痰
无 偶有咳痰 痰液较多,且难咳出 痰涎雍盛,喉中有痰声
口唇紫暗 无 口唇暗红 口唇紫暗 口唇青紫 | 肌肤甲错
无 手足皮肤粗糙 手足皮肤粗糙且起屑 全身多处皮肤粗糙,鳞屑脱落
肢体强急 无 肌张力略高 肌张力高,但能伸展 肢体强痉拘急 : 舌苔脉象
0分 1分 舌质暗淡 无 有 舌苔腻 无 有 | 脉象弦滑
无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