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
议论文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议论文知识点及答题技巧议论文答题技巧一、文体知识: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论证方式:立论驳论3、论据的分类:事实论据理论论据4、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5、议论文的基本思路(论证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6、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递进式、并列式7、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严密性、生动性、鲜明性、概括性二、一般考点:1、提取、概括中心论点或分论点;2、辨识、分析文中的论据,品味其作用。
3、理解、分析文中的论证方法及表达效果。
4、剖析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5、理解并品析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理解品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6、文章开头的作用。
一)论点:论点: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
形式:完整的表达概念和态度的陈述句。
测验中常见的几种题型:1、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2、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作者的主要概念是什么?5、这篇文章论述了一个什么原理?一】寻找论点的办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三看末端、四看中间(当文章对中心论点的表述不会合,作者的概念隐含在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时,需要自己归纳)①论点一般是正面的概念,作者的态度很明确;论点不大概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大概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
②从句式上看,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判断句。
一般有提示性的语言,如:开头:“我认为”“我们要”“我们应该”“可见”“由此可见”;结尾:“总之”“综上所述”等。
注意区分论题与论点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而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所作出的明确的判断的句子。
例:《敬业与乐业》论题:主要谈谈关于“敬业与乐业”的问题。
(话题)论点: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糊口的不二法门。
怀疑与学问》论题:谈“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论点:学者要先会疑。
二】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呢?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题目即中心论点。
《山水画的意境》2.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自己的一段经历、发现的问题,提出论点或者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议论文阅读知识点、考点及答题技巧精编版

议论文阅读必背知识点中心论点1、看标题:标题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揭示论点、提示论点、提示议论范围、暗示议论缘由)2、看位置:到文章和段落的首、尾、中间找中心句,初定论点。
3、看语言标志:论点的语言是明确的判断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再者,论点总带有提挈、归纳的特点,在篇段中间或末尾出现的论点常有“可见”、“总之”、“综上所述”一类归纳性词语。
4、分析归纳(1)抓关键语句:有些议论文虽然没有点明论点,但行文中反复地使用同一个词语强调语意,这个词语一般是论点的中心。
(2)分析论据:有的文章只有论据和对论据的分析,而把论点蕴含在论证过程内部。
这时要从论据的意义上去挖掘所蕴含的观点。
5、注意论点提出的方式:(1)摆现实生活的某些现象(2)引名言(3)开门见山(4)用比喻句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论证方法及作用1、举例论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的典型事例,具体地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比喻论证的作用:将……比作……,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地论证了什么论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使论证形象,更有说服力。
3、道理论证: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具有权威性,使论证更有力,更概括,更深入。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4、对比论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3、论据类型及作用(引号里的话并不都是道理论据)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所要证明的论点一般都在它的前面)论据——证明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答题格式:用事实说话(或引用名言作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道理论据一定要答权威性)4、概括事实论据格式:什么人——做什么事(扣论题、论点)——结果怎样5、补充论据(事实或道理)A、找到需要证明的论点B、分析上文已有的论据C、真实可靠D、平时注积累各个方面典型事例及名言警句6、多个事实论据的排序(能否调换,为什么)1、正确的排序:时间(古——今)空间(中——外)对比(正——反)照应(上文领起句)2、不能调换的原因:论据间存在递进、因果等关系;按什么顺序排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或与上下文某句话或某内容照应7、选择辨析所给材料是否适合做本文论据类型一:直接问某材料是否适合做论据?首先明确说适合或不适合。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
1.审题准确。
阅读理解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要掌握的信息。
答题时要从题目中找到关键词或关键句,确定文章的主旨和观点,以便更准确地定位答案。
3.分析段落。
议论文通常由多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的主题和观点。
在阅读时,要注意分析每个段落的内容和意义,理解每个段落的核心观点,掌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4.提取关键信息。
在阅读理解时,要能够准确地提取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关键信息通常包括事实、数据、原因、结果和例子等,它们可以帮助回答问题和支持自己的论证。
6.综合分析。
在阅读理解时,要善于综合各种信息和观点进行分析和思考。
通过整合文章中的相关信息和观点,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和表达。
7.精确回答问题。
在答题时,要注意回答问题时的表达方式和语言准确性。
要根据问题的要求,准确选择相关信息和观点,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回答。
总之,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主要包括审题准确、通读全文、分析段落、提取关键信息、分辨观点和事实、综合分析和精确回答问题等方面。
通过掌握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议论文,并能够准确回答相关问题。
小学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小学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1. 认清议论文的特点- 认识到议论文是一种表达作者观点、论据和论证的文章形式。
- 注意观点与事实的区别,议论文更注重作者的观点和主张,而非客观事实的陈述。
- 注意论证结构,议论文一般以引出观点、列举论据、进行论证和总结结构为主。
2. 技巧:抓住关键词- 阅读时要注意关键词,这些词汇能够帮助理解作者观点和论证逻辑。
- 关键词可能包括论点、论据、转折词等。
- 抓住关键词有助于把握文章主旨,更好地回答问题。
3. 技巧:理解作者观点- 通过仔细阅读,推断作者观点和立场。
- 注意作者的陈述方式,如使用的形容词、副词和修辞手法等,以此推断他们的观点。
- 认清作者观点有助于把握文章意图和正确回答问题。
4. 技巧:辨认论据和论证- 注意作者列举的论据,它们支持作者观点的主要依据。
- 论据可以是事实、数据、统计数字等。
- 论据通常用来增强作者观点的可信度,理解论据有助于提炼重点回答问题。
5. 套路:引入观点- 一般来说,作者会在文章开头引出自己的观点。
- 注意观察文章第一段或前几段,找出作者观点的表达方式。
- 理解作者观点有助于把握文章方向和判断作者立场。
6. 套路:分析论证结构- 注意作者的论证方式和结构。
- 作者可能会通过列举论据、对比分析、因果关系等方式进行论证。
- 理解文章论证结构有助于把握论证逻辑和回答问题的清晰度。
7. 套路:总结观点- 通常在文章结尾,作者会总结自己的观点。
- 注意文章末尾的总结段落,抓住作者重新强调的观点。
- 理解作者总结观点有助于提炼核心思想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以上是小学议论文阅读答题的技巧及套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和技巧5篇

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和技巧5篇写作能够提高个人的写作自觉性和写作热情,写作是张扬个性和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写完作文后要多修改让作文更完美。
引用您的要求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汇集了一篇“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和技巧”,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和技巧篇1常考题型: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某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答题技巧:说明文有三大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按事物的空间位置,即事物的表里、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和方位等来进行说明。
这种顺序多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建筑物的结构和介绍参观建筑物的过程之类的文章。
多用表空间方位的词语。
时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建造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
多用表时间的词语。
逻辑顺序:根据事物的推理过程和人们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来解释事物,布局文章。
用于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本质。
一般为:① 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 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③ 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 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⑤ 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和技巧篇2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例证法或摆事实)、道理论证(讲道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是用经过验证的真理,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因为这些道理具有权威性,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就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3.比较论证: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
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对比后,推导出两者的差异,从而衬托出结论,这也叫比较法。
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最容易在比较中暴露出来,尤其是正反事物的比较,具有很大的显著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的技巧和方法_初中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方式

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的技巧和方法_初中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方式议论文阅读的答题方法和技巧有哪些?今天小编和同学们分享几篇关于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的技巧和方法,作为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技巧【1】常见考点①、议论文的论点考点: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
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
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②、议论文的论据考点: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用事实作论据。
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
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
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
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原意。
③、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
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技巧【2】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中考议论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中考议论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一、常见考点1.主旨观点:议论文的主旨观点是文章的核心,也是答题的重点。
通过细读全文,观察文章的标题、首段、尾段等部分可以帮助确定文章的主旨观点。
4.逻辑关系:议论文中的论证过程往往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
理解逻辑关系可以帮助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思路。
5.文章结构:通过观察文章的段落设置、标题设置等,可以理解文章的结构安排,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意图和论证过程。
二、答题技巧1.整体把握:阅读议论文时,首先要整体把握全文,了解文章的主旨观点,把握文章的论述思路和结构。
可以通过细读标题、首段和尾段来帮助理解文章的主旨观点。
2.标记重点: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用笔或者记号来标记出重要的细节和关键信息,帮助理解文章的论证过程和思路。
4.理解逻辑关系:议论文中的逻辑关系对于理解文章的论证过程非常重要。
在阅读时要注意识别出文章中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等,帮助理解和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
6.注意排除干扰:在选项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与文章观点相似但不完全正确的选项,要注意排除这些干扰项,选择最符合文章意图的答案。
7.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生词或者不熟悉的词汇,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词义,帮助理解文章。
练习题: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假如你是李华,根据提示写一篇短文,简述两者的不同,然后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提示:1.充实的夏令营:学习和体验集于一身,既有集中课程又有丰富的活动安排2.完美的暑假: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自由安排时间,放松心情不同之处:一个是为了学习而设的夏令营,一个是为了度过完美的暑假而设的。
夏令营的特点是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在集中学习的同时还可以结识伙伴。
暑假的特点是可以使人们放松身心,学生们都很期望这个暑假,因为现在是他们自己的时间。
暑假是自由的,那么夏令营就有规定,需要遵循一些规定和规则,参加夏令营需要完成一些任务。
议论文阅读常考考点及答题技巧正稿

议论文阅读常考考点与答题技巧一、基础知识回顾1、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议论文的特点是以理服人。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议论文按论证方式可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大类型。
4、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这种结构又可分为两大类: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即“纵式”(由现象到本质);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即“横式”。
由此派生出来的还有“总论一分论一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论述,最后总结归纳。
二、常考题型与答题套路考点一:提炼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常考题型:1、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题技巧:找准论点的方法:一分析: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二察看。
(看位置)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备注:中心论点一般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处,如果一篇文章开篇部分有明确表明观点的语句,文末又有一样或相近的语句,以开篇为论点。
)三注意:第一,要区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第二、论点在形式上应该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它不能是疑问句,不能是一个短语,更不能使用比喻。
第三、议论文题目有时是论点,有时又是话题,应注意区分。
论题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和X围;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看法,它应该是明确地判断,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四反推:认真阅读文中的事例,看看这些论据分别揭示出来一个什么道理,它证明什么,反对什么,支持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
一、文体知识梳理
(一)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作者的观点或看法。
2.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3.论证:论证方法分为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包括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二)议论文思路结构:分为总分、并列、层进、对照四种。
(三)议论文的语言:严密,准确,有逻辑性。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套路
(一)基础知识考察
1.常见题型:如改错别字,选择关联词语,看拼音写汉字等等。
2.答题思路:
A.字词需注意日常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关联词语:注意上下文,揣摩文意,一般会有蛛丝马迹的呼应。
(二)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和句子短语
1.常见题型:字词在文中的意思、指示代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短语在文中含义。
2.答题思路:
A.字词含义:
a.结合上下文,思考词语的深层含义。
b.选择可置换的同义词作为答案,保证词性一致。
c.注意返回原文检验语句是否通顺。
若通顺,便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答案。
B.指示代词含义:
a.指示代词“这”、“如此”、“这样”、“这个道理”等,往往紧跟词语上句。
b.锁定原文答题区间,摘取最准确词义,必要时适量改变句式。
C.句子短语含义:
a.回到原文,找上下文具体对应的关键词句。
b.提取关键信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思考答题要点,并组织成句。
c.注意文意贯通,具体准确。
(三)概括文章论点
1.常见题型:找中心论点、概括分论点。
2.答题思路:
A.中心论点一定要格外注意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部分,尤其是关键词“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综上所述”等的后面部分。
B.中心论点的格式为“我们要……”,一定是肯定的,论断的,概括性强的句子。
需要特别留意文中反复出现的高频率词句。
注意:否定的、抽象的句子都不是中心论点,应该适量改变句式;另外,解释原因的、分析措施的、阐述事例的、叙述的、描写的等等,都不是中心论点。
C.分论点需纵观全文,把握议论文的脉络结构,划分层次,寻找各层次的中心句,需要特别留意过渡性段落或词语,适量改变句式,保持各分论点句式一致。
D.检验步骤:
碰到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找论点题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最好使用排除法。
设想下如果自己选的是中心论点,那么全文应该如何布局,而实际上全文怎样论述的,是否合理。
(四)论证方法及作用
1.常见题型:很直白的问论证方法及作用。
2.答题思路:
A.注意审题:看清楚题目所问是划线句还是某一段,还是某几段或全文,要有整体意识。
B.答题套路:
a.举例论证——列举了……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中心句)
b.道理论证(包括引用论证)——运用科学的道理或引用名言、格言、警句等,充分有力(或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
使文章的论证更有权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c.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有力地论证了……(中心句)
d.比喻论证——(把……比成……),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C.注意事项:
a.事例需要概括,引用需要简洁,对比只需有对象关键词,均无需拖泥带水。
b.中心句需紧跟上下文找中心句,即层次大意,而非全自然段乃至全文的中心句。
(五)论证结构辨析
1.常见题型:
单刀直入或填空或选择、综合考察知识点运用能力。
2.答题思路:
A.注意审题:锁定答题区间,看清楚是问某几段的论证结构还是全文的论证结构。
不过,锁定好答题区间后,还要从内容方面综合考虑结构。
不要迷信关键词。
如“但是”一般情况下是对照,但也可以表示强调,那就是层进关系了。
B.找关键词:
a.总分:一般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先概括综述,后具体分述。
b.并列:一般是并列关系。
判断并列还是递进,最好的方法是看能否互换顺序。
并列是平等关系,可以互换。
如一方面……另一方面;既是……又是;不是……而是;同样;同时;另外等。
c.层进:一般是递进关系,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层层深入的逻辑关系。
如不仅……而且;不但;更进一步说;更重要的是;更何况;甚至;况且;
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等。
d.对照:一般是对比,内容相反的两个方面。
如反观当下;但是;却;而……等等。
(六)论据的使用
1.常见题型:
把论据材料填入原文合适的位置、补充论据、能否删去论据。
2.答题思路:
A.论据材料放入哪两段之间:结合上下文,格外留意过渡句或关键词。
B.论据放入哪一段最恰当:
先概括所给论据材料或名言警句的大意;
再结合论点,或具体或充分或突出有力地论证了……(中心句);
最后写套话:是对上文……作补充或对比,使论证更严密更有说服力。
C.补写论据:
先注意句式乃至所用修辞(比喻,排比等),保证所写论据和原文例句句式大致吻合;
再分析论据所在段落的论点,保证所写论据能够充分论证原文论点,符和逻辑性。
D.能否删去论据:
首先表态;再概括可以(不能)删去论据的大意;最后结合论点或与其它论据的关系分析理由。
三、一模二模常见题型补充
(一)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1.内容上:即找中心句。
运用举例或引用或对比论证,列举……或引用……或把……和……做对比,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段落论点);作为事实论据或通过故事、社会现象支撑论点。
2.结构上:
引出下文论题……或本文中心论点……;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交待作者写作缘由;点明题目等等。
(二)某几个自然段可否替换
1.坚决否定:不能替换。
2.各段落的不同点:段落A论述的是……而B论述的是……,两者的关系是……
(可能是主体对象、身份地位、国别、领域、范围、时间、程度、难度、等等有区别。
)
3.与上下文的关系:与某段的第……句是相照应、一一呼应的。
4.结束套话:若互换,与原文不符,无法体现议论文的严密性、逻辑性。
(三)议论文词语可否删去
1.不能。
2.解释词语意思。
3.具体准确地阐释了……(论点)
4.体现了议论文用词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四)补充性的句段能否删去
1.果断否定:不能。
2.分析句段:这是从……方面论述……(中心句)。
3.理由:是对上文的补充,强调……,使论证更严密,更准确,避免太绝对和片面化。
(五)某些论据是否重复,可否删去
1.忠实原文:不重复,不能删去。
2.分析不同点:原文虽已列举了……的事例,但是此论据列举的是……的事例,两者一个是……,一个是……,角度不同。
(角度:古今不同;中外不同;科学家与艺术家不同;自己经历和参观别人不同……)
3.分析共同点: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有力地论证了……(找中心句或论点。
)
从而使论证更加严密、有说服力。
(六)另给事实论据,可否与原文中某几个事例替换
1.要分情况作答,很坑爹的是有时可以替换。
2.第一种情况:可以替换。
原文中的几个事例都是……(找相同点,如都是中国文学家),
具体有力地论证了…… (论点)
而改段则是从……角度或方面来写。
(找不同点,如是外国的科学家),
互换后,是论证更加全面有力,更充分严密。
3.第二种情况:不可以替换。
原文通过……事例,分别从……和……的角度(一定是不同角度),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而改段也是从……角度来论证论点(一定是和其中一个角度重合),没有原文全面和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