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秦岭-淮河线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优秀教案

第二节“秦岭——淮河线〞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秦岭——淮河的位置及地理特征;2、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识图、析图能力;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秦岭、淮河,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通过读图找出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和两侧地理特征的差异,把已经学过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教学重点]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
[教学用具]自制的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提问创情境导入新课:从南北方人的饮食谈起,刚刚这餐你主要吃的是什么?二、复习激兴趣我们曾学过的《晏子使楚》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秦岭与淮河到底在?你能用地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吗?三、探究见真知1、让我们从图中找到它。
展示秦岭与淮河的位置图片,让学生通过找、画、说、想,熟悉秦岭——淮河的位置。
〔展示〕秦岭——淮河一线图,在图中显示。
(秦岭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①让学生到大屏幕前指出秦岭——淮河的位置, 并在课本P7的中描出这条线。
②请再仔细读图:说出秦岭山脉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均为东西向。
)③秦岭—淮河的范围,包含哪些省区?a) 先让学生到大屏幕前指出秦岭—淮河经过的各省名称。
b) 实战演习:湖北、河北、江西、山东、浙江、陕西、山西省分别位于秦岭---淮河线南北哪面。
④历史上人们将淮河称为〝害河〞。
什么是“夺淮入海〞?淮河为什么会成为害河?〔展示阅读材料。
〕黄河夺淮入海1128年,黄河在今河南原阳南岸破堤决口后,黄河水侵夺了淮阴以下的淮河的河槽,与淮河合流入海。
1855年,黄河又在北岸决口该由利津入海。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线一、填空题。
1.(秦岭)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2.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是(秦岭-淮河)。
3.淮河发源地是(桐柏山)。
4.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5.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6.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7.(西北半壁)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地区。
二、选择题。
1.以下哪个不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D)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东北地区2.下列哪个不是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经济林木(B)A.苹果B.油桐C.柿D.枣3.历史上淮河变成“害河”的原因是(A)A.黄河夺淮入海B.淮河河床升高C.淮河泥沙多D.淮河成为“地上海”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B)A.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一月河流不封冻B.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耕地以水田为主C.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主要运输方式是水运D.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5.秦岭-淮河线是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D)A.热带、暖温带B.热带、亚热带C.温带、寒带D.亚热带、暖温带6.以下叙述错误的是(C)A.阴山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太行山是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C.青藏高原边缘线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界线D.秦岭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B.秦岭南侧是关中平原C.秦岭北侧是汉水谷地D.淮河注入黄海三、判断题。
1.秦岭-淮河以北冬季会结冰。
(对)2.淮河注入洞庭湖。
(错)3.柑橘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经济作物。
(错)4.秦岭北侧是汉水谷地。
(错)5.秦岭-淮河的南北两侧环境相同。
(错)6.秦岭的主峰是太白山。
(对)。
八年级地理秦岭淮河_教案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秦岭—淮河线[新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在地图上识记“秦岭—淮河”线的位置2、掌握“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3、运用地图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判断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组内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通过必答和抢答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我国的美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教学难点]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教学方法] 有条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工具,启发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学习方法] 分组讨论法、读图分析法[教具准备] 有条件的话可以准备多媒体课件,此堂课暂用小黑板[教学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与课前复习: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中国的地理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由于中国的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地理特征差异很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要了解中国的区域差异,首先就得了解区域的划分和区域间的界限。
在前面,我们就已经学习了一条重要的分界线,即秦岭—淮河。
请大家回忆和总结一下,它是中国哪些地理事物的分界线?(提示:可从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温度带的分布、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干湿地区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水资源的分布、耕地类型等方面分析。
)(答案:0℃、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水资源中过渡带和丰水带、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新课讲授:一、秦岭—淮河的位置1、认识秦岭—淮河的位置(做教材P75的活动,回答以下4个问题):(1)、根据地图,请你说说秦岭的走向?(2)、淮河的流向是自至。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一课秦岭淮河

松柏中学 王馨
秦岭-淮河一线
东西走向
一月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北方与南方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1月平均气温
河流封冻情况 年降水量 <0℃
秦岭-淮河线以南
>0℃ 不结冰 >800毫米 常绿阔叶林 水田 水稻 一年两熟或三熟 柑橘、柚子、茶
2、湖南省位于我国的 A北方地区 3 A B C D B南方地区
B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
B
4、下列地形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是 A 华北平原 C 黄土高原 B 四川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二、四大地理区域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观察分析 四大分区的地理界线是如何确定的?
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青藏 高原边缘线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1、我国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关于此 C 山脉的走向正确的叙述是
A 南北走向 C 东西走向 B 东北-西南走向 D 东西-西南走向
地区。
地区。 地区。
B
5、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 D
A 自然环境 C 居民主食
B 地理景观 D人种和宗教
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不包括
A 秦岭——淮河线 C 青藏高原边缘线
D
B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作业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你的学校位于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2)被称为“高原之舟”的动物主要分布在 (3)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动物主要生活在
八下秦岭-淮河线

>0 ℃ 不封冻 >800毫米
植被类型
耕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作物熟制
针叶林、落叶阔叶林为 主
以旱地为主 小麦、玉米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常绿阔叶林为主
以水田为主 水稻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经济林木 主要运输方式
苹果、柿、枣 公路、铁路
柑橘、茶叶、油桐 公路、铁路、水运
完成下题并思考
秦岭—淮河线
淮河介绍
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 洪泽湖,然后主流经高邮湖南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 东入黄海,干流长约1000千米,流域面积18.6万平方千米。淮 河原为独流入海的河流,1194—1885年间黄河多次夺淮入海, 造成淮河水系紊乱,洪涝灾害频繁。建国以来,对淮河流域进 行了全面整治,修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
5、“山清水秀,鱼米之乡”描述的地区是B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秦岭—淮河线
4、从植被类型看,北方地区主要分布有 ___针__叶___林和___落_叶__阔__叶_____林, 南方地区主要分布有___常_绿__阔__叶_____林, 表现为植物的生长要受到_____气_候____条件的影响; 从河流流量来看,北方地区河流的流量___小_____, 南方地区河流的流量__大______,主要原因是与 当地的__降__水____有关。因此,形成北方和南方 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应当归结为__气__候____因素。
我国江南水乡的民居
南北方的民居 秦岭—淮河线
我国历时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 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地理区域和界线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PPT

二、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由于秦岭的阻挡,冷空气的影响在秦岭
南侧减弱,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
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
差异。
例如,
1955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陕西的西安最低
气温为-20.6℃,而陕西的安康最低气温为
-7.6℃。
秦岭—淮河一线淮河一线的意义
冰,以南则不会。 (6)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长江和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知识导航
本节内容
一、秦岭与淮河 二、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三、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四、贺兰山的地理意义
• 重点:秦岭-淮河一线、贺兰山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 难点:秦岭-淮河线一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
淮河介绍
淮河发源于河南南部的桐柏山,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 洪泽湖,全长约1000公里,总落差约1100米。淮河可以分为上游、中游、 下游三部分,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公里,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 洪河口以下至菏泽胡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公里,中渡以上流域面积15.8 万平方公里;中渡以下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公里,三江营以上 流域面积为16.5万平方公里。
为主
为主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小麦、玉米
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或一年一熟
水稻 一年两熟到三熟
苹果、柿、枣
柑橘、茶叶、油桐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另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贺兰山
• 地理意义: • 1、内流河与外流河的分水岭 • 2、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分界线 •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4、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
为什么说贺兰山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
• 贺兰山位于宁夏西北部,既削弱了西北寒风的侵袭,又阻挡了腾格 里沙漠流沙的东移,使宁夏平原气候温暖适宜,加上地势平坦,成 为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人教版第一节、秦岭——淮河线1、秦岭与淮河⑴、秦岭—淮河的走向:秦岭—东西向,淮河—由南向东注入长江—黄海。
⑵、秦岭—淮河流经的省区: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
⑶、秦岭—淮河的意义:①、一月0℃的等温线;②、800mm年等降水量线;③、暧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④、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⑷、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见八年级地理(上册)P77下面的表格题。
2、四大区域:⑴、划分及分布:秦岭—淮河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⑵、四大区域划分图: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与第三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1、我国四大区域地理的差异:地区内容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地形特征高原、平原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高原高原、盆地气候特征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高原、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河流黄河、海河、黑龙江、松花江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湟水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主要矿产石油、煤、铁有色金属、铁、水能钾盐、石油、天然气、水能石油、煤、有色金属主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绿洲农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一年一熟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甜菜、花生水稻、棉花、甘蔗、油菜青稞、小麦、豌豆小麦、棉花、瓜果主要环境问题黑土流失、水土流失、旱涝、盐碱化旱、涝严重沙化、草地退化沙化、干旱、草地退化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1、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1)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课件

(2)下列有关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大。 B.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 C.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 D.南方地区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总
结 导致秦岭-淮河南北自然要素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气候
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地理界线: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一月0℃等温线穿过的地区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区 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旱田和水田分界线 河流结冰期和非结冰期的界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本章热点回顾
◆热点一地理差异显著 典例精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的位置, 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一
方 水 土 养 一 方 人
一 方 水 土 养 一 方 人
一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温度带 干湿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上
活动 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淮河以南地区
自
1月平均气温
然 (高于或低于0 ℃)
差
年降水量
异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有、无 )
河流流量(大、小)
河流汛期(长、短)
人
农田类型
文
主要粮食作物
差 异
传统交通工具
民居特点
总 导致秦岭-淮河南北自然要素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活动 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岭-淮河线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及重要地理意义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分界线的位置
2 理解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
二导学提纲
1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有哪些界线要经过秦岭-淮河,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_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和_____;以南耕地类型以__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
3秦岭山脉是我国_____流域和____流域的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____平原,南侧是狭窄的____谷地.
4.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______性,地理______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5.在中国地图上,把________线,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和________边缘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可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6.我国的北方和南方都位于东部_________气候区.秦岭和淮河是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__地区和_____地区的分界线.
三探究讨论
探究一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差异很大.
例1 以秦岭—淮河为界的是( )
A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 B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C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D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例2 秦岭—淮河穿过的省区有( )①山东②河南③江苏④安徽⑤山西⑥陕西⑦甘肃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⑥⑦ D①②⑤⑥⑦
探究二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四训练题
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秦岭-淮河线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2山东省属于()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下列省份中,没有被秦岭-淮河线穿过的是()A安徽 B江苏 C甘肃 D山西
4下列河流中,冬季没有结冰现象的是()A辽河 B松花江 C黄河 D珠江
5下列地区中,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的是()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 D海南岛
6下列城市中,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的是()A银川 B拉萨 C成都 D西宁
7下列地区,耕地为旱地的是()A太湖平原B成都平原C辽河平原D洞庭湖平原
8既是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
A太行山 B长白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
9.下列山脉走向于淮河流向一致的是() A武夷山 B南岭 C阿尔泰山 D长白山
10下列省去中,与江西省一样位于秦岭-淮河线同一侧的是()
A河北 B宁夏 C陕西 D湖南
11关于地理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的B宏观划分的,区域内部差异很大 C南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
D我们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区域的存在
12以下分界线中,与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最接近的是()
A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分界线 B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
C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13下列省区中,地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是()
A江苏、安徽 B湖北、四川 C河南、宁夏 D河北、山西
14地跨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省区是()A青海 B四川 C陕西 D甘肃
15读图分析,
⑴A与B的界线是我国1月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
方,干湿地区中的______地区与_____地区的分界
线.
⑵A与C的分界线大致以季风区与_______
区,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⑶D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地势第___阶梯和
第____阶梯的分界线,其主导因素是_____高低⑷
BD两个区域分界线处的山脉是______,CD两个区
域分界线山脉有________和
_______.
⑸塔里木盆地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地区,四川盆地位于______地区,柴达木盆地位于_____地区,内蒙古高原位于______地区,云贵高原位于_____地区(填名称).
⑹地跨ABCD四个区域的省份是_______.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秦岭位于我国中部,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秦岭南北地理差异十分明显.⑴秦岭北坡山麓年降水量为600-700毫米,南坡为750-900毫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⑵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以南河流冬季不结冰,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古书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⑷秦岭-淮河一线的两侧,除了气候和农业生产方面的差异外,在社会文化方面差异也很明显,请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
2、A
3、D
4、D
5、D
6、D
7、C
8、D
9、B 10、D 11、D 12、D 13、
A 14、D 15、⑴0 湿润半湿润⑵非季风区 400 ⑶一二海拔⑷横断山脉昆仑山与祁连山⑸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⑹甘肃
16、⑴南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北坡位于背风坡。
⑵秦岭以北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以南在0℃以下⑶秦岭南北气候不一样⑷以北以面食为主,以南以大米为主,以北交通工具主要是车,以地车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