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的名言和事例

合集下载

尊师重道名人名言

尊师重道名人名言

尊师重道名人名言1、师以质疑,友以折疑。

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李惺2、没有激情,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

——黑格尔3、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4、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修身》5、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大略》6、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荀子7、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业了。

——夸美纽斯8、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梁启超9、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11、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12、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苏霍姆林斯基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14、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15、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16、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17、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18、师者,人之模范也。

——杨雄1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2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2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23、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24、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郑燮25、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26、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威严壮观,(next88)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海明威27、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王卓28、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吕氏春秋》卷四《尊师》29、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荀子·劝学》30、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佚名31、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李觏32、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晋·葛洪33、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作文专项:尊师重教素材积累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作文专项:尊师重教素材积累

尊师重教素材:事例导入+名言金句+高分标题+人物事例【事例导入】近日,河南省郑州市一名网友发帖称,自己的母亲是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三中历史教师刘某某,但在10月30日的时候,却因为上网络直播课被网暴,突发心梗去世。

“20岁以后的人生再无妈妈陪伴”,我们常常呼吁未成年需要被保护,却往往忽视了有些孩子的恶毒程度是不可想象的,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而这样温文尔雅的老师却遭到了黑客的人身攻击,实在令人痛心。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品行构建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一个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必须尊重老师。

因为尊重老师,就是尊重知识的价值。

只有教师得到尊敬,教师所传授的道理和知识才能得到尊重,全社会也才能形成崇尚学习的风气。

【名言金句】1.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2.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4.你每关闭一所学校,你就必须开设一座监狱。

——马克·吐温5.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礼记6.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

——王夫之7.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马可连柯8.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王卓9.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朱舜水10.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红色书信【高分标题】1.《灵魂的工程师》2.《知识的播种者》3.《风流儒雅亦吾师》4.《一瓣心香不染尘》5.《桃李无声下自成溪》6.《种桃种李种春风》7.《春风画绸,粉笔无言》8.《见字如面,难忘师恩》9.《青葱岁月,感恩有您》10.《经师易遇,人师难遭》11.《陋室一间,桃李万千》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13.《书香袅袅,墨香淡淡》14.《三尺鲜青春,粉笔染白头》15.《风雨润桃李,黑白画春秋》16《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17.《匠心致传承,笔墨写春秋》18.《落红岂无情,作泥更护花》19.《人生得意半山故,恩师教诲一生行》20.《长大方知年少纯,回首才懂师恩深》【人物事例】1.孔子拜师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

尊师重道故事

尊师重道故事

1.孔子拜项橐(tuó)为师项橐(tuó),是中国古代的神童。

年仅7岁就当了孔子的老师。

《孔子项橐相问书》叙述的就是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有趣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

一天,他正在坐车赶路,发现有三个小孩正在玩,其中一个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

这个小孩就是项橐。

车被城挡住了,走不了了。

可是这个小孩仍然在玩着,兴致勃勃,就象没有看见一样。

孔子下车,微笑着说“你怎么不知道车来了要让路呢”项橐这才抬起头来拿起大人的口气说:“从古至今,只听说车要绕城而过,那有城要避开车的道理?”孔子听了非常诧异,小孩如此能言善辩,而且象成年人一样镇定自若。

孔子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兴趣,决定要考考他,就问道:“你知道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中没有鱼?什么门关不上?什么牛没法生牛犊?什么马不能生马驹?什么刀上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妻子?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丈夫?什么时候白天短?什么时候白天长?什么树不长杈?什么样的城没有使者?什么人没有孩子?。

”孔子一口气提了40多个问题。

项橐认真听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门,泥牛,木马,砍刀,萤火,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树,空城,小孩。

”这些问题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家庭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内容广泛,项橐都能对答如流,滴水不漏。

孔子佩服,连说六个“善哉!" 项橐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人们所尊敬的孔子,就反问了几个问题,结果孔子一个也答不上来。

连叹到:“后生可畏也”。

孔子又说:“我车中有棋,咱们赌一盘吧。

”谁知项橐一本正经地拒绝,振振有辞地说:“我不赌博,天子好赌,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诸侯好赌,就无心思治理国家;官吏好赌,就会耽误处理文案;农民好赌,就会错过耕种庄稼的好时机,做学问的好赌,就会忘了诗书礼仪,小孩子好赌博,该挨揍。

赌博原来是无聊、无用的事,学它做什么?”孔子听了这些话,由赞赏变成了敬佩,他拜项橐为师。

古今名人尊师重道的故事(10篇)

古今名人尊师重道的故事(10篇)

古今名人尊师重道的故事(10篇)古今名人尊师重道的故事(篇1)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

”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

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

”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明白它能飞;鱼儿,我明白它能游;野兽,我明白它能跑。

善跑的野兽我能够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能够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能够用良箭把它射下来。

至于龙,我却不能够明白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

老子,其犹龙邪!”古今名人尊师重道的故事(篇2)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重,一向虚心好学。

“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

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用功。

之后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

当时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

杨时先是拜程颢为老师,学到了不少知识。

4年后,程颢逝世了。

为了继续学习,他又拜程颐为老师。

这时候,杨时已经40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谦虚、恭敬。

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

午饭后,杨时为了找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一齐去程颐家里。

守门的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

尊师重道的名言

尊师重道的名言

尊师重道的名言导读:尊师重道的名言1、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2、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5、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斯大林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7、师者,人之模范也。

——杨雄8、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业了。

——夸美纽斯9、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李觏《广潜书》10、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毛泽东11、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12、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4、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15、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苏霍姆林斯基16、疾学在于尊师。

17、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9、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20、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

——韩愈21、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荀子·劝学》22、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葛洪23、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24、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25、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北周书》2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27、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

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28、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政论集》2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葛洪《勤求》30、疾学在于尊师。

古今名人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

古今名人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

古今名人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1:理学家杨时:程门立雪尊师典范“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

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

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2:。

因子贡3:岳飞(谥号:武穆王),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岳飞的老师名叫周同,据说他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

周同去世后,每到初一、十五,岳飞都一定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

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

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4:汉明帝刘庄:放下九尊之躯尊师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

明帝在位期间,吏治非常清明,境内安定团结。

博士桓荣是汉明帝做太子时的老师,而明帝对老师一向非常的尊敬,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

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师的桌椅,就请老师桓荣坐在东边的方位,又将文武百官都叫来,当场行师生之礼。

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5:魏王对老师不尊敬。

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的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

”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从不失礼。

唐太宗教子尊师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6:儒家学者魏昭:尊师重道终成大器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

”而郭林宗汗牛充栋,熟读各家典籍,乃是远近闻名的大儒。

表达尊师的名人名言优选份

表达尊师的名人名言优选份

表达尊师的名人名言优选份表达尊师的名人名言 11、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2、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等种子。

——居里夫人3、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葛洪4、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5、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梁启超6、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7、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吕不韦8、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9、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修身》10、疾学在于尊师。

——《劝学》11、师者,人之模范也。

——杨雄1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13、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

——韩婴14、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北周书》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6、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劝学》17、事师之犹事父也。

——《劝学》18、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19、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20、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布鲁纳21、斯文有传,学者有师。

——苏轼22、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劝学》23、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大略》24、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25、择师,不可不慎也。

——《礼记》2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27、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__28、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李觏29、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30、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表达尊师的名人名言 2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2、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

——捷尔任斯基3、师者,人之模范也。

——杨雄4、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关于尊师重道的名言]尊师重道的名言

[关于尊师重道的名言]尊师重道的名言

[关于尊师重道的名言]尊师重道的名言尊师重道的名言篇1:关于尊师的议论文古往今来,教师一直是被人们尊重的职业。

古有“孔子拜师”“程门立雪”,今有“孟二冬的精神”“徐本禹的执着”。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教育儿童的教师应得到比父母更多的尊敬,父母只是生养了儿童,而教师则赋予他有益的人生。

”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关于尊师的议论文吧!关于尊师的议论文篇一:每一个人都应该尊敬老师。

当我们牵着妈妈的手第一次踏进校门时,一个高大的形象就占据了我们幼小的心灵,那,就是老师。

从老师嘴里,我们知道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趣尊师重道的名言篇3:运动的名人名言1、早起活活腰,一天精神好。

——谚语2、运动的要义不在趣味而在继续持久,养成习惯。

3、走路是极好的运动,人就应养成走长路的习惯。

4、不靠医,不靠药,天天劳动最见效。

5、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能够产生增进持续体力和健康。

——亚里士多德6、生命在于运动,也在于静养。

养生宜动,养心宜静,动静适当,形神共养,培元固本,才能使身心健康。

7、一切出色的东西都是朴素的,它们之令人倾倒,正是由于自我的富有智慧的朴素。

——高尔基8、运动的好处除了强身之外,更是使一个人精神持续清新的最佳途径。

9、你若要喜爱你自我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10、世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美丽的衣裳。

——马雅可夫斯基11、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谚语12、生活多完美啊,体育锻炼乐趣无穷。

——普希金13、运动好比灵芝草,何苦去把仙方找。

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14、寻求真理的只能是独自探索的人,和那些并不真心热爱真理的人毫不相干。

——帕斯捷尔纳克15、磨练肌胳,防病御症。

——姜子牙16、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谚语17、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但是他那横扫的镰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师重道的名言和事例
1、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2、圣人无常师。

---韩愈
3、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
4、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吕不韦
5、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斯大林
6、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7、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
8、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
9、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
10、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11、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
1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教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

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周恩来不忘师恩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

”张伯岑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岑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朱德给老师让座 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座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彭总穿便服见教师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
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元帅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

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该着军服才好。

”彭总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教师应该穿便服。

”接见的时候,彭总穿着便服,频频向老师问好。

江泽民回母校看望老师 1990年9月13日上午,江主席乘车来到母校。

在行政楼的走廊里,江主席快步走上前,握住严峻教授的手说:“严老师,您好!”在洋溢着欢声笑语的会议室里,江主席询问了老师们的身体状况、工作情况。

钟光林教授住院期间,江主席还多次到医院看望。

鲁迅探望老师鲁迅对寿镜吾老师一直很尊敬。

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去看望寿老先生,1902年至1909年,鲁迅出国留学。

这8年间,鲁迅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
情况。

1906年6月,鲁迅从日本回绍兴与朱安女士结婚,在绍兴只停留了短短的4天,但他仍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老先生。

华罗庚成名不忘师恩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

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

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李宗仁尊师若父李宗仁幼年的教师曾其新,驼背弯腰,人们戏称“曾背锅”。

别看其形陋貌丑,李宗仁先生却敬若父辈。

因曾年老无依,长期随军,由李宗仁出钱奉养。

李宗仁还在司令部驻地附近修建房屋,给老师静居。

并派一名副官专门侍奉,李每天还要亲去问安。

李宗仁的另一名姓朱的老师,也长期随李宗仁起居。

李对其照顾无微不至。

老河口的老百姓都说,在李将军身上,真正体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之爱,得恩不忘报,实乃大丈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