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门窗洞口做法
剪力墙及砌体结构构件洞口预留施工工艺标准

剪力墙及砌体结构构件洞口预留施工工艺标准一、一般规定1.1本标准适用剪力墙及砌体结构构件洞口预留工程,主要从门窗及预留洞口、施工洞口、预制及现浇过梁方面进行说明。
1.2钢筋、角钢及焊接材料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钢筋、角钢等主要材料进场时应分批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3模板及支架根据施工图纸及图集的各种工况进行设计,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及刚度。
二、剪力墙构件洞口预留2.1施工准备2.1.1材料准备(1)模板及支架材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脱模剂应能有效减少混凝土与模板间的吸附力。
2.1.2人员及机具准备(1)焊工必须持有有效的考试合格证书。
(2)有满足施工要求的水准仪、钢卷尺、直流焊机、交流焊机、焊条烘干箱、电锯、手提锯等。
2.1.3作业条件(1)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制定好施工方案,已向相关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作业场地应有安全防护设施,防火和必要的通风措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等。
2.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2.2.1施工工艺流程图2.2.1—1施工工艺流程图2.2.2操作要点(1) 测量放线根据图纸要求放出预留洞口的边线或者控制线,同时在墙体钢筋上抄测+0.5m 的水平控制线,对于现浇板面的预留洞口,在模板支设完毕以后绑扎钢筋之前再放线以利于准确定位。
(2) 钢筋绑扎及洞口留设在钢筋绑扎时根据放出的边线或控制线及标高控制线留置出洞口,以免绑扎完切割浪费,洞口尺寸大于300mm 时要附加补强钢筋。
当设计有要求时,洞口补强钢筋执行设计;当设计无要求时,执行《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相应规定。
(3) 预留洞口模板的加工制作对于混凝土剪力墙、现浇板面的预留洞口,选择有较大刚度的覆膜板,覆膜板的厚度一般不小于15mm ,严格控制下料尺寸并保证材料的方正及平整。
1)对于截面小于等于300mm 的预留洞口,要在其阴角加设50*40的木方,对于剪力墙预留洞口在其两面用覆膜板将盒子两面封堵,这样既能增加盒子的整体刚度,又可防止混凝土流入盒子内,造成预埋盒子拆除困难。
外墙门窗施工标准化做法

外墙门窗施工标准化做法1、总说明1.1 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缝隙要求注:(1)因饰面(包括保温)材料厚度要求,会使门窗框与洞口边之间的缝隙增大,当门窗框与洞口边之间的缝隙大于35mm时,须在门窗框与洞口边之间增设混凝土企口或钢副框。
企口与门窗框之间的缝隙不得大于20mm;副框与门窗框间的缝隙为5mm,副框与洞口边的缝隙不得大于20mm;无副框时完成后的饰面表面须压门窗框5mm,有副框时饰面表面与副框顶平齐。
(2)门框下槛与洞口间的缝隙应根据楼地面材料及门框下槛形式的不同进行调整,须确保门槛与楼板(墙)之间的缝隙充填密实且外部防水完整,完成后的楼地面应内高外低。
1.2 门窗洞口允许偏差1.3 门窗安装定位在门窗框或副框安装前,土建施工单位应为门窗安装提供三线(水平线、垂直线和进出线)基准,由门窗安装单位逐个复测洞口尺寸及偏差,对需要进行处理的门窗洞口应做好记录和标识。
1.4 门窗洞口偏差处理门窗框(或副框)与洞口间的缝隙不符合表1 所规定的要求时,须对洞口进行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具体处理方法见下表:注:当δ≥50mm 时,洞口须浇筑C20 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内配2φ10 通长钢筋和φ6@250U 型箍筋,与原有墙体连接。
1.5 混凝土窗台板(下带)及企口1.5.1混凝土窗台板下带做法对于砌体墙,窗洞下口必须浇筑宽与墙厚相同、高度不小于120mm 、长度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400mm(不足400mm 时通长设置)的混凝土窗台板(针对窗台下砌体八字缝措施)。
窗台板为C20 混凝土,内配3Φ10 主筋和φ6@250U 型分布筋,断面详见下图1.5.2 企口做法砌体墙设企口时,洞口周边现浇C20 细石混凝土过梁、下带(窗台板)、左右边框,并做成内高外低企口形状;过梁断面及配筋由设计确定,但梁高不得小于120mm,主筋不得少于4Φ12,箍筋为φ6@200;窗台板亦应做成企口形状,其断面尺寸与配筋做法同上,厚度120mm 不包括企口;边框宽与墙厚相同,厚度(不包括企口)不小于150mm;内配2Φ10 竖向钢筋及φ6@250 箍筋,边框与墙之间必须设置双肢φ8@500 连接钢筋,连接钢筋伸入墙内长度不小于500mm 。
砌体施工工艺流程标准做法图文详细

砌体施工工艺流程标准做法图文详细1、施工工艺流程2、施工要点(1)定位放线根据建筑图纸放好细部线,包括门窗洞口和竖向线盒统一留置的高度.【说明】砌体工程施工前核对好放样尺寸,核对实际的轴线、尺寸、位置、标高、门窗的实际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使用的砌筑预埋件,其规格质量要符合设计要求。
结构经验收合格后,把砌筑基层楼地面的浮浆残渣清理干净,并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墙身、门窗洞口位置弹线,同时在结构墙柱上标出标高线.(2)卫生间反坎制作凡厕、厨房间的墙体部位应设置高出楼地面不小于150mm的现浇混凝土坎台,厚度与墙体同。
【说明】根据墙体净高度、砌块的高度及灰缝厚度计算皮数,选择合适的组合排砖方法,确定砖块的层数。
应注意考虑门窗洞口过梁及圈梁高度和位置,根据排版情况在加气砼砌块底部设置200mm 高左右蒸压水泥砖调节圈梁高度及位置和顶部斜砌高度,在厨房、卫生间露台、外阳台等经常受干湿交替作用的墙体根部,浇筑宽度同墙厚、高度不小于 200mm 的 C20 素混凝土墙垫。
根据墙体净高度、砌块的高度及灰缝厚度计算皮数,选择合适的组合排砖方法,确定砖块的层数。
(3)拉结筋制作砌体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拉结预埋筋位置应准确,要依据全高及策划的构造位置针对性的留设,拉结于墙体内砌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说明】竖向间距满足规范和砌体的模数要求。
拉结筋应平直,于墙体内有弯钩,在拉结筋段内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应大于85%,不得使用膨胀螺栓固定焊接拉结筋。
砌体与结构或构造柱的拉结预埋筋位置应准确, 拉结于墙体内砌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钻孔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孔洞的清理要求用专用电动吹风机,确保粉尘的清理效果;墙体拉接筋抗拔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砌筑. 砌块墙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且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得小于高度的 2/3。
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应将接槎处灰浆及杂物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用砂浆填实保持灰缝顺直。
万科门窗洞口尺寸控制标准

万科门窗洞口尺寸控制标准一、术语和定义1.建筑1米线:设计图纸中“建筑相对标高H”之上1米的水平控制线,即:精装修阶段,厅卧“装修完成面<贴砖或木地板上表面>之上1米的水平控制线。
2.建筑完成面:二、洞口尺寸测量原则及标准1.洞口尺寸测量原则:(1)门窗框安装后需要塞缝和抹灰收口的,其洞口为毛坯控制(即:砌体—砌体,或砼—砌体,或砼—砼的尺寸);若安装后不需塞缝和抹灰收口的(如:户内木门),其洞口为抹灰面控制。
(2)各类门的洞口高度均从建筑完成面起算,以建筑完成面或建筑1米线进行控制;2.洞口尺寸具体测量方法:(1)对于入户门、铝合金门、钢质防火门:安装前不要求抹灰收口,安装后需要塞缝与收边。
所以洞口为毛坯控制,洞口留置宽度就按设计图纸标注宽度;洞口留置高度:由建筑完成面起算至洞顶下沿(未抹灰的过梁底)为设计图纸高度(如:图纸M(1000×2300),洞口宽度就为1000,建筑完成面至过梁底高度为2300)。
注意:铝合金门框门扇制作高度需专门确定,确定时需考虑底框型材宽度,建筑地面厚度,门的开启形式等影响。
(2)对于铝合金窗:安装后需塞缝与收边,所以洞口为毛坯控制。
洞口留置尺寸同设计图纸尺寸(例如:LC1216,洞口即为1200×1600);(3)对于户内木门:全部考虑先抹灰后安副框或夹板,安装前均要求抹灰先收口,所以为抹灰面控制。
洞口宽度:门洞两边墙体抹灰收口完成面之间的距离=设计图纸标注宽度;洞口高度:从每“楼层”建筑完成面至该门洞上口抹灰收口完成面之间的距离=设计图纸标注高度。
(5)木门安装洞口厚度:门洞两边墙体厚度应相同,木门安装洞口厚度=墙体厚度+墙体两边装饰面厚度。
3.示意图:4.木门、入户门洞口标准化(此为暂定,目前各项目仍按设计大小,今后在进行门设计时尽量按此要求统一):5.木门安装洞口高度允许偏差:a.标准尺寸:入户木门安装洞口高度全为2300±5,户内木门安装洞门高度全为2200±5。
多孔砖砌体砌筑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多孔砖砌体砌筑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1、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1)熟悉图纸,确定多孔砖砌体砌块的排列顺序,多孔砖镶嵌的部位,各预留孔洞的大小、位置、尺寸,了解各种埋管、预埋件在砖墙中的做法。
了解多孔砖砌体的构造要求及有关质量标准。
(2)试验室已下达砂浆级配单,用书面形式向水、电、设备安装负责人了解在砌筑过程中有无需要预留、预埋的孔洞、管线、埋件等,为满足以后设备安装,有无特殊的要求。
(3)轴线、门窗洞口线、墙边线、皮数杆经复核符合要求。
(4)钢筋、预埋件、预埋管等经验收符合要求并办好相关的手续。
(5)砌筑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安全措施已经向班组进行交底并做好书面记录。
1.2材料准备(1)多孔砖砌体:品种、规格、强度、密度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要齐全。
(2)多孔砖:品种、规格、强度、密度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要齐全,过火砖、欠火砖不得使用。
(3)水泥:3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出厂合格证要齐全,出厂日期在三个月以内。
(4)砂:宜用中、粗砂(与级配单相符),使用前应过5mm的筛子。
配制M5以下的砂浆所用的砂的含泥量不得超过10%,配制M5以上的砂浆所用的砂的含量不得超过5%,砂中不得含有草根、树皮等有机质。
(5)掺合料:白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少于7天。
(6)其它材料:混凝土木砖,墙体拉接筋的规格、长度及未端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
1.3作业条件准备(1)在需砌砌体的层段的结构墙、柱上弹出楼层向上一米的水平标高线。
(2)弹好墙身及门窗洞口位置线,在结构墙、柱上弹出多孔砖砌体墙的立边线。
(3)砌筑前先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把地面找平,然后在踢脚线高度范围内用标准砖砌筑。
(4)砌筑前一天应将预砌砌体与原结构相接处,洒水湿润,以保证与砌块之间的粘接。
(5)准备好制作砂浆试块的试模(一组六块)。
2、操作工艺2.1基层清理将砌筑砌体墙部位的楼地面清理干净,剔除高出地面的凝结灰浆,并清扫干净。
砌体工程施工标准

砌体工程施工标准1 填充墙顶部处理1.1 材料:砖、三角混凝土预制块、成品斜砌块、砌筑砂浆。
1.2 工具:切割机、灰刀、线绳。
1.3 工序:砌斜砖位置留设切砖砌斜砖、安放三角混凝土预制块清缝。
1.4 工艺方法:填充墙砌至梁、板底时,留80~200mm空隙,根据斜砌需要把砖切成平行四边形。
在填充墙砌完间歇7天后将顶部空隙斜砌,斜砌角度为45~60°,逐块斜砌挤紧,灰缝厚度控制在8~12mm,两端、中间用三角混凝土预制块砌筑。
1.5 控制要点:留置高度、斜砌角度。
1.6 质量要求:斜砌砖应逐块挤紧,砂浆饱满。
1.7 做法详图:图1-1 填充墙顶部斜砌砖示意图1.8效果图:图1-2 填充墙顶部斜砌效果图2 构造柱马牙槎砌筑2.1 材料:砖或砌块、砌筑砂浆、背胶海绵条。
2.2 工具:Φ16螺杆或镰刀卡、切割机。
2.3 工序:排砖砌筑、留孔贴海绵条支模。
2.4 工艺方法:构造柱与砌体连接处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先退后进,退后尺寸为每边60mm ,高度不大于300mm ,进槎下口砖裁成宽60mm ,角度45°的斜角。
随砌随留穿墙孔,留孔水平距离不大于600mm ,竖向间距不大于400mm ,第一个孔离板面不大于200mm 。
支模前构造柱马牙槎边缘贴海绵条,空心砖朝向构造柱的水平砖孔应封堵,防止漏浆。
2.5 控制要点:马牙槎高度、斜口、海绵条、螺栓孔。
2.6 质量要求:构造柱马牙槎进退位置尺寸偏差±5mm 。
2.7 做法详图:图2-1 构造柱马牙槎留置示意图2.8 效果图:图2-2 构造柱马牙槎留置效果3 填充墙与混凝土墙交界处理3.1 材 料:界面剂、聚合物砂浆、弹性腻子、无纺布、白乳胶。
3.2 工具:抹子、刷子。
3.3 工序:填充墙与混凝土接触面甩浆填充墙砌筑接缝抹角大面抹灰拉缝填缝贴布。
3.4 工艺方法:砌筑前,在填充墙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用界面剂甩浆形成毛面,砌筑时与混凝土接缝处砂浆填塞密实。
砌筑工程标准化做法(附图参考)

砌筑工程及墙体抹灰工程标准化做法(附图参考)一、砌筑说明:1、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0㎜,纵向配筋不少于4φ10,箍筋φ6@200;其他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厚度不小于6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φ8 ;2、顶层门窗洞口过梁宜结合圈梁通长布置,若采用单独过梁时,过梁伸入两端墙内每边不少于600mm,且应在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3道不小于2φ6@300通长焊接钢筋网片。
3、顶层及女儿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
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或采用预拌砂浆。
二、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当墙长大于5m时,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应增设高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
当框架顶层填充墙采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时,墙面粉刷应采取满铺镀锌钢丝网等措施。
屋面女儿墙不应采用轻质墙体材料砌筑。
当采用砌体结构时,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和厚度不少于120mm的钢筋混凝土压顶。
洞口宽度大于2m时,两边应设置构造柱。
墙体砌筑15天以上方可砌筑斜砖或塞缝;斜砖角度60度,留缝为40~50mm;三、砌体工程材料的控制1、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粉。
2、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期不应小于28d,不宜小于45d;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
四、砌筑施工质量控制1、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15d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2、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应折弯压入砖缝。
拉结筋宜采用预埋法留置。
门窗洞口构造及身加固措施--23

砌体墙的洞口处理 1.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一般不超过墙体水平截面面 积的50%。同时,开洞后窗间墙和转角墙的宽度都 应当符合建筑物所在地区的相关抗震规范
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m)
●洞口下方窗台构造
砖墙窗台构造
门垛和壁柱 门垛 在墙体上开设门洞一般应设门垛,特别 是墙体转折处或丁字墙处,用以保证墙身稳定 和门框安装。门垛宽度同墙厚、长度与块材尺 寸规格相对应。如砖墙的门垛长度一般为 120mm或240mm。门垛不宜过长,以免影响 室内使用。门垛的设置是为了方便门的开关, 不至于卡墙。目前的套门由于自带门框,完全 可以不设置门垛。
洞口下方窗台构造
窗台的作用:排除沿窗面留下的雨水,防止其渗入墙身且 沿窗缝渗入室内,同时避免雨水污染外墙面。 窗台的类型:有悬挑窗台和不悬挑窗台两种 当处于内墙或阳台等处的窗,不受雨水冲刷,可以不 设挑窗台;外墙面材料为贴面砖时,墙面易被雨水冲洗 干净,也可不设挑窗台。 悬挑窗台可以用砖砌,也可以用混凝土窗台构件。砖 砌挑窗根据设计要求可分为:60mm厚平砌挑砖窗台及 120mm厚侧砌挑砖窗台。
7 度
高度 21 层数 七
8 度
高度 18 层数 六 高度 12 (9)
9 度
层数 四
(三)
粘土砖(多 孔砖)墙 混凝土小块 墙 混凝土中块 墙 粉煤灰中块 墙
0.19
21 18 18
七 六 六
18 15 15
六 五 五
15 9 9
五 三 三
不宜采用 不宜采用 不宜采用
0.20
0.24
灰砂砖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砌体门窗洞口混凝土砌块施工标准做法
10.1 工艺原理
本标准做法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多孔砖的填充墙门窗洞口两侧预埋混凝土砌块用于门窗框安装的一种施工方法。
10.2 工艺流程
放砌体线基层清理、排砖反坎施工砌筑墙体门窗洞口两侧砌筑混凝土砌块过梁安装、顶部砌筑
10.3 施工要点
10.3.1预制混凝土砌块采用C20细石混凝土现场提前预制,其厚度同墙厚,高度应与砌块同高,长度200mm,并按规范规定进行砌筑。
10.3.2 在门洞口两侧墙体底部反坎向上按照“隔一放一”的原则间隔放置预制混凝土砌块,直至过梁底部;窗洞口两侧在窗台上放置第一块,然后向上按照“隔一放一”的原则间隔放置预制混凝土砌块,直至过梁底部。
且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最上部或最下部的混凝土砌块或灰砂砖砌体的中心距洞口底部、顶部的距离不大于150mm;
2 中间预制混凝土砌块的中心间距不大于500mm,门窗洞口两侧对称设置;
3 过梁底部必须为预制混凝土砌块或灰砂砖砌体。
10.3.3 砌体工程中作业人员严格按排砖图位置摆放,严禁漏放、错放,确保门窗固定片安装位置准确、牢固。
反坎
应用:浇100 mm高素混凝土反坎: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施工要点
一.主要材料要求
1.加气混凝土砌块:
规格:100*200*600;200*200*600
强度:MU7.5
质量标准:无缺梭断角,无裂痕;干燥收缩率≤0.5mm。
2. 砂:中砂,含泥量低于5%
3. 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32.5级;出厂日期小于90天,且无结块。
4. 水:自来水
5. 添加剂:保水剂、杜拉纤维
6. 水泥配合比:水泥:砂浆= 1:3
添加剂用量:保水剂每立方米0.05kg;杜拉纤维(仅外墙用)0.075kg。
水灰比:0.65:1
7. 植筋胶:专用植筋胶
二.砌筑设计要点
1. 每一堵墙都要绘制砌筑拼砖图。
2. 水平灰缝10mm,竖缝12mm(不是规范规定的水平缝12mm,竖缝
15mm),水平缝饱满度90%,竖缝80%。
3. 顶砖高160 mm ~200mm,倾斜45°~ 65°。
4. 墙下部砌3皮灰砂砖(高200 mm)
5. 凡外砌体墙或分水间分隔墙下部,浇100 mm高素混凝土反坎。
6. 门窗洞口加砌混凝土预制块:
混凝土预制块:100*100*200;100*200*200;
预制块位置:第一皮300高(块中心高度),每隔400高一块。
7. 圈梁、过梁、卧梁
墙高于4米时中间设圈梁,门窗洞口上部设过梁,当洞口下部为砌体墙时加设卧梁。
过梁圈梁尺寸:240*墙厚,内配4Ø10纵筋,箍筋Ø6@250;过梁圈梁纵筋与混凝土墙柱植筋锚固。
门窗洞口过梁伸入砌体墙内250 mm。
门窗洞口卧梁伸入砌体墙内400 mm。
卧梁尺寸:120*墙厚,洞口处卧梁内外高差20。
当门窗洞口两侧墙长不能满足过过梁、卧梁入墙长度要求时过梁、卧梁纵筋植入混凝土墙柱内或浇筑混凝土构造柱。
8. 构造柱
墙长超过4米时,中部设构造柱或每隔4米设一构造柱。
墙长超过2.5米的独立墙端加设构造柱;悬挑梁长(板宽)超1米上部的填充墙端部加设构造柱。
构造柱尺寸:240*墙厚。
构造柱配筋:内配4Ø10纵筋,箍筋Ø6@250。
构造柱槎口:每3皮一退,退60mm。
第一退从墙底开始。
9. 门窗洞口距混凝土墙柱不满足过梁、卧梁端头入墙长度要求时,采取植筋、现浇方式施工。
三.砌筑工艺注意事项
1. 砌筑前或浇反坎前要弹线,地板、端头墙柱上弹墙面控制线、门窗洞口位置线、线盒位置线。
2. 在砌筑前先绘排砖图,并标注水电口、盒等位置、高度等。
3. 采用干砌法砌筑,即砖在砌筑前不淋水(保持干燥),水平缝铺浆、竖缝坐浆。
4. 不得混砌,不同强度的加气块、灰砂砖等其他砌块不得混用。
5.砌块出窑28天以上,进场7天以上,不得淋雨,堆放时下部垫木板。
6. 砌筑高度分段:窗台下、门窗过梁(过梁)下部、斜顶砖下部、顶砖;一天砌筑不得超过1800mm。
7.构造柱先植筋、扎铁,然后砌墙直至压顶完成,支模(模板顶部要做牛腿留浇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