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德与法治选择题
湖北省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湖北省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题目:以下哪种行为符合道德规范?A、在图书馆大声喧哗B、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C、在考试中作弊D、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答案:D解析:在图书馆大声喧哗、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在考试中作弊这些行为都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表现。
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则是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所以选D。
2、题目:下列哪个法律条款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所以选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都是普通法律,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以下哪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A. 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时,恶意诽谤他人B. 公民依法参与政治活动C. 公民在网络上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D. 公民依法进行宗教信仰活动答案:A解析:选项A中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因为恶意诽谤他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违反了宪法保护公民名誉权的规定。
而选项B、C、D中的行为都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A.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 意思表示真实C. 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D. 行为人必须是成年人答案:D解析:选项D中的“行为人必须是成年人”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等。
成年人虽然通常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并非所有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都与年龄直接相关。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国家的基本制度?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一国两制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C解析:A、B、D三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制度。
【中考真题】2024年甘肃省临夏州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附答案)

2024年甘肃省临夏州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____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A.100B.110C.120D.1302.在时政学习时,小陇搜集到如下信息:依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小陇搜集的主题是()A.新质生产力B.人工智能大模型C.高质量发展D.中国式现代化3.2023年11月1日,中国____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仪式在乌鲁木齐市举行,这是我国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A.陕西B.新疆C.甘肃D.西藏4.2024年1月1日,____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
()A.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D.网络安全法5.2024年2月24日,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确定,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____”。
月面着陆器命名取自毛主席诗词,彰显中国人探索宇宙、登陆月球的豪迈与自信。
()A.揽月B.玉兔C.嫦娥D.鹊桥6.毒品祸害无穷,吸毒的危害具体包括()※摧残人的身体,扭曲人格,引发自伤、自残、自杀,传播疾病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摧残家庭成员身心,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贻害后代等※诱发违法犯罪、影响国民素质、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影响国计民生等A.※※※B.※※※C.※※※D.※※※7.在2024年我国全民禁毒宣传日到来之际,临夏州某中学拟开展禁毒宣传系列活动。
以下可以作为宣传主题的有()※拒绝毒品,预防犯罪※参与禁毒,人人有责※不拒诱惑,追求刺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A.※※※B.※※※C.※※※D.※※※8.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
2024年北京密云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

2024年北京密云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共20题,满分7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024年1月19日,“____”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对这一奖项开展评选表彰。
获奖个人和团队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一批先进技术成果,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突出贡献。
()A.共和国勋章B.人民楷模C.国家工程师奖D.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某班开展“我的自画像”活动,两位同学交流了他们的想法。
每个人都不一样,我关注自己的特点,记录内心活动和情绪表现,“画”出独特的我。
旁观者清,我主动倾听别人的意见,结合具体情况,“画”出全面的我,以上对话告诉我们()A.生命是独特的,要关心身边每一个人B.可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认识自己C.要加强沟通,以同学们的意见为标尺D.情绪会相互感染,要用恰当方式表达3.“青春”一词来自《楚辞》,意为万物葱郁,青绿茂盛之时。
有人说,青春蕴含无穷潜能,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春追求光辉的理想,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这告诉我们要()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施惠毋念,受恩莫忘C.功崇惟志,业广惟勤D.求同存异,以礼待人4.“白天上班,晚上学艺”,上夜校正在成为青年人新的生活方式。
青年夜校有非遗制作、电影鉴赏、录制编辑、人工智能等课程,为青年人提供了多样的休闲生活和发展可能。
上夜校有助于青年人()①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②释放压力,避免负面情感产生③编织梦想,防止未来遇到挫折④充盈生命,丰富人生阅历体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交通警察走进校园开展“交通安全”普法活动,宣讲了以下内容。
2023年福建厦门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

2023年福建厦门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从2023年4月开始,在全党深入开展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为总要求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
这能够()①加强党的自身建设②提高党员政治素质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④确保经济高速增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被喻为“地球之肾”。
从下图可以看出我国()A.减少湿地保护的补助额度B.湿地保护与修复难度加大C.实施改造湿地为耕地工程D.湿地保护与修复成效显著3.某中学在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活动中,播放我国完全自主设计的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的新闻视频。
这一做法旨在()A.提升学生军事操作能力B.推进人民军队现代化C.培养学生国家安全意识D.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4.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内,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实现了预期目标。
这表明我国()A.资源短缺问题得到解决B.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C.企业承担责任越来越小D.建成环境友好型社会5.下列时事新闻解读正确的是()序号时事新闻新闻解读①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向全世界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表明中国为全球治理提供智慧和方案②经中国斡旋,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说明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稳定③我国首套高温超导电动悬浮试验系统完成首次运行表明我国坚持以科技发展为中心④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26条措施,规范App应用说明我国提高了App的智能化水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教育部等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引导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
下列古语最能体现“善读书”的是()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不学礼,无以立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下图是学校“心理信箱”收到的一封来信(节选)。
2023湖北武汉道德与法治中考题(含答案)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一、选择题1.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这启示我们,在进行人生规划时应该()A①志存高远,将人生理想与民族复兴相统一②勇担责任,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相结合③立足个人追求,只干惊天动地的大事④优先考虑个人兴趣爱好,努力实现人生目标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 为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学校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
某班根据劳动教育的要求制定了以下任务清单:☆学习厨艺,为父母做一餐饭☆家务劳动,进行家庭卫生大扫除☆栽培植物,到学农基地体验蔬菜种植☆志愿服务,到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完成这些任务,有助于同学们()CA. 增加课外活动,取代课堂学习B. 改变角色定位,承担家长责任C. 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能力D. 提高实践技能,降低学习要求3. 下面是某校八年级(2)班开展的“与法同行”主题教育活动摘要:☆“远离毒品危害”——设计禁毒宣传黑板报☆“慧眼识诈”——制作反电信诈骗宝典☆“筑牢信息防护墙”——收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妙招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BA. 学会独立思考,排除外界影响B. 增强法治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C. 完善自我认知,学会调控情绪D. 锻炼意志品质,增强抗挫折能力4. 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某校开展“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教育手抄报评选活动。
同学们提交的下列作品中,可以入选的是()D①粘贴“向宪法宣誓”照片,配文“公职人员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②制作“我国法律法规体系”思维导图,配文“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③绘制“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信仰”宣传画,配文“宪法集中体现人民共同意志”④列举包含“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法律条文,配文“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5. 某网站未经李某同意擅自将其作品发表,并拒绝支付稿酬。
2024-202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道德与法治测试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道德与法治测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A.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 尊重和保障人权C.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故A符合题意;B是宪法的原则之一,但不是基本原则,排除;C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排除;D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不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排除。
2.小明通过某网络平台购买了一件商品,收到货后发现与网页上描述的不符,存在质量问题。
此时,小明可以()A. 认倒霉,自认倒霉B. 依法要求商家赔偿损失C. 纠集朋友去商家闹事D. 忍气吞声,放弃维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消费者维权的途径。
当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视具体情形,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因此,小明发现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时,应依法要求商家赔偿损失,B符合题意;A“认倒霉,自认倒霉”、C“纠集朋友去商家闹事”、D“忍气吞声,放弃维权”均不是正确的维权方式,排除。
3.“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一网络流行语启示我们()A.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友谊B. 珍惜友谊,用心呵护友谊C. 朋友之间应该坦诚,毫无保留D. 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呵护友谊的相关知识。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句话体现了友谊的脆弱性,启示我们要珍惜友谊,用心呵护友谊,B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世界上有真正的友谊;C说法错误,朋友之间应该坦诚,但也要尊重对方的隐私,不是毫无保留;D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吉林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及答案

吉林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8小题每题1分,9—14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的主线和灵魂是()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7月4日,我国举行开工典礼的举世瞩目的工程是()A.西气东输 B.西电东送C.南水北调 D.长江三峡导流明渠截流3.在第14届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150枚金牌,第6次获得亚运会金牌总数()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4.12月,在摩纳哥举行的国际展览局第132次成员国大会上,中国上海在第四轮投票中胜出,获得()A.冬季奥运会举办权B.夏季奥运会举办权C.世博会举办权D.亚运会举办权5.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和决定了国家机构新一届领导成员。
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行政机关C.最高司法机关 D.最高军事领导机关6.某学生出于好奇,拨打“119”谎报火警。
这种行为()A.扰乱了交通秩序 B.妨害了公共安全C.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 D.扰乱了公共秩序7.在我国,国家主要通过税收来保证财政收入,积累资金。
1998年湖北等地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新疆发生强烈地震,国家都及时地从财政收入中支出专项救济资金,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生活。
这体现了我国的税收()A.取之于国,用之于国B.取之于民,用之于民C.取之于民,用之于国D.取之于国,用之于民8.当今时代的主题是()A.解决民族矛盾与纠纷 B.谋求和平与发展C.反对恐怖主义 D.反对霸权主义9.5月15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两颗卫星是()①“海洋一号”②“神舟”三号③“风云一号D”④“神舟”四号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0.近年来,我国在保护和治理环境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治理污染等。
初中道德与法治2022中考真题分类练习( 古诗词解读)(共32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道德与法治中考真题分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古诗词解读)1.(2022山东济宁)下列对古语的解读正确的是()①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一一成就事业 ,要树立远大志向,并坚持不懈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合作交流共同进步③单则易折,众则难摧——个人力量是有限的,集体能产生强大合力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22天津)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下列关于“努力”的名言有()A.功崇惟志,业广惟勤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 (2022山东泰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名言警句蕴含深剑的道理,给我们做人、做事有益的启迪。
下列对名言警句的认识正确的是( )A.敬人者,人恒敬之——要诚实守信B.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要知廉址,懂荣辱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正确认识自己D.交友投分,切磨箴规——要宽容大度4.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 2022年4月23日首届全民阅读大会拉开序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高度重视。
下列能直接体现读书意义的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5.(2022山东菏泽)有人说: “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一个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
”下列句子与上述材料体现的观点相符的是( )①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②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据③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④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2022安徽)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
下列诗句中反映友谊的是()①寒当梅中尽,春风柳上归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④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2022湖北黄石)下列诗句中,与教师的职业操守寓意相符的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9.(2022山东聊城)2021年9月10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1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大代表的选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义务相关知识点。我国宪法规定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 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照 法律纳税等。①②③符合题意;④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是权利,不是义务, 故选 A。
二、解题方法
考生在选择的过程中,一胡同。
三、考题剖析 (一)直观考点类
此类选择题直接考查考点内容,熟记课本知识即可作答。
(2017·安徽)下列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 )
①爱护公共财物 ②保守国家秘密 ③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 ④参加
【答案】 C
(四)材料类 第一步,审题肢:圈出说法绝对的、存在明显知识错误的、价值观或 行为错误的错误题肢。 第二步,审题干:①正向选择题直接排除错误题肢,逆向选择题直接 选择错误题肢;②无法圈出错误题肢时:审读题干,抓住题干关键词,准 确理解题意,把握设问要求“选什么”;再审选项(题肢)与题干的关系,排 除观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材料或设问要求不符、肢干矛盾、因果关系颠倒 等选项(题肢)。
2.选材:①热点材料类:以重大社会热点、模范人物、出台的重要文 件和相关法律法规为素材;②情境类:以社会生活、学生具体生活情境为 素材;③名言、成语、诗歌类;④漫画类:素材选取体现当下热点或反映 生活哲理。
3.设题形式:①组合式的选项组合为 4 选 3 或 4 选 2,近两年均为 7 道;②漫画式,每年考查 1 道,近五年均以 1 幅漫画考查,且设题漫画隐 含热点;③一拖二式,即一幅漫画或一则材料对应两道选择题(2016、2017 年均有考查);④逆向式,2017 年考查过一次。
赞颂了生长于阴暗潮湿之处的苔花虽如米粒般细小,但她从不小看自己,
依然像牡丹花一样绽放。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到( )
A.自立
B.自傲
C.自信
D.自负
【解题思路】 本题借助诗词考查自信的知识。“苔花虽如米粒般细 小,但她从不小看自己,依然像牡丹花一样绽放。”其中“从不小看自己” 体现了自信的品质,故选 C。
【答案】 A
(二)漫画类 解答漫画类选择题要做到“三个读懂”“两个联系”,具体解题方法 如下:
(2018·安徽)下边漫画启示我们,对待网络投票要( )
①积极参与赚取实惠 ②拒绝一切网络投票 ③理性对待慎重选择
④明辨是非坚持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题思路】 仔细观察漫画,漫画传达出的画面信息:面对“人情 票”“金钱票”应如何选择。生活中存在许多类似的拉票行为,无论是“人 情”或是“金钱”都是有违公平的,不可取。对网络投票要理性对待,慎 重选择;要明辨是非,坚持原则。①本身说法错误。②说法过于绝对,网 络投票要正确合理利用。③④正确,选 C。
1.说法绝对类:即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比较片面,说法比较绝对。常见 的绝对性字眼有“一切、一定、必须、必然、消除、杜绝、绝对、唯一、 完全、解决了、只要……就……、只有……就能……”等,看到这些字眼 要注意。
(2018·安徽)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
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之所以要重视民族团结,是因为( )
①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民族团结有助于国家稳定
和社会发展 ③维护民族团结就能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④维护民族团结是
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重视民族团结的原因。审题肢:一切工作的 中心是经济建设,①说法错误,排除;维护民族团结就能实现民族共同繁 荣,“就能实现”说法绝对,③排除。排除以上题肢,只用第一步“审题肢”, 便可选出答案。
题型一 选择题(第1~12题)
安徽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中选择题都为单项选择题,占总分值的 30%,共计 24 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理解,并能够结合具 体事例运用所学知识的素养。
一、题型特点 1.选择题是客观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题干和题肢两部分构成, 它的基本要求是题肢与题干相结合,这也是做好选择题最重要的原则。经 常出现的选择题类型主要有直选式、组合式、诗句格言式、热点材料式、 常规材料式、漫画图表式等。
【答案】 C
2.知识性错误类:一般是指对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错误。 常见的知识性错误有: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占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我 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已经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 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我国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已经建成了全面小 康社会(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我国 的科技发展水平总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虽然取得了众多巨大的科技成 就,但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等。
【答案】 C
(三)名言、成语、诗歌类 此类选择题的备考,一方面除了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一些 名言、成语、诗歌之外,还应关注文化类电视节目中涉及的名言古语,另 一方面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即做到“一‘读’”“二‘译’”“三‘提 炼’”:
(2018·安徽)清代诗人袁枚“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的诗句,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公平正义、党的领导、共同富裕等知识点。 审题肢:二○二○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五○年我国将建成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④属于知识性错误,排除。本题是 4 选 3 的组合式选择题, 排除一个错误题肢即可得出答案。
(2018·安徽)党的十九大提出,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
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
脱真贫、真脱贫。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
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材料体现了( )
①中国共产党致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 ③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④二○二○年将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