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GIS行业应用综合解决方案 杨海燕
《移动GIS开发》教学大纲

移动GIS开发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10540Z10课程名称:移动GIS开发/ Mobile GIS Development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网络地理信息系统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科学教材、教学参考书:1. 刘建华,移动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4月2. 张爱国,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开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3. 傅曦,刘湘宇,跨平台嵌入式GIS引擎设计与开发案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该课程是地理信息科学的专业选修课。
移动GIS开发通过应用计算机、移动终端等先进设备,以移动端的GIS数据存储、可视化、分析等功能及其应用为手段,使学生掌握移动终端进行地图应用设计与开发的基本过程,训练学生GIS、制图、空间分析等的综合运用技能。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掌握移动终端各类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开发技术方法;熟悉移动GIS数据组织与地图功能实现方法;掌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技术途径与具体实现方法。
能力:具有基于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地图应用设计、开发与应用能力;素质:既能独立工作,又具有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竞争学会合作;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科学的工作心态。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实验内容涵盖移动终端设备开发过程到环境搭建,基本应用开发及地图操作、查询、分析等核心功能开发,移动通讯技术开发等,最终要求最终提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教学过程中采取讲授、实验、大型作业(系统设计)的方式进行,注重过程考核,考核方式包括:提问、作业、实验、课内互动等;过程考核占总评成绩的。
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地理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第9卷第5期2007年10月地球信息科学GEO-INFORMATION SCIENCEVol.9,No.5Oct.,2007收稿日期:2007-01-18;修回日期:2007-07-18.作者简介:杨海军(1975-,博士研究生,专业方向GIS 。
E-mail:***************.cnGIS 空间分析技术在地理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杨海军,邵全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环境数据中心,北京100101摘要:地理空间数据GIS 的处理中,空间分析是其分析、模拟、预测和调控过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
空间分析大量时空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是地学分析区域性或全球性地理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者从空间分析的定义及空间分析的应用研究出发,认为现代地理学的应用离不开空间分析的支撑;另外空间分析日趋成为自然地理学深化研究、应用的重要技术途径。
地学数据GIS 的分析处理,须与有空间特征的时空模型、数据挖掘、可视化技术整合,以及关注多维信息空间要素关联性的多元应用。
关键词:地理空间数据;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1引言地理空间数据是地学研究的重要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使地学的研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它们已广泛地应用于国土、农林、水、以及矿产资源的勘探与调查、地质环境评价、地质环境整治和管理。
GIS 空间分析成为地学定量化和动态研究的重要工具,为地学应用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众所周知,自然界的每类物体都有其各自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它们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和彼此制约。
对地理空间分析,应在此基础上对物体间的空间关系和物体的空间行为进行多元的综合分析。
GIS 空间分析可以揭示隐藏在空间数据之后的重要信息或一般规律。
地理空间分析应以地理空间为对象,侧重于空间信息的提取和空间信息传输[1],分析地理目标的位置和形态特征。
因此,它是一个空间知识发现和挖掘的过程;是基于地理对象空间布局的地理数据分析技术。
移动GIS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急救助的帮助; 对 车辆 导航 定 位 与 跟 踪服 务 ; 森 林 火 灾抢 险 运 用 ; 地 质 灾害 信 息 的 快速 采 集等 方 面。
【 关键词 】 移动 G I S ; 应急管理 ; 定位; 数据采 集; 应用
移 动 GI S的 特 点 理 WA P网页 。W A P 基于 移动 I n t e r n e t 中广泛应用 的标 准 ( 如 H T T P , 移动 G I S , 是 以移动 互联网 为支撑 、 以智能 手机或平 板电脑 为终 T C P / I P ,X ML等 ) , 提供 一 个对 空 中接 口和 无 线设 备 独立 的 移动 端、 结合 北 斗、G P S或基 站为 定位 手 段的 G I S系统 , 是继 桌面 G I S 、 l n t e me t 全面解决方案 。 WA P 作为一种全球开放的无线通信协议, 支 持
运行时间的影响, 能提供 实时的交通流量影响下的最优道路选择等 。 了多种定位 技术选择与解决方案 , 几种常 用移动定位技术的基本 情况 对 位置信 息的依赖 性: 在移动 G I S 中, 系统所提供 的服务与 用户 对比见相关文献。 在选择移动定位技术日 寸 , 应考虑定位精度、 覆盖能力、 的当前位置是紧密相关的, 比如 “ 我在哪儿 ?” “ 我附近是什 么?” “ 我 配置代价和终端改造等关键 因素 。 怎 么才能到达目的地 ?”所 以需 要集 成各种定位技 术, 用于实时确定 用户的当前位置和相关信 息。
端有手机 、 掌上电脑 、 车载终端等 , 这些设备 的生产厂 商不是惟一的 , 他
基于BiLSTM-IDCNN-CRF模型的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命名实体识别

第38卷第3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Vol 38No.32021年3月 ComputerApplicationsandSoftwareMar.2021基于BiLSTM IDCNN CRF模型的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命名实体识别蒋 翔1,2,3 马建霞1,2 袁 慧4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甘肃兰州730000)2(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甘肃兰州730000)3(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 北京100190)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100007)收稿日期:2019-08-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26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3706)。
蒋翔,硕士生,主研领域:自然语言处理,情报分析与科技评价。
马建霞,研究馆员。
袁慧,硕士。
摘 要 在生态治理技术领域中,有大量的文献数据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提出基于字嵌入的BiL STM IDCNN CRF模型,结合BiLSTM网络和IDCNN网络获取到的不同粒度的特征。
在生态治理技术数据集中取得的F1值为0.7207,均高于现有主流模型取得的成绩。
实验验证了字嵌入方法的有效性和模型的性能,同时也为其他文本书写规范不统一且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命名实体识别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命名实体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 生态治理技术 神经网络 字嵌入中图分类号 TP391.1 TP183 文献标志码 A DOI:10.3969/j.issn.1000 386x.2021.03.020NAMEDENTITYRECOGNITIONINTHEFIELDOFECOLOGICALMANAGEMENTTECHNOLOGYBASEDONBILSTM IDCNN CRFMODELJiangXiang1,2,3 MaJianxia1,2 YuanHui41(NorthwestInstituteofEco EnvironmentandResourc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Lanzhou730000,Gansu,China)2(LanzhouInformationCenter,ChineseAcademyofSciences,Lanzhou730000,Gansu,China)3(DepartmentofLibraryInformationandArchivesManagement,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190,China)4(ChinaMobileCommunicationsGroupBeijingCo.,Ltd.,Beijing100007,China)Abstract Inthefieldofecologicalmanagementtechnology,alargeamountofliteraturedatahasnotbeenfullydevelopedandutilized.ABiLSTM IDCNN CRFmodelbasedoncharacterembeddingisproposed,whichcombinesthedifferentgranularitycharacteristicsobtainedbyBiLSTMnetworkandIDCNNnetwork.TheF1valueobtainedintheecologicalmanagementtechnologydatasetwas0.7207,whichwashigherthantheexistingmainstreammodels.TheexperimentsverifytheeffectivenessofthecharacterembeddingmethodandtheperformanceoftheBiLSTM IDCNN CRFmodel,anditprovidsideasforthenamedentityrecognitioninotherfieldswithdifferenttextwritingnormsandstrongprofessionalism.Keywords Namedentityrecognition Naturallanguageprocessing Ecologicalmanagementtechnology Neuralnetwork Characterembedding0 引 言自然语言处理(NatureLanguageProcessing,NLP)是一门融语言学、计算机科学、数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
移动GIS行业应用综合解决方案 杨海燕

应急减灾
• 应急搜救 • 防灾减灾
P21
政府监管-文化执法
重点解决: 1、与业务大平台双向对接 2、现场移动执法业务支撑
执法产品包
P22
系统主体建设内容
执法任务通知
执法主体信息查询、定位
现场执法
案件上报
文书打印
执法统计
文化执法包
执法任务管理 执法主体信息查询、
定位 应急调度 文书管理 执法统计
文化地理信息平台 。。。
P23
文化执法
P24
P25
微信执法
案件上报 案件分配 现场执法 案件统计
微信执法企业/服务号
P26
政府监管—移动巡检
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管/线巡检,结合
二三维真实可视以及高精度位置
信息,实现更科学、准确的设施管理。
重点问题:
1、巡检的精度
2、与业务系统双向对接
3、地下管线的三维可视化
网格1
网格1
巡检人员
维修人员
网格巡检
P27
巡查网格管理
水务管线巡检
一班 组
派工
二班 组
P28
管线巡查任务
事件定位
事件标绘
维修核实
三维地下管线
P29
资源普查—地名普查
收集资料 内业预处理与采集
重点解决:
资源普查完整方案
1、GIS数据安全
2、位置准确、属性完整
3、软硬件一体
P17
SuperMap 移动GIS应用安全策略
传输加密
文件加密 离线应用
密码登录
P18
远程设备管理
总结
特点一:前后台整体解决方案 特点二:移动GIS应用快速定制 特点三:多端无缝互联 特点四:移动GIS数据安全保障
2016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立项名单

2013053218 2013053129 2014048334 2014048241
王成敬
张婉君
张婉君
陈永丽 蒋弘
赵青华 章新蓉 陈永丽 王成敬
陈欢 蒋弘 丛巍 赵光宏 陈欢 刘淑蓉 丛巍 吴娅玲
李光凤
张云秀 张雷
张永智 樊华
800
800
800
800 800 15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刘梦蝶 陶欣 吴陶 李梦
李远林 李丽君
何玲 付一舒 冉玉菊
丛琰 廖洪婕 曾柳萍 包红艳
曾航
刘浩
许萌 赵艺云 梁榆雅
詹潇 唐欢 李怿苇
2014065207 2014063243 2014063247 2014065131 2014065241 2014063125 2014063112 2014063120 2015063128 2013022206 2013052129 2014053137 2014051327 2014052123
162020
162021 162022 162023 162024 162025 162026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 讨——以梁平观音寨为 基于GIS的重庆市南岸 区耕地变化及驱动力分 成渝城市群土地综合承 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 南岸区公租房需求状况 调查分析 重庆南岸区养老服务及 需求调查 基于3S的南岸区城乡结 合部土地利用变化时空 特征分析 近二十年重庆主城区城 市扩展时空演变特征研 重庆茶园新区城镇土地 顶级方法探讨 重庆乡村旅游扶贫项目 实施的调查研究 “营改增”对服务产业 发展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控 能力及其提升研究 “互联网+”对“高校 千米经济”成本效益影 响分析 全面推行营改增对我国 地方财政的影响及对策 “新三板”上市公司投 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研究 对房地产中介企业金融 化经营模式的研究 — —以上海链家地产为例 西部地区房地产行业营 改增面临的特有问题与 应对措施研究 大数据时代医疗机构内 部审计风险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视角下资产收 益扶贫绩效审计研究 零售进口商品税收改革 对跨境电商的影响分析 我国医院会计制度改革 研究 面对国际铁矿石价格上 涨中国钢铁行业在纵向 一体化战略的探索
地理信息系统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研究

4.2 地理信息系统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 应用前景
首先,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包括两种 影像,即航空手段和卫星手段收集到的 影像,虽然两种影像获取方式不同,但 是这两种信息都具有容量丰富、直观具 体和可读性的特点 ;其次,地理信息系 统主要是通过立体模型对于城市的地形 地貌进行的描述,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
关键。智能消防主要结合了物联网以及 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通过地理信息系 统的应用,可以有效进行消防数据的采 集和设备调控,以达到消防应急的最终 目的。另外,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可以直观的展现出城市的各类消防设施, 这样在发生事故后,可以让消防人员进 行 及 时 的 应 急 指 挥, 将 危 害 降 至 最 低, 一方面加快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另
1 引言
由于智慧城市是建立在数字化和
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城市建设和管 理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指导。另外,地理
型,而是一种抽象描述实物本质的共性 模型。对于智慧城市概念模型而言,它
信息化基础之上的一种理念,所以要想 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建立 主要是对智慧城市的整体描述,从而有
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首先就必 三维模型和数据库,这样不仅极大地提 效反映出人们对于智慧城市的客观认知。
工作人员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建设需求。
含这六部分集合,详细如图 1 所示。从
信息角度考虑,由于智慧城市建设中存
2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3 智慧城市的概念模型研究
在庞大的数字信息,这些信息相互传递,
地理信息系统即 GIS 技术,它是伴
概念模型是一种对于真实事物进行 同时相互作用和联系,所以通过信息的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而诞生的测绘信息 抽象描述的模型,它可以有效反映出真 交流可以完成一系列物理环节的运行,
天地图:打开丝路的窗口

行业前沿天地图:打开丝路的窗口◎ 杨靓黄蔚地理信息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基础性支撑,是持续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秉承创新驱动、开放共享的建设理念,不断丰富数据资源、优化服务模式、深化应用推广,持续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在线地理信息服务。
丝路兴,天下通。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让世人认识到放眼世界、共享互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而天地图正是一个窗口,从这里,人们了解世界;从这里,世界看清中国。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地理信息权威在线服务平台把“一带一路”搬进数字世界,做到人不到实地也能掌控信息,实现所有建设和设施的信息化,是创新驱动实践“一带一路”倡议的必由之路。
因此,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性地位逐步凸显,而天地图扮演一个重要角色,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天地图由国家基础 地理信息中心建设与运维,集成了来自国家、省、市、县各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资源,能够向各类用户提供权威、标准、统一的在线地理信息综合服务。
天地图的主要特点包括三方面:一是通过数据融合与服务聚合机制,集成海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现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资源的一体化在线服务;二是提供地图可视化、位置搜索、量测标绘、地理编码、路径规划以及空间分析等基本服务功能;三是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现专业部门信息与地理信息的共享融合,为用户提供辅助业务决策和综合地理信息服务。
多年来,天地图建设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充分利用互联网、时空信息及测绘等技术,为我国开展全球化问题分析及决策提供信息支撑,让“一带一路”的规划更合理、建设更科学、运行更精准,同时也让沿线国家与地区更多地了解中国,理解并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政策、金融、贸易和民心互联互通。
丰富数据资源充实“一带一路”空间信息框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我国空间信息框架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发现场采集任务
综合减灾救援信息
服务平台
现场信息报送
划分任务 协同采集 报送数据
现场灾情采集终端
分发产品
统计报送数据 制作专题图 形成报告 分发报告 应急推送
最新灾情
救灾进度跟踪
应急信息接收
现场灾情服务终端
P35
产品/报告接
综合减灾空间信息服务系统
P36
P37
地震现场救援信息服务系统
移动GIS行业应用综合解决方案
不一样的移动GIS应用 杨海燕
P1
移动互联是信息化的助推器
互联网+
P2
移动GIS+在政务中。。。
应用广泛、前景广阔
移动执法、移动普查、移动巡检GIS的价值?
P4
移动GIS的价值
人、件在哪儿?
P5
移动GIS的价值
高精度位置
P6
移动GIS之于政务的价值
提升政务能力
移动GIS +的价值
基于位置开展业务(推送、调 服务 度),实现精细政务(管理) 有什么 基于位置的综合数据采集和传输
在哪 业务主体(人、件)的准确定位
P8
超图移动GIS+的能力 构建行业“一张图”+移动GIS一体化方案
+二三维一体化GIS
行业“一张图”+ 移动GIS一体化
有GIS系统
移动执法模板
移 移动巡检模板 动
GIS
业 移动普查模板
务
模
板
移动应急模板
库
移动园区模板
“一张图”+ 移动GIS应用快速开发框架 P11
移动GIS+框架,特点1:前后台整体方案
以GIS技术手段,以地理空间为载 体,整合各类资源信息
建设可视化的信息管理与服务的 “一张图” 打造行业基础空间信息共享平台,为行 业应用提供灵活的空间信息服务
④数据汇交入库
资源普 查数作据导业入平台
数据制图
内业采集
质检
P31
普查数据建库系统
⑤普查成果输出 普查成果转化分发 系统
数据导入 资源普查管理与服务平统台计分析
数据采集/编辑
专题制作
地图标绘
成果展示
统计分析
成果分发
成果输出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
P32
应急减灾类
协同减灾救援 移动应急减灾/搜救,实现
业务协同
案例: 主任带队查灾,他需要: 1、根据现场受灾情况,临时分组 2、他需要掌握每个小组的工作进度 3、现场情况及时汇总到后方,接收 后方的信息支撑
P15
SuperMap 移动GIS应用协同
现场协同
分发报告
会商
信息汇总统计 P16
位置协同 数据协同
移动GIS+框架,特点4:数据安全保证
问题: 移动应用如何保障数据 安全? 设备丢失了…
应急减灾
• 应急搜救 • 防灾减灾
P21
政府监管-文化执法
重点解决: 1、与业务大平台双向对接 2、现场移动执法业务支撑
执法产品包
P22
系统主体建设内容
执法任务通知
执法主体信息查询、定位
现场执法
案件上报
文书打印
执法统计
文化执法包
执法任务管理 执法主体信息查询、
定位 应急调度 文书管理 执法统计
3、地下管线的三维可视化
网格1
网格1
巡检人员
维修人员
网格巡检
P27
巡查网格管理
水务管线巡检
一班 组
派工
二班 组
P28
管线巡查任务
事件定位
事件标绘
维修核实
三维地下管线
P29
资源普查—地名普查
收集资料 内业预处理与采集
重点解决:
资源普查完整方案
1、GIS数据安全
2、位置准确、属性完整
3、软硬件一体
P38
P39
P40
P41
谢谢!
P42
,提高应急救援、防灾减灾的
效率。适用于防灾减灾、地震搜救、安监、环保等行业。
重点解决: 1、信息的及时传递
分发报告
会商
信息汇总统计 P33
救援指挥
现场任务划分
协同救灾
现场数据报送
现场信息采集
系统主体建设内容
数据导入 地图标绘 制作产品 发布
发布现场地图
数据管理与产品制作 分发产品制作任务
创建采集任务 分发采集任务 现场状态跟踪
基于一张图进行业务决策分析
P12
移动GIS+框架,特点2:快速定制
案例:已建管线管理的N个信息化系统,准备建设 移动巡检系统
灵活
丰富
规范
流程定制 模块灵活 快速接入
P13
移动GIS+框架,特点3:多端无缝互联
业务协同
SuperMap Message Bus
基于SuperMap Message Bus将各端设备通过消息机制连结为一体, 实现松散耦合的高性能软件架构 P14
P17
SuperMap 移动GIS应用安全策略
传输加密
文件加密 离线应用
密码登录
P18
远程设备管理
总结
特点一:前后台整体解决方案 特点二:移动GIS应用快速定制 特点三:多端无缝互联 特点四:移动GIS数据安全保障
P19
案例
P20
案例
政府监管
• 移动执法 • 移动巡检
资源普查
• 地名普查 • 人口普查
资源普查一张图,为地名、经济、人口等国情资源提供
内外业一体化、软硬件一体化的普查服务。
外业调绘与采集
内业质检与建库
成果转化
P30
系统主体建设内容
外业采集与普查系统 (APP)
采集任务管理 数据采集 地图勾绘 足迹 数据输出
②外业调查底图
③外业数据 采集成果数 据
①原始空间 /属性数据
内业数据处理与质检 系统
+GIS“一张图”
41
移动 GIS+
32
信息化建设零基础
+移动GIS
前后台信息化
后台信息化
P9
超图移动GIS+有什么不一样?
P10
超图软件移动GIS解决方案:移动GIS+框架
已 服务 建 对接
信 息 化 系 统
“
一
张
图 ” 服
业 务 适 配
务
平
台
二三维地图 GIS查询/分析 终端设备管理
消息总线 位置管理
文化地理信息平台 。。。
P23
文化执法
P24
P25
微信执法
案件上报 案件分配 现场执法 案件统计
微信执法企业/服务号
P26
政府监管—移动巡检
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管/线巡检,结合
二三维真实可视以及高精度位置
信息,实现更科学、准确的设施管理。
重点问题:
1、巡检的精度
2、与业务系统双向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