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护理的内容
医院的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一)分级护理制度一、特级护理(专护)1、指定护理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严格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变化,做好重症记录,准确记录出入量。
2、应安置在抢救室或者监护病房,设专人 24 小时护理,准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随时准备抢救。
3、认真细致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各种并发症。
二、一级护理1、持续室内清洁,整洁,空气新鲜,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2、严格观察病情,每-分钟巡视一次,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3、制订护理计划,做好护理记录。
4、病人严格卧床歇息。
三、二级护理1、按各科疾病护理常规,保证病人卧床歇息,根据病情做适当的床上或者室内活动。
2、做好病人的病情观察和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每 1-2 小时巡视病房一次。
3、按医嘱协助病人离床活动,生活上赋予必要的照应。
四、三级护理1、读出病人遵守院规,保证歇息。
2、掌握病人的病情和思想状况。
3、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两次。
4、每日巡视病人两次,直到病人生活饮食等并进行卫生宣教。
分级护理制度(二)分级护理制度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潜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并根据患者的状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标记: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绿色、三级护理可不设标记)(1)特级护理 1)具备以下状况之一的患者,能够确定为特级护理:①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②重症监护患者;③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④严重创伤或者大面积烧伤的患者;⑤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⑥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⑦其他有生命危(wei)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护理要点: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②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③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持续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⑥实施床旁交接班。
分级护理

分级护理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不同,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措施,称为分级护理。
临床上一般将护理级别分为四级,即特别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一、特别护理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的病人。
如:严重创伤、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烧伤,以及某些严重的内科疾患。
护理内容:①安排专人24h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②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逐项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③备齐急救药品及用物,以便随时急用;④认真细致的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一级护理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的病人,如:各种大手术后、休克、昏迷、瘫痪、高热、大出血、肝衰竭、早产儿等。
护理内容: ①每15~20min巡视病人1次,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②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逐项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③按需准备急救药品及用物④,认真细致的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需要二级护理适用对象: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
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以及年老体弱、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等护理内容:①每1~2h巡视病人1次,观察病情;②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③给予必要的生活及心理支持,了解病情动态,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需要三级护理适用对象: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能自理的病人,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手术前准备阶段等护理内容:①每日巡视病人2次,观察病情;②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③给予卫生保健指导,督促病人遵守院规,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需要护士岗位职责一、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贺不脱岗。
二、文明礼貌、仪表端庄、衣着得体,态度和蔼、工作耐心细致;严格遵守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对病人一视同仁。
三、做好并保持门诊的全部清洁卫生,做到物品摆放合理整洁。
四、爱岗敬业,主动协助医生做好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咨询、辅导、接诊和治疗工作。
分级护理的内容

分级护理的内容分级护理是医院中常见的护理方式,它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四个级别。
下面将介绍每个级别的具体内容和护理要点。
特级护理是最高级别的护理,适用于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护理要点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根据医嘱,正确测量出入量;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实施床旁交接班。
一级护理适用于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要点包括: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二级护理适用于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护理要点包括: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级护理适用于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病情稳定,能够自理的患者。
护理要点包括:每4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分级护理标准及内容

分级护理标准及内容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活活动能力的不同,将护理对象分为不同的等级,然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分级护理既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不同需求,又能够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分级护理标准及内容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
一、分级护理标准。
1. 一级护理,主要针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包括卧床患者、失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等。
护理重点在于基本生活起居的照料,如饮食、洗漱、排泄等,同时要做好皮肤护理和床位护理。
2. 二级护理,主要针对病情较为稳定,但需要持续护理的患者,包括慢性病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等。
护理重点在于疾病的控制和康复,如定时给药、病情观察、康复训练等。
3. 三级护理,主要针对病情较为复杂,需要密切监护和护理的患者,包括重症患者、急危重症患者等。
护理重点在于病情的监测和护理干预,如监测生命体征、实施抢救措施、协助医生进行诊疗等。
二、分级护理内容。
1. 一级护理内容:(1)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医嘱,合理安排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2)个人卫生护理,帮助患者进行洗漱、更换衣物、翻身等个人卫生活动。
(3)排泄护理,定时协助患者排尿排便,保持排泄通畅,防止尿床和便秘。
(4)皮肤护理,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
2. 二级护理内容:(1)疾病护理,根据医嘱,定时给药,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2)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
(3)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3. 三级护理内容:(1)监护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抢救护理,熟练掌握急救技能,能够迅速做出抢救措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3)协助诊疗,配合医生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如输液、换药、手术准备等。
总之,分级护理标准及内容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发挥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级护理

The 6小时内去枕平卧位。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后,垫枕仰卧位。并可逐渐变换体位,将床头摇 高15-30度。
•
术后6小时后,患者意识渐清醒,在使用静脉泵 的间歇期,患者主动或家属协助,脚尖用力360 度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活动脚腕,30度以内小幅 度、轻柔、平缓屈伸膝关节
(三) 活动建议:
• (三).饮食建议: • 1、术后次日晨,进无形、无渣半流食,如蒸鸡蛋、 小米汤、藕粉、面糊。 • 2、术后第二天,进半流食,如八宝粥、皮蛋粥、 蔬菜汤、蛋汤、汤面。
• • • • •
三、三级护理(术后第三天) (一)适用对象: 病情稳定处于康复期,生活完全自理的患者。 (二)活动建议: 患者可室内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以感 觉舒适、无疲惫感为适度。
• (三)饮食建议: • 1、术后三天,进柔软、易消化的软食。水果、果 汁须加热后食用。忌食辛辣、生冷。 • 2、四天后,可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备注:
术后三天后,应保持每天软便一次,如有异 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若下肢出现酸胀、疼痛、浮肿及时告知医护 人员; 如有特殊情况,护理遵医嘱执行。
(3)下肢活动:脚尖用力360度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活
动脚腕;30度以内小幅度、轻柔、平缓屈伸膝关节。
• 2、床下活动 • 由床上活动过渡到床下活动须严格按步骤进行3个20分 钟的准备工作。 • (1)摇高床头呈45-60度坐位20分钟无不适症状,方可缓 慢将双下肢垂放于床边。 • (2)双下肢垂放于床边20分钟无不适症状,方可下床。 • (3)下床后沿床围慢走20分钟无不适症状,方可室内缓 慢活动。
1、下肢活动: 术后6小时内,在患者使用静脉泵的间歇期,家 属协助患者进行下肢活动。按照护士指导由肢体远 端到近端向心方向环状按压腿部,360度顺时针逆 时针交替活动脚腕;
分级护理制度内容

分级护理制度内容分级护理制度是指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将患者分为不同的护理等级,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和管理。
其目的是优化医护资源的配置,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下面将从分级护理的定义、分类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分级护理的定义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和病情等级,将患者分为不同的护理等级,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和管理。
通过分级护理,可以使护理资源得到合理分配,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和满意度。
二、分级护理的分类1.重症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护和抢救措施,如重症监护室。
2.普通护理:适用于病情稳定、需要常规护理和观察的患者,如普通病房。
3.日间护理:适用于患者病情较轻,可在家庭或社区进行部分护理和康复治疗。
4.临终护理:适用于病情无法治愈或治疗无效的患者,提供舒适和终末关怀。
三、分级护理的运行机制1.评估与分级:通过对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的评估,确定患者的护理等级。
2.制定护理计划:根据不同护理等级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明确护理目标和措施。
3.护理执行:依据护理计划实施护理工作,包括监护、治疗、照顾、安全等方面的护理操作。
4.评估和调整:在护理过程中,随时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患者的满意度。
5.记录和汇总: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护理情况和护理效果,汇总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提供数据支持。
四、分级护理的意义与优势1.合理利用护理资源:可以根据不同等级的患者护理需求,合理配置和利用医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提高护理质量:对于重症患者,可以提供更加专业、细致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病情轻微的患者,可以进行日间护理,减轻医院和患者的负担。
3.增强患者满意度: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等级,提高医疗体验,增强满意度。
4.优化医疗服务流程:通过分类管理和分工合作,可以使医疗服务流程更加有序和高效,减少医疗疏漏和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分级护理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方式,通过合理分级和分类管理,可以优化医护资源的配置,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

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
分级护理制度是一种提供医疗服务的组织机制,将患者按照疾病严重程度、治疗需求或护理依赖程度进行分级,并分配相应的护理资源和医疗服务。
其内容包括:
1. 分级标准:制定明确的患者分级标准,可以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需要、生命体征指标等进行划分,以确保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
2. 分级责任:明确不同级别的医护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包括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护理措施实施等,保证患者得到适当的医疗服务。
3. 人员培训:针对不同级别的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4. 医疗资源分配:根据患者分级和需求,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包括床位、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医疗设备等,确保重症患者得到优先照顾。
5. 护理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护理需求,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包括护理目标、护理措施、观察指标等,以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服务。
6. 治疗计划调整: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计划和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合理的医疗服务。
7. 信息共享: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将患者的病情、治疗进展、护理情况等信息在医疗团队内进行共享,以实现联动治疗和综合护理。
通过分级护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提高护理质量,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验。
同时,也能够确保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公平性。
分级护理定义及分级

1.分级护理定义及分级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四级: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2.特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及护理要求病情依据:1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 重症监护患者;3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 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病人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一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及护理要求病情依据:1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护理要求:1 每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2 根据病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 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3.二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及护理要求病情依据:1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 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护理要求:1 每2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2 根据病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 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4.三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及护理要求病情依据:1 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2 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护理要求:1 每3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2 根据病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分级护理的内容
分级护理分别为:1.特级护理2.一级护理3.二级护理4.三级护理
护理内容及要求为:
特级护理:1.住抢救室,设专人昼夜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准备抢救。
2.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写好危重病人护理记录,详细观察病员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记出入量及各项护理内容,根据病人的各种体征、先兆症状,不断提出和实施各项护理措施。
3.床头卡为绿色三角标记。
一级护理:1.严格卧床休息,一般生活需要均有护理人员协助完成。
2.每三十分钟巡视病人一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各种引流管通畅情况。
3.观察特殊用药的疗效及反应,注意调节输液速度。
4.注意病人的心理情况,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心理护理。
5.认真做好基础护理,保证病室清洁整齐、空气新鲜,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6.注意饮食治疗。
7.必要时制定计划护理及填写重症护理记录单。
8.床头卡为红色三角标记
二级护理:1.卧床休息,根据病情可在床边做起或床边活动。
.
2.每一到二小时巡视一次,注意观察病情、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3.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功能锻炼,加强空腔护理及皮肤护理,防止并发症。
4.床头卡为蓝色三角。
三级护理:1.每日巡视病房2-3次
2.病人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自理。
3.每日测体温、脉搏两次,了解病人心理、身体康复等情况。
4.督促遵守院规,勿过劳。
注意饮食,按时治疗,进行卫生处理。
医药护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