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陶朱公商经

合集下载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一、《三谋》:
《人谋》
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 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
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
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货期
要准,马虎失信用。
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 进货要严,滥入货价减。 出纳
百里不贩樵,千里能贩枣。
小店买个便,大店买个全。
不怕店门破,就怕店无货。
货到街头死,人到市中活。
5、 何谓大商者:大商笑看书生。
胸存四海之志,怀抱吞宇宙之气;
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
其势籴入惊风雨,粜出泣鬼神;
6、 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生与死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哎,你说来我听听。”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
家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
心者 先诚其意与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
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
而后家齐 家齐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好,你把大商之道,比喻成明明德和天下平,太好了。
、《陶诸商经》、《论语》等居然有如此之大的魅力感到

陶朱公生意经,经商十八法、商训、十二戒、三谋三略、大商之道

陶朱公生意经,经商十八法、商训、十二戒、三谋三略、大商之道

陶朱公生意经,经商十八法、商训、十二戒、三谋三略、大商之道《陶朱公经商十八法》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陶朱公《商训》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致富《十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商圣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一、《三谋》:《人谋》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

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

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陶朱公生意经全文解释

陶朱公生意经全文解释

陶朱公生意经全文解释《陶朱公生意经》是明代著名商人陶朱公所著的一本商务经典,全书分十篇,共计三十余万字,对商业经营有着详细的阐述和全面的分析。

下面是对《陶朱公生意经》全文的解释概述。

第一篇:陶朱公生意经的前言部分,强调商人要有自立自强的精神,要注重学习和实践,经商要遵循道义,勤俭持家,诚心经营。

第二篇:介绍了商人在经营中应注意的原则和方法,包括明理、识时务、知人善任、求财守己等。

强调商人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知识,善于判断时势和人情,并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

第三篇:论述了商人应具备的几大要素,包括货源、销路、资金、观念等。

指出商人要善于找到合适的货源和销售渠道,掌握合理的资金运作技巧,同时要树立正确的经商观念。

第四篇:讲述了商人的财务管理和资产保值增值的方法。

包括收支平衡、资产合理布局、风险控制、储蓄积蓄等方面的内容。

强调商人要善于利用财务手段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

第五篇:详细介绍了商人在市场营销中的策略和手段。

包括产品定位、市场调查、宣传推广、销售渠道等内容。

提出商人要树立品牌意识,注重产品质量,灵活运用各种市场手段。

第六篇:探讨了商人与客户的关系和经营中的人际关系。

强调商人要注重与客户保持密切的联系,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对商业的长久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对于员工的管理和激励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第七篇:介绍了商人在合同签订和交易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包括了解法律法规、明确权益、签订合同等方面的内容。

指出商人要善于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权益,并且遵守合同的约定。

第八篇:论述了商人在经营过程中的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的处理方法。

包括应对市场变化、处理人际关系、应对外部风险等。

强调商人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

第九篇:探讨了商人个人修养和家庭管理的重要性。

提出商人要注重精神修养,理顺家庭关系,保持稳定的家庭环境对于商业经营的成功至关重要。

第十篇:总结全书的内容,强调商人要具备正确的商业道德和品质,以诚信为基础,注重经营质量和长期发展。

陶朱公商训全文翻译

陶朱公商训全文翻译

陶朱公商训全文翻译商训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生意要勤紧,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温和,躁暴则交易少。

议价要订明,含糊则争执多。

帐目要稽查,懒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散漫则必废残。

出纳要谨慎,大意则错漏多。

期银要约定,延迟则信用失。

临事要责任,放弃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奢侈则用途竭。

买卖要随时,挨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苟且则必糊涂。

用人要方正,诡谲则受其累。

货物要面验,滥收则售价低。

钱账要清楚,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妄作则误事多。

勿鄙陋,勿虚华,勿忧柔,勿强辩。

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

勿争趣,勿薄蓄,勿昧时,勿痴货。

扩展资料点评:《商训》是中国古代生意经,作者范蠡。

《商训》即《陶朱公商训》,又称《陶朱公生意经》或《陶朱公商经》。

陶朱公,原名范蠡,春秋战国时代越国人,是越王勾践的谋士。

他在帮助越国消灭吴国后,功成隐退,自号陶朱公,经商理财,富甲天下。

后世商人尊他为商祖、经营之神。

他的经商原则“陶朱公商训”被捧为商人之宝,传扬海外。

陶朱公的经商原则包含了经营和管理的各个层面,以谋士和商祖的奇智晓谕商人们审时度变,预测行情;薄利多销,长远经营;质高货真,诚一致富;出奇制胜,善于竞争;识人用人,善于管理……一直以来,社会关注的重心都是从商赢利的手段,而忽略了商人应有的品格。

陶朱公的《商训》用简单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道理:”欲从商,先为人”。

待人接物、规矩方圆、诚信为本、勇于决断,这些不仅仅是为人的品德,更是一个商人成功秘诀。

我一直很欣赏红顶商人胡雪岩,他的成功首先是作为一个人的成功,其次才是从商谋略的成就。

陶朱公经商:十二则十二戒十八法五字商训三谋三略(收藏)

陶朱公经商:十二则十二戒十八法五字商训三谋三略(收藏)

陶朱公经商:十二则十二戒十八法五字商训三谋三略(收藏)传说范蠡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

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后定居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

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陶朱公范蠡著有《陶朱商经十八法》,分为三谋和三略,是为:人谋,事谋,物谋;货略,价略,市略;这三谋三略,乃陶朱商经十八法之要义。

后世还流传有陶朱公《商训》、陶朱致富《十二戒》等,下面把陶朱公商经全文整理给大家,希望对做生意的朋友能有所启发!陶朱公经商十二则1、能识人,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2、能接纳,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3、能安业,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4、能整顿,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5、能敏捷,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6、能讨帐,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7、能用人,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8、能辨论,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9、能办货,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10、能知机,售宁随时,可称名哲。

11、能倡率,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12、能运数,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公经商十二戒:1、勿鄙陋,应纳无文,交关不至。

2、勿优柔,胸无果断,经营不振。

3、勿虚华,用度无节,破败之端。

4、勿强辩,暴以待人,祸患难免。

5、勿懒惰,取讨不力,账目无有。

6、勿轻出,货物轻出,血本必亏。

7、勿急趋,货重争趋。

须防跌价。

8、勿昧时,依时贮发,各有常道。

9、勿固执,拘执不通,便成枯木。

10、勿贪赊,贪赊多估,承卖莫结。

11、勿薄蓄,货贱贮积,恢复必速。

12、勿痴货,优劣不分,贻害非浅。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1.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2. 价格要定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3. 费用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4.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5. 货物要百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货价减;6. 钱财要明慎,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端生;7. 临事要尽责,切勿妄托,妄托则受害大;8.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9.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10.主心要安静,切勿妄动,妄动则误事多;11.工作要精细,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12.谈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13.出入要谨慎,切勿潦草,潦草则错误多;14.用人要公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15.优劣要细分,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16.货物要修正,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17.期限要约定,切勿马虎,马虎则失信用;18.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失良机。

分享流传千年的《生意经》,字字珠玑,看懂没有不成功的生意

分享流传千年的《生意经》,字字珠玑,看懂没有不成功的生意

分享流传千年的《生意经》,字字珠玑,看懂没有不成功的生意每个创业者在创业的路上都想追求成功,为了追求成功,不断的学习,但是很多创业者在学习上却舍本逐末,学习华而不实的知识,忽略了生意的本质,追求一些空洞的理论,更是忽略学习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经商经验,下面和大家分享商圣范蠡留下的经商经验《陶朱公生意经》,字字珠玑,看看自己做到了几条?如果全做到了,自己的生意还会失败?《陶朱公生意经》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价格要定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费用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货物要百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货价减;钱财要明慎,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端生;临事要尽责,切勿妄托,妄托则受害大;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主心要安静,切勿妄动,妄动则误事多;工作要精细,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谈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出入要谨慎,切勿潦草,潦草则错误多;用人要公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优劣要细分,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货物要修正,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期限要约定,切勿马虎,马虎则失信用;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失良机。

范蠡「FànLǐ」(前536-前448年),中国商业鼻祖,字少伯,春秋楚人。

与文种同事越王句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以灭吴,尊为上将军。

蠡认为在越王之下,难以久居,而且深知句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

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

因为经商有道,逐成巨富,民间有尊陶朱公为财神。

我国长达五千余年的封建传统,均以“士、农、工、商”为列,士为首,商为末,直至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须着一黑一白之劣规,故范蠡一生虽有辉煌业绩,然终因弃官经商的经历使他无缘与历史名人共同载入史册。

范蠡富可敌国又倾财赈民并助人致富的社会责任感,即便在今天,亦堪为楷模。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商道即人道《陶朱公经商十八法》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新安商训斯商,不以见利为利,以诚为利;斯业,不以富贵为贵,以和为贵;斯买,不以压价为价,以衡为价;斯卖,不以赚赢为赢,以信为赢;斯货,不以奇货为货,以需为货;斯财,不以敛财为财,以均为财;斯诺,不以应答为答,以真为答;斯贷,不以牟取为贷,以义为贷;斯典,不以情念为典,以正为典陶朱公《商训》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致富《十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陶朱公商训——版本之一

陶朱公商训——版本之一

陶朱公商训——版本之一《陶朱公商训》,又称《陶朱公生意经》或《陶朱公商经》,包括“理财致富十二则”、“商场教训十六要”、“理财致富十二戒”三个部分。

陶朱公,原名范蠡,春秋战国时代越国人,是越王勾践的谋士。

他在帮助越国消灭吴国后,功成隐退,自号陶朱公,经商理财,富甲天下。

后世商人尊他为商祖、经营之神。

他的经商原则“陶朱公商训”被捧为商人之宝,传扬海外。

陶朱公的经商原则包含了经营和管理的各个层面,以谋士和商祖的奇智晓谕商人们审时度变,预测行情;薄利多销,长远经营;质高货真,诚一致富;出奇制胜,善于竞争;识人用人,善于管理……一直以来,社会关注的重心都是从商赢利的手段,而忽略了商人应有的品格。

陶朱公的《商训》用简单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道理:“欲从商,先为人”。

待人接物、规矩方圆、诚信为本、勇于决断,这些不仅仅是为人的品德,更是一个商人成功秘诀。

“贱取如珠玉”:物价便宜时,要大量收进。

即像重视珠玉那样重视降价的物品,尽量卖进存贮起来。

“贵出如粪土”:等到涨价之后,就尽量卖出。

即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可惜地尽是抛出。

物以稀为贵人弃我取人取我弃囤积货物垄断居奇把握时机聚散适宜斯商:不以见利为利,以诚为利;斯业:不以富贵为贵,以和为贵;斯买:不以压价为价,以衡为价;斯卖:不以赚赢为赢,以信为赢;斯货:不以奇货为货,以需为货;斯财:不以敛财为财,以均为财;斯诺:不以应答为答,以真为答。

物以稀为贵人弃我取人取我弃囤积货物垄断居奇把握时机聚散适宜理财致富十二则一是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二是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三是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四是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五是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六是能讨帐。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七是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八是能辨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九是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十是能知机。

售宁随时,可称名哲。

十一是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十二是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11.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12.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13.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14.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15.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16.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17.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18.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货略》
• 务完物是《货略》的核心,他 说: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 货勿留,无敢居贵。
《价略》
• 审贵贱是《价略》的核心,价格问题颇为复杂。 范蠡主要强调:论其有余不足则贵贱之。贵上极
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
玉。范蠡说的价格原理,就是货物供求关系的有 余与不足;他指出了价格变化中物极必反的规律,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乃是范蠡经营商业的名 言。
陶朱五字商训:
• 天,地,人,神,鬼。
商圣陶朱公经商
《三谋三略》
一、《三谋》
《人谋》
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 大事要慎,妄托受 大害。 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处事宜静,浮 躁误事多。 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做事宜勤, 懒惰百事废。
《事谋》
《事谋》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货期要准, 马虎失信用。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 进货要严,滥入货价减。 出纳要谨, 潦草差错多。
1.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2.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3.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4.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5.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6.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7. 8. 9.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 主心要安静——切忌惊惶 惊惶则忘决断 • 相处要诚实——切忌虚假 虚假则害己终
陶朱公《商训》
• • • • • • 能识人。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八忌”
• 期限要约定——切忌马虎 马虎则失信用
• 赊借要识人——切忌滥出 滥出则血本亏
• 钱财要明慎——切忌糊涂 糊涂则弊买生
• 帐目要稽查——切忌懈怠 懈怠则资本滞 • 临事要尽责——切忌放弃 放弃则权力损
• 优劣要分明——切忌糊浑 糊浑则判断繁
• 说话要规矩——切忌浮躁 浮躁则失事多
• 立心要诚正——切忌粗糙 粗糙则出品劣
• 用人要方正——切忌滥用 滥用则付托难
• 接纳要谦和——切忌躁暴 躁暴则交易少
• 出入要谨慎——切忌潦草 潦草则错误多 • 买卖要机警——切忌拖延 拖延则机宜失 • 货物要面验——切忌滥入 滥入则售价减 • 议价要订明——切忌含糊 含糊则争执多 • 期货要约定——切忌讹延 讹延则枝节生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范蠡提出六个经商思想:
• • • • • • 一是预测行情,窥其先机。 二是贵贱复反,贱买贵卖。 三是完物上种,质高货真。 四是薄利多销,不敢居贵。 五是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六是加速周转,行如流水。
陶朱公经商秘诀
• 生意要勤紧——切忌懒惰 懒惰则百事费
• 货物要修整——切忌散慢 散慢则查点难
• 用度要节俭——切忌奢侈 奢侈则钱财竭
《物谋》
《物谋》优劣要清,混淆耗损大。
存物要整,散漫难查点。价格要明,
含糊多争执。赊欠要审,滥出亏血本。
帐目要清,糊涂弊端生。 查帐要勤,
懈怠滞本金。
二、《三略》
• 《货略》、《价略》、《市略》积著 之理,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范 蠡说的三略是聚财的原理,他归纳为 三点: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意 思是说,货物的品质要完美,要注意 价格变化规律,莫要使货币停止流动。
陶朱商经
王 寅 教授
陶朱公——范蠡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 宛邑人。他是中国古代商人的 圣祖,人称陶朱公。
范蠡看到越王勾践运用计然的理论治理国家,
使越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十分感慨地说:“计
然的策略有七种,越国只动用了其中的五条就取
得了如此满意的效果,我打算也用这些策略来发
家致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范蠡改换姓 名,到了齐国就化名为鸱夷子皮,到定陶又化名 为朱公,乘坐扁舟往来于江湖之中,从事商业经 营活动。
• 能用人。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 能辩论。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 能办货。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 能知机。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 能倡率。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 能运数。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致富《十二戒》
• 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 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
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本金营运策略。范蠡的无 息币就是说货物、资金都要不停地循环,
运转。他说,如此则币欲其行如流水。
币即钱,钱即泉,川流不息,乃至大汇。
Thank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