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0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2020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2020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1.-的绝对值是()A. -B.C. -2D. 22.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则∠DBC的度数为()A. 10°B. 15°C. 18°D. 30°3.计算--(-)的结果为()A. -B.C. -D.4.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1B. ab>0C. a+b>0D. 1-a>15.不透明布袋中装有除颜色外没有其他区别的1个红球和2个白球,搅匀后从中摸出一个球,放回搅匀,再摸出一个球,两次都摸出白球的概率是()A. B. C. D.6.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连接AE.若BC=6,AC=5,则△ACE的周长为()A. 8B. 11C. 16D. 177.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a>b)的长方形,用剪刀沿图中虚线(对称轴)剪开,把它分成四块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那样拼成一个正方形,则中间空的部分的面积是()A. abB. (a+b)2C. (a-b)2D. a2-b28.如图的四个三角形中,不能由△ABC经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是()A.B.C.D.9.对于实数a、b,定义一种新运算“⊗”为:a⊗b=,这里等式右边是实数运算.例如:1⊗3=.则方程x⊗(-2)=-1的解是()A. x=4B. x=5C. x=6D. x=710.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在第一象限,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AOB=∠B=30°,OA=2.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A. (-,3)B. (-3,)C. (-,2+)D. (-1,2+)11.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点E在边BC上,将△ABE沿直线AE折叠,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若∠EAC=∠ECA,则AC的长是()A. 3B. 4C. 5D. 612.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为直线x=1.给出下列结论:①ac<0;②b2-4ac>0;③2a-b=0;④a-b+c=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3.若a+b=3,a2+b2=7,则ab=______.1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x+a2-1=0有一个根为x=0,则a=______.15.如图,AB是⊙O的直径,PA切⊙O于点A,线段PO交⊙O于点C.连接BC,若∠P=36°,则∠B=______.16.人字梯为现代家庭常用的工具(如图).若AB,AC的长都为2m,当α=50°时,人字梯顶端离地面的高度AD是______m.(结果精确到0.1m,参考依据:sin50°≈0.77,cos50°≈0.64,tan50°≈1.19)17.如图,E,F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C=8,AE=CF=2,则四边形BEDF的周长是______.18.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横竖格子线的交错点)上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它的面积S可用公式S=a+b-1(a是多边形内的格点数,b是多边形边界上的格点数)计算,这个公式称为“皮克(Pick)定理”.如图给出了一个格点五边形,则该五边形的面积S=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0.0分)19.解不等式组并求它的所有整数解的和.20.欧拉(Euler,1707年~1783年)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自然科学家,他在数学、物理、建筑、航海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对多面体做过研究,发现多面体的顶点数V(Vertex)、棱数E(Edge)、面数F(Flatsurface)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给出了著名的欧拉公式.(1)观察下列多面体,并把下表补充完整:名称三棱锥三棱柱正方体正八面体图形顶点数V468______棱数E6______ 12______面数F45______ 8(2)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能发现V、E、F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请写出关系式:______.21.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疫情期间学生在家进行网课学习和锻炼,学习和身体健康状况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某校对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水平测试.随机抽取50名学生进行测试,并把测试成绩(单位:m)绘制成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学生立定跳远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表分组频数1.2≤x<1.6a1.6≤x<2.0122.0≤x<2.4b2.4≤x<2.810请根据图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表中a=______,b=______;(2)样本成绩的中位数落在______范围内;(3)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4)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估计该学校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在2.4≤x<2.8范围内的有多少人?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x+5和y=-2x的图象相交于点A,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设一次函数y=x+5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另一个交点为B,OB,求△ABO的面积.23.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于点D、E,点F在AC的延长线上,且∠BAC=2∠CBF.(1)求证:BF是⊙O的切线;(2)若⊙O的直径为4,CF=6,求tan∠CBF.24.在△ABC中,∠ACB=90°,CD是中线,AC=BC,一个以点D为顶点的45°角绕点D旋转,使角的两边分别与AC、BC的延长线相交,交点分别为点E、F,DF与AC 交于点M,DE与BC交于点N.(1)如图1,若CE=CF,求证:DE=DF;(2)如图2,在∠EDF绕点D旋转的过程中,试证明CD2=CE•CF恒成立;(3)若CD=2,CF=,求DN的长.25.如图,抛物线y=ax2+bx+4交x轴于A(-3,0),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AC,BC.M为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作PM⊥x轴,交抛物线于点P,交BC于点Q.(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过点P作PN⊥BC,垂足为点N.设M点的坐标为M(m,0),请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N的长,并求出当m为何值时PN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试探究点M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使得以A,C,Q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的绝对值为.故选:B.根据绝对值的定义直接计算即可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的性质.绝对值规律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2.【答案】B【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EDF=45°,∠ABC=30°,∵AB∥CF,∴∠ABD=∠EDF=45°,∴∠DBC=45°-30°=15°.故选:B.【分析】直接利用三角板的特点,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D=45°,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ABD的度数是解题关键.3.【答案】A【解析】解:--(-)==-.故选:A.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熟记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4.【答案】D【解析】解:A、|a|>1,故本选项错误;B、∵a<0,b>0,∴ab<0,故本选项错误;C、a+b<0,故本选项错误;D、∵a<0,∴1-a>1,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直接利用a,b在数轴上位置进而分别分析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正确结合数轴分析是解题关键.5.【答案】A【解析】解:用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共有9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两次都是白球的有4种,∴P(两次都是白球)=,故选:A.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而求出“两次都是白球”的概率.本题考查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是正确解答的关键.6.【答案】B【解析】解:∵DE垂直平分AB,∴AE=BE,∴△ACE的周长=AC+CE+AE=AC+CE+BE=AC+BC=5+6=11.故选:B.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连接AE.若BC=6,AC=5,则△ACE的周长为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7.【答案】C【解析】解:中间部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边长是a+b-2b=a-b,则面积是(a-b)2.故选:C.中间部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表示出边长,则面积可以求得.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正确表示出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关键.8.【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选项A,C,D可以通过平移,旋转得到,选项B可以通过翻折,平移,旋转得到.故选:B.根据平移,旋转的性质判断即可.本题考查利用旋转,平移设计图案,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答案】B【解析】解:根据题意,得=-1,去分母得:1=2-(x-4),解得:x=5,经检验x=5是分式方程的解.故选:B.所求方程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化简,求出解即可.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0.【答案】A【解析】解:如图,过点B′作B′H⊥y轴于H.在Rt△A′B′H中,∵A′B′=2,∠B′A′H=60°,∴A′H=A′B′cos60°=1,B′H=A′B′sin60°=,∴OH=2+1=3,∴B′(-,3),故选:A.如图,过点B′作B′H⊥y轴于H.解直角三角形求出′H,B′H即可.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11.【答案】D【解析】解:∵将△ABE沿直线AE折叠,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AF=AB,∠AFE=∠B=90°,∴EF⊥AC,∵∠EAC=∠ECA,∴AE=CE,∴AF=CF,∴AC=2AB=6,故选:D.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F=AB,∠AFE=∠B=9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CF,于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答案】C【解析】解:抛物线开口向下,a<0,对称轴为x=-=1,因此b>0,与y轴交于正半轴,因此c>0,于是有:ac<0,因此①正确;由x=-=1,得2a+b=0,因此③不正确,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不同交点,因此b2-4ac>0,②正确,由对称轴x=1,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3,0),对称性可知另一个交点为(-1,0),因此a-b+c=0,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④,故选:C.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与x轴、y轴的交点,综合进行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是正确判断的前提.13.【答案】1【解析】解:(a+b)2=32=9,(a+b)2=a2+b2+2ab=9.∵a2+b2=7,∴2ab=2,ab=1,故答案为: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关键.14.【答案】-1【解析】解:把x=0代入(a-1)x2-2x+a2-1=0得a2-1=0,解得a=±1,∵a-1≠0,∴a=-1.故答案为-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0代入原方程得到关于a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得a=±1,然后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确定a的值.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因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的根,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15.【答案】27°【解析】解:∵PA切⊙O于点A,∴∠OAP=90°,∵∠P=36°,∴∠AOP=54°,∴∠B=∠AOP=27°.故答案为:27°.直接利用切线的性质得出∠OAP=90°,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OP=54°,结合圆周角定理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正确得出∠AOP的度数是解题关键.16.【答案】1.5【解析】解:∵AB=AC=2m,AD⊥BC,∴∠ADC=90°,∴AD=AC•sin50°=2×0.77≈1.5(m),故答案为1.5.在Rt△ADC中,求出AD即可.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7.【答案】8【解析】解:如图,连接BD交AC于点O,∵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D⊥AC,OD=OB=OA=OC,∵AE=CF=2,∴OA-AE=OC-CF,即OE=OF,∴四边形BEDF为平行四边形,且BD⊥EF,∴四边形BEDF为菱形,∴DE=DF=BE=BF,∵AC=BD=8,OE=OF==2,由勾股定理得:DE===2,∴四边形BEDF的周长=4DE=4×=8,故答案为:8.连接BD交AC于点O,则可证得OE=OF,OD=OB,可证四边形BEDF为平行四边形,且BD⊥EF,可证得四边形BEDF为菱形;根据勾股定理计算DE的长,可得结论.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勾股定理,掌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为菱形是解题的关键.18.【答案】6【解析】解:∵a表示多边形内部的格点数,b表示多边形边界上的格点数,S表示多边形的面积,∴a=4,b=6,∴该五边形的面积S=4+×6-1=6,故答案为:6.分别统计出多边形内部的格点数a和边界上的格点数b,再代入公式S=a+b-1,即可得出格点多边形的面积.本题考查格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正确统计出a,b的值.19.【答案】解:,由①得,x≥-3,由②得,x<2,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2,所以,它的整数解为:-3,-2,-1,0,1,所以,所有整数解的和为-5.【解析】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解,然后找出整数求和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求法,其简便求法就是用口诀求解.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20.【答案】6 9 12 6 V+F-E=2【解析】解:(1)填表如下:名称三棱锥三棱柱正方体正八面体图形顶点数V4686棱数E691212面数F4568()∵,6+5-9=2,8+6-12=2,6+8-12=2,…,∴V+F-E=2.即V、E、F之间的关系式为:V+F-E=2.故答案为:6,9,12,6,V+F-E=2.(1)根据图形数出顶点数,棱数,面数,填入表格即可;(2)根据表格数据,顶点数与面数的和减去棱数等于2进行解答.本题是对欧拉公式的考查,观察图形准确数出各图形的顶点数、面数、棱数是解题的关键.21.【答案】8 20 2.0≤x<2.4【解析】解:(1)由统计图得,a=8,b=50-8-12-10=20,故答案为:8,20;(2)由中位数的意义可得,50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两个数在2.0≤x<2.4组内,故答案为:2.0≤x<2.4;(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4)1200×=240(人),答:该校1200名学生中立定跳远成绩在2.4≤x<2.8范围内的有240人.(1)由频数分布直方图可得a=8,由频数之和为50求出b的值;(2)根据中位数的意义,找出第25、26位的两个数落在哪个范围即可;(3)求出b的值,就可以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4)样本估计总体,样本中立定跳远成绩在2.4≤x<2.8范围内的占,因此估计总体1200人的是立定跳远成绩在2.4≤x<2.8范围内的人数.本题考查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意义和制作方法,理解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关键.22.【答案】解:(1)联立y=x+5①和y=-2x并解得:,故点A(-2.4),将点A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得:4=,解得:k=-8,故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②;(2)联立①②并解得:x=-2或-8,当x=-8时,y=x+5=1,故点B(-8,1),设y=x+5交x轴于点C(-10,0),过点A、B分别作x轴的垂线交于点M、N,则S△AOB=S△AOC-S△BOC=OC•AM OC•BN=.【解析】(1)联立y=x+5①和y=-2x并解得:,故点A(-2.4),进而求解;(2)S△AOB=S△AOC-S△BOC=OC•AM OC•BN,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当有两个函数的时候,着重使用一次函数,体现了方程思想,综合性较强.23.【答案】(1)证明:连接AE,∵AB是⊙O的直径,∴∠AEB=90°,∴∠1+∠2=90°.∵AB=AC,∴2∠1=∠CAB.∵∠BAC=2∠CBF,∴∠1=∠CBF∴∠CBF+∠2=90°即∠ABF=90°∵AB是⊙O的直径,∴直线BF是⊙O的切线;(2)解:过C作CH⊥BF于H,∵AB=AC,⊙O的直径为4,∴AC=4,∵CF=6,∠ABF=90°,∴BF===2,∵∠CHF=∠ABF,∠F=∠F,∴△CHF∽△ABF,∴=,∴=,∴CH=,∴HF===,∴BH=BF-HF=2-=,∴tan∠CBF===.【解析】(1)连接AE,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从而判定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相等得到直角,从而证明∠ABF=90°,于是得到结论;(2)过C作CH⊥BF于H,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F===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H=,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直角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点、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4.【答案】(1)证明:∵∠ACB=90°,AC=BC,CD是中线,∴∠ACD=∠BCD=45°,∠ACF=∠BCE=90°,∴∠DCF=∠DCE=135°,在△DCF和△DCE中,,∴△DCF≌△DCE(SAS)∴DE=DF;(2)证明:∵∠DCF=135°,∴∠F+∠CDF=45°,∵∠FDE=45°,∴∠CDE+∠CDF=45°,∴∠F=∠CDE,∵∠DCF=∠DCE,∠F=∠CDE,∴△FCD∽△DCE,∴=,∴CD2=CE•CF;(3)解:过点D作DG⊥BC于G,∵∠DCB=45°,∴GC=GD=CD=,由(2)可知,CD2=CE•CF,∴CE==2,∵∠ECN=∠DGN,∠ENC=∠DNG,∴△ENC∽△DNG,∴=,即=,解得,NG=,由勾股定理得,DN==.【解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D=∠BCD=45°,证明△DCF≌△D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证明结论;(2)证明△FCD∽△DC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整理即可证明结论;(3)作DG⊥BC,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G,由(2)的结论求出CE,证明△ENC∽△DNG,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NG,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得到答案.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5.【答案】解:(1)将点A、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得,解得,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x+4;(2)由抛物线的表达式知,点C(0,4),由点B、C的坐标得,直线BC的表达式为:y=-x+4;设点M(m,0),则点P(m,-m2+m+4),点Q(m,-m+4),∴PQ=-m2+m+4+m-4=-m2+m,∵OB=OC,故∠ABC=∠OCB=45°,∴∠PQN=∠BQM=45°,∴PN=PQ sin45°=(-m2+m)=-(m-2)2+,∵-<0,故当m=2时,PN有最大值为;(3)存在,理由:点A、C的坐标分别为(-3,0)、(0,4),则AC=5,①当AC=CQ时,过点Q作QE⊥y轴于点E,则CQ2=CE2+EQ2,即m2+[4-(-m+4)]2=25,解得:m=±(舍去负值),故点Q(,);②当AC=AQ时,则AQ=AC=5,在Rt△AMQ中,由勾股定理得:[m-(-3)]2+(-m+4)2=25,解得:m=1或0(舍去0),故点Q(1,3);③当CQ=AQ时,则2m2=[m=(-3)]2+(-m+4)2,解得:m=(舍去);综上,点Q的坐标为(1,3)或(,).【解析】(1)将点A、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即可求解;(2)PN=PQ sin45°=(-m2+m)=-(m-2)2+,即可求解;(3)分AC=CQ、AC=AQ、CQ=AQ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其中(3),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

枣庄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枣庄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20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计零分。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2•a2=2a2B.a2+a2=a4C.(﹣a2)2=a4D.(a+1)2=a2+12.如图,∠AOB的一边OA为平面镜,∠AOB=37°36′,在OB上有一点E,从E点射出一束光线经OA上一点D反射,反射光线DC恰好与OB平行,则∠DEB的度数是()A.75°36′ B.75°12′ C.74°36′ D.74°12′3.某中学篮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如表:年龄(岁)13 14 15 16人数 1 5 4 2关于这12名队员年龄的年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众数是14 B.极差是3 C.中位数是14.5 D.平均数是14.84.如图,在△ABC中,AB=AC,∠A=30°,E为BC延长线上一点,∠ABC与∠AC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D的度数为()A.15° B.17.5° C.20° D.22.5°5.已知关于x的方程x2+3x+a=0有一个根为﹣2,则另一个根为()A.5 B.﹣1 C.2 D.﹣56.有3块积木,每一块的各面都涂上不同的颜色,3块的涂法完全相同,现把它们摆放成不同的位置(如图),请你根据图形判断涂成绿色一面的对面的颜色是()A.白 B.红 C.黄 D.黑7.如图,△ABC的面积为6,AC=3,现将△ABC沿AB所在直线翻折,使点C落在直线AD上的C′处,P为直线AD上的一点,则线段BP的长不可能是()A.3 B.4 C.5.5 D.108.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b+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kx+b的大致图象可能是()A. B. C. D.9.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DB=6,DH⊥AB于H,则DH等于()A. B. C.5 D.410.已知点P(a+1,﹣ +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C. D.11.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CDB=30°,CD=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2π B.π C. D.12.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bc=0,②a+b+c>0,③a>b,④4ac﹣b2<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24分,只填写最后结果,每小题填对得4分。

2020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20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20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1.﹣的绝对值是()A.﹣B.﹣2C.D.22.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则∠DBC的度数为()A.10°B.15°C.18°D.30°3.计算﹣﹣(﹣)的结果为()A.﹣B.C.﹣D.4.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1B.ab>0C.a+b>0D.1﹣a>15.不透明布袋中装有除颜色外没有其他区别的1个红球和2个白球,搅匀后从中摸出一个球,放回搅匀,再摸出一个球,两次都摸出白球的概率是()A.B.C.D.6.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连接AE.若BC =6,AC=5,则△ACE的周长为()A.8B.11C.16D.177.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a>b)的长方形,用剪刀沿图中虚线(对称轴)剪开,把它分成四块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那样拼成一个正方形,则中间空余的部分的面积是()A.ab B.(a+b)2C.(a﹣b)2D.a2﹣b28.如图的四个三角形中,不能由△ABC经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是()A.B.C.D.9.对于实数a、b,定义一种新运算“⊗”为:a⊗b=,这里等式右边是实数运算.例如:1⊗3=.则方程x⊗(﹣2)=﹣1的解是()A.x=4B.x=5C.x=6D.x=710.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在第一象限,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AOB =∠B=30°,OA=2.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A.(﹣,3)B.(﹣3,)C.(﹣,2+)D.(﹣1,2+)11.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点E在边BC上,将△ABE沿直线AE折叠,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若∠EAC=∠ECA,则AC的长是()A.3B.4C.5D.612.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为直线x=1.给出下列结论:①ac<0;②b2﹣4ac>0;③2a﹣b=0;④a﹣b+c=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24分.只填写最后结果,每小题填对得4分.13.若a+b=3,a2+b2=7,则ab=.1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x+a2﹣1=0有一个根为x=0,则a=.15.如图,AB是⊙O的直径,PA切⊙O于点A,线段PO交⊙O于点C.连接BC,若∠P =36°,则∠B=.16.人字梯为现代家庭常用的工具(如图).若AB,AC的长都为2m,当α=50°时,人字梯顶端离地面的高度AD是m.(结果精确到0.1m,参考依据:sin50°≈0.77,cos50°≈0.64,tan50°≈1.19)17.如图,E,F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C=8,AE=CF=2,则四边形BEDF的周长是.18.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横竖格子线的交错点)上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它的面积S可用公式S=a+b﹣1(a是多边形内的格点数,b是多边形边界上的格点数)计算,这个公式称为“皮克(Pick)定理”.如图给出了一个格点五边形,则该五边形的面积S=.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60分.解答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解不等式组并求它的所有整数解的和.20.欧拉(Euler,1707年~1783年)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自然科学家,他在数学、物理、建筑、航海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对多面体做过研究,发现多面体的顶点数V (Vertex)、棱数E(Edge)、面数F(Flatsurface)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给出了著名的欧拉公式.(1)观察下列多面体,并把下表补充完整:名称三棱锥三棱柱正方体正八面体图形顶点数V468棱数E612面数F458(2)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能发现V、E、F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请写出关系式:.21.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疫情期间学生在家进行网课学习和锻炼,学习和身体健康状况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某校对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水平测试.随机抽取50名学生进行测试,并把测试成绩(单位:m)绘制成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学生立定跳远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表分组频数1.2≤x<1.6a1.6≤x<2.0122.0≤x<2.4b2.4≤x<2.810请根据图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表中a=,b=;(2)样本成绩的中位数落在范围内;(3)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4)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估计该学校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在2.4≤x<2.8范围内的有多少人?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x+5和y=﹣2x的图象相交于点A,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设一次函数y=x+5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另一个交点为B,OB,求△ABO的面积.23.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于点D、E,点F 在AC的延长线上,且∠BAC=2∠CBF.(1)求证:BF是⊙O的切线;(2)若⊙O的直径为4,CF=6,求tan∠CBF.24.在△ABC中,∠ACB=90°,CD是中线,AC=BC,一个以点D为顶点的45°角绕点D旋转,使角的两边分别与AC、BC的延长线相交,交点分别为点E、F,DF与AC 交于点M,DE与BC交于点N.(1)如图1,若CE=CF,求证:DE=DF;(2)如图2,在∠EDF绕点D旋转的过程中,试证明CD2=CE•CF恒成立;(3)若CD=2,CF=,求DN的长.25.如图,抛物线y=ax2+bx+4交x轴于A(﹣3,0),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AC,BC.M为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作PM⊥x轴,交抛物线于点P,交BC 于点Q.(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过点P作PN⊥BC,垂足为点N.设M点的坐标为M(m,0),请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N的长,并求出当m为何值时PN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试探究点M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使得以A,C,Q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计零分.1.﹣的绝对值是()A.﹣B.﹣2C.D.2【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直接计算即可解答.解:﹣的绝对值为.故选:C.2.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则∠DBC的度数为()A.10°B.15°C.18°D.30°【分析】直接利用三角板的特点,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D=60°,进而得出答案.解:由题意可得:∠EDF=45°,∠ABC=30°,∵AB∥CF,∴∠ABD=∠EDF=45°,∴∠DBC=45°﹣30°=15°.故选:B.3.计算﹣﹣(﹣)的结果为()A.﹣B.C.﹣D.【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解:﹣﹣(﹣)==﹣.故选:A.4.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1B.ab>0C.a+b>0D.1﹣a>1【分析】直接利用a,b在数轴上位置进而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解:A、|a|>1,故本选项错误;B、∵a<0,b>0,∴ab<0,故本选项错误;C、a+b<0,故本选项错误;D、∵a<0,∴1﹣a>1,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5.不透明布袋中装有除颜色外没有其他区别的1个红球和2个白球,搅匀后从中摸出一个球,放回搅匀,再摸出一个球,两次都摸出白球的概率是()A.B.C.D.【分析】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而求出“两次都是白球”的概率.解:用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共有9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两次都是白球的有4种,∴P(两次都是白球)=,故选:A.6.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连接AE.若BC =6,AC=5,则△ACE的周长为()A.8B.11C.16D.17【分析】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连接AE.若BC =6,AC=5,则△ACE的周长为解:∵DE垂直平分AB,∴AE=BE,∴△ACE的周长=AC+CE+AE=AC+CE+BE=AC+BC=5+6=11.故选:B.7.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a>b)的长方形,用剪刀沿图中虚线(对称轴)剪开,把它分成四块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那样拼成一个正方形,则中间空余的部分的面积是()A.ab B.(a+b)2C.(a﹣b)2D.a2﹣b2【分析】中间部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表示出边长,则面积可以求得.解:中间部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边长是a+b﹣2b=a﹣b,则面积是(a﹣b)2.故选:C.8.如图的四个三角形中,不能由△ABC经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是()A.B.C.D.【分析】根据平移,旋转的性质判断即可.解:由题意,选项A,C,D可以通过平移,旋转得到,选项B可以通过翻折,平移,旋转得到.故选:B.9.对于实数a、b,定义一种新运算“⊗”为:a⊗b=,这里等式右边是实数运算.例如:1⊗3=.则方程x⊗(﹣2)=﹣1的解是()A.x=4B.x=5C.x=6D.x=7【分析】所求方程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化简,求出解即可.解:根据题意,得=﹣1,去分母得:1=2﹣(x﹣4),解得:x=5,经检验x=5是分式方程的解.故选:B.10.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在第一象限,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AOB =∠B=30°,OA=2.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A.(﹣,3)B.(﹣3,)C.(﹣,2+)D.(﹣1,2+)【分析】如图,过点B′作B′H⊥y轴于H.解直角三角形求出′H,B′H即可.解:如图,过点B′作B′H⊥y轴于H.在Rt△A′B′H中,∵A′B′=2,∠B′A′H=60°,∴A′H=A′B′cos60°=1,B′H=A′B′sin60°=,∴OH=2+1=3,∴B′(﹣,3),故选:A.11.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点E在边BC上,将△ABE沿直线AE折叠,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若∠EAC=∠ECA,则AC的长是()A.3B.4C.5D.6【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F=AB,∠AFE=∠B=9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CF,于是得到结论.解:∵将△ABE沿直线AE折叠,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AF=AB,∠AFE=∠B=90°,∴EF⊥AC,∵∠EAC=∠ECA,∴AE=CE,∴AF=CF,∴AC=2AB=6,故选:D.12.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为直线x=1.给出下列结论:①ac<0;②b2﹣4ac>0;③2a﹣b=0;④a﹣b+c=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与x轴、y轴的交点,综合进行判断即可.解:抛物线开口向下,a<0,对称轴为x=﹣=1,因此b>0,与y轴交于正半轴,因此c>0,于是有:ac<0,因此①正确;由x=﹣=1,得2a+b=0,因此③不正确,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不同交点,因此b2﹣4ac>0,②正确,由对称轴x=1,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3,0),对称性可知另一个交点为(﹣1,0),因此a﹣b+c=0,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④,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24分.只填写最后结果,每小题填对得4分.13.若a+b=3,a2+b2=7,则ab=1.【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答案.解:(a+b)2=32=9,(a+b)2=a2+b2+2ab=9.∵a2+b2=7,∴2ab=2,ab=1,故答案为:1.1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x+a2﹣1=0有一个根为x=0,则a=﹣1.【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0代入原方程得到关于a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得a=±1,然后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确定a的值.解:把x=0代入(a﹣1)x2﹣2x+a2﹣1=0得a2﹣1=0,解得a=±1,∵a﹣1≠0,∴a=﹣1.故答案为﹣1.15.如图,AB是⊙O的直径,PA切⊙O于点A,线段PO交⊙O于点C.连接BC,若∠P =36°,则∠B=27°.【分析】直接利用切线的性质得出∠OAP=90°,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OP =54°,结合圆周角定理得出答案.解:∵PA切⊙O于点A,∴∠OAP=90°,∵∠P=36°,∴∠AOP=54°,∴∠B=∠AOP=27°.故答案为:27°.16.人字梯为现代家庭常用的工具(如图).若AB,AC的长都为2m,当α=50°时,人字梯顶端离地面的高度AD是 1.5m.(结果精确到0.1m,参考依据:sin50°≈0.77,cos50°≈0.64,tan50°≈1.19)【分析】在Rt△ADC中,求出AD即可.解:∵AB=AC=2m,AD⊥BC,∴∠ADC=90°,∴AD=AC•sin50°=2×0.77≈1.5(m),故答案为1.5.17.如图,E,F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C=8,AE=CF=2,则四边形BEDF的周长是8.【分析】连接BD交AC于点O,则可证得OE=OF,OD=OB,可证四边形BEDF为平行四边形,且BD⊥EF,可证得四边形BEDF为菱形;根据勾股定理计算DE的长,可得结论.解:如图,连接BD交AC于点O,∵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D⊥AC,OD=OB=OA=OC,∵AE=CF=2,∴OA﹣AE=OC﹣CF,即OE=OF,∴四边形BEDF为平行四边形,且BD⊥EF,∴四边形BEDF为菱形,∴DE=DF=BE=BF,∵AC=BD=8,OE=OF==2,由勾股定理得:DE===2,∴四边形BEDF的周长=4DE=4×=8,故答案为:8.18.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横竖格子线的交错点)上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它的面积S可用公式S=a+b﹣1(a是多边形内的格点数,b是多边形边界上的格点数)计算,这个公式称为“皮克(Pick)定理”.如图给出了一个格点五边形,则该五边形的面积S=6.【分析】分别统计出多边形内部的格点数a和边界上的格点数b,再代入公式S=a+b ﹣1,即可得出格点多边形的面积.解:∵a表示多边形内部的格点数,b表示多边形边界上的格点数,S表示多边形的面积,∴a=4,b=6,∴该五边形的面积S=4+×6﹣1=6,故答案为: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60分.解答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解不等式组并求它的所有整数解的和.【分析】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解,然后找出整数求和即可.解:,由①得,x≥﹣3,由②得,x<2,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2,所以,它的整数解为:﹣3,﹣2,﹣1,0,1,所以,所有整数解的和为﹣5.20.欧拉(Euler,1707年~1783年)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自然科学家,他在数学、物理、建筑、航海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对多面体做过研究,发现多面体的顶点数V (Vertex)、棱数E(Edge)、面数F(Flatsurface)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给出了著名的欧拉公式.(1)观察下列多面体,并把下表补充完整:名称三棱锥三棱柱正方体正八面体图形顶点数V4686棱数E691212面数F4568(2)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能发现V、E、F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请写出关系式:V+F ﹣E=2.【分析】(1)根据图形数出顶点数,棱数,面数,填入表格即可;(2)根据表格数据,顶点数与面数的和减去棱数等于2进行解答.解:(1)填表如下:名称三棱锥三棱柱正方体正八面体图形顶点数V4686棱数E691212面数F4568(2)∵4+4﹣6=2,6+5﹣9=2,8+6﹣12=2,6+8﹣12=2,…,∴V+F﹣E=2.即V、E、F之间的关系式为:V+F﹣E=2.故答案为:6,9,12,6,V+F﹣E=2.21.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疫情期间学生在家进行网课学习和锻炼,学习和身体健康状况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某校对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水平测试.随机抽取50名学生进行测试,并把测试成绩(单位:m)绘制成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学生立定跳远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表分组频数1.2≤x<1.6a1.6≤x<2.0122.0≤x<2.4b2.4≤x<2.810请根据图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表中a=8,b=20;(2)样本成绩的中位数落在 2.0≤x<2.4范围内;(3)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4)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估计该学校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在2.4≤x<2.8范围内的有多少人?【分析】(1)由频数分布直方图可得a=8,由频数之和为50求出b的值;(2)根据中位数的意义,找出第25、26位的两个数落在哪个范围即可;(3)求出b的值,就可以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4)样本估计总体,样本中立定跳远成绩在2.4≤x<2.8范围内的占,因此估计总体1200人的是立定跳远成绩在2.4≤x<2.8范围内的人数.解:(1)由统计图得,a=8,b=50﹣8﹣12﹣10=20,故答案为:8,20;(2)由中位数的意义可得,50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两个数在2.0≤x<2.4组内,故答案为:2.0≤x<2.4;(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4)1200×=240(人),答:该校1200名学生中立定跳远成绩在2.4≤x<2.8范围内的有240人.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x+5和y=﹣2x的图象相交于点A,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设一次函数y=x+5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另一个交点为B,OB,求△ABO的面积.【分析】(1)联立y=x+5①和y=﹣2x并解得:,故点A(﹣2.4),进而求解;(2)S△AOB=S△AOC﹣S△BOC=OC•AM OC•BN,即可求解.解:(1)联立y=x+5①和y=﹣2x并解得:,故点A(﹣2.4),将点A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得:4=,解得:k=﹣8,故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②;(2)联立①②并解得:x=﹣2或﹣8,当x=﹣8时,y=x+5=1,故点B(﹣8,1),设y=x+5交x轴于点C(﹣10,0),过点A、B分别作x轴的垂线交于点M、N,则S△AOB=S△AOC﹣S△BOC=OC•AM OC•BN=.23.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于点D、E,点F 在AC的延长线上,且∠BAC=2∠CBF.(1)求证:BF是⊙O的切线;(2)若⊙O的直径为4,CF=6,求tan∠CBF.【分析】(1)连接AE,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从而判定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相等得到直角,从而证明∠ABF=90°,于是得到结论;(2)过C作CH⊥BF于H,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F===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H=,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解答】(1)证明:连接AE,∵AB是⊙O的直径,∴∠AEB=90°,∴∠1+∠2=90°.∵AB=AC,∴2∠1=∠CAB.∵∠BAC=2∠CBF,∴∠1=∠CBF∴∠CBF+∠2=90°即∠ABF=90°∵AB是⊙O的直径,∴直线BF是⊙O的切线;(2)解:过C作CH⊥BF于H,∵AB=AC,⊙O的直径为4,∴AC=4,∵CF=6,∠ABF=90°,∴BF===2,∵∠CHF=∠ABF,∠F=∠F,∴△CHF∽△ABF,∴=,∴=,∴CH=,∴HF===,∴BH=BF﹣HF=2﹣=,∴tan∠CBF===.24.在△ABC中,∠ACB=90°,CD是中线,AC=BC,一个以点D为顶点的45°角绕点D旋转,使角的两边分别与AC、BC的延长线相交,交点分别为点E、F,DF与AC 交于点M,DE与BC交于点N.(1)如图1,若CE=CF,求证:DE=DF;(2)如图2,在∠EDF绕点D旋转的过程中,试证明CD2=CE•CF恒成立;(3)若CD=2,CF=,求DN的长.【分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D=∠BCD=45°,证明△DCF≌△D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证明结论;(2)证明△FCD∽△DC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整理即可证明结论;(3)作DG⊥BC,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G,由(2)的结论求出CE,证明△ENC∽△DNG,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NG,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得到答案.【解答】(1)证明:∵∠ACB=90°,AC=BC,CD是中线,∴∠ACD=∠BCD=45°,∠ACF=∠BCE=90°,∴∠DCF=∠DCE=135°,在△DCF和△DCE中,,∴△DCF≌△DCE(SAS)∴DE=DF;(2)证明:∵∠DCF=135°,∴∠F+∠CDF=45°,∵∠FDE=45°,∴∠CDE+∠CDF=45°,∴∠F=∠CDE,∵∠DCF=∠DCE,∠F=∠CDE,∴△FCD∽△DCE,∴=,∴CD2=CE•CF;(3)解:过点D作DG⊥BC于G,∵∠DCB=45°,∴GC=GD=CD=,由(2)可知,CD2=CE•CF,∴CE==2,∵∠ECN=∠DGN,∠ENC=∠DNG,∴△ENC∽△DNG,∴=,即=,解得,NG=,由勾股定理得,DN==.25.如图,抛物线y=ax2+bx+4交x轴于A(﹣3,0),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AC,BC.M为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作PM⊥x轴,交抛物线于点P,交BC 于点Q.(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过点P作PN⊥BC,垂足为点N.设M点的坐标为M(m,0),请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N的长,并求出当m为何值时PN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试探究点M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使得以A,C,Q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将点A、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即可求解;(2)PN=PQ sin45°=(﹣m2+m)=﹣(m﹣2)2+,即可求解;(3)分AC=CQ、AC=AQ、CQ=AQ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解:(1)将点A、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得,解得,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x+4;(2)由抛物线的表达式知,点C(0,4),由点B、C的坐标得,直线BC的表达式为:y=﹣x+4;设点M(m,0),则点P(m,﹣m2+m+4),点Q(m,﹣m+4),∴PQ=﹣m2+m+4+m﹣4=﹣m2+m,∵OB=OC,故∠ABC=∠OCB=45°,∴∠PQN=∠BQM=45°,∴PN=PQ sin45°=(﹣m2+m)=﹣(m﹣2)2+,∵﹣<0,故当m=2时,PN有最大值为;(3)存在,理由:点A、C的坐标分别为(﹣3,0)、(0,4),则AC=5,①当AC=CQ时,过点Q作QE⊥y轴于点E,则CQ2=CE2+EQ2,即m2+[4﹣(﹣m+4)]2=25,解得:m=±(舍去负值),故点Q(,);②当AC=AQ时,则AQ=AC=5,在Rt△AMQ中,由勾股定理得:[m﹣(﹣3)]2+(﹣m+4)2=25,解得:m=1或0(舍去0),故点Q(1,3);③当CQ=AQ时,则2m2=[m=(﹣3)]2+(﹣m+4)2,解得:m=(舍去);综上,点Q的坐标为(1,3)或(,).。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二○一三年枣庄市初中学业考试数 学 试 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36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84分;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和试卷类型涂写在答题卡上,并把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4. 第Ⅱ卷必须用黑色(或蓝色)笔填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否则不计分.第Ⅰ卷 (选择题 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计零分.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33--=-B.030=C.133-=-D.93=± 答案:A解析:因为30=1,3-1=13,9=3,所以,B 、C 、D 都错,选A 。

2.如图,AB //CD ,∠CDE =140︒,则∠A 的度数为 A.140︒ B.60︒ C.50︒ D.40︒ 答案:D解析:∠CDA =180°-140°=40°,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A =∠CDA =40°,选D 。

3.估计61+的值在A. 2到3之间B.3到4之间C.4到5之间D.5到6之间 答案:B第2题图解析469<<26<3,所以,36+1<4,选B 。

4.化简xxx x -+-112的结果是 A.x +1 B.1x - C.x - D.x 答案:D解析:原式=2(1)111x x x x x x x x --==---,故选D 。

5.某种商品每件的标价是330元,按标价的八折销售时,仍可获利1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A.240元B.250元C.280元D.300元 答案:A解析:设进价为x 元,则3300.810%xx⨯-=,解得:x =240,故选A >6.如图,ABC △中,AB =AC =10,BC =8,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点E 为AC 的中点,连接DE ,则CDE △的周长为A.20B.18C.14D.13 答案:C解析:因为AB =AC ,AD 平分∠BAC ,所以,D 为BC 中点,又E 为AC 中点,所以,DE =12AB =5,DC =4,EC =5,故所求周长为5+5+4=14。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题(版,含解析)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题(版,含解析)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题(版,含解析)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题(版,含解析)一、选择题1. 某数学竞赛中,有10道选择题和5道填空题。

小明选择并回答了其中的6道题目。

他的回答情况是:做对了1道选择题,对于另外5道题目没有回答正确的人总数大于对于1道选择题以及对于5道填空题都没有回答正确的人总数。

求小明对于填空题的回答情况。

【解析】设对于5道填空题,小明做对的题数为a,对于剩下的未作答的题目,做对的题数为b。

根据题意可得到以下两个不等式:a +b > 1b > 0解得 a > 1因此,小明所回答正确的填空题的数量至少为2。

2. 某等差数列的前6项为1,3,5,7,9,11,如果它的第100项是奇数,则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多少?【解析】首先,可以计算出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

由已知条件可得:$ a_{100} = a_1 + 99d = 1 + 99 \cdot 2 = 199$因此,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

二、填空题1. 某种动物生长迅速。

刚出生时体重为1.5千克,到了5天时增长到2千克,然后每天增重量都是前一天增重量的1.2倍。

求出这种动物在第30天的体重。

【解析】设第n天的体重为$w_n$千克,第n-1天的体重为$w_{n-1}$千克。

由题意可得:$w_n = w_{n-1} + 1.2w_{n-1} = 2.2w_{n-1}$初始条件为:$w_1 = 2$代入递推式可得:$w_2 = 2.2w_1 = 2.2 \cdot 2 = 4.4$$w_3 = 2.2w_2 = 2.2 \cdot 4.4 = 9.68$依此类推可得,第30天的体重为:$w_{30} = 2.2^{29} \cdot 2 = 6618.44$千克。

三、解答题1. 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f(x)满足$f(x) + f(2-x) = 2x^2 - 1$。

求f(x)的表达式。

【解析】将x替换为2-x,得:f(2-x) + f(x) = 2(2-x)^2 - 1。

山东枣庄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

山东枣庄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

2020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计零分. 1.(3分)−12的绝对值是( ) A .−12B .﹣2C .12D .22.(3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 在FD 的延长线上,AB ∥CF ,∠F =∠ACB =90°,则∠DBC 的度数为( )A .10°B .15°C .18°D .30°3.(3分)计算−23−(−16)的结果为( ) A .−12B .12C .−56D .564.(3分)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1B .ab >0C .a +b >0D .1﹣a >15.(3分)不透明布袋中装有除颜色外没有其他区别的1个红球和2个白球,搅匀后从中摸出一个球,放回搅匀,再摸出一个球,两次都摸出白球的概率是( ) A .49B .29C .23D .136.(3分)如图,在△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BC 于点E ,连接AE .若BC =6,AC =5,则△ACE 的周长为( )A .8B .11C .16D .177.(3分)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a>b)的长方形,用剪刀沿图中虚线(对称轴)剪开,把它分成四块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那样拼成一个正方形,则中间空余的部分的面积是()A.ab B.(a+b)2C.(a﹣b)2D.a2﹣b28.(3分)如图的四个三角形中,不能由△ABC经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是()A.B.C.D.9.(3分)对于实数a、b,定义一种新运算“⊗”为:a⊗b=1a−b2,这里等式右边是实数运算.例如:1⊗3=11−32=−18.则方程x⊗(﹣2)=2x−4−1的解是()A.x=4B.x=5C.x=6D.x=710.(3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在第一象限,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AOB =∠B=30°,OA=2.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A.(−√3,3)B.(﹣3,√3)C.(−√3,2+√3)D.(﹣1,2+√3)11.(3分)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点E在边BC上,将△ABE沿直线AE折叠,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若∠EAC=∠ECA,则AC的长是()A.3√3B.4C.5D.612.(3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为直线x=1.给出下列结论:①ac<0;②b2﹣4ac>0;③2a﹣b=0;④a﹣b+c=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24分.只填写最后结果,每小题填对得4分.13.(4分)若a+b=3,a2+b2=7,则ab=.14.(4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x+a2﹣1=0有一个根为x=0,则a =.15.(4分)如图,AB是⊙O的直径,P A切⊙O于点A,线段PO交⊙O于点C.连接BC,若∠P=36°,则∠B=.16.(4分)人字梯为现代家庭常用的工具(如图).若AB,AC的长都为2m,当α=50°时,人字梯顶端离地面的高度AD是m.(结果精确到0.1m,参考依据:sin50°≈0.77,cos50°≈0.64,tan50°≈1.19)17.(4分)如图,E,F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C=8,AE=CF=2,则四边形BEDF的周长是.18.(4分)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横竖格子线的交错点)上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它的面积S可用公式S=a+12b﹣1(a是多边形内的格点数,b是多边形边界上的格点数)计算,这个公式称为“皮克(Pick)定理”.如图给出了一个格点五边形,则该五边形的面积S=.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60分.解答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8分)解不等式组{4(x+1)≤7x+13,x−4<x−83,并求它的所有整数解的和.20.(8分)欧拉(Euler,1707年~1783年)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自然科学家,他在数学、物理、建筑、航海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对多面体做过研究,发现多面体的顶点数V(Vertex)、棱数E(Edge)、面数F(Flatsurface)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给出了著名的欧拉公式.(1)观察下列多面体,并把下表补充完整:名称三棱锥三棱柱正方体正八面体图形顶点数V468棱数E612面数F458(2)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能发现V、E、F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请写出关系式:.21.(8分)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疫情期间学生在家进行网课学习和锻炼,学习和身体健康状况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某校对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水平测试.随机抽取50名学生进行测试,并把测试成绩(单位:m)绘制成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学生立定跳远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表分组频数1.2≤x<1.6a1.6≤x<2.0122.0≤x<2.4b2.4≤x<2.810请根据图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表中a=,b=;(2)样本成绩的中位数落在范围内;(3)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4)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估计该学校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在2.4≤x<2.8范围内的有多少人?22.(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2x+5和y=﹣2x的图象相交于点A,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A.(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设一次函数y=12x+5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的另一个交点为B,OB,求△ABO的面积.23.(8分)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于点D、E,点F在AC的延长线上,且∠BAC=2∠CBF.(1)求证:BF是⊙O的切线;(2)若⊙O的直径为4,CF=6,求tan∠CBF.24.(10分)在△ABC中,∠ACB=90°,CD是中线,AC=BC,一个以点D为顶点的45°角绕点D旋转,使角的两边分别与AC、BC的延长线相交,交点分别为点E、F,DF与AC交于点M,DE与BC交于点N.(1)如图1,若CE=CF,求证:DE=DF;(2)如图2,在∠EDF绕点D旋转的过程中,试证明CD2=CE•CF恒成立;(3)若CD=2,CF=√2,求DN的长.25.(10分)如图,抛物线y=ax2+bx+4交x轴于A(﹣3,0),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AC,BC.M为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作PM⊥x轴,交抛物线于点P,交BC于点Q.(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过点P作PN⊥BC,垂足为点N.设M点的坐标为M(m,0),请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N的长,并求出当m为何值时PN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试探究点M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使得以A,C,Q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20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计零分.1.(3分)−12的绝对值是()A.−12B.﹣2C.12D.2【解答】解:−12的绝对值为12.故选:C.2.(3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则∠DBC的度数为()A.10°B.15°C.18°D.30°【解答】解:由题意可得:∠EDF=45°,∠ABC=30°,∵AB∥CF,∴∠ABD=∠EDF=45°,∴∠DBC=45°﹣30°=15°.故选:B.3.(3分)计算−23−(−16)的结果为()A.−12B.12C.−56D.56【解答】解:−23−(−16)=−23+16=−12.故选:A.4.(3分)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1B.ab>0C.a+b>0D.1﹣a>1【解答】解:A 、|a |>1,故本选项错误; B 、∵a <0,b >0,∴ab <0,故本选项错误; C 、a +b <0,故本选项错误;D 、∵a <0,∴1﹣a >1,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5.(3分)不透明布袋中装有除颜色外没有其他区别的1个红球和2个白球,搅匀后从中摸出一个球,放回搅匀,再摸出一个球,两次都摸出白球的概率是( ) A .49B .29C .23D .13【解答】解:用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共有9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两次都是白球的有4种, ∴P (两次都是白球)=49, 故选:A .6.(3分)如图,在△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BC 于点E ,连接AE .若BC =6,AC =5,则△ACE 的周长为( )A .8B .11C .16D .17【解答】解:∵DE 垂直平分AB , ∴AE =BE ,∴△ACE 的周长=AC +CE +AE =AC +CE +BE =AC +BC=5+6=11.故选:B.7.(3分)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a>b)的长方形,用剪刀沿图中虚线(对称轴)剪开,把它分成四块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那样拼成一个正方形,则中间空余的部分的面积是()A.ab B.(a+b)2C.(a﹣b)2D.a2﹣b2【解答】解:中间部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边长是a+b﹣2b=a﹣b,则面积是(a﹣b)2.故选:C.8.(3分)如图的四个三角形中,不能由△ABC经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是()A.B.C.D.【解答】解:由题意,选项A,C,D可以通过平移,旋转得到,选项B可以通过翻折,平移,旋转得到.故选:B.9.(3分)对于实数a、b,定义一种新运算“⊗”为:a⊗b=1a−b2,这里等式右边是实数运算.例如:1⊗3=11−32=−18.则方程x⊗(﹣2)=2x−4−1的解是()A.x=4B.x=5C.x=6D.x=7【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x−4=2x−4−1,去分母得:1=2﹣(x﹣4),解得:x=5,经检验x=5是分式方程的解.故选:B.10.(3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在第一象限,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AOB =∠B=30°,OA=2.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A.(−√3,3)B.(﹣3,√3)C.(−√3,2+√3)D.(﹣1,2+√3)【解答】解:如图,过点B′作B′H⊥y轴于H.在Rt△A′B′H中,∵A′B′=2,∠B′A′H=60°,∴A′H=A′B′cos60°=1,B′H=A′B′sin60°=√3,∴OH=2+1=3,∴B′(−√3,3),故选:A.11.(3分)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点E在边BC上,将△ABE沿直线AE折叠,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若∠EAC=∠ECA,则AC的长是()A.3√3B.4C.5D.6【解答】解:∵将△ABE沿直线AE折叠,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AF=AB,∠AFE=∠B=90°,∴EF⊥AC,∵∠EAC=∠ECA,∴AE=CE,∴AF=CF,∴AC=2AB=6,故选:D.12.(3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为直线x=1.给出下列结论:①ac<0;②b2﹣4ac>0;③2a﹣b=0;④a﹣b+c=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解答】解:抛物线开口向下,a<0,对称轴为x=−b2a=1,因此b>0,与y轴交于正半轴,因此c>0,于是有:ac<0,因此①正确;由x=−b2a=1,得2a+b=0,因此③不正确,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不同交点,因此b2﹣4ac>0,②正确,由对称轴x=1,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3,0),对称性可知另一个交点为(﹣1,0),因此a﹣b+c=0,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④,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24分.只填写最后结果,每小题填对得4分.13.(4分)若a+b=3,a2+b2=7,则ab=1.【解答】解:(a+b)2=32=9,(a+b)2=a2+b2+2ab=9.∵a2+b2=7,∴2ab=2,ab=1,故答案为:1.14.(4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x+a2﹣1=0有一个根为x=0,则a=﹣1.【解答】解:把x=0代入(a﹣1)x2﹣2x+a2﹣1=0得a2﹣1=0,解得a=±1,∵a﹣1≠0,∴a=﹣1.故答案为﹣1.15.(4分)如图,AB是⊙O的直径,P A切⊙O于点A,线段PO交⊙O于点C.连接BC,若∠P=36°,则∠B=27°.【解答】解:∵P A切⊙O于点A,∴∠OAP=90°,∵∠P=36°,∴∠AOP=54°,∴∠B=12∠AOP=27°.故答案为:27°.16.(4分)人字梯为现代家庭常用的工具(如图).若AB,AC的长都为2m,当α=50°时,人字梯顶端离地面的高度AD是 1.5m.(结果精确到0.1m,参考依据:sin50°≈0.77,cos50°≈0.64,tan50°≈1.19)【解答】解:∵AB=AC=2m,AD⊥BC,∴∠ADC=90°,∴AD=AC•sin50°=2×0.77≈1.5(m),故答案为1.5.17.(4分)如图,E,F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C=8,AE=CF=2,则四边形BEDF的周长是8√5.【解答】解:如图,连接BD交AC于点O,∵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D⊥AC,OD=OB=OA=OC,∵AE=CF=2,∴OA﹣AE=OC﹣CF,即OE=OF,∴四边形BEDF为平行四边形,且BD⊥EF,∴四边形BEDF为菱形,∴DE=DF=BE=BF,∵AC=BD=8,OE=OF=8−42=2,由勾股定理得:DE=√OD2+OE2=√42+22=2√5,∴四边形BEDF的周长=4DE=4×2√5=8√5,故答案为:8√5.18.(4分)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横竖格子线的交错点)上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它的面积S可用公式S=a+12b﹣1(a是多边形内的格点数,b是多边形边界上的格点数)计算,这个公式称为“皮克(Pick)定理”.如图给出了一个格点五边形,则该五边形的面积S=6.【解答】解:∵a表示多边形内部的格点数,b表示多边形边界上的格点数,S表示多边形的面积,∴a=4,b=6,∴该五边形的面积S=4+12×6﹣1=6,故答案为: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60分.解答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8分)解不等式组{4(x +1)≤7x +13,x −4<x−83,并求它的所有整数解的和. 【解答】解:{4(x +1)≤7x +13①x −4<x−83②, 由①得,x ≥﹣3, 由②得,x <2,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 <2,所以,它的整数解为:﹣3,﹣2,﹣1,0,1, 所以,所有整数解的和为﹣5.20.(8分)欧拉(Euler ,1707年~1783年)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自然科学家,他在数学、物理、建筑、航海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对多面体做过研究,发现多面体的顶点数V (Vertex )、棱数E (Edge )、面数F (Flatsurface )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给出了著名的欧拉公式.(1)观察下列多面体,并把下表补充完整:名称 三棱锥三棱柱正方体正八面体图形顶点数V 4 6 8 6 棱数E 6 9 12 12 面数F4568(2)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能发现V 、E 、F 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请写出关系式: V +F ﹣E =2 .【解答】解:(1)填表如下:名称 三棱锥三棱柱正方体正八面体图形顶点数V4686棱数E691212面数F4568(2)∵4+4﹣6=2,6+5﹣9=2,8+6﹣12=2,6+8﹣12=2,…,∴V+F﹣E=2.即V、E、F之间的关系式为:V+F﹣E=2.故答案为:6,9,12,6,V+F﹣E=2.21.(8分)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疫情期间学生在家进行网课学习和锻炼,学习和身体健康状况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某校对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水平测试.随机抽取50名学生进行测试,并把测试成绩(单位:m)绘制成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学生立定跳远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表分组频数1.2≤x<1.6a1.6≤x<2.0122.0≤x<2.4b2.4≤x<2.810请根据图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表中a=8,b=20;(2)样本成绩的中位数落在 2.0≤x<2.4范围内;(3)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4)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估计该学校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在2.4≤x<2.8范围内的有多少人?【解答】解:(1)由统计图得,a=8,b=50﹣8﹣12﹣10=20,故答案为:8,20;(2)由中位数的意义可得,50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两个数在2.0≤x<2.4组内,故答案为:2.0≤x<2.4;(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4)1200×1050=240(人),答:该校1200名学生中立定跳远成绩在2.4≤x<2.8范围内的有240人.22.(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2x+5和y=﹣2x的图象相交于点A,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A.(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设一次函数y=12x+5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的另一个交点为B,OB,求△ABO的面积.【解答】解:(1)联立y=12x+5①和y=﹣2x并解得:{x=−2y=4,故点A(﹣2.4),将点A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得:4=k−2,解得:k=﹣8,故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8x ②;(2)联立①②并解得:x=﹣2或﹣8,当x=﹣8时,y=12x+5=1,故点B(﹣8,1),设y=12x+5交x轴于点C(﹣10,0),过点A、B分别作x轴的垂线交于点M、N,则S△AOB=S△AOC﹣S△BOC=12×OC•AM−12OC•BN=12×4×10−12×10×1=15.23.(8分)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于点D、E,点F在AC的延长线上,且∠BAC=2∠CBF.(1)求证:BF是⊙O的切线;(2)若⊙O的直径为4,CF=6,求tan∠CBF.【解答】(1)证明:连接AE,∵AB是⊙O的直径,∴∠AEB=90°,∴∠1+∠2=90°.∵AB=AC,∴2∠1=∠CAB.∵∠BAC=2∠CBF,∴∠1=∠CBF ∴∠CBF +∠2=90° 即∠ABF =90° ∵AB 是⊙O 的直径, ∴直线BF 是⊙O 的切线; (2)解:过C 作CH ⊥BF 于H , ∵AB =AC ,⊙O 的直径为4, ∴AC =4,∵CF =6,∠ABF =90°,∴BF =√AF 2−AB 2=√102−42=2√21, ∵∠CHF =∠ABF ,∠F =∠F , ∴△CHF ∽△ABF , ∴CH AB =CF AF , ∴CH 4=64+6,∴CH =125, ∴HF =√CF 2−CH 2=√62−(125)2=6√215, ∴BH =BF ﹣HF =2√21−6√215=4√215, ∴tan ∠CBF =CH BH =1254√215=√217.24.(10分)在△ABC 中,∠ACB =90°,CD 是中线,AC =BC ,一个以点D 为顶点的45°角绕点D 旋转,使角的两边分别与AC 、BC 的延长线相交,交点分别为点E 、F ,DF 与AC 交于点M ,DE 与BC 交于点N .(1)如图1,若CE =CF ,求证:DE =DF ;(2)如图2,在∠EDF 绕点D 旋转的过程中,试证明CD 2=CE •CF 恒成立;(3)若CD =2,CF =√2,求DN 的长.【解答】(1)证明:∵∠ACB =90°,AC =BC ,CD 是中线,∴∠ACD =∠BCD =45°,∠ACF =∠BCE =90°,∴∠DCF =∠DCE =135°,在△DCF 和△DCE 中,{CF =CE ∠DCF =∠DCE DC =DC,∴△DCF ≌△DCE (SAS )∴DE =DF ;(2)证明:∵∠DCF =135°,∴∠F +∠CDF =45°,∵∠FDE =45°,∴∠CDE +∠CDF =45°,∴∠F =∠CDE ,∵∠DCF =∠DCE ,∠F =∠CDE ,∴△FCD ∽△DCE ,∴CF CD =CD CE ,∴CD 2=CE •CF ;(3)解:过点D 作DG ⊥BC 于G ,∵∠DCB =45°,∴GC =GD =√22CD =√2,由(2)可知,CD2=CE•CF,∴CE=CD2CF=2√2,∵∠ECN=∠DGN,∠ENC=∠DNG,∴△ENC∽△DNG,∴CNNG =CEDG,即√2−NGNG=√2√2,解得,NG=√2 3,由勾股定理得,DN=√DG2+NG2=2√5 3.25.(10分)如图,抛物线y=ax2+bx+4交x轴于A(﹣3,0),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AC,BC.M为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作PM⊥x轴,交抛物线于点P,交BC于点Q.(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过点P作PN⊥BC,垂足为点N.设M点的坐标为M(m,0),请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N的长,并求出当m为何值时PN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试探究点M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使得以A,C,Q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将点A 、B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得{9a −3b +4=016a +4b +4=0,解得{a =−13b =13,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13x 2+13x +4;(2)由抛物线的表达式知,点C (0,4),由点B 、C 的坐标得,直线BC 的表达式为:y =﹣x +4;设点M (m ,0),则点P (m ,−13m 2+13m +4),点Q (m ,﹣m +4),∴PQ =−13m 2+13m +4+m ﹣4=−13m 2+43m ,∵OB =OC ,故∠ABC =∠OCB =45°,∴∠PQN =∠BQM =45°,∴PN =PQ sin45°=√22(−13m 2+43m )=−√26(m ﹣2)2+2√23,∵−√26<0,故当m =2时,PN 有最大值为2√23;(3)存在,理由: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3,0)、(0,4),则AC =5,①当AC =CQ 时,过点Q 作QE ⊥y 轴于点E ,则CQ 2=CE 2+EQ 2,即m 2+[4﹣(﹣m +4)]2=25,解得:m =±5√22(舍去负值), 故点Q (5√22,8−5√22); ②当AC =AQ 时,则AQ =AC =5,在Rt △AMQ 中,由勾股定理得:[m ﹣(﹣3)]2+(﹣m +4)2=25,解得:m =1或0(舍去0),故点Q (1,3);③当CQ =AQ 时,则2m 2=[m =(﹣3)]2+(﹣m +4)2,解得:m =252(舍去); 综上,点Q 的坐标为(1,3)或(5√22,8−5√22).。

枣庄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枣庄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枣庄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正整数?A. -3B. 0C. 1D. -1答案:C2. 如果a > 0,b < 0,且|a| < |b|,那么a + b的值是:A. 正数B. 负数C. 零D. 无法确定答案:B3.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的长度是:A. 5B. 6C. 7D. 8答案:A4. 下列哪个表达式的结果不是整数?A. 2^3B. 5 ÷ 2C. 3 × 4D. 8 - 4答案:B5.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A. 4B. -4C. 2D. 8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6. 圆的周长公式为C = 2πr,如果半径r=5,则周长C=________。

答案:10π7.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3,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

答案:278. 如果一个角的度数是45°,那么它的余角是________。

答案:45°9.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

答案:510.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

答案:5 或 -5三、解答题(共85分)11. 计算下列各题,并写出计算过程:a. (3x - 2y) - (5x + 4y)b. 2(4x - 3y) ÷ 4答案:a. (3x - 2y) - (5x + 4y) = 3x - 2y - 5x - 4y = -2x - 6yb. 2(4x - 3y) ÷ 4 = 8x - 6y ÷ 4 = 2x - 1.5y12. 解下列方程:a. 2x + 3 = 7b. 3x - 5 = 10答案:a. 2x + 3 = 7 → 2x = 4 → x = 2b. 3x - 5 = 10 → 3x = 15 → x = 513.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cm、8cm、6cm,求它的体积。

枣庄市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枣庄市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枣庄市中考数学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13|2|22-=-C =D .11()22-=【答案】D . 【解析】考点:立方根;有理数的减法;算术平方根;负整数指数幂.2.将数字“6”旋转180°,得到数字“9”,将数字“9”旋转180°,得到数字“6”,现将数字“69”旋转180°,得到的数字是( )A .96B .69C .66D .99 【答案】B . 【解析】试题分析:现将数字“69”旋转180°,得到的数字是:69.故选B . 考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3.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 )A .15°B .22.5°C .30°D .45°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过A点作AB∥a,∴∠1=∠2,∵a∥b,∴AB∥b,∴∠3=∠4=30°,而∠2+∠3=45°,∴∠2=15°,∴∠1=15°.故选A.考点:平行线的性质.4.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的结果是()A.﹣2a+b B.2a﹣b C.﹣b D.b【答案】A.【解析】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实数与数轴.5.如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由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A.甲B.乙C.丙D.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从甲和丙中选择一人参加比赛,∵ =<<,∴选择甲参赛,故选A.考点:方差;算术平均数.6.如图,在△ABC中,∠A=78°,AB=4,AC=6,将△ABC沿图示中的虚线剪开,剪下的阴影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不相似的是()A.B.C.D.【答案】C.【解析】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7.如图,把正方形纸片ABCD沿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对折后展开,折痕为MN,再过点B折叠纸片,使点A 落在MN上的点F处,折痕为BE.若AB的长为2,则FM的长为()A.2 B C D.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2,过点B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MN上的点F处,∴FB=AB=2,BM=1,则在Rt△BMF中,FM B.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8.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4,AB=15,则△ABD的面积是()A.15 B.30 C.45 D.60 【答案】B.【解析】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9.如图,O是坐标原点,菱形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3,4),顶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函数kyx=(x<0)的图象经过顶点B,则k的值为()A.﹣12 B.﹣27 C.﹣32 D.﹣36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3,4),∴OA ,∵四边形OABC 是菱形,∴AO =CB =OC =AB =5,则点B 的横坐标为﹣3﹣5=﹣8,故B 的坐标为:(﹣8,4),将点B 的坐标代入k y x =得,4=8k-,解得:k =﹣32.故选C . 考点:菱形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10.如图,在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选取9个格点(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如果以A 为圆心,r 为半径画圆,选取的格点中除点A 外恰好有3个在圆内,则r 的取值范围为( )A .r <<B r <<C 5r <<D .5r <<【答案】B . 【解析】考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勾股定理;推理填空题. 11.如图,直线243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和点B ,点C 、D 分别为线段AB 、OB 的中点,点P 为OA上一动点,PC+PD值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A.(﹣3,0)B.(﹣6,0)C.(32-,0)D.(52-,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作点D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CD′交x轴于点P,此时PC+PD值最小,如图所示.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直线CD′过点C(﹣3,2),D′(0,﹣2),∴232k bb=-+⎧⎨-=⎩,解得:432kb⎧=-⎪⎨⎪=-⎩,∴直线CD′的解析式为423y x=--.令423y x=--中y=0,则0=423x--,解得:x=32-,∴点P的坐标为(32-,0).故选C.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最值问题.12.已知函数221y ax ax =--(a 是常数,a ≠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当a =1时,函数图象经过点(﹣1,1) B .当a =﹣2时,函数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 C .若a <0,函数图象的顶点始终在x 轴的下方 D .若a >0,则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D . 【解析】故选D .考点: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化简:2223321(1)x x xx x x ++÷-+-= . 【答案】1x. 【解析】试题分析:2223321(1)x x x x x x ++÷-+-=223(1)(1)(3)x x x x x +-⋅-+=1x ,故答案为:1x.考点:分式的乘除法.14.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a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a>﹣1且a≠0.【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a≠0且△=(﹣2)2﹣4a(﹣1)>0,解得a>﹣1且a≠0.故答案为:a>﹣1且a≠0.考点:根的判别式.15.已知23xy=⎧⎨=-⎩是方程组23ax bybx ay+=⎧⎨+=⎩的解,则22a b-= .【答案】1.【解析】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整体思想.16.如图,在▱ABCD中,AB为⊙O的直径,⊙O与DC相切于点E,与AD相交于点F,已知AB=12,∠C=60°,则FE的长为.【答案】π.【解析】试题分析:如图连接OE、OF.∵CD是⊙O的切线,∴OE⊥CD,∴∠OED=90°,∵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60°,∴∠A=∠C=60°,∠D=120°,∵OA=OF,∴∠A=∠OFA=60°,∴∠DFO=120°,∴∠EOF=360°﹣∠D﹣∠DFO﹣∠DEO=30°,FE的长=306180π⋅=π.故答案为:π.考点:切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弧长的计算.17.如图,反比例函数2yx=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的边AB的中点D,则矩形OABC的面积为.【答案】4.【解析】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18.在矩形ABCD中,∠B的角平分线BE与AD交于点E,∠BED的角平分线EF与DC交于点F,若AB=9,DF=2FC,则BC= .(结果保留根号)【答案】3.【解析】试题分析:延长EF和BC,交于点G.∵矩形ABCD中,∠B的角平分线BE与AD交于点E,∴∠ABE=∠AEB=45°,∴AB=AE=9,∴直角三角形ABE中,BE,又∵∠BED的角平分线EF与DC交于点F,∴∠BEG=∠DEF.∵AD∥BC,∴∠G=∠DEF,∴∠BEG=∠G,∴BG=BE=.由∠G=∠DEF,∠EFD=∠GFC,可得△EFD∽△GFC,∴122 CG CF CFDE DF CF===.设CG=x,DE=2x,则AD=9+2x=BC.∵BG=BC+CG,∴=9+2x+x,解得x=3,∴BC=9+2(3)=3.故答案为:3.考点: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0分)19.x取哪些整数值时,不等式5x+2>3(x﹣1)与13222x x≤-都成立?【答案】﹣2、﹣1、0、1.【解析】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20.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某学校计划开设四门选修课:乐器、舞蹈、绘画、书法,学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每个被调查的学生必须选择而且只能选择其中一门).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结合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学生共有人,在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是;(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在被调查的学生中,选修书法的有2名女同学,其余为男同学,现要从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代表学校参加某社区组织的书法活动,请写出所抽取的2名同学恰好是1名男同学和1名女同学的概率.【答案】(1)50,30%;(2)作图见解析;(3)35.【解析】(2)50×20%=10(人),50×10%=5(人),如图所示:(3)∵5﹣2=3(名),∴选修书法的5名同学中,有3名男同学,2名女同学,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有20种,其中抽取的2名同学恰好是1名男同学和1名女同学的情况有12种,则P(一男一女)=1220=35.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应用题;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2,2),B (4,0),C (4,﹣4). (1)请在图中,画出△ABC 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 1B 1C 1; (2)以点O 为位似中心,将△ABC 缩小为原来的12,得到△A 2B 2C 2,请在图中y 轴右侧,画出△A 2B 2C 2,并求出∠A 2C 2B 2的正弦值.【答案】(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sin ∠A 2C 2B 2=10. 【解析】(2)如图所示:△A 2B 2C 2,即为所求,由图形可知,∠A 2C 2B 2=∠ACB ,过点A 作AD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D ,由A (2,2),C (4,﹣4),B (4,0),易得D (4,2),故AD =2,CD =6,AC ,∴sin ∠ACB =ADAC ,即sin ∠A 2C 2B 2.考点:作图﹣位似变换;作图﹣平移变换;解直角三角形.22.如图,在△ABC中,∠C=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点O在AB上,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恰好经过点D,分别交AC,AB于点E,F.(1)试判断直线B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BD=BF=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答案】(1)BC与⊙O相切;(2)23π.【解析】(2)设OF=OD=x,则OB=OF+BF=x+2,由勾股定理得:OB2=OD2+BD2,即(x+2)2=x2+12,解得:x=2,即OD=OF=2,∴OB=2+2=4,∵Rt△ODB中,OD=12OB,∴∠B=30°,∴∠DOB=60°,∴S扇形AOB=604360π⨯=23π,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ODB﹣S扇形DOF=12×2×23π=23π.故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3π.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扇形面积的计算;探究型.23.我们知道,任意一个正整数n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p×q(p,q是正整数,且p≤q),在n的所有这种分解中,如果p,q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p×q是n的最佳分解.并规定:F(n)=pq.例如12可以分解成1×12,2×6或3×4,因为12﹣1>6﹣2>4﹣3,所以3×4是12的最佳分解,所以F(12)=34.(1)如果一个正整数m是另外一个正整数n的平方,我们称正整数m是完全平方数.求证: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总有F(m)=1;(2)如果一个两位正整数t,t=10x+y(1≤x≤y≤9,x,y为自然数),交换其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减去原来的两位正整数所得的差为36,那么我们称这个数t为“吉祥数”,求所有“吉祥数”;(3)在(2)所得“吉祥数”中,求F(t)的最大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15,26,37,48,59;(3)34.【解析】试题解析:(1)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设m=n2(n为正整数),∵|n﹣n|=0,∴n×n是m的最佳分解,∴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总有F(m)=nn=1;(2)设交换t的个位上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为t′,则t′=10y+x,∵t是“吉祥数”,∴t′﹣t=(10y+x)﹣(10x+y)=9(y﹣x)=36,∴y=x+4,∵1≤x≤y≤9,x,y为自然数,∴满足“吉祥数”的有:15,26,37,48,59;(3)F(15)=35,F(26)=213,F(37)=137,F(48)=68=34,F(59)=159,∵34>35>213>137>159,∴所有“吉祥数”中,F(t)的最大值为34.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新定义;因式分解;阅读型.24.已知正方形ABCD,P为射线AB上的一点,以BP为边作正方形BPEF,使点F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连接EA,EC.(1)如图1,若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求证:EA=EC;(2)如图2,若点P在线段AB的中点,连接AC,判断△A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如图3,若点P在线段AB上,连接AC,当EP平分∠AEC时,设AB=a,BP=b,求a:b及∠AEC的度数.【答案】(1)证明见解析;(2)△ACE是直角三角形;(31,45°.【解析】试题解析:(1)∵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BPEF是正方形,∴AB=BC,BP=BF,∴AP=CF,在△APE和△CFE中,∵AP=CF,∠P=∠F,PE=EF,∴△APE≌△CFE,∴EA=EC;(2)△ACE是直角三角形,理由是:如图2,∵P为AB的中点,∴PA=PB,∵PB=PE,∴PA=PE,∴∠PA E=45°,又∵∠BAC=45°,∴∠CAE=90°,即△ACE是直角三角形;考点:四边形综合题;探究型;变式探究. 25.如图,抛物线212y x bx c =-++ 与x 轴交于点A 和点B ,与y 轴交于点C ,点B 坐标为(6,0),点C 坐标为(0,6),点D 是抛物线的顶点,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E ,连接B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D 的坐标;(2)点F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当∠FBA =∠BDE 时,求点F 的坐标;(3)若点M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过点M 作MN ∥x 轴与抛物线交于点N ,点P 在x 轴上,点Q 在坐标平面内,以线段MN 为对角线作正方形MPNQ ,请写出点Q 的坐标.【答案】(1)21262y x x =-++,D (2,8);(2)(﹣1,72)或(﹣3,﹣92);(3)(2,2-+或(2,2--. 【解析】试题分析:(1)由B 、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抛物线解析式,再求其顶点D 即可;(2)过F 作FG ⊥x 轴于点G ,可设出F 点坐标,利用△FBG ∽△BDE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关于F 点坐标的方程,可求得F 点的坐标;(3)由于M 、N 两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可知点P 为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点Q 在对称轴上,可设出Q 点的坐标,则可表示出M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求得Q 点的坐标.当点F 在x 轴下方时,有21261262x x x -++=--,解得x =﹣3或x =6(舍去),此时F 点的坐标为(﹣3,﹣92); 综上可知F 点的坐标为(﹣1,72)或(﹣3,﹣92);(3)如图2,设对称轴MN 、PQ 交于点O ′,∵点M 、N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且四边形MPNQ 为正方形,∴点P 为抛物线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点Q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设Q (2,2n ),则M 坐标为(2﹣n ,n ),∵点M 在抛物线21262y x x =-++的图象上,∴n =﹣12(2﹣n )2+2(2﹣n )+6,解得n=1-+n =1-Q 有两个,其坐标分别为(2,2-+2,2--.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类讨论;动点型;压轴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 B.|﹣2|=﹣C .=2D.()﹣1=22.将数字“6”旋转180°,得到数字“9”,将数字“9”旋转180°,得到数字“6”,现将数字“69”旋转180°,得到的数字是()A.96 B.69 C.66 D.993.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A.15°B.°C.30°D.45°【4.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的结果是()A.﹣2a+b B.2a﹣b C.﹣b D.b5.如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甲乙丙丁180185180平均数(cm).185方差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A.甲B.乙C.丙D.丁6.如图,在△ABC中,∠A=78°,AB=4,AC=6,将△ABC沿图示中的虚线剪开,剪下的阴影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不相似的是()A.B.C.D.7.如图,把正方形纸片ABCD沿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对折后展开,折痕为MN,再过点B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MN上的点F处,折痕为BE.若AB的长为2,则FM的长为()A.2 B.C.D.18.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4,AB=15,则△ABD的面积是()A.15 B.30 C.45 D.60{9.如图,O是坐标原点,菱形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3,4),顶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函数y=(x<0)的图象经过顶点B,则k的值为()A.﹣12 B.﹣27 C.﹣32 D.﹣3610.如图,在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选取9个格点(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如果以A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选取的格点中除点A外恰好有3个在圆内,则r的取值范围为()A.2<r<B.<r<3C.<r<5 D.5<r<11.如图,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点C、D分别为线段AB、OB的中点,点P为OA上一动点,PC+PD值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A.(﹣3,0)B.(﹣6,0)C.(﹣,0)D.(﹣,0)12.已知函数y=ax2﹣2ax﹣1(a是常数,a≠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当a=1时,函数图象经过点(﹣1,1)B.当a=﹣2时,函数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C.若a<0,函数图象的顶点始终在x轴的下方D.若a>0,则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化简:÷=.1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15.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则a2﹣b2=.16.如图,在▱ABCD中,AB为⊙O的直径,⊙O与DC相切于点E,与AD相交于点F,已知AB=12,∠C=60°,则的长为.~17.如图,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的边AB的中点D,则矩形OABC 的面积为.18.在矩形ABCD中,∠B的角平分线BE与AD交于点E,∠BED的角平分线EF 与DC交于点F,若AB=9,DF=2FC,则BC=.(结果保留根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0分)19.x取哪些整数值时,不等式5x+2>3(x﹣1)与x≤2﹣都成立20.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某学校计划开设四门选修课:乐器、舞蹈、绘画、书法,学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每个被调查的学生必须选择而且只能选择其中一门).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结合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学生共有人,在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是;(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在被调查的学生中,选修书法的有2名女同学,其余为男同学,现要从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代表学校参加某社区组织的书法活动,请写出所抽取的2名同学恰好是1名男同学和1名女同学的概率.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2),B(4,0),C(4,﹣4).(1)请在图中,画出△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1B1C1;(2)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缩小为原来的,得到△A2B2C2,请在图中y 轴右侧,画出△A2B2C2,并求出∠A2C2B2的正弦值.22.如图,在△ABC中,∠C=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点O在AB上,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恰好经过点D,分别交AC,AB于点E,F.(1)试判断直线B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BD=2,BF=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23.我们知道,任意一个正整数n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p×q(p,q是正整数,且p≤q),在n的所有这种分解中,如果p,q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p×q是n的最佳分解.并规定:F(n)=.例如12可以分解成1×12,2×6或3×4,因为12﹣1>6﹣2>4﹣3,所以3×4是12的最佳分解,所以F(12)=.(1)如果一个正整数m是另外一个正整数n的平方,我们称正整数m是完全平方数.求证: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总有F(m)=1;(2)如果一个两位正整数t,t=10x+y(1≤x≤y≤9,x,y为自然数),交换其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减去原来的两位正整数所得的差为36,那么我们称这个数t为“吉祥数”,求所有“吉祥数”;(3)在(2)所得“吉祥数”中,求F(t)的最大值.24.已知正方形ABCD,P为射线AB上的一点,以BP为边作正方形BPEF,使点F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连接EA,EC.(1)如图1,若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求证:EA=EC;^(2)如图2,若点P在线段AB的中点,连接AC,判断△A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如图3,若点P在线段AB上,连接AC,当EP平分∠AEC时,设AB=a,BP=b,求a:b及∠AEC的度数.25.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点A和点B,与y轴交于点C,点B 坐标为(6,0),点C坐标为(0,6),点D是抛物线的顶点,过点D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E,连接B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D的坐标;(2)点F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当∠FBA=∠BDE时,求点F的坐标;(3)若点M是抛物线上的动点,过点M作MN∥x轴与抛物线交于点N,点P 在x轴上,点Q在坐标平面内,以线段MN为对角线作正方形MPNQ,请写出点Q的坐标.2017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2|=﹣C.=2D.()﹣1=2【考点】24:立方根;1A:有理数的减法;22:算术平方根;6F:负整数指数幂.【分析】根据立方根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绝对值的性质、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判断.【解答】解:﹣=2﹣=,A错误;|﹣2|=,B错误;=2,C错误;`()﹣1=2,D正确,故选:D.2.将数字“6”旋转180°,得到数字“9”,将数字“9”旋转180°,得到数字“6”,现将数字“69”旋转180°,得到的数字是()A.96 B.69 C.66 D.99【考点】R1: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分析】直接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结合69的特点得出答案.【解答】解:现将数字“69”旋转180°,得到的数字是:69.故选:B.{3.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A.15°B.°C.30°D.45°【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过A点作AB∥a,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AB∥b,所以∠1=∠2,∠3=∠4=30°,加上∠2+∠3=45°,易得∠1=15°.【解答】解:如图,过A点作AB∥a,∴∠1=∠2,∵a∥b,∴AB∥b,∴∠3=∠4=30°,]而∠2+∠3=45°,∴∠2=15°,∴∠1=15°.故选:A.4.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的结果是()A.﹣2a+b B.2a﹣b C.﹣b D.b【考点】73: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29:实数与数轴.、【分析】直接利用数轴上a,b的位置,进而得出a<0,a﹣b<0,再利用绝对值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由图可知:a<0,a﹣b<0,则|a|+=﹣a﹣(a﹣b)=﹣2a+b.故选:A.5.如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丙丁甲]乙平均数(cm)185180185180方差: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A.甲B.乙C.丙D.丁【考点】W7:方差;W1:算术平均数.【分析】首先比较平均数,平均数相同时选择方差较小的运动员参加.【解答】解:∵=>=,∴从甲和丙中选择一人参加比赛,∵=<<,|∴选择甲参赛,故选:A.6.如图,在△ABC中,∠A=78°,AB=4,AC=6,将△ABC沿图示中的虚线剪开,剪下的阴影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不相似的是()A.B.C.D.【考点】S8: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定即可.【解答】解:A、阴影部分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故两三角形相似,故本选项错误;B、阴影部分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故两三角形相似,故本选项错误;{C、两三角形的对应边不成比例,故两三角形不相似,故本选项正确.D、两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故两三角形相似,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7.如图,把正方形纸片ABCD沿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对折后展开,折痕为MN,再过点B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MN上的点F处,折痕为BE.若AB的长为2,则FM的长为()A.2 B.C.D.1【考点】PB: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翻折不变性,AB=FB=2,BM=1,在Rt△BFM中,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FM的值.【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2,过点B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MN上的点F处,;∴FB=AB=2,BM=1,则在Rt△BMF中,FM=,故选:B.8.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4,AB=15,则△ABD的面积是()A.15 B.30 C.45 D.60【考点】KF: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判断出AP是∠BAC的平分线,过点D作DE⊥AB于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CD,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AP是∠BAC的平分线,过点D作DE⊥AB于E,又∵∠C=90°,∴DE=CD,∴△ABD的面积=AB•DE=×15×4=30.故选B.9.如图,O是坐标原点,菱形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3,4),顶点C在x 轴的负半轴上,函数y=(x<0)的图象经过顶点B,则k的值为()A.﹣12 B.﹣27 C.﹣32 D.﹣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