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及个体形态观察

合集下载

微生物实验报告:微生物形态观察

微生物实验报告:微生物形态观察

实验一微生物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重点练习油镜的使用;2.认识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特殊结构;3.练习手绘微生物图片。

二、实验原理1.细菌基本形态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3种: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球菌根据细胞分裂后排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杆菌分为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等,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

螺旋菌分为弧菌和螺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形态的细菌。

2.细菌特殊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

荚膜是某些细菌向细胞壁表面分泌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具有抗干燥、抗吞噬和附着作用。

鞭毛是某些细菌表面着生的1至数根由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波曲的丝状体,具有运动功能,在菌体上的着生位置、数目因菌种而异。

菌毛(又称纤毛)是在细菌体表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直硬,且数量较多的丝状体,与细菌吸附或性结合有关。

芽孢又称内生孢子,是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在菌体内部产生的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休眠体,具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和抗静水压等特性。

3.真菌的结构特征菌丝是构成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一种管状细丝。

可伸长并产生许多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叫菌丝体。

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分为无隔膜菌丝和有隔膜菌丝。

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长发育地需要,许多真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形态,这些特化的形态称为菌丝变态。

比如吸器、假根、子实体。

4.放线菌的结构特征放线菌的形态比细菌复杂些,但仍属于单细胞生物。

链霉菌是典型的放线菌,其细胞呈丝状分枝,菌丝直径很小,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内无隔,故一般呈多核的细胞状态。

当其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就不断伸长、分支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基内菌丝,同时在其上又不断向空间方向分化出颜色较深、直径较粗的分枝菌丝,这就是气生菌丝。

微生物菌落及个体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微生物菌落及个体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微生物菌落及个体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观察微生物菌落的形态及个体形态,了解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和性状。

实验材料和设备:
1. TSY琼脂培养基
2. 火焰灭菌器
3. 培养皿
4. 显微镜
5. 无菌培养基
6. 实验手套及护目镜
实验步骤:
1. 准备培养基:将TSY琼脂培养基按照说明书制备好,热离
心并倒入培养皿中。

2. 灭菌处理:使用火焰灭菌器对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避免外界细菌的污染。

3. 分菌涂布:将待观察的微生物菌液取少量涂布于培养皿表面,通过灭菌针均匀地划过琼脂表面。

4. 培养:将培养好的培养皿倒置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设定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使其适宜生长。

5. 观察生长:每隔一段时间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菌落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微生物菌落的生长形态各异。

有的菌落呈圆形,
边缘光滑,整齐排列;有的菌落呈不规则的形状,边缘模糊,有分枝延伸出;还有一些菌落呈现为六边形或星形等不寻常的形状。

个体形态方面,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微生物细胞大小不一,有的呈球形,有的呈杆状,形态多样。

实验结论:
微生物菌落的形态和个体形态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和形态。

通过观察可以初步了解微生物的外观特征,并对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提供参考。

不同形态的菌落和个体形态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的菌落观察及藻类形态观察

微生物的菌落观察及藻类形态观察
实验五 微生物的菌落观察及藻类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基本掌握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菌落形态特征及藻类形态特征
二、实验内容及菌种 1、代表性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菌落形态观察:
(1)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 霉(蕈)状芽 孢杆菌
(2)紫色直丝链霉菌 (3) 酿酒酵母 (4)青霉毛状
透明度:
透明,不透明
颜色:
正面和反面都需要写
菌落形态描述
菌名 青霉 黑曲霉 根霉 酿酒酵母
紫色直丝链霉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苏云金芽孢杆菌
胶质芽孢杆菌 霉状芽孢杆菌
菌落 形状
表面及 质地
颜色
隆起
边缘 气味
正面 反面
带状叶绿体
合子
水绵形态图(10X)
硅 藻
2、藻类形态观察 水绵:固定片观察(营养藻丝体和接合生殖) 硅藻:水浸片观察
三、作业 1、以表格的形式描绘各种菌种的菌落形态特征: 形状、大小、表面及质地、隆起程度、透明度、边缘与颜色。 2、绘制水绵形态图 3、绘制硅藻形态图
菌落特征:
大小:
小,较小,中,较大,大
表面及质地: 干燥,湿润,粉粒状,颗粒状

常见微生物菌落形态特征

常见微生物菌落形态特征

酵母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上典型特征
酵母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上在 28 ℃ 培养 48 小时 后,乳白色菌落,有突起。
6.乳酸菌的形态特征及比较
乳酸菌在MRS培养基上的形态
乳酸菌在显微镜下的形态
乳杆菌经革兰氏染色后为阳性杆菌,常为长杆,成 单或成链;嗜热链球菌染色后为阳性球菌,成对或
成链。
乳酸杆菌
8.副溶血性弧菌在TCBS培养基上典型特征
金黄色葡萄球在甘露醇高盐琼脂培养基上典型 特征
典型特征:金黄色葡萄球菌显黄色 , 其外围有一黄色的晕环。
2.沙门氏菌在亚硫酸铋琼脂(BS琼脂)上典型特征
沙门氏菌在 36 ℃ 培养 24-48 小时后,棕褐色或灰色至黑色,有时有金属光泽, 周围培养基呈棕色或黑色,有些菌株呈灰绿色 , 周围培养基不变或微变暗。
典型菌落为紫红色 , 菌落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淀环。菌落直径为 0.5mm 或更大。
大肠杆菌在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LST) 上典型特征
大肠杆菌分解乳糖产生气体 ,有小倒管内收集有气泡。
大肠杆菌在显微镜下的形态
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杆菌。
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琼脂(EMB)上典型特征 大肠杆菌呈 黑色中心 ,有或无金属光泽.
小而均匀个别有芽孢
较湿 大而凸起
单个分散或 假丝状 大而分化
透明稍透明
稍 呈如纸或矿 浊色,少数
红或黑色
相同
一般很快 一般有臭味
较快 多带酒香味
菌丝状微生物
放线菌
霉菌
干燥或较干燥 小而紧密 丝状交织
干燥 大而疏松或大而紧密
丝状交织
细而均匀 不透明
牢固结合
粗而分化 不透明
1.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P琼脂上典型特征

实验五放线菌、霉菌及真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五放线菌、霉菌及真菌的形态观察

对实验结果的理解与思考
•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放线菌、霉菌及真菌的形态特征, 了解了它们在形态学上的差异。这些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 布,对环境和生物体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某些放线菌可以产 生抗生素,对人类医疗和农业具有重要意义;而某些霉菌可以 引起食品和物品的霉变,对人类生活造成困扰。因此,对微生 物形态学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些微生物 资源。
放线菌
放线菌是一种呈辐射状排列的细菌,其菌落形态通常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粗糙、干燥 ,颜色多样。放线菌的细胞壁厚,呈革兰氏阳性。
霉菌
霉菌的菌落形态通常为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颜色多样,包括白色、灰色、褐色等。 霉菌的菌丝体非常发达,且具有分支。
真菌
真菌的形态多种多样,包括酵母、霉菌和大型真菌。真菌的菌落形态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 ,表面光滑、湿润,颜色多样。真菌细胞壁薄,呈革兰氏阳性或阴性。
04 结果分析
放线菌形态分析
01
02
放线菌的形态多样,包 括链状、球状和杆状等。
放线菌的菌落形态也较 为多样,有的呈圆形, 有的呈不规则形状。
03
放线菌的菌落表面粗糙 或光滑,颜色各异,有 的呈白色,有的呈黄色 或橙色。
04
放线菌的细胞壁通常较 厚,具有分枝的菌丝, 有利于在各种环境中的 生存和繁殖。
03 实验步骤
样品采集与制备
样品采集
从不同环境(土壤、水体、空气 等)中采集放线菌、霉菌及真菌 的样本。
样品制备
将采集的样本进行分离、纯化, 制备成适合显微镜观察的样品。
显微镜观察
显微镜选择
选择适合观察放线菌、霉菌及真菌的 显微镜,如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 。
观察方法
将制备好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下,观 察放线菌、霉菌及真菌的形态特征, 如菌丝、孢子等。

微生物菌落的观察实验

微生物菌落的观察实验
实验四 微生物菌落形态特征的观察
一、 实验目的和内容 目的:识别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四
大类微生物的菌落特征 内容: 根据菌落的形态特征判断未知菌落的类别
二、 实验材料和用具
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热带 假丝酵母、黑曲霉等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马铃薯培养基、 高氏1号培养基、无菌备已知菌落的单菌落 制备未知菌落 可以直接用纯培养的实验的结果进行观察
四、 注意事项
选择分离的很开的单个菌落或较大的菌落 进行观察;不可随意开盖以免将菌搞混淆。
五、 实验报告
将未知菌落的辨别结果记录于表中
微生物的菌落形态

四大微生物菌落的特征

四大微生物菌落的特征

四大微生物菌落的特征微生物是生物界中重要的一类细胞,它们占据全球每一个角落,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有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在环境中以菌落的形式存在,是构成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可以互相间接作用,影响着整个系统平衡。

因此,研究微生物菌落的特征可以促进对环境的了解和管理。

通常,众多的微生物菌落可以分为四大类,按其结构和形态去区分:球状菌落、条状菌落、梭状菌落和网状菌落。

首先是球状菌落,也叫为半球菌落。

它们细菌形态有所不同,可以是单个细菌或多个细菌结合而成的球形结构。

半球菌落的表观特征包括通常大小约为0.5-2.0um的完整粒子以及空心内部。

它们可以在水溶液中以悬浮形式存在,也可以在表面上以沉积形式存在。

在高度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中,半球菌落的存在对环境的动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它们在水、泥污和各种表面水环境中都很常见。

其次是条状菌落,也叫链状菌落。

它们是由数个形态相同的细菌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成的长条状结构。

链状菌落常常以悬浮形式存在于液体中,由许多细长圆柱形细菌组成,一般每个细菌的直径约为0.5-1.0um,长度为2-3微米,它们的形状和尺寸大小相似,细菌的另端处有一把柄状的形态,可以让它们更容易相互结合。

条状菌落主要用于土壤环境的分解和微生态的维持,它们的出现代表着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和稳定的分解。

紧接着是梭状菌落,其特征是由几个细菌细胞头尾相连,头尾之间有一段螺线状的连接,它们的形态类似于一把梭子,细菌的长度和尺寸不同,可以由几个细胞细胞组成,最常见的是由2-6个细胞组成的梭状结构,每个细胞的长度一般在1-3微米。

梭状菌落主要分布在水质环境中,可以把溶液中的细菌浓度提高几百倍,因此,梭状菌落对水体污染物的自净有着重要作用。

最后是网状菌落,也叫网状结构菌落。

网状菌落是多种细菌细胞以网状结构形成的菌落群体,它们以细菌聚集为主,形成多条、可延伸的菌丝,与普通的半球菌落不同,网状菌落的细菌更大,形状不规则,呈现曲折的样子,且密度大,细菌的繁殖更为迅速,它们可以迅速增长,垂直向上发展,形成一个浓厚的层,其形式多样,可以是完整的网状结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混杂状态。

实验五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及个体形态观察.ppt

实验五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及个体形态观察.ppt

根霉(Rhizopus)
曲霉(Aspergillus)
青霉(Penicilliu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实验作业
(1)参考教材59页表描述四大类微生物 的菌落形态.
(2)绘出5406自然生长的个体形态图。 (3)给出根霉、青霉、曲霉的个体形态图,
并注明各部位名称。
实验五 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及 个体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比较四大类微生物菌落特征; 用放线菌的插片培养物观察放线菌的个体
形态; 学习自制水浸片观察霉菌的个体形态.
(二)实验原理:
1,四大类微生物菌落 菌落形态是微生物重要的分类依据,不同的
微生物类群,以及同类微生物不同种类的微 生物菌落形态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器材:酒精灯、火柴、镊子、载玻片、盖 玻片,解剖针、 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
1,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形态的观察 从菌落的大小,湿润度,厚薄,色泽(表面及背
面),边缘,与培养基的结合程度等方面比较 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形态.
2、放线菌观察:
打开5406培养皿,用无菌镊子将长有放线 菌的盖玻片轻轻取出,置于载玻片上用显 微镜观察。
2、放线菌观察
放线菌自然生长的个体形态的观察常用盖 玻片插片培养法。
采用盖玻片插片培养法,能使放线菌生长 在盖玻片上,然后将长菌的盖玻片用镊子 取出,贴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镜检可 见到放线菌自然生长的个体形态。
3、霉菌观察
霉菌的营养体是分枝的丝状体。其个体比 细菌和放线菌大得多,分为基内菌丝和气 生菌丝。气生菌丝中又可分化出繁殖丝。 不同霉菌的繁殖菌丝可以形成不同的孢子。 孢子的着生方式及繁殖菌丝的形态是霉菌 重要的分类依据.
3,霉菌观察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放线菌观察
放线菌自然生长的个体形态的观察常用盖 玻片插片培养法。 采用盖玻片插片培养法,能使放线菌生长 在盖玻片上,然后将长菌的盖玻片用镊子 取出,贴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镜检可 见到放线菌自然生长的个体形态。

3、霉菌观察
霉菌的营养体是分枝的丝状体。其个体比 细菌和放线菌大得多,分为基内菌丝和气 生菌丝。气生菌丝中又可分化出繁殖丝。 不同霉菌的繁殖菌丝可以形成不同的孢子。 孢子的着生方式及繁殖菌丝的形态是霉菌 重要的分类依据. 霉菌菌丝较粗大,可以直接挑取生长在平 板中的霉菌菌体制水浸片观察。
(四)实验方法:
1,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形态的观察 从菌落的大小,湿润度,厚薄,色泽(表面及背 面),边缘,与培养基的结合程度等方面比较 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形态.

2、放线菌观察:

打开5406培养皿,用无菌镊子将长有放线 菌的盖玻片轻轻取出,置于载玻片上用显 微镜观察。
3,霉菌观察方法


制水浸制片观察法: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蒸馏水, 用解剖针从生长有霉菌的平板中挑取少量带有孢 子的霉菌菌丝,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上盖 玻片(勿使产生气泡,且不要再移动盖玻片). 标本片制好后,先用低倍镜观察,必要时再换高 倍镜。注意观察菌丝有无隔膜,有无假根、足细 胞等特殊形态的菌丝。注意其无性繁殖器官的形 状和构造,孢子着生的方式和孢子的形态、大小 等。
根霉(Rhizopus)
曲霉(Aspergillus)
青霉(Penicillium)
(五)实验作业

(1)参考教材59页表描述四大类微生物 的菌落形态. (2)绘出5406自然生长的个体形态图。 (3)给出根霉、青霉、曲霉的个体形态图, 并注明各部位名称。


(三)实验器材:

1、活材料:
培养2天的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平板; 培养2-3天的酵母菌平板; 培养7-15天的5406放线菌平板; 培养7天的根霉(Rhizpus sp.)、青霉 (Penicillum sp.)、曲霉(Aspergillus sp.)平板;


器材:酒精灯、火柴、镊子、载玻片、盖 玻片,解剖针、 显微镜等。
实验五 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及 个体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比较四大类微生物菌落特征; 用放线菌的插片培养物观察放线菌的个体 形态; 学习自制水浸片观察霉菌的个体形态.

(二)实验原理:
1,四大类微生物菌落 菌落形态是微生物重要的分类依据,不同的 微生物类群,以及同类微生物不同种类的微 生物菌落形态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