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3原电池化学电源(含解析)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原电池和化学电源习题详解课件

3.提示:(1)两电极要和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尽可能保 持相同,以提高效率;(2)两电极的金属活泼性相差尽量大 一些,现象明显,速率较快。 [高考载体·巧妙利用] (1)负 正 (2)CH4+10OH--8e-===CO23-+7H2O 2O2+4H2O+8e-===8OH- (3)OH-向负极移动 K-向正极移动 (4)4NA (5)负极:CH4+2H2O-8e-===CO2+8H+ 正极:2O2+8H++8e-===4H2O (6)H2
2.提示:粗锌快,因为粗锌中含有杂质金属,可以和锌形成原 电池,反应速率较快。
3.(1)Cu AgNO3 (2)正 Ag++e-===Ag Cu-2e-===Cu2+ (3)Cu Ag
4.解析:(1)Fe3+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一些金属单质如铁、铜 等氧化成相应的离子,离子方程式是: 2Fe3++Cu===2Fe2++Cu2+。 (2)由反应 2Fe3++Cu===2Fe2++Cu2+可以判断出铜发生氧化 反应,铜作负极,Fe3+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可以选用石墨棒, 电解质溶液可以选用氯化铁溶液,仿照教材上的铜锌原电池 装置,可以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图。
+
3e
-
+
4H2O===Fe(OH)3+5OH-;书写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关键是抓
住 Fe 和 Zn 的存在形式分别是 Fe(OH)3 和 Zn(OH)2。
(3)由普通锌锰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可知,Zn 作负极,NH4Cl 为电解 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MnO2+NH+4 +e-===MnOOH+NH3。 (4)负极实际上是稀土储氢合金吸附的 H2 失去电子生成 H+,H+再与 OH-结合生成 H2O,所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MH-e-+OH-===M +H2O 答案:(1)CH3OCH3+3H2O-12e-===2CO2+12H+ (2)2Fe(OH)3+3ClO-+4OH-===2FeO42-+5H2O+3Cl- FeO24-+3e-+4H2O===Fe(OH)3+5OH- 2FeO24-+8H2O+3Zn===2Fe(OH)3+3Zn(OH)2+4OH- (3)Zn NH4Cl MnO2+NH+4 +e-===MnOOH+NH3 (4)MH-e-+OH-===M+H2O
2021高三化学人教版一轮学案:第六章第二节原电池化学电源含解析

第二节原电池化学电源最新考纲:1.理解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
2.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3.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核心素养: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原电池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能从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原电池中物质的变化及能量的转化。
2.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原电池装置的应用,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
知识点一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1.概念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构成条件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电极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金属或石墨)闭合回路①电解质溶液②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③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2H+===Zn 2++H2↑(1)电极①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②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电子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①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入正极;②电流从正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入负极;故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正好相反。
(3)离子移动方向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如SO2-4),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如Zn2+和H+,溶液中H+在正极上得电子形成氢气在铜片上冒出)。
4.单液原电池(无盐桥)和双液原电池(有盐桥)对比名称单液原电池双液原电池装置相同点正、负极电极反应,总反应式,电极现象不同点还原剂Zn与氧化剂Cu2+直接接触,既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又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造成能量损耗Zn与氧化剂Cu2+不直接接触,仅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避免了能量损耗,故电流稳定,持续时间长(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例如,在Zn与稀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置换出的Cu 能与Zn形成原电池,使产生H2的反应速率加快。
(2)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如有两种金属A和B,用导线将A和B连接后,插入到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A溶解,而B上有气体放出,则说明A作负极,B作正极,即可以断定金属活动性:A>B。
2021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原电池和化学电源课时跟踪监测试题

2021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原电池和化学电源课时跟踪监测试题1.(xx·海安中学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②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的装置均可实现④碳棒不能用来作原电池的正极⑤反应Cu+2Ag+===2Ag+Cu2+,能以原电池的形式来实现A.①⑤B.①④⑤C.②③④ D.②⑤2.(xx·连云港市高三摸底)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
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
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板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放电时电子的流向:正极→导线→负极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D.总反应为:2Li+2H+===2Li++H2↑3.(xx·丹阳中学模拟)我国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可控锂水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锂离子向正极移动B.有机电解质可用水溶液代替C.电池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D.该装置不仅可提供电能,还可得到清洁的氢气4.(xx·射阳中学模拟)纽扣式银锌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如右图所示,电池的总反应为:Zn+Ag2O+H2O===Zn(OH)2+2A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n作负极B.电子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C.K+向Zn极移动D.正极反应: Ag2O+H2O+2e-===2Ag+2OH-5.(xx·徐州一中模拟)下图是将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H2SO4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催化剂b表面O2发生还原反应,其附近酸性增强C.催化剂a表面的反应是:SO2+2H2O-2e-===SO2-4+4H+D.若得到的硫酸浓度仍为49%,则理论上参加反应的SO2与加入的H2O的质量比为8∶15 6.[双选题](xx·海门市高三第一调研)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专题21 原电池 化学电源-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题配套优选题(解析版)

专题21 原电池化学电源1.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鸠2Na2CO3+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Cl O4−向负极移动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 O32−+C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答案】D【解析】根据电池的总反应知,放电时负极反应:4Na-4e-===4Na+正极反应:3CO2+4e-===2C O32−+C充电时,阴(负)极:4Na++4e-===4Na阳(正)极:2C O32−+C-4e-===3CO2↑放电时,Cl O4−向负极移动。
根据充电和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知,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B.反应4Fe(s)+3O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D.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答案】C【解析】C对:3 mol H2与1 mol N2反应,若全部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6.02×1023,但H2与N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A错:能量在转化过程中会消耗,因此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电能;B错:铁与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 错:温度过高,酶的活性降低,淀粉水解速率变小。
3.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1-x CoO2+Li x C6===LiCoO2+C6(x<1)。
原电池(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或 Fe+H2SO4=FeSO4+H2↑
原电池原理
失e,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
外电路
氧化反应
负极 铜锌原电池 正极
Zn-2e=Zn2+
电解质 溶液
阴离子 盐桥 阳离子
还原反应 Cu2++2e- =Cu
内电路
1、Cu、Fe作两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 ①Cu作_正___极, ②Fe作__负__极 电极反应式是:负极___F_e_-_2_e__-=__F_e2+
一轮复习
考纲要求: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 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的方程式;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 工作原理; 3、理解金属产生电化学腐蚀的原 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 腐蚀的措施。
探究回顾
A
Zn
Cu
稀H2SO4
锌表面无气泡, 实验现象 铜表面有气泡,
电流表产生偏转。
离子方程式
下列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形成电流的是( )
A
Cu Cu
A
A
C
Zn Cu
B
H2SO4
A Zn Cu
酒精
A
Zn
Cu
C
H2SO4
D
H2SO4
H2SO4
3、电极判断方法: 负极: 一般是相对活泼的金属
产生氧化反应的一极 电子流出的一极 电流流入的一极 质量减少的一极(溶解、变细) 阴离子流向的一极 一般与电解质反应的一极
D. 银圈向下倾斜,铁圈向上倾斜 D
[探究回顾]
请根据反应:
Zn + CuSO4 = ZnSO4 + Cu
设计一个单液原电池,并进行实 验。
2021版新高考地区选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课题21 原电池 化学电源

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五种方法
[提示] 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不要认为 活泼金属一定做负极。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4.(金属的防护)为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采取的措施有 A.与石墨棒相连 B.与铜板相连 C.埋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 D.与锌板相连
两类装置的不同点
电能,又转化为热能,造成能量损耗 装置Ⅱ:还原剂 Zn 与氧化剂 Cu2+不直接接触,化学能仅转化
为电能,避免能量损耗,故电流稳定,持续时间长
(1)盐桥原电池中半电池的构成条件:电极金属和其对应的盐溶液。一般不要任意替换成 其他阳离子盐溶液,否则可能影响效果。盐桥中装有饱和的 KCl、KNO3 等溶液和琼胶 制成的胶冻。 (2)盐桥的作用 ①连接内电路,形成闭合回路; ②平衡电荷,使原电池不断产生电流。
加快化学 反应速率
由于形成了原电池,导致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如 Zn 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时,可向溶液中滴加少量 CuSO4 溶液,形成 Cu-Zn-稀硫酸原电池,加快 反应速率
应用
化学原理
用于金属 的防护
使需要保护的金属制品做原电池的正极而受到保护,如要保护一个铁质的 输水管道或钢铁桥梁,可用导线将其与一块锌块相连,形成原电池,使锌 做原电池的负极被损耗,铁做正极而受到保护
2.下图中四种电池装置是依据原电池原理设计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中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②中电子由 a 电极经导线流向 b 电极
C.③中外电路中电流由 A 电极流向 B 电极 D.④中 LixC6 做负极
解析:选 C。在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所以③中 A 电极为负极,则外电路中电流应 由 B 电极流向 A 电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原电池 化学电源

2H2SO4(aq)===2PbSO4(s)+2H2O(l)
(2)充电时的反应 ①阴极反应:PbSO4(s)+2e
-
2- ===Pb(s)+SO4 (aq)
-
②阳极反应: PbSO4(s) + 2H2O(l) - 2e ===PbO2(s) +4H
+
2- (aq)+SO4 (aq)
③ 电 池 总 反 应 : 2PbSO4(s) + 2H2O(l)===Pb(s) + PbO2(s)+2H2SO4(aq)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原电池 化学电源
基础自主梳理 原 电 池 化 学 电 源
课堂互动讲练
实验专项探究
达标突破训练
基础自主梳理
原电池
自我诊断
1.
在如图所示的锌铜原电池中:Zn为____极,Cu为 ________极;负极上发生________反应,电极反 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正极上发生________ 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电子流 出的极是________极,电子流入的极是________ 极;电流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桥中 的盐溶液是____________溶液,其作用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桥中的________ 会移向ZnSO4溶液,________移向CuSO4溶液, 使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均保持电中性。该原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电极的质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选B。该燃料电池的原理为C6H12O6+
6O2===6CO2+6H2O,根据总反应方程式可写出
电极反应方程式,负极为C6H12O6+6H2O-24e-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要点课时跟踪检测:新型化学电源【答案+解析】

——新型化学电源1.锂—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中,Li+由多孔电极迁移向锂电极B.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了还原反应C.充电时,电池正极的反应式为Li2O2-2e-===2Li++O2↑D.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可以是有机溶剂或稀盐酸等解析:选C 由题图可知,金属锂作负极,多孔电极作正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Li+由锂电极迁移向多孔电极,A错误;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阳极,电极反应式为Li2O2-2e-===2Li++O2↑,C正确;由于锂是活泼金属,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LiCl和H2,故电解质溶液不能用稀盐酸,D错误。
2.氢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温电池(600~700 ℃),具有效率高、噪音低、无污染、燃料多样、余热利用价值高等优点。
氢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池工作时,熔融碳酸盐只起到导电的作用B .负极反应式为H 2-2e -+CO 2-3===CO 2+H 2OC .该电池可利用工厂中排出的CO 2,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 .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2 mol 电子,消耗3.2 g O 2 解析:选B 根据题图可知,在氢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电极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 2-2e -+CO 2-3===CO 2+H 2O ,通入氧气的电极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 2+2CO 2+4e -===2CO 2-3,总反应为2H 2+O 2=====高温2H 2O 。
A 项,根据上述分析,电池工作时,熔融碳酸盐参与了电极反应,错误;B项,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 2-2e -+CO 2-3===CO 2+H 2O ,正确;C 项,根据总反应,该电池工作时没有消耗二氧化碳,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错误;D 项,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2 mol 电子,消耗0.05 mol 氧气,质量为1.6 g ,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课时作业(二十三) 原电池 化学电源
1.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
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
D.原电池中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A [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晶体硅,A项错误;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
外电路由负极(锌)流向正极(铜),B项正确;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失去电子被
氧化,C项正确;由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知原电池中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
2.(2019·广东韶关模拟)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Fe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负极反应:2H++2e-===H2↑
C.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pH均不变
D.工作一段时间后,NaCl溶液中c(Cl-)增大
答案 D
3.(2019·湖南衡阳检测)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烧杯a中的溶液pH降低
B.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
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B [由题给原电池装置可知,电子经过导线由Zn电极流向Fe电极,则O2在Fe电极发
生还原反应:O2+2H2O+4e-===4OH-,烧杯a中c(OH-)增大,溶液的pH升高;烧杯b中,
Zn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
2
4.(2019·山西大同质检)如图为以Pt为电极的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稀
H2SO4为电解质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极为负极,电子由a极经外电路流向b极
B.a极的电极反应式:H2-2e-===2H+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装置中c(H2SO4)增大
D.若将H2改为CH4,消耗等物质的量的CH4时,O2的用量增多
C [a极通入的H2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电子由a极经外电路流向b极,以稀H2SO
4
为电解质溶液时,负极的H2被氧化为H+,总反应为2H2+O2===2H2O,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
装置中c(H2SO4)减小,则C项错误;根据电池总反应:2H2+O2===2H2O,CH4+2O2===CO2+2H2O,
可知等物质的量的CH4消耗O2较多。]
5.(2019·福建福州模拟)下图Ⅰ、Ⅱ分别是甲、乙两组同学将反应“AsO3-4+2I-+2H
+AsO3-
3+I2+H2O”设计成的原电池装置,其中C1、C2
均为碳棒。甲组向图Ⅰ烧杯中逐滴
加入适量浓盐酸;乙组向图ⅡB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 NaOH溶液。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组操作时,电流表(A)指针发生偏转
B.甲组操作时,溶液颜色变浅
C.乙组操作时,C2作正极
D.乙组操作时,C1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I2+2e-===2I-
D [装置Ⅰ中的反应,AsO3-4+2I-+2H+AsO3-3+I2+H2O,当加入适量浓盐酸时,平
衡向右移动,有电子转移,但电子不会沿导线通过,所以甲组操作时,电流表(A)指针不会
发生偏转,但由于I2浓度增大,所以溶液颜色变深;向装置ⅡB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C
2
上发生:AsO3-3-2e-+2OH-===AsO3-4+H2O,电子沿导线到C1,I2+2e-===2I-,所以C2为负极,
C1为正极。]
6.(2019·河北邢台质检)宇宙飞船配备的高效MCPC型燃料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
3
气,所用燃料为氢气,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钾,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负
极反应为H2+CO2-3-2e-===CO2↑+H2O,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CO2-3向负极移动
B.电池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通氧气的正极流向通氢气的负极
C.正极的电极反应:4OH--4e-=== O2↑+2H2O
D.通氧气的电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A [A项,电池放电时,电解质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CO2-3向
负极移动,正确;B项,原电池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即电子从通入氢气的
负极沿导线流向通入氧气的正极,错误;C项,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
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2-3,错误;D项,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电极
是负极,通入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该燃料电池中,通入
氢气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错误。]
7.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具有很多优点,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现有以下三种乙
醇燃料电池。
(1)三种乙醇燃料电池中正极反应物均为________。
(2)碱性乙醇燃料电池中,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空气代替氧气,电池工作过程中碱性会不断降低,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性乙醇燃料电池中,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质子交换膜的离子是________。
(4)熔融盐乙醇燃料电池中若选择熔融碳酸钾为介质,电池工作时,CO2-3向电极
4
________(填“a”或“b”)移动,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一极为负极,通入氧气或空气的一极为正极,三种乙
醇燃料电池中正极反应物均为氧气。(2)碱性乙醇燃料电池中,电极a为负极,电极反应式
为C2H5OH+16OH--12e-===2CO2-3+11H2O,使用空气代替氧气,空气中的CO2会与KOH溶液反
应,降低溶液的碱性,同时反应中也会消耗KOH,所以电池工作过程中碱性会不断降低。(3)
酸性乙醇燃料电池中,电极b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质子交换膜能
够使质子(H+)通过。(4)根据图示可知,a为负极,原电池中阴离子由正极向负极移动,所
以CO2-3向电极a移动;电极b为正极,由图示可知,CO2也参与了正极的反应,电极反应式
为O2+2CO2+4e-===2CO2-3。
答案 (1)氧气
(2)C2H5OH+16OH--12e-===2CO2-3+11H2O 空气中的CO2会与KOH溶液反应,降低溶液
的碱性,同时反应中也会消耗KOH
(3)O2+4H++4e-===2H2O H+
(4)a O2+2CO2+4e-===2CO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