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tye-2000a型压力试验机作业操作规程(15篇范文)

tye-2000a型压力试验机作业操作规程(15篇范文)第1篇 tye-2000a型压力试验机作业操作规程tye-2000a型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1、旋转电源开关,接通电源(红色指示灯亮)显示建议图面,2秒钟后显示测试画面,系统处于关闭状态。
2、按“菜单”键,仪器进入选择菜单状态,上下移动光标,进行功能选择,在设置状态下再按“返回”键就退出。
3、首先将光标停止在系统设置功能处,按“确认”键,则进入设置菜单,进行相应的参数设定后,按“确认”键,返回原始状态。
4、进行系统换档,本系统有两档可供选择,1000kn和2000kn,在测试前应选定合适的档位。
5、按启动键3秒启动电机,此时进入待测状态,再按启动键,才开始试验。
缓慢打开送油阀,按要求速率送油加载,直至试件破裂,显示值为峰值显示,同时液晶屏能画出试件从加荷到破裂的曲线。
6、卸荷后,按“功能”键,可以显示出该次试验的数据(峰值),和以前同一组号内的数据。
7、如果需要在同一份编号内检测三块试块,只要在第一块试块破裂后,打开回油阀放入该组试件中的第二块试件,关闭回油阀,控制送油阀加载,直至该组试件全部做完。
在结束测试后按“功能”键进入数据画面,如需要“打印”,按一次打印键即可打印出该编号内全部测试数据内容,不需要打印,按“退出”键即可。
8、试验结束,按“停止”键,此时退回等待测试状态,再按“停止”3秒停止电机,旋转电源开关切断电源,擦拭仪器,打扫室内卫生。
第2篇 tye-300c型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一)使用前应检查油箱内油液是否充足,可观察右侧面的油标,如不足,则应打开后箱板向油箱内加油至液面在油标处为合适。
(二)检查各油管接头和紧固件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则拧紧之,以防漏油或损坏机件,影响试验。
检查电气接地安全防护措施是否有效。
(三)检查压力传感器、测控系统过载输出及电源等各插头的接插是否有效。
(四)根据不同试验,选用抗折或抗压夹具,然后固定并清除周围异物。
压力容器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压力容器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南京化学工业化工机械厂标准通用工艺规程 Q/NH04/J0601.22-1999 第22部分压力容器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制压力容器压力试验包括液压试验和气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的基本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钢制压力容器的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的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亦可参照使用有特殊要求的压力容器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GB 151-89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3 总则3.1 容器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GB151以及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规定3.2 容器制造完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3.3 容器的开孔补强圈应在压力试验前通入0.4 MPa0.5MPa的压缩空气检查焊接接头质量3.4 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应用两个量程相同的并经过校验的压力表压力表的量程在试验压力的2倍左右为宜但不应低于1.5倍和高于4倍的试验压力试验压力低于1.6MPa时所用压力表精度不低于2.5级; 试验压力高于或等于1.6MPa时所用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5级压力表应装在试验装置上便于观察的部位3.5 按压差设计的容器或换热器应按图样规定的要求进行压力试验3.6 除非图样另有说明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时应采用与图样相同的密封垫片3.7螺栓应用规定的工具均匀地紧固不允许将扳手任意加长使用以防螺栓过载M64 以上的螺栓宜用液压拉伸器按事先计算出来的油压进行紧固螺栓紧固至少应分三遍进行每遍的起点应相互错开120紧固的顺序按图1的规定COPY3.8试验时压力容器外表面应保持干燥气压试验不允许在烈日曝晒下进行3.9 容器升压前应用温度计测量介质的温度和容器壁温待其温度接近时方可缓慢升压3.10 容器受检部位应有充足的光线光线不足的受检部位应安装临时照明灯3.11 气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应有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在安全部门的监控下进行在试验时严禁带压敲击拧紧螺母移动容器进行焊接和其他非检验操作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有异常响声压力下降等现象均应立即停止试验并查明原因3.12 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结束后检验人员应填写试验记录报告并绘制压力时间曲线3.13 试验中如有泄漏应泄压修补后重新试验4 液压试验4.1 试验液体试验液体采用清洁的水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用水进行液压试验应控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4.2 试验温度试验温度按GB150-1998中10.9.4.3 的规定4.3 试验方法4.3.1 将容器置于枕木或滚轮架上加以固定卧式容器可直接置于鞍座上对于薄壁大直径容器应增加支承点用弧形钢板或鞍座增大支承面积防止容器局部受力过大发生变形或失稳4.3.2 试验时应将容器上的接管置于最高位置作为排气口必要时加设U形软管充液时应将容器内空气排放干净4.3.3 灌水后待容器壁温与液体温度接近时才能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4.3.4 液压试验的保压时间降压检查按 GB150-1998中10.9.4.4的规定4.3.5 对于夹套容器先进行内筒液压试验合格后再焊夹套然后进行夹套内的液压试验4.3.6 液压试验完毕后应将液体排净并用压缩空气将内部吹干4.4 容器液压试验后符合下列情况即认为合格a) 无渗漏;b) 无可见异常变形;c) 试验过程中无异常响声5 气压试验图 1 不得将容器直接暴露在雨雪中进行试验COPY5.1 试验气体试验所用气体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5.2 试验温度试验温度按GB 150-1998中10.9.5.3 的规定5.3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按GB 150-1998中10.9.5.4 的规定在试验中观察压力表读数可采用望远镜远距离观察5.4 容器气压试验后符合下列情况即认为合格a) 经肥皂液或其他检漏液检查无气体渗漏;b) 无可见异常变形5.5 试验结束后应缓慢泄压严禁大气量排气泄压6 气密性试验6.1 气密性试验应在容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6.2 试验气体按5.1 的规定6.3 试验温度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5其他材料制压力容器按图样的规定6.4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安全附件应安装齐全6.5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按GB150-1998中10.9.6 的规定6.6 容器经肥皂液或其他检漏液检查无气体渗漏即认为合格------------------------。
压力容器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C O P Y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化工机械厂标准通用工艺规程 Q/NH04/J0601.22-1999 第22部分压力容器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制压力容器压力试验包括液压试验和气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的基本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钢制压力容器的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的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亦可参照使用有特殊要求的压力容器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GB 151-89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3 总则3.1 容器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GB151以及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规定3.2 容器制造完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3.3 容器的开孔补强圈应在压力试验前通入0.4 MPa 0.5MPa 的压缩空气检查焊接接头质量3.4 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应用两个量程相同的并经过校验的压力表压力表的量程在试验压力的2倍左右为宜但不应低于1.5倍和高于4倍的试验压力试验压力低于1.6MPa 时所用压力表精度不低于2.5级; 试验压力高于或等于1.6MPa 时所用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5级压力表应装在试验装置上便于观察的部位3.5 按压差设计的容器或换热器应按图样规定的要求进行压力试验3.6 除非图样另有说明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时应采用与图样相同的密封垫片3.7螺栓应用规定的工具均匀地紧固不允许将扳手任意加长使用以防螺栓过载M64 以上的螺栓宜用液压拉伸器按事先计算出来的油压进行紧固螺栓紧固至少应分三遍进行每遍的起点应相互错 开120紧固的顺序按图1的规定C O P Y图 1 3.8试验时压力容器外表面应保持干燥不得将容器直接暴露在雨雪中进行试验气压试验不允许在烈日曝晒下进行3.9 容器升压前应用温度计测量介质的温度和容器壁温待其温度接近时方可缓慢升压3.10 容器受检部位应有充足的光线光线不足的受检部位应安装临时照明灯3.11 气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应有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在安全部门的监控下进行在试验时严禁带压敲击拧紧螺母移动容器进行焊接和其他非检验操作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有异常响声压力下降等现象均应立即停止试验并查明原因3.12 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结束后检验人员应填写试验记录报告并绘制压力时间曲线3.13 试验中如有泄漏应泄压修补后重新试验4 液压试验4.1 试验液体试验液体采用清洁的水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用水进行液压试验应控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4.2 试验温度试验温度按GB150-1998中10.9.4.3 的规定4.3 试验方法4.3.1 将容器置于枕木或滚轮架上加以固定卧式容器可直接置于鞍座上对于薄壁大直径容器应增加支承点用弧形钢板或鞍座增大支承面积防止容器局部受力过大发生变形或失稳4.3.2 试验时应将容器上的接管置于最高位置作为排气口必要时加设U形软管充液时应将容器内空气排放干净4.3.3 灌水后待容器壁温与液体温度接近时才能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4.3.4 液压试验的保压时间降压检查按 GB150-1998中10.9.4.4的规定4.3.5 对于夹套容器先进行内筒液压试验合格后再焊夹套然后进行夹套内的液压试验4.3.6 液压试验完毕后应将液体排净并用压缩空气将内部吹干4.4 容器液压试验后符合下列情况即认为合格a) 无渗漏;b) 无可见异常变形;c) 试验过程中无异常响声5 气压试验C O P Y 5.1 试验气体试验所用气体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5.2 试验温度试验温度按GB 150-1998中10.9.5.3 的规定5.3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按GB 150-1998中10.9.5.4 的规定在试验中观察压力表读数可采用望远镜远距离观察5.4 容器气压试验后符合下列情况即认为合格a) 经肥皂液或其他检漏液检查无气体渗漏;b) 无可见异常变形5.5 试验结束后应缓慢泄压严禁大气量排气泄压6 气密性试验6.1 气密性试验应在容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6.2 试验气体按5.1 的规定6.3 试验温度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5其他材料制压力容器按图样的规定6.4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安全附件应安装齐全6.5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按GB150-1998中10.9.6 的规定6.6 容器经肥皂液或其他检漏液检查无气体渗漏即认为合格------------------------。
压力试验操作规程

压力试验操作规程液压试验1)容器制造结束,并经综合检查合格,内部须清理干净;2)液压试验前制造工艺卡的各道工序均有操作、检验签字,检验资料必须齐全、正确、符合要求;3)压力容器各连接部位的紧固螺栓,必须装备齐全,紧固妥当。
容器顶部设置排气阀,容器底部设置排液阀,适当的部位设置充液阀。
液压泵的量程应满足试验压力的要求。
4)检查压力表量程、精度、铅封和检验标记。
使用2块经检验且在有效期内的同一量程的压力表,安装在被试验容器顶部便于观察的位置。
压力表的量程应是试验压力的1.5~3倍。
低压容器压力表精度选≥2.5级,中高压容器压力表精度选≥1.5级。
表盘直径不小于100mm.5)试压场地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并经单位的安全部门'检查认可。
试验过程中,不得进行与试验无关的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在试验现场停留。
6)试验介质应符合图样规定:用水作介质进行液压试验时,水质应透明,不混沌,不含杂质。
当奥氏体不锈钢容器进行液压试验时,应严格控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试验合格后,应立即将水渍去除干净。
7)容器顶部设置的排气阀,试验时,先打开排气阀,对压力容器进行充液,有液体充分溢后将排气阀关紧。
压力容器的外表面应保持干燥,当容器的壁温与液体温度接近时,才能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确认无泄漏后继续升压至规定的试验压力,保压30分钟。
然后,压力降至试验压力的80%,保持足够时间进行检查。
对所有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无异常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试验过程中不得带压紧固螺栓或向受压元件施加外力。
8)碳素钢,16MnR和15MnVR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在液压试验时,液体的温度不得低于5℃,其它低合金钢容器液体的温度不得低于15℃。
铁素体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液体温度应高于壳体材料和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温度(取其高者)加20℃。
9)升压过程中,检查两压力表压力差不超过压力表精度误差范围,若超过规定,应停止试验,压力表重新校验。
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精选文档】

特种设备操作规程一、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1。
凡操作容器的人员必须熟知所操作容器的性能和有关安全知识,持证上岗.非本岗人员严禁操作。
值班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做好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交接班应将设备及运行的安全情况进行交底。
交接班时要检查容器是否完好。
2。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应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3。
压力容器本体上的安全附件应齐全,并且是灵敏可靠,计量,仪表应经质监部门进行检验合格在有效期内。
4.需要抽真空的设备应按工作程序进行操作,当抽真空工作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5。
压力容器在运行过程中,要时刻观察运行状态,随时做好运行记录.注意液位、压力、温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是否存在介质泄漏现象,设备的本体是否有肉眼可见的变形等,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
6。
对盛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压力容器更要注意防火、防毒,不得靠近火源。
操作人员要穿戴好工作服,防护镜及防腐胶鞋和防护手套。
7.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要进行水压试验。
水压测试为设计压力的1.5倍:(1)新装容器在投入运行前。
(2)大修后重新投入使用前。
(3)更换人孔,手孔,安全阀门及第一道阀门.(4)未到期检修而提前停止运行检修的.(5)其他可疑处必须做强度试验的。
8.水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压力容器与其他运行的工艺管线断开加装盲板。
(2)准备好试压泵检查试压泵是否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3)在压力容器上安装好经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压力表,表的读数为水压试验压力的1。
5倍—2倍.(4)泵的试压泵出口应有止回阀,泄水阀及压力表.(5)试压时不得使用低压胶管,可采用高压胶管,或钢管.步骤:(1)将压力容器内水注满。
(2)上紧螺栓,关严阀门连接试压管检查与水泵相连并详细检查无泄漏.(3)应有专人观察压力并检查有无泄漏在管口前,不要停留以免物体击伤人.(4)在试压过程中发现有泄漏现象时,不要紧固,应在泄掉压力容器内压力后,方可紧固,重新试压。
严禁带压紧固。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1压力容器定义: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压力容器:1)最高工作压力(Pw)大于等于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下同)。
2)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断面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且容积(V)(注3)大于等于0.025m3。
3)介质为气体、液体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2操作者要熟悉所操作的压力容器的技术特性、结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处理方法。
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是对应设计温度的,超过设计温度,设计压力就不成立。
设计压力是有设定条件的,对于可拆卸式螺旋板换热器E301A/C,打开一侧盖板,另外一侧是绝对不能承受压力的,必须同时封闭两侧盖板,才能承受压力。
检修时,冲洗用PWG阀门要关闭,打开1系/2系手动切断阀投用周边PWG时,要先确认螺旋板换热器冲洗用PWG阀门是关闭的。
PRII:螺旋板换热器突出。
设计温度120℃,设计压力1100kPa。
3设备运行启动前应巡视,检查设备状况有否异常;安全附件、装置是否符合要求,管道接头、阀门有否泄漏,并查看运行参数要求,操作工艺指标及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的规定,做到心中有数。
当符合安全条件时。
才可启动设备,使容器投入运行。
安全附件一般包括: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安全阀。
4容器及设备的开、停车必须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应分段分级缓慢升、降压力,也不得急剧升温或降温。
工作中应严格控制工艺条件,观察监测仪表或装置,附件,严防容器超温、超压运行。
突然升温或降温、升压或降压,会产生局部应力,设备会受到损伤。
最高操作压力必须低于设计压力,操作时容器内的惰性气体会增加系统压力,在液位上升时,尤其明显。
典型案例:A釜温初期温度过高,加入EM-HPW无效,发现HN加入的排放阀未打开,HN加入阀门内漏。
球罐安全措施:基本参数:球罐,共3台,每台容积4989m3,直径21.2米。
设计压力700kPa,设计温度51℃。
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一、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1.凡操作容器的人员必须熟知所操作容器的性能和有关安全知识,持证上岗。
非本岗人员严禁操作。
值班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做好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交接班应将设备及运行的安全情况进行交底。
交接班时要检查容器是否完好。
2.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应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3.压力容器本体上的安全附件应齐全,并且是灵敏可靠,计量,仪表应经质监部门进行检验合格在有效期内。
4.需要抽真空的设备应按工作程序进行操作,当抽真空工作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5.压力容器在运行过程中,要时刻观察运行状态,随时做好运行记录。
注意液位、压力、温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是否存在介质泄漏现象,设备的本体是否有肉眼可见的变形等,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
6.对盛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压力容器更要注意防火、防毒,不得靠近火源。
操作人员要穿戴好工作服,防护镜及防腐胶鞋和防护手套。
7.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要进行水压试验。
水压测试为设计压力的1.5倍:(1)新装容器在投入运行前。
(2)大修后重新投入使用前。
(3)更换人孔,手孔,安全阀门及第一道阀门。
4)未到期检修而提前停止运行检修的。
(5)其他可疑处必须做强度试验的。
8.水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压力容器与其他运行的工艺管线断开加装盲板。
(2)准备好试压泵检查试压泵是否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3)在压力容器上安装好经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压力表,表的读数为水压试验压力的1.5倍—2倍。
(4)泵的试压泵出口应有止回阀,泄水阀及压力表。
(5)试压时不得使用低压胶管,可采用高压胶管,或钢管。
步骤:(1)将压力容器内水注满。
(2)上紧螺栓,关严阀门连接试压管检查与水泵相连并详细检查无泄漏。
(3)应有专人观察压力并检查有无泄漏在管口前,不要停留以免物体击伤人。
(4)在试压过程中发现有泄漏现象时,不要紧固,应在泄掉压力容器内压力后,方可紧固,重新试压。
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一、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1。
凡操作容器的人员必须熟知所操作容器的性能和有关安全知识,持证上岗。
非本岗人员严禁操作。
值班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做好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交接班应将设备及运行的安全情况进行交底。
交接班时要检查容器是否完好。
2。
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应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3.压力容器本体上的安全附件应齐全,并且是灵敏可靠,计量,仪表应经质监部门进行检验合格在有效期内。
4。
需要抽真空的设备应按工作程序进行操作,当抽真空工作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5.压力容器在运行过程中,要时刻观察运行状态,随时做好运行记录。
注意液位、压力、温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是否存在介质泄漏现象,设备的本体是否有肉眼可见的变形等,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6。
对盛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压力容器更要注意防火、防毒,不得靠近火源。
操作人员要穿戴好工作服,防护镜及防腐胶鞋和防护手套。
7.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要进行水压试验。
水压测试为设计压力的1。
5倍:(1)新装容器在投入运行前。
(2)大修后重新投入使用前。
(3)更换人孔,手孔,安全阀门及第一道阀门.4)未到期检修而提前停止运行检修的。
(5)其他可疑处必须做强度试验的。
8.水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压力容器与其他运行的工艺管线断开加装盲板。
(2)准备好试压泵检查试压泵是否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验压力的1。
5倍—2倍。
(4)泵的试压泵出口应有止回阀,泄水阀及压力表。
(5)试压时不得使用低压胶管,可采用高压胶管,或钢管。
步骤:(1)将压力容器内水注满.(2)上紧螺栓,关严阀门连接试压管检查与水泵相连并详细检查无泄漏。
(3)应有专人观察压力并检查有无泄漏在管口前,不要停留以免物体击伤人。
(4)在试压过程中发现有泄漏现象时,不要紧固,应在泄掉压力容器内压力后,方可紧固,重新试压。
严禁带压紧固。
(5)达到试验压力时立即停泵,关闭试压阀门作好记录,记下停泵时间,压力容器压力观测人员签字存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⒈容器气密性试验应在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
对设计图纸要求作气压试验的压力容器是否需要作气密性试验,应在设计图纸中规定。
气密性试验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压力相等于容器设计压力。
⒉进行试验前,必须按有关规定严格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并进行确认:
⑴试验场地应划定安全防护区,要有明显的安全标志和可靠的防护设施,安全距离不得小于30米;
⑵试验用的安全装置应安放在安全可靠、便于操作控制的地方;压力表的量程精度与刻度,必须与试验要求匹配,并便于观察和记录;
⑶可拆部件应拆卸,各紧固螺栓必须装配齐全、牢固;
⑷采用妥当的方法将容器内部剩余的介质全部清理干净;
⑸不参与试验的设备或管线、仪表应用盲板隔离或拆除后暂以短管相连,并有明显标记和记录,以便试验后能拆除复位。
⒊试验介质应为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气体温度不低于15℃。
具有易燃介质的在用容器,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和置换,否则严禁用空气作为试验介质。
⒋试验升压程序及检查:
⑴首先应使试验系统压力保持平衡;
⑵缓慢通气,达到试验压力的10%(不小于1个表压)应暂停
进气,对连接密封部位及焊缝等进行检查,若无泄漏或异常现象可继续升压;
⑶升压应分梯次逐级提高,每级一般可为试验压力的10---
20%,每级之间要适当保压,以观察有无异常现象;
⑷升压过程中,严禁工作人员在现场作业或进行检查工作;⑸达到试验压力后,首先观察有无异常现象,然后由专人进行检察和记录;
⑹保压时间一般不少于10---30分钟,保压过程中试验压力不得下降。
禁止采用连续加压以维持压力不变的做法;
⑺试验完毕后,应缓慢将气体排净。
⒌容器有压力时不得紧固、拆卸螺栓、锤击敲打或进行修理工作。
⒍对盛装易燃介质的容器,如果以氮气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后,应保留0.05---0.1MPa的余压,以保持密封。
⒎升压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响声、裂纹(或压力下降)、鼓包时,应停止试验,卸压后查明原因,修复后再进行试验。
⒏泄漏检查除采用检漏计外,可用肥皂水,禁止用明火。
⒐试验合格后,按规定出具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