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优质稻湘晚籼13号主要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优质香稻“湘晚籼13号”高产栽培及良种繁殖技术

优质香稻“湘晚籼13号”高产栽培及良种繁殖技术
k / m 0 0年在 该 所 原 原 种 场 单本 繁殖 8h , 均 g h 。2 0 m 平
产量 为 57 0k / m 同年 在桃 源 县 示 范 1 . m。 一 0 g h 。 3 4h , 般 单 产 为 52 O 5 g h 。由于 2 0 5 ~67 0k / m。 0 0年 的 寒露 风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2期 作 物 研 究
优 质 香 稻“ 晚籼 1 湘 " 3号 高产 栽 培及 良种 繁 殖 技 术
周 斌 赵 正 洪 张世 辉 王 建 龙 操 成 波 向彩 艳 , , , , ,
( 1湖 南 省 水 稻 研 究 所 . 南 长 沙 . 1 1 5 2湖 南 金 健 米 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南 常 德 .1 0 0 湖 402 ; 湖 4 50 ) 关 键 词 :水 稻 ; 培 ; 栽 良种 繁 殖 ; 晚 籼 1 湘 3号 中 图 分 类 号 : 5 1 0 s 1.4 文献标 识 码 : C 文 章 编 号 :10 —2 0 2 0 ) 20 9 —2 0 15 8 ( 0 2 0 —0 30
精 米 7 . % . 米 长 7 5mm. 宽 比 3 5 垩 白 粒 率 0O 精 . 长 ..
19 9 8年 参 加 湖 南 省联 合 品 比 . 均 产 量 63 9k / m。 平 9 g h . 比对 照威 优 4 6减 产 7 5 。1 9 .% 9 9年 参 加 湖 南 省 晚 籼 迟 熟组 区试 , 省 1 全 3点 平 均 60 3k / m。 比对 照 威优 , 3 g h . l 6 减 产 1 . % 。2 0 17 0 0年续 试 。 省 平 均 58 6k / m 比 全 8 g h .
叶较 长 . 色 较 深 . 株 分 蘖 力 较 弱 . 成 穗 率 较 高 . 叶 单 但 有 效 穗 3 0万/ m。 右 。 穗 总 粒 数 1 o粒 . 实 率 8 1 h 左 每 1 结 o

常规晚稻品种-湘晚籼13号

常规晚稻品种-湘晚籼13号

常规晚稻品种-湘晚籼13号
该品种属迟熟香型优质常规晚籼品种,1999年被评为省二等优质稻品种,2001年3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9、2000参加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397.3公斤,比对照威优46减产13.8%;全生育期123.7天,比威优46长1天~2天。

经鉴定,易感稻瘟病,不抗白叶枯病。

适宜在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轻的地区作一季晚稻种植。

该品种株高100厘米左右,茎秆粗壮坚韧,剑叶较长。

分蘖力较弱,成穗率较高,一般每亩有效穗18.5万。

穗长23厘米,每穗总粒数120粒,结实率80%,谷长粒型,有顶芒,千粒重28克。

栽培要点:6月上旬播种,每亩大田用种3公斤,7月上旬移栽,秧龄不超过35天,每亩插足10万以上基本苗。

采用高肥水平栽培,施足底肥,每亩施碳铵25公斤和腐熟人畜粪500公斤作基肥,结合翻耕深施尿素10公斤、钾肥7.5公斤作追肥。

前期以浅水促分蘖为主,中期够苗晒田,后期保持田间湿润,收获前落水干田。

重点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 1 -。

湘晚籼13号无公害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湘晚籼13号无公害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7 7m 湘 晚籼 1 0 2 3号 , 产稻 谷 6 5 4 g 每 公 顷 单 总 2 .5k ,
1 品种 生 育 特 性
湘 晚籼 1 3号属迟 熟 晚 籼 香 稻类 型 。株 高 9 5—
15c 主茎 总 叶 1 0 m, 5片 , 型松 散 适 中 , 长 青 秀 , 株 生
摘 要 : 简述了湘晚籼 l 号在醴 陵市 的生育特性表现 及其 高产栽 培的生育进程与群体产量结构。其无公害高产保优栽培的关键 3
技 术 是 控 制 在 8月 中 旬 孕 穗 , 利 形 成 大 穗 ; 足 基 本 苗 10万 苗/ m ; 田 间 每 3— m 设 置 一 盏 杀 虫 灯 。 杀 害 虫 ; 以 插 5 h 在 4h : 诱 实施 全 程化 控; 晒谷 时 匀摊 翻 晒 、 度 以 1 . 厚 25—1. g m 为 宜 。 50k/ 2
产 。每 穗 总 粒 10粒 以 上 , 顶 芒 , 长 2 . 1 有 穗 3 0— 2 .1 352 m。结实 率 8 %左 右 , 粒重 2 右 , 粒 5 千 8g左 籽
2 高 产 栽 培 的 生 育 进 程 与 群 体 产 量 结 构
田问调 查及 考 种结果 表 明 , 陵 市湘 晚籼 1 醴 3号 高产 栽 培 的生 育进 程是 : 6月 1 4日左 右播 种 , 中 7月
旬 移植 , 5 日左 右 发 足 有效 茎 蘖 数 , 中 旬 开 8月 8月
始幼 穗 分化 , 9月 1 日左 右 安 全 齐 穗 ,0月 中旬 成 4 1
熟 。根 据 我们 20 ~ 05年 两 年对全 市 20 湘 晚 0 4 20 4丘
籼 1 的调 查 , 高 产 群 体 与 产 量 结 构 如下 : 植 3号 其 插

籼粳杂交稻甬优13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籼粳杂交稻甬优13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籼粳杂交稻甬优13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籼粳杂交稻甬优13号是我国稻作新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
湖北省作物研究所联合开发成功,已经在湖北的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得到了政府极大的重视和赞誉,也得到了农民的喜爱和信赖。

籼粳杂交稻甬优13号主要是以籼稻为主、粳稻为次,经过近10多年的持续优化筛选,生态适应性强,耐贫、耐旱性良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穗芒长,产量稳定,可在晚稻区和早稻区均适宜栽培,成熟期短,可达到每亩500斤以上的高产,其特征和性状也更加稳健,直径重、不可折断,大型花粉比小型花粉多,抗病虫性强,适应性也比较广。

籼粳杂交稻甬优13号栽培技术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符合湖北
的气候环境,适宜基肥施用,可采用轻载基肥施用,即70公斤氮肥、9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每亩,以及更多的复合肥和有机肥等施用,还要根据自然环境情况进行调整协调。

要有效地改善籼粳杂交稻甬优13号的栽培质量,可采取以下技
术措施:采用先进机械化栽培技术提高栽培效率,进行定时除草、复种、除虫等操作,提前松土翻垄,及时施草灰或碳质泥炭,增加施施肥的次数,减少秸秆糠料的供应,控制鱼类及其他潜在病菌种,在田间或垄上及时施肥,防止出现生理性病害,最后及时引灌灌水,防止干旱扼杀稻米高产潜力。

籼粳杂交稻甬优13号是一种新型较高产的杂交稻品种,具有耐
旱耐贫、抗病虫能力强、穗芒长厚粒重不易破碎、宽生态适应性,因
此被农民广泛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要充分发挥籼粳杂交稻甬优13号的优势,必须注重在栽培技术方面的投资,如改善肥料调配、水分管理,把高产技术应用到田间,让杂交稻能够持续高产。

努力做好籼粳杂交稻甬优13号的栽培管理,完善栽培措施,为我国稻作提供更多、更高品质、更高产的新型稻作品种。

湘晚籼13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湘晚籼13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湘晚籼13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摘要简迷了湘晚籼13号的特性表现及其高产栽培的群体产量结构,提出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是适时播种,稀播育壮秧;适时早插,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间歇灌溉,适时晒田;适时收割,及时晒干以及进行综合防治病虫杂草。

关键词湘晚籼13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湘晚籼13号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研究育成的高档优质晚籼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好、抗性强、米质优,且有香味。

200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种植10万hm2以上,已成为湖南省主栽高档优质稻品种。

1品种主要特性湘晚籼13号株高95—105 cm,主茎总叶15片,株型松散适中,生长清秀,叶色较深,剑叶较长。

茎秆粗壮坚韧,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

熟期适中,全生育期123 d左右。

单株分蘖力中等偏弱,但成穗率较高,穗粒结构协调,耐肥抗倒。

后期耐寒性强。

每穗总粒110粒以上,有顶芒,穗长23.0-23.5 cm。

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8 g左右,籽粒细长,充实度好,脱粒性良好。

谷壳较薄,出米率较高。

糙米率80.0%,精米率74,2%,整精米率70.O%。

精米长7.5mm,长宽比3.5,垩白率6%,垩白度O.6%,透明度1级,碱消值7.O级,胶稠度62 mm,直链淀粉含量16.6%,蛋白质含量9.1%,食味综合评分7.6。

米饭有光泽,伸长性好,芳香可口,软而不粘,冷饭不回生,可与“金象牌泰国香米”媲美,很受消费者欢迎。

在湖南省第四次优质稻评比中,被评为省二等优质稻品种。

2高产群体结构湘晚籼13号具有较高的丰产能力。

根据笔者2007~2008年两年对258.41 hm2湘晚籼13号的调查,其高产群体与产量结构为:插植密度(16.7~17.3)cm×(19.8—20.4)cm,插基本苗125万~150万/hm2,有效穗300万~335万/hm2。

穗总粒105~110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7.5g(表1)。

高档优质稻栽培技术要点

高档优质稻栽培技术要点

高档优质稻栽培技术要点为了使高档优质稻产业化开发顺利进行,做到安全、稳产、高产,根据我县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和前几年的种植经验,对高档优质稻栽培技术特提出如下技术措施。

一、推广品种。

在我县主要推广衡晚香3号和湘晚籼13号。

二、备足种子。

每亩大田用种5斤。

三、稀播壮秧。

秧田与大田比为1:8。

四、适时播种。

衡晚香3号要求6月13―15日播完,秧龄不超过30天,湘晚籼13号要求6月6―9号播种,秧龄不超过30天。

五、及时移栽。

衡晚香3号7月17日前插完,湘晚籼13号7月15日前插完。

插5×6,每蔸插5―6根,每亩插足10万以上基本苗。

六、不宜抛秧。

湘晚籼13号全生育期和秧龄长。

晚稻育秧期间温度高,生长快。

秧苗纵向生动长难控制、易串根,抛栽困难。

同时秧苗在软盘内生长时间过长,养分消耗贻尽。

由于受生长条件的限制秧苗枯黄、素质差,抛栽后恢复生长慢,一般生育期延长5―7天,大田生长后期易受寒露风危害,严重影响产量,甚至失收。

因此,要求用手插秧,确保丰收。

七、施足底肥,及时追肥。

每亩施复混肥(氮13、磷5、钾7)80斤,加碳铵20斤作浪耙肥,追肥每亩施尿素15斤、钾肥15斤。

(推荐用湘潭市先锋农场产品有机复混肥)。

八、科学管水。

前期浅水促分蘖,中期够苗晒田,后期保持田间湿润,收获前落水干田。

九、综合防治病虫害1、种子消毒:首先用清水选种,然后用强氯精浸种消毒。

2、注意防治稻瘟病:要求在苗期、分蘖期、始穗期及时打药防治稻瘟病。

3、其他病虫,根据植保部门发布的预测预报及时打药防治。

注意事项:第一:生产前与龙头企业签订生产收购合同,确保种植效益。

第二:在技术上派专人包干负责。

第三:为便于管理要求连片种植。

第四:应选择大垅田和无稻瘟病病源的地方作生产基地。

临稻13号高产栽培技术

临稻13号高产栽培技术

临稻13号高产栽培技术摘要阐述了临稻13号特征特性,从培育壮苗、大田栽培、肥水运筹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临稻13号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在鲁东南的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临稻13号;高产;栽培技术莒县地处鲁东南,属优质粳米区,自然条件适合水稻种植,常年种植水稻 6 666.7hm2左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的安全、环保、优质稻米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临稻13号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1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50d左右,有效穗357万穗/hm2,株高90cm左右,穗长16cm,穗粒数121粒,结实率90%,千粒重27.8g,米质优,口感好,高抗条纹叶枯病,高抗倒伏;2007~2008年莒县试验平均单产8 659.5kg/hm2,比对照京引119增产13.4%。

2栽培技术2.1培育壮苗2.1.1选地。

选择地势高燥、土壤肥沃、交通便捷、靠近水源、灌排方便的地块作育秧地。

2.1.2施肥。

作畦前,施有机肥75t/hm2、高浓度三元复合肥750kg/hm2,缺锌地块加施锌肥22.5kg/hm2。

2.1.3种子处理。

①晒种:选晴好天气晒种2~3d,以促进种子后熟和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同时紫外线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

②选种:常用的有清水漂种、盐水漂种和泥水漂种,以盐水和泥水漂种效果最好,漂后用清水冲洗2~3遍,剔除秕谷和杂草种子。

③石灰水浸种:用 1.5%石灰水浸4~5d,水面要覆过稻种10cm以上,在浸种过程中,注意保护好水面面膜,不可触破,中途不可搅拌,否则效果不好。

2.1.4播种。

播种期可根据品种的生育期以及插秧时间推算,一般秧龄40~45d。

播种方法是整好畦浇透水后播浸过的稻种50g/m2,播量过大不利于分蘖。

播后用5%辛硫磷颗粒剂15kg/hm2对干细土150kg/hm2,均匀撒入苗床防治地下害虫,覆土4~5cm以防透风落干。

待种子扎根后分2次退土,约留土1cm厚,使芽鞘接近地面,有利于幼苗生长和分蘖。

湘晚籼13号原种生产高产栽培技术

湘晚籼13号原种生产高产栽培技术

湘晚籼13号原种生产高产栽培技术
童泽霞;周铁夫;龚均治;康艺祥;黄科延
【期刊名称】《作物研究》
【年(卷),期】2005(019)001
【摘要】湘晚籼13号是湖南省水稻所选育的优质晚籼稻品种,由于香气浓、米质好、产量高、加工性能好等优势,受到消费者、加工企业和农民的青睐。

该品种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30d左右,是当前湖南高档优质稻的主栽品种。

2004年在长沙县干杉乡斗塘村进行了6hm2原种生产,平均每公顷产量达6600kg,高产丘每公顷8100kg。

其栽培技术如下。

【总页数】1页(P49-49)
【作者】童泽霞;周铁夫;龚均治;康艺祥;黄科延
【作者单位】长沙县农业局,湖南,长沙,410100;长沙县干杉乡农技站,湖南,长
沙,410129;长沙县农业局,湖南,长沙,410100;长沙县农业局,湖南,长沙,410100;长沙县干杉乡农技站,湖南,长沙,4101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3+30.4
【相关文献】
1.优质稻湘晚籼13号高产栽培技术 [J], 杨柳
2.香型优质稻湘晚籼17号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J], 杜登科;邓正春;吴仁明;何维君
3.湘晚籼12号提质降镉高产栽培技术 [J], 管恩相;谭旭生;郭文高;曾跃华;刘立新
4.湘晚籼17号在湘北环湖区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J], 陈丽妮;陈恺林;张玉烛;刘功朋;陈德华;李晓平;周学其;蔡灿然
5.优质香稻湘晚籼17号高产栽培技术 [J], 张海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产 量影 响小 。 2 0 — 0 7年在 回龙 铺 镇 天 鹅 村 进 行 千 亩 高 产 栽 培 风 , 04 2 0
示 范, 均单 产 4 0 g 6 m 以上 , 平 8k/ 7 6 高产 田块 达 到 6 0 14 生 育期偏 长 0 . 湘 晚籼 1 3号 省 区试 平 均生 育 期 1 37 . 2 .d 比对 照 k /6 m 以上 。2 0 g6 7 0 7年金 洲 乡千 亩高 产栽 培示 范 , 平
表 2 湘晚籼 1 3号 经 济 性 状
5 但 淀 粉( 04 和 食 味 评 分 三 个 指 标 外 , 余 的 1 低 . %) 其 0项 分农 户秧 龄 超过 3 d以上 , 未 见明显 影 响 。
表 1 湘 晚籼 1 3号 生 育 进 程


7 — 9 —
维普资讯
瘩2蛆 i 执 硇
15 。 3 d 故在 栽培 措施 中应 适 当注 意早 播早 栽 。 晚籼 湘
1 3号生 育进 程如 表 1 。
. 湘晚籼 1 3号 米 质 分析 结 果 : 米 率 8 .%, 米 15 秧龄 弹性 大 糙 00 精 经试 验 , 品种 的秧 龄 弹性 较大 , 稀播 匀播 条件 该 在 率 7 . 整 精 米 7 .%, 米 长 为 75 , 宽 比为 42 %, 00 精 . mm 长 4 0 3 , 白粒 率为 6 垩 白度 06 透 明度 1级, 硝 值 下 。 d以内 的秧 龄 均不 会 出现秧 苗 老 化 现 象 。宁 乡 .垩 5 %, .%, 碱
16 穗粒 结构较 好 .
2 8 粮 作物 0. 食 05
10粒, 实率 较高 (0 , 2 结 8 %) 千粒 重 2 g左右 , 8 籽粒 细长 ,
0~ 谷壳较 薄, 便于 加工 , 出米 率高 。( 见表 2 ) 湘晚 籼 1 3号穗 较长 ,着粒较 稀 ,每穗 粒数 10 充 实度好 ,
4 . 。育秧 移栽 , 生 育期 17 6 全 2 d左右 。 育抛 盘 均 单产 4 5O g6 7 高 产 田达 到 6 8 g6 7 7 . /6 m , k 2 k/6 m 。湘 V 6长 1 d — 1 0日左 右成 熟 ,全 生育 期 晚籼 1 3号 产 量 年 际 变 幅 小 。 年 际 间 单 产 差 只 有 秧 6月 5 7日播 种 ,0月 2 3 . g 高 产且 稳产 。 72 , k 1 . 米 质优 2
种植 1 O万 h 以上 , m2 已成 为湖 南省 主栽 高档 优 质稻 品种 。根 据 湘晚 籼 1 3号 生育期 偏 长的特 性 。 采 取相 应 的规避 调优 措 施 , 以获得 高产 、 质 。 可 优
关键 词 : 质 稻 ; 晚籼 1 优 湘 3号 ; 产 栽 培 高
湘晚籼 1 3号 ( 名 农 香 9 ) 湖 南 省 水 稻所 研 指 标 均 达到 了 省颁 一等 优 质米 标 准 。米饭 蓬 松。 泽 又 8是 光 究 育成 的高 档 优 质 晚 籼 品 种 ,0 1 通 过 湖 南 省农 油亮 , 味可 口, 而不 黏 , 饭 不 回生 。该 品种 是 湖 20 年 食 软 冷
维普资讯
粮 物2 8 食作 0 . 05 1 3号
主要特 点 及 高产 栽培 技 术
刘金 秀 李 清 明 尹仕 明 石 纪成 ( 南省 宁 乡县 农 业局 4 0 0 湖 l 6 0)
年 平 均 单 产 3 73 g 6 m 。 虽 比 对 照 V 6减 产 9. / 7 k6 4
该 品种 茎 秆 粗壮 , 肥抗 倒 . 耐 几年 来 未 发 现倒 伏
抗寒 露 1.6 ,但 作 为 高 档 优 质 稻 农 民 是 可 以 接 受 的 。 现象 。该 项 品种最 大 的特 点是 后期 耐寒 性 强 。 3 % 7
作物 品种 审定 委员 会 审定 。宁 乡县 自 2 0 0 2年 引进 以 南 品 牌 稻米 的 主要 原 料 , 出米率 高 , 受稻 米 加 工 因 深
来, 现成 为 该 县优 质 稻 主载 品 种 , 年种 植 面 积 稳定 在 企 业 的欢迎 。
1 0万 亩 以上 。该 品 种 美 中不 足 的 是 生 育期 偏 长 . 为 13 抗 性好 . 此, 在栽 培 上采 取 扬 长 避短 的 规 避措 施 , 可 收 到好 即 的效果 据 省 区试 的抗 性鉴 定结 果: 白叶枯 病 7级, 稻 抗 抗
瘟 病 9级 。在 湖 南 1 个 县 多年 种 植 . 0多 田间 只发 现
苗 稻瘟 和叶 稻瘟 , 有发 现穗 稻瘟 。我 县 多年 大面积 没 种 植 , 品种 只零 星 发生 苗 稻瘟 和叶 稻 瘟 . 没有 造 该 但
1 品种 主 要特 点
11 产 量高 .
从 19 — 0 0年 区试 产量 分 析 . 晚籼 1 9 9 20 湘 3号 两 成危 害 。
0 7年 7 8月 遇 到多 年难 见 的高 温 干旱 , 一 些 — 使 70级 , . 胶稠 度 6 mm, 链 淀粉 含量 1 .%, 白质 含 县 2 0 2 直 66 蛋 部 量 91 食 味综 合 评 分 76 .%, .。除 了 胶稠 度 ( 低)直 链 农 户 的 盘 育 秧 和 水 育 秧 因无 水 耕 地 而 推 迟 插 秧 , 偏 、
摘要: 湘晚 籼 1 是 湖 南省 水稻 所研 究 育成 的晚 籼 品种 , 品种 秧 龄 弹 性 大 , 寒耐 寒 能 力 强 , 3号 该 抗 耐
肥抗 倒 , 米质 优 良、 产 高产 , 受农 民和 稻 米加 工企 业 的普 遍 欢 迎 , 稳 深 目前在 湖 南 、 北 、 西 等省 湖 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