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变形监测方法与监测成果分析

合集下载

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案深基坑施工是一种重要的地下建筑工程形式,为了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需要进行细致的监测和控制,以及有效的应对措施。

本文将就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案进行探讨。

一、监测目标深基坑施工监测的目标是对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参数和指标进行监测,主要包括:土壤位移、支撑结构变形、地下水位、沉降、裂缝变化等。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

二、监测方法1. 土壤位移监测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如全站仪、陀螺仪等,对基坑周边的固定点进行位移监测。

监测时间周期为每日、每周和每月,并记录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2. 支撑结构变形监测选择适当的变形测量仪器,如倾斜仪、水平测量仪等,对支撑结构进行变形监测。

监测频次为每天、每班、每小时,并及时记录监测数据。

3. 地下水位监测使用水位计或压力传感器等仪器,对基坑内外地下水位进行监测。

监测频次为每天、每周,并记录监测数据。

同时,要与附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进行联动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水位变动对周边环境无影响。

4. 沉降监测采用经验法和仪器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基坑区域和周边区域进行沉降监测。

经验法包括基坑周边建筑物的观测和技术交底,仪器法则使用精密测量仪器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5. 裂缝变化监测通过视觉观测和测量仪器相结合的方法,对基坑周边建筑物的裂缝变化进行监测。

监测频次为每日、每周,并记录监测数据,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三、监测数据处理在监测过程中,应将监测数据进行及时整理和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分析将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以便了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整改。

2. 结果报告每次监测结束后,应编制监测结果报告,详细记录监测过程、数据和分析结果。

报告中应包括监测数据的图表展示和文字说明,以便后续工作的参考。

四、应急措施1. 监测告警在施工监测过程中,如发现土壤位移超出允许范围、支撑结构变形异常、地下水位剧烈波动等情况,应及时发出告警信号,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应对。

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分析

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分析

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分析摘要:基坑变形监测在基坑施工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内容有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沉降监测、应力监测,及地下水位监测、护坡监测和周围环境监测等。

本文结合深基坑工程实例,对基坑变形监测逐一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具体的变形监测技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有效确保了整个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变形监测;水平位移;支护中图分类号: tv5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也变得日益紧张。

为了提高土地的空间利用率,人们在加大建筑高度的同时,也争相开发地下空间。

随着基坑支护工艺及技术的不断完善,基坑的开挖深度在不断的加大,深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多。

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由于地质情况的复杂、岩土工程理论的不完善、人为的因素等原因,致使基坑支护安全事故不断。

因此,基坑支护的监测工作,尤其是深基坑的变形监测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通过动态监测为实现信息化施工、动态设计和及时提供反馈和预警信息,是确保整个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

2基坑变形监测的内容深基坑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沉降监测、应力监测,及地下水位监测、护坡监测和周围环境监测等,一般通过设定监测项目的报警值来保障基坑施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在监测过程中,不仅要提供精确的监测数据,还应加强对基坑水文地质的了解与分析、基坑与周边相邻建筑物关系的分析研究。

2.1围护结构的监测(1)水平位移监测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是围护结构变形最直观的体现,是整个监测过程的重点。

围护结构变形是由于水平方向上基坑内外土体的原始应力状态改变而引起的地层移动。

基坑开挖时水平方向影响范围为1.5倍开挖深度,水平位移及沉降的监测控制点一般设置在基坑边2.5~3.0倍开挖距离以外的稳定区域。

变形监测点的布置和观测间隔应遵循以下原则:间隔5~8m布设1个变形监测点,在基坑阳角处、距周围建筑物较近处等重要部位适当加密布点。

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实例分析

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实例分析

第一组 为邻域内路面沉降 ( 图6 见 ); 第二组为邻域高层建筑沉降 f 见图8 ); 第三组 为邻域 二层建筑 沉降 f 见图9 )。 从 沉降监测结果 可以看出 :从基础 垫层施 工开始 。 有沉降监测 所
点位 的变形均趋于收敛 。第一组 路面沉 降最大 ( 最大值7 rm);第 . 7 a
参 考文献
【】 田 麦久. 动训 练学【 . 1 运 M】 北京 :人 民体 育 出版 社 .20 . 0 08 【 中国奥委 会官 方 网站 2 】 【 新浪体 育 3 3 J
运动员进入 国家队 训练的年 龄大。
4 结论
作 者简 介 董亚会 (9 6 ). .陕西师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 1 一 士 8 向 体 育教 学 。
用。
1 工程 概 况
( ) 壁测斜 。本 工程根据 实际需要 ,布置了3 1 坑 个测斜孔 位 , 采 用 测斜仪 进行监测 。本工程 规定 :与基坑壁垂直 的方 向为A .且指 向 向基坑为A 方向正向。坑 壁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成果见 豳3 I4 和玺 。 l

图3 测 斜 - TD1 平 位 移 曲 线  ̄ L 水 图4 测 斜 : TD2 I L 水平 位 移 曲线
岁 ,乒乓球 相差5 岁 ,羽毛球 相差一J 岁 ,可以看出 ,女运动员比男 . 2 . 7
克托莱指数与体重 保持一致 。 ( 体 操 、跳水和 乒乓球的男女运动 员开 始训练的年龄相对较 2) 小 ,射击 男女运动 员的年龄相对较 大;举重和射击的男女运动员进入 省队的年龄较大 ,体操和跳水的男女运动 员的年龄较小 ;举重和射击 男女运动 员进入国家队的年龄比较 大 ,体操男女运 动员的年龄最小。
二组 邻域内高层建筑沉降最小 ( 大值2 mm);第三组基坑 南便 最 . 4 仁 I

深基坑围护结构位移变形及内外力监测技术

深基坑围护结构位移变形及内外力监测技术

深基坑围护结构位移变形及内外力监测技术一、深基坑围护结构及其位移变形1.地铁深基坑特点地铁施工中,通常在地铁车站处采用明挖法进行,必然产生比较深的深基坑,对于有多条地铁线路相交的换乘枢纽站来说,其深度更大,。

相对于一般基础工程而言,地铁深基坑工程具有许多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深度大。

通常在十米以上,对于有线路交叉的换乘车站其深度会更大开挖面积大,长度与宽度有的达数百米给支撑系统的设计、施工和安全保障带来较大的困难。

(2)地铁往往修建在大型城市,而我国绝大部分大型城市位于沿海或滨江地带,这些区域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很差,且施工期受地表交通影响非常严重,在软弱的地层、高水位及其它复杂场地条件下开挖深基坑,极有可能会产生土体滑移、深基坑失稳、桩体变位、坑底隆起、支挡结构严重漏水、流土以至破损等病害,对深基坑工程自身及周边建筑物、地卜构筑物、市政设施和地下管线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3)施工周期长,且场地受限制多。

地铁深基坑沿线往往有大量已建或正在建的高层建筑、市政管线等,进行深基坑施工时除保障其本身的工程安全外,还需严格控制变形值,保障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

(4)因地而异。

不同城市、不同地点的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存在较大差别,而且施工环境及气象也各不相同,这些都直接影响深基坑施工方案的选择及安全。

(5)技术要求高,涉及面广。

地铁深基坑工程牵涉到土力学、岩石力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的设计及施工监测技术,必须选择合理的设计及施工参数、方法来组织施工及安全防护。

(6)施工与设计相互关联。

地铁深基坑工程对技术要求高,施工与设计必须相互协调,在设计时就要对施工工艺、支护方法、支护结构变形及受力情况进行充分考虑,以施工影响设计。

(7)对深基坑的支护技术要求高、方法多,深基坑支护的方法主要有、地下连续墙、预制桩、深层搅拌桩、钢木支撑、拉锚、抗滑桩、注浆、喷锚网支护法、人工挖孔桩、各种桩墙、板、管、撑同锚杆联合支护法和土钉墙法等,如何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施工方法非常关键。

深基坑支护体系的内力与变形监测结果分析

深基坑支护体系的内力与变形监测结果分析

图 1 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3 监 测 结 果 分 析 3 1 锚 杆 预 应 力控 制 .
25 .m厚 的挡土墙壁 ; 基坑 围护 结构采 用直径为 10 mm 人工 20
挖孔桩 , 护壁厚 度 10 5mm, 桩间距 10 mm ̄ 50 在开挖深度范 围内设
锚杆在锁定 以后 , 用频率仪对土层锚杆进行应力监测 。从表 1 中所测数据 可以看 出, 6根锚 杆施加 的预应 力均有 不同程度 的 损失 , 号锚杆损失最大 , 5 . k 损失率为 5. , 6 为 4 7 N, 4 7 最小 的荷
水帷幕的水泥土搅 拌桩直径 50 0 mm, 间距 4 0 m, 5排。 0m 共
2 监 测点 设 置
() 1变形观测点设置于桩顶冠 梁上 , 同一基坑边 上的观 测点 应位于一条直线上 , J 光学经纬仪监测 。 用 2 () 2 钢支撑监测的时候 每层 选取 7 根钢管 , 最大 间距 3m, 0 最 小间距 1 .m, 0 5 每根 4 点 , DH3 1 个 用 8 9应变仪 和表 面应变计监
.● ,
一 ,
, ,弄


_ _
表 1 锚杆锁定后预应力损 失情况
维普资讯
总第 1 1 2 期
西 部 探 矿 工 程
WES T— CH I NA EXP LORATI ON NGI ERI E NE NG
s re . 2 e is No 1 1 M a. 0 6 y2 0
2 0 年第 5 06 期
文章编号 :0 4 5 1 ( 0 6 O 一 O 5 一O 1 0— 7 6 2 0 ) 5 2 1 2

要: 在施 工过程 中, 监测 数据 结合基坑 工程 的 实际情 况进行 综合分析 , 用监测数据进 行反馈 设计和 分析 , 将 利 对后

上海某地铁车站深基坑监测分析与变形特性

上海某地铁车站深基坑监测分析与变形特性

前开挖阶段的开挖面附近 。由此可见 , 墙体水平位移的最大值处于在 当前开 挖面附近。当支撑钢支 蔓 m 撑后 , 墙 体 的水 平 位 移 的增 加 幅度 有 所 减 小 。 基 坑 开 挖 第 四层 土 到



I 廿 趁
浇筑 垫 层前 , 期 间 墙 体 水平 位 移增 大 明显 , 在
有 益 的建 议 。
关键 词 : 地 铁 车站 ;深基 坑 ;变形规 律 ; 基 坑 监测
0 引言
在 现代 城 市建 设 中高 层建 筑 、地铁 工 程等 工 程 中大 量存 在 深基 坑 工 程 。 深 基坑 工 程是 国家规 定 的具有 较 大危 险性 的工 程 之一 。 深基 坑 工程 开挖 施工
至底 板 浇 筑 完成 , 墙 体 水 平 位 移 变 化 才 趋 于 稳定。 墙体 的变 形 不仅 发 生 在开 挖 面 以 上 , 开
地 下两 层 多跨 钢筋 混凝 土框 架 结构 岛 式 车站 , 标准 段 净宽 1 7 . 6 m, 站 台 中心里 程 处 轨 顶 标 高 为一 1 O . 2 2 6 m,覆 土 埋 深 2 . 4 m,
车站从 S D K 4 6 + 6 2 7 . 3 4 6
以上增大迅速, 基坑底部也有一定的变化。地下连续墙墙体的水平位移大小 及分 布 与基 坑 开 挖深 度 、 围护 结构 体 刚 度 、 支撑 系 统 的 刚度 、 地质状况、 地 面
浇筑 垫 层 后 , 增加 的幅
1 。
罐 剜
图1东明路 站 总平 面 图


净宽 1 7 . 6 m。具 体见 图 1 东 明路 站总 平 面 图。
度减 小 , 但 墙体 水 平 位 二 t o 移依 然有 增 大趋 势 。 直

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案深基坑工程是由于场地有限、建筑要求或地下空间的需要等条件引起的工程形式。

深基坑施工属于地下施工,在施工期间,受力环境、土体变形、地下水位的变化等因素均会对施工造成影响。

因此,在深基坑施工中,需要进行一定的监测和管控措施,以降低施工风险。

本文将就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案进行探讨。

一、监测对象深基坑施工中,需要进行多项监测。

其中,监测对象主要包括:周边建筑物、挡土墙、支撑结构、地下水位、土体变形等。

周边建筑物: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载荷可能会对周边建筑物的承载力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进行测量,以保证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性。

例如采用水平变形测量技术,追踪建筑物的水平变形情况;采用应力应变测量技术,监测建筑物的应变情况等。

挡土墙:挡土墙是深基坑施工的关键部分,其破坏会对施工造成影响。

因此,需对挡土墙进行一定的监测措施,例如采用水平变形测量、挡土墙内部应力应变测量等技术,确保挡土墙的安全性。

支撑结构:深基坑施工中,支撑结构起着桥梁的作用,因此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支撑结构的监测需要兼顾不同监测技术,例如采用应力应变测量、变形测量等技术综合考虑,以确保支撑结构的安全性。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是深基坑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监测对象,它的变化可能会对施工造成直接影响。

因此,需要对地下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调整支撑结构的支撑力度,以保障施工安全。

地下水位的监测通常采用液位计、电测和潜孔测压等技术。

土体变形:土体变形是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无法避免的问题。

其合理监测和处理,能够及时报警,有效避免施工风险的发生。

土体变形的监测通常采用变形监测技术,如支撑结构内测点、土壤应变测点等。

二、监测方法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法主要分为静态监测和动态监测两类。

静态监测:静态监测是指在施工期间或施工前后采用有限数目的测量点,通过周期性监测来评估基坑工程在整个施工周期内的受力环境和形变情况。

静态监测主要包括水平变形监测、变形监测和应力应变监测等。

深基坑工程监测技术与数据分析

深基坑工程监测技术与数据分析


为差 分 改正 后的 方位角
若 以 变形 点 第 一周 期 的 坐标 值 (


z ) 作 为初始 值 , 则各 变形点相 对 于第 周期 的变 形量 为:
AX P= xP—x
AZP=ZP—Z
全 事故 , 也 提 醒 土 木 工作 者, 在 基 坑 施 工 过
程 中, 对基 坑 围护 结 构及 其周 围环 境 进行 监
工程 安 全。
0 坡顶位移观测 点 0 基准点或 工作基 点
A s = 1 / △ + A + △ z 这样 , 进 行 基 坑 监 测 时, 每 次 观 测 都 可 以得 到一 个位移 值 , 从 而 可 以获得 监测 点 的
变形 速率 和基 坑 边坡 坡 顶 的变 形规律 , 并 通 过设 定极 限值来 判断 是否超 限而报警 。
位等监测成果进行了 分析, 得到了 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 深基坑工程监测 数据分析 技术
中图分类号: T U 4 7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6 7 4 - 0 9 8 X( 2 0 1 3 ) 0 4( a ) - 0 1 3 0 - 0 2
随 着 深基 坑 工程 建 设的 不断 发展 , 越 来 越 多的人认 识到 : 基坑 虽然作为 临时 工程 , 但 其 重要 性 与主 体工程 相 同, 在 基坑 工程 施 工 期 间务必确 保 基 坑 安全 。 全 国一 系列 基坑 安
此方法在 监 测基 坑顶 部 的水平位 移 时,
1工程概 况
图1 基 坑 监测平面 布置 图
在获 得水平位 移 工作基点 和 变形点的基 坑 抵
济 南天 马 相 城 华昱 大 厦B 座工程, 场 地 偿坐 标 系坐标 后, 将 本 期 的基坑 抵 偿坐 标 分 位 于济 南 市高 新 区孙 村片 区春晖 路 东侧 , 科 是直接 为支护 系统的 下步 设 计和 施 工决策 服 解为 与基 坑边 线 平行 ( 纵 向) 和垂 直 ( 横 向) 务的 , 这是 现场 测量 的基 本 出发 点。 同时, 基 创 路 以南 。 拟 建华 昱 大 厦B 座为地上2 4 层, 的坐 标 系统 , 通 过 矢量 差 分 精确 计算 出横 向 地 下2 层, 基 础埋 深 均 为一9. 0 m, 且 楼 座 下 坑 监 控测 量也是 对初 始设 计 的完善 和修正 , 和纵 向偏 移值 , 与上 期的 相 应偏移 值 进 行 比 所 以必 须 地 下车 库 与周 围地下车 库 ( 地下 2 层) 相连 。 是对 基坑 开 挖 施工 的指导 和 调 整。 较, 以 获得 两期 期 间各 点的 横 向和纵 向的变 把 基 坑 支 护监 控 测 量 贯 穿于 基 坑 开 挖 支 护 平 面 尺寸约 l l 4 . 8 mx 7 1 . 4 m, 本 次 支护 工 形值, 基坑 监 测 主 要利 用垂 直 ( 横 向) 基 坑 程 监 测 范 围包 括 华昱 大厦 B 座 主 楼及 地下 车 施 工的整 个过 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监测项目
综合考虑本工程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基坑周边环境对监测项目的影响,并依据相关规范要求,确定本基坑的监测项目为:
(1)基坑土钉墙坡顶水平位移监测;
(2)基坑土钉墙坡顶竖向位移监测;
(3)基坑护坡桩桩顶水平位移监测;
(4)基坑护坡桩桩顶竖向位移监测;
(5)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6)土钉及锚杆拉力监测;
图1各监测项累计变化最大值变化曲线图
从图1可以看出:监测点PD009相关区域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其变化前期呈缓慢变大,中期呈现上下波动,后期呈趋于平稳的发展态势,整个监测过程中变化值均未达到设计报警值,该区域边坡发展态势良好,边坡安全。
3.4地下水位监测
采用电测水位仪进行地下水位监测。具体测量方法:按四等水准对水位观测井的井口固定点进行高程测定,每次测量井口固定点至地下水水面竖直距离两次,当连续两次静水位测量数值之差不大于±1CM/10M时,将两次测量数值及其均值进行记录,根据记录值进行水位高程的计算,本次水位高程和上次水位高程的差值就是地下水位的变化量。本工程共布设8个地下水位监测井。
本工程基坑水平位移使用LeicaTC12011″级电子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极坐标法进行监测。竖向位移使用TrimbleDini12电子水准仪进行观测,采用往返测进行监测。在测量过程中,严格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中第6.2水平位移监测和6.3竖向位移监测的具体相关技术规范进行作业,保证测量精度。
(3)每一深度的正反两读数的绝对值宜相同,当读数有异常时应及时补测。本工程共布设10个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
3.3土钉及锚杆拉力监测
采用采用MSJ-3型锚索测力计和608A型振弦读数仪进行土钉及锚杆拉力监测。具体测量方法:在锚杆加锁之前按照技术规定把锚杆拉力计套在锚杆顶端,把拉力计的电缆引至方便正常测量的位置,然后用锁扣锁上固定,并进行拉力计的初始频率的测量,必须记录在案,以后即可按要求开始正常测量。本工程共布设12个土钉及锚杆拉力监测点,分为上下2排,6个断面。
2基坑支护方案及监测项目源自2.1基坑支护方案为节约施工空间,保护临近构筑物和地下设施,减少基底回弹,利用支护结构进行地下水控制,需选择有效的支护方式(李奋强,2005)。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6m,其中基坑北侧上部1.1m采用放坡挂网喷砼支护,下部采用护坡桩+锚杆的支护形式,基坑东侧、南侧和西侧分别采用上部7.50m土钉墙,下部护坡桩+锚杆的支护形式。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规定,本基坑为一级基坑。
4监测成果分析
通过获取实时监测数据资料,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准确判断基坑的变化趋势,确保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安全(罗顺飞等,2012;黄志全等,2014;杨雪涛等,2014;刘浩等,2015)。由于本工程数据量较大,本文只对各监测项的累计变化最大值进行分析。
4.1土钉墙坡顶水平位移监测
从监测成果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截止到2014年7月15号,土钉墙坡顶水平位移累计变化最大值为14.5mm,未达到设计报警值,该点为PD009监测点,其位于本基坑北侧边坡东部区域,其变化曲线见图1。
深基坑变形监测方法与监测成果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深基坑变形的监测方法与监测成果展开了分析,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基坑支护方案及监测项目作了详细的阐述,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应有效的监测方法,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深基坑;变形监测;方法;成果
深基坑监测是深基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基坑变形监测作为深基坑监测的一个重要内容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为了保障深基坑的工程施工,施工方就需要及时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监测工作。基于此,本文就深基坑变形的监测方法与监测成果进行了分析,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7)基坑地下水位监测;⑧现场巡视检查。
根据基坑工程的受力特点及由基坑开挖引起的基坑结构及周围环境的变形规律布设各监测项目的监测点。
3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方法
3.1水平、竖向位移监测
本工程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中第5条监测点布置的具体相关要求共布设土钉墙坡顶水平、竖向位移一体监测点100个,编号为PD001~PD100,护坡桩桩顶水平、竖向位移一体监测点98个,编号为S001~S090,SJ01~SJ08,北侧暗沟及地表沉降监测点26个,编号为D01~D26。具体埋设方法为在土钉墙坡顶和护坡桩桩顶较为稳固的地方用冲击钻钻出深约20cm的孔,用稀释的水泥浆填充,最后垂直放入强制对中装置,顶部用工具抹平。
3.2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采用数字式CX-901E型测斜仪进行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具体测量方法:
(1)用模拟测头检查测斜管导槽;
(2)使测斜仪测读器处于工作状态,将测头导轮插入测斜管导槽内,缓慢地下放至管底,然后由管底自下而上沿导槽全长每隔0.5m读一次数据,记录测点深度和读数。测读完毕后,将测头旋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内,以上述方法再测一次,测点深度与第一次相同。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某工程南北长约400m,东西宽约340m,总用地面积约为136916m2。本工程以住宅、配套公建及地下车库为主,主要包括11栋住宅楼、4套配套公建、1个地下车库。周边建筑物已拆迁完毕,无建筑物,场地空旷。
1.2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建设场区按成因年代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和一般第四纪冲洪积层3大类,按地层岩性进一步分为8个大层。建设场地内的潜水普遍分布,含水层主要为细砂④层,透水性较好,由于受场地挖土施工致使地面标高变化的影响,地下水埋深差别较大,水位埋深为3.50~16.30m,静止水位标高为19.26~21.67m。勘察期间承压水也是普遍分布,含水层主要为中细砂⑥层,水头高度为一般为3~5m,最大水头高度可达7m左右。受挖土施工导致的地面标高变化影响,承压水水位埋深差别较大,水位埋深为12.30~24.00m,静止水位标高为11.11~12.98m。随上部隔水层粉质粘土⑤层的厚度及标高变化,其承压性随之变化,总体上西北部承压性水头稍高,东南部略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