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计数法 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学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学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特点- 学会将数值转换为科学计数法表示-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运算法则教学大纲:1. 科学计数法的介绍- 解释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作用- 展示科学计数法在科学和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2. 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解释如何将大型数值转换为科学计数法表示- 示范如何将科学计数法表示转换为标准数值形式3. 科学计数法的运算法则- 介绍科学计数法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中的运算规则- 提供实际例子和练,以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运算法则4. 应用练- 提供一系列练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科学计数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解答练题,强化他们的运算技能和应用能力5. 总结和评估- 对所学的科学计数法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 进行小测验或问答活动,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教学资源:- 幻灯片投影仪及相关课件- 教科书和练册- 白板和白板笔教学评估:- 练册上的作业完成情况及准确性- 小测验的成绩和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学生在应用练中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活动:- 在展示科学计数法的介绍时可以利用幻灯片和图表进行说明- 在教授转换和运算法则时,通过示范和实例进行讲解- 在应用练中,可以组织小组合作解答问题,促进合作研究和互动交流教学方法:- 讲授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和说明来传授科学计数法的知识和技能- 练方法:提供练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评估方法:通过作业、小测验和回答问题,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理解程度备注:本教案适用于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科目时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计数法。
三年级数学教案:熟练掌握科学计数法的使用

三年级数学教案:熟练掌握科学计数法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掌握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
2.了解科学计数法的使用范围和作用。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点1.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
2.使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科学计数法的运用与实际问题的结合。
2.科学计数法与常规计数法的对比与思考。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2.演示法3.讨论法五、教学内容1.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科学计数法是一种简便的数字表示法,用于表示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字。
科学计数法表示数值的形式为:A×10的n次方其中 A 叫做尾数,n 叫指数。
例如:2800可以表示为 2.8×1000,这就是科学计数法。
2.科学计数法的基本运算法则(1)加减法进行加减法运算时,需要把指数同数(或配成同数)。
对尾数进行加减。
例如:4.5×10的-2次方+ 3.2×10的-3次方先将4.5×10的-2次方改写成0.045×10的0次方,对尾数进行加法运算:0.045×10的0次方+ 0.032×10的0次方= 0.077×10的0次方将上述结果改写成科学计数法,得7.7×10的-1次方(2)乘法进行乘法运算时,把两个数的尾数相乘,指数相加。
例如:4.5×10的-2次方×3.2×10的1次方4.5×3.2=14.4,10的-2次方+10的1次方=10的-1次方,:4.5×10的-2次方×3.2×10的1次方=1.44×10的-1次方(3)除法进行除法运算时,把被除数的尾数除以除数的尾数,指数相减。
例如:4.5×10的-2次方÷ 3.2×10的1次方4.5÷3.2=1.40625(保留5位有效数字)10的-2次方-10的1次方=-10的-3次方,:4.5×10的-2次方÷ 3.2×10的1次方=1.40625×10的-3次方3.使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1)如何表示星际距离?距离大到无法用公里或光年来表示。
认识科学计数法的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认识科学计数法1.教学目标:(1)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运用方法;(3)了解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教学内容:(1)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意义;(2)科学计数法的基本运用方法;(3)科学计数法的高级运用方法;(4)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基本和高级运用方法,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主要特点和运用方法。
(2)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基本运用方法和高级运用方法。
(3)探究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科学计数法的应用,并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认识和掌握能力。
4.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一些有趣的生活或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讲解:讲解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包括科学计数法的定义、特点及其在数学、科学和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3)演示: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基本运用方法和高级运用方法。
(4)探究: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水平。
5.教学工具:(1)科学计算器;(2)数据处理软件;(3)教学PPT。
6.教学效果:(1)学生在知识面上获得了很大的拓展和提高,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以及基本和高级运用方法掌握得比较熟练;(2)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工程领域中;(3)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能力得到提高,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7.结束语:科学计数法是一项实际运用非常广泛的重要技能,掌握这项技能不仅对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研究中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以便更好地掌握科学计数法的基本和高级运用方法。
同时,我们也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以便更好地掌握这项技能。
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教案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科学记数法教学目标:1、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学习,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感受大数,促使学生重视大数的现实意义,以发展学生的数感。
重点: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难点:正确掌握10n 的特征以及科学记数法中n 与数位的关系【情景引入】1、 数据,如:太阳的半径约696 000千米;全世界人口数大约是6 100 000 000;光速约300 000 000米/秒地球上的陆地面积约为149 000 000平方公里2、提出问题:这样的大数,读、写都不方便,这些大数怎样表示才好?我们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些读和写都比较困难的大数,那就是科学记数法.【教学过程】1、观察10的乘方的特点:210=100,310=1000,410=10000,……猜想:10n 在1的后面有多少个0?得出结论:一般地,10的n 次幂,在1的后面有n 个0.练习:(1) 把下面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000,100000000,100000000000.(2) 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数:103,105,1012,101002、刚才出示的图片中的大数能这样表示吗?怎样表示?有什么规律?696 000=6.96×100 000=6.96×1056 100 000 000=6.1×1 000 000 000=6.1×109149 000 000=1.49×100 000 000=1.49×108根据上面例子,我们把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 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说明:与10的幂相乘的数a ,必须是大于等于1且小于10,这是科学记数法的规定。
3、例题分析:例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1 000 000;(2)57 000 000;(3)123 000 000 000解:(1)1000 000=610 (2)57 000 000=5.7×710(3) 123 000 000 000=1.23×1110小组讨论:这些式子中,等号左边整数的位数与右边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归纳结论:一个数的科学记数法中,10的指数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如57 000 000有8位整数,10的指数就是7.△ 填空:7101.6 =______________,它有____个整数位;81096.6⨯=_____________,它有_____个整数位;所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这个数的整数位数一目了然,这对于判断数的大小是非常方便的。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0科学计数法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0科学计数法
1.科学计数法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2.科学计数法的转换规则;
3.科学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4.实际问题的解决: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
5.练习:相关科学计数法的练习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理解科学计数法的能力,提升数学交流素养;
-科学计数法的转换规则:如何将一个数转换为科学计数法的形式,包括小数点的移动和指数的确定,是教学的重点。
-科学计数法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如何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提高解题效率。
-举例:将123400转换为科学计数法,即1.234×10^5,以及如何利用科学计数法进行乘除运算。
2.教学难点
-指数n的正负判断:在将一个数转换为科学计数法时,判断指数n的正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加以突破。
2.培养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增强数学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将科学计数法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建模和解决问题的素养;
4.激发学生探索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及其表示形式:a×10^n(1≤a<10,n为整数),这是科学计数法的核心表达方式,需让学生熟练掌握。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科学计数法是一种表示极大或极小数值的方法,形式为a×10^n。它在我们处理大数据和精确计算中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我们要表示13亿人,可以写成1.3×10^9,这样的表示简洁且易于理解。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科学计数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背景。
2.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3.能够将普通数转化为科学计数法表示。
4.能够将科学计数法表示转化为普通数。
5.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1.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将普通数转化为科学计数法表示。
3.将科学计数法表示转化为普通数。
三、教学难点1.科学计数法的应用场景和实际计算问题。
2.科学计数法的运算和计算。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话题通过一些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当数字很大或很小时该如何表示呢?”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以及应用背景。
Step 2 探索科学计数法1.向学生提问:“如何表示较大的数?”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何表示较大的数。
2.介绍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科学计数法是一种表示较大或较小数的方法,可以用一个十进制数乘以10的幂的形式表示。
”3.给出一个例子,比如:650,000,000可以表示为6.5 x 10^8,解释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Step 3 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1.带领学生分析和探讨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2.向学生解释: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中,允许基数(即 6.5)小于10,但大于等于1,并且指数(即8)是整数。
Step 4 科学计数法的练习1.让学生完成一些基于科学计数法的数转换练习,例如:写出下列数的科学计数法表示:0.000001,50000000,12500。
2.检查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
Step 5 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1.介绍科学计数法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2.以实例演示如何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例如:将2.5 x10^7乘以3.2 x 10^4。
3.引导学生自己尝试进行一些实际计算的练习题,例如:(8.3x 10^6) ÷ (1.2 x 10^3)。
Step 6 小结与归纳总结和归纳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并强调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8 《科学计数法》x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8 《科学计数法》x一. 教材分析《科学计数法》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意义以及运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将大数字或小数字简洁、准确地表示出来,为以后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实数等基础知识,对数字的表示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负指数、零指数幂等概念感到困惑,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2.能够将大数字或小数字用科学计数法简洁、准确地表示出来。
3.理解负指数、零指数幂的意义,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 教学重难点1.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负指数、零指数幂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科学计数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其意义;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包括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实例、练习等。
2.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的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讨论卡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科学计数法:我国的人口约为13亿,如何简洁地表示这个数字?引导学生思考,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表示方法,通过PPT展示实例,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
同时,解释负指数、零指数幂的意义,让学生明白指数的奥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
期间,可以挑选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回答,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4.巩固(10分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一组练习题。
老师参与小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实际应用。
2. 掌握将一个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的形式,以及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普通形式。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 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将一个数表示为a ×10^n 的形式,其中1 ≤|a| < 10,n 为整数。
2. 科学计数法的转换:(1)将一个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 的数字起,后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2)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普通形式:将小数点向左移动n 位,得到a 的值。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转换方法。
2. 难点:理解科学计数法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准确地进行转换。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黑板、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预报中的温度、速度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较大的数。
2. 新课讲解:(1)介绍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解释为什么a 需要满足1 ≤|a| < 10,以及n 的意义。
(2)通过示例,讲解如何将一个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如何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普通形式。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科学计数法的转换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如将卫星发射高度、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等表示为科学计数法。
4.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科学计数法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强调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科学计数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科学记数法
教学目标1.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进一步感受大数;
2.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要点梳理】
1.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的形式(其中),这种表示法就是科学记数法。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的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
例1.在2008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的“鸟巢”钢结构工程施工建设中,首次使用了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制的强度为8
⨯帕的钢材,那么8
4.610
4.610
⨯的原数为()
A.4 600 000 B.46 000 000 C.460 000 000 D.4 600 000 000 变式:(2010·绵阳)“4·14”青海省玉树县7.1级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4月20日央视赈灾晚会共募得善款21.75亿元.把21.75亿元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2.175×108 元B.2.175×107 元C.2.175×109 元D.2.175×106 元例2.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我国是缺水国家,目前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仅为899000亿立方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为亿立方米。
变式:(2010遵义市)太阳半径约为696000千米,数字69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课堂操练】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1万= ;1亿= ;
-= .
(2)80000000= ;76500000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写出的数,原来分别是什么数?
610
8
5
1⨯
-
10
⨯
⨯
.7
05
2.3,
,
10
3、月球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千米,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千米 , 用科
学记数法表示 : 近地点平均距离为,远地点平均距离为__________.
4、3)5(-×4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25×105
B.-125×105
C.-500×105
D.-5×106
5、(2010无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展馆面积为158002m ,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2m .
6、(2010杭州)至2009年末,杭州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约有3422000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人.
7、(2009成都)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成都的城市化推进一直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据统计,到2008年底,成都市中心五城区(不含高新区)常住人口已经达到4410000人,这这个常住人口数有如下几种表示方法:①51041.4⨯人;②61041.4⨯人;③5101.44⨯人。
其中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序号为 .
8、(2009山西)山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五台山、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著名景点,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2008年全省旅游总收入739.3亿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9、把199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写成1.99×10n -3的形式,n 的值是
10、(2009宜宾)2008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30800亿元,那么1308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A 、210308.1⨯
B 、41008.13⨯
C 、410308.1⨯
D 、5
10308.1⨯
11、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后三年内各级政府拟投入医疗卫生领域的资金将达到8500亿元人民币,用科学记数法表示8500亿为( )
A 、101085⨯
B 、10105.8⨯
C 、11105.8⨯
D 、121085.0⨯
12、(2010宁波)据《宁波市休闲旅游基地和商务会议基地建设五年行动计划》预计到2012年,宁波市接待游客容量将达到4640万人次。
其中4640万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910464.0⨯
B 、81064.4⨯
C 、71064.4⨯
D 、6104.46⨯
【每课一测】
一、判断
1. 负数不能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
( )
2. 在科学记数法a n
⨯10中,a >0。
( )
3. 在科学记数法a n ⨯10中,110<<a 。
( )
4. 在科学记数法a n ⨯10中,n 是大于1的整数。
( )
5. 100万用科学记数法可以写成1102⨯。
( )
6. 156104.⨯是156万。
( )
7. 一个大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后就变小了。
( )
二、填空 8. 100001010000010100100===,,个...n
9. 5060050650610=⨯=⨯..。
10. 6100000000中有___________位整数,6后面有___________位。
11. 如果一个数记成科学记数法后,10的指数是31,那么这个数有___________位整数。
12. 把下列各数写成科学记数法:800=___________,613400=___________。
13.“4·14”青海省玉树县7.1级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4月20日央视赈灾晚会共募得善款21.75亿元.把21.75亿元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14.把下列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
(1)10=__________;
(2)200=__________; (3)8600=__________;
(4)600800=__________. 15.把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
(1)1.0×102=__________;
(2)1.1×103=__________; (3)2.1×106=__________;
(4)3.008×105=__________.
16.你对地球和太阳的大小了解多少?请完成下列填空:
(1)地球的半径大约是637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米.
三、选择题
17.下列是科学记数法的是().
(A)50×106(B)0.5×104(C)-1.560×107(D)1.510
18.已知:a=1.1×105,b=1.2×103,c=5.6×104,d=5.61×102,将a,b,c,d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a<b<c<d (B)d<b<c<a (C)d<c<b<a(D)a<c<b<d
19.“全民行动,共同节约”,我国13亿人口如果都响应国家号召每人每年节约1度电,一年可节约电1300000000度,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1.30×109(B)1.3×109(C)0.13×1010(D)1.3×1010
四、解答题
20.用科学记数法表:水星和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57900000 km。
. 个白细胞。
21.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是什么数?人体中约有251013
22.一个正常人的平均心跳速率约为每分钟70次,一年大约有多少次?一个正常人一生的心跳次数能达到1亿次吗?(一年按365天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