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物中毒如何抢救

合集下载

氰化钠事故的处置

氰化钠事故的处置

氰化钠事故的处置氰化钠事故的处置一、氰化钠的危险性氰化钠为剧毒化学品,致死剂量为0.1-0.3g。

当与酸类物质、氯酸钾、亚硝酸盐、硝酸盐混放时,或者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空气中,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HCN气体。

当HCN 在空气中浓度为20ppm 时,经过数小时人就产生中毒症状、致死。

氰化钠和HCN(氰化氢)毒物危险程度分级为I级(极度危害)。

氰化钠属毒害感染性类危险化学品,其特性表现为:①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其毒性越大,越易被人、畜吸收;②呈固体状时的颗粒度越小,容易飞扬,越易引起中毒;③呈液体状时的沸点越低,挥发性越强,空气中的浓度越大,越易从呼吸道进人人体引起中毒;④绝大多数有机毒害品不仅有毒,而且有易燃、易爆、易腐蚀的危险性;⑤无机毒害品一般本身不燃,但其中的氰化物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等。

二、氰化钠事故的特点(一) 极易造成人员中毒氰化钠具有剧毒危害,能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进入人体,对呼吸酶有强烈抑制作用。

中毒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抽搐、抽筋和大小便失禁,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

(二) 严重污染环境氰化钠及其与水作用产生的氰化氢对大气、水域及土壤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环境生物尤其是水生物会造成严重危害。

(三) 引发燃烧爆炸氰化钠自身不燃烧,但遇潮湿空气或与酸类接触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其爆炸极限为 5.6%-40%。

与氯酸盐、硝酸盐等接触会剧烈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三、氰化钠中毒及其处理(一)中毒机理氰化物进入人体后迅速离解出氰基(CN-),氰离子在体内能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Fe3+)结合,并阻碍其被细胞色素还原为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Fe2+),结果就失去了传递氧的功能,引起组织缺氧,导致组织内窒息。

(二)中毒表现1. 轻度中毒有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流泪、流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口中有苦杏仁味等。

氰化物中毒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中毒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中毒应急处理指南氰化物——是指含有氰根(-CN )的化合物。

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

一些天然植物果实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

氰化物——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

本文探讨在出现氰化物中毒、泄漏时应如何开展紧急救援行动的问题。

氰化物中毒1. 接触途径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

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

氰化物经皮肤、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

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

2.中毒症状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

急性吸入氰化氢气体,开始主要表现为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高浓度可立即致人死亡。

经口误服氰化物后,开始主要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头昏、前额痛、乏力、胸闷、心悸等,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昏迷,严重者可出现抽筋、大小便失禁,最后死于呼吸麻痹。

若大量摄入氰化物,可在数分钟内使呼吸和心跳停止,造成所谓“闪电型”中毒。

3.应急处理(1)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若怀疑救援现场存在氰化物,救援人员应当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呼吸道防护可使用空气呼吸器,若可能接触氰化物蒸气,应当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现场救援时,救援人员要防止中毒者受污染的皮肤或衣服二次污染自己。

(2)病人救护立即把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

检查中毒者呼吸是否停止,若无呼吸,可进行人工呼吸;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如有必要,应对中毒者提供纯氧和特效解毒剂。

对中毒者进行复苏时要保证中毒者的呼吸道不被堵塞。

常见急症职业中毒损伤现场急救

常见急症职业中毒损伤现场急救

常见急症职业中毒损伤现场急救前言职业中毒是指在工作中长期接触某些有害化学物质或其他有害因素,导致身体产生疾病的一种职业病。

职业中毒往往会严重影响工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更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因此,在职业中毒损伤事故发生时,需要进行及时救治,才能减轻病人的伤害,甚至挽救生命。

本篇文档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职业中毒损伤现场急救方法。

氰化物中毒急救氰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常见于金属加工、制药和化工等行业。

氰化物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中毒,需要迅速进行急救。

急救步骤1.立即将病人运离现场,迅速送往医疗机构;2.将口鼻蒙住,保持呼吸道通畅;3.在病人肌肉中注射亚硝酸银,促进血液的解毒作用;4.静脉注射25%硫代硫酸钠溶液,抑制氰化物的毒性;5.采用人工呼吸或氧疗等措施,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

禁忌事项1.在氰化物中毒发作时,不要给予刺激性药物或补液治疗,以免加重病情;2.治疗氰化物中毒时,应特别注意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产生不良反应;3.若病情较重,应立即转运病人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特种毒物中毒急救特种毒物是一些极易吸收和蓄积的有机物质,常见于染料、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特种毒物中毒也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中毒,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

急救步骤1.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就诊,并向医生说明中毒病情;2.了解特种毒物所在区域的性质和情况,避免进一步污染;3.对于皮肤接触的特种毒物,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10%的碳酸钠或2%的肥皂水应急中和;4.对于吸入特种毒物的病人,应立即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进行人工呼吸或氧疗;5.对于口服特种毒物的病人,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口腔,并进行肠胃洗浴等紧急处理。

禁忌事项1.在特种毒物中毒发作时,禁止让病人进食或喝水;2.在给特种毒物患者做人工呼吸时,一定要注意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以免加重病情;3.在特种毒物中毒急救中,切忌使用大剂量的救治药物,以免增加病人的毒性反应。

常见化学品灼伤急救化学品灼伤是指皮肤或眼睛等部位接触一种有害化学物质后所引起的刺激性或腐蚀性损伤。

氰化物应急处置方案

氰化物应急处置方案

氰化物应急处置方案氰化物是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

其种类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

1. 接触途径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

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

氰化物经皮肤、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

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

2.应急处理(1)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若怀疑救援现场存在氰化物,救援人员应当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呼吸道防护可使用空气呼吸器,若可能接触氰化物蒸气,应当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现场救援时,救援人员要防止中毒者受污染的皮肤或衣服二次污染自己。

(2)病人救护立即把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

检查中毒者呼吸是否停止,若无呼吸,可进行人工呼吸;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如有必要,应对中毒者提供纯氧和特效解毒剂。

对中毒者进行复苏时要保证中毒者的呼吸道不被堵塞。

如果中毒者呼吸窘迫,可进行气管插管。

当中毒者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施行环甲软骨切开术。

(3)病人去污所有接触氰化物的人员都应进行去污操作:①应尽快脱下受污染的衣物,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同时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至少5分钟,冲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眼睛。

②若皮肤或眼睛接触氰化物,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5分钟以上。

若其戴有隐形眼镜且易取下,应当立即取下,困难时可向专业人员请求帮助。

③如果是口服中毒,应插胃管并尽快给服活性碳,洗胃液和呕吐物必须单独隔离存放。

3.危险特性:不燃。

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

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 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遇酸或露置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水溶液为碱性腐蚀液体。

⒋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氰化物中毒知识科普(全文)

氰化物中毒知识科普(全文)

氰化物中毒知识科普(全文)
关键词:氰化物中毒呼吸中枢麻痹心肺复苏
【概述】氰化物为窒息性剧毒物质,选择性作用于呼吸链中细胞色素氧化酶,抑制细胞呼吸;也可直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呼吸中枢麻痹,心跳迅速停止而“闪电型”死亡。

【诊断要点】
1.有氰化物中毒史。

2.呼气有苦杏仁味;极度呼吸困难,呼吸心跳迅速停止。

3.实验室血氰化物和尿硫氰酸盐含量增高。

【药物治疗】
1.一般治疗清除毒物。

2.对症支持治疗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

3.解毒剂的应用常用氰化物中毒解毒剂包括:①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如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亚甲蓝。

②供硫剂:主要是硫代硫酸钠。

1)亚甲蓝5~10mg/kg或用1%注射液50~100ml,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注射,总量可达2g,应与硫代硫酸钠交替使用。

2)硫代硫酸钠注射剂:适用于氰化物、硝普钠中毒,也用于砷、汞、铋、碘中毒。

氰化物或氢氰酸中毒时,在注射亚硝酸钠或亚甲蓝后,12.5~25g(25%~50%溶液50ml)或200mg/kg,缓慢静脉注射,每分钟不超过5ml。

1小时后可重复给药。

小儿剂量0.25~0.5g/kg。

硝普钠中毒可单独使用本品。

【注意事项】
1.不能与亚硝酸钠混合注射。

2.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血压下降。

氰化物中毒的急救与治疗正式版

氰化物中毒的急救与治疗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氰化物中毒的急救与治疗正式版氰化物中毒的急救与治疗正式版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现场急救与清除毒物(1)吸入中毒者,应立即脱离中毒现场,脱除污染衣物,并清洗皮肤受污染部位,但应注意急救者自身应穿戴的防护用具,以防自身中毒。

(2)经口中毒者如时间不长应予催吐和洗胃,洗胃液选用1∶2000高锰酸钾液,洗后予服硫代硫酸钠2~3g。

2、解毒治疗(1)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竞争CNˉ,使其结合形成无毒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然后用供硫剂硫代硫酸钠,使CNˉ结合成硫氰酸盐由尿排出。

其品种、用法与用量为①4—二甲氨基苯酚(4—DMAP)。

对严重中毒者可于现场即肌内注射10%4—DMAP2ml,然后再静脉缓慢注射25%硫代硫酸钠25ml,注射速度为2.5~5ml/min。

如症状有反复,可予1h后重复使用半量。

②亚硝酸盐(酯)类,于现场可用亚硝酸异戊酯1~2支,置于手帕中捏碎,给患者口鼻吸入,每次半分钟,每2min吸1次,总量不超过5支,以做应急治疗;入院后对未吸入者可用3%亚硝酸钠6mg/kg作静脉注射,以每分钟2~4ml的速度缓慢推注,然后用同一针头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12.5~25g,必要时于1h后仍可再重复半量。

亚硝酸盐(酯)类的主要副作用为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应予注意。

常见危险品中毒急救措施常见危险品中毒急救措施常见危险品中毒急救措施

常见危险品中毒急救措施常见危险品中毒急救措施常见危险品中毒急救措施

常见危险品中毒急救措施常见危险品中毒急救措施常见危险品中毒急救措施(一)氰及其化合物离开污染区,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不可用口对鼻的人工呼吸,以防中毒),待呼吸恢复后,给患者吸入亚硝酸异戊醢、氧气,静卧,保暖。

患者神志清醒,可服氰化物解毒齐畸,或注射硝酸钠液并随即注射硫代硫酸钠液。

(二)氟及其化合物溅人眼内,迅速离开污染区,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以上。

皮肤灼伤,在水洗后,可用稀氨水敷浸,患者静卧保暖。

(三)氯气速离开污染区,休息、保暖、吸氧,给患者2%碳酸氢钠雾化吸入及洗眼,高浓度氯气吸人时,可窒息骤死,重度中毒者应预防肺水肿发生。

(四)一氧化碳使患者离开污染区,如呼吸停止,则应立即口对鼻人工呼吸,恢复呼吸后,给患者吸氧或高压氧。

昏迷复苏病人,应注意脑水肿的出现,有脑膜刺激症候及早用甘露醇或高能葡萄糖等脱水治疗。

(五)光气使吸人患者急速离开污染区,安静休息(很重要),吸氧。

眼部刺激、皮肤接触用水冲洗,脱去染毒衣着,可注射乌洛托平20%20ml。

(六)溴水使患者急速离开污染区,接触皮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稀氨水或硫代硫酸钠液洗敷,更换干净衣服。

如进人口内,立即漱口,饮水及镁乳。

(七)磷化氢吸人患者速离污染区,安静休息,并保温。

经口进入,及早彻底用高锰酸钾液洗胃或用硫酸铜液催吐,忌用鸡蛋、牛奶及油类泻剂。

呼吸困难注射山梗菜碱或安钠咖,注意不可用解磷定(PAM)和其他巯基类约物。

(八)硫化氢吸人患者急速离开污染区,安静休息保暖,如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吸氧。

眼部刺激用水或2%碳酸氢钠液冲洗,结膜炎可用醋酸可的松软膏点眼,静脉注射美蓝加人葡萄糖溶液,或注射硫代硫酸钠,促使血红蛋白复原,控制中毒性肺炎与肺水肿发生。

(九)砷及其化合物吸人或误服,及时注射解毒剂,如二巯基丙醇、二巯基丙磺酸钠及二巯基丁二钠等,对症治疗。

(十)砷化氢吸人患者静卧吸氧,注射解毒药,如BAL、二巯基丁二钠等,纠正酸中毒。

氰化物中毒的急救措施

氰化物中毒的急救措施

氰化物中毒的急救措施
氰化物作为一种剧毒物质,可能产生致命的伤害,因此掌握氰化物中毒的急救措施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掌握了它的急救措施,才有可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接下来小编为你讲解氰化物中毒的急救措施。

氰化物中毒的急救措施氰化物中毒的症状为什么氰化物有剧烈的毒性氰化物中毒的预防氰化物中毒的治疗氰化物中毒的急救措施人们很忌惮氰化物中毒,因为氰化物中毒的患者很容易死亡,所以人们一旦遇到氰化物中毒的患者,一定要进行家庭急救。

1.口服中毒者,可用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并刺激咽后壁诱导催吐洗胃。

2.吸入中毒者,应立即撤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休息。

3.用亚酸硝异戊酯1-2支击碎后倒入手帕,放在中毒者的口鼻前吸入,每2分钟一次,连用5-6次。

4.对症抢救。

发生循环、呼吸衰竭者给予强心剂、升压药,呼吸兴奋剂,吸氧,人工呼吸等;皮肤烧伤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然后用硫化铵溶液洗涤。

5.经上述现场急救之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切不可延误。

氰化物一种可迅速致命的血液性毒剂,曾经被用作毒气室执行死刑以及战争时的杀人武器。

那么,氰化物中毒的症状是什么呢
氰化物中毒的症状1.大量吸入高浓度的氰化氢或口服较大剂量氰化钠、氰化钾后,可出现”闪电式骤死,病人在2-3分钟可造成呼吸停止而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氰化物中毒如何抢救
导语:日常生活中,因为总总原因导致氰化物中毒,那么对于氰化物中毒应该如何抢救呢?
氰化物的毒性极强,可通过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内中毒。

氰化物的毒性基因为氰基,能阻止细胞呼吸而致急性中毒,使患者迅速死亡,因而常难以及时抢救。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6 例患者男5 例,女1 例;年龄24~65 岁。

2 例自服氰化钠晶体,3 例误服含有氰化物的电镀液,1 例误吸含高浓度氰化物的电镀液,3 例抢救成功,3 例中毒后迅速出现症状,并快速出现心跳呼吸抑制和脑损害,昏迷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而死亡。

1. 2 临床表现胸闷、头晕3 例; 呕吐3 例;惊厥4 例,均在30min以内发生,最短10min;发热4 例,体温37. 5~39. 5 ℃;昏迷5 例;呼吸困难5 例,1 例患者在洗胃时出现呼吸停止;除1 例患者入院时已心跳呼吸停止外5 例均有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0~130 次/ min ,双瞳孔散大3 例。

1.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提示血白细胞增高5 例,血气分析提示不同程度的低氧、高二氧化碳和代谢性酸中毒,心肌酶学增高3例,肝功能异常2 例。

1. 4 典型病例与抢救过程患者男, 30 岁。

因口渴误服含氰化物的电镀液约1~2 口,服后约数分钟出现神志不清,全身发抖,呼之不应,由他人于1997 年1 月16 日急送本院。

体检:体温35. 8 ℃,脉搏86 次/ min ,呼吸10 次/ min ,血压135/ 105mmHg;深昏迷,瞳孔约0. 5cm,对光反射消失,口唇、面色发绀不明显,口中可闻及苦杏仁味,两肺闻及大量湿口罗音。

即建立输液通路、吸氧、左侧卧位,以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