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技术及相关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深基坑地下室电梯井、集水坑局部降水施工工法(2)

深基坑地下室电梯井、集水坑局部降水施工工法(2)

深基坑地下室电梯井、集水坑局部降水施工工法一、前言深基坑地下室电梯井和集水坑的局部降水施工工法是在深基坑工程中解决地下室电梯井和集水坑降水难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相关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深基坑地下室电梯井、集水坑局部降水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灵活性强: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基坑形状,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工程需求。

2. 施工周期短:采用快速、高效的施工工艺,可有效缩短施工周期。

3. 施工成本低: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手段,节约人力和物力资源,降低施工成本。

4. 施工质量高:通过科学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5. 安全性强: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工人安全。

三、适应范围深基坑地下室电梯井、集水坑局部降水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地下室电梯井和集水坑的降水工程。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建立降水井、设置抽水设备、进行地下水封堵和降水施工等技术措施,达到地下室电梯井和集水坑的降水目的。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分析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方法和使用适当的技术手段,确保施工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五、施工工艺深基坑地下室电梯井、集水坑局部降水施工工法包括以下各个施工阶段:1. 剖沟施工:对地下室电梯井和集水坑周边土体进行挖掘和剖沟。

2. 降水井施工:建立降水井,设置降水井管道系统。

3. 地下水封堵:使用地下水封堵材料,对地下水进行封堵,确保施工现场干燥。

4. 抽水设备:安装抽水设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降水处理。

5. 污水处理:对抽出的污水进行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6. 施工结束:检查施工质量,进行收尾工作。

六、劳动组织深基坑地下室电梯井、集水坑局部降水施工工法需要根据工程规模和实际情况进行劳动组织,确定施工人员的配备和任务分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七、机具设备在该工法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机具设备,如挖掘机、抽水机、水泵等,以及一些辅助设备,如塑料管材、水封材料等。

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技术的应用摘要: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的构筑物中,几乎每年都有因流砂、管涌、坑底失稳、坑壁坍塌等引起的工程事故,造成周围地下管线和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

因此在基坑工程中通常须降低地下水水位,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技术abstract: a high building and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structures, almost every year for flow sand, piping, den instability, pit wall collapsed by engineering accident, caused by underground pipeline and buildings around different degree of damage. so in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in must reduce groundwater levels usually, to ensure the successful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 pit dewatering technologies.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foundation pit; precipitation; technology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城市中深基坑工程常处于密集的既有建筑物、道路桥梁、地下管线、地铁隧道或人防工程的近旁,虽属临时性工程,但其技术复杂性却远甚于永久性的基础结构或上部结构,稍有不慎,不仅将危及基坑本身安全,而且会殃及临近的建(构)筑物、道路桥梁和各种地下设施,造成巨大损失。

基坑降水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基坑降水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基坑降水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摘要]近几年时间以来因为各种不同原因,我国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基坑事故,基坑事故一般表现为支护构造出现明显位移,或者其构造发生破坏,基坑存在滑坡及塌方问题,而且发生滑坡及塌方的面积较大,基坑四周的道路遭受塌陷、开裂损坏,基坑周围建筑物倒塌、出现裂缝,地下设施移位甚至破坏等。

地下水的治理与基坑事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本文以某建筑工程为研究对象,探讨基坑降水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基坑降水技术建筑施工应用探讨分析1.建筑工程概况简述本次作为研究对象的建筑项目属于住宅楼工程,位于某县城北区,总面积为2.8万平米,共26层,其中2层是地下结构,采取框架—剪力墙结构来当作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方式。

基础方式与桩箱有机结合,选择结构自防水来开展地下室防水设计工作,外帖sbs 改性沥清防水卷材。

因为该建筑工程所处地区具有较高的地下水位,为了促进施工工作的有效施行,同时也为了确保获得预期抗渗混凝土施工效果,优先选择人工降水形式来切实减少地下水位数值。

2.施工方案的对比及选择该建筑工程临江,地基土为砂性土,具有非常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基坑坍塌与流砂情况的机率是比较高的。

所以,建筑工程决策者必须要给予水位降低问题足够的重视力度,将地下水位控制在设计允许的范围之内,严格落实各项标准施工制度及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掌握工程基础施工的关键要素,避免工程建设质量遭受负面因素的消极影响,同时将严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在分析收集到涌水量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该工程占地面积情况,优先考虑施行真空深井与轻型井点结合的降水措施。

井点使用二级轻型井点,一级布设于一层基坑边坡区域,于挖土前十日进行抽水,二级则布设于负一层底板处基坑外,另外将80只真空深井布设于靠近建筑四个角点与基坑内。

3.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施工工艺3.1地下一层降水施工。

在开挖地下一层土方的时候,首先要先挖除基坑旁边高于1.5m区域的杂填土,然后再开展一级轻型井点的布设,井点管长度是7.0m,滤管长度是1.4m,间距数值为1m。

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摘要:基坑开挖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而采用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可以保证工程正常进行,从而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在采用基坑降水技术时,必须明确施工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施工,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操作环节,提高施工质量。

在基坑施工中,采用基坑降水技术,可以更好地确保施工安全,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基坑降水;定位成孔技术引言: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降水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房屋建筑项目工程,基坑降水技术选择将影响施工进度。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条件进行合理分析,选择适当的施工降水技术来对建筑施工安全性进行保证,并不耽误施工进度,促进工程项目稳定性。

一、基坑降水概述基坑降水是指将工程场地内的地下水经井点排入其他地方。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地下水进行治理,保证基坑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并营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在基坑工程中,地下水的治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只有正确地处理地下水,就不会出现流沙现象造成的塌方问题,工人们的工作效率也会更高,而不需要担心地基的安全性。

第二,对边坡进行稳定,以避免水土流失。

处理好基坑降水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基坑基底及坡面的渗水,从而达到稳定边坡、防止沙土流失的目的,同时也能改善土质,从而提高基坑承载力和支护性能。

二、基坑工程的特点基坑工程是一项为保障建筑地下结构安全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

包括降水、支护结构、土方开挖、回填等。

基坑工程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传统工程,涉及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环境工程等多个方面,涉及的范围较广、影响基坑稳定性的因素较多。

三、基坑降水的目的及主要方法降水是一种解决建筑工程中地下水的措施。

建筑基坑是指在建筑物的地下空间,是临时开挖的,用于建设建筑物的地下部分。

在工程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基坑工程的功能,必须采用适当的措施来清除基坑的蓄水量。

一般采用降水法、堵水法、排水法等方法。

实际应用表明,采用降水法处理地下水的效果最好,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多。

深基坑案例题

深基坑案例题

题目:某深基坑工程案例分析一、工程概况某国际广场基坑工程位于某市劳动路与体育中心大道交汇的西北角,基坑西侧分布有5栋6层至8层建筑,基坑北侧分布2栋6层建筑,均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

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单元为冲积阶地,地势呈北高南低势。

拟建建筑物地上30层,地下室2层,基坑支护高度为7.0m至14.0m,分别采用桩锚支护和土钉墙支护。

二、事故描述基坑AB、BC段附近的房屋和基坑坑顶围墙、地面均发现了裂缝,基坑东侧FF1段土钉墙支护区段发生塌方,施工单位用砂土对基坑底部进行了反压。

经调查发现,周边环境破坏和支护体系破坏是该基坑工程的主要事故表现形式。

三、事故原因分析1.周边环境破坏:围护结构变形过大或地下水位降低造成周围路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破坏事故。

这可能是由于支护结构设计不合理或施工不当导致的。

2.支护体系破坏:主要包括墙体折断、整体失稳、基坑坡脚隆起破坏和锚撑失稳。

这些破坏可能是由于支护结构材料质量差、施工质量不合格或设计参数选择不当造成的。

3.渗透破坏:土体渗透破坏(流土、管涌、突涌)也是导致基坑工程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可能是由于地下水处理不当或支护结构防渗性能不足造成的。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1.加强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类型和参数。

在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支护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2.加强地下水处理和控制,防止渗透破坏。

在基坑开挖前,应进行详细的水文地质勘察,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水位和补给情况。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控制地下水位在合理范围内。

同时,应加强支护结构的防渗性能,防止土体渗透破坏。

3.加强基坑工程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事故隐患。

在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应设置必要的监测设施,实时监测支护结构的变形、地下水位和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事故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或扩大。

高层建筑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的探讨

高层建筑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的探讨
部地 面做完 后 , 要做 闭水 试验 。闭水 试验 时应 将地 漏 、 水 口等 内侧 封堵 后 蓄水 , 查地 漏 , 下 检 下水 口周 围是 否严密 不渗漏 。 要 加强 施工 质量 管理 ,做 好 图纸 会 审工作 , 制
总 之 , 生 间渗 漏 防治 是一 个 原 材 料 、 计 细 卫 设 部 处 理 、 工工 艺 及 施工 管 理 的 系统 工 程 , 个 方 施 各
O 1 3 k(H- ) : . 6 2 SS 3
挖前 , 需进行 深层 降水 处理 。 地 质 构 造 情 况 : 面为 杂 填 土 层 , 度 约02 表 厚 -~ 1 m, . 层底 深度 02 1 m; 下 为粉 质 粘 土层 , 9 .~ . 其 9 厚度
约 1 ~ . 层底 深 度 3 ~ . 再 下 为 粗 砂 层 , . 38 6 m, . 73 0 m; 厚
CITLT NSFT OSRCI AEY l IO
立筑盔 金 2 0 第8 0年 期 1
施工技术
夺 。 ’ 孛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争 . . 牵
【 要 】本 文介 绍 了某 高层 建 筑工程 深基 坑 开挖 采取 了管井 降水措 施 , 摘 既经济 又 实用。在 相 关
度 约22 86 层底 深 度85 1 . . .m,  ̄ . 42 ~ m。根 据地 质报 告
基 底 在 中粗 砂 层 上 , 位 年 变 幅 1 ~ . 开 挖 时 水 . 35 5 m,
水 位 埋 深 43 5 m。 .~ . 5 1 基 坑 涌 水 量 预 测 及 方 案 确 定 .
道 与楼 板 四周 交 接处 的局 部 防水 , 补洞 混凝 土所 用

浅谈施工降水措施对结构安全的影响

浅谈施工降水措施对结构安全的影响

浅谈施工降水措施对结构安全的影响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降水是极其重要的施工工序,合理的施工降水组织设计不但对施工质量与施工造价具有重要的影响,某些情况下还大大影响了结构的安全。

本文通过对施工降水措施对结构安全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标签:施工降水;邻近建筑;水浮力;安全性1施工降水对邻近建筑安全的影响在周围有已建建筑时,基坑开挖深度有时候会超出邻近建筑的基础埋深,尤其是深基坑开挖时这问题非常显著。

基坑开挖会导致地下水的流动,从而带来地下水位的变化。

处于稳定状态已有建筑地基在地下水位变化之后,地基土会产生继续固结过程,从而导致产生新的沉降,当沉降值超出规范限值时,将对已有建筑的结构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以某超深超大基坑为例探讨施工降水对邻近建筑安全的影响。

该基坑开挖深度达到33m,同时33m往下还要开挖20m~40m深的人工挖孔桩,人工挖孔桩桩径达到8m,开孔直径达到9.5 m。

如此巨大的挖土量对周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地下水的流动将不可忽略。

临近该基坑有已运营的地铁线与高层写字楼,地铁线紧邻深基坑,地铁埋深仅20m,远高于基坑与人工挖孔桩开挖深度,在基坑施工中需考虑基坑开挖与地下水流动对其安全的影响。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在基坑开挖到-22m时,即基本在地铁埋深深度,由基坑开挖卸载引起的地铁沉降变形在1mm~2mm之间,对地铁结构基本没有影响;当基坑继续开挖至-26m时,监测数据表明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局部地下水位低至-25 m),地铁结构沉降加速,沉降最大值达到17mm,超过了16mm报警值,此时基坑开挖被迫终止。

从监测数据规律来看,地下水位的下降同地铁结构的沉降有很强的相关性。

由于基坑还需要继续向下开挖7 m,而且还有大体积人工挖孔桩向下开挖数十米,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地铁结构的沉降量,以保障地铁结构的安全。

基于地下水位控制的重要性,在后期开挖时需以控制地下水流动为主要目标。

该项目采用双排双管旋喷桩与基岩裂隙灌浆相结合的方式,将原基坑设计的止水帷幕向下加深几十米直至不透水层,封闭地铁周围土层地下水的流动通道,并在基坑周围进行持续灌水补水,尽量恢复周围环境的地下水位。

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施工工艺分析 杨克文

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施工工艺分析 杨克文

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施工工艺分析杨克文发表时间:2018-12-18T16:16:02.12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作者:杨克文李伟斌董玉坤[导读] 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坑是建筑主体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我国近些年经济发展有目共睹,国内各项建设如火如荼,许多建筑工程逐步向大型化和高层化发展,这也对施工技术提出更高要求,深基坑降水施工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工程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

只有通过科学设计,采取合理方案,才能使工程得以顺利展开。

因此,对建筑工程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进行详细探究迫在眉睫。

关键词:建筑施工;基坑降水;施工工艺1导言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坑是建筑主体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排除基坑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那么就会使基坑施工环境逐渐恶化,降低地基承载力,甚至可能会诱发基坑土壁坍塌问题。

因此,为了确保基坑施工的质量,需要做好相应的降水施工工作。

2建筑深基坑降水施工的目的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地下水位及土质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基坑开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般,在无水或者地下水较少的情况下,基坑的开挖相对较简单,但如果地下水的水位过高,而且其土层以粉土或沙土为主时,那么基坑的开挖便相对较复杂,甚至还有可能发生塌方等工程事故,尤其是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

降水是处理深基坑降水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目的一方面是保持基坑底干燥,避免坑底积水或土质稀软的现象,为施工创造有利的环境及条件,确保顺利开挖;一方面是避免管涌及流砂的产生,以防坑壁土体塌方,增加坑底的稳固性,从而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另一方面是改善基坑和填土的特性,提高土体的固结程度,增加地基抗剪强度,防止基底的隆起与破坏。

3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施工工艺分析3.1深基坑降水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深基坑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