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河船舶防污染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船舶污染防治现状及治理措施

船舶污染防治现状及治理措施随着社会不断快速发展,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同时,必须把握好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船舶在江河湖海航行和作业时,就要防止船舶对水体造成污染和损害。
重视并做好船舶水污染防治工作是水上交通管理机构履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相关部署,交通运输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防治船舶水污染专项整治活动,以保护和改善水域环境,保护水生态,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施工前期策划从时间来说是进度计划,从空间来说是场地规划。
人员、机械、材料策划以量为中心,有量才有计划。
而策划的基础工作都要以数据为根本,现有的BIM技术提供了一整套的基于模型的数据复用和高效利用以及共享利用的途径。
1 船舶产生的污染物及造成的主要危害1.1 船舶产生的污水(1)含油污水,主要是:船舶机舱、动力机器处所产生的油污水和船舶装载的货油和运营中使用的油品残留产生的油污水。
传统方言传播渠道主要依赖传统媒体,内容篇幅会受到版面和节目时长影响不能够充分展现。
在新媒体时代,“两微一端”的出现打破这一局限成为方言传播的新路径。
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客户端的融合,拓展了方言传播的广度、厚度和深度。
(2)船舶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包括黑水和灰水。
来源主要是船舶卫生设施收集并排放的污水和废物;从船舶医务室收集并排出的污水和废物;船舶餐厅厨房产生的厨房洗涤水以及与上述污水废物相混合的日常生活用水。
(3)在化学品船或危险品船舶上,含有相应有毒液体的污水等。
(4)船舶的压舱水、锅炉及废气系统清洗的洗涤水、洗舱水等。
(5)船舶如发生溢油事故,产生的外泄油品和危险品等。
1.2 船舶产生的垃圾(1)船舶生活垃圾。
(2)除船舶垃圾以外的其它固体废物。
这些垃圾主要包括:船舶营运过程中船员在正常工作生活中产生的日常生活垃圾;船舶营运期间产生的工作用品的废弃物和船舶运行时产生的各种废抛物。
内河船舶污染问题及应对措施

的 签 发 和 管 理 ,一 旦 发 现 船 舶 防 污 染 设 备
的 状 况 与 证 书 内 容 不 符 ,或 该 船 对 水 域 环 境 产 生 污染 时 ,应 禁 止 船 舶 离 港 。
( 作者 单 位 :安 庆 海 事 局 )
C WT 中国水运 2 l -2 4 O O 1 7
内河船 舶 防污染 应对措 施
以 人 为 本 , 控 制 污 染 物 的 排 放 。 提 高
船 员 的 防 污 染 意 识 。建 立 内 河 船 员 培 训 考
健 全 内河 船 舶 污 染 防 治 法 规 体 系 。提 升 内
河 船 舶 污 染 防 治 立 法 层 次 , 制 定 全 国性 的
具 体 化 、 国 内化 。 转 变 内 河 船 舶 污 染 防 治 的 监 督 管 理 模
式 。 现 行 的 “ 收 费 ”模 式 使 得 船 方 产 生 后
侥 幸 心 理 ,将 船 舶 垃 圾 偷 偷 排 入 江 内 。 考 虑 到船 舶 垃 圾 的 产 生 量 较 为 稳 定 , 易 于 估 算 , 可采 用 “ 收 费 ” 模 式 ,可 由船 舶 签 先 证 部 门按 照 船 舶 吨 位 的 大 小 、停 泊 的 天 数
人 员 进 行 专 门培 训 , 实 行 职 业 准 入 制 度 ,
生 活 污 水 直 接 排 放 。 一 些 防 止 油 污 染 设 备 的 质 量 差 ,易 发 生 故 障 , 维 修 及 保 养 费 用
较 高 ,~ 般 不 轻 易 使 用 。 污 染 物 接 收 处 理 方 面 的原 因 。一 是 港
运 可 持 续 发 展 ;二 要 提 高 内 河 船 舶 防 污 染
设 施 的质 量 。从 内河 船 舶 的 实 际 情 况 出发 , 研 究 出 操 作 使 用 简 单 、方 便 ,工 作 安 全 可 靠 的 经 济 实 用 型 的 防 污 染 设 施 ,减 轻 日常 维 修保 养 的 工 作 量 ,确 保 防 污 设 施 的 使 用
浅析内河船舶防污染管理

浅析内河船舶防污染管理摘要:当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却越来越恶劣,工业的大量出现使更多的废弃物被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从而使河流污染越来越严重。
另外,船舶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向河流中排放的垃圾数量增加,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主要对目前内河船舶防污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相应的解决对策作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内河;船舶;防污染;管理对策内河航运在我国运输业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正是因为飞速发展的中国航运最终导致了内河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
其中有民营和个体的低标准船舶比较多,这类的船舶船型都比较小,船舶的技术状况大都比较落后,公司管理较为混乱,船员的素质也都比较低,然而船公司为了追求高额经营利润,无视国家法律法规,躲避监督检查,是这类船舶经常发生污染事故的根本原因。
1内河船舶防污染现状1.1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我国海事部门在船舶防污染管理方面主要依据《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7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3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其中前两项都不是针对内河防污染制定的法规,而唯一针对内河船舶防污染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是2005年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第十二次部务会议通过的,到今天已有11年了,法律法规中难免存在着一些漏洞。
在内河船舶防污染中,现在的法律保障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因为现有的船舶防污染法律、法规之中还是存在一些防污染管理、治理的较为薄弱的环节,缺少一些有效的监管措施,从而不能有效的对内河船舶污染源头进行控制管理。
1.2内河港口防污染设备配备不足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内河有近90%的港口都没有修建可以用来有效接收并处理内船舶污染物的管理设施。
并且对于已安装油水分离器的内河船舶,在其航行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废油污染物,在许多的港口城镇中也不能被处理和接收,后续处理措施不到位。
内河船舶生活污水也是这样,也没有建立专门的污染排放接收通道,没有设立预防船舶失事造成水污染处理的预案,缺少能处理船舶污染事故的港口设施。
船舶防污染现状及发展

浅谈内河船舶防污染现状及发展张勤摘要:介绍我国内河船舶防污染检验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相关建议,防止内河船舶污染、保护水域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通过分析内河船舶污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促进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内河; 防污染; 建议Pollution prevention of inland river shipsAbstract: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our country inland river ship pollution prevention inspection, the causes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 to prevent pollution, protect the water environment of inland river ship has been crunch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ome problems in inland ship pollu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methods and means of feasible,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land river shipping.Keywords:Inland river,Pollution prevention,Suggestions1 前言1.1选题目的及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内河运输发展迅猛,内河船舶的种类和数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与此同时,船舶对水域的污染也日益严重。
据统计,我国内河运输船舶约有二十多万艘,船舶在营运中产生的大量的废气油污、垃圾、化学物品和生活污水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水污染源。
防止船舶污染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船上见习记录簿附页(EXTRA PAPERS FOR ON BOARD TRAINING RECORD BOOK)职能:船舶作业管理和人员管理训练内容顺序号:NO. 3.1 防止船舶污染环境的方法和措施日期:03/6/2005 (FUNCTION): (管理级)(NUMBER OF THE TASK):NO. DA TE:3.1 防止船舶污染环境的方法和措施船舶在营运过程中,对水域造成污染的途径主要有:1)船舶排放油类及油性混合物,包括操作性溢油和事故性溢油。
2)船舶载运散装运输有毒,含腐蚀性货物时排放洗舱水,压舱水。
3)船舶装运包装形式的易然,易爆,腐蚀,有毒和放射性货物散落或溢出。
4)船舶排放生活污水,包括排放含有粪便,尿,船员及厨房洗涤产生的污水及医务所的污水等。
5)船舶排放垃圾,包括船舶在营运过程中自身产生的船员生活垃圾,货物衬垫物料,扫舱物料及船上报废的工具,零件等。
根据上述污染途径,国际国内均制定了相关法规,以便有效控制和防止船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其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防止船舶压载水污染:1)确保压载泵,管系未被污染,根据要求进行压载水更换。
2)港口,锚地排放压载水应事先征得港口当局同意。
3)进行压载水作业时,应建立有效的甲板,轮机联系制度,随时监控周围水质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排放。
4)油船压载水作业应严格按照国际,国内有关防污法规要求进行。
2.防止船舶油类作业污染:1)加装燃油前,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油开始前要与加油方开会讨论,制定油污应急计划,确认供,受油双方各应采取的应急措施,供,受油双方商定联络信号,以受方为主。
2)原则上应在白天进行,且应配备足够的当值人员和应急人员,如在晚上进行应增派人员,并保证有充足的照明。
3)作业前应检查油路,阀门,做好准备工作,在可能发生溢油的地方设置集油容器,备好油污应急工具,封堵甲板排水孔。
4)作业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跑,冒,滴,漏。
浅谈广西内河港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广西内河港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管理的现状与对策摘要:通过广西内河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设施的现状及有效的管理对策分析,以提高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能力和管理控制水平,全面落实中央“十三五”绿色发展理念,科学布局“珠江-西江”经济带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展现广西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关键词:船舶污染物现状及对策自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提出“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广西内河航运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据统计,2022年全区内河港口通过能力已达到10319万吨、154万TEU,内河运输船舶拥有量8300艘,613万载重吨、6.4万标准箱位。
但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过程中暴露出的短板也随之而来,并且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管理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从《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更加明确了对港口船舶污染物的防治问题。
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广西有关这方面的管理形势并不乐观,还需要结合实际,不断进行完善,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对策,促进广西生态绿色发展。
1.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和处置现状分析 1.1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和处置设施能力不足一是广西内河现有港口可以用来有效接收转运并处理内河船舶污染物的配套管理设施少及基本未配有专业的船舶污染物接收船对船舶污染物进行水上接收,导致已安装油水分离器的内河船舶,在其航行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废油污染物,在沿江地市的内河港口城镇中不能被及时接收及处理,后续处理不到位。
二是虽然生活污水和船舶固体垃圾的处理,可以分别利用各地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及已有的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场的处理能力进行处理,但是很多内河港口城市没有危废处理厂,难以对船舶油污水进行处理。
1.2港航企业对船舶污染物的管理工作尚未引起高度重视首先,港航企业在防船舶污染物防污染方面的管理和重视程度不够,致使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淡薄,一些员工为了方便,甚至选择将污染物直接排放到河里。
浅谈内河船舶污染防治

浅谈内河船舶污染防治摘要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路运输事业迅猛发展,船舶排污需求也随之加大。
当前,内河船舶仍采取垃圾禁排、油污水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的措施,但受经济利益驱使、污染物接收处置体系不健全等多种因素影响,船舶污染物偷排、直排现象仍然存在,这些行为影响恶劣、危害巨大。
虽然我国从立法要求和实施推进方面采取了一定的船舶防污染措施,但在船舶污染物产生量的实时监控、污染物的接收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导致船舶污染物偷排直排入水体的现象时有发生,进而污染水体。
当前航运快速发展,船舶污染物对环境形成了较大影响危害仍不容忽视。
本文对生活污水产生量在线实时监测系统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该系统的运行从源头上控制船舶污染物的偷排直排。
通过合理布局船舶污染物的固定接收装置和移动接收装置,确保接收能力大于船舶污染物的产生量,确保船舶污染物的及时有效排放。
关键词:内河船舶船舶污染污染防治监管一、内河船舶污染的概念1.1内河船舶污染的概念总所周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内河运输的船舶已达到三十多万艘,船舶在内河航行、港口停泊以及装卸货物等作业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油污、化学品等,稍有不慎就会对周围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产生污染,是不可忽视的水污染源。
船舶油类污染,是我国内河船舶污染中最严重的,主要是一、船舶操作性排放事故,在船舶运营的过程中向内河中排放各种含油水及残渣:二、事故性排放的原因是因发生碰撞、触礁搁浅、装卸货过程中操作失误或者为了减少损失、避免发生更大灾害应急排放,油类排放入内河水中严重影响水体的自净作用、水生物的生活、甚至影响渔业生产。
船舶运输有毒、有害物品化学品、污染,其大多具有易燃、易腐蚀、毒性强等危害性,如是载有这些危险物的船舶在内河发生泄漏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污染水域,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甚至引起用水恐慌。
船舶生活污水污染多来自船员和旅客的日常生活排水含有大量的耗氧有机物,一般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内河水域消耗水中溶解氧气,使水质恶化,动物迁移或者死亡。
内河船舶防污染现状调研

内河船舶防污染现状调研发表时间:2020-11-02T04:25:14.126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19期作者:齐涛[导读] 随着芜湖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芜湖水路运输也迅猛发展起来。
截至2019年底,芜湖辖区拥有各类运输船舶达4500余艘,水运经济在全市社会运输总量中所占比例逐年提升。
芜湖市港航(地方海事)管理服务中心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摘要:随着芜湖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芜湖水路运输也迅猛发展起来。
截至2019年底,芜湖辖区拥有各类运输船舶达4500余艘,水运经济在全市社会运输总量中所占比例逐年提升。
与此同时,船舶对水域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全市内河运输船舶排出的油污水、生活污水、洗舱水、船舶垃圾等违章排放和事故性溢油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水污染源。
加强内河船舶的污染防治,保护内河水域的环境和资源,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一、芜湖市内河水域特点与航行水域污染现状芜湖市内河水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特征,不同于长江的开放式水域,属于内聚和单循环水域,极易形成污集效应。
长江水域水源充裕,流量大,流速快,对冲效果明显,属外循环流动水体,自身净化能力强。
因此,尽管水上运输量大,其船舶污染不是很明显。
芜湖内河水域上游支流多,下游出口少,洪水期污集物排泄不畅;枯水季节,水量少,水体污集物内聚严重,自身净化能力低,水上运输污染问题也就极为突出。
随着芜湖市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水上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因此,加强内河水域船舶的污染防治刻不容缓。
二、船舶垃圾得不到妥善处理的原因1、由于港口接收设施缺乏,给船舶处理垃圾造成不便。
2、部分船员或乘客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随意乱抛垃圾。
3、部分船舶防止油污设备质量差。
一些小型船舶的防污染设备质量差、性能低,安装后第一次使用进行取样化验,结果通常都达不到法定要求;而且价格高、使用寿命短,日常维修保养也很麻烦。
这导致很多已装了防污染设备的船舶,为了减轻负担,一般不轻易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内河船舶防污染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8-07-16T11:59:25.9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作者:魏伟[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提出的“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环保工作方针。
山东省济宁市港航局山东济宁 272300 摘要:随着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提出的“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环保工作方针。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这就对在内陆水域使用船舶的企业和个人在船舶使用过程中的环保工作方面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
就现有大型船舶油污、排放和其它可能产生污染源的设备设施的规范化使用和监测,提出新的考验。
现就我在内河湖泊中,针
对船舶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污染和预防、治理的一些工作想法和经验与大家分享交流。
关键词:内河船舶;防污染;问题;对策引言
内河航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不过在污染防治方面,却存在环保信息和排放底数不清、油品排放监管不力、清洁能源推广滞后等问题。
关于内河船舶防污染的有效治理不仅需要在事后加强内河污染的治理,关键是要做好事前的污染预防工作,从最源头的船舶设计、建造以及质量检验等阶段入手,通过船舶清洁能源的使用,借助于现代节能技术,有效改善当前内河船舶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污染问题。
1内河船舶污染分类
内河船舶污染主要有三类污染源包括船舶油类污染、船舶生活垃圾污染、船舶化学品污染。
(1)油类污染。
在内河运行的船舶,其主机大部分为柴油机,大量柴油的消耗会产生很多机器油、残油等污染物,随之排放在内河水域中;此外船舶在装卸运输油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运输油溢出;还有在发生运输事故时造成的运输油泄漏等等都对内河水域造成严重污染。
油污染已经成为主要的污染源。
(2)生活垃圾污染。
船舶运行过程中,船上人员的洗脸水、厨房用水、洗衣水等生活用水以及食品垃圾、废弃物、运输包装材料等等固体垃圾会随机排放在水中,对内河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3)运输化学品等有毒污染。
在船舶中装载危险化学品时发生泄漏事故,不仅会破坏内河水域生态平衡,严重的会影响到周围相邻水域,造成生活用水危机,引起人们恐慌。
化学品等有毒液体污染是人们对担心的污染问题。
2内河船舶防污染中面临的问题
2.1水资源保护意识不足
关于船舶污染问题未能予以足够重视,以未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导致整体国民的水资源保护意识不足。
此外,对于日益严重的内河水域污染问题,却任由航运企业不断扩张,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提升方面,对于船舶防污染设施的安装以及防污染治理的监督与执行力度严重不足,这就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内河船舶污染的严重性。
2.2防污染管理体系不健全
船检部门肩负着防污染治理与监督的主要职责,然而我国现行的船舶防污染法规体系不健全,对于不愿意安装防污染设施的船舶的船主,难以进行有效制约。
海事部门履行监督职责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法规制度的指导,对于已经发生的船舶污染问题也难以行使处罚权。
这些法规制度上的漏洞从根本上制约了船舶防污染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3内河船舶港口配套设置不健全
据调查统计,内河有将近九成的港口都未建立起完善的接受并处理船舶污染物的管理设施。
此外,对于已经安装了油水分离设备的船舶,其在航行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废油污染物在大部分港口中也未建立接收设施,相关配套设备极其缺乏。
关于生活污染物,相关的接收处理装置也不健全,对于船舶倾翻造成的水污染未建立相关预防与治理措施,港口的船舶污染事故处理设施极其落后。
此外,经费因素的影响也严重制约着船舶防污染工作的有效开展。
3内河船舶防污染的对策
3.1船舶尾轴漏油应急处置方式
船舶在设计建造过程中考虑到受力、安全温和维护等需要,将船舶后端尾轴部分设计为尾轴管滑油润滑方式,大多采用防腐蚀衬套和橡皮环密封方式,达到额定使用年限的易出现老化和损坏。
同时船舶在航行过程中螺旋桨缠绕渔网、绳索时,螺旋桨剧烈震动可能会损坏尾轴密封。
在船舶停泊或备车前后,需仔细观察尾轴上方水面是否有间断性油花冒出,同时轮机管理人员需要时刻关注尾轴滑油柜的液位,并定期检查尾轴系统和密封装置。
如发生尾轴漏油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关闭高位尾轴滑油重力油柜的出口阀门,开启低位尾轴滑油重力油柜的出口阀门(如果适用的话);选择一个较低的尾轴安装简易的尾轴重力油柜,封闭原来的高位滑油滑油重力油柜的出口阀门。
减轻原重力油柜的静态压力,人工或机械盘车,当尾轴转过30度角,停转十分钟观察尾轴上方水面是否有油花冒出,选择一个不漏或少漏的位置停止盘车,以减少滑油外泄,并尽快安排船舶进坞维修,及时更换、修复密封装置。
3.2完善船舶防污染应急体系
针对船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溢油事故,要建立完善的溢油紧急回收、清除措施,设置专业化应急设备,在各港口建立完善的生活污染物、费油污染物回收设施。
建立内河船舶污染事故预警监测系统及时处理船舶污染事故,并在初步判断的基础上制定应急措施,派遣应急人员及时到达现场严格控制污染范围。
改革内河船舶排污收费制度,按水系流域建立跟踪网络平台,并设置携带方便的取样、化验检测设备,对于船舶排放的污染物能够就地化验、快速出具化验结果,加强对内河船舶的全面、有效监管。
对于船舶噪声污染可以通过内河交通管制引导其绕开居民区,或者在船只中安装降噪设备进行严格控制。
3.3加强对船员的教育培训
在内河污染防治过程中必须加强船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船员的综合素质,提高船员应对各种复杂环境的能力,特别是安全防污染管理人员和船长、船员的防污染意识的教育,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对管理人员和船长、船员定期进行防污染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强对船舶防污染应急救援对策和应急反应计划的演练,定期检查相关船员进行防污染设备操作培训,了解设备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3.4提高油品质量标准,加强监测监管
要加强监管,从源头加强对船用油品生产和使用的监督管控,在沿海一定区域内和内河船舶上禁止使用重油。
同时,要求船舶柴油机改善燃烧,并通过电控、后处理等,大大减少有害污染物排放。
在加强监测监管方面,进一步明确内河船舶油品供应链上各环节的监管部门职责,加强对内河船舶油品质量的监测监管,对于提供违规燃油的单位或个人,依法从严处罚。
3.5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加大环境保护与内河船舶防污染的宣传力度,提高防污染工作人员、船舶工作人员等人们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各级政府部门也要有效履行职责,可以将内河船舶防污染工作成果列入当地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中,尤其注重事前防污工作,制定并实施内河船舶可持续发展战略。
此外,还要强化对船主、船厂负责人以及船运企业等相关人员的防污染宣传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防污染的重要意义,提升其保护水资源、防污染的主动性、积极性。
结语
在环保问题方面应提高认识,树立防大于治,防治结合的理念,建立环保责任与安全责任同一高度的工作制度。
同时,认真学习《内河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等船舶管理知识。
努力提高自身岗位专业技术知识,通过运用新方法和新技术,降低船舶在内河水域作业过程中的燃油消耗、碳排放等,通过实际行动响应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段素文.内河船舶防污染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5,11(01):47-52.
[2]朱文海.论内河船舶防污染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10):184-185.
[3]纪永波.内河水运绿色发展研究[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5(03):16-19.
[4]史益民.浅析内河船舶防污染的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6,(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