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教学的理论

合集下载

汝阳县陶营镇铁炉营村 王喜文 英语听力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修改后

汝阳县陶营镇铁炉营村 王喜文  英语听力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修改后

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意义
一、听力教学在理论上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听”英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历来被视作语言应用能力四个基本组成部分的“听、说、读、写”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听”。

但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重阅读,轻听说的现象,学生听力培养和提高往往被忽视。

二、英语听力的实际用途决定了它的现实意义
听力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都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大多是通过说和听的方式来进行的。

在历次中招考试中都要有听力考试,听力在日常教学中所占比例很大,常规考核中也是重点关注的部分,可见听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浅谈听说教学中的“听”

浅谈听说教学中的“听”

浅谈听说教学中的“听”在英语教学中,听说教学一直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其中的“听”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因为通过听力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真实运用,并且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各个角度来探讨听说教学中的“听”,并且分析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听力训练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听力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感知语音、语调和语速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语言的实际运用。

通过大量的听力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音语调的变化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听力训练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理解能力,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外语表达的含义,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听力训练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听力训练中,学生需要通过听力材料来获取信息,理解主旨,捕捉细节,区分事实和观点等。

这一系列的认知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听力训练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听力材料,学生可以了解外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历史背景等信息,从而增加他们对外语国家的了解。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有帮助。

可以看出,在听说教学中,“听”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文化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非常重要。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听力培训,提供多种听力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听力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也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听力训练,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外语技能,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

英语听力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对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简要介绍语篇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背景。

接着,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如何运用语篇理论指导听力材料的选取、听力过程的引导以及听力结果的评价等方面。

本文还将探讨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英语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进一步推动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做出贡献。

二、语篇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的关系语篇理论对于英语听力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语篇理论强调信息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这与英语听力教学中对于整体理解和上下文联系的要求不谋而合。

在听力教学中,学生往往不只是听到孤立的单词或句子,而是需要理解整个对话或篇章的含义和语境。

通过运用语篇理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听力材料中的主题、信息组织、逻辑关系和语言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语篇理论还强调语言的交际性和互动性。

英语听力教学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互动能力。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中的对话和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提高听力的实际应用能力。

语篇理论还涉及到语言的认知过程。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解码、推理、联想等认知过程来理解听力材料。

通过运用语篇理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听力认知模式,提高他们的听力速度和准确性。

语篇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促进。

英语听力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英语听力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英语听力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近年来,英语听力教学受到了国内外教育专家和语言教学者的广泛关注。

英语听力技能的培养为英语学习提供了基础,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内容,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

因此,国内外各高等教育机构都在积极探索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探究适用于各种学习环境的听力教学方法。

一、国内英语听力教学研究1、听力教学模式国内英语听力教学方法主要由口译型、模仿型、概念型和表达型组成,这些模式的结合使教师能够获得较好的听力教学效果。

例如,王英君等教授在2009年的研究中发现,既结合口译型又结合模仿型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学习者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2、听力教学方法基于以上模式,国内英语教师们开发了多种听力教学方法以满足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状态和需求。

比如,听写是常用的英语听力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结合教学软件和多媒体形式,以活跃的形式调动学习者的学习激情。

二、国外英语听力教学研究1、听力教学模式国外英语听力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主动方法、非主动方法和情景方法。

主动方法指导学习者采用主动参与听力活动,而非主动方法指导学习者采用被动观察和理解听力材料,而情景方法则专注于建构一定的实际场景,以更贴近实际生活。

2、听力教学方法基于以上模式,国外英语教师们也开发了多种英语听力教学方法,如讨论分析、讲座评论、投票表决、问答研讨等,以便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

三、综述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英语听力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国内英语听力教学注重学习者实际操作,以提高学习者的实际听力能力;而国外英语听力教学更注重语言环境,努力培养学习者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因此,未来英语听力教学应以结合为主,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国内外优势,以较为全面、较为深入地探索和研究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为学习者提供更完善、更高效的英语听力教学环境和服务。

英语听力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英语听力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动 ,人 类通过 各种 各样 的语 言输入 方式 来掌 握语 言 。在
这 些 方 式 中 .通 过 听 力 的 输 入 来 学 习 语 言 无 疑 是 语 言 少 的要 素 。学 习母 语 时 ,听力 训 练可 以在 潜意识 、甚 至无 意识 的过程 中达 到 目的 。然 而 ,对于第 二语 言 的习得则不尽 相 同 ,在 听力 的过 程 中 , 听力训 练者 常常 为了抓 住一 段材料 的意 思大 费周 章 。那
体语 言 水平 的瓶 颈 。该 文 旨在 通过 对 两 大基 本 听力技 巧 的 理论 分析 与 实践 ,指 出只要 方 法得 当 , 难 易适 中,学生的 听力水 平可 以得 到提 高。 关键词 :听 力技 巧 ;识 别 ;理 解 中图分 类号 :G6 2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5 8 (0 0 1 0 3 — 3 4 6 1 0 6 2 1 )1— 0 8 0
刍 谭 衽 免
EW CURR1 C11 UM ES R EAICH  ̄
英 语 听 力 课 堂 教 学 理 论 与 实 践 的探 讨
郭 雁
( 州财经 学院外 国语 学院 贵 州 贵 阳 5 0 0 贵 5 0 4)
摘要 :在 英语 学 习的过 程 中,听力 一直 以 来都是 学生 学习的 薄弱 环 节 ,听力 水平 成为 学 生提 高总
真实 的问 时间 的问句 。然 而 ,当说话 者用 降调 说 出 ,则 表 达说 话人语 气 中 的责备之 意 。由此 可见 ,为 了避 免误 解 的产 生 ,听者 对于音 调 的掌握要 有足够 的 重视 。U 也 r 谈到 “ 音调 的重要性在 于它会 改变说话 者的意 图” 。
因 此 ,总 的 说 来 ,学 生 在 听 并 辨 别 这 一 个 听 力 环 节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理论和方法论文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理论和方法论文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理论和方法初探《英语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的交际性,而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首要方面。

语言学家do说:“听力理解就是对交际状态中的语言信号成分的认知控制”。

听力理解过程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decoding process),而是一种解码与意义重构的有机结合。

听力不仅是器官的活动,它还包含辨音能力等多种能力。

1.英语听力的制约因素听力(listening comprehension)包含人的听觉力以及能达到理解程度的各种认知能力。

英国语言学家将整个听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声音进入听觉储存阶段(the sounds go into a sensory store);第二阶段为短期记忆处理信息阶段(processing of the information by the short term memory);第三阶段是把理解了的信息转入长期记忆阶段(transferring the information to the long term memory for later use)。

英语中有句谚语:“关键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是怎样说的。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制约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有:1.1 语音解码。

语音解码的自动性是听力理解的关键。

听与阅读不同,现实交际或听力理解中,听者不能重复,只有靠自己一次性的语音解码能力。

1.2 词汇和习语。

词汇缺乏不仅仅是阅读的主要障碍,同样也是听力理解的主要困难,是听力活动不能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同时,听的过程中,听者不能像读者一样根据上下文对自己不熟悉的习语等进行猜测。

如果听者对一些关键性的习惯用法不熟悉的话,其理解将会受到影响。

1.3 听力材料的类型。

对话、新闻、故事等由于其语言使用上的差异,对听者听力的要求也有所区别。

因此,在选择听力材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难度适宜的材料。

1.4 听力技能。

重读、弱读、连读、语调、意群等的技巧对听力理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听力教学理论研究对外语听力教学实践的启示

听力教学理论研究对外语听力教学实践的启示

听 力 教 学 ; 听 力教 学 理 论 ; 听 力 教 学 实 践
L se i s u d m na a g a e s i, wh h h s i ng i t n a f n a e t lln u g kl l i a c g ie l r f c s o l sO m nt t t n e e t an d a c a o u f c S ro i rc l rc n e a s o y a s Bu f r in a g a e e re s’ l t nn e r. t o eg ln u g la n r iei s g
外语 习得过程 的 中心 ” 是 “ , 学习者通 往世界 的窗 口” ,是 “ 促进或抑 制习得的 神经心理 机制” 。在 听的过程 中积极主动 的活动能提高注意力。设立长期和短 期的 听力技能提高 目标 ,在听的同时确立要达 到的 目的 ,并有意识地寻找帮助理解的线 索 ,是提高注意力并增强理解能力的有效
d c se e v n.r sac n po i s u en s f r i us s rl a t e e J h a d rvd g i le o s e e di t e e c i o i e i h ta h g f l t n g. n s n
夙 咖
ta/ g iei e a h  ̄ e n eci e l ;l n g r e r di n s n s c t n tah g l g n
材 料 来说 ,也 并 非 易事 。 确 立 听 外语 的 目的 研究表 明不同的听 力任务会引起学生
的发音一种语言的不 同地
区、国家的 人带有不 同 口音等 个体差异 , 都给外语学 习者带来 不小的 困难 。
认识 ,也必 然给外语 听 力教 学的 实践 带来有

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听力教学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听力作为语言输入的关键环节,对于语言习得者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期为未来英语听力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英语听力教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听力技能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基础。

因此,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成为了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然而,当前的英语听力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教学方法陈旧、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

听力损失是指听者在语言接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包括听力敏锐度下降、音质模糊、音量调节不当等问题。

听力损失不仅影响个人的语言习得,还对其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需要学生的听力损失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听力训练是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重要途径。

听力训练包括泛听和精听两种方法。

泛听是指让学生听懂整段话语的大意;精听则是指让学生听懂话语中的每一个单词和短语。

通过这两种方法,学生可以全面提高英语听力技能。

听力习得是与阅读、写作和口语相对应的一种语言学习方式。

在听力习得中,学生通过听取语言输入,理解并吸收语言知识,从而逐渐培养起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到听力习得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听力材料和机会,帮助他们全面发展英语技能。

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是英语听力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选择内容丰富、难度适中的听力材料。

材料应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组织好听力课堂是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关键环节。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取多种形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复述故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听力材料。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等,为学生创造更加真实的语言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1
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二) 听力材料的特征指的是语速、词汇与句法以及学 习者对材料所涉及的内容的熟悉度等因素。
说话者特征主要指性别因素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如 中等和高级程度的学生回忆非专家男性说话者的 发言要比非专家女性说话者的发言更容易, 等等。
任务特征指的是听力理解的目的和听力学习所涉 及的问题类型, 如听写、让学习者回答多项选择题、 进行概括推理或寻找某一特定信息, 等等。
Page 3
三种听力理解模式
1.自下而上(bottom-up)模式
2.自上而下 (top -down )模式
3.互动(interactive )模式
Page
4
三种听力理解模式(一)
“自下而上”模式指利用语音、词语和句子 本身的知识以及对语言因素的分析来进行 听力理解, 即从语音、单词、句子到整个语 篇的意义。(这一模式忽视听话者的背景知 识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Page 2
听力理解的性质(二)
对语篇的理解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根据语篇 的局部语境所提供的知识和背景知识来理 解语篇的内容, 二是对语篇中所暗含的人际 、空间、时间、因果和意图关系作出推理 。 对于较长的语篇来说, 应至少记住其大意, 对于较短的语篇来说, 应记住尽可能多的重 要内容, 特别是与说话者的当前意图相关的 内容。
Page
18
谢谢观赏
Page
5
三种听力理解模式(二)
“自上而下” 模式指的是利用“ 已有知识 和整体预期” 及其它背景知识对接收到的 信息(词语、句子等)进行分析处理。这一模 式强调听话者的已有知识、预设、经验和 认知图式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Morl ey , 19 1 : 87 )
Page
6
三种听力理解模式(三) 互动模式把听力理解看作是大脑长期记忆中的背 景知识与听力材料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这一模 式的优点在于它把听力理解看作是一个信息处理 的过程。也就是说, 外语学习者在听力理解的过程 中不但要运用语音、词汇和句法知识, 而且还要能 动地借助大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 对短时记忆中的 听力材料进行信息处理和加工, 从而在背景知识和 听力材料的互动过程中理解意义。互动模式把听 力理解看作是大脑长期记忆中的背景知识与听力 材料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Page 9
听力理解的过程(三)
总之, 听力理解是通过听觉器官和大脑的认知活动, 并运用 语音、词汇、语法和各种非语言知识, 把感知到的声音转 化为信息的过程。
Page
10
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一)
束定芳和庄智象( 19 96 ) 认为, 影响听力理 解的重要因素包括听力材料的特征、说话 者特征、任务特征、学习者特征和过程特 征。
Pag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
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三)
学习者因素包括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记忆 力、情感因素和背景知识等。由于人是认 知的主体, 听力理解与学习者各方面的相关 知识水平和主观因素息息相关。
过程特征主要指听力理解的心理过程, 如学 习者采用的是“ 自下而上”模式、“ 自上 而下” 模式还是互动模式。
听写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既有语言错误 ,又有理解性 错误。通常语言错误包括单词拼写、字母大小写、语法、 标点符号等。理解性错误主要指由于理解不正确误听、漏 听或没来得及写完的残缺句。
Page
17
影响听写质量的因素
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 ,影响听写质量的因素很多 ,如语言基 本功不扎实、单项技能薄弱、知识面欠缺、记忆力差、书 写速度慢、借助母语理解、思维缓慢、心理压力大、考场 易紧张 ,平时缺乏锻炼等。
信息解码指的是理解或获取信息的过程。
在经过了以上四个阶段之后, 学生就可以运用所学语言将 信息表达出来或储存在长期记忆中。
Page 8
听力理解的过程(二)
AndeIson (19 85 ) 认为, 听力理解包括三个相互联系而又 循环往复的过程: 感知处理、切分和运用。 在感知处理阶段, 听话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听力材料本身, 并 将所听到的声音暂时储存在短时记忆中。 在切分阶段, 听话者将短时记忆中的语音串切分成从句、 短语、单词或其它语言单位, 并在大脑中以心理表征的方 式建构意义。 在运用阶段, 听话者借助世界知识和语言知识将大脑中的 心理表征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 从而对听力材料作出正确 的理解。
Page 15
短文听写
听写是一种复杂的言语理解的心理过程 ,它不仅涉及到对 所听信息的全面正确理解 ,而且要借助短时记忆将信息在 规定时间内准确重现于纸上。这是一个由感知声音、识别 对应词汇、建立语法关系、形成语义图式、理解内在含义、 完整再现于书面形式的过程。
Page
16
短文听写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听力教学的 理论与方法
(引自王守元,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听力理解的性质(一)
辨认单词并记住与该单词相联系的意义。 理解每一个单词是如何与语境发生相互作 用并为邻近单词的意义创造语境; 理解一个句子中的哪些词语构成主语, 哪些 构成谓语, 并理解指代成分所指称的人或物。 既要理解每一个句子在局部上下文中的意 义, 也要理解该句子在整个语篇的宏观结构 中的意义。
Page 7
听力理解的过程(一)
Ke rm e th ( 197 6) 认为听力理解由五个成分构成: 辨音包括辨别各种语音、语调和音质等, 这也是听力理解 的第一步。 信息感知指的是学生在具备了辨音能力之后有意识地感知 语流中的语音组合, 从而获取句子意义的阶段。
听觉记忆指的是将所感知到的听觉信息能够在被理解之前 在大脑中保存一定的时间。
Page
13
听力理解经历五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 应该多听、常听, 对英语语音、语调产生一 种语感, 这种语感对正确的发音有利, 还会逐渐习惯英语的 正常语流。 在第二个阶段, 在一串声音中辨别出一些孤立的、内容相 关联的单词。如果遇到了生词, 不要产生紧张和烦躁情绪, 培养抓大意、从上下文猜内容的能力。 在第三个阶段, 在语流中辨别出短语或句型, 并通过短语和 句型对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谈话内容有一个大致的理解。 从整体上把握句子或短文内容的能力。
Page
14
听力理解经历五个阶段
在第四个阶段, 在语流中辨认出分句或句子, 并知其含义, 对所谈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这一阶段, 学生的困难 往往是与某些题材有关的词汇不足,应大量接触与这些题 材有关的录音, 并反复多次地听围绕某一题材的不同录音 材料, 使学生从上下文所提供的线索中猜出生词的意思, 逐 渐扩大词汇量。 在第五个阶段,能连贯地听懂所谈的内容。即使听力水平 已达到第五阶段, 随着题材、内容的变化, 还往往会回到第 三、第四阶段。要使学生在多数情况下做第五阶段的听者 则需要帮助他们不断地吸收新词汇和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