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分光光度法

合集下载

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总氮

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总氮
2 3 2 高 压 时 间 影 响 . . 在 规 定 的压 力 下 , 压 时 间 对 总 氮 测 定 的影 响 也 是 很 大 高
2 1 3 不 同来 源 的 过 硫 酸钾 对 空 白 的 影 响 . .
高 压 消 解 、 却 、 试 , 果 如 表 2 冷 测 结 。 表 2 不 同来 源 的 K:; 目制得 消 解 液 对 空 白的 影 响 s0
消解 液
来 源 A
来源 B 来源 C
其 冷 却 , 到 压 力 表 指 针 回复 至 零 位 , 开 上 排 汽 阀 排 去 人 直 打 余 气 。这样避 免 了在 高 压 时骤 降 压力 使 管 内液 体 喷 出, 实 验 失 败 , 能 在 最 大 限度 上 保 证 工 作 人 员 安 全 。 又
Na OH溶液 冷却 至室 温 , 两容 液 混 合定 容 至 1 0 mL, 将 00 溶
碱性过硫 酸钾 的 配 制过 程 十 分重 要 , 掌握 不 好 会影 响 消解效 果 , 测定结 果 产生 一定 的影 响。文 献 [ ] 2 对 1 [ 3中关 液存 放 聚乙烯瓶 内 。 ( ) 酸 钾 标 准 溶 液 。硝 酸 钾 标 准 贮 备 液 : 取 0 7 1g 于 碱 性 过 硫 酸 钾 的 配 制 , 是 简 单 的 说 将 过 硫 酸 钾 和 氢 氧 9硝 称 . 2 8 只 并 过 经 15 ~ 1 0 烘 干 4 0℃ 1℃ h的 优 级 纯 硝 酸 钾 ( N0 ) 溶 于 水 化 钠 溶 于 水 中 , 未 作 其 它 要 求 。 实 际 上 , 硫 酸 钾 的 溶 解 K 3,
总 氮 是 指 水 体 中 所 有 含 氮 化 合 物 中 的 氮 含 量 , 反 映 溶 液 每升 含 1 m 是 0 g硝 酸 盐 氮 , 用 时 配 制 或 者 采 用 国家 标 使 水 体 所 受 污 染 程 度 和 富 营 养 化 程 度 的 重 要 指 标 之 一 , 体 准 物 质 , 使 用 说 明配 制 。 所 用 试 剂 无 特 别 说 明 皆 为 分 析 纯 水 按 中含 氮 量 的 增 加 将 导 致 水 体 质 量 下 降 , 其 中 的 浮 游 生 物 试 剂 , 验 中用 水 若 无 特 别 说 明 皆 为 无 氨 水 。 使 实 和 藻 类 大 量 繁 殖 而 消 耗 水 中 的 溶 解 氧 , 而 加 速 湖 池 水 体 2 结 果 与 讨 论 从 的富营养 化和水 体 质 量恶 化 , 而污 水 厂 的 出水 最终 都 将 排 2 1 碱 性 过 硫 酸 钾 的 影 响 . 人 湖 、 , 此 准 确 测 定 废 水 中总 氮 量 十 分 重 要 。 河 因 2 1 1 过硫 酸 钾 试 剂 本 身 的 影 响 .. 废 水 中 的 总 氮 检 测 方 法 包 括 紫 外 分 光 光 度 法 、 相 分 气 过 硫 酸 钾 试 剂 本 身 在 测 试 波 段 区 有 强 吸 收 值 , 与 浓 度 且 子吸收光 谱法 、 子 色谱 法 、 波 消 解—— 电极 法 、 温 氧 成 正相 关 , 离 微 高 相关系数 达 0 99 。文 献[ ]较 早就 提 出了较高 .99 3 化 — — 化 学 发 光 法 、 催 化 氧 化 — — 分 光 光 度 法 等 。 常 用 浓 度的过 硫 酸钾 在 2 0 m处 有 吸 收 , 献 [ ] 5 又 提 出在 光 2n 文 4 [3 的 是 过 硫 酸 钾 — — 紫 外 分 光 光 度 法 , 方 法 步 骤 相 对 简 单 、 25 m处也 有较大吸光度 , 文献[ ] 2 该 7n 按 1 []所 配的过硫 酸钾在 所 需 试 剂 较 少 , 求 使 用 的 仪 器 设 备 一 般 实 验 室 都 能 具 备 。 显 色 时 的 最 高 浓 度 也 只有 8 I , 以 没 有 必 要 对 过 硫 酸 钾 要 ( 所 ) 但 是 在 实 际 测 定 过 程 中 受 试 剂 质 量 、 皿 、 解 时 间 、 验 器 消 实 浓 度 高 于 8g L 的 进行 研 究 , 且 过硫 酸钾 在 高 于 6 ℃ 以上 (/ ) 而 O 室 环 境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 白 值 太 高 ( 献 中 规 定 空 白 吸 光 度 就 开 始 分 解 , 10 ~ 1 4 高 压 3 ri 上 这 种 情 况 下 可 空 文 在 2℃ 2℃ 0 n以 a 值 应 低 于 0 0 ) 标 准 曲 线 相 关 系 数 R 达 不 到 0 9 9以 上 要 分解完 全 , .3 , .9 因此没 有 必要 对太 高 浓度 的过 硫酸 钾进 行研 究 , 求 , 期 困 扰 着 水 质 分 析 工 作 者 而 且 废 水 中 含 有 悬 浮 物 现 只对 2 0g L 以 下 的 进 行 实 验 , 长 . (/ ) 结果 如 表 l 。 比较 多 , 接 影 响 测 定 结 果 准 确 度 。 笔 者 通 过 一 系 列 的 对 直 比实 验 , 统 地 检 查 可 能 对 检 测 结 果 产 生 影 响 的 因 素 , 检 系 使 测结果 更为准 确 、 合要求 。 符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总氮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总氮
收稿日期 : 2007 - 07 - 25 作者简介 :彭 鹏 ( 1983—) ,女 ,江苏淮安人 ,助理工程师 ,大 学本科 ,从事环境监测等工作 。
2008年 4月
彭 鹏等 1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总氮
· 87 ·
H + +OH - →H2 O 0. 4 ×10 - 3 mol 0. 4 ×10 - 3 mol 该反应结束之后 ,溶液中还存在 H + 为 2. 6 × 10 - 3 mol,即盐酸远远过量 。 2. 2 过硫酸钾完全不分解 这种情况下 ,实际溶液中只会发生盐酸与氢氧 化钠的中和反应 ,具体物料衡算为 : H + +OH - →H2 O 1. 88 ×10 - 3 mol 1. 88 ×10 - 3 mol 反应结束后 ,还剩 H +为 1. 12 ×10 - 3 mol,即盐 酸远远过量 。 综上所述 ,运用 GB 11894—89 碱性过硫酸钾 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总氮 ,其实验过 程中 ,盐酸远远过量 。即用来比色的溶液中 ,含有 一定量的 H + 。 2. 3 盐酸加入量对实验的影响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中提出 ,氯离 子对反应无干扰 ,而且实验已得到证明。而用来比色 的溶液中含有 H + ,那是否说明盐酸的加入量与整个 实验结果无任何关联 ? 笔者做了如下的实验 : 以去离子水为参比 ,对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作 比对实验 ,结果见表 1。
这些杂质在 220 nm 及 275 nm 处是否有吸收 ,都会 导致空白的吸光度过大 ,甚至大于 1,从而严重影 响实验吸光度的准确性 ,最终对实验结果产生影 响 。建议更换试剂或对试剂进一步提纯 ,从而提高 实验的准确性 。
[参考文献 ]

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总氮

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总氮

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总氮作者:杜海江来源:《科学与财富》2010年第02期[摘要] 介绍了实验室分析总氮的原理,探讨了过硫酸钾、实验用水的选择及碱度对水中总氮测定的准确性影响,得出了结论。

[关键词] 总氮过硫酸钾实验用水碱度Alkaline Persulfate Digestion By UV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Total Nitrogen In Water Samples(Zhangjiagang Ci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Zhangjiagang,Jiangsu 215600,China)Abstract:Describes the principles of laboratory analysis of total nitrogen, Explored potassium persulfate, experimental choices and alkalinity of water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accuracy of the impact of total nitrogen in water, Come to the conclusion.Keywords:TN、Potassium Persulfate、Experimental Water、Alkalinity一、概述总氮是水中有机氮和各种无机氮化物含量的总和,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水质分析中,一般采用GB11894-89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它的基本原理是:在600C以上的水溶液中,过硫酸钾按如下反应式分解,生成氢离子和氧。

K2S2O8+H2O——→2KHSO4+0.5O2KHSO4——→HSO4-+K+HSO4——→SO42-+H+加入氢氧化钠用以中和氢离子,使过硫酸钾分解完全。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 相关问题的研究及方法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 相关问题的研究及方法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相关问题的研究及方法主要参考文献:HJ636-2012GB11894-892018年11月21日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的影响因素摘要:采用《水质总氮的测定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2012)进行水中总氮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度高,但在测定过程中,试验用水、药品品质、药品配制温度控制、试剂的存放时间、实验器皿及试验器皿的洗涤等环节都会造成实验数据异常。

为此,对过硫酸钾的品质选择、过硫酸钾配制中温度的控制、配制好过硫酸钾的存放时间等进行了实验研究。

关键词:总氮;比色管;过硫酸钾;氢氧化钠;消解时间;冷却时间;洗涤1.实验准备1.1仪器与试剂仪器:UV19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双光束),10mm石英比色皿,DY04-13-44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筒试剂:硝酸钾标准使用液(1000ug/ml),过硫酸钾(进口),氢氧化钠(GR)1.2实验原理及方法见参考文献HJ636-20122.实验结果与分析2.1实验用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在HJ636—2012中,对实验用水明确要求为“无氨水”。

实验初期,采用本实验室纯水机制造的去离子水,空白吸光度值明显超出HJ636—2012的质控要求。

后用娃哈哈纯净水替代,空白吸光度值可以达标。

2.2过硫酸钾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过硫酸钾的品质是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的核心,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空白吸光度及数据是否达标,国内试剂一般不能满足实验要求,建议使用进口药剂。

2.3过硫酸钾配制温度控制及存放时间对结果的影响HJ636—2012中碱性过硫酸钾溶液配制方法:40.0g过硫酸钾溶于600mL水中,另取15.0g氢氧化钠溶于300mL水中。

待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冷却至室温后,混合两种溶液定容至1000mL。

过硫酸钾常温下不易完全溶解,为促进其溶解往往需要加热。

有文献显示,过硫酸钾在60℃甚至在50℃时就会分解,加热温度最好控制在50℃以内,既利于促进过硫酸钾溶解,又可减少高温对过硫酸钾氧化能力的损失。

总氮的测定

总氮的测定

的盐酸消除对测定的影响。
碘离子和溴离子对测定有干扰,测定 20ug 硝酸盐氮时,碘离子
含量相对于总氮含量的 20% 时无干扰,溴离子含量相对于总氮含量
的 3.4 倍时无干扰。
3.试剂和材料
本法所用试剂除注明外,均为分析纯(Analytical Reagent ,AR);所用水均为无氨蒸馏水。
3.1 40g/L 碱性过硫酸钾溶液:
皿。(生产厂家/型号/精度/量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L9/±0.3nm/190~1100nm)
5.采样
样品采集后保存于干净的玻璃瓶或塑料瓶,及时测定。若不能及时测定,应在每升样品
中加入 1mL 硫酸并于 4℃ 以下冰箱中保存。
6.分析步骤
6.1 标准曲线绘制
用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取 8 只 25mL 具塞玻璃磨口比色管,按下表制备标准色列管
— 扣除空白后的校正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测出的氮的含量,mg/L ;
—消解时所取样品的体积,mL ;
8. 方法特性
1.
6 家实验室分别对 0.50mg/L、2.50mg/L、5.00mg/L 三种不同浓度的总氮标准样品进行了
36 次测定,方法相对误差置信范围为(-0.72±3.04)%。
2.
5 家实验室以废污水为本底进行了加标测定,回收率置信范围为(99.4±5.8)%。
excel绘图
以总氮浓度(mg/L)为
横坐标,校正吸光
度为纵坐标,绘制
标准曲线
6.2 计算
220
275
= 220 −2275
-0
0
0.025
0.004
0.017
0
0.5
0.034
0.004

新方法验证报告(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636-2012)

新方法验证报告(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636-2012)

XXXX有限公司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项目名称:HJ636-2012负责人:审核人:日期: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2012)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1、方法依据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总氮的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总氮的测定。

当样品量为10ml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5mg/L,测定范围为020~7.00mg/L。

2、方法原理在60℃以上水溶液中,过硫酸钾可分解产生硫酸氢钾和原子态氧,过硫酸钾在溶液中离解而产生氢离子,故在氢氧化钠的碱性介质中可促使分解过程趋于完全。

分解出的原子态氧在120~124℃条件下,可使水样中含氮化合物的氮元素转化为硝酸盐。

并且在此过程中有机物同时被氧化分解。

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20nm和275nm处,分别测出吸光度,求出校准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中查得总氮(NO3-)的含量。

3、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纯水或无氨水。

3.1试剂和材料3.1.1新制备的去离子水3.1.2氢氧化钠溶液(200g/L):称取20.0g氢氧化钠溶于少量水中,稀释至100mL。

3.1.3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40.0g过硫酸钾溶于600mL水中,(可置于50℃水浴中加热至全部溶解);另称取15.0g氢氧化钠溶于300mL水中。

待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冷却至室温后,混合两种溶液定容至1000mL,存放于聚乙烯瓶中,可保存一周。

3.1.4盐酸溶液(1+9)2.3.5硝酸钾标准贮备液ρ=1000μg/mL,标准证书编号:XXXXXXXX,有效期限:XXXX年XX月XX日。

3.2仪器3.2.1紫外分光光度计。

1台,型号:XXXXX,检定证书编号:XXXXX,检定有效期限,XXXX年XX月XX日。

总氮实验报告

总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学习总氮的检测方法,提高对水环境指标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在60℃的水溶液中,过硫酸钾可分解产生硫酸氢钾和原子态氧。

硫酸氢钾在溶液中解离产生氢离子,使溶液呈碱性,从而促使分解过程趋于完全。

过硫酸钾分解出的原子态氧在120-124℃条件下,可将水样中含氮化合物的氮元素转化为硝酸盐。

同时,有机物在此过程中被氧化分解。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20nm和275nm 处,分别测出吸光度A220和A275,按以下公式求出校正吸光度A:A = AA2 - 2A275根据A值查校准曲线,计算总氮含量(以NO3-N计)。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水样、过硫酸钾、氢氧化钠、硝酸钾标准溶液等。

2. 实验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微波消解仪、pH计、移液器、容量瓶、比色皿等。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准确移取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标准溶液,加入过硫酸钾和氢氧化钠,进行消解,在波长220nm和275nm处测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

2. 样品测定:准确移取一定量的水样,加入过硫酸钾和氢氧化钠,进行消解,在波长220nm和275nm处测吸光度,根据校准曲线计算总氮含量。

3. 重复实验:对同一水样进行多次测定,以评估实验结果的精密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绘制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1-5mg/L。

2. 样品测定:对同一水样进行多次测定,结果如下:实验次数 | 吸光度A220 | 吸光度A275 | 校正吸光度A | 总氮含量(mg/L)------- | -------- | -------- | -------- | --------1 | 0.450 | 0.020 | 0.430 | 4.302 | 0.448 | 0.018 | 0.430 | 4.303 | 0.452 | 0.022 | 0.430 | 4.303. 重复实验:重复测定同一水样3次,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精密度。

碱性过硫酸钾法测定水中总氮的分析

碱性过硫酸钾法测定水中总氮的分析

碱性过硫酸钾法测定水中总氮的分析摘要:水体的实际状况可以由水体内部总氮的占比反应出来,换言之,水体中的总氮含量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展示出区域水质的优劣和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污染情况。

因而,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测量水体总氮含量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我国各个实验室在落实水中总氮测定的相关工作中,主要采用的方式为UV手段,该方式具备操作简单、原理清晰、成本低廉等特征。

然而,其中的空白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测定总氮的精准性,特别是对于部分水样中所含的总氮量过低时,则容易出现数据重复性较弱、结果不准等问题。

鉴于此,本文以总氮的定义、原理为基准,阐述碱性过硫酸钾法测定水中总氮具体措施,并提出后续发展中的优化策略,旨在能够为后续总氮测定的相关工作提供更精准可靠的实验方式。

关键词:碱性过硫酸钾;总氮;实验仪器;天然水前言:总氮作为恶化水体水质评价中最为核心的指标内容之一,在具体测定时,主要选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该种方式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较为简单且不需要使用强碱、强酸等对生物环境存在危害的物质,但主要难点在于难以精准把控实验室环境、消解温度、时间、器皿、试剂质量等因素[1]。

本文以此为基准进行研究,分析了碱性过硫酸钾法测定水中总氮的实验流程以及优化策略。

一、总氮的概念与测定原理所谓的总氮主要是指在水体样本中所涵盖的溶解态氮、悬浮物中的氮。

在具体进行总氮测定的相关工作中,所需要遵循的原理是在实验体系要求的温度下,水样中所有的含氮物质的转化率,其中,实验温度大多会设定在120℃到124℃之间,将碱性过硫酸钾融入水中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硝酸盐物质,在220nm和275nm波长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处分别测定,并结合水体中测试时总氮含量、校正吸光度之间的占比关系来判断水体质量,在实际落实实验中可以利用标准曲线法[2]。

二、实验部分(一)主要实验试剂、仪器在本文的研究与实验中,所选用的试剂包括过硫酸钾、碱性过硫酸钾溶液、氢氧化钠、盐酸、1+9盐酸、氨氮标准溶液、硝酸钾标准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总氮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一、目的
规范水中总氮的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
1、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总氮的测定。

2、当样品量为10ml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5mg∕L,测定范围为
0.20-7.00mg∕L。

三、责任者
实验室检验人员及负责人。

四、正文
1、术语和定义
总氮: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能测定的样品中溶解态氮及悬浮物中氮的总和,包括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无机铵盐、溶解态氨及大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中的氮。

2、方法原理
在120~124℃下,碱性过硫酸钾溶液使样品中含氮化合物的氮转化为硝酸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20nm和275nm处,分别测定吸光度A220和A275,按公式(1)计算校正吸光度A,总氮(以N 计)含量与校正吸光度 A 成正比。

A=A220-2 A275 (1)
3、仪器
分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高压蒸汽灭菌器、25ml具塞磨口玻璃比色管、
10mm石英比色皿、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等。

4、试剂
4.1、浓盐酸:ρ=1.19g/ml。

4.2、浓硫酸:ρ=1.84g/ml。

4.3、盐酸溶液:(1+9)。

将100ml浓盐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到90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冷却备用。

4.4、硫酸溶液:(1+35)。

将10ml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到35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冷却备用。

4.5、氢氧化钠溶液:ρ=200g/L
称取20.0g氢氧化钠溶于少量水中,稀释至100ml。

注:氢氧化钠含氮量应小于0.0005%。

4.6、氢氧化钠溶液:ρ=20g/L
量取ρ=200g/L氢氧化钠溶液10.0ml,用水稀释至100ml。

4.7、碱性过硫酸钾溶液
称取40.0g过硫酸钾溶于600ml水中(可置于50℃水浴中加热至全部溶解);另称取15.0g氢氧化钠溶于300ml水中。

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混合两种溶液定容至1000ml,存放于聚乙烯瓶中,可保存一周。

注:氢氧化钠和过硫酸钾含氮量应小于0.0005%。

4.8、硝酸钾标准贮备液:ρ(N)=100mg/L
取硝酸钾(基准试剂或优级纯)在105~110℃下烘干2h,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取0.7218g硝酸钾溶于适量(约100-200ml)水中,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

加入1-2ml三氯甲烷作为保护剂,在0-10℃暗处保存,可稳定6个月。

4.9、硝酸钾标准使用液:ρ(N)=10.0mg/L
量取10.00ml硝酸钾标准贮备液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临用现配。

4.10、5%盐酸羟胺溶液
称取5.0g盐酸羟胺溶于少量水中,加水稀释至100ml。

5.1、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将采集好的样品贮存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中,用浓硫酸调节pH 值至1~2,常温下可保存7d。

贮存在聚乙烯瓶中,-20℃冷冻,可保存一个月。

5.2、干扰和消除
当碘离子含量相对于总氮含量的 2.2 倍以上,溴离子含量相对于总氮含量的3.4 倍以上时,对测定产生干扰。

水样中的六价铬离子和三价铁离子对测定产生干扰,可加入5%盐酸羟胺溶液1~2ml消除。

5.3、试样的制备
取适量样品用ρ=20g/L氢氧化钠溶液或(1+35)硫酸溶液调节pH 值至5~9,待测。

6、分析步骤
6.1、校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量取0.00、0.20、0.50、1.00、3.00、和7.00ml硝酸钾标准使用液于25ml 具塞磨口玻璃比色管中,其对应的总氮含量分别为0.00、2.00、5.00、10.00、30.00和70.00μg。

加水稀释至10.00ml,再加入5.00ml碱性过硫酸钾溶液,塞紧管塞,用纱布和线绳扎紧管塞,以防弹出。

将比色管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加热至顶压阀吹气,关阀,继续加热至120℃开始计时,保持温度在120-124℃之间30min。

自然冷却、开阀放气,移去外盖,取出比色管冷却至室温,按住管塞将比色管中的液体颠倒混匀2-3次。

(若比色管在消解过程中出现管口或管塞破裂,应重新取样分析)
每个比色管分别加入1.0ml(1+9)盐酸溶液,用水稀释至25ml标线,盖塞混匀。

使用10mm石英比色皿,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以水作参比,分别于波长220nm和275nm处测定吸光度。

零浓度的校正吸光度A b、其他标准系列的校正吸光度A s及其差值A r按公式(2)、(3)和(4)进行计算。

以10ml样品中总氮(以N计)浓度为纵坐标,对应的A r值为横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A b=A b220-2A b275(2)
A s=A s220-2A s275(3)
Ar= A s- A b(4)
A b——零浓度(空白)溶液的校正吸光度;
A b220——零浓度(空白)溶液于波长220nm处的吸光度;
A b275——零浓度(空白)溶液于波长275nm处的吸光度;
A b——标准溶液的校正吸光度;
A s220——标准溶液于波长220nm处的吸光度;
A s275——标准溶液于波长275nm处的吸光度;
A r——标准溶液的校正吸光度与零浓度(空白)溶液校正吸光度的差;
6.2、试样的测定
6.2.1、空白试验
量取10.00ml蒸馏水于25ml具塞磨口玻璃比色管中,加入5.00ml碱性过硫酸钾溶液,按照前述步骤进行消解和吸光度的测定。

6.2.2 试样测定
量取10.00ml试样于25ml具塞磨口玻璃比色管中,加入5.00ml碱性过硫酸钾溶液,按照前述步骤进行消解和吸光度的测定。

(若试样中含氮量超过70μg 时,可减少取样量并加水稀释至10.00ml。

)根据(6.1)中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出10ml样品中总氮的浓度。

若样品稀释后进行检测,计算结果需乘以稀释倍数。

6.3、结果表示
当测定结果小于1.00mg/L时,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大于等于1.00mg/L时,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五、注意事项
1、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 应大于等于0.999。

2、每批样品应至少做一个空白试验,空白试验的校正吸光度A b应小于0.030。

超过该值时应检查实验用水、试剂(主要是氢氧化钠和过硫酸钾)纯度、器皿和高压蒸汽灭菌器的污染状况。

3、A275∕A220×100%应小于20%,越小越好,若大于20%,应予以鉴别。

4、每批样品应至少测定10%的平行双样,样品数量少于10 时,应至少测定一个平行双样。

当样品总氮含量≤1.00mg/L 时,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应≤10%;当样品总氮含量>1.00mg/L时,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应≤5%。

测定结果以平行双样
的平均值报出。

5、每批样品应测定一个校准曲线中间点浓度的标准溶液,其测定结果与校准曲线该点浓度的相对误差应≤10%。

否则,需重新绘制校准曲线。

6、实验所用的器皿和高压蒸汽灭菌器等均应无氮污染。

实验中所用的玻璃器皿应用(1+9)盐酸溶液或(1+35)硫酸溶液浸泡,用自来水冲洗后再用无氨水冲洗数次,洗净后立即使用。

高压蒸汽灭菌器应每周清洗。

7、在碱性过硫酸钾溶液配制过程中,温度过高会导致过硫酸钾分解失效,因此要控制水浴温度在60℃以下,而且应待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冷却至室温后,再将其与过硫酸钾溶液混合、定容。

8、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时,应定期检定压力表,并检查橡胶密封圈密封情况,避免因漏气而减压。

9、测定悬浮物较多的水样时,在过硫酸钾氧化后可能出现沉淀,遇此情况,可吸取氧化后的上清液进行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