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床视角中西药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研究论文
中西药联用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分析

中西药联用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分析药物联合应用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中西药的结合尤其受到广泛关注。
但是由于中西药物之间的特性差异,不当的搭配可能会导致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甚至引发不良反应。
因此,在中西药联用中,了解药物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配伍禁忌1. 中药与西药之间的配伍禁忌在中西药联用中,存在一些特定的药物组合是禁忌的,主要包括:- 中药“三棱”类(如石决明、大黄、甘遂等)与西药利福平、卡巴拉汀等降血脂类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会增加肝损伤的风险。
- 中药当归与抗凝药华法林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 中药甘草与利尿剂合用,可能增加钾的排泄。
- 中药山楂与抗凝药华法林合用,可能降低凝血作用。
这些配伍禁忌需要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避免不当搭配导致不良后果。
2. 西药与西药、中药与中药之间的配伍禁忌除了中西药之间的配伍禁忌外,西药与西药、中药与中药之间也存在一些禁忌组合,例如:- β受器拮抗剂甲硝洛尔与利福平合用,可能增加低血压的风险。
- 抗生素头孢类与头孢类降低或相同类药物合用,可能产生交叉耐药。
- 心脏病患者忌服咖啡因和类似药物,因为这类药物会刺激心脏,加重心脏负担。
二、相互作用分析1. 药物之间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中相互影响的现象。
常见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有:- 咖啡因与某些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合用,会影响咖啡因的代谢速度,增加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利尿剂合用,可能导致肾脏毒性反应。
2. 药物之间的药效动力学相互作用药效动力学相互作用是指不同药物在体内相互影响药物作用的现象。
常见的药效动力学相互作用有:- 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物时,不宜同时使用儿茶酚胺类药物,因为这类药物可能导致高血糖。
- 抗抑郁药物与镇静催眠药合用,可能增加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三、预防和处理方法1. 合理搭配在中西药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搭配,避免禁忌组合。
中西药联用配伍禁忌的探讨

中西药联用配伍禁忌的探讨普岳华1 , 蒋凌云2摘要:众所周知,中西药联用治疗疾病是我国医学界特有的手法,也深得广大患者的喜爱。
正确的中西药联用不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收到标本兼治、协同增效、减轻不良反应等功效。
相反,如联用不当,轻则使药效降低或消失,重则导致药源性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作为药房工作者,有必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信息,以便于配合临床医师,为合理用药提供更好的指导,为患者的健康和疾病的治疗服务。
关键词:中西药;联合用药;配伍禁忌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可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其效果已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
随着科学的发展,医药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中西药联合应用日趋广泛。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不合理用药经常使药物的理化性质等改变,以致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影响疾病治疗及患者康复。
本文主要从配伍禁忌发生原因和机理入手分析和探讨常用中西药之间的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
1 物理化学配伍禁忌111 化学因素11111 联用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导致药源性疾病含朱砂(其主要成分是HgS) 的中药制剂如朱砂安神丸、牛黄解毒片等,与还原性药物如溴化钾、碘化钾等同服后被还原成溴化汞或碘化汞而中毒或导致药源性肠炎[1 ] 。
含雄黄(As2 S2 ) 的中成药(如六神丸、紫金锭等) ,不能与含硫酸盐、硝酸盐的药物合用。
如合用,则会将雄黄主要成分硫化砷氧化而增加毒性[2 ] 。
另有研究表明,维生素 E 的药理作用基于其分子结构中苯环上的甲基、烃基和十六碳原子侧链。
若烃基被氧化则无效。
因此在服用维生素 E 时合用含甘油磷酸钠、枸橼酸铁铵等成分的补血糖浆,可使维生素 E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失效[3 ] 。
11112 联用后产生酸碱中和反应酸性中成药如山楂丸(片) 、五味子丸等与碱性西药如碳酸氢钠片、胃舒平片、氨茶碱等同时服用,会因酸碱中和,降低药效。
碱性中成药如乌贝散、行军散等不能与环丙沙星、阿司匹林等酸性西药同服,否则也会降低药效[4 ] 。
中西药联用配伍禁忌探讨论文【创意版】

中西药联用配伍禁忌探讨论文随着医学的开展,中西药搭配使用越来越普遍了,但是两者搭配也有一些禁忌的。
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中西药配伍禁忌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西药配伍禁忌论文篇1:?中西药配伍禁忌?摘要:中西药联用在临床日趋普遍,如假设配伍不当,那么易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引起疗效降低,增加毒副作用或发生药物不良反响。
从药物配伍时发生的变化,谈谈对药动学,药效学的影响,目的在于提醒临床,注意中西药配伍的变化,防止不良反响的发生。
关键词:中西药配伍;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大量的临床实践说明,中西药合理应用具有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扩大治疗范围,缩短疗程等优点,但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错综复杂的,如配伍不合理,会产生单一药没有的不良反响,合用后产生拮抗作用,甚至增加毒性。
因此深入探讨中西药的配伍变化,对临床中西药合用的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如下从几个方面对中西药配伍产生的相互作用做一简析。
1 对药动学的影响1.1 对吸收的影响1.1.1 理化因素对吸收的影响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所以中西药合用产生的理化变化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是中西药相互作用对吸收影响的主要因素。
它包括中西药成份之间的络合、螯合、吸附等作用,根据中药的成分,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①络合、螯合作用对吸收的影响:主要含有钙离子、镁离子、铝离子铁离子、铋离子等阳性金属离子的中药及其制剂不宜与四环素类、异烟肼等配伍。
因此类药物构造中含有酰胺基和多个酚羟基,与含上述金属离子的中药合用后。
生成难溶性的络合物或螯合物,影响药物的吸收。
含钙离子的中药:石膏、海螵蛸、石决明、虎骨、龙骨、龙齿、牡蛎、蛤壳、瓦楞子等;含铝离子的有明矾;含铁离子的有代赭石、自然铜、禹余粮;含铁、镁离子的有礞石;含镁、铝离子的有滑石;含铁、镁、铝的有磁石;含铁、铝、镁、钙的有赤石脂,钟乳石等。
含鞣质较多的中药可与维生素B1、B6形成螯合物使两者的作用均受影响。
②形成难溶性盐影响吸收:含有雄黄、朱砂、鞣质成分的中药及其制剂遇局部西药易形成难溶性盐影响吸收。
中西药联用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分析

- 2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西药联 用 的配伍 禁忌和相 互作 用分析
韩 敏 董 泽 军
( 哈药集 团三精 黑河药业有限公 司, 黑龙江 黑河 1 6 4 3 0 0 )
摘 要 :回顾 近几年来临床联合 用药实例具有增效和减毒 两个方 面说 明其具有 明显优 势中西药联合应 用有协 同或相加作 用缩短 疗 程 减轻副作 用。 中西药配伍规律 的研 究和应 用需要现代化技术与临床相结合从 而建立一个 药效物质基础与作 用机制创制现代化 的药物 应 用平台。 为 了提 高治病效果 , 中药和西药联合应 用 , 合理用药 , 已经成为我 国临床 治疗的重要和普遍的手段。因此 , 只有熟悉 中西药药理 知识 , 中西药配伍 禁忌 , 采取辨证 论治的 中西药联合应 用的基本原 则, 才能真正解 决中西药联 用的难题 , 在保证 安全的前提下 , 提 高医疗
水平。
关键词 : 联合用药 ; 合理 用药; 配伍 禁忌 在了解了中西药联用的现状和一些配伍禁忌后 ,我们现在着重解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 可相互取长补短, 充 决的就是中西药合理应用的问题 了。 分发挥各 自优势, 增效减毒 , 缩短疗程。其效果已得到医学界 的普遍认 4 . 1 中西药合理使用原则。中西药合理使用应以中西药临床药理学 可。 但由于 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十分复杂。 合理的配伍有 益于疾 及中西园 临床诊断学为基础, 以中医、 西医、 中西医结合 的基础为指导 , 病 的治疗, 而不合理的配伍会带来许多严重 的后果, 这应该引起 医务工 以现代多学科的先进技术为手段 , 充分运用中医、 西 医、 中西医结合的 作者和患者的注意。 知识与方法, 综合分析临床上 的具体问题 , 视疗效优劣 、 毒副作用大小 、 2 中西 药的 配伍现 状 疗效巩固时间长短、 服用方法方便程度而灵活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近年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被广泛用于临床因其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4 - 2中西药合理使用方法。以中西药物合理使用原则为指导, 要因 受到临床医护人员和广大患者的欢迎而西药的发展是 比较迅速的先进 病 、 因人而异 , 根据疾病各阶段的特征, 分阶段合理选用 中西药物 , 可视 的医疗技术分子技术纳米技术相继发展使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得到了提 情况互代用药 、 先中后西 、 先西后中用药。 高最后达到恢复健康之 目的将两种模式合二为一在中西医理论指导下 4 . 2 . 1 互代用药。在某药取得疗效后 , 为减轻或防止毒副作用 , 改用 将中西药联合应用就可 以相互取长补短标本兼治。 作用相似或起协调作用且副作用较小的药物代用。 4 - 2 . 2 先中后西。 先用 2 . 1 应用范围。中西药联合应用 的范围十分广泛 , 涉及内外、 妇儿 、 中药后效果较差或无效改用西药 ,或用西药存在禁忌证或因机体状况 五官、 骨伤及肿瘤等临床各科 , 其中以内科较多, 包括心血管病 、 消化 系 差 , 胃肠道反应重而难耐受西药者可先用 中药改善全身状况 , 控制 胃肠 统病 、 呼吸系统疾病 、 神经系统疾病 、 代谢系统疾病等外科涉及急腹症 道反应 , 为后期使用西药创造条件。 4 . 2 . 3 先西后中。先用西药控制症状 疮肿等。 治标 , 再用 中药巩固疗效治本。 2 . 2中西药联用临床实例。( 1 ) 增效 : 指增强或延长原有疗效 , 西药 4 . 3中西药合理使用注意事项。 在临床中合理使用中西药物, 除遵循 大多数成分单一 , 针对 陛强、 药效迅速 ; 中药大多成分复杂 , 疗效稳定持 用药原则 、 掌握用药方法 、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所致的不 良反应外 , 还应 久, 两者合理结合不但能显现各 自的优趱 胜而且能标本兼顾增强疗效。 注意 以下 事项 。 银花与青霉素联用能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 胜增强青霉 4 . 3 . 1 充分认识 中西药合用的利弊 , 严格执行配伍禁忌 。 4 . 3 . 2 避免因 素 的作用 , 黄连 、 黄柏与 四环素 、 呋喃唑酮、 磺胺类 同用治痢疾及细菌性 重复用药超过治疗量 , 而引起不 良反应 , 甚则导致药’ 源 陛疾病。4 . 3 . 3 要 腹泻有协同作用 ,麻黄与青霉素联用 ,治疗细菌 幽 市 炎有协同增效作 根据药物代谢排泄特点 、 患者生理因素及用药 目的来合理选用药物。 用, 蒲公英 、 苦参 、 鱼腥草等与复方丹参注射液与氯霉素联用可增强其 5中西药相互作用分析 治疗百 日咳的作用。( 2 ) 减毒: 人们在接受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受到 由于中药的化学 f 生 质和药理成分很复杂 , 若配伍不当, 便会降低药 其各种毒副作用 的损害这在西药尤为突出。中西药联合应用往往能克 效, 甚至产生毒性 , 所 以我们必须 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才能更好 服这一缺点使药物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目前 , 临床主要用于减轻激素 地指导我们去合理用药 。 的反馈抑制作用,防治撤停激素后的反跳现象 ,防治化疗的毒副作用 5 . 1 中西药发生化学反应。 由于各种药物的理化性质不同 , 药物在进 素。 入胃肠道后可能会彼此发生化学反应, 形成络合物或其他无活 的物质 3 中西 药联 用 的配伍 禁忌 而影 响疗效 。 3 . 1 不合理配伍降低疗效。四环素类不宜与石膏、 石决明、 大黄、 虎 5 . 2中西药发生药效作用的拮抗。药效拮抗会使药物作用降低或丧 杖、 石榴皮等组成的制剂配伍服用 , 以免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使药效降 失 。 低。 5 . 3 药物代谢过程 中引起毒副反应 。 药物在体内大多经肝脏代砒 肝 3 . 2 不合理配伍增加毒 性。洋金花等与强心苷合用 , 生物碱会使平 药酶的活性会影响其代谢过程; 肾脏是主要 的排泄器官, 肾小管 的重吸 滑肌松弛, 胃肠蠕动减慢艘 强心苷药物吸收增加 , 加上心衰病人对强心 收与尿 液 的酸碱 度有很 大关 系 。 苷类的作用敏感易引起 中毒反应。 参 考文 献 [ 1 ] 林秀珠 , 刘家平冲 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分析【 J I . 海峡药 ̄2 0 0 8 ( 1 2 ) . 3 . 3 常用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3 . 3 . 1 含碘 、 钙元素的中药制剂。3 . 3 . 1 . 1 含钙离子中药制剂不能与四 [ 2 1 张宝艳, 宋兆立, 刘中兴, 东玉鹏, 王立普门 诊 中西药物不合理配伍分析 环素合用 。 因四环素分子会与钙离子形成螯合物而降低其抗菌作用 。 含 闭. 实用药物 与 临床 , 2 0 0 8 0 ) . 钙的中药易与异烟肼中的官能团结合 , 形成络合物, 从而降低异烟肼抗 [ 3 ] 张或狮 . 中西药物合理配伍和禁忌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分析们. 医学信息 结核杆菌 的作用。 3 . 3 . 1 . 2 含碘的中药不宜与异烟肼合用。因在酸 陛环境 ( 上旬 刊) , 2 0 1 0 ( 1 0 ) . 下( 胃酸) 含碘的中药易与异烟肼发生化学反应。 3 . 3 . 2 大黄。 3 . 3 . 2 . 1 大黄 『 4 ] 刘玲冲 西药合理使用体会f J ] 冲 国现代 药物应N2 O l o ( 3 ) . 不能与四环素族 、 红霉素 、 利福平 、 林可霉素 、 氯林可霉素、 氯霉素同用。 【 5 1 裴振峨. 翟伟, 马军丽, 张黎 明. 北京地 区 1 0 1 5例中药注射 剂不 良反应 因大黄中的有效成分可与上述抗生素生成沉淀物 ,降低抗生素 的生物 报告 分析 册. 临床 药物 治疗杂 志, 2 0 0 9 ( 2 ) . 利用度。 3 . 3 . 2 2大黄不能与含金属离子的西药如硫酸亚铁合用。因在 胃 f 6 ] 杨青. 中药注射剂不 良反应分析与合理用药叨. 海峡药学2 0 1 0 ( 4 ) . 肠道内大黄与其可形成沉淀物而降低疗效 。3 . 3 . 3 对 血管系统有影 响 张宝艳, 宋兆立, 刘中兴, 东玉鹏, 王立普- 『 ] 诊 中西药物不合理配伍分析 的中药。 3 . 3 . 3 . 1 麻黄及含麻黄的中成药不能与地高辛合用 。 因麻黄中含 l J 1 . 实用药物与, 1 # , 1  ̄2 0 0 8 ( 3 ) . 有麻黄素 , 能使 心肌兴奋, 增加地高辛对心脏的毒性 , 从而引起心律失 [ 8 ] 马洪伟. 中西药结合使用 中的相关问题研究叨. 黑龙江科技信. g 2 o o 9 常 。3 . 3 . 3 . 2中药藜芦不宜与洋地黄合用 , 合用可诱发心律失常。 ( 1 1 ) . 4中西药合理使用 . [ 9 ] 宋兴发, 高山, 孙安国. 中西药配伍禁忌的探讨叨 . 海峡药学, 2 0 0 9 ( 1 1 ) .
浅谈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配伍禁忌[1]
![浅谈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配伍禁忌[1]](https://img.taocdn.com/s3/m/fc0163e681c758f5f61f67e5.png)
·110·主国医堂剑堑2Q螋生12旦筮鱼鲞筮堑翅丛型趔!望望垒!熊i塑堡垒塾i磐:旦塑!坚些!:2Q塑:!丛鱼塑垒堑用维持时间长,成瘾性低,副作用小,止痛效果明显高于度冷丁。
国家对使用吗啡制剂无极量限制,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进行个体化给药,合理足量使癌症患者真正无痛,从而打破迷信,科学选择止痛药物。
(3)临床医师在为患者使用吗啡制剂时,充分重视其不良反应,及早应用预防便秘药物,减轻患者可以避免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5】。
(4)制药企业从国情出发,研制开发更加低廉有效的吗啡类止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1]任德梅,黎燕玲,蔡晓红.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疼药应用情况分析.广东十五届药学会,2004,5:152—153.[2]徐学庆,刘雨桃(译).吗啡的新作用一抑癌作用及机制.日本医学介绍,2000,21(11):522.[3]赵怀全,宗怡.我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利用研究及处方评价.中国药物监测,2∞5,2(6):10一14.[4]洪素琴.大剂量麻醉药品处方的调配与管理.中国药学杂志,2001,21(2):125.[5]刘静,黄祥,潘宁玲,等.术后镇疼泵(PAC)应用与临床用药安全性.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3,3(4):236.(收稿日期:2009—0r7一cr7)(本文编辑:赵正)浅谈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配伍禁忌张春英吴海燕王健【关键词】中药;西药;联合应用;配伍禁忌随着中药制剂的不断开发,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诊治疾病,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欢迎。
但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当时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出现毒副作用而影响疗效。
为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疗效,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特将常用中西药联用的配伍禁忌阐述如下。
l配伍禁忌(1)四环素与异烟肼等不能与石膏、龙骨、牡蛎等含钙、镁离子丰富的药同用,因会生成难溶于水的络合物,影响前者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医药学论文: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摘要】中西药合用防治疾病的情况日趋普遍,熟练掌握中西药的合理联用至关重要。
对一些常见的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进行了分析,以期对避免配伍禁忌的发生及保障临床用药安全起抛砖引玉之功。
【关键词】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Abstract:It is very common for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to treat disease.Well grasping the reasonable combinationis of great importance.The author makes analysis on familiar compatibility tabu of the integration,hoping to guide and guarantee safe clinical administration.Key words: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compatibility tabu近年来,随着现代制药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医疗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临床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中西药合用防治疾病的情况日趋普遍。
熟练掌握中西药的合理联用至关重要。
现将常见的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简述如下。
1 降低药物的疗效含麻黄碱的中成药如麻杏止咳露、止咳定喘丸、防风通圣丸等与降压药不宜合用,因为麻黄碱可使血管收缩,有升高血压的作用,这样就降低了降压药的作用。
不少患者经常出现降压药和含有麻黄碱的药物“白加黑”同时服用的现象。
含酸性药物的中成药如保和丸、六味地黄丸、肾气丸与西药氢氧化铝凝胶、氨茶碱、碳酸氢钠、胃舒平不宜同时服用。
因后四种西药为碱性药物,如同时服用则会发生酸碱中和,使中药、西药均失去治疗作用。
含多种金属元素,如钙、镁、铁等矿物质成分的中药(石膏、石决明、瓦楞子、龙骨、牡蛎等)及中成药(止咳定喘丸、龙牡壮骨冲剂等)不宜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异烟肼、利福平等配伍[1]。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三篇

范文一:中西药配伍禁忌探讨摘要: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合理配伍用药安全引言:中西药配伍,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中西药配伍,有此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有些却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反应,中药的应用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实践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中西药的配伍禁总在临床上却重视不够,常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现从药理化学和药理学两方面讨论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一、理化性质改变。
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1、形成沉淀含有鞣质的地榆、石榴皮、五倍子、大黄等中药以及麻仁丸、利胆片等中成药与某些西药制剂联用会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等甙类,麻黄素、阿托品等生物碱以及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联用会产生沉淀,影响吸收。
2、形成络合物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柴胡、桑叶、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合用会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3、酸碱中和五昧子、女贞子等酸性中药与氧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西药合用,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杨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会起中和反应,使药效降低甚至失去药效。
二、药理变化。
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1、药动学变化(1)硼砂、海螵蛸、瓦楞子、皂角等碱性中药及其制剂与心得安、氯丙嗪、硫酸亚铁等联用会使其吸收降低,与奎宁、氯奎、强力霉素、新斯的明联用会使其从尿排出,促使血药浓度降低,与奎尼丁联用会导致排出减少,血药浓度增加而引起中毒。
(2)碱性中药如硼砂、煅牡蛎等,使尿液酸化药等解离增多,排泄加快,使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低。
(3)中西药配伍后,不同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使药物的血药浓度有所变化,从而影响其组织结合。
浅谈中西药合用禁忌及相互作用

此 外 ,由于 大多数 中 药来源 于动 植物 ,可 能仍保 留着 某些 作物 调 联用 , 会 导致 作用 增加 、 毒性增 加 , 致 心率失 常 、 心衰 等不 良反应 。 节 的特 性和 基础 ,故 即便是 单味 药物 ,也 常能发 挥双 向的调节 效 乙醇 能增加 肝脏 药 酶的 活性 ,故与 含 乙醇的 酒大 黄、酒 当归 及 药
1 . 3 . 2 药 效学变 化 也不 一样;不 同产 地及不 同加工 方法 , 其人 参提取 物的量 也不 同。 会 对 中枢 产生抑 制 。
麻黄及 含有 麻黄 碱 的中药制 剂 可使 心肌 B受体 兴奋 而加 强心
用。 中药作 用的双 向性与 所用剂量 大小 和所含不 同化学 成分有关 , 肌收缩 力 ,所 以复方 川 贝精片 、复方 枇杷 糖浆 以及 半夏 露等 含有 可 出现小剂 量兴奋 , 大剂 量抑制 , 或 大剂量 兴奋 , 小剂量抑 制现象 。 丰富 麻黄碱 的中药制 剂 ,如与其 他 强心 药 ( 洋 地黄 、地 高辛 等 )
系和 应用 形式 ,它根据 药物 的性 能 组合 成为方 剂 ,其特色 和优 势 碱性西 药合用 , 煅 龙骨 、 煅牡蛎 、 硼砂 等碱性 中药 与胃蛋 白酶合剂 、 在于 整体观 与辨 证论 治 。因此 ,中 药最本 质 的特 点是在 中医 学理 乙酰 水杨 酸等 酸性 西药 合用 都会起 中和 反应 ,使 药效 降低 甚至 失
理平衡 ,而达 治疗 目的 这 是运用 中药治病 的基本 原理 。 1 . L 2 中药 组分 多且 化学 成分 结构 复 杂 中药 庞大 的混 合物
起 中毒 。
乙醇能 增加 肝脏 药酶 的活性 ,故 与含 乙醇 的酒 大黄 、酒 当 归
处方 , 造成 了有效成 分的不确 定性 同时造 成临床 治疗 的多靶点性 。 及 药酒 等 乙醇制 剂 同服 ,会 使上 述西 药在 体 内代谢 增强 ,半衰 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临床视角的中西药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配伍禁忌及其相互作用,以减少药物毒副作用。
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整理中西药配伍相关知识,总结结论。
结果中西药联用在当前的临床治疗中十分普遍,如果配伍不当,非但不会起到预期治疗效果,还会产生毒副作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引起药源性疾病。
结论积极研究中西药配伍禁忌及其相互作用对保证用药安全、避免药源性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临床视角;中西药配伍禁忌;作用研究
随着中成药和西药联用在治病、防病、保健、抗衰老等方面的成功应用,二者在临床治疗中的联合应用越来越多。
由于中成药化学构成复杂,有效成分多,如果与西药配伍不当,很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二者的理化特性,进而影响到药物的吸收、治疗和排泄,甚至增加药物毒性,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当前,中西药配伍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二者的配伍禁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中西药配伍的禁忌及相互作用。
1 常见中西药配伍禁忌
1.1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珍珠母、牡蛎、龙骨、石膏、明矾、滑石、代赭石等矿物、贝壳类中药,忌与大环内脂类与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以免降低甚至消除药效。
1.2 鞣质丰富的中药石榴皮、五倍子、地榆等鞣质丰富的中药,与林可霉素、四环素族配伍时会产生鞣酸盐沉淀物,使药物失效。
鞣质本身对肝脏具有一定的毒性,当其与四环素、红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肝毒性药物配伍时,会对肝脏造成更多损害。
1.3 碱性较强的中药瓦楞子、龙骨、海螵蛸、牡蛎及乌倍散、大黄苏打片等药物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伍用时,会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吸收增加,导致血药浓度增高,毒副作用也相应增强,若长期使用,则需严格注意调整剂量。
以上碱性较强的中药、中成药还忌与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呋喃妥因、四环素类药物配伍使用,因为碱性环境会影响此类药物的吸收,从而削弱其作用。
1.4 抗菌作用较强的中药蒲公英、黄芩、鱼腥草、金银花、连翘、黄连等抗菌作用明显的中药,忌与菌类制剂如酵母片、乳酶生、促霉菌素片、整肠生等伍用,因为这些中药能抑制菌类制剂的活性。
1.5 含有机酸的中药山茱萸、五味子、女贞子、枳实、陈皮、木瓜、乌梅等含有机酸的中药,忌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药物配伍,这类中药在人体代谢后会增强尿液酸性,从而使得抗生素抗菌效力被削弱。
该类中药在与磺胺类药物及乙酰化物伍用时,会产生酸性环境,降低磺胺类药物的溶解度,使其在泌尿系统中被析出,引起血尿、结晶尿、尿闭等。
2 配伍禁忌的分类
2.1 降低疗效或引起毒副作用的配伍禁忌龙骨、石膏、瓦楞子等含有钙离子的中药,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伍用,这是因为强心苷类药物在作用时会通过心肌释放钙离子,而含有大量钙离子的石膏等中药会极大的增强强心苷的毒性。
如复方甘草片与强心苷类药物
伍用会导致心脏对强心苷敏感,发生中毒。
黄药子、四季青本身就对肝脏有一定损害作用,如果配伍四环素使用,不仅会降低二味中药的疗效,还会使其毒性增强。
地榆、五味子、诃子如果与红霉素伍用,则可能会发生药物中毒性肝炎。
草乌、川乌及含有该成分的中成药如三七片、小活络丹,如果与氨基糖苷类药物伍用,可能强其对听觉神经的毒性。
复方丹参注射液若与抗癌药物如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阿糖胞苷等伍用,不仅对肿瘤细胞起不到抑制作用,还会使恶性肿瘤发生转移。
丹参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阿托品可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加快心率,二者伍用会使丹参的功效被阿托品阻断,减低药效。
丹参中的丹参酮具有拮抗雄性激素的作用,如果与丙酸睾丸素、甲基睾丸素等伍用,则会使雄性激素活性降低。
含有乙醇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水、国公酒,若与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西药联合应用,对肝药酶在乙醇药酶诱导作用下活性增加,使得西药半衰期缩短,代谢加快,疗效降低。
含有蛋白质及水解产物的清热解毒丸、珍珠丸等中药,如果与黄连素合用则会导致蛋白质等成分拮抗黄连素的抗菌效果。
2.2 诱发药源性疾病的配伍禁忌杏仁、桃仁等含有氰苷的中药,不应与麻醉性镇咳药物及安定类催眠药物合用,因为二者合用会抑制呼吸中枢,导致肝脏损坏,影响肝功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鞣质丰富的中药,如果与磺胺、利福平等合用,会影响西药的代谢,使肾小管重吸收,损害肝脏,引起中毒性肝病。
总之,重要成分复杂,与西药联用时的相互作用较多,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也较多,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其性味和药理作用进行仔细分析,尽量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2.3 物理性配伍禁忌山楂、乌梅、五味子等酸性较强的中药,不宜与磺胺类抗菌素伍用,这是因为以上中药中的有机酸在人体代谢后会酸化尿液,从而使乙酰化磺胺类药物溶解度降低,从肾小管排除后形成结晶而导致肾损害。
大黄合剂、龙胆、龙胆酊等健胃药不应与大枣、蜂蜜、甘草等药物伍用,否则后者甜味覆盖苦味,会降低前者的健胃作用。
2.4 药理性配伍禁忌海螵蛸、硼砂等碱性中药,如果与氨基甙类抗生素合用,会使分布在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增加,药物毒性也随之增加。
中药酒精如果与胰岛素、苯巴比妥等联用,会发生酶诱导作用,增强肝脏酶活性,加快药物代谢,导致药放下降。
含有鞣质的中药,如虎杖、仙鹤草、石榴皮等不宜与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1)合用,因为该类中药会与维生素b1形成永久结合,使得人体将其排出,进而造成维生素b1缺乏。
含有大黄的中药不应与烟酸、维生素b1、b2、b6合用,后者会降低中药中大黄的抑菌作用。
2.5 引起酸碱度变化的配伍禁忌虎杖、大黄、何首乌等含醌类成分的中药,不宜与碱性药物合用,因为该类药物中的蒽醌苷会在碱性溶液中氧化失效。
甘草、含甘草酸的制剂不宜与麻黄碱、奎宁、利舍平等多元环碱性较强的药物伍用,否则会产生沉淀,降低机体对有效成分的吸收效果,降低疗效。
桔梗、远志、三七等不应与酸性较强的药物伍用,在酸性环境中,在酶的作用下,皂苷会水解失
效。
乌梅、山楂、五味子等含有酸性成分的中药,可酸化尿液,对一些西药(如氧化镁、碳酸氢钠)的重吸收与排泄产生影响。
2.6 化学性配伍禁忌老鹤草、石榴皮、侧柏叶不宜与硫酸亚铁合用,否则会产生肉质贴沉淀,不利于硫酸亚铁的正常吸收。
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酰胺键连接的高分子化合物,而鞣质能与酰胺键结合,形成胺键缔合物,从而使酶失效或疗效降低。
山楂、乌梅、五味子等含酸性成分的中药,及煅龙骨、煅牡蛎等碱性中药,如果与乙酰水杨酸、胃蛋白酶合剂等西药联用,会发生碱中和反应,使药效下降甚至消失。
3 讨论
由此可见,中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绝非简单的机械相加。
如果没有弄清药物配伍的后果就去操作,轻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重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以上虽然探讨了一些常用药物间的互相作用,但由于中药的广泛性,中药、西药配伍会发生的反应远不止此。
因此,医务人员要根据中西药物成分与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来联合应用中西药物,发挥中西药物在联合应用中的互补作用,实现取长补短、增加疗效,降低副作用的治疗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建,贾晓斌,范晨怡.传统中药与化学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09):810-814.
[2] 李玉春,李驰坤,贺燕,张永和.浅谈中西药配伍的禁忌问题[j].中国中医急症,2008(03):407-408.
[3] 李作权.中西药联用的现状与降低中西药疗效的配伍禁忌[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4):155-156.
[4] 杜桂琴,杜娟,宋淑萍.中西药物联合应用注意的问题[j].中国实用医药,2011(26):154-155.
[5] 师红英,潘星宇.剖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