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代谢病的基本原理
营养代谢与慢性病的关系

营养代谢与慢性病的关系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慢性病成为世界上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它们主要包括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心脏病和中风等。
这些慢性疾病是人们普遍面临的健康威胁,它们的爆发和流行与营养代谢密切相关。
营养代谢与体重控制肥胖症是一种慢性病,它与营养代谢密切相关,它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紧张,饮食不规律,脂肪和糖类摄入过多,食品价格低廉,烹饪方法糟糕等众多因素导致肥胖症在人群中的普遍流行。
良好的营养代谢可以帮助控制体重,促进身体健康。
在饮食中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控制体重。
人们还应该注意饮食多样化,增加对水果、蔬菜、全谷类和蛋白质的摄入,减少对脂肪和糖类的依赖。
此外,适量的运动也可以帮助控制体重。
营养代谢与糖尿病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全球糖尿病的流行率急剧增加。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它会影响身体对葡萄糖的使用,进而导致许多糖尿病并发症,如心脏病、中风、肾脏疾病和失明等。
营养代谢在糖尿病病人中起着重要作用。
身体对葡萄糖的处理能力受到胰岛素的控制,因为胰岛素的功能是促进身体中的细胞通过获得葡萄糖来产生能量。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出现问题,导致身体不能正确地处理葡萄糖。
合理的营养代谢对于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这不仅需要控制葡萄糖的摄入,也需要注意饮食中其他重要的营养物质的摄入,如鱼油类的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营养代谢与高血压和高血脂症高血压和高血脂症是慢性病,其与营养代谢紧密相关。
高血压和高血脂症可能是由于摄入含高脂和高糖食品、缺乏体育锻炼、抽烟、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合理的营养代谢是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的非常关键。
适当减少对高脂和高糖食品的摄入、适量增加鱼类摄入、并降低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防止高血压和高血脂发生。
此外,提高身体代谢率,适量增加运动量和增加肌肉也有助于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的风险。
猪常见营养代谢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

时, 肝功能紊乱还会对胡萝 h 素 的转 化 以及 维 生 素 A 的储 存
产 生 影 响 。此 外 , 猪 舍通 风较 差 、 缺乏光照, 猪 的 运 动 较 少 时, 往往 都 会 引 发 该 病 。 l 临床症 状 。 病 猪 表 现 出 被 毛 生 长 不 良 , 皮 肤粗 糙 , 形 成 较 多的皮屑 , 失 明, 运 动失调 , 繁殖 力降 低 , 消 化 器 官 及 呼 吸 器官黏膜发 生不同程度的炎症 , 并伴 有腹泻 、 咳嗽等 , 生 长 发
剂, 确 保 其 中 含 有 足 够 的 胡 萝 卜素 或 者 维 生 素 A。 对 于 病
猪, 可 肌 肉注 射 适 量 的维 生 素 A 制 剂 或 者 内 服 一 定 量 的鱼 肝 油, 但要注意维生素 A补充过 多会 导致机体 骨骼 发生病 变 ,
因 此要 控 制 用 量 不 宜 过 大 。
夜盲症 , 视 力 明显 减 弱 , 双 眼 干 涩 。 妊 娠 母 猪 患 病 后 往 往 发
生 流产 和产 出 死 胎 , 或 者 产 出 的后 代 仔 猪 眼部 畸 形 、 瞎 眼、 体
质衰弱 、 全身性水肿 , 非常容易感染疾病和死亡 。 防 治 措 施 。饲 喂 含 有 足 够 维 生 素 A 的 饲料 , 且 确 保 其 没 有 被 氧 化 。更 换 饲 料 时 , 要 及 时 添 加 一 定 量 的 维 生 素 A 制
中图 分 类 号 : ¥ 8 5 8 . 2 8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 2 0 9 5 —9 7 3 7 ( 2 O1 7 ) 0 6 —0 1 3 6 0 l
报告总结-宠物犬营养代谢性疾病的调查 精品

宠物犬营养代谢性疾病的调查宠物犬营养代谢性疾病的调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犬已不再是单一作为看护、狩猎、侦察、畜牧等工作之用,越来越多的犬类,特别是小型犬,因其体型轻巧、性格温顺、聪明灵活,被城市以及近郊居民当作宠物饲养;但由于人们养犬往往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在宠物犬的饲养和管理上经验不足,容易使它们患上各种疾病,给饲养者的精神和经济上带来不小的损失,营养代谢病是其中的一大类疾病。
营养代谢性疾病是营养紊乱和代谢紊乱疾病的总称,营养紊乱是因为动物所需的某些营养物质的量供给不足或缺乏,或因某些营养物质的过量而干扰了另一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引起的疾病;而代谢紊乱是因体内一个或多个代谢过程异常改变导致内环境紊乱引起的疾病。
据南京市康乐宠物医院门诊部2019年2月、3月两个月的资料记载,曾接触到宠物犬产后瘫痪、睾丸萎缩、四肢无力站立、白内障、幼犬生长缓慢、急性胰腺炎等病例,经过询问主人发病犬的症状与临床检查,初步判定其为缺乏或过量某一种营养成分或微量元素而致,及时采取措施对症治疗,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1宠物犬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生的比例与种类经过调查,发现动物医院宠物门诊平均每天有20条狗包括复诊前来就诊,除了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和内科病外,患营养代谢病的占15。
宠物犬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1、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性疾病;2、维生素代谢性疾病;3、矿物质代谢性疾病。
营养代谢性疾病一般有病程时间长、发病率高特别是处于发育、妊娠、泌乳阶段、临床症状多样化、具有某一特征性器官的病理变化等特点。
下页表是南京市康乐宠物医院2019年2月、3月份宠物犬营养代谢病统计表。
宠物犬营养代谢病分类统计表单位只月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性疾病维生素代谢性疾病矿物质代谢性疾病占总营养代谢病总数的百分比1~6公21423母12423总1418456~18公4451831母3541690总99 3521 18~42 公11282 母214986 总315 1268 42~72 公132845 母141总&;133986 72以上公426 1690 母237 1690 总6513 3380 合计公1011155070母811164930总182231100总数7111发病的年龄由表可知,宠物犬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6~18月龄和6岁以上的狗,分别为3521和3380,这主要是因为6~18月龄的狗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阶段,对营养物质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也容易引起缺乏症;6岁以上的犬属于大龄犬,各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所吸收的营养物质不易被机体利用,因此也容易造成缺乏症;18~42月龄的犬发病多是由于某一营养物质、维生素或矿物质过量导致疾病。
代谢健康知识点总结

代谢健康知识点总结代谢健康是指人体内新陈代谢过程正常、平衡、稳定的状态。
代谢是指人体内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转化和利用过程,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
代谢健康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影响着人体各系统的正常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
下面将针对代谢健康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维护代谢健康。
一、代谢健康的基本概念1. 代谢的定义:代谢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总和,包括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人体代谢包括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两个方面,能量代谢指的是通过饮食摄取的热量在体内的利用和消耗,物质代谢则是各种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2. 代谢的分类:根据代谢所涉及的物质类型不同,代谢可以分为糖代谢、脂质代谢、蛋白质代谢和核酸代谢等多种类型。
这些代谢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维持着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与稳定。
3. 代谢的调控:代谢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调控,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
这些调控机制通过负反馈和正反馈等方式协调人体各种代谢活动,保持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二、代谢健康与营养1. 营养对代谢健康的影响: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都需要得到充足的营养物质的支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合理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对维持代谢健康至关重要。
2. 营养失衡与代谢疾病: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营养失衡,进而导致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如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
因此,科学合理地膳食结构对于维护代谢健康至关重要。
三、代谢健康与运动1. 运动对代谢健康的影响: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能量的消耗和身体脂肪的燃烧,同时也有助于改善人体各种代谢活动,提高代谢率,促进身体内部环境的健康稳定。
2. 运动与代谢疾病的预防:适度的运动有助于预防和改善代谢性疾病,如运动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和稳定性。
四、代谢健康与生活方式1. 生活方式对代谢健康的影响: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等,会对人体的代谢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加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免费下载】奶牛的营养代谢病

摘要本文综述了奶牛的的几种营养代谢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奶牛代谢病近几年我国在奶牛疾病防治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奶牛饲养规模小,农户对于奶牛养殖技术又比较薄弱,而且奶牛在一年中总是处于高负荷运作状态,故常引发一些营养代谢性疾病。
笔者就产后瘫痪、低镁血症及瘤胃酸中毒等营养代谢疾病的防治做一简要介绍。
1产后瘫痪1.1病因奶牛产后瘫痪与其体内的代谢密切相关,血钙下降为其主要原因。
(1 )饲料因素。
通过对患过此病的乳牛调查,发现饲料单纯,并且钙磷比例失调;围产期、分娩前阶段饲料配合不当,饲喂高钙低磷饲料,使血液中血钙浓度增高,刺激甲状腺的 C 细胞分泌的降钙素增多,同时抑制了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导致泌乳时动用骨骼钙的能力降低。
饲喂高蛋白、缺碘、离子平衡失调的日粮,都与产后瘫痪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2 )胎儿因素。
在怀孕后期,胎儿的骨骼发育很快,如果饲料中没有补充足够的钙,将导致母体骨骼中储存的钙大量丧失,因此在分娩后,骨骼中可动用的钙也大大减少。
(3 )泌乳因素。
乳牛在分娩后的泌乳过程中,大量的血钙进入初乳,使体内钙的丢失超过了钙从消化道吸收和骨骼中钙动员的速度,血液中流失的钙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导致血钙浓度急剧下降而发病,同时大量血糖转化为乳糖,使血糖下降出现低血糖,对大脑也可产生低血糖性抑制。
(4 )大脑皮质抑制。
在分娩过程中,大脑皮层过度兴奋,其后转为抑制;分娩后腹压急剧下降,同时乳房开始泌乳,大量血液进入乳房,引起脑的血压下降,出现暂时性供血不足;大量血糖转化为乳糖,使血糖下降,这些因素都将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从而使甲状旁腺的功能减弱,使机体动员骨骼中的钙的能力降低,造成血钙急速下降。
1.2 症状产后瘫痪多数发生在分娩后的3~5 d 以内。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
1.2.1典型症状典型病例发展很快,从开始发病到出现典型症状一般不超过12 h。
发病前期征兆常表现为食欲减退,反刍停止,泌乳减少,站立时后肢频踏,肌肉发抖,行走时后肢摇摆,精神沉郁,表现轻度不安,四肢肌肉出现轻度震颤,四肢及身体发凉。
11339_奶牛代谢疾病的营养和预防

给予特殊营养物质支持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根据奶牛的实际情况,适量补充维生素A、D、E、C以及钙、磷等 矿物质,以维持奶牛正常的生理功能。
使用功能性添加剂
如益生菌、酵母培养物等,可以改善奶牛的胃肠道环境,提高饲料 的消化吸收率,降低代谢疾病的发生率。
给予抗氧化剂
适量补充抗氧化剂如硒、维生素E等,可以减轻奶牛氧化应激反应, 降低代谢疾病的风险。
同样会对奶牛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 钙磷比例失调可引起尿结石等疾病。
维生素缺乏
如维生素A、D、E等缺乏,影响奶牛 繁殖性能、免疫功能和乳品质。
2024/1/25
10
03
营养调控在预防代谢疾病 中作用
2024/1/25
11
合理饲料配方设计
2024/1/25
保持能量和蛋白质平衡
根据奶牛的生理阶段和生产性能,调整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避免能量过剩或蛋白 质不足导致的代谢疾病。
2024/1/25
定时定量饲喂
建立规律的饲喂制度,避 免过度饲喂或饥饿导致的 代谢疾病。
保持充足饮水
确保奶牛随时可以饮用到 清洁的水,有助于维持其 正常生理功能并促进代谢 废物的排出。
13
营养补充剂使用建议
2024/1/25
合师的建议下,合理使用添加剂如氨基酸、矿物质
、维生素等,以补充饲料中可能缺乏的营养成分。
20
调整日粮结构
2024/1/25
合理配置精粗饲料比例
根据奶牛的生理阶段和营养需求,调整日粮中精饲料和粗饲料的 比例,以满足奶牛的能量和蛋白质需求。
控制脂肪摄入量
适当控制日粮中脂肪的含量,特别是饱和脂肪酸,以降低奶牛患脂 肪肝等代谢疾病的风险。
免疫力与身体代谢的联系

免疫力与身体代谢的联系身体代谢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转化过程,而免疫力是人体抵御外界侵袭的防御系统。
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免疫力与身体代谢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调节代谢来增强免疫力。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身体代谢的基本原理。
人体代谢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和合成过程。
这些过程产生的能量和物质被运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如呼吸、消化、运动等。
一个健康的身体代谢能够使我们的身体充满活力,并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来维持机体整体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力则是人体对抗感染和疾病的能力。
它是一种复杂而精细调控的过程,包括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个主要方面。
先天免疫是我们天生具备的免疫系统,它包括皮肤、黏膜、白细胞等组成部分,可以迅速识别和攻击入侵物质。
适应性免疫是经过免疫记忆的系统,能够识别和针对特定的病原体产生更具针对性的免疫应答。
那么,免疫力与身体代谢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呢?首先,身体代谢状况对免疫力有直接影响。
一个健康的身体代谢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使免疫系统正常运作。
缺乏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会削弱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降低免疫力。
此外,身体代谢状况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平衡和调节,进一步影响免疫功能。
其次,免疫力的变化也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
当我们的免疫系统处于高度激活状态时,身体会释放出一系列的炎症因子和免疫细胞,这会影响到身体代谢的平衡。
长期存在的炎症状态会导致代谢紊乱,进而影响身体的运转和健康。
那么,我们如何通过调节身体代谢来增强免疫力呢?首先,保持适当的饮食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搭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确保身体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此外,还应摄入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支持免疫细胞的生成和功能。
其次,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增强免疫力的重要因素。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调节身体代谢和提高免疫力。
此外,减少压力、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也是保持身体代谢和免疫力健康的重要措施。
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

第一篇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第一章总论新陈代谢指在生命机体中所进行的众多化学变化的总和,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通过新陈代谢,使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转化,同时体内物质又不断进行分解、利用与更新,为个体的生存、劳动、生长、发育、生殖和维持内环境恒定提供物质和能量。
新陈代谢包括物质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过程。
合成代谢是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内,参与众多化学反应,合成为较大的分子并转化为自身物质,是需要能量的反应过程,其中三大营养物质以糖原、蛋白质和脂肪的形式在体内合成和储存;分解代谢是体内的糖原、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降解反应,是产生能量的变化过程。
中间代谢指营养物质进人机体后在体内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营养物质不足、过多或比例不当,都能引起营养疾病。
中间代谢某一环节出现障碍,则引起代谢疾病。
营养疾病和代谢疾病关系密切,往往并存,彼此影响。
例如维生素D缺乏症属营养病,但常表现为钙磷代谢失常;糖尿病为代谢病,常伴同蛋白质和能量缺乏。
【营养和代谢的生理】(一)营养物质的供应和摄取人类通过摄取食物以维持生存和健康,保证生长发育和各种活动。
这些来自外界以食物形式摄入的物质就是营养素。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对营养素分类如下:①宏量营养素:包括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它们在消化时分别产生葡萄糖及其他单糖、肽和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
宏量营养素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能源,脂肪产热37.7kJ/g(9kcal/g),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产热16.7kJ/g(4kcal/g)。
②微量营养素:指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消耗甚微,许多微量元素有催化作用。
③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
④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纤维、水等。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见表8-1-1,其中一些必须由外界供给,主要来自食物,另一些可在体内合成。
食物的营养价值指食物中所含营养素和热能是否能满足人体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代谢病的基本原理一、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原理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是构成动物有机体体质、供给生存能量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也是动物转化和生产肉、蛋、奶等主要动物性产品的材料来源。
这三种营养素的不平衡,多引起动物体内的同化和异化过程紊乱,由此造成的病理状态为代谢障碍性疾病。
(一)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的相互关系1.糖与蛋白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变:糖是生物有机体重要的碳源和能源,可用于合成各种氨基酸的碳链结构,再以氨基化或转氨基作用生成相应的氨基酸。
例如葡萄糖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丙酮酸、。
一酮戊二酸、草酞乙酸以及羚丙酮酸,这四种酮酸经氨基化或转氨基反应分别生成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丝氨酸。
此外糖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尚可供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之用。
蛋白质可分解为氨基酸,除亮氨酸之外,其他氨基酸的碳骨架均可转变为糖。
2.脂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脂类与蛋白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变。
脂类分子中的甘油可先转变为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再转变为丙酮酸、。
一酮戊二酸、草酞乙酸以及轻丙酮酸,然后接受氨基生成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丝氨酸。
脂肪酸虽经p一氧化生成乙酞辅酶A后,再与草酞乙酸缩合为柠檬酸进入三梭酸循环,从而与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相联系,但这种由脂肪酸合成氨基酸碳链结构的可能性是受限制的。
蛋白质可以转变为脂肪。
可以转变为糖的氨基酸通过丙酮酸既可转变为甘油,也可脱梭转变为乙酞辅酶A而合成脂肪酸。
3,糖与脂类的相互联系:糖与脂类也可以相互转变。
糖酵解的中间产物磷酸二Tr 丙酮可被还原为甘油;丙酮酸氧化脱接生成乙酞辅酶A,然后再缩合成脂肪酸。
脂类分解产生的甘油可以经过磷酸化转变为磷酸甘油,再转变为磷酸二轻丙酮,后者异生为糖。
至于脂肪酸转变为糖的过程,则有一定的限度。
脂肪酸通过p一氧化生成乙酞辅酶A。
在动物体内,不存在乙醛酸循环,通常情况下,乙酞辅酶A都是经三竣酸循环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糖的机会很少。
虽然同位素实验表明,脂肪酸在动物体内也可以转变为糖,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其他来源补充三梭循环中的有机酸。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糖、脂类和蛋白质等物质在代谢过程中都是彼此影响,相互转化和密切相关的。
三按酸循环不仅是各类物质共同的代谢途径,而且是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渠道。
(二)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原理1.碳水化合物代谢扰乱:在动物饲料中糖是数量最多的营养物质,占饲料的80%左右,甚至更多。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动物体摄入不足,体内的糖得不到补充时,可使动物体内的代谢发生一系列的改变,这些改变都是在激素的调节下产生的(表2-1)0表2-1饥饿对血浆中某些激素和燃料浓度的影响(1)肌肉组织释放氨基酸的速度加快:激素平衡的改变使骨骼肌的蛋白质分解加快,释放出氨基酸。
释放出的氨基酸大部分转变为丙氨酸和谷氨酞胺,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成为糖异生作用的原料或者成为燃料。
:(2)糖异生作用增强:胰岛素对糖异生作用具有抑制作用,饥饿时胰岛素分泌减少,大大减弱了这一作用。
同时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以氨基酸为原料的糖异生作用,胰高血糖素分泌量的增加,大大加快了肝脏摄取丙氨酸,并以丙酮酸异生为糖的速度。
所以在饥饿时,氨基酸(特别是丙氨酸)的糖异生作用明显增强,·虽然肌肉组织释放出的丙氨酸增多,但血液中的丙氨酸浓度反而降低。
同时,肌肉组织释放出的部分谷氨酞胺,随血液循环进入肠道时被肠勃膜细胞摄取,并转变为丙氨酸,再由门静脉进入肝脏,成为葡萄糖的另一重要来源。
肝脏是饥饿初期糖异生作用的主要场所,约占体内糖异生总量的80%,小部分(约20%)则在肾皮质中进行。
脂肪动员加强和酮体生成增多:胰岛素促进脂肪组织的“醋化作用”,而抑制“酉旨解作顶”0胰高Ifri.素J}}J促-进“酷解作用”。
在饥饿时,二者分泌量的变化,大大促进了脂肪组织中脂肪的动员,使血浆中甘油和脂肪酸浓度升高。
甘油是糖异生的原料,可异生为糖。
脂肪酸不但成为动物体的能量来源(包括为糖异生作用提供能量),而且能促进氨基酸、丙酮酸和乳酸的糖异生作用。
从脂肪组织中分解释放出的大量脂肪酸中,约有1/4可在肝脏中转变为酮体。
所以饥饿时血浆中的酮体浓度可高达吸收后状态的数百倍。
此时,脂肪酸和酮体成为心肌、肾皮质和骨骼肌的重要燃料。
(4)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心肌·骨骼肌、肾皮质等组织摄取和利用脂肪酸和酮体的量增加,可减少这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2.脂肪代谢紊乱:包括饲喂高脂肪饲料或者饲料中脂肪供给不足。
前者多见于高产带来的生产性疾病,_如奶牛酮病,虽提供充足日粮,且富含高脂肪和高蛋白,但是由于泌乳高产,造成糖和能量相对不足,使饲料中的脂肪所转化成的乙酞CoA得不到足够的草酞乙酸,难以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梭酸循环,故而不能完全氧化给机体供能;此时,相对过剩的乙酞CoA在肝脏中可被转化为乙酚乙酸,进而生成0一轻丁酸和丙酮。
这种异常生成的酮体可使奶牛发生酮血、酮尿、酮乳和低血糖症,酸性酮体消耗血液的碱贮,其超过血液代偿能力后,由血液酸中毒又继发组织酸中毒。
肝平中脂类含量增多,肝脂蛋白合成减少,不能通过脂蛋白将脂肪运走,而在肝中积累,形成“脂肪肝”。
后者多见于放牧动物和野生动物在饲料缺乏的冬春季节或人为供给食物不足,如山羊的消耗性酮病,其发生的基本原理与饥饿时动员体脂肪所引起的脂肪代谢紊乱相同。
3.蛋白质代谢障碍:动物蛋自质代谢障碍,主要有蛋白质的异常分解代谢和核蛋白代谢紊乱所致的尿酸过多生成。
(1)蛋白质的异常分解代谢:动物在食物缺乏、营养不良时,肌肉组织释放氨基酸的速度加快,释放出的氨基酸转变为丙氨酸和谷氨酚胺,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成为糖异生作用的原料或者成为燃料。
其次,由于种种原因肌肉乳酸过多,可引起肌肉变性、坏死和分解,从而发生肌红蛋白以正铁肌红蛋白的方式进入血液,又从肾脏排出而引起肌红蛋白尿症,如马的麻痹性和地方性肌红蛋白尿症。
(2)核蛋白(0 01,吟核普酸)代谢紊乱:家禽和灵长类动物因肝中缺乏精氨酸酶(脉酸酶),故所采食的核蛋白饲料在分解为中间产物嚓吟化合物后,再分解的最终产物是尿酸。
一蛋白质一嚓咙核着尿素核蛋白一一~卜.一核誉/核糖或脱氧核糖核酸一卜单核营酸.一M吟核昔K一,‘磷酸}祭吟碱尿酸当饲料中核蛋白过多时,经消化道水解生成大量的p,吟碱进入肝脏和组织细胞;或自体组织细胞严重破坏,造成大量核蛋白分解,析出核酸。
这些核酸的嚓吟碱在肝脏中的代谢产物次黄0 115吟和黄pot吟,经黄u,吟氧化酶作用,次黄pi吟氧化为黄p,-r.吟,黄P,吟氧化为尿酸。
此外,鸟类还可利用NH3合成尿酸。
于是血中尿酸含量急剧升高,超出正常尿酸水平(89.3- 178.5 }tmol/L)的5-10倍或者更高,则形成高尿酸血症,继而发生痛风症。
4.应激对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应激是指作用于机体的一些异常刺激,如创伤、剧痛、冷冻、缺氧、长途运输、高热、惊恐、中毒、感染以及强烈的情绪激动等引起机体的“紧张状态”。
应激伴有一系列神经和体液的变化,包括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和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和生长素水平升高,同时还常有胰岛素分泌减少。
虽然不同原因引起的应激状态在代谢的改变上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具有下列特点。
(1)血糖升高: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增加都可通过激素的调节原理作用于肝脏的糖原磷酸化酶,促进肝糖原分解;同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等又可使体内的糖异生作用加速;加上糖皮质激素和生长素使周围组织对糖的利用降低。
这些因素都可引起血糖浓度升高,而与上述激素相5顽的胰岛素分泌减少,又使血糖水平进一步升高。
高血糖在休克时特别明显,并与休克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吧致性。
‘二但在严重感染·或中毒时,由于影响了肝功能,可因肝脏的糖异生能力降低,反而出现低血糖。
(2)脂肪动员加快:胰岛素的分泌减少和生长素、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可促进脂肪动员,血浆中的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成为心肌、骨骼肌等组织主要的能量来源,并且因组织对脂肪酸的利用增强,使糖的氧化利用进一步降低。
部分脂肪酸可在肝脏中生成酮体,所以一血浆中酮体浓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3)蛋白质分解加强:肌肉组织中蛋自质的分解加强,释放出的丙氨酸等氨基酸的量增加,为肝脏中糖异生作用提供原料;同时尿素的生成增加,使机体出现氮的负平衡状态,这和饥饿时极为相似。
综上所述,应激时机体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特点是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受到抑制,血液中分解代谢中间产物如葡萄糖、氨基酸、游离脂酸、甘油、乳酸、酮体、尿素等含量增加。
机体代谢改变见表2-20表2-2应激时机体的代谢改变Af }Uo"A cx--M)A仁六'(ti}f}C'}cACTH 3}il SPAI -K }0itPnA Ifa_ Vi i- fe:万一ACTH t115}}' t .".& ow t.称.胰腺。
一细胞胰岛素分泌抑制胰岛素甚肾上腺髓质正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素t肾上腺皮质皮质醇分泌增加皮质醇t肝脏糖原分解增加,糖原合成减少,糖异生增强葡萄糖t脂酸a-氧化增加,酮体生成增加酮体t 肌肉糖原分解增加乳酸t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减少葡萄糖t蛋白质分解增加氨基酸t脂酸日一氧化增强脂肪组织脂肪分解增强游离脂酸t葡萄糖摄取及利用减少甘油t月旨肪合成减少二、常量和微量元素缺乏及其代谢紊乱原理动物体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
动物和人体的化学元素组成,在质和量上皆与地壳表层的元素组成十分相似。
本世纪初地球化学家发现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的丰度(平均含量)曲线,与人血液相应元素的丰度曲线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而且发现,不同地质环境中的人群,在健康状况、疾病发生方面都有明显的地域性,许多地方性疾病似与所在地区元素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随着研究的深入,存在于地壳表层的90余种元素均可在人和动物组织中找到。
目前根据元素在体内的含量,一般将其划分为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两类。
(一)体内矿物元素的组成、分布及其相互关系1.矿物质在组织和器官中的分布与含量:矿物质对各组织器官有着不同的亲和性,而分布与含量不尽一致,各种矿物元素在动物生命活动中的意义亦不相同。
(1)根据矿物质对组织的亲和性或特异性分类:Ca. Mg, Sr. Be, F, V, Ba, Ti, Ra, Pb 等为亲骨元素,在骨组织中沉积最多;Fe, Cu, Mn, Ag, Cr, Ni, Co等主要在网状内皮系统沉积;而Na, K, S, Cl, Li, Nd等在组织中的分布没有特异性,即分布的组织不限。
(2)根据体内组织中的含量分类:体内总含量在0.01%以上的为常量元素,它们是Ca, P, K, Na, C1, Mg等;在0.1 - l Omg/kg之间的元素为微量元素,而以1u叭g以下含量的又称痕量元素,一般所说的微量元素是后二者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