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历史优质课比赛: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全国历史优质课比赛: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精品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辩证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过程与方法:⑴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进行自主学习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⑵提供史料,学生通过分析和运用史料,学会“论从史出”。
⑶学生分组合作讨论,通过探究对太平天国运动形成自己的认识,并使提高合作学习和辩证的认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中国农民反抗殖民者的勇气和改造社会的创造性值得学习;但也不能回避农民运动的局限性。
⑵学生在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积极的心理体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难点:辩证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三、教学思路: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11课。
史学界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甚多,去年是太平天国运动160周年,在社会上又激起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传统的观点受到挑战和冲击,而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网络、媒体、影视作品等对太平天国已有初步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导入]我来自广西南宁。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究一场开始于广西的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学习一个历史事件,我们要掌握些什么呢?(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是的。
那么按照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这样一个历史概念,同学们能记住吗?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和方式看历史,也许会有不同的感觉。
太平天国从兴起到失败只有短短的十四年,如果把它比喻成一个人,那么他只是一个初二的学生。
(呈现报案记录)一个未成年人死亡的悬案,我们现在能做的是(呈现任务和具体要求)作为刑警侦破这起遗案。
要破案我们得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要了解些什么呢?这些信息能从哪些时间段?哪些地方了解到呢?我们手中都有一份太平天国遗案的侦查记录,那是不针对特定对象进行的证据收集。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详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优秀详案)第一章: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1.1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力衰弱,民众生活困苦。
外国列强的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 天地会与拜上帝教天地会:民间秘密组织,反清复明。
拜上帝教:洪秀全创立,主张信仰上帝,反对清朝统治。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2.1 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军队自称“太平军”,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2.2 太平天国的政权建设定都天京(南京),建立政权机构。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实行土地改革。
第三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与衰落3.1 太平天国的军事扩张太平军连续取得胜利,占领南京、镇江、常州等重要城市。
清政府组织洋枪队,联合外国势力镇压太平天国。
3.2 太平天国的内部分裂太平天国内部出现权力斗争,导致分裂。
重要领导人李秀成、陈玉成等被清政府俘虏或杀害。
第四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4.1 天京陷落14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被清政府攻陷。
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
4.2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震撼了清朝政权,加速了清朝的衰落。
为推翻清朝统治,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崛起,展开戊戌变法。
第五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评价5.1 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减轻民众负担。
5.2 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太平天国内部权力斗争,导致分裂和失败。
未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埋下伏笔。
第六章:太平天国运动的文化与艺术6.1 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与文化活动拜上帝教信仰对太平天国文化的影响。
太平天国的诗歌、歌曲、戏剧等艺术形式。
6.2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文献《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改革方案。
太平天国的官方文献、宣言和书籍。
第七章: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经济影响7.1 太平天国的土地改革与社会结构变动实行《天朝田亩制度》对土地制度的改革。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农民起义,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主要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太平天国的纲领、太平天国的失败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对中国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具体内容和发展过程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和影响有一定的疑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具体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2.课件:制作太平天国运动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和视频等资料。
3.教学资源:收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资料,包括书籍、论文和网络资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南方广大地区的贫困和落后,进而引出太平天国运动。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1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
2.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让学生深刻理解运动的历史意义。
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培养学生客观、理性的历史观,提高其历史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过程,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
2.利用历史资料、图片等,创设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深入了解运动中的各方的矛盾和冲突。
3.设计一些历史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事件,培养其历史同理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与革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2.使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中民众的生活困苦和抗争精神,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人文关怀。
3.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和正确的领导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领导能力。
2.采用问题导入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
3.通过邀请历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历史视角,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历史理解能力。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人文关怀和团队精神。
5.教学目标明确,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部分,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提高其图像识记能力。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

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思考和认识农民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锻炼历史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识读《天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和图片,阅读文献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在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压迫时,如何展开斗争的,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和压迫的蓬勃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四、新课讲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图片:人民英雄纪念碑和金田起义的浮雕。
为何金田起义会被雕刻在浮雕上?这一事件在历史上有何地位?由此导入新课。
(一)天国梦起一一宗教构梦1、出示《太平天国缴清材料》、鸦片进口情况和中国土布、棉布销售情况、全国自然灾害和洪秀全自身经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原因(背景):①外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②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根原);④洪秀全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创立“拜上帝会”。
③直原: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过渡:在本国封建统治者、外国侵略和自然灾害的共同作用下,千千万万贫苦百姓走投无路,出路在哪里呢?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明确指出:“阎罗妖(清政府)乃是老蛇、妖鬼也,……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亡……在这种背景下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二)天国梦兴一一战争追梦1、出示太平天国形势图,阅读课本,画出路线图2、观看视频,了解运动经过,学生作为战地小记者介绍过程和结果(三)天国筑梦一一制度筑梦1、表演两个小情境剧。
思考:两则告示,为什么人们前后反应会不一样?2、思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份纲领的区别及意义评价,完成表格的填写(四)天国梦思一一内乱毁梦1、阅读史料,从史料中找出信息,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败因2、小组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小结和作业教师小结: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太平天国教案(公开课)

太平天国教案(公开课)第一篇:太平天国教案(公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导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60多年前,160年来,对其评价褒贬不一。
凤凰网历史专栏曾做过一个专题——“被拔高的太平天国”。
网友们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那么,真实的太平天国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个历史事件?之前的评价是否被拔高了?一、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大清帝国呈现怎样的景象?ϖ材料一: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ϖ材料二: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从材料一,可以得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材料二,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自然灾害严重。
那么,当时百姓生活情况如何?在摄影摄像技术没有普及的时代,有一种职业叫做随军画师,他们跟随外国侵略者来到中国,用画笔记录晚清帝国的图景。
从这幅画中,大家可以得出那些结论?(政府腐败,阶级矛盾激化)洪秀全顺势领导这次农民起义,在其准备阶段,创立拜上帝教。
那么,拜上帝教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从图中我们看到,拜上帝教受到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
洪秀全在宣传拜上帝教过程中,又构建怎样的天国梦?ϖ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ϖ——《原道醒世训》ϖ天上有天国,地下有天国,天上地下是神父天国,勿误认单指天上天国······今日天父天兄下凡开创天国是也。
ϖ——《钦定前遗召圣书批解》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洪秀全宣传平等思想,描绘人间天国。
以此宣传革命思想,发动底层群众。
洪秀全还是一个读书人,他的思想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儒学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但是到了近代,儒学的地位发生变化,比如,康有为利用儒学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的战将全盘否定儒学。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教案: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和结果;b.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历史素养;b.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的兴趣和热爱;b.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材料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生活情景。
2. 组织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同学一起交流、发表观点。
四、教学内容和流程1. 导入(10分钟)a. 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趣。
b. 提问:你们对太平天国运动了解多少?有没有听说过洪秀全、杨秀清这些人物?如果有,请简单介绍一下。
2. 学习活动(30分钟)a. 学生自主阅读教科书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章节,并做些笔记。
b.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讨论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教师讲解(20分钟)a. 教师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全面讲解,重点强调其对中国历史的重要作用。
b. 通过讲解,与学生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并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表个人观点。
4. 学生展示和总结(20分钟)a. 学生根据分组活动的成果,进行小组展示,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思考。
b.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进行总结。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小组展示和讨论表现,评价其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和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2. 学生的个人观点和思考是否合理和有条理。
3. 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否理解深刻。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电视、投影仪等);2. 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3.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详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优秀详案)第一章: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1.1 清朝晚期的社会矛盾1.2 鸦片战争后的国家困境1.3 民间宗教与天地会的影响1.4 洪秀全的思想与活动第二章:金田起义与太平天国建都2.1 金田起义的爆发2.2 太平天国的建国理念与纲领2.3 太平天国的军事扩张2.4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第三章:太平天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改革3.1 太平天国的政治体制3.2 土地改革与税收制度改革3.3 妇女地位的改变3.4 教育与文化建设第四章: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4.1 太平军与清军的战争4.2 太平天国的军事战略与战术4.3 太平天国的盟友与敌人4.4 太平天国的军事成就与问题第五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与影响5.1 天京陷落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5.2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5.3 太平天国运动对后世的影响5.4 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第六章: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与教义6.1 拜上帝教的起源与传播6.2 太平天国的宗教仪式与节日6.3 宗教信仰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作用6.4 宗教与太平天国政治、军事的关系第七章: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与改革7.1 太平天国的农业改革7.2 商业与金融政策7.3 太平天国的物资管理与分配7.4 经济改革的效果与问题第八章:太平天国的人民生活8.1 太平天国时期的人民生活方式8.2 社会福利与救济政策8.3 人民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响应与态度8.4 太平天国运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第九章:太平天国运动的文化与艺术9.1 太平天国的文学与诗歌9.2 绘画、雕塑与建筑艺术9.3 音乐、戏剧与舞蹈9.4 太平天国文化艺术的特色与影响第十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评价与解读10.1 历史学家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10.2 不同观点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解读10.3 太平天国运动在当代的影响与启示10.4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与价值第十一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国际影响11.1 西方列强的态度与干预11.2 太平天国与外国的关系11.3 太平天国运动对国际局势的影响11.4 太平天国运动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第十二章:太平天国运动后的中国政局12.1 清朝政府的重建与改革12.2 地方势力的崛起与分裂12.3 太平天国残余力量的发展与影响12.4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政治体制的影响第十三章:太平天国运动与社会变革13.1 农民运动的兴起与影响13.2 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与要求13.3 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化进程13.4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第十四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记忆与传承14.1 太平天国运动在民间的记忆与传说14.2 历史文献与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4.3 太平天国运动在文化创作中的反映14.4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传承与教育意义第十五章:太平天国运动的思考与启示15.1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教训与反思15.2 太平天国运动对当代社会的启示15.3 太平天国运动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15.4 太平天国运动对未来历史发展的影响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主题,涵盖了运动的背景、建都、政治制度、军事斗争、失败与影响、宗教信仰、经济政策、人民生活、文化与艺术、历史评价、国际影响、运动后的中国政局、社会变革、历史记忆与传承以及思考与启示等各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辩证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过程与方法:
⑴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进行自主学习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⑵提供史料,学生通过分析和运用史料,学会“论从史出”。
⑶学生分组合作讨论,通过探究对太平天国运动形成自己的认识,并使提高合作学习和辩证的认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中国农民反抗殖民者的勇气和改造社会的创造性值得学习;但也不能回避农民运动的局限性。
⑵学生在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积极的心理体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难点:辩证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三、教学思路: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11课。
史学界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甚多,去年是太平天国运动160周年,在社会上又激起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传统的观点受到挑战和冲击,而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网络、媒体、影视作品等对太平天国已有初步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
[导入]我来自广西南宁。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究一场开始于广西的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学习一个历史事件,我们要掌握些什么呢?(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是的。
那么按照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这样一个历史概念,同学们能记住吗?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和方式看历史,也许会有不同的感觉。
太平天国从兴起到失败只有短短的十四年,如果把它比喻成一个人,那么他只是一个初二的学生。
(呈现报案记录)一个未成年人死亡的悬案,我们现在能做的是(呈现任务和具体要求)作为刑警侦破这起遗案。
要破案我们得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要了解些什么呢?这些信息能从哪些时间段?哪些地方了解到呢?我们手中都有一份太平天国遗案的侦查记录,那是不针对特定对象进行的证据收集。
现在,我们每四个同学一组,开始利用手中的材料讨论案情吧。
如果你能提出一些我们没有的新证据就更好了。
要注意,你的结论是什么?用什么证明这个结论?接下来,我们就分组办案吧。
(学生分组讨论,下去指导。
约8分钟后开始发言)
怎么样?哪一组刑警已经完成侦查工作了?来谈谈你们的看法吧!
(在学生涉及到《天》或《资》时讲述一下内容)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凡当收成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各物及银钱亦然。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问题:洪秀全想建立什么样的天国?他的主张对农民有号召力吗?
(教师总结)分田的主张是几千年农民斗争的思想结晶。
《天朝田亩制度》通过美妙的天国理想,伴以看得见的现实利益,将“拜上帝教”的教义与农民们对于土地和财产的渴望,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引起广大农民的共鸣。
《天朝田亩制度》在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1847年拜上帝教有二千教徒,1851年1月,洪秀全在金田村宣布起义时,参加起义的贫农、雇农共约二万人,1853年是达到50万人。
可是,取消私有财产遭到小生产者的反对,这极大打击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对生产显然是不利的;《天朝田亩制度》把小农经济理想化了,发展小农经济与当时发展资本主义的世界潮流相比,明显是落后的。
同时,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而言,追求绝对的平均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只能是空想。
(板书:革命、背离、落后、空想)洪秀全设计的所谓“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天国,似乎成了空想。
《资政新篇》试图在中国建立什么制度?能成功吗?发展私有制的主张与《天朝田亩制度》消灭私有制是相反的,承认贫富差距、保护私有财产与农民通过革命分田分地分财帛的愿望也是相反的;它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但却没有涉及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
所以它得不到农民的认可。
而且以当时中国农民的认知水平来说,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显然是他们无法理解并接受的;加上当时的斗争形势,根本不可能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来解释并实施这一方案。
所以,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一个符合历史潮流的方案,却不符合农民斗争的需要。
天国梦想是这么的遥远,似乎让人无法触及。
(备用解说词农民由于受根深蒂固的王权主义、等级观念的影响,没有任何契约平等、权力制衡的历史文化基因,这些传统社会与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使其起义的目的是用暴力消灭旧政权,自己取而代之,并非是建立一个平等民主、文明的新政权。
一旦权力在手,最后同样重复出现剥削与压迫、愚昧与落后。
同时,历时14年的极其残酷的战争,对生命的漠视、对江南经济的破坏、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对社会稳定的破坏,是近代中国一道深深的
伤痕,令人不堪回首。
借用历史学家陈旭麓的一段话: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
)
19世纪中期,人类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
除了1851-1864年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外,还有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废除了种植园奴隶制,推动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1865-1868年日本倒幕运动,胜利后明治政府开展了明治维新,日本迅速成为亚洲强国;1864-1871年德意志统一战争,建立起德意志帝国,加快了德意志迈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步伐。
而太平天国运动却失败了。
对此不知同学们有什么看法?
(总结: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最底层的农民发起的一次反抗暴政追求美好生活的运动,我们对他们的勇气和在创建未来社会的构想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遗憾地承认,落后于历史潮流的太平天国运动,注定了是一场悲剧。
)
刚才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过太过口语化了。
现在我们要完成下一个任务了:我们要结案并上报检查机关了,所以现在得将侦查结果写成总结报告,要求证据确凿、分析合理、条理清晰、简洁明了。
用三分钟的时间完成。
(提供范例)
接下来我们把太平天国运动重新梳理一遍。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结合图示)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如何?(结合图示)
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同学们还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
小结:今天我们使用了哪些方法和手段来学习历史?你还知道哪些学习历史的方式和手段?当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料来开展学习时,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
1、兴起:1851年金田起义
2、初建政权:永安建制
3、正式建国:1853年定都天京
4、发展:北伐、西征(全盛)
5、革命纲领:
⑴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⑵后期:《资政新篇》
6、由盛转衰:1856年天京变乱
7、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
三、失败原因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