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心理学1-3

合集下载

333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背诵

333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背诵

第四部分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大纲要求:(1)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2)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研究趋势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大纲要求:(1)心理发展及其规律心理发展的内涵;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2)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的实质;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②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本质;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③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3)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4)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与习得途径;攻击行为及其改变方法;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5)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认知差异与教育;人格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与教育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大纲内容:(1)学习概述学习的实质;学习的种类;学习学生的特点(2)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联结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3)认知派的学习理论①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②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③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4)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5)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第四章学习动机大纲要求:(1)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的内涵、动机,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的利用(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期望-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第五章知识的学习大纲要求:(1)知识及知识获得的机制知识的含义及其类型;知识获得的机制:陈述性知识获得的机制;程序性知识获得的机制(2)知识的理解知识理解的类型;知识理解的过程;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3)知识的整合与应用知识的整合:记忆及其种类;遗忘的特点与原因;促进知识整合的措施;知识的应用与迁移:知识应用的形式;知识迁移的种类与理论;促进知识应用于迁移的措施★第六章技能的形成大纲要求:(1)技能及其作用技能及其特点;技能的类型;技能的作用(2)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加里培林)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3)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大纲要求:(1)学习策略的概念与结构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的结构(2)认知策略及其教学注意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3)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元认知及其作用;元认知策略(4)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大纲要求:(1)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传统智力理论:二因素理论,群因素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智力结构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2)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问题解决的内涵;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知识经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有效解决问题者的特征;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措施(4)创造性及其培养创造性的内涵;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创造性的培养措施第四部分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概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题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和有效促进机制的学科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名词解释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

333的背诵顺序

333的背诵顺序

333的背诵顺序
333教育综合有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四本书。

一、背诵顺序
由简到难:中教史—外教史—教心—教原
由繁到简:教原—教心—中教史—外教史
二、背诵时间
花整块的时间来背诵:比如上午固定4个小时背诵333,睡前花一个小时回忆上午背诵的内容。

(遗忘曲线)
三、背诵技巧
1. 关键词法
比如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一门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学科。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本质、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关键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有价值、引起关注
2. 口诀法
(1)德育原则:连长才疏智浅,还对我们二结合。

(2)《中国教育史》中的书院教学用一个口诀“门沿是方形的”来记忆。

“门”是指书院教学实行门户开放;“沿”是指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是”便于记忆并无实义;“方”是指教学方法;“形”是指教学形式多样;“的”便于记忆并无实义。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两设置两利用一培养一注意
3. 录音
把自己背的内容录下来,然后睡前或者吃饭的时候听。

(推荐喜马拉雅APP)
如果不想录音,也可以自己去APP搜索关键词“教育综合333”。

4. 不要单纯只是口头背诵,可以选择背诵和默写相结合。

四、背诵小贴士
1. 利用零碎时间
2. 找到适合自己的背书时间
3. 选择自己最舒适的状态,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老师
4. 要有属于自己的逻辑框架。

333教育心理学—人格发展理论考点总结

333教育心理学—人格发展理论考点总结

333教育心理学—人格发展理论考点总结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教育环境中心理现象与行为表现的学科,而人格发展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人格发展理论关注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其个性、特质和心理特征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在教育实践中,了解人格发展理论对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教育心理学中人格发展理论的考点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人格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

人格是个体在心理和社会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一贯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

人格发展理论研究个体在不同阶段如何形成和发展其人格特征,主要包括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等。

这些理论各有侧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帮助我们理解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需要了解人格发展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和阶段。

根据不同的理论,人格发展被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和特征。

比较著名的人格发展理论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等。

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发展的口腔期、肛门期、阴茎期等阶段,强调了早期经历对个体人格的影响。

皮亚杰则将人格发展分为感知觉期、前操作期、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强调认知能力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则强调了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这些理论各有侧重,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人格发展的多个方面。

另外,人格发展理论还涉及到个体发展中的关键因素。

个体的人格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因素、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

生理因素和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的基本特质和倾向,而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则对个体的人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可以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而不良的环境则可能对人格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需要关注个体的多方面因素,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

333教育学专业基础参考书目

333教育学专业基础参考书目

333教育学专业基础参考书目333教育学的专业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它为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

在这方面,以下是一些中文的参考书目,可供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使用和参考。

1. 《教育心理学》- 王铮这本教育心理学的教材是非常经典的,内容全面系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2. 《教育科学导论》- 陆汉英这本书全面介绍了教育科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学的起源和发展、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等。

这对于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入门导读。

3. 《教育学原理》- 鲁宁华这本教育学原理的教材是很经典的,内容详细,结构清晰,通过具体案例和论证,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教育实践。

4. 《教育行政学》- 孙萍教育行政学是教育学专业的重要一部分,这本书全面介绍了教育行政学的理论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教育行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他们在教育管理方面的能力。

5. 《教育评价学》- 张香兰教育评价学是教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教育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如何进行教育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6. 《教育技术学》- 张云华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技术在教育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本教材介绍了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育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以上是333教育学专业基础参考书目的一些例子。

这些参考书目不仅具有生动和全面的内容,而且对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他们在教育学领域的学习和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对于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参考书目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帮助他们全面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考研333专用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考研333专用

教育心理学: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组成。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人格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

认知发展:(1)认知是个体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加工信息的过程。

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

(2)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是指人脑接受外界信息以后,经过头脑加工处理,转换为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

(3)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心理上表征世界、思考世界的方式的发展。

人格:是指人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也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具体来说,人格体现在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情绪、性格、意志力、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

社会性发展:是指个体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社会性发展的的实质就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

图式:是指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同化:是指个体把新的刺激纳入已经形成的图式中的认知过程。

顺应:儿童改变已有的图式或形成新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

最近发展区:在论述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时,维果茨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最近发展区,并将其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性发展:是指个体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333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背诵

333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背诵

第四部分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大纲要求:(1)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2)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研究趋势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大纲要求:(1)心理发展及其规律心理发展的内涵;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2)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的实质;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②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本质;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③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3)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4)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与习得途径;攻击行为及其改变方法;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5)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认知差异与教育;人格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与教育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大纲内容:(1)学习概述学习的实质;学习的种类;学习学生的特点(2)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联结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3)认知派的学习理论①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②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③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4)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5)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第四章学习动机大纲要求:(1)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的内涵、动机,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的利用(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期望-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第五章知识的学习大纲要求:(1)知识及知识获得的机制知识的含义及其类型;知识获得的机制:陈述性知识获得的机制;程序性知识获得的机制(2)知识的理解知识理解的类型;知识理解的过程;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3)知识的整合与应用知识的整合:记忆及其种类;遗忘的特点与原因;促进知识整合的措施;知识的应用与迁移:知识应用的形式;知识迁移的种类与理论;促进知识应用于迁移的措施★第六章技能的形成大纲要求:(1)技能及其作用技能及其特点;技能的类型;技能的作用(2)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加里培林)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3)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大纲要求:(1)学习策略的概念与结构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的结构(2)认知策略及其教学注意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3)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元认知及其作用;元认知策略(4)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大纲要求:(1)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传统智力理论:二因素理论,群因素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智力结构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2)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问题解决的内涵;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知识经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有效解决问题者的特征;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措施(4)创造性及其培养创造性的内涵;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创造性的培养措施第四部分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 教育心理学概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题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和有效促进机制的学科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名词解释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

教育综合333大纲解析

教育综合333大纲解析

教育综合333大纲解析
《教育综合333大纲解析》是一本关于教育综合知识的教材。


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学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三个方面。

首先,教育学理论部分介绍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理
论体系。

其中包括教育学的定义、性质与任务,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等内容。

其次,教育心理学部分探讨了学习与发展的心理过程。

这个部分
包括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可以学习到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特点、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障碍
的识别与辅导等内容。

最后,教育社会学部分分析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这一部分主要
包括教育与社会的基本关系、教育与社会变革、教育与社会发展等内容。

学生可以了解到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与功能,教育与社会结构的
关系,以及教育的社会功能等。

该大纲的解析对于教师培训和教育专业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教育综合知识,教师可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生也能
够更好地了解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

2023教育综合333考研大纲

2023教育综合333考研大纲

2023教育综合333考研大纲2023年教育综合333考研大纲分为三部分:综合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统计与测量学。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三个部分的考研大纲内容。

第一部分:综合教育学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该部分要求掌握教育学的定义、特点、研究方法和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2.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观要求理解教育目标的意义、分类和确定方法,以及教育价值观的内涵和培养。

3.教育学派和教育思潮要求熟悉教育学的代表性派别和相关的教育思潮,如进化主义、功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等。

4.教育心理学要求了解基本的教育心理学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具备分析教育心理问题的能力。

5.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过程该部分重点介绍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包括问题确定、设计研究方案、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解释和研究报告等。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1.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要求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方法和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2.学习与记忆心理学该部分要求掌握学习和记忆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和相关的实验研究。

3.智力与智力测试要求了解智力的概念、分类和测量方法,并具备分析智力测验结果的能力。

4.个体差异与教育该部分重点介绍个体差异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个体差异对教育的影响和教育干预的方法。

5.社会心理学与教育要求熟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教育统计与测量学1.统计学基础要求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研究方法和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2.教育测量学基本概念该部分重点介绍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包括信度和效度等指标。

3.测验与测量要求了解测验的种类、编制和评估方法,以及测验在教育决策和评价中的应用。

4.教育统计与数据分析该部分要求熟悉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教育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5.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要求了解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教育质量评估的指标和评价模型。

以上就是2023年教育综合333考研大纲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 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
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桑代克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鼻祖。

他在1903 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心理发展及其教育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二、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
四、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认知发展的实质
二)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三)认知发展的阶段
四)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2.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二)心理发展的实质
三)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第三节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一)心理社会发展的内涵(二)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一)道德发展的实质所谓道德发展就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掌握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该标准表现道德行为的过程。

(二)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三、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第四节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一、认知差异与教育
1.认知水平的差异
2.认知类型的差异
3.针对认知方式差异的教育
二、人格差异与教育
三、性别差异与教育
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
第一节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实质
二、学习的种类
三、学生学习的特点
第二节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联结说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2.联结一试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
习得律实验性消退律泛化律分化律高级条件作用律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
强化惩罚和消退连续渐进法与塑造
四、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1.观察学习理论
2.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第三节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一、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
1.认知学习观
2.结构教学观
3.发现学习
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2.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
3.接
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
三、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第四节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一、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
二、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第五节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知识观(二)学生观(三)学习观
三、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四、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