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中兽医学复习

中兽医学复习
4:脏腑:即内脏及其功能得总称,就是动物体得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动物体各脏腑器官得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得学说,称为脏腑学说。
4、疫疠一种具有强传染性得外感致病因素“疫”,指瘟疫,有传染得意思,“疠”指天地之间得一种不正之气。
5:气:习惯上,把弥散无形得气称为气,就是不断运动得、极其细微得物质。
1,风邪: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②风性善行数变,③风性主动。
4:温热病(卫,气,营,血)得过程:温热病邪首先犯卫,邪在卫分不解,则内传于气分;气分病邪不解,则入营分,邪在营分不解,则入血分。如此病邪步步深入,病情逐渐加重。就温热病四个阶段病变得部位来说,卫分主表,病在肺与皮毛;气分主里,病在肺、肠、胃等脏腑;营分就是邪热入于心营,病在心与心包;血分就是邪热已深入肝、肾,重在动血、耗血。温热病得一般治法就是,病在卫分宜辛凉解表,病在气分宜清热生津,病在营分宜清营透热,病在血分宜清热凉血。
14: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于机体得四种趋向。
15: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得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某经或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她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16: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得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17:相使:即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同,但就是治疗目得一致得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为辅,能提高主药功效。
31: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32:治病法则包括:扶正与祛邪、治病求本、同治与异治,三因制宜与治疗与护养等方面得内容
33: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与外治法
34:八法:即汗、吐、下、与、温、清、补、消八种药物治疗得基本方法。
35:外治法临床常见有贴敷、掺药、点眼、吹鼻、熏、洗、口噙、针灸等方法情况。
1:中兽医学:就是中国传统兽医学得简称,就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理法方药及针灸技术,以动物病证防治与动物保健为主要内容得一门综合性科学。

中兽医复习资料

中兽医复习资料

第三篇 中药及方剂
中药炮制的目的:1.清除杂质及非用药部分,保证药物的纯净清洁 2.减少或消除药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
3.增强药物的疗效或转变药物的性能和作用
4.便于制剂、服用和贮藏 5.改变药物作用趋向,引药入经
6.矫位、矫臭
炮制方法: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中药的性能: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头:诸阳之会,胸:诸阴之会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1.气血由中焦水谷精气化生,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2.经脉在中焦受气后,上注于肺,自前肢太阴肺经开始,逐经依次相传,至后肢厥阴肝经,
再复注于肺,首尾相贯,如环无端,构成十二经脉循环。
3.营气在脉中运行的一条分支,由前肢太阴肺经开始,传注于任脉,上行通连督脉。
舌苔由胃气熏蒸而成. 白苔 主表证、寒证,是卫分病的主要特征 黄苔 主里证、热证,为气分病的象征 灰苔 主热证、湿证的重症,多由黄苔转化而来 黑苔 病情较重的表现
舌苔的有无,表示病情的进退和胃气的复衰; 舌苔的厚薄可知邪气的深浅和病情的进退; 舌苔的润燥可知津液的存亡; 舌苔的腐腻可知脾胃的湿浊。 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证,虚脉主虚证,实脉主实证。
经络在病理方面的作用:传导病邪、反映病变
经络在生理方面的作用:运行气血,温养全身、协调脏腑,联系周身、保卫体表,抗御外邪
第五章 第五章病因病机
病因,即引起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中兽医学称之为“病源”或“邪气”
外感致病因素是指来源与自然界,多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而引发疾病的致病因素,包括六淫和疫疠。
六淫致病,具有下列共同特点 外感性、季节性、兼挟性、转化性
(1)表邪入里 (2)里邪出表:病邪由里外透肌表,里证转化为表证抵抗力增强,邪气衰退,病情好转 (二)表里同病:表证和里证同时在同一个畜体上出现 脏腑辩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对疾病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因病机,判断病位、病性和 正邪盛衰等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肺与大肠的辩证:肺气虚、肺阴虚、痰饮阻肺、风寒束肺、风热犯肺、燥热伤肺、肺热咳喘、大肠液亏、食积大肠、 大肠湿热、大肠冷泻 肺与大肠的辨证施治要点: 1.肺的病证,从病因上讲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种,临床辨证上不外虚实两类。 2.肺主肃降,治肺病以清肃肺气为主,虽有宣肺、肃肺、温肺、清肺、润肺之别,但务使肺气肃降,邪不干犯,其病乃愈。 3.大肠主传导糟粕,其病变主要反映在粪便方面。 4.肺与大肠互为表里,故肺经实证、热证可泻大肠,使肺热从大肠下泻而气得肃降。

【09】执业兽医【考300+分】的复习总结之【中兽医学】【全部内容】

【09】执业兽医【考300+分】的复习总结之【中兽医学】【全部内容】

中兽医学第一章基础理论【01】中兽医学:①指导思想:阴阳五行学说。

②特点:辩证论治和整体观念。

③主要治疗手段:针灸、中药。

【02】阴阳的特点:相对性、关联性、无限可分性。

【03】阴阳的相互关系:①阴阳对立。

②阴阳互根。

③阴阳消长。

④阴阳转换。

【04】相互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制约。

【05】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根本。

【06】阴阳转换: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属性互换的关系。

【07】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

邪气:包括阴邪和阴邪。

【08】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09】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0】五行相乘: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11】五行相侮: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12】相乘:过度克制。

【13】相侮:反向克制。

【14】母病及子:如肝(木)病传心(火);病情较轻。

【15】子病犯母:如脾(土)病传心(火);病情较重。

【16】相乘为病:如木旺乘土;病情较重的。

【17】相侮为病:如“木侮金”;病情较轻。

五脏功能总结:【18】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藏神、主汗、开窍于舌。

【19】肺的生理功用:主气、司呼吸、宣降、通调水道、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

【20】肝的生理功能: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

【21】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

【22】肾的生理功能: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司二阴。

【23】脏腑学说包括三个方面:①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②经络。

③气血津液。

【24】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25】胆的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与肝相表里。

【26】胃的生理功能:受纳和腐熟水谷;与脾相表里。

【27】小肠的生理功能:受盛化物和分别清浊;与心相表里。

【28】大肠的生理功能:转化糟粕;与肺相表里【29】膀胱的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尿液;与肾相表里。

中 兽 医 学总复习经典版

中 兽 医 学总复习经典版

中兽医学一、名词解释1、中兽医学: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学的理、法、方、药及针灸技术,以防治疗动物病症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又称中国传统兽医学。

2、辨:即辨别,分析之意,即通过收集、归纳、分析疾病的病情资料,以探求疾病的本质。

证: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综合概括,概括了病因、病理、病位、症状、个体反应、变化趋势和时空因素的综合结论。

3、“辨证”,即是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对患畜进行疾病资料的收集和考察,然后根据所得的资料确定患畜的病因、识别动物所患的证和患病部位,以及邪正双方斗争的情况。

4、阴阳:是对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5、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不同属性的物质,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孳和相互制约,以构成整个物质世界,并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6、脏腑:即动物体内脏的机能活动或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7、病机:是指各种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机理。

8、正气:是指动物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

9、察口色:它是观察口腔各有关部分的色泽、以及色苔、口津、舌形等的变化、以诊断脏腑病证的方法。

10、切脉:又称脉诊,是用于切按动脉,感受脉象来了解和推断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11、八证论:是祖国兽医学一种专门的辩证方法,为寒、热、虚、实、表、里、正、邪。

12、脏腑辩证:是研究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各个脏腑的功能失调及其所表现的证候,并以此作为辩证的依据,辩清病证与脏腑的关系,查明脏腑的寒热虚实的证型,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药。

13、卫气营血辩证:是对温热病的四类症候的概括,它代表了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病变部位深浅、病情轻重、病性和病势的趋向,以及四个阶段病变和传变规律。

14、中药:中兽医用于预防、治疗疾病,改善其产品品质和提高生产性能的药物。

15、方剂概念:是根据动物病情需要,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成原则及配伍规范,选择适当药物,规定恰当剂量和剂型的药方。

中兽医学复习资料全

中兽医学复习资料全

1:中兽医学:是中国传统兽医学的简称,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理法方药及针灸技术,以动物病证防治和动物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2:阴阳:是对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同一种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3:五行:“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4:脏腑:即内脏及其功能的总称,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动物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称为脏腑学说。

4、疫疠一种具有强传染性的外感致病因素“疫”,指瘟疫,有传染的意思,“疠”指天地之间的一种不正之气。

5:气:习惯上,把弥散无形的气称为气,是不断运动的、极其细微的物质。

6:血:是一种循环于脉中含有营气的红色液体。

7:津液:是动物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清而希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

8:经络:是动物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机体联络脏腑、沟通内外和运行气血、调节功能的通路,是动物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9:病因:即致病因素,也就是引起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10:病机:是指各种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机理。

11:七情,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12:辨证论治:是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对中兽医理、法、方、药整个诊疗体系的概括。

辨证:即分析、辨认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论,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13:八纲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搜集到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对疾病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等加以概括,归纳为八个具有普遍性的证候类型。

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14: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四种趋向。

15: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即主要对某经或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16: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17:相使:即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为辅,能提高主药功效。

中兽医学复习资料

中兽医学复习资料
2、“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说明了()
A阴阳对立B阴阳依存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
3、按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以下哪项就是错误得()
A水为火之所不胜B金为土之子C木为水之子D土为水之所胜
二、填空题
三、问答题
1、如何确定自然界某些事物或现象得阴阳属性?
2、阴阳失调得基本病理变化就是什么?
3、何谓五行得生、克、乗、侮?其生克乗侮规律如何?
B寒热偏胜之性不显著得药物
C药性平与得药物
D无毒得药物
4、按升降浮沉药性理论,下述哪一些就是错误得()
A辛甘温热药主升浮,如桂枝
B矿物类药物主降沉,如滑石
C性味苦寒得药物主降,如大黄
D花类药物主升,如旋复花
5、
三、填空题
1、现代出版得《中药大辞典》共收药味。
2、一般中药得常用剂量(牛、马)为克。
3、中药配伍得“七情”就是
4、何谓五行得制化?其规律就是什么?
5、阴阳学说得基本内容有哪些?
6、怎样理解“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四、论述题
1、试述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得应用。
2、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得生理关系与病理影响。
第二章脏腑学说
一、名词解释
1、藏象2、脉3、肾为先天之本4、肺为气海5、肾为水海6、。纳气7、命门8、上焦如雾
5、寒邪、湿邪得共同致病特征就是()
A损伤阳气B阻遏气机C易犯阴气D凝滞收引
二、填空题
1、风为季得主气;风为为百病之长,就是指风邪常为。
2、寒为季得主气
3、湿为季得主气
4、燥为季得主气,燥性干涩,最易伤。
5、邪有明显得季节性,发病迅速。临床症状变化无常得致病因素就是邪。
6、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无明显季节性得病邪,称为邪,易伤。

中兽医学

中兽医学

中兽医学:又称中国传统兽医学,是研究和应用中国传统兽医学的理、法、方、药及针灸技术,防治家畜病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一、中兽医发展时期(1)起源时期(2)知识积累时期(3)学术体系时期1.我国最早的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2.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是《黄帝内经》3.我国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一部中兽医学古籍和最早的兽医教科书《司牧安骥集》4.我国现存最早,最珍贵的一部医学典籍是《黄帝内经》5.最早的人畜通用药典是《新修本草》6.《肘后备急方》的作者是晋代的葛洪,提出治疗狂犬病7.《伤寒杂病论》,汉代名医张仲景,六经辨证8.明代《元亨疗马集》—国内外流传最广中兽医学古典著作(4)发展停滞时期(5)复兴时期二、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1)整体观念1.机体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2.动物体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四季口色:春如桃花夏似血,秋如莲花冬似雪四季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2)辨证论治中兽医认识疾病证型和确定治疗措施的过程。

1.辨证:是把通过四诊所获取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即识别疾病证候的过程。

2.论治:是根据证的性质确定治则和治法的过程。

A、“证”是对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病机的本质,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的概括。

B、病:疾病的全过程C、症:疾病各种各样的症状辨证论治、对症治疗、辨病治疗三、中兽医学科优势1.医学模式的先进性2.临床诊疗的安全性3.防病保健的科学性四、学习方法1.以辩证法思想为指导2.理论联系实际3.中兽医与西兽医理论体系不同4.预习、理解和复习三环节。

五、学习中兽医学史的意义1、以史为鉴。

2、学习历代医学家的学习成长道路、治学态度及学术思想。

3、探索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思想、宗教、伦理、科技与中兽医学发展的关系。

思考题1.中兽医学和现代兽医学有何异同?中兽医学与现代兽医学的比较形成背景指导思想诊断方法疾病认识治病手段治病材料现代兽医实验验证现代医学现代综合辨病微观西药、手术、理化西药中兽医实践经验古代哲学四诊辨证宏观针药中药、针灸、按摩2.你对中兽医未来的发展有何看法?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相互关系,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思考题1.阴阳概念的规定性。

中兽医复习

中兽医复习

中兽医复习2011.11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1.阴阳学说、五行学说2.脏腑、脏腑学说 4.气、血、津液5. 气血津液学说6. 气机7.心藏神8.命门之火、肾精9.经络、经络学说11.正气与邪气、六淫、内生五邪12.疫疠13. 察口色(舌诊)14.四诊合参15.脉象16.切脉17.症、证、辨证18.辨证论治19.八纲辨证20.八证论21.自汗与盗汗21.八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补法、消法22.炮制23.四气24.五味25.升降浮沉26.归经27、.配伍、配伍禁忌28、七情、药性“七情”29、君臣佐使药30.中药二、填空(15分,每个0.5分)1. 中兽医学起源于,其基本理论最早源于。

2.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是和。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3.五脏指:、、、、,具有特点。

4.六腑指、、、、、具有特点。

奇恒之腑指、、、、、5.六淫指、、、、、6.六淫的致病特点是、、、。

7.中兽医将病因分为、、。

8.内伤致病因素主要有、、、。

8.气的运动称为,其基本形式有、、、四种。

气就其生成及作用而言,主要有、、、四种。

9.气具有、、、、、等生理功能。

10.经络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

11.经脉主要由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构成。

12.四诊指、、、13.有病的口色应从、、、等几方面的变化进行观察。

有病的舌色常见有、、、、五种。

有病的苔色常见有、、三种。

切脉常用、、三种指力14.八纲指、、、、、、、15.八法指、、、、、、、16.六经指、、、、、17.四气指、、、五味指、、、、辛能、甘能、酸能、苦能、咸能18.七情指、、、、、、19.配伍禁忌主要有、、.动物种类不同,切脉的部位也不同,马属动物传统上切双凫脉,现在经常切;牛、骆驼20 ;猪、羊、犬等切。

21四君子汤的药物组成是、、、,常用来治疗脾胃气虚证。

22三因制宜主要包括、制宜和制宜三个方面的内容。

简答题1、脾气的特点是什么?脾气异常可致哪些疾病? (4分)3、经络的主要作用有(5分)4.疫疠之气是什么,其致病有何特点? (4分)5. 气和血的关系是什么?气和津液的关系是什么?血和津液的关系是什么?(4+4+4分)6、家畜的切脉部位如何?7 什么是辨证?辨证的方法有几种?(5分)8.从患病动物的饮欲,舌色、舌苔,耳鼻、四肢冷热,尿液、大便情况,脉象等表现来描述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9、炮制有什么作用?(5分)10.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4、如何理解肺主气?为什么说肺主一身之气?
5、怎样理解小肠的分清别浊功能? 6、气的分类?气的功能? 7、气与津液的关系? 四、论述题
1、试述津液的输布与排泄过程。
2、五脏六腑各有何生理功能?起共同特点是什么? 3、为何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有何意义? 4、试述气与血的生理和病理关系。

4、前人有“腑病以
为补”的见解。
5、“水火既济”说明了
两脏的关系, “精血同源”说明了
6、后天的根本之气是指
7、“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说明了
的关系。
两脏的关系,
8、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是
,血液的组成包含
9、性质较清稀,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空穴起滋润作用的是
三、问答题
气。
气集聚于胸中。 。
1、五脏六腑之间有何区别? 2、宗气是怎样形成的?其分布和生理作用如何?
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酸味药物的作用是
-药物为什么要配伍?药物“七情”中哪些属于配伍范畴,哪些属于禁忌范畴? 2、什么叫方剂?药物为什么要配伍?它与中药有什么区别? 3、 五、论述题 1、什么叫中药炮制?中药为什么要进行炮制?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哪些? 2、中药的性能是什么?对指导临床用药有何意义?
1、论述发病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中草药
一、名词解释
1、四气 2、五味 3、归经 4、升降浮沉 二、选择题
1、中草药炮制的目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清除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纯净、用量准确
B 除去某些药物的腥臭气味 C 为了使药物美观、便于欣赏 D 增加药物的疗效和改变药物的性能
2、中药的性能下列哪种说法欠妥() A 是指药物的性味和效能。--精选 22、寒为季的主气
3、湿为
季的主气
4、燥为
季的主气,燥性干涩,最易伤

5、
邪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迅速。临床症状变化无常的致病因素是
6、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无明显季节性的病邪,称为 三、问答题
邪,易伤
1、六气和六淫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2、简述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3、简述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4、简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四、论述题
中兽医学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第一章 绪论
1. 首先提出“治未病”的以防为主的医疗思想,见于() A、《伤寒杂病论》 B、《内经》 C、《神农本草经》 D、《本草纲目》 2、我国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的书籍名是()
A《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新修本草》 D、《厩苑律》 3、我国最早的一部兽医教科书是()
A 附子 B、吴茱萸 C、肉桂 D、干姜 二、填空题
1、干姜、生姜均散寒,干姜
作用最强,生姜
2、川贝母主要功效
,浙贝母主要功效
3、苦杏仁
作用最强,甜杏仁
作用最强。
三、问答题
作用最强。 。
1、二陈汤的组成、功效、应用?
2、理中汤的组成、功效、应用? 一、选择题
第六节理气、祛湿、活血祛瘀药方
1、治痹症腰部及后肢疼痛的首选药是() A 威灵仙 B、独活、 C、羌活、 D 桑枝
B 矿物类药物主降沉,如滑石 C 性味苦寒的药物主降,如大黄 D 花类药物主升,如旋复花 5、 三、填空题
1、现代出版的《中药大辞典》共收药 2、一般中药的常用剂量(牛、马)为 3、中药配伍的“七情”是
味。 克。
4、方剂的组成是按照 5、中药的常用剂型有
的原则组织起来的。 。
6、主药是针对

7、辛味药物的作用是
D、芍 B、黄芪、麻黄根 C、甘草、白术 D、五味子、麦冬
二、填空题
1、补气药能补益
气、 气、 气。
2、白术与苍术均能燥湿健脾,但白术善
3、八珍汤加
组成十全大补汤,具有
,能
汗;苍术善
之功效。
三、问答题
1、补中益气汤的组成、功效、应用? 2、补血剂为何要配伍补气药? 3、四君子汤的组成、功效、应用? 4、四物汤的组成、功效、应用? 5、分析虚证的致病因素,如何合理选用补益方剂? 四、药物的比较 1、荆芥、防风、桂枝 2、柴胡、升麻、葛根 3、黄连、黄芩、黄柏 4、柴胡、龙胆草 5、生地、玄参、麦冬 6、金银花、连翘 7、板蓝根、蒲公英 8、大黄、芒硝 9、山楂、麦芽、神曲 10 、半夏、陈皮 11 、附子、干姜 12 、独活、羌活、威灵仙 13 、茯苓、猪苓 13 、茯苓、白术 14 、苍术、白术 15 、陈皮、青皮 16 、党参、黄芪、白术 17、山药、党参 18 、当归、白芍 19 、生地、熟地 20 、生何首乌、熟何首乌 五、要求掌握的方剂 1、平胃散 2、荆防败毒散 3、四君子汤 4、四物汤 5、补中益气汤 6、理中汤 7、二陈汤 8、麻杏石甘汤 9、大承气汤 10 、黄连解毒汤

。 作用,主治
证。
5、活血祛瘀药具有
作用,主治
证。
三、问答题
1、活血祛瘀剂为什么要配伍理气药? 2、如何使用理气药?
3、三七的作用 ?特点? 一、选择题
第七节补益药方
1、下列哪些不是黄芪的功效 A 补气生血 B、消肿止痛 C、升阳固表 D、利水消肿
2、治疗气虚下陷、久泻脱肛。首选下列哪组药物() A 党参、白术、升麻 B、党参、升麻、柴胡 C、黄芪、升麻、柴胡 3、表虚自汗证最宜用()
1、石膏辛寒可疏散风热,甘寒可清热解毒。
2、栀子味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可以治疗湿热黄疸。 3、牛蒡子、薄荷均有疏肝风热清利头目之功。 4、荆芥、防风均有发表、透疹、清疮之效。
5、黄连解毒汤由黄芪、黄连、黄柏、栀子组成。 三、问答题
1、荆防败毒散的组成、功效、适应证? 2、龙胆泻肝汤适用于什么病证? 3、郁金散适用于什么病证? 4、银翘散适用于什么病证? 5、黄连解毒汤的组成、功效、适应证?

。 》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典。

5、奠定了中医和中兽医辩证施治的基础,主要见于
6、我国最早的官办兽医教育开端是在

三、问答题
编著的《
》一书。
1、什么是症、证、病?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2、什么是整体观念?其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2、怎样理解辨证论治? 一、选择题
A、《元亨疗马集》 B、《新修本草》 C、《司牧安骥集》 D《肘后备急方》 4、国内外流传最广的一部中兽医古典著作是() A《肘后备急方》 B《齐民要术》 C《痊骥通玄论》 D《元亨疗马集》 二、填空题
1、中兽医的基本理论源于
一书。
2、我国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是
3、我国在
代由朝廷颁布的《
4、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5、()项不是黄芩的适应症。 A 热病烦渴 B 胎热不安 C 血热吐衄 D 咽喉肿痛 6、既可以治疗肝胆湿热,又可以治疗肝胆火热的药物是()
A 黄芩 B 黄连 C 黄柏 D 龙胆草 7、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凉血止痢的药物是()
A 连翘 B 金银花 C 板蓝根 D 蒲公英 8、既可以治疗热毒壅塞的咽喉肿痛,又可以用于阴虚火旺的咽喉肿痛的药物是() A 玄参 B 板蓝根 C 山豆根 D 射干 二、判断题
第三章病因与病机
一、名词解释
1、正气 2、邪气 3、病机 4、六淫 5、六气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一、选择题
1、六淫是指() A 疠气、疫气、异气、毒气、戾气
B 内风、内寒、内热、内燥、内火 C 六邪、 D 风、寒、署、湿、火六种外感病邪 2、湿邪侵犯机体、常先影响() A 心 B肺 C脾 D肾
B 是指药物的药性和功能 C 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和功能 D 中药性能的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内容
3、平性药是指() A 毒性不明显的药物
B 寒热偏胜之性不显著的药物 C 药性平和的药物 D 无毒的药物
4、按升降浮沉药性理论,下述哪一些是错误的() A 辛甘温热药主升浮,如桂枝
2、破血兼行气的药物是() A、丹参 B、延胡索 C、枳实 D、川芎 3、补气利湿的药物是()
A 猪苓 B、茯苓 C、山药 D 木通 二、填空题
1、祛风湿药大多辛温而燥,有
2、厚朴燥湿行气,善消胀满,主用于
3、枳壳为
的果实、枳实
之弊,故
应慎用。


等症。
的果实;性味、功效相同,但枳壳善于
、枳实善于
4、川芎具有
一、选择题
第二节泻下药方、消导药方
1、治疗老、弱、孕动物肠燥便秘选择() A 牵牛子 B 芒硝 C 火麻仁 D 番泻叶
2、大黄、芒硝均有的功效是() A 泻下、清热 B 泻下、解毒 C 泻下、软坚 D 泻下、祛瘀 二、填空题--精选 41、大黄生用主要功效是
,熟用主要功效是
,酒制后主要功效是
2、散仙汤的组成
三、问答题 1、如何确定自然界某些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 2、阴阳失调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什么? 3、何谓五行的生、克、乗、侮?其生克乗侮规律如何? 4、何谓五行的制化?其规律是什么? 5、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6、怎样理解“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四、论述题 1、试述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2、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和病理影响。
,功效
,主治

三、问答题
试述大承气汤的组成、功效、主证及加减应用。 第五节化痰止咳平喘、温里药方
一、选择题
1、贝母不具备的功效是() A、润肺化痰 B、清肺化痰 C、燥湿化痰 D、止咳化痰
2、冬花、紫菀均有的功效是() A、润肺止咳 B、敛肺止咳 C、清肺止咳 D、泻肺止咳 3、温中暖脾止呕的药物是()
第二章脏腑学说
一、名词解释
1、藏象 2、脉 3、肾为先天之本 9、气机 10、脾为后天之本 二、填空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