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毕业设计摘要
桩基础毕业论文

桩基础毕业论文桩基础毕业论文桩基础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其作用是通过将桩深入地下,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更深的土层或岩石层,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这篇毕业论文中,我将探讨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并分析其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桩基础的种类。
桩基础可以分为钻孔灌注桩、钻孔钢筋混凝土桩、沉桩、挤浆灌注桩等多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桩基础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施工要求。
在选择桩基础类型时,我们需要考虑建筑物的荷载、地质条件、施工成本等因素。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桩基础的设计过程。
桩基础的设计包括桩的数量、直径、长度等参数的确定。
在设计桩基础时,我们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下土层的性质和承载能力。
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荷载和抗震要求。
通过计算和分析,确定桩基础的设计参数,以满足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要求。
然后,我们需要了解桩基础的施工过程。
桩基础的施工包括桩孔的开挖、桩身的灌注或安装、桩顶的连接等步骤。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土层的稳定性和桩身的垂直度。
同时,还需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桩基础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桩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桩基础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
桩基础的适用性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很大。
在软土地区,桩基础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防止沉降和倾斜。
在岩石地区,桩基础可以通过将桩深入岩石层,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更稳定的地层,增加建筑物的承载能力。
然而,在部分地区,如沙土地区或高地下水位地区,桩基础的施工难度较大,需要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
最后,我们需要总结桩基础的优缺点。
桩基础的优点是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
然而,桩基础的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施工成本。
此外,桩基础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如对地下水的影响等。
因此,在选择桩基础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桩基础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毕业论文-桩基础施工

路桥工程系毕业论文桥梁桩基础施工指导教师学生姓名专业名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测量方向)班级名称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工程系目录一、工程简介1、垄茶高速二标工程概况2、工作岗位及工作职责二、桥梁桩基施工1、工程概况2.施工总体安排3、水文地质条件4.施工准备5.桩基础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6.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三、总结工程简介垄茶高速全称界化垄(湘赣界)至茶陵高速公路,是福建泉州至广西南宁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也是交通部编制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中区域高速公路网和我省“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的组成部分.垄茶高速二标起点桩号为K4+960,经高陇镇古城村、光明村,到达终点K10+220,路线全长5.26km,总投资1.16亿元。
主要工程量有路基土石方:填方83。
1万m3,挖土方26。
8万m3,挖石方57。
2万m3,台背回填3。
85万m3,清淤5。
82万m3,土工格栅0。
42万m2,石灰改良土石灰921.42T.防护与排水:挡土墙621m3,其他防护及排水工程32653m3。
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9。
82万m2,级配碎石垫层6。
42万m2.桥梁工程:桥梁桩基共216根共2928m,下部构造6030千m3 ,梁板预制共424片。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代表的代理人,代表企业对工程项目全面负责.全面管理项目的质量、进度、效益、安全环保、文明生产。
制定项目的各项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同时负责施工队伍、施工机械的组织和施工机构的组建。
主持制定本项目的整个施工方案、质量控制方案及施工组织方案设计。
主持工程计量及施工结算工作。
代表公司履行与业主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与书面承诺对外签订各种合同.负责项目一切财务开支以及财务决算的审批。
及时处理、协调、解决各类矛盾.是工程项目的总负责人。
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是对项目施工技术工作的全面负责人.执行有关交通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合同文件和施工图纸,主持技术交底,技术培训工作。
毕设柱下桩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2 桩基础课程设计................................................ - 1 -2.1设计资料................................................. - 2 -2.1.1地形.............................................. - 2 -2.1.2工程地质条件...................................... - 2 -2.1.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 2 -2.1.4水文地质条件...................................... - 3 -2.1.5场地条件.......................................... - 3 -2.1.6上部结构资料...................................... - 3 -2.1.7本人设计资料...................................... - 4 -2.2 灌注桩基设计............................................ - 4 -2.2.1单桩承载力计算.................................... - 4 -2.2.2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 5 -2.2.3承台设计.......................................... - 7 -2.2.4桩身结构设计..................................... - 10 -2.2.5桩身构造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桩基础毕业设计

任务书
一、工程设计概况
(1)拟建建筑及场地
某市拟建一栋6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其建筑场地地势平坦,地层层位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位于地表下3.2m处,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土层物理性质指标(表1)如下。
试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假设不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桩的类型(预制桩或灌注桩)及桩的施工方式自行设定。
场地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表1 土层物理性质指标
(2)上部结构资料
拟建建筑物为6层框架结构,长30m,宽9.6m,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柱截面尺寸均为mm
400 ,横向
mm
400
承重,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
上部结构荷载作用: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表2所示,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表3所示。
表2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表3 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2)确定桩数,桩的平面布置,承台平面尺寸,单桩承载力验算;(3)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4)桩基沉降验算;
(5)桩身结构设计及验算;
(6)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
(7)桩及承台施工图设计:包括桩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承台配筋图、节点详图、钢筋图、钢筋表和必要的施工说明;
三、设计成果及提交
(1)计算说明书
(2)桩基础施工图。
桩基础施工毕业论文

桩基础施工毕业论文桩基础施工毕业论文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桩基础作为一种重要的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篇毕业论文将围绕桩基础施工展开讨论,探索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
一、桩基础的概念和分类桩基础是指通过将桩体打入地下,利用桩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和桩体自身的承载能力来传递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荷载的一种基础形式。
根据桩体的材料、施工方式和承载方式的不同,桩基础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等。
二、桩基础施工的步骤和工艺桩基础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施工准备、桩基础设计、桩基础施工方案的确定、桩基础施工材料的选用、施工现场的布置和施工机械的选择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如振动沉桩法、静压沉桩法、螺旋钻孔灌注桩法等。
三、桩基础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桩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桩基础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检查,如桩体的材料质量、桩体的制作工艺、桩体的安装质量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检测,如桩身的静载试验、桩身的动力触探试验等。
四、桩基础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桩基础施工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桩身的偏斜、桩身的坍塌等。
这些问题对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产生了不良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施工监督、优化施工工艺、增加施工设备等。
五、桩基础施工的发展趋势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桩基础施工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桩基础施工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同时,还需要加强桩基础施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六、结语桩基础施工作为一种重要的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篇毕业论文通过对桩基础施工的概念、分类、施工步骤和工艺、质量控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发展趋势的探讨,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桩基础的钻孔灌注桩毕业论文

桩基础的钻孔灌注桩毕业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桩基础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形式,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钻孔灌注桩作为桩基础的主要类型之一,具有承载力高、适应性强等优点。
本文通过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一、引言桩基础是一种常用的深基础形式,它能够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深层稳定的土层或岩层中,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钻孔灌注桩是桩基础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施工过程相对复杂,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以确保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二、钻孔灌注桩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一)特点1、承载力高:能够承受较大的竖向和水平荷载。
2、适应性强: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包括软土、砂土、岩石等。
3、施工噪声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4、抗震性能好:能够有效地抵抗地震作用。
(二)适用范围1、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重要工程。
2、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
3、对沉降要求较高的工程。
三、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一)施工准备1、场地平整:清除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平整场地。
2、桩位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准确测量桩位。
3、护筒埋设:埋设护筒,保证钻孔的垂直度和稳定性。
(二)钻孔1、选择合适的钻机:根据地质条件和桩径选择合适的钻机类型。
2、钻进过程控制:控制钻进速度、泥浆比重等参数,确保钻孔质量。
(三)清孔1、第一次清孔:在钻孔完成后,立即进行第一次清孔,清除孔底的沉渣。
2、第二次清孔:在钢筋笼下放和导管安装完成后,进行第二次清孔,确保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要求。
(四)钢筋笼制作与安装1、钢筋笼制作: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保证钢筋的规格、数量和间距符合要求。
2、钢筋笼安装:采用吊车将钢筋笼吊起,缓慢放入孔内,确保钢筋笼的位置和垂直度。
(五)导管安装1、选择合适的导管:根据桩径和桩长选择合适的导管直径和长度。
桩基础毕业设计

桩基础毕业设计随着,城市中各类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作为高层的基础部分往往在整个建筑物投资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而高层基础往往采用桩基础,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桩基础形式,对于保证安全,节约投资、降低造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人员对每个建筑物的勘察报告进行仔细,选择一个最优化的基础方案。
笔者就以下几方面对桩基础设计中值得注意的进行探讨。
一.桩基设计中静载荷试验的重要性的桩基础设计过程,往往受到时间的约束首先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参数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根据这个估算的单桩承载力直接进行桩基础设计并施工,等工程桩施工结束后再挑选试桩进行静载荷试验。
这个过程具有相当的不性,结果符合估算要求,则皆大欢喜,否则因工程已施工完毕补桩也会很困难,且有时因地质报告有出入会给施工中带来相当的不便。
这里主要有两个问题,下面举例来说明。
一是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桩周土摩擦力标准值及桩端土承载力标准值由规范JGJ94-94的场区单桩承载力标准值,这是一个经验数值,不宜直接采用。
近几年来笔者通过各类桩基础中试桩及工程桩的检测,发现绝大多数桩的实际承载力均大于计算值,有些相差幅度较大,因此按试桩获得的实际承载力将会比按勘察报告估算的承载力来布置基础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例如,笔者曾设计过苏州园区南都玲珑湾花园住宅,主体为地下一层、地面十八层的高层住宅,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拟采用D500的预应力管桩,桩长20m,按JGJ94-94公式5.2.8估算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约为1400kN,而我要求进行的3根破坏性试桩显示实际单桩承载力可达1850kN,整整比估算值提高了30%左右,实际工程桩设计就采用试验值进行,为甲方大大节省了投资。
其二是当场地不均匀或地质报告数值有偏差的情况下,不进行试桩而直接按地质报告进行工程桩施工将给施工带来巨大的困难且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例如唯亭某五层商住楼,根据地质报告采用10m 长的预制方桩,桩径400x400,单桩承载力极限标准值约为1350kN,采用静力压桩,实际施工中几乎每根桩都压至2000kN而未达到预定深度,而此时已达到预制桩的桩身强度,故施工过程中每根桩都采用了劈桩,在时间金钱上都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桩基础毕业设计范文

桩基础毕业设计范文
引言:
桩基础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它通过将钢筋混凝土桩插入土壤中,利用桩的承载能力来传递建筑物的荷载,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毕业设计旨在通过对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探讨,加深对桩基础工程的理解和应用。
一、桩基础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1.桩基础的分类和特点;
2.桩基础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3.选择桩基础类型的依据;
4.桩的布置和间距的确定;
5.桩基础的设计例子分析。
二、桩基础的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
1.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和工序;
2.桩基础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3.桩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4.桩基础施工的安全注意事项。
三、桩基础的案例分析:
1.大型商业综合体桩基础设计和施工过程分析;
2.高层住宅楼桩基础设计和施工过程分析;
3.桥梁工程桩基础设计和施工过程分析。
四、总结与展望:
1.对桩基础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总结;
2.对桩基础工程的发展趋势的展望;
3.桩基础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的探讨。
结论:
本毕业设计通过对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过程进行研究,对桩基础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通过分析桩基础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今后的相关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和桩基础工程的不断完善,相信桩基础工程会在将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基础毕业设计摘要
1.桩平面布置原则
(1)力求使各桩桩顶受荷均匀,上部结构的荷载重心与桩的重心相重合,并使群桩在承受水平力和弯矩方向有较大的抵抗矩。
(2)在纵横墙交叉处都应布桩,横墙较多的多层建筑可在横墙两侧的纵墙上布桩,门洞口下面不宜布桩。
(3)同一结构单元不宜同时采用摩擦桩和端承桩。
(4)大直径桩宜采用一柱一桩;筒体采用群桩时,在满足桩的最小中心距要求的前提下,桩宜尽量布置在筒体以内或不超出筒体外缘1倍板厚范围之内。
(5)在伸缩缝或防震缝处可采用两柱共用同一承台的布桩形式。
(6)剪力墙下的布桩量要考虑剪力墙两端应力集中的影响,而剪力墙中和轴附近的桩可按受力均匀布置。
2.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最小深度
(1)应选择较硬上层或岩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d为桩径);砂土及强风化软质岩不宜小于1.5d;对于碎石土及强风化硬质岩不宜小于1d,且不小于0.5m。
(2)桩端进入中、微风化岩的嵌岩桩,桩全断面进入岩层的深度不宜小于0.5m,嵌入灰岩或其他未风化硬质岩时,嵌岩深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宜小于0.2m。
(3)当场地有液化土层时,桩身应穿过液化土层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的
稳定土层,进入深度应由计算确定,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且不应小于0.5m,对其他非岩石土且不宜小于1.5m。
(4)当场地有季节性冻土或膨胀土层时,桩身进入上述土层以下的深度应通过抗拔稳定性验算确定,其深度不应小于4倍桩径,扩大头直径及1.5m。
3.桩型选择原则
桩型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上部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分布、工程地质情况、施工条件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综合确定。
(1)预制桩(包括混凝土方形桩及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适宜用于持力层层面起伏不大的强风化层、风化残积土层、砂层和碎石土层,且桩身穿过的土层主要为高、中压缩性粘性土,穿越层中存在孤石等障碍物的石灰岩地区、从软塑层突变到特别坚硬层的岩层地区均不适用。
其施工方法有锤击法和静压法两种。
(2)沉管灌注桩(包括小直径D<5O0mm,中直径D=500~600mm)适用持力层层面起伏较大、且桩身穿越的土层主要为高、中压缩性粘性土;对于桩群密集,且为高灵敏度软土时则不适用。
由于该桩型的施工质量很不稳定,故宜限制使用。
(3)在饱和粘性土中采用上述两类挤土桩尚应考虑挤土效应对于环境和质量的影响,必要时采取预钻孔。
设置消散超孔隙水压力的砂井、塑料插板、隔离沟等措施。
钻孔灌注桩适用范围最广,通常适用于持力层层面起伏较大,桩身穿越各类上层以及夹层多、风化不均、软硬
变化大的岩层;如持力层为硬质岩层或地层中夹有大块石等,则需采用冲孔灌注桩。
无地下水的一般土层,可采用长短螺旋钻机干作业成孔成桩。
钻(冲)孔时需泥浆护壁,故施工现场受限制或对环境保护有特殊要求的,不宜采用。
(4)人工挖孔桩适用于地下水水位较深,或能采用井点降水的地下水水位较浅而持力层较浅且持力层以上无流动性淤泥质土者。
成孔过程可能出现流砂、涌水、涌泥的地层不宜采用。
(5)钢桩(包括H型钢桩和钢管桩)工程费用昂贵,一般不宜采用。
当场地的硬持力层极深,只能采用超长摩擦桩时,若采用混凝土预制桩或灌注桩又因施工工艺难以保证质量,或为了要赶工期,此时可考虑采用钢桩。
钢桩的持力层应为较硬的土层或风化岩层。
(6)夯扩桩,当桩端持力层为硬粘土层或密实砂层,而桩身穿越的土层为软土、粘性土、粉土,为了提高桩端承载力可采用夯扩桩。
由于夯扩桩为挤土桩,为消除挤土效应的负面影响,应采取与上述预制桩和沉管灌注桩类似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