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刀仪接线与尺寸说明
GSK27MC系统分中测量及对刀功能操作说明

GSK27MC数控系统分中测量及对刀功能说明2012年1月目录第一节.分中测量 (3)一.手动分中 (3)界面显示 (3)手动分中操作 (4)二.自动分中(适配Renishaw工件测量宏程序) (4)界面显示及参数选项说明 (4)数据输入 (7)操作步骤 (8)第二节.对刀功能 (9)界面显示及功能介绍 (9)刀具测量 (9)Z轴工件原点设定 (11)附录一:自动分中功能有关说明 (12)自动分中有关程序及说明 (12)注意事项 (17)报警 (17)附录二:自动对刀功能有关说明 (20)自动对刀有关程序及说明 (20)注意事项 (22)报警 (23)附录三:关于27MC、HAAS、Fanuc 0i MC 系统宏变量对照 (25)附录四:27MC系统探头与对刀仪安装调试说明 (26)线路连接说明 (26)Renishaw探头与对刀仪启闭说明 (28)PLC报警及解除方法 (29)第一节.分中测量说明:主要包括手动分中和自动分中两种。
其中手动分中仅可对孔或外圆、凸台或凹槽进行分中测量;自动分中可对孔或外圆、凸台或凹槽、矢量孔或外圆、矢量凸台或凹槽进行分中测量。
上述以外的测量方式请在程序界面编写测量主程序进行分中测量。
一. 手动分中界面显示A.孔或外圆:B.凸台或凹槽:手动分中操作A.选项说明1. 测量方式:0:手动1:自动2. 工件类型:1:孔或外圆2:凸台或凹槽3. 坐标系选择S:G54~G59 G54 P1~P50当测量完毕后将中点设定到要设定的坐标系中。
4. 测量点:a) 当工件类型为孔或外圆时:测量点数为3个(P1~P3),测量不分先后,其中:若三点重合,则其中任意一点为圆心坐标;若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则不能计算出圆心坐标,需重新测量其中的某一点或所有点;b) 当工件类型为凸台或凹槽时:测量点数为4个(P1~P4),测量不分先后,其中P1、P2分别为X轴向的两个点;P3、P4分别为Y轴向的两个点。
荣田立车对刀仪使用及调整方法

荣田立车对刀仪使用及调整方法
1.刀具量测是用手动来量测的。
2.其按键在操作面板左下方,左侧为刀具校正前进,右侧为校正后
退,如图所示:
Q-SET
BACKWAD
Q-SET
FORW ARD
3.要实用刀具量测时,机台X-Z两轴须在原点位置上时,刀具量测
才可伸出缩回。
4.刀具校正前进后,CRT画面会自动切换到刀具补正画面,并且刀
具校正前进灯会亮。
5.其使用方法是用手轮将刀架移至检测器大约5-10mm后,将手轮
模式转换到寸动模式位置,按所要检测刀具轴向使刀具轻触检测系统后,就会自动停止,并将尺寸补至刀补画面内。
6.X,Z轴须在原点位置,检测器才可以后退收回。
7.其注意事项参数1220,需输入原点至主轴中心之尺寸。
8.参数5015是X轴原点至检测器点间的距离,(正方向+X)。
参数5016是X轴原点至检测器点间的距离,(负方向-X)
参数5017是Z轴原点至检测器点间的距离,(正方向+Z)
参数5018是Z轴原点至检测器点间的距离,(负方向-Z)
9.试加工出来尺寸,与程式有误时,可修改上述参数。
10.如同一把刀架同时装有两把刀,做刀具补正时其补正刀号需用手
动,移动游标所选择之刀号再做量测动作,如未做选择补正刀号动作,两把刀之补正值会在同一补正刀号位置。
11..手动选择补正刀号时,须将5005.5设为0。
机床对刀仪怎么对刀【干货技巧】数控机床对刀仪步骤

机床对刀仪怎么对刀_数控机床对刀仪步骤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数控系统、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数控车削加工中,应首先确定零件的加工原点,以建立准确的加工坐标系,同时考虑刀具的不同尺寸对加工的影响。
这些都需要通过对刀来解决。
(1) 一般对刀
一般对刀是指在机床上使用相对位置检测手动对刀。
下面以Z向对刀为例说明对刀方法,见图1。
图1 相对位置检测对刀
刀具安装后,先移动刀具手动切削工件右端面,再沿X向退刀,将右端面与加工原点距离N输入数控系统,即完成这把刀具Z向对刀过程。
手动对刀是基本对刀方法,但它还是没跳出传统车床的“试切--测量--调整”的对刀模式,占用较多的在机床上时间。
此方法较为落后。
(2)机外对刀仪对刀
机外对刀的本质是测量出刀具假想刀尖点到刀具台基准之间X及Z方向的距离。
利用机外对刀仪可将刀具预先在机床外校对好,以便装上机床后将对刀长度输入相应刀具补偿号即可以使用,如图2所示。
(3)自动对刀
自动对刀是通过刀尖检测系统实现的,刀尖以设定的速度向接触式传感器接近,当刀尖与传感器接触并发出信号,数控系统立即记下该瞬间的坐标值,并自动修正刀具补偿值。
自动对刀过程如图3所示.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更多相关内容,就在深圳机械展!。
对刀仪的使用

对刀仪的使用上的注意事顼1.对刀刀具直径请控制在直径0.7以上,直径20以下.2.对刀速度请控制在200MM/MIN以下3.使用环境温度范围0-40C4.刀具与对刀仪接触面必需垂直,并且垂直向下与接触面接触.5.接触时不能超过对刀仪行程,否则对刀仪或刀具有损坏.6.对刀时的速度与机械的电气响应速度有关系,所以请设定指定内速度,为了确保对刀精确,推荐对刀速度为50-200MM/MIN,对刀仪重复精度0.003MM以内7.当用手接触对刀仪接触面时请不要立即放开,以免损坏对刀仪内部构造.8.当刀具和对刀仪接触对刀结束后,必须垂直提刀离开接触面,不可以横向移动,如果横向移动会损坏对刀仪.9.接触目惊心面上吹气吹不到地方或除不掉的铁屑及切削油,请经常扫一下.10.对刀吹气的气压请控制在2-3KGF/CM.对刀仪参数及设定1.MACRO 程序输入:将对刀仪程序输入到NC记忆体内.对刀仪程序中包括#30,#31,#32,09899,09020,09951,09954,等程序,程序09899,09020,09951,09954,不可以随意修改,以防错误而撞坏对刀仪.2.共变量数据输入:三菱系统:[MONITOR]-[菜单]-[共变量]#506=0.2{退出量之倍率} #525=50{安全高度1}#526=30{安全高度2} #527=10{偏移值}#528=20{最大可量测之刀径值} #531=0{公制}#529=11{刀具补正形式:刀长刀径不做区分}#598=1{0:斗笠式刀库,1:圆盘式刀库}#599=1{量测工件表面方式:由工件表面位置与主轴刀实际量测取得与对刀仪的高度差.#599=1时补正100号为计算对刀仪的高低差暂存变量.对刀仪的基准位置设定1.在主轴上装夹一支刀具,用手轮模式将X,Y轴移动到对刀仪接触面上方10MM内,并且在接触面中央位置,在共变量中#523和#524分别输入X,Y轴在对刀仪位置的机械坐标. 2.执行程序#30,测量出Z轴在对刀仪基准面相对之机械坐标,坐标自动记录在共变量#520里..0 30G65 P9951 K100;M30;%3. 当对刀仪有移动过位置或者X,Y,Z,轴任何一轴有变动过,则要重新再执行此程序.每隔一段时间也要重新再执行此程序校正对刀仪的基准位.对刀仪的操作1.寻找工件X,Y,轴坐标,工件分中,将X,Y,轴的相对坐标抄入工件坐标系统内,Z轴坐标由以下自动测量.2.]量测工件表面与对刀仪基准面之高低差.{1}手动将Z轴移至工件表面{刀尖碰触}后,执行程序#320 32G65 P9020 Wxx;M30;%{2}程序中G65 P9020 Wxx{G54-G59,例W55 即G55}预备使用之工件坐标系统,要与X,Y,轴抄入的坐标系统一致.由工件表面位置与主轴刀号补正值运算与对刀仪基准的高低差,补正至工件坐标系统,若使用多个工件坐标系统,则重复执行副省长骤1.自动刀长量测,写入到[工件坐标补偿]中,60EXT的Z轴坐标内.{1}执行刀长量测程序#31.0 31G65 P9954;M30;%{2}使用自动刀长量测执行G65 P9954,将刀长量测值写入到[工件坐标补偿]中60EXT的Z轴坐标内.验证使用量测工件表面零点方式{1}手轮模式移动Z轴到工件表面位置时,先记录Z轴机械坐标再执行程序#32{G65P9020 Wxx}{2}再执行下列程序00100G90 Gxx; {与Wxx 相同,G54-G59}G01 Z0 F3000;M30;%{3}检视机械坐标应与第一步骤记录之坐标相同{误差约1-2u}{4}换另一把刀时,再执行#31程序,刀长量测值覆盖到[工件坐标补偿]中60EXT的Z 轴坐标内.。
对刀仪使用流程

刀仪使用流程1. 概述刀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校准刀具的工具,它能够检查刀具的尺寸、角度、形状等参数,并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刀仪的使用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准备工作在正式使用刀仪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环境检查确保使用刀仪的环境符合要求,包括光线充足、无干扰物等。
2.2 刀具清洁将待测量的刀具进行清洁,去除表面污垢和油渍。
可以使用专业清洁剂或者酒精擦拭。
2.3 刀仪校准根据刀仪的规格要求,进行校准操作。
通常可以通过调整刻度盘或者调节螺丝来完成校准。
2.4 安全防护佩戴适当的安全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3. 操作步骤3.1 尺寸测量首先进行尺寸测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3.1.1 放置刀具将待测量的刀具放置在刀仪的工作台上,确保刀具与工作台接触牢固。
3.1.2 调整测量头根据刀具的形状和尺寸,调整刀仪的测量头,使其与刀具接触并且不产生位移。
按下启动按钮,开始进行尺寸测量。
刀仪会自动移动测量头,并记录下各个位置的尺寸数据。
3.1.4 结果分析等待测量完成后,查看测量结果。
可以通过显示屏或者连接电脑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3.2 角度测量接下来进行角度测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3.2.1 安装角度夹具根据待测角度的类型和大小,选择合适的角度夹具,并将其安装在刀仪上。
3.2.2 放置刀具将待测角度的刀具放置在角度夹具上,并固定好位置。
3.2.3 调整测量头根据角度夹具的位置和刀具的形状,调整刀仪的测量头,使其与刀具接触并且不产生位移。
3.2.4 开始测量按下启动按钮,开始进行角度测量。
刀仪会自动移动测量头,并记录下各个位置的角度数据。
3.2.5 结果分析等待测量完成后,查看测量结果。
可以通过显示屏或者连接电脑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3.3 形状测量最后进行形状测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3.3.1 安装形状夹具根据待测形状的类型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形状夹具,并将其安装在刀仪上。
车床用高精度对刀臂和对刀仪,雷尼绍对刀仪安装和使用指南免费下载

车床用高精度对刀臂和对刀仪,雷尼绍对刀仪安装和使用指南免费下载车床(含车铣复合机床)对刀仪需要辅助使用对刀臂实现自动对刀,对刀臂一般是摇摆式的,需要对刀的时候,对刀臂自动旋转到对刀位置,对刀完成后,对刀臂收回。
对刀仪的作用主要是用来确定刀具的位置,比如人工更换刀具后,新刀具位置可能有偏差,因此需要使用对刀仪来确定新刀具的位置,计算出新刀具和基准刀具的位置偏差值,加工程序自动刀补,节省了人工对刀和停机尺寸检测的时间。
自动化机加工生产线,使用电动对刀臂。
高重复性驱动,可实现序中对刀和刀具破损检测,无需操作员干预。
一套自动对刀仪组件一般包括对刀臂、测头、基座、电气接口。
车床对刀仪实际应用视频:1. 车床(车铣复合)对刀仪使用示意2. 对刀仪系统组件3. 对刀仪规格参数4. 对刀仪安装5.设定刀具设定刀具是指设定刀具的长度或直径。
设定刀具的长度可以采用静态或旋转两种方法。
静态长度设定适用于刀沿位于主轴中心线上的刀具(例如:钻头),刀具不旋转,直接移动刀尖,与测针接触即可。
旋转长度设定)适用于刀沿处于外围的刀具(例如:槽钻),刀具需要在旋转的状态下移动刀尖,与测针接触即可旋转直径设定(针对动力刀具)适合用于插补特征的刀具(例如:槽钻),这些刀具必须预先设定直径。
它涉及移动刀具的侧边,以接触测尖;与旋转刀长设定一样,刀具旋转的方向须与用于切削的方向相反(以保护测尖)。
6. 对刀破损检测刀具破损检测功能能够检查刀具的长度,以确定刀具在最后一次设定后,是否有任何破损或裂纹。
刀具破损检测测量刀具的长度,以识别刀具失效。
刀具破损检测确保了破损的刀具不会继续使用,是自动加工过程中关键的一环。
对刀仪能够在加工循环中执行序中检测。
通过在使用之前和之后测定刀具长度,可确保任何破损的刀具不会在后面的加工操作中继续使用,这有助于在后续操作中减少废品产生、机床损坏和刀具破损的几率(例如:攻丝)。
刀具破损检测软件记录每把刀具的最新长度,并与刀具破损检测中获得的长度数据进行比较。
对刀仪使用方法范文

对刀仪使用方法范文刀仪主要用于检测刀具的刀刃质量,包括刀刃的硬度、韧性、锐利度、耐磨性和刃面精度等。
它能直接反映出刀具的质量优劣,对保证机械加工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刀仪的使用方法。
一、刀仪的分类和结构根据测量方式的不同,刀仪主要分为触发式刀仪和光学式刀仪两种。
触发式刀仪利用刀具对工件的触发力或形变进行测量,局限性较大;而光学式刀仪则通过光学原理测量刀具上的切削边微观形状信息,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光学式刀仪主要由传感器、激光源、成像仪、数据处理设备等组成。
其中,传感器是核心部件,用于测量刀具上的切削边缘,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二、刀仪的使用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刀具的切削边缘是否干净,没有残留物;检查刀仪是否正常工作,激光光源是否亮,并校准传感器。
2.安装刀具将待测刀具安装到刀具夹持装置上,夹紧后,将刀具装夹装置置于刀仪的工作台上。
3.调整刀具位置根据刀具和刀仪的不同,需通过移动工作台、刀具装夹装置等调整刀具位置,使刀具位于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内,并确保光线的引导条正好与刀具切削边缘平行。
4.执行测量打开刀仪电源,调整激光光源和光线引导条,使其在切削边缘上形成均匀的光斑。
然后,通过扫描刀具,使光斑扫描整个切削边缘,并将测量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设备。
5.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数据处理设备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刀具的刀刃质量评估结果,如硬度、韧性、锐利度、耐磨性等。
三、使用注意事项1.安全操作在使用刀仪时,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穿戴好防护设备,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保持清洁使用刀仪之前,应确保刀具的切削边缘清洁,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注意校准定期对刀仪进行校准,确保其稳定可靠的测量结果。
4.避免扭曲变形在装夹刀具时,应避免高温,以免导致刀具变形。
5.防止污染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刀仪传感器受到污染,影响测量精度。
6.结果解读刀仪测量结果仅作为评估刀具品质的参考,需要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对刀仪的工作原理

对刀仪的工作原理
对刀仪的工作原理:刀仪主要是通过激光束照射在被测物体上,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通过计算得到被测物体的尺寸和形状。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束,照射在被测物体上。
2.被测物体反射部分激光回到刀仪接收器中,形成反射光束。
3.接收器将反射光束转换为电信号。
4.通过计算反射光束的时间差和角度差,可以计算出被测物体的尺寸和形状。
5.将计算得到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显示屏上,以供用户查看和分析。
总之,刀仪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激光束照射和反射的原理,通过计算反射光束的时间和角度差,得出被测物体的尺寸和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