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方案-预算和施工图

合集下载

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海绵城市专篇(章)设计及施工图专项审查的通知

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海绵城市专篇(章)设计及施工图专项审查的通知

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海绵城市专篇(章)设计及施工图专项审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沈阳市城乡建设局•【公布日期】2020.05.29•【字号】沈建发〔2020〕56号•【施行日期】2020.05.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海绵城市专篇(章)设计及施工图专项审查的通知各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为进一步落实《沈阳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试行)》和《沈阳市建设工程海绵城市专篇(章)编制深度要求(试行)》等相关规定,加强《沈阳市海绵城市设计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执行刚性,强化施工图设计海绵城市专项审查环节,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按照《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沈阳市建设工程海绵城市专篇(章)编制深度要求(试行)>和<沈阳市海绵城市设计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的通知》(沈建发〔2020〕24号)要求,自2020年3月23日起,我市和平区、沈河区、皇姑区、大东区、于洪区、浑南区、苏家屯区、铁西区(含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沈北新区范围内所有建筑与小区,道路、广场和停车场,公园绿地、城市水系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均应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二、建设单位要按照海绵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的原则,在组织设计单位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方案、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施工图设计时,依据《沈阳市建设工程海绵城市专篇(章)编制深度要求(试行)》编制海绵城市专篇(章),随主体工程一起报相应主管部门履行审批程序。

三、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指标,其中:一是新建建筑与小区项目,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报送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时,需提供自然资源部门出具的地块规划条件,施工图审查机构按照地块规划条件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要求执行;二是开展“多规合一”空间协调的老旧小区改造、道路、广场、停车场、公交场站、公园绿地、水系治理等项目,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报送施工图设计文件时,需提供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的海绵城市空间协调意见,施工图审查机构按照空间协调时提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要求执行;三是未开展“多规合一”空间协调或没有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出具的海绵城市空间协调意见的老旧小区改造、道路、广场、停车场、公交场站、公园绿地、水系治理等项目,施工图审查机构按照建设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表中相关要求执行。

整治工程--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方案

整治工程--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方案

马銮湾大道及护岸整治工程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项目专项施工方案编报单位:中交三航局马銮湾大道及护岸整治工程项目经理部(盖章)编报日期:2015年10月1日马銮湾大道及护岸整治工程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项目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单位:中交三航局马銮湾大道及护岸整治工程项目经理部(盖章)主编:参编人员:审核人:编制日期:2015年10月1日审批单位:中交三航局审批单位技术负责人: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方案一、立项背景2014年11月,国家住建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

根据国务院统筹安排,2015年4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发布了全国第一批九个试点城市名单。

厦门是第一批入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城市。

在前期筹划的基础上,主管部门迅速启动了试点项目的相关设计工作,并选定马銮湾大道作为厦门“四个一”项目中的新建道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海绵城市在城镇化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即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目前国际上尤其是美国在城市开发建设中主要采用的是LID技术,也即低影响开发。

低影响开发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也称为低影响设计或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

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

要实现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的海绵城市构建,其途径和措施主要包括:在建筑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水系的规划建设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

海绵城市排水示意图二、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1、编制依据①《马銮湾大道及护岸整治工程》招标文件;②《马銮湾大道及护岸整治工程-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图纸;③业主对本工程的质量和同期要求;④国家、省、市(工程所在地)及海沧区现行有关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和标准。

1.2、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①《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图集》(DB3502/Z 5009-2016 )②《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DB3502/Z 5010-2016 )③《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材料技术标准》(DB3502/Z 5011-2016 )④国家、省、市现行有关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标准。

完整版)海绵城市项目专项施工方案

完整版)海绵城市项目专项施工方案

完整版)海绵城市项目专项施工方案在施工前,我公司将进行技术准备工作,包括对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等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要求进行。

同时,对所需材料、设备和人员进行充分准备,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稳定。

2.2施工组织及管理一)、施工组织我公司将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合理组织施工队伍,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表,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同时,加强与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双重保障。

二)、施工管理我公司将实行全过程的施工管理,包括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和监督,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三、施工详细方案3.1铺装工程一)、材料准备我公司将按照设计要求,选用符合标准和规范的材料,包括30厚彩胶透水石和60厚100*200透水砖等。

在材料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加强对材料的保护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

二)、施工工艺我公司将采用先铺装后压实的施工工艺,确保铺装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同时,在铺装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控制和检查,确保铺装质量的稳定。

3.2绿化工程一)、植物选择我公司将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环境,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确保绿化效果和生长稳定。

二)、施工工艺我公司将采用先挖坑后植树的施工工艺,确保植树的深度和位置符合要求。

同时,在植树过程中,加强对植物的保护和管理,确保植树后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四、安全文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安全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文明。

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和卫生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和卫生水平。

首先,我们需要立即开始技术准备工作,组织施工人员研究相关规范和设计,并熟练掌握施工技术。

这样可以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开展有关钢筋翻样、木工翻样、混凝土级配、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等技术准备工作。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施工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专项施工方案经审批后按方案组织施工。

1、工程简况本项目充分考虑“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加以利用。

可采用下凹式绿地、植被草沟、雨水花园、透水材料的使用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

下凹式绿地与植被草沟:采用下凹式绿地滞留和入渗雨水,绿地尽量低于周围樱花地面,并建导流设施,以确保流入绿地的雨水能够迅速分散、入渗。

雨水口设于绿地内,顶标高高于绿地面低于周边硬化铺装地面。

为增大雨水入渗量,可采用其他渗透设施,如选用浅沟-渗渠组合系统、渗透管、入渗管、入渗井等。

通过生态植被草沟贮存和输送集中径流,可设计成渗透的,它能减缓流速,使大量沉积物在其中沉淀,可有效地去除径流污染。

可渗透铺装:增大可透水铺装面积,尽量采用透水铺装地面。

活动场地及道路可采用透水砖或透水混凝土。

临时停车位可采用草格或透水植草砖。

2、总体要求海绵城市项目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要求进行。

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应具备合法的施工资质及资格。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的施工人员应经过相应的技术培训或具有施工经验,能正确理解海绵城市的理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应遵守施工技术标准;应遵守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

施工前应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与要求,有疑问或发现差错时,应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工程所用主要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进场验收。

进场验收时应检查每批产品的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进口产品的商检报告及证件等,并按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应尽量避免在雨天施工。

如在雨天施工应做好水土保持、防涝及防风措施。

应做好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施工过程对场地及其周边环境的扰动和破坏。

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各项警示标志、预警系统建设,避免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

3、施工内容透水砖铺装:施工流程:施工准备→路基开挖、压实→垫层施工→基层施工→找平层施工→面层施工透水砖铺装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进行路面的定位及标定高程。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a、雨水回用设施本地块设置地埋式雨水回用设施,设于绿化内,雨水回用于道路广场绿化浇洒90m3/d、车库冲洗用水82m3/d、水景补水60m3/d,平均日用水量约为232m3/d,考虑储存3天的用水量,则雨水储水容积为696m3。

雨水回用系统供水管上不得装设取水龙头,应采取防止误接、误用、误饮措施。

b、下凹式绿地下沉式绿地其建设费用和维护费用较低,具有一定的调蓄作用,其绿地范围内应根据下凹深度配置耐淹性植物。

尽可能的增加场地植被面积并引导雨水流入植被覆盖区,本工程地块设下凹式绿地2600m2,下凹深度20cm,可调蓄容积为2600X0.20=520m3。

c、透水停车位本工程室外临时停车场、场间小道采用透水铺装,共计面积约3500㎡。

d、路面及广场本工程园区道路、广场等采用干砌砖石地面,共计面积约20000㎡。

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6cm透水砖+粗砂找平层+15cm的10-20mm粒径C25强固透水砼素色层+15cm碎石垫层。

e、水景本工程设置了3000m2的水景,水池深度50cm,可调节水位高度10cm,可调蓄容积为3000X0.10=300m3通过园区的下凹绿地、雨水收集回用池、透水铺装的设置,可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外排雨水流量径流系数≤0.6,最终缓解地块管网压力,提升排水系统排水能力,改善地块水环境。

通过雨水回用于绿化浇洒,可节约水资源。

2雨水回收系统2.1雨水回用系统概述1.雨水回用流程为:雨水收集→初期弃流→雨水蓄水池→机械过滤→紫外线消毒→清水箱→供给绿化灌溉、道路浇洒及汽车库地面冲洗。

2.雨水循环回用管道试压合格后外壁刷成浅绿色,并在其外壁模印或打印明显耐久的“雨水”标志;公共场所及绿化的雨水取水口设带锁装置;工程验收时逐段进行检查,防止误接。

3.雨水回用系统由专业厂家二次深化设计。

4.由于本次招标未包含雨水回用系统相关设备及管路,因此本方案仅按常规系统编制,待二次深化设计图纸确认后,我院将重新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具体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具体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项目经理部施工方案(组织设计、安全专项方案、常规技术方案)审批页工程名称方案名称编制单位编制人签名:编制时间:审核工程管理部技术质量安全环保部经营管理部意见:签名:日期:意见:签名:日期:意见:签名:日期意见:签名:日期:项目总工意见:签名:日期:项目经理(若需要)意见:签名:日期:目录项目经理部 (2)一工程概况 (4)二编制依据 (4)三施工准备 (5)1 技术准备 (5)2 人员、设备配备情况 (5)四施工技术方案 (6)4.1测量定位 (6)4.2挖基 (7)4.3植被及种植土 (8)4.4砾石层 (8)4.5透水盲管及土工布 (8)4.6路缘石开口 (9)4.7溢流雨水口 (9)4.8透水铺装 (9)五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频率 (9)六质量保证措施 (10)七、安全保证措施 (12)八、环境保护措施 (14)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都匀市经济开发区,共1条道路;11号路(东段)道路工程起点位于谢家寨接11号路西段,向东延伸。

道路设计等级城市主干道,总宽度60m。

海绵城市工程施工范围K0+000~K2+000二编制依据(1)道路工程设计图;(2)《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2014年10月;(3)《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5)《给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6)《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9)《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 82-99);(10)《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 188-2012);(1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2009)。

海绵城市工程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工程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背景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负荷问题。

城市的不透水面积增大,雨水很难渗透到地下,导致了城市内涝和地表水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是指利用自然的生态系统,以面向整体、以水为龙头、以空间为载体,以技术为支撑,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目标。

海绵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海绵城市工程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总体设计1. 海绵城市规划海绵城市工程施工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

规划区域内应充分考虑自然地貌、水资源分布、城市功能分区、土地利用及道路交通等因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水景、绿地、雨水花园等功能区域的合理布局,形成城市风貌统一、景观优美、功能完善、便于管理的海绵城市规划。

2. 海绵城市建设原则海绵城市工程建设应坚持以下原则: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模拟自然水循环、提高雨水利用率、改善水质、减少城市内涝风险、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构建良好的城市风貌。

三、工程施工方案1. 雨水收集系统建设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需要包括地面雨水收集和地下雨水收集两部分。

在地面雨水收集方面,可以通过设置雨水花园、雨水渗透坑、雨水广场等设施,利用人工构筑物将雨水收集起来,形成雨水资源。

在地下雨水收集方面,可以通过建设雨水管网将雨水引导至地下蓄水池和渗透设施,提高雨水利用率和地下水位。

2. 城市绿地建设城市绿地是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需要包括新增绿地和改造绿地两部分。

在新增绿地方面,可以选择城市中心地带或者工业废弃地带,进行植被覆盖和园林景观设计,提高城市绿化率和生态功能。

在改造绿地方面,可以选择老旧小区或者城市公园等场所,进行绿化提升和景观改造,增加绿地面积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 雨水利用系统建设雨水利用系统是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需要包括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三个环节。

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方案(图文并茂)

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方案(图文并茂)
源头陈分散家、镇系海统绵布局系的统调规蓄划机制布局
生态滞留塘 非下凹绿地
径流方向
中心雨水花园 社区绿地 雨水分区
单元雨水调蓄箱
蓄水池 下凹绿地 城市河道 植被草沟
城市河道
城市道路
城市绿地
城市广场
建筑屋顶
+ 自然驳岸
植被草沟
+ 生态滞留塘
溢流
+ 蓄水池
溢流
+ 单元雨水调蓄箱加组 团中心雨水花园
溢流
屋顶绿化
绿色屋顶面积/建筑屋顶总面积
绿色屋顶率20%—50%
透水铺装率
透水铺装人行道、停车场、广场面 积/人行道、广场、停车场总面积
透水铺装率≥50% 公共区域≥ 70%
下垫面径流系数
一定汇水面积内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
城市建筑密集区0.60~0.85 城市建筑较密集区0.45~0.6 城市建筑稀疏区0.20~0.45
南水北调工程——为城市“解渴”
但中国城市真的缺水吗?
城市内涝等由积水而引起的灾害已成为困扰城市的严重问题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治水方式?
自然的智慧
水的大生态循环
万物相生 和谐共处
的自然理水方式
古人的智慧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老子指出,“天”与“人”皆同源于“道”,因而是统一的。他 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既然人和天都产 生于自然生成这个同一过程,因此,人的一切行为活动包括治水 也应该将遵循自然规律,并以之其作为行为准则。
⚫LID能将雨水大部分留在原地以回补地下水, 变雨水成为资源。
1.1 海绵城市概念 1.2 海绵城市五个原则 1.3 海绵城市两大途径 1.4 海绵城市四种角色 1.5 海绵城市四大指标 1.6 海绵城市八大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