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塞尔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

卡罗塞尔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
卡罗塞尔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

氧化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氧化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阐述了氧化沟工艺的原理和技术特征,介绍了Carrousel氧化沟、Orbal氧化沟、交替式氧化沟(如双沟、三沟式)、微孔曝气氧化沟等几种常用的氧化沟工艺类型和特点及它们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应用 在污水处理技术中,生物技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至今人们已开发了多种生物处理技术和工艺,其中氧化沟就是重要的处理技术之一。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荷兰卫生工程研究所研制成功的。1954年荷兰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氧化沟污水处理厂。自20。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氧化沟工艺以其显著的优势成为了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首选工艺。由于其流程简洁、运行稳定、运行方式灵活、管理方便、处理费用低,所以在我国引进、新建的污水处理工艺中,运用最多的是氧化沟技术。 1 氧化沟工艺 1. 1 工艺原理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一种变形工艺, 一般不设初沉池, 且通常采用延时曝气。其曝气池呈封闭的环形沟渠形, 池体狭长, 曝气装置多采用表面曝气器, 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其中做不停的循环流动。 1. 2 系统构成 氧化沟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 氧化沟池体, 曝气设备, 进、出水装置, 导流和混合装置及附属构筑物。 1. 3 技术特征 氧化沟工艺与一般的活性污泥法工艺相比有其独特的技术性能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氧化沟兼具完全混合和推流的特征。在长期内呈现完全混合特征,而在短期内则呈现推流特征,这种独特的反应器水流特征有利于克服短流

现象和提高氧化沟的缓冲能力;②氧化沟具有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由于曝气设备的定位分区布置,使沟内沿水流方向存在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使沟内同时具有好氧区和缺氧区,呈现出好氧区和缺氧区的交替变化,从而实现了脱氮除磷;③氧化沟具有高能区和低能区两个能量区。在装置曝气设备附近处呈现高能区,有利于氧的转移和液体的充分混合;在环流的低能区,增加了污泥絮凝的机会,使污泥呈现出良好的悬浮状态;④曝气和推流混合的分离,提高了氧化沟运行的灵活性;水下推动器的使用,使曝气和推流混合分离开来。这些不仅解决了曝气设备很难同时满足曝气量控制和推流速度大小要求的矛盾,而且还大大增加了氧化沟的沟深,从而构造出了更好的脱氮除磷环境,提高了氧化沟的处理性能和运行的灵活性;⑤氧化沟的HRT和SRT均较长,一般情况下,HRT为8~40h,SRT为10~30d,而硝化菌的世代周期大于10d,因此,较长的污泥龄有利于硝化菌的繁殖和生存,使氨氮转化率高,去除效果好。 2 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氧化沟及其应用 根据氧化沟的构造和运行特征,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典型的氧化沟系统。 2. 1 Carrousel 氧化沟 2. 1. 1 Carrousel 氧化沟工艺原理 Carrousel 工艺为一个多沟串联系统, 由多沟串联氧化沟及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所组成,进水与活性污泥混合后在沟内不停的循环流动。装置采用表面机械曝气器, 每个沟渠的一端各安装一个。靠近曝气器下游的区段为好氧区, 处于曝气器上游和外环的区段为缺氧区, 混合液交替进行好氧和缺氧, 不仅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脱氮条件, 而且有利于生物絮凝, 使活性污泥易于沉淀。Carrousel 工艺氧化沟系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规模大小不等,从200m3/d到650000m3/d,BOD去除率达95%~99%,脱氮效果可达90%以上。

水处理课程设计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公徽祈华浄兜 ANHLU XINHL:A LNIVBKSITY 课程设计书 课程名称:水处理课程设计 院(系) :一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10 环境工程⑴班起止日期: 指导教师:潘争伟

目录

1、城市环境条件概况 合肥王小郢污水处理厂是合肥市污水处理的主要工程,位于合肥市大城区东南。主要 但尚未达标的工业废水。服务人口约 30万。 1、地形资料 污水处理厂位于淝河西六公里处, 最低为12 m 。污水总进水管底标高为 为9 m 。污水厂长(南北向) 750 m ,宽(东西向)600 m 。 2、水量和水质资料 应处理水量: Q 平均=150000 m 3/d Q 最大=195000 m 3/d 城市混合污水平均水质: mg/ 3、气象及地基资料 年平均气温15.7 C ,夏季平均气温 28.3 C,冬季平均2.1 C; 年平均降雨量1010 mm ,日最大降雨量160 mm ; 地下水位 10 m ; 最大冻土 2.5 cm ; 土壤承载力 2.3 kgf/cm 2; 河流常水位8m ,最高河水位9m ,最低河水位7 m 。 服务范围是合肥市中市区、 东市区、西南郊的生活污水和东市区、 西南郊的部分经初步处理 占地约45万平方米,地势西咼东低。最咼标咼19 m , 12 m ,进水管处地面标高为 16 m 。附近河流最高水位

2、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 1 、工艺方案分析 1、普通活性污泥法方案 普通活性污泥法,也称传统活性污泥法,推广年限长,具有成熟的设计及运行经验,处理效果可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本方法在艺及设备等方 面又有了很大改进。在工艺方面,通过增加工艺构筑物可以成为“A/0 ”或“ A2O”工艺,从面实现脱N和除P。在设备方面,开发了各种微孔曝气池,使氧转移效率提高到20%以上,从面节省了运行费用。 国内已运行的大中型污水处理厂,如西安邓家村(12万m3/d)、天津纪庄子(26万m3/d)、北京高碑店(50万m3/d)、成都三瓦窑(20万m3/d) 普通活性污泥法如设计合理、运行管理得当,出水B0D5可达10?20mg/L。它的缺点 是工艺路线长,工艺构筑物及设备多而复杂,运行管理管理困难,基建投资及运行费均较高。 国内已建的此类污水处理厂,单方基建投资一般为1000?1300元/m3? d,运行费为0.2?0.4 元/(m3? d)或更高。 本项目污水处理的特点为: ①污水以有机污染为主,BOD/COD=0.42,可生化性较好,重金属及其他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物一般不超标; ②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BOD5、COD cr、SS值比国内一般城市污水高70%左右; ③污水处理厂投产时,多数重点污染源治理工程已投入运行。 针对以上特点,以及出水要求,现有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以采用生化处理最为经济。由于将来可能要求出水回用,处理工艺尚应硝化,考虑到NH3-N浓度较低,不必完全 脱氮。 根据国内外已运行的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的调查,要达到确定的治理目标,可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或“氧化沟法”。 2、氧化沟方案 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由荷兰人首创。60年代以来,这项技术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已被广泛采用,工艺及构造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随着对该技术缺点(占地面积大)的克服和对其优点(基建投资及运行费用相对较低,运行效果高 且稳定,维护管理简单等)的逐步深入认识,目前已成为普遍采用的一项污水处理技术。 据报道,1963?1974年英国共兴建了300多座氧化沟,美国已有500多座,丹麦已建成300多座。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氧化沟污水厂是德国路德维希港的BASF污水处理厂,设计最大流量为76.9万m3/d,1974年建成。 氧化沟工艺一般可不设初沉池,在不增加构筑物及设备的情况下,氧化沟内不仅可完成 碳源的氧化,还可实现硝化和脱硝,成为A/O工艺;氧化沟前增加厌氧池可成为A2/0( A-A-O )工艺,实现除磷。由于氧化沟内活性污泥已经好氧稳定,可直接浓缩脱水,不必厌氧消化。 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已被公认为一种较成功的革新的活性污泥法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相比,它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 ①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运行管理方便。一般情况下,氧化沟工艺可比传统活性 污泥法少建初沉池和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基建投资少。另外,由于不采用鼓风曝气的空气扩 散器,不建厌氧消化系统,运行管理要方便。 ②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实际运行效果表明,氧化沟在去除BOD5和SS方面均

三沟式氧化沟课程设计

兰州理工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工艺主体方案初步设计 课程名称水污染控制 学生姓名钱九州 专业班级环境工程二班 学号 13180207 指导教师赵霞 学院石油化工学院 时间 2015年秋学期

摘要 本设计是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该处理厂处理城市污水。根据设 和SS的同时,计要求,该污水处理工程进水中氮含量偏高,在去除BOD 5 还需要进行脱氮处理,故采用当代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三沟式氧化沟工 艺。本设计采用了三沟式氧化沟主体工艺,工艺流程简单,省去了初沉 池和污泥消化系统,节省了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同时曝气设备和构造 形式多样,运行灵活,管理方便,保证出水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做到了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三沟式氧化沟;脱氮;达标排放 Abstract The design is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The treatment plant to treat municipal sewage. According to design requirements, the high nitrogen content in the influent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works, the removal of BOD and SS at the same time, the need 5 for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it is the contemporary 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used in three oxidation ditch process. This design uses three oxidation ditch the main process, the process is simple, eliminating the primary sedimentation tank and sludge digestive system,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and operating costs savings, while the aeration equi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forms, flexible and easy management to ensure that the effluent can meet the effluent standards, so that a reasonabl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Key words: Types of three ditch oxidizing ditch,nitrogen remvol, discharge to reach standard

氧化沟工艺介绍

氧化沟工艺的介绍 摘要:近年来,在氧化沟中尝试使用各种综合曝气装置,即采用曝气器与水下混合器独立运行,将氧化沟中的水流循环混合作用与曝气传氧作用区分开来,使氧化沟中交替出现缺氧与好氧状态,已达到脱氮除磷目的,同时这种运行方式还能取得节能的效果。据报道,这种综合曝气系统已在国外得到应用,在国内也可尝试并推广采用这种综合曝气设备。 1 氧化沟工艺概述 1.1 氧化沟工艺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参数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10-40小时; 污泥龄:一般大于20天; 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 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 活性污泥浓度:2000-6000mg/l; 沟内平均流速:0.3-0.5m/s 1.2 氧化沟的技术特点: 氧化沟利用连续环式反应池(Cintinuous Loop Reator,简称CLR)作生

物反应池,混合液在该反应池中一条闭合曝气渠道进行连续循环,氧化沟通常在延时曝气条件下使用。氧化沟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反应池中的物质传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液体在闭合式渠道中循环。 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合设备组成,沟体的平面形状一般呈环形,也可以是长方形、L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沟端面形状多为矩形和梯形。 氧化沟法由于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较低的有机负荷和较长的污泥龄。因此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可以省略调节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还可以省略二沉池。氧化沟能保证较好的处理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巧妙结合了CLR形式和曝气装置特定的定位布置,是式氧化沟具有独特水力学特征和工作特性: 1) 氧化沟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力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通常在氧化沟曝气区上游安排入流,在入流点的再上游点安排出流。入流通过曝气区在循环中很好的被混合和分散,混合液再次围绕CLR继续循环。这样,氧化沟在短期内(如一个循环)呈推流状态,而在长期内(如多次循环)又呈混合状态。这两者的结合,即使入流至少经历一个循环而基本杜绝短流,又可以提供很大的稀释倍数而提高了缓冲能力。同时为了防止污泥沉积,必须保证沟内足够的流速(一般平均流速大于0.3m/s),而污水在沟内的停留时间又较长,这就要求沟内由较大的循环流量(一般是污水进水流量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进入沟内污水立即被大量的循环液所混合稀释,因此氧化沟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附计算书)

目录 1工程概述 1.1 设计任务与设计依据 1.2 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1.3 主要设计资料 2 污水处理厂设计 2.1污水量与水质确定 2.2 污水处理程度的确定 2.3 污水与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2.4处理构筑物的设计 按流程顺序说明各处理构筑物设计参数的选择,介绍各处理构筑物的数量、尺寸、构造、材料及其特点,说明主要设备的型号、规格、技术性能与数量等。 2.5污水处理厂平面与高程布置 2.6泵站工艺设计 3 结论与建议 4 参考文献 附录(设计计算书)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工程概述 1.1设计任务、设计依据及原则 1.1.1设计任务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设计。 1.1.2设计依据 ①《排水工程(下) 》(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②《排水工程(上) 》(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第 一、五、十一册) ④《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1.1.3编制原则 本工程的编制原则是: a.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b.根据招标文件和设计进出水水质要求,选定污水处理工艺,力求技术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妥可靠、高效节能、经济合理,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c.在污水厂征地范围内,厂区总平面布置力求在便于施工、便于安装和便于维修的前提下,使各处理构筑物尽量集中,节约用地,扩大绿化面积,并留有发展余地。使厂区环境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d.污水处理厂的竖向布置力求工艺流程顺畅、合理,污水、污泥处理设施经一次提升后达到工艺流程要求,处理后污水自流排入排放水体。 e.单项工艺构、建筑物设计力求可靠、运行方便、实用、节能、省地、经济合理,尽量减少工程投资,降低运行成本。 f.妥善处理、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污泥,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g.为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条件,本工程设备选型考虑采用国内先进、可靠、高效、运行维护管理简便的污水处理专用设备,同时,积极稳妥地引进国外先进设备。 h.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i.为保证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转,供电系统需有较高的可靠性,采用双回路电源,且污水厂运行设备有足够的备用率。 j.厂区建筑风格力求统一,简洁明快、美观大方,并与厂区周围景观相协调。 k.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把滨湖新城污水处理厂设计成为现代化的园林式工厂。

污水处理厂氧化沟设计计算

给水排水工程技术 毕业课程设计 乌鲁木齐市某地区排水工程 施工图预算 学年学期 班级 指导教师 姓名 学号 新疆学院 设备工程系

目录内容摘要 一、设计题目 二、设计任务书 三、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 四、污水处理程度的要求 五、设计内容 六、氧化沟的工艺流程图 七、设计计算 八、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九、污水处理厂高程计算 十、参考文献 十一、附图

内容摘要 本设计为策勒县污水处理厂工程工艺设计,污水处理厂规模为30240 m3,污水主要来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主要采用氧化塘处理方法。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8978-96) 一、设计题目 新疆策勒县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二、设计任务书 1、设计的任务和目的 毕业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设计制图水平及使用各种技能资料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了解和熟悉排水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掌握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计算方法及设计说明、计算书的编制方法、施工图的绘制方法。 2、设计简介 本设计为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专科毕业设计,是大学三年教学计划规定的最后一个实践性环节。本设计题目为策勒县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3、设计内容 (1)、处理工艺流程选择 (2)、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 (3)、污水处理工艺施工图初步设计的绘制 4、设计依据 本设计根据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任务指导书、《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水处理手册》《水处理设计手册》《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第1册》《给水排水常用数据手册(第二版)》《水处理工程技术》《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排水工程(第二版)》(下册)等进行设计。 设计原始资料

污水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1工程概况 1.1 设计原始资料 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距厂150 m的某河中,某河的最高水位约为-1.60 m,最低水位约为-3.2 m,常年平均水位约为-2.00 m。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水总管管径为DN800,进水泵房处沟底标高为绝对标高-4.3 m,坡度1.0 ‰,充满度h/D = 0.65。处理量为3万吨/天。 初沉污泥和二沉池剩余污泥经浓缩脱水后外运填埋处置。 1.2设计要求 污水处理厂污水的水质以及预期处理后达标的数据如表所示: 表1.1 污水原水和处理后的数据 处理后的标准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二级标准。 1.3选定处理方案和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条文4.2.2中规定,日处理大于20万立方的污水处理厂一般可以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工艺,10~20m3/d污水处理厂可以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SBR、AB法等工艺。

本次设计只需除去COD、BOD、SS不用考虑除氮和除磷工艺,而且BOD/COD=0.5可生化性较好,所以选择两种方案进行选择。 方案一:传统活性污泥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是指系统中的主体构筑物曝气生物反应池的水流流态属推流式。工艺流程见图1.1。

方案二:AB法污水处理工艺 AB法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吸附—生物降解工艺,该工艺将曝气池分为高低负荷两段,各有独立的沉淀和污泥回流系统。高负荷段A段停留时间约20-40分钟,,去除BOD达50%以上。B段与常规活性污泥相似,负荷较低,泥龄较长。工艺流程见图1.2。 图1.1 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图 图1.2 AB法污水工艺流程图 1.4方案的优缺点比较 传统活性污泥法AB法污水处理工艺

氧化沟处理工艺说明

氧化沟污水处理说明 系统简介 污水处理厂根据实际达标排放的要求,进行选择不同的处理工艺。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中型污水处厂大多采用氧化沟工艺。对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的标准有一级B标、一级A标。其排放参数如下 一级A标 一级B标 以上参数都是生活污水处理厂常规达标排放的主要参数之一,由此,根据这些参数选择相对应的工艺模式,这里集中说明氧化沟处理的工艺的一些重要部分第一节工艺流程说明 污水处理工艺:推荐采用改良型Orbal 氧化沟工艺污泥处理工艺:推荐采用污泥机械浓缩脱水工艺。流程说明: (1)预处理(包括粗格栅池、提升泵房、细格栅池及旋流沉砂池)污水通过进水管导入粗格栅池,进入污水泵站,经提升后进入细格栅池,然后流入旋流沉砂池。粗格栅池内安装机械粗格栅,污水中的较大的杂物,如树枝、塑料袋等在此处得以去除,且能够起到保护下阶段设备的作用。机械格栅的工作根据粗格栅前后的液位差由PLC自动控制清污动作,同时设置定时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进水泵站内安装潜水泵,将污水提升至细格栅池,潜水泵的工作依据泵站内的水位而设定的程序实现自动控制。细格栅池内细格栅,污水中较细的杂物在此得以去除,细格栅的工作根据细格栅前后的液位差由PLC自动控制清污动作,同时设置定时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污水沿切线方向进入旋流沉砂池,旋流沉砂池通过机械搅拌产生水力涡流,使泥砂、陶粒和有机物分离以达到除砂的目的,气提抽砂与砂水分离机联动工作,将污水中砂粒分离出来。预处理阶段产生的杂物,陶粒、砂粒等,可以定期运至垃圾填埋场另行处理。

(2)生物处理(包括改良型氧化沟及紫外消毒池) 自旋流沉砂池出来的污水经计量后进入改良型氧化沟,在改良型氧化沟进水端与来自污泥泵的回流污泥在较小的空间内水力混合,然后经过过水孔,进入到改良型氧化沟的预反应区,经过厌氧处理去除一定的CODcr和BOD5,最主要是污染物较高的原水与预反应区内的微生物混和后,对预反应区内的微生物起到一定的生物选择作用,抑制了丝状菌的生长繁殖,防止污泥膨胀;污水经过预反应区后,进入主反应区,主反应区内采用微孔曝气器进行曝气,在此过程中进行脱氮除磷;改良型氧化沟的出水进入紫外消毒池,进行紫外线消毒,消毒后一部分作为生产用水进行滤带反冲洗,其余可就近排入中河较为合适。今后可根据城市发展情况考虑其他回用用途,节约水资源。 (5)污泥处理 为了保持改良型氧化沟中污泥浓度不变, 过多的污泥必须要排走。剩余污泥由污泥泵转送到脱水机房。在脱水机房,首先由螺杆泵将剩余污泥经与絮凝剂混合,再把它们送入带预脱水的带式脱水机脱水。干滤饼的干固含量可望达到20%以上。脱水后污泥的最终外运处置。 工艺流程框图如图:

氧化沟课程设计

污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 (氧化沟工艺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深度 污水处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培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在设计、计算、绘图等方面得到锻炼。 针对一座二级处理得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求对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污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和污水处理厂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结构图)。设计深度一般为初步设计的深度。 二污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已给 2.基本资料 (1)污水水量与水质 污水处理水量:已给 污水水质:COD Cr450mg/L,BOD5 200mg/L,SS 250mg/L,氨氮15mg/L。 (2)处理要求 污水经二级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应符合以下具体要求: COD Cr≤60mg/L,BOD5≤20mg/L,SS≤20mg/L,氨氮≤8mg/L。 (3)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拟采用氧化沟法工艺处理,具体流程如下: 污水→分流闸井→格栅间→污水泵房→出水井→计量槽→ 沉砂池→氧化沟→二沉池→消毒池→出水 ↑回流泵↓→污泥浓缩→污泥脱水 (4)气象与水文资料 风向:多年主导风向为北北东风; 气温:最冷月平均为-3.5℃; 最热月平均为32.5℃; 极端气温,最高为41.9℃,最低为-17.6℃, 最大冻土深度为0.18m; 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728mm; 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210mm; 地下水水位,地面下5-6m。 (5)厂区地形 污水厂选址区域海拔标高在64-66m之间,平均地面标高为65.0m。。 3. 设计内容 ①对工艺构筑物选型作说明;

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

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ox idat ion ditch) 又名连续循环曝气池(Con t inuou s loop reacto r) , 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自投入使用以来。由于其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等技术特点,已经在国内外广泛的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治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氧化沟类型包括: 帕斯韦尔氧化沟、卡鲁塞尔氧化沟、奥尔伯氧化沟、T 型氧化沟、DE 型氧化沟和一体化氧化沟。 氧化沟是由荷兰卫生工程研究所在上世纪50年代研制开发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型, 属延时曝气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基本特征是曝气池呈封闭、环状跑道式, 池体狭长, 池深较浅, 在沟槽中设有表面曝气装置。废水和活性污泥以及各种微生物混合在沟渠中作不停地循环流动, 完成对废水的硝化与反硝化处理。生物氧化沟兼有完全混合式、推流式和氧化塘的特点。在技术上具有净化程度高、耐冲击、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简单、投资少、能耗低等特点。氧化沟在空间上形成了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 具有良好的脱氮功能。 最早的氧化沟为20 世纪50 年代开发的帕斯韦尔(Pasveer) 氧化沟, 在沟道转弯处采用竖轴表面曝气器, 在一侧沟道上设有横轴转刷曝气器, 取得曝气与搅拌两个作用, 二沉池与之分建; 1960 年, 一种结构更为紧凑的奥贝尔(O rbal) 氧化沟在南非被开发和使用, 后被Envirex 收购, 成为美国USFilter 公司的一项专利; 20 世纪60 年代荷兰DHV 公司开发了使用广泛的Car rou sel 氧化沟, 除了能获得较高的BOD5 去除效率, 同时还能达到部分脱氮除磷的目的; 80 年代初, 美国开发了将二次沉淀池设置在氧化沟中的合建式氧化沟——BM TS 型, 并发展成现在所说的一体化氧化沟; 此外, 还有目前常用的多沟交替式氧化沟(双沟DE、三沟T 型) 等等, 形成了颇为庞大的氧化沟家族。 氧化沟工艺概述 1.1 氧化沟工艺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参数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10-40小时; 污泥龄:一般大于20天; 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 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 活性污泥浓度:2000-6000mg/l; 沟内平均流速:0.3-0.5m/s

三沟氧化沟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1) 1.1 设计题目 (1) 1.2 原始资料 (1) 1.3 出水要求 (1) 1.4 设计内容 (1) 1.5 设计成果 (2) 1.6 时间分配表(第19周) (2) 1.7 成绩考核办法 (2) 第二章设计说明书 (3) 2.1 设计原始资料 (3) 2.1.1 设计题目 (3) 2.1.2 原始资料 (3) 2.1.3 水质情况: (3) 2.1.4 出水要求 (3) 2.2 工艺的确定 (3) 2.2.1 工艺流程图 (3) 2.2.2 主要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3) 2.3 氧化沟 (4) 1.3.1 氧化沟工艺简介 (4) 2.3.2 氧化沟的类型 (5) 2.3.3氧化沟工艺设计总则 (7) 2.3.4氧化沟工艺的优缺点 (7) 2.3.5三沟式氧化沟工艺原理 (8) 2.3.6 三沟式氧化沟特点 (10) 2.4 氧化沟的详细设计要求 (10) 2.4.1 氧化沟沟体 (10) 2.4.2 氧化沟的几何尺寸 (11) 2.4.3 进、出水管 (11)

1.4.4 导流墙和导流板 (11) 2.4.5 曝气器的位置 (12) 2.4.6 走道板和防飞溅控制 (12) 第三章设计计算 (13) 3.1 原始设计参数 (13) 3.2 选取设计参数 (13) 3.3 去除BOD5 的设计计算 (13) 3.3.1 计算污泥龄 (13) 3.3.2 计算出水BOD5和去除率 (13) 3.3.3 计算曝气池体积 (14) 3.3.4 校核停留时间和污泥负荷 (14) 3.3.5 计算剩余污泥量 (14) 3.3.6 校核挥发性固体产率 (14) 3.3.7 复核可生物降解MLVSS比例(fb) (14) 3.4 脱氮的设计计算 (15) 3.4.1 需要氧化的NH3-N量为 (15) 3.4.2 脱氮所需容积 (15) 3.4.3 脱氮水力停留时间 (15) 3.4.4 计算总体积 (15) 3.5 曝气设备设计 (15) 3.5.1 需氧量的计算 (15) 3.5.3 配置曝气设备 (16) 3.6氧化沟的尺寸 (16)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7)

(完整版)氧化沟工艺及其特点

氧化沟工艺 1 氧化沟工艺概述 1.1 氧化沟工艺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参数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水力停留时间:10-40小时; 污泥龄:一般大于20天; 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 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 活性污泥浓度:2000-6000mg/l; 沟内平均流速:0.3-0.5m/s 1.2 氧化沟的技术特点: 氧化沟利用连续环式反应池(Cintinuous Loop Reator,简称CLR)作生物反应池,混合液在该反应池中一条闭合曝气渠道进行连续循环,氧化沟通常在延时曝气条件下使用。氧化沟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反应池中的物质传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液体在闭合式渠道中循环。 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合设备组成,沟体的平面形状一般呈环形,也可以是长方形、L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沟端面形状多为矩形和梯形。 氧化沟法由于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较低的有机负荷和较长的污泥龄。因此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可以省略调节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还可以省略二沉池。氧化沟能保证较好的处理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巧妙结合了CLR形式和曝气装置特定的定位布置,是式氧化沟具有独特水力学特征和工作特性: 1) 氧化沟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力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通常在氧化沟曝气区上游安排入流,在入流点的再上游点安排出流。入流通过曝气区在循环中很好的被混合和分散,混合液再次围绕CLR继续循环。这样,氧化沟在短期内(如一个循环)呈推流状态,而在长期内(如多次循环)又呈混合状态。这两者的结合,即使入流至少经历一个循环而基本杜绝短流,又可以提供很大的稀释倍数而提高了缓冲能力。同时为了防止污泥沉积,必须保证沟内足够的流速(一般平均流速大于0.3m/s),而污水在沟内的停留时间又较长,这就要求沟内由较大的循环流量(一般是污水进水流量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进入沟内污水立即被大量的循环液所混合稀释,因此氧化沟系统具有很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对不易降解的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处理能力。 2) 氧化沟具有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特别适用于硝化-反硝化生物处理工艺。氧化沟从整体上说又是完全混合的,而液体流动却保持着推流前进,其曝气装置是定位的,因此,混合液在曝气区内溶解氧浓度是上游高,然后沿沟长逐步下降,出现明显的浓度梯度,到下游区溶解氧浓度就很低,基本上处于缺氧状态。氧化沟设计可按要求安排好氧区和缺氧区实现硝化-反硝化工艺,不仅可以利用硝酸盐中的氧满足一定的需氧量,而且可以通过反硝化补充硝化过程中消耗的碱度。这些有利于节省能耗和减少甚至免去硝化过程中需要投加的化学药品数量。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氧化沟工艺)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氧化沟工艺)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氧化沟工艺) 贾琳琳 (复旦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专业071 班) 指导老师:岳思羽 [摘要]本设计是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此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水质较为复杂。根据设计要求,该污水处理厂进水中N、P含量均偏高,在去除BOD5和SS的同时,还需要进 行脱氮除磷处理,故采用采用以Carrousel氧化沟为主体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以及以重力式浓缩池为主体的污泥工艺流程。该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剩余污泥少、运行管理方便、基建与运行费用低等 特点。因此,更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完全适合本设计的实际要求。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Carrousel氧化沟重力式污泥浓缩池 The Primary Design of an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Jia Linlin (Grade06, Class1,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1, Shaanxi) Tutor:Yue Siyu Abstract: It is a primary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 for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development zone. The municipal sewage is mainly treated in this plant. Its water quality is more complicated.According to the demands for the design, the content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re high in the water quality of this project .So they should be dealed with,while BOD5 and SS are cleared. The plant adopts the major technology process for Carrousel Oxidation Ditch and Gravitate Thickeners. The technology has characterize for short-period process, high efficiency, steady water quality, small rest solids and low fe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and so on. And what’s more, it will be operated and managed in a convenient manner. So the comprehensive craft exists extensive adaptability and is totally suitable for the practical purpose of the originally design. Key words: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Carrousel Oxidation ditch Gravitate Thickeners

卡罗塞尔2000氧化沟污水处理课程设计doc资料

水质工程学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学院:环境学院 专业:给水排水 姓名:袁鹏 学号:P3401120333 指导老师:肖雪峰 1.基本资料

2015年,国家实行新的环保法。为保证国家环保政策的顺利执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目标,保护环境,同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拟在南京溧水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主要接纳新区污水渠输送过来的生活污水,对其进行处理,出水达标排放至城市外河。 经过详细核算,污水厂要求每天处理水量为139000吨。由于该污水厂区周围水系分布较少,同时有绿化、园林等用水大户,故考虑对部分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以达到中水回用水要求。 污水厂所在地为一平地,红线不可逾越,黄线可适当扩充与缩减。考虑成本独立核算问题,要求污水处理部分与中水工程部分独立成两块区域。办公区域按照实际要求共用。 污水厂进水水质按下表考虑: 出水水质按国家GB 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执行。 其中10%的最终出水要求深度处理回用(主要用于林场绿化),回用标准按照CJ/T 48-1999生活杂用水水质绿化、冲洗道路用水标准执行。工程位置见附图平面,红线为规划污水厂区的3条边,虚线位置根据工程情况完成征地工作,土地记入成本。 第一篇污水厂设计 第一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第一节原水水量及水质分析 1.原水水量计算 污水厂要求每天处理水量为139000吨 日平均流量流量为Q=139000m3/d=1608.8L/s 变化系数K z=2.7/(1698.8)^0.11=1.19 日最大流量Q max=1608.8*1.19=1914.42L/s=165410 m3/d 2.设计进水水质、设计出水水质及处理程度如下表:

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3_Toc48808072 第三章施工工期......................................................................................................................................... 4_Toc48808074 一、施工组织及施工前技术准备..................................................................................................... 4 _Toc48808076 三、项目经理部职能与责任............................................................................................................... 5 _Toc48808078 五、劳动力安排................................................................................................................................... 6 _Toc48808080 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一、设备安装工程主要内容........................................................................................................... 10 _Toc48808083 三、主要施工方法........................................................................................................................... 11 _Toc48808085 2.基础验收............................................................................................................................... 12 _Toc48808087 4.地脚螺栓............................................................................................................................... 13 _Toc48808089 6.灌浆....................................................................................................................................... 15 _Toc48808091 1.格栅安装............................................................................................................................... 15 _Toc48808093 3.二沉池刮泥机安装............................................................................................................... 16 _Toc48808095 5.起重设备安装....................................................................................................................... 18 _Toc48808097 7.潜水搅拌机安装................................................................................................................... 19 _Toc48808099 9.氧化沟转碟曝气机安装....................................................................................................... 19 _Toc48808101 1.管道安装工程主要内容....................................................................................................... 20 _Toc48808103 3.施工准备............................................................................................................................... 20 _Toc48808105 六电气安装..................................................................................................................................... 30_Toc48808107 2.施工中采用的规范标准....................................................................................................... 30 _Toc48808109 4.主要施工方法....................................................................................................................... 31 _Toc48808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