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项目管理协会标准体系修订稿
项目管理体系及管理规程完整优秀版

项目管理体系及管理规程完整优秀版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个完整且优秀的项目管理体系及管理规程。
项目管理体系是指项目组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遵循的一套方法、流程和工具,以确保项目在预定时间、预算和质量要求下成功完成的组织管理体系。
管理规程是指针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活动和任务,制定的操作规范和管理要求。
项目管理体系项目管理体系的核心是项目管理方法论和流程。
以下是一个优秀的项目管理体系的要素:- 项目管理方法论:采用一种科学的、系统的方法来管理项目。
常用的项目管理方法包括传统的瀑布模型和敏捷开发模型等。
项目管理方法论:采用一种科学的、系统的方法来管理项目。
常用的项目管理方法包括传统的瀑布模型和敏捷开发模型等。
- 项目管理流程:明确项目管理的各个流程及其相互关系。
一般包括项目启动、计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等阶段。
项目管理流程:明确项目管理的各个流程及其相互关系。
一般包括项目启动、计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等阶段。
- 项目管理工具:为项目管理提供支持的工具和软件。
例如,项目计划工具、问题跟踪系统、协作平台等。
项目管理工具:为项目管理提供支持的工具和软件。
例如,项目计划工具、问题跟踪系统、协作平台等。
管理规程管理规程是指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具体活动和任务所应遵循的规范和要求。
以下是一些管理规程的示例:- 项目启动规程:明确项目启动的流程和步骤。
包括项目目标的确定、项目章程的编制、项目资源的分配等。
项目启动规程:明确项目启动的流程和步骤。
包括项目目标的确定、项目章程的编制、项目资源的分配等。
- 项目计划规程:明确项目计划的编制和管理方式。
包括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的制定、进度计划的编排、风险管理计划的编制等。
项目计划规程:明确项目计划的编制和管理方式。
包括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的制定、进度计划的编排、风险管理计划的编制等。
- 项目执行规程:明确项目执行过程中各项工作的执行规范。
包括团队成员的分工和协作、任务的分配和追踪、沟通和协调等。
项目管理体系及相关标准制度

项目管理体系及相关标准制度项目管理是指通过组织、规划、执行和控制项目的过程,以实现项目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在项目管理中,建立一个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以及相关标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组织有效地管理项目,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
本文将重点介绍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相关标准制度的制定。
一、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1.项目管理体系的定义和目标:项目管理体系是指为了在组织内有效地实施项目管理活动,而建立的管理规范和具体的流程。
通过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可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效果和效率,降低项目风险,提高项目成果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项目管理政策和目标:明确组织对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和目标,为项目管理活动提供指导。
组织结构和职责:定义项目管理团队的组织结构和成员的角色和职责,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项目管理流程:制定和完善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和活动的具体流程,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选择和应用适合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绩效评估和改进:建立项目绩效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步骤:建立项目管理体系需要有一系列的步骤和过程,这些步骤包括:分析和评估:对组织内已有的项目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了解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需求。
设计和策划:基于评估结果,制定项目管理体系的设计方案和策划,明确目标和计划。
实施和培训:根据设计方案,逐步实施项目管理体系,同时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监测和改进: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
持续改进:根据实施效果和反馈意见,对项目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
二、相关标准制度的制定1.相关标准制度的重要性:相关标准制度是指针对项目管理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制定的具体规范和指南。
它可以帮助组织实现项目管理的一致性和标准化,提高项目管理的效果和效率,降低风险,提高项目成果的质量。
项目管理方法和流程:制定明确的项目管理方法和具体流程,以指导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四版修订评述

2011年第4期总第202期黑龙江对外经贸HLJ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TradeNo.4,2011Serial No.202[经济管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四版修订评述梅 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65)[摘 要]PMBOK®Guide是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发布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2008年发布的第四版和第三版相比,从总体来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变化。
进一步分析发现,第四版持续了以实践需求为基础的可操作性特征并显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特征,改版修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向:可操作性的持续和人性化的发展。
通过对PMBOK®Guide第四版的修订及其特点进行探讨,可以明晰当前国际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趋势,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美国项目管理学会;可操作性;人性化[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4-0111-03 一、引言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创建于1969年,在推进项目管理知识和实践的普及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PMI对于项目管理最大的贡献在于最早将项目管理知识化和体系化,并提出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Organiz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等关于项目管理的一系列标准。
PMI早在1987年就发布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随后于1996年发布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Guide)第一版。
199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以1996年版的PMBOK®Guide为框架,制订了IS010006作为关于项目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
项目管理是一门取之于实践,用之于实践的学科。
国际项目管理标准解析

目标明确:确保项目目标清 晰明确,并与组织战略目标 保持一致
质量控制:确保项目质量达 到预期水平,采取质量管理
体系和工具
风险管理:识别项目风险, 制定应对措施,确保项目顺
利进行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项目管 理过程,提高项目执行效率
和成功率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包括项目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五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活动,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流程进行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还涵盖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等方面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项目,提高项 目成功率
项目绩效域
绩效目标:明确项目的目标和 期望成果
更加注重项目 质量管理
更加注重项目 风险管理
更加注重项目 团队管理
更加注重项目 沟通管理
更加注重项目 可持续发展
更加注重项目 创新管理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XX/01/01
国际项目管理标准在项目管理领域中具 有广泛的应用和实践,越来越多的企业 和组织开始采用这些标准来提高项目管 理的效率和质量
国际项目管理标准在项目管理领域的研究 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项目管理提 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
国际项目管理标准在项目管理领域的应 用和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创新、敏捷和 可持续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和项目管理实践
国际项目管理标准的核心内容
范围管理:明确项目目 标、范围和交付成果
质量管理:确保项目交 付成果满足客户需求
时间管理:制定项目进 度计划,确保按时完成
人力资源管理:合 理分配项目团队成 员,确保项目顺利
简析项目管理协会标准体系

简析项目管理协会标准体系一提到项目治理协会(PMI)的标准体系,专门多人就会赶忙想到“项目治理的圣经”—PMBOK(项目治理知识体系指南)。
在最新颁布的PMBOK第三版的引论中,有一段话提到了PMI的标准体系:PMBOK只讨论单个的项目和公认良好作法的项目治理过程。
另外有其他标准讨论组织项目治理能力的成熟、项目经理的胜任能力,以及涉及这些领域哪些方面属于公认为良好作法的其他标准。
除了众所周知的PMBOK外,PMI拥有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包括各种标准的术语汇编在内,一共有11个标准文件(两个草案)。
本文将对那个标准体系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PMI标准体系最重要的“基石”——描述单个项目治理的PMBOK项目治理知识体系最重要的基础是PMBOK。
PMBOK要紧侧重于跨行业普遍适用的单个项目的知识体系指南,规范了单个项目的治理过程和方法。
这也是整个PMI项目治理标准体系中最早建立和完善的规范性文件。
PMBOK目前更新的第三版在PMI网站上一共提供了英语、阿拉伯语、简体中文、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等11种语言的版本供自己的会员下载。
由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依照PMBOK 的内容制定了ISO10006的标准,加上PMI 用PMBOK为要紧内容推出了ISO 认可的全球统一PMP认证考试,因此目前PMBOK在全球项目治理的规范体系中扮演着一个“宪章”性质的角色。
PMI标准体系中后面的标准大都围绕着这一规范性文件,依照实际的需要延伸进展出来的,要紧在以下几个方向有令人关注的进展:1、不同行业的PMBOK扩展2、不同层次的项目治理扩展3、不同方法技术的实际应用4、项目经理个人能力的进展5、组织项目治理能力的进展二、不同行业的PMBOK扩展(PMBOK Extension)标准因为PMBOK是一个跨行业普遍适用的项目治理知识体系指南,为了兼顾通用性,PMBOK对不同行业的项目治理特点无法表达。
全国项目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全国项目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一、引言项目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和推行统一的项目管理标准和流程,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项目管理标准体系的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探讨全国项目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并具体谈论其重要性、内容和实施方法。
二、重要性全国项目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对于企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流程能够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缩短项目周期,提高项目交付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标准化的项目管理能够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建立全国项目管理标准体系还能够推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家整体的产业竞争力。
三、内容全国项目管理标准体系应包括项目管理的流程、方法、工具和技术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具体来说,标准体系应包括项目立项、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等各个阶段的标准和流程。
还应包括项目管理组织架构、人员能力、风险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等方面的标准。
在标准体系中还需要考虑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的规范,如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知识库等。
四、实施方法要建立全国项目管理标准体系,首先需要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相关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制定项目管理标准的框架和内容。
需要通过调研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国内外先进企业的项目管理实践,从而融合国际经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项目管理标准。
第三,需要通过培训和推广,使各个企业和组织能够全面理解和遵循项目管理标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能力。
五、个人观点个人认为,全国项目管理标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但是,只有建立起完善的项目管理标准体系,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才能推动全国项目管理标准体系的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能够在项目管理领域拥有更加完善和成熟的标准体系,为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项目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管理制度

项目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是指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为了规范项目管理活动,确保项目能够按照既定目标和要求进行高效、有序地执行,对项目相关的流程、方法和规范进行明确定义和规定的文件。
而项目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管理制度,是指对项目管理制度进行评审和修订的一种管理方法。
它旨在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保证项目管理制度始终与项目实际情况相适应,以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执行效果。
一、项目管理制度评审项目管理制度评审是指对项目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和评估,以确定其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过程。
评审的目的是检查项目管理制度是否满足项目执行的需要,是否贯彻了公司的管理理念和政策,并根据评审结果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建议。
1.评审的内容(1)项目目标和要求评审项目的整体目标和要求是否明确,并是否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
(2)组织架构和职责评审项目组织架构是否合理,并且各个角色的职责是否明确。
(3)流程和方法评审项目中的各个流程和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并且能够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和执行质量。
(4)项目团队评审项目团队的组成和配备是否合适,并且各个成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是否符合要求。
(5)绩效评估和反馈评审项目的绩效评估和反馈机制是否健全,并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2.评审的方法项目管理制度评审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常见的方法包括文件审查、设备检查、现场观察和访谈等。
评审人员可以通过对相关文件和资料的研究,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发现项目管理制度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可行性的改善措施。
3.评审的时间和频率项目管理制度评审应该在项目开始前、中期和结束时进行。
评审的时间和频率可以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项目越复杂、重要,评审的时间和频率就应该越高。
二、项目管理制度修订项目管理制度修订是指对项目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的过程。
修订的目的是根据项目管理制度评审的结果,对项目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以适应项目的实际需求和变化。
项目管理标准体系构建探讨

项目管理标准体系构建探讨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在《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贯彻实施的关键时期,对标国际项目管理标准化工作,开展我国项目管理标准化理论和实践工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本文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项目管理;标准体系;构建;1项目管理标准化的价值和意义项目管理是管理学科中综合的交叉领域,不但覆盖的管理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的管理层次和复杂性跨度也非常大。
几乎所有管理领域、所有的组织运行层次,都和项目管理有交集。
项目管理作为组织转型变革、战略落地的重要工具,业务创新和突破的重要能力,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重视。
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都在把项目管理作为组织面向未来发展的基础能力,形成了世界范围推动项目管理理论发展和实践的潮流。
但同时,项目管理又不同于重复性的流程管理,过程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存在未知的风险。
如何做到风险尽可能可控,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所以根据项目的这些特征,通过制定项目管理标准,将项目管理的一些特性加以统一、固化,以标准的形式,将项目按照复杂程度划分,设定单项目管理、项目群管理、项目组合管理和项目治理;按项目不同发展阶段划分,设定每个阶段的时间、成本、风险、管理、价值和质量等指标要求。
通过标准条款的细化,帮助管理者和项目团队运用项目管理标准,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阶段,依据正确的标准,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这对于控制项目风险,避免资源一次性投放可能带来的资源浪费以及提高项目执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项目管理标准体系构建内容2.1 基础综合标准(1)基础共性标准基础共性标准用于统一各行业、各领域关于项目和项目管理的术语、分类与代码、元数据、数据格式、数据应用模板(或项目文件资料通用模板)等基础性、共性的相关内容。
(2)体系综合标准体系综合标准用于统一项目管理、项目群管理、项目组合管理,以及项目治理的整体框架和通用内容。
2.2 专业通用标准1)项目综合管理标准项目综合管理标准用于指导开展项目策划、范围管理、收益(效益)管理、利益相关方管理,以及项目业务集成管理和协同组织、项目里程碑(节点或关卡、决策门)管理、项目激励和约束管理等,涉及确定、监控、维持等活动流程、准则、方法和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项目管理协会标准体系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简析项目管理协会标准体系一提到项目管理协会(PMI)的标准体系,很多人就会马上想到“项目管理的圣经”—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在最新颁布的PMBOK第三版的引论中,有一段话提到了PMI的标准体系:PMBOK只讨论单个的项目和公认良好作法的项目管理过程。
另外有其他标准讨论组织项目管理能力的成熟、项目经理的胜任能力,以及涉及这些领域哪些方面属于公认为良好作法的其他标准。
除了众所周知的PMBOK外,PMI拥有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包括各种标准的术语汇编在内,一共有11个标准文件(两个草案)。
本文将对这个标准体系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PMI标准体系最重要的“基石”——描述单个项目管理的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最重要的基础是PMBOK。
PMBOK主要侧重于跨行业普遍适用的单个项目的知识体系指南,规范了单个项目的管理过程和方法。
这也是整个PMI项目管理标准体系中最早建立和完善的规范性文件。
?PMBOK目前更新的第三版在PMI网站上一共提供了英语、阿拉伯语、简体中文、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等11种语言的版本供自己的会员下载。
由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根据PMBOK的内容制定了ISO10006的标准,加上PMI 用PMBOK为主要内容推出了ISO认可的全球统一PMP认证考试,所以目前PMBOK在全球项目管理的规范体系中扮演着一个“宪章”性质的角色。
?PMI标准体系中后面的标准大都围绕着这一规范性文件,根据实际的需要延伸发展出来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向有令人关注的发展:1、不同行业的PMBOK扩展2、不同层次的项目管理扩展3、不同方法技术的实际应用4、项目经理个人能力的发展5、组织项目管理能力的发展?二、不同行业的PMBOK扩展(PMBOK Extension)标准因为PMBOK是一个跨行业普遍适用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为了兼顾通用性,PMBOK对不同行业的项目管理特点无法体现。
所以PMI又针对特定行业制定了PMBOK扩展(PMBOK Extension)作为补充和完善。
目前在PMI的标准体系中,一共有三个不同领域的PMBOK扩展标准。
?(1)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在政府部门的扩展(Government Extension for PMBOK Guide - 2000 Edition)(2)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在建筑领域的扩展(Construction Extension to the PMBOK Guide - 2000 Edition)(3)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在美国国防部的扩展(. DoD Extension to the PMBOK Guide)?三、不同层次的项目管理扩展标准在PMBOK中已经定义了不同的项目管理层次:单个项目(Project)的管理、项目群(Program)管理、项目组合(Portfolio)管理。
根据PMI的定义,项目就是有确定期限的,交付独特产品和服务的临时性努力;项目群是指一组有关联的项目,需要对它们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以便获取单独管理时无法取得的效益;项目组合指的是项目、项目群以及其它工作所形成的一个集合,通过形成这样的集合以便于有效的管理,从而达成组织的战略目标,项目组合中的项目或项目群之间可能是不直接相关的。
?单个项目管理是战术层面的事情,而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涉及战略层面的问题。
随着项目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深入发展,项目群、项目组合的管理越来越成为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
PMI对此发布了两个标准草案征求意见。
?(1)项目群管理标准草案(The Exposure Draft for Program Management)项目群管理标准草案和PMBOK的结构非常类似,按照5大过程组和9大知识领域的相互作用,将项目群的管理分解为41个标准过程。
与PMBOK表达风格不同的地方在于,项目群管理标准草案是按照逐个过程组而不是知识领域的形式来介绍每个过程的具体内容。
此外,还详细介绍了项目群的生命周期、项目群和项目、项目组合的关系。
?项目群管理标准的推出,有利于推动大部分企业高层的项目管理水平。
因为大部分高层分管着不只一个项目,过去企业高层学习PMBOK的收获在于体会单个项目管理的过程,从而为所属项目经理开展工作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支持。
但是如何提高自己的项目群管理水平,PMBOK并没有提供更加具体的指导,项目群管理标准草案的颁布解决了这个问题。
目前项目群的管理标准只是征求意见稿,相信PMI很快会把反馈意见汇总后推出最终的项目群管理标准。
?(2)项目组合管理标准的草案(The Exposure Draft for Portfolio Management)项目组合管理标准的草案中,将项目组合管理划分为定位过程组、监管和控制过程群组两大过程组,项目确认、项目分类、项目评估、项目选择、项目优先排序、项目组合平衡、项目授权、项目组合周期报告与考核和战略变更等9个具体的过程。
?项目组合管理标准的推出,有利于推动大公司、集团的决策管理层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特别适合实施多元化战略发展的大公司、集团,以及对许多不同性质项目进行管理的投资公司、风险管理公司。
和项目群管理标准一样,目前项目组合的管理标准也只是征求意见稿,相信PMI很快会把反馈意见汇总后推出最终的标准。
?四、PMBOK中不同方法技术的实际应用标准PMBOK中包括了许多项目管理中独特的工具和方法,比如范围管理中的工作分解结构(WBS)、时间管理中的关键路径法(CPM)、成本管理中的挣值管理(EVM)等。
即使一些系统学习了PMBOK,并且考出PMP证书的项目管理人员,对于其中所涉及的WBS、EVM等应用工具,往往不能很好的结合到实践中去。
光在实践中摸索,没有具体的实践指导标准,也会降低工作效率。
因为这些工具和方法是项目管理的专有技术,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有一些具体的操作说明和补充内容。
所以,PMI在标准体系中,还制定了相关应用领域的实践标准,目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实践标准:(1)工作分解结构(WBS)的实践标准(Practice Standard for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s)工作分解结构(WBS)的实践标准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什么是工作分解结构(WBS);为什么要使用工作分解结构(WBS);如何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
?在PMBOK中只用了几页表述的WBS内容,在这个实践标准中用了70页的篇幅。
对实践中如何应用WBS的进行了结构化的细致说明和解释。
以如何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为例,标准中包含了WBS准备工作的指导方针、创建WBS 基本的假设和考虑因素、考虑事项的量度方法、如何决定细节程度、基于WBS 的生命周期考虑、创建WBS时的风险评估以及如何考虑资源规划的限制等指导意见。
?此外,在附录中还提供了11个不同类型的WBS模板,包括油、气、石化项目、能源管理项目、过程改进项目、药品开发项目、设备安装项目、服务外包项目、网页设计项目、电信项目、精炼厂T/A项目、政府设计招标建设项目、软件实施等项目的WBS模板,这对于相关行业和项目管理人员是非常实用的工具。
?(2)挣值管理(EVM)的实践标准(Practice Standard of Earned Value Management)挣值管理(EVM)的实践标准中介绍了挣值管理的基本要素(EV、PV、AC)以及如何在项目进行中获取这些数据的方法和步骤、如何运用挣值的基本要素具体进行时间和成本的效率分析(SV、SPI、CV、CPI)以及未来发展预测(EAC、VAC、ETC)、关键的挣值实践的应用指南等内容。
在PMBOK中只用了几页表述的EVM内容,在这个实践标准中用了30页、20个图表进行阐述说明。
而且,还补充了PMBOK中没有强调的内容,比如成本预测的指标中,补充了To-CPI这个指标来说明我们应该如何更有效率的运用剩下的资源。
在挣值实践的应用指南中,标准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应用技巧:将工作范围分解到可以管理的程度、分配明确的工作职责、为每一项工作建立按时间分段的预算计划、为所有的任务选择合适的挣值测量工具、在项目全过程中保持挣值测量的一致性、在项目执行中记录资源的使用情况、客观测量实际工作的进展、根据挣值工具测量挣值、提出绩效问题并采取行动等等。
?五、项目经理个人的能力发展标准在PMI的知识体系中,大部分都是描述项目经理应该如何运作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技术方法去管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项目、项目群或项目组合,然而项目经理这个项目管理的主体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素质,以及如何发展这样的能力和素质的问题,是具体的项目能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2年10月才颁布的项目经理胜任能力发展框架(Project Management Competency Development Framework,简称PMCD Framework)很好的填补了这个空白,这个标准也成为PMI标准体系中重要的基石之一。
它根据PMBOK的九大知识领域设计项目经理的知识领域,并创造性的提出了执行能力和个人能力,PMCD Framework和PMBOK一起,构成了一个项目要获得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人和方法。
?PMCD Framework给项目经理个人以及组织机构提供了一个管理项目经理职业发展的标准。
该框架详细地描述了项目经理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PMCD Framework定义了项目经理职业能力的三个关键维度,分别是项目经理知识能力(Knowledge Competence)、项目经理执行能力(Performance Competence)、项目经理个人能力(Personal Competence)。
其中,项目经理知识能力来自于项目管理九大知识体系;项目经理执行能力展现项目经理在实际项目管理工作中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项目经理个人能力分为六个不同的单元来描述项目经理的个人素质与能力,分别为行动力、客户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影响力、管理能力、认知能力、个人素质。
?在PMCD Framework中,描述项目经理能力的标准体系结构包括:能力分类(Unit of Competence)、能力群组(Competence Cluster)、针对能力群组的要素(Element, specific to each Competence Cluster)、评价要素的准则(Criteria, specific to each Element)。
?六、组织项目管理的能力发展标准——成熟度模型(OPM3)如果说前面的PMCD Framework是描述项目经理个人的能力发展,那么PMI标准体系中另一个重要的基石——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就是用来说明组织项目管理能力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