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之 借代只是课件
合集下载
演示文稿高三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借代课件

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 叶的形态,“斜”写出花的多姿,“叠” 写出了枝叶的繁密。四个字,生动形象 地写尽了诗人对生机盎然的无限春光的赞
美留恋之情。
第十四页,共17页。
知识回顾之借代比喻综合运用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赤壁怀古》
第十一页,共17页。
考察示例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 ,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 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天聊。白鸟飘飘,绿 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 无个人瞧。
请指出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09年重庆高考)
第十二页,共17页。
第七页,共17页。
借代的作用
1.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 代情。 2.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 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 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3.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表
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 效果。
第八页,共17页。
回归教材
(优选)高三专题复习诗歌鉴 赏之借代课件
第一页,共17页。
第二页,共17页。
(1)概念: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人或事物的
本来名字或名称,而借用和与人或事物密切 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2)种类:特征代本体 专名代本体 具 体代抽象 局部代整体
第三页,共17页。
特征代本体
概念: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 体事物的名称。
概念: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 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美留恋之情。
第十四页,共17页。
知识回顾之借代比喻综合运用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赤壁怀古》
第十一页,共17页。
考察示例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 ,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 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天聊。白鸟飘飘,绿 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 无个人瞧。
请指出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09年重庆高考)
第十二页,共17页。
第七页,共17页。
借代的作用
1.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 代情。 2.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 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 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3.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表
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 效果。
第八页,共17页。
回归教材
(优选)高三专题复习诗歌鉴 赏之借代课件
第一页,共17页。
第二页,共17页。
(1)概念: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人或事物的
本来名字或名称,而借用和与人或事物密切 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2)种类:特征代本体 专名代本体 具 体代抽象 局部代整体
第三页,共17页。
特征代本体
概念: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 体事物的名称。
概念: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 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高考复习诗歌专题课件 修辞手法(共28张PPT)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析】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
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 “胡天”,暗写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二)比拟
作用:促使读者产生联想,将事物人格化,富有 情趣,生动形象。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十三)用典
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点化前人语句。
如《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为杜甫点化,在《咏 怀五百字》中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 死骨。”
(十三)用典
②引用神话故事,如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 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有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还有 “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诗句, 都是形容李凭弹的好。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 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
课堂体验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 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 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
明。【答】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
上邪,我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 君绝!
----汉乐府《上邪》
【析】少女以五件不可能出现的事为誓, 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忠贞和无所顾忌的追 求,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而强烈。
(五)对偶
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 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王维《使至塞上》) 【析】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
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 “胡天”,暗写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二)比拟
作用:促使读者产生联想,将事物人格化,富有 情趣,生动形象。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十三)用典
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点化前人语句。
如《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为杜甫点化,在《咏 怀五百字》中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 死骨。”
(十三)用典
②引用神话故事,如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 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有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还有 “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诗句, 都是形容李凭弹的好。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 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
课堂体验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 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 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
明。【答】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
上邪,我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 君绝!
----汉乐府《上邪》
【析】少女以五件不可能出现的事为誓, 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忠贞和无所顾忌的追 求,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而强烈。
(五)对偶
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 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高三语文复习比喻比拟借代 课件(25张PPT)

13
• 10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 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 康赏心亭》)
• “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 指美人。
14
11.(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 照《如梦令》)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绝句》)
(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3)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樯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 摇船的桨。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18
(1)故人具鸡黍,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 故人庄》)
“鸡黍”是鸡肉和黄米饭,代指丰盛的饭 菜;“桑麻”桑树和麻,代指农家生活。
(2)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陈毅《梅岭三章》)
• 15.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 人》
• 16.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5
• 1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 天祥《扬子江》)
• 18.愿保金石志,无令有夺移,(孟郊《同 年春燕》)
• 19.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 南飞》)
• 20.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送 友人》)
12
(7)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 白《将进酒》)
“钟鼓馔玉”,鸣钟鼓,食精美的食物。代 指富贵利禄。 (8)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 嘏《长安晚秋》) “南冠”:戴着楚冠的楚 国俘虏。后代指囚徒或战俘。 (9)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姜 夔《鬲溪梅令》 “玉钿”:用珠玉制成的花 朵状的女子首饰。这里代指落梅.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 自珍《己亥杂诗》)
• 10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 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 康赏心亭》)
• “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 指美人。
14
11.(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 照《如梦令》)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绝句》)
(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3)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樯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 摇船的桨。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18
(1)故人具鸡黍,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 故人庄》)
“鸡黍”是鸡肉和黄米饭,代指丰盛的饭 菜;“桑麻”桑树和麻,代指农家生活。
(2)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陈毅《梅岭三章》)
• 15.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 人》
• 16.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5
• 1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 天祥《扬子江》)
• 18.愿保金石志,无令有夺移,(孟郊《同 年春燕》)
• 19.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 南飞》)
• 20.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送 友人》)
12
(7)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 白《将进酒》)
“钟鼓馔玉”,鸣钟鼓,食精美的食物。代 指富贵利禄。 (8)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 嘏《长安晚秋》) “南冠”:戴着楚冠的楚 国俘虏。后代指囚徒或战俘。 (9)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姜 夔《鬲溪梅令》 “玉钿”:用珠玉制成的花 朵状的女子首饰。这里代指落梅.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 自珍《己亥杂诗》)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诗歌的修辞手法鉴赏 PPT精品课件(共32张)

诗歌的修辞手法鉴赏
准确地辨识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恰当地表述对诗歌修辞手法的鉴赏
《考试说明》规定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在诗歌中的 表达效果
比喻 夸张
比拟
借代 反复
对偶
排比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 事物或情景。 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 突出事物特征,增强了感染力。
例二: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析: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 “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 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 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 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 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另外,古诗中还有许多例子,
如: ①
“边声”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 愁的风声、笛声、马的嘶叫等特声响氛围的 借代;
② “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也 作为其它国都的代称。
③ “阳关”“折柳”寄托离别; ④ “鹧鸪”“杜鹃”寓有悲愤; ⑤ “石壕村”代穷苦百姓; ⑥ “长生殿”代统治阶级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 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感染 力。
例: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析: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
准确地辨识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恰当地表述对诗歌修辞手法的鉴赏
《考试说明》规定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在诗歌中的 表达效果
比喻 夸张
比拟
借代 反复
对偶
排比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 事物或情景。 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 突出事物特征,增强了感染力。
例二: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析: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 “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 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 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 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 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另外,古诗中还有许多例子,
如: ①
“边声”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 愁的风声、笛声、马的嘶叫等特声响氛围的 借代;
② “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也 作为其它国都的代称。
③ “阳关”“折柳”寄托离别; ④ “鹧鸪”“杜鹃”寓有悲愤; ⑤ “石壕村”代穷苦百姓; ⑥ “长生殿”代统治阶级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 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感染 力。
例: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析: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PPT课件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答: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我们从中不难想像出当年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表达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10.设问:能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2.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13.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
2、对比或对照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二联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解析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这一联以“江湖夜雨”对“桃李春风”,巨大的反差,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与欢乐。以“十年灯”与“一杯酒”相对,更是进一层:不仅在时间上给人以“长夜难熬”的感觉,还突出了作者独对孤灯的沉重和思念的辛苦。
答: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我们从中不难想像出当年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表达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10.设问:能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2.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13.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
2、对比或对照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二联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解析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这一联以“江湖夜雨”对“桃李春风”,巨大的反差,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与欢乐。以“十年灯”与“一杯酒”相对,更是进一层:不仅在时间上给人以“长夜难熬”的感觉,还突出了作者独对孤灯的沉重和思念的辛苦。
高中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复习》教学课件[原创]-人教版
![高中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复习》教学课件[原创]-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2822cfa1c7aa00b52acb5d.png)
语言表达
4.赏析其他的艺术手法 4.赏析其他的艺术手法
乐景 乐情 哀景 哀情
触景生情-以景衬情 触景生情 以景衬情 情景关系 缘情写景-情景交融 缘情写景 情景交融
[例] 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⑵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勿近前丞相嗔。 炙手可热势绝伦, 炙手可热势绝伦 慎勿近前丞相嗔。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 ⑶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⑷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⑸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语言表达
4.赏析其他的艺术手法 4.赏析其他的艺术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渲染-铺垫-过渡-伏笔-照应联想-想象-象征-渲染-铺垫-过渡-伏笔-照应-抑扬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例] 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⑵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香雾云鬟湿,青辉玉臂寒。 ⑶香雾云鬟湿,青辉玉臂寒。 何当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何当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⑷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⑸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⑴由诗歌题目入手 ⑵从重点词句突破 ⑶与补充注释结合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 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 深浅入时无? 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 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 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 荠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 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 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 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 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 晋名将羊祜而建。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的借代手法运用课件

• 4、虞美人 五代:李煜 •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仍旧
竹声新月似当年。 •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
青霜残雪思难任。 • 赏析:笙歌,此处借代往日歌舞不断、富庶升平的景象,
今昔对照,表达了作者对国土沦陷的痛惜之情。
• 5、春望 唐代:杜甫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赏析:烽火,借代安史之乱以及边疆大大小小的战争;家
赵宋后裔的身份,为冤死的岳飞由衷地唱出这支哀痛伤惋 的悼歌,分外感人。
• 8、叹白发 唐代:王维 • 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 赏析:朱颜,借代年轻;暮齿,借代衰老的状态;垂髫,
借代小孩。古人还用弱冠表示二十岁,不惑表示四十岁, 期颐表示百岁,等等。
(2)借代的种类:
• ①特征代本体。 • 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 ②具体代抽象。 •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学科。 • ③专名代泛称。 •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XXX万万个雷锋。
• ④人名代著作。 • 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 ⑤部分代整体。 • 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 ⑥结果代原因。 • 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 ⑦原料代成品。 • 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 ⑧地名代本体。 • 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 9、梦李白 唐代:杜甫 •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 赏析:冠盖,借代达官。万岁名,借代流芳百世。诗人
既有不平之气,也兼含诗人自身的感慨实为至诚至真之 文字。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修辞手法之借代 教学PPT课件

结构上的“本体”(所指事物)和“借体”(借用事 物),一般只出现借体,不出现本体。
借代:做代表
3.种类
(1)特征代本体:用事物的特征、标识、牌号、商标以及有象征 意义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一般要求选取最鲜明突出、最有代表 性的特征来做借体。
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然是那么穷。(用“红 眼睛”代指“阿义”,特征代本体。)
作者用鲁迅代指鲁迅重铸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精神,用周作人代 指在内忧外患的年代周作人式的消磨人的壮志的生活方式。运用 借代,可以让语言更具体形象,更含蓄耐人回味。
第四周周测“借代”题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颗颗螺钉”和“小小按钮”代指与航天有关的每一个部件和工 作细节;突出航天人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和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态 度。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指出借代的内容和表达效果。(4分)
第四周周测
做过的关于“借代”的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11分)
赏圆月之美,听探月之事。漫步在航天公园之中,随处可见蕴含着丰富航天历史知识的创新设计。塔高取自西
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高度44.86米,形似火箭腾飞形成的一团態熊火焰的城市新地标腾飞塔象征着大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②化干戈为玉帛。 ③枪杆子里出政权。 ④南国烽烟正十年。
3.种类 (6)结果代原因
例如:大家都为你捏着一把汗。(“捏着一把汗”是“紧张、担 心”的结果。)
①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 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③几年不见,他的肩上又多了一颗星,人也越发威武挺拔了。 ④好吧,我们多勒勒裤腰带吧。 ⑤令人捧腹。
借代:做代表
3.种类
(1)特征代本体:用事物的特征、标识、牌号、商标以及有象征 意义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一般要求选取最鲜明突出、最有代表 性的特征来做借体。
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然是那么穷。(用“红 眼睛”代指“阿义”,特征代本体。)
作者用鲁迅代指鲁迅重铸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精神,用周作人代 指在内忧外患的年代周作人式的消磨人的壮志的生活方式。运用 借代,可以让语言更具体形象,更含蓄耐人回味。
第四周周测“借代”题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颗颗螺钉”和“小小按钮”代指与航天有关的每一个部件和工 作细节;突出航天人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和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态 度。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指出借代的内容和表达效果。(4分)
第四周周测
做过的关于“借代”的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11分)
赏圆月之美,听探月之事。漫步在航天公园之中,随处可见蕴含着丰富航天历史知识的创新设计。塔高取自西
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高度44.86米,形似火箭腾飞形成的一团態熊火焰的城市新地标腾飞塔象征着大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②化干戈为玉帛。 ③枪杆子里出政权。 ④南国烽烟正十年。
3.种类 (6)结果代原因
例如:大家都为你捏着一把汗。(“捏着一把汗”是“紧张、担 心”的结果。)
①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 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③几年不见,他的肩上又多了一颗星,人也越发威武挺拔了。 ④好吧,我们多勒勒裤腰带吧。 ⑤令人捧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朴站起来!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局部代整体
概念: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 本体事物。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 意中的一条。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具体代抽象
概念:指的是用具体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 事物。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谁倒企业的牌子,就 砸谁的饭碗。
请指出诗歌中的借代体现何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短歌行》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赤壁怀古》
考察示例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 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 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天聊。白鸟飘 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 无个人瞧。
3.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表 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 效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请赏析文中划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妙用借代,巧显对比。诗中用“绿”和“红” 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形容雨后 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 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红瘦” 表明春光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 成荫的盛夏即将来临。原本平常的四字,经 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 象生动,引人想象,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 的惜花伤春之情。
我们坚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
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
东头喝稀饭。
借代的作用
1.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 代情。
2.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 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 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知识回顾之比喻手法
落 梅(宋)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本诗颔联的比喻新颖别致,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颔联比喻的本体是“落梅”,喻体是 “迁客”“骚人”。以人喻物,一反以 物喻人的常规用喻形式,新颖别致,生 动形象,耐人寻味。凸显了落梅与“迁 客”“骚人”一样凋谢飘零、随风四散 的落寞处境和悲惨的心境,流露了诗人 对他们命运的同情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赞 美之情。
(1)概念: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人或事 物的本来名字或名称,而借用和与人或 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2)种类:特征代本体 专名代本体 具体代抽象 局部代整体
特征代本体
概念: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 本体事物的名称。
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 “鹦鹉”,有“仙鹤”,有“蜈蚣”……
知识回顾之借代比喻综合运用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歌的尾联。
提示:此诗是诗人被排挤离开长安,奉 命“赐金还山”,南游金陵时所作。
参考答案
尾联用了比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 以“浮云”喻奸臣小人,以“日” 喻君王朝廷。“长安”是唐朝的都 城,借指代朝廷。形象贴切地写出 了“奸臣当道,蒙蔽君王”的社会 现实。流露了诗人忧时伤怀、报国 无门的思想感情。
“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 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 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 的是西装。
红眼睛只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专名代本体
概念: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 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
请指出“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09年重庆高考)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 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 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 “斜”、“叠”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 请简要分析。
妙用借代,巧显特点。“红”“翠”点 明了花叶的色彩,“红”借代花,“翠” 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 写花叶的形态,“斜”写出花的多姿, “叠”写出了枝叶的繁密。四个字,生 动形象地写尽了诗人对生机盎然的无限 春光的赞美留恋之情。
请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 一个戴着着红帽子的人突凸地伫立在人群 中……良久,红帽子不急不慢地走近我。
• 小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 • 瓦砾废墟中的难民,看到了红十字,看到
了白大褂,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天使。 •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局部代整体
概念: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 本体事物。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 意中的一条。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具体代抽象
概念:指的是用具体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 事物。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谁倒企业的牌子,就 砸谁的饭碗。
请指出诗歌中的借代体现何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短歌行》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赤壁怀古》
考察示例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 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 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天聊。白鸟飘 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 无个人瞧。
3.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表 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 效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请赏析文中划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妙用借代,巧显对比。诗中用“绿”和“红” 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形容雨后 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 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红瘦” 表明春光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 成荫的盛夏即将来临。原本平常的四字,经 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 象生动,引人想象,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 的惜花伤春之情。
我们坚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
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
东头喝稀饭。
借代的作用
1.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 代情。
2.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 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 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知识回顾之比喻手法
落 梅(宋)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本诗颔联的比喻新颖别致,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颔联比喻的本体是“落梅”,喻体是 “迁客”“骚人”。以人喻物,一反以 物喻人的常规用喻形式,新颖别致,生 动形象,耐人寻味。凸显了落梅与“迁 客”“骚人”一样凋谢飘零、随风四散 的落寞处境和悲惨的心境,流露了诗人 对他们命运的同情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赞 美之情。
(1)概念: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人或事 物的本来名字或名称,而借用和与人或 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2)种类:特征代本体 专名代本体 具体代抽象 局部代整体
特征代本体
概念: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 本体事物的名称。
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 “鹦鹉”,有“仙鹤”,有“蜈蚣”……
知识回顾之借代比喻综合运用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歌的尾联。
提示:此诗是诗人被排挤离开长安,奉 命“赐金还山”,南游金陵时所作。
参考答案
尾联用了比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 以“浮云”喻奸臣小人,以“日” 喻君王朝廷。“长安”是唐朝的都 城,借指代朝廷。形象贴切地写出 了“奸臣当道,蒙蔽君王”的社会 现实。流露了诗人忧时伤怀、报国 无门的思想感情。
“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 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 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 的是西装。
红眼睛只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专名代本体
概念: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 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
请指出“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09年重庆高考)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 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 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 “斜”、“叠”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 请简要分析。
妙用借代,巧显特点。“红”“翠”点 明了花叶的色彩,“红”借代花,“翠” 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 写花叶的形态,“斜”写出花的多姿, “叠”写出了枝叶的繁密。四个字,生 动形象地写尽了诗人对生机盎然的无限 春光的赞美留恋之情。
请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 一个戴着着红帽子的人突凸地伫立在人群 中……良久,红帽子不急不慢地走近我。
• 小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 • 瓦砾废墟中的难民,看到了红十字,看到
了白大褂,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天使。 •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