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技术与3D 显示技术的对比

合集下载

浅析3D、全息、虚拟现实技术

浅析3D、全息、虚拟现实技术

电 影 《 凡 达 》 令 人 耳 目一 新 的 3 技 术 , 全 球 阿 以 D 在 获 得 了 2 .6亿 美 元 票 房 , 也 在 全 球 掀 起 了 3 技 术 热 72 D
投 影 的一 位 虚 拟偶 像 , 公 司把 “ 音” 位 虚 拟 偶 像 搬 该 初 这
潮 此 同 时 , 与 日本 世 嘉公 司 隆重 推 出 了一 位名 为“ 音 ” 初
教 师 还 快
四、 结束 语
交 互式 电子 白板 与 高 校课 堂 教学 的有机 结 合 ,是 高 校教 学 改 革 中的 一种 新 型 教学 手段 。交 互 自板 的应 用 使
此 时 便 可因 势利 导 ,鼓 励 学生 结 合 他们 在 信息 技 术
相 关 课程 中所 学 的知 识 ,协 助 教 师设 计 课 堂教 学 中所 需 的资 源 。 些资 源 可 以是 电子 白板 活动 挂 图 中的 背景 、 这 页
这 个 层 次 上 , 可 以 通 过 分 组 来 提 高 学 生 的 参 与程 度 。 又
4促使 师 生共 建教 学的 有 效 方 法 。 南 于 交 互 白
板 的 易 学 易 用 , 加 上 现 在 信 息 技 术 教 育 的 日益 普 及 . 高 校 学 生 参 与 教 学 意 识 的 增 强 , 多 学 生 通 过 观 察 教 很 师 上 课 使 用 和 课 问 的 尝 试 . 白板 功 能 的 掌 握 甚 至 比 对
传 送 到其 他所 有 用户 的视 图上 ,从 而 体 现 了网 际教 学 的
互 动性 [ 4 1
『1 动 教 学 更 精 彩 — — 巨 龙 交 互 电 子 白 板 辅 助 教 3互
学[ . N】中国计 算机 报 , 0 — 4 83. 2 5 0 —1 () 0

3D全息投影

3D全息投影

1引言人眼之所以有立体感的感受,是由于人眼是横向的观察物体的,两眼之间的间隔在 6cm左右,并且观察的角度也存在差异,人眼观察到的物体在视网膜形成图像后进过神经中枢的融合反射和视觉心理反应便产生了强烈的三维立体感。

全息投影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真实感强,显示出来的图像跟现实中的完全相同,给予观看者强烈且深刻的视觉心理反应。

从这一角度认为,全息投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维图像,并且也是不久的将来快速发展的趋势2. 3D全息投影简介3D全息投影技术是近些年来流行的一种高科技技术,它是采用一种国外进口的全息膜配合投影再加以影像内容来展示产品的一种推广手段。

它提供了神奇的全息影像,可以在玻璃上或亚克力材料上成像。

这种全新的互动展示技术将装饰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在没有图像时完全透明,给使用者以全新的互动感受,成为当今一种最时尚的产品展示和市场推广手段。

原理:'全息投影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

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

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是成象过程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觇象。

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

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的光信息, 故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

3∙ 3D全息投影发展历史1947年匈牙利人DemiiS GabOr在研究电子显微镜过程中,首次提出了全息术这一全新的成像概念。

3D技术与全息技术

3D技术与全息技术

我想大家去过影院的对3D这个词一定不陌生,它是3—deimension(3维)的英文缩写。

见名知意,也就是更立体地感受画质。

但是能产生立体感受的技术却不仅仅3D影像一种,例如:我们看美国科幻大片中啾一声,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就悬站在一片光芒中给主人公指点迷津!它叫全息成像。

所以3 d是立体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今天就介绍下这两种技术。

1、3D技术分为裸眼3D与眼镜3D其实3d一点都不神秘,因为我们双眼看到的世界就是三维的。

然而,由于当前显示技术发展限制,摄影机记录影像的时侯只记录光沿直线传播的信息,丢失了衍射,散射等信息!只能在平面的显示器观看影像,这样大大降低了空间立体感。

为了增强立体感觉,3d电影应运而生。

3D技术根本原理运用的都是人类左右眼的视觉错特征。

我们的左右两只眼睛之间的差距,左眼和右眼看到不同的影像(同一目标的不同角度),经过大脑的综合,让我们误以为眼镜所看到的是三维的。

而3D技术入手点就是进一步拉大我们两只眼睛的视觉差!从而强化大脑的立体感,通过修正我们的感觉,并不是真的把目标立体化。

1.1 3D显示技术眼镜3D,这是我们最常见的3D技术,它分为三种:A色差式:(我们电脑上播放器最常用的技术)配合色差式3D眼镜才能看到3D效果。

我们常见播放器是红蓝或红绿色差,用这两种颜色同时播放一个画面,然后戴上眼镜(即不同颜色的滤光片)进行画面滤光,从而每只眼睛只能看见红或蓝(绿)的图像。

这样产生立体感。

B快门式:快门式3D技术主要是通过提高画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达到120Hz。

想想为什么)来实现3D效果。

当3D信号输入到显示设备(诸如显示器、投影机等)后,120Hz 的图像便以帧序列的格式实现左右帧交替产生,通过红外发射器将这些帧信号传输出去,负责接收的3D眼镜在刷新同步实现左右眼观交替看对应的图像,我们两只眼睛看到快速切换的不同画面,并且在大脑中产生错觉(摄像机拍摄不出来效果),便观看到立体影像。

全息投影3d技术原理

全息投影3d技术原理

全息投影3d技术原理全息投影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将物体的三维图像呈现在空气中的技术。

它通过投影设备将物体的三维信息转换为光的复杂干涉图案,然后再通过特殊的透镜使得这些干涉图案在空气中形成真实的三维图像。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全息投影的原理及其相关技术。

全息投影技术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全息照相技术开创了三维图像的实验室记录。

全息照相是一种将三维物体的全息图像记录在光敏介质上的技术。

当激光光束照射物体并交叉干涉时,产生的干涉条纹经过光敏介质记录下来,形成全息图。

而全息投影技术则是将全息图像再现出来,使得观看者可以看到真实的三维图像。

全息投影的原理是基于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当激光光束照射物体时,光由物体表面反射或透过物体中的透明部分。

这些不同的光线在相遇时会产生干涉,形成干涉纹。

而通过特殊的物理过程,如将光线分成两束并以特定的角度交叉干涉,可以形成具有物体完整信息的干涉纹。

全息投影的制备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记录、重建和显示。

首先,记录阶段用于制备全息图像。

在这个阶段,激光光束照射物体并经过分束器,分成两束光线。

其中一束称为物光,直接照射到光敏介质上。

另一束称为参考光,通过反射镜反射到光敏介质上。

物光和参考光交叉干涉,并在光敏介质上产生复杂的干涉图案。

干涉图案中的每一点都包含了物体的全部信息。

接下来是重建阶段,也称为全息图的再现。

当需要重现全息图像时,参考光以相同的路径从光敏介质中射出,经过特殊的透镜。

这个透镜被称为重建透镜,它能够分离出光的不同成分并使其重新交叉干涉。

通过重建透镜的作用,原来的干涉图案被还原,并形成了一个三维的全息图像。

最后是显示阶段,即将全息图像呈现给观看者。

全息图像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才能直接看到。

典型的全息显示系统包含一个玻璃板,玻璃板上涂有全息图像的光敏介质,并用于记录和重建全息图像。

观看者通过光的散射和折射在空中看到了这个三维图像。

全息投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与传统3d相比,全息投影的优势有哪些?

与传统3d相比,全息投影的优势有哪些?

数字王国3D全息投影
与传统3d相比,全息投影的优势有哪些?
全息投影是当下最流行的一项数字展示技术,展示方式其独特而鲜明。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干涉和衍射记录并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记录和再现技术,产生立体的空中幻想,使产品做到最完美的展示效果。

全息投影技术应用优势:
1.全息投影是新一代展示技术,它具有高清晰、耐强光、超轻薄、抗老化等无语伦比的众多优势。

由分子级别的纳米技术组件,能高清晰、高亮度的完美展示。

2.全息投影突破了传统3d的声光电控制,空间成像色彩鲜艳,对比度、清晰度非常高,空间感和视觉感很震撼,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

3.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3d立体投影效果,产生立体的幻影成像,给人一种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双重世界感觉。

与传统的3d显示技术相比,全息投影技术无需配戴3d眼镜,只需用肉眼,就能360度全方位浏览。

4.全息投影的应用地点也不受限制,展示模式非常丰富,360/270 度全息投影、幻影成像、镜面全息、单面全息、全息橱窗等,以各种不同形式展现给观众。

全息投影改变了传统的3d技术,以全新的方式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觉,让观众抛弃多余的眼镜,还能更清晰看到展示效果,让人不得不留恋忘怀。

中企铭信科技将全息投影技术做到极致,在它的原理上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新型的创意,让展示效果完美无瑕的体现出来。

全息成像的发展趋势

全息成像的发展趋势

全息成像的发展趋势
全息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三维全息成像:传统的全息成像大多是二维的,只能展示物体的表面信息。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的全息成像将能够呈现出更加逼真的三维效果,使观察者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且能够看到物体的内部结构。

2. 高分辨率全息图像:目前的全息成像技术在图像的分辨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限制。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未来的全息成像将能够获得更高的分辨率,使得图像更加清晰和细节更加丰富。

3. 实时全息成像:目前的全息成像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进行图像的处理和生成,无法实时显示。

但是未来的全息成像技术将能够实现实时性,使得观察者能够即时看到全息图像的生成过程和变化。

4. 全息视频技术:目前的全息成像主要局限于静态图像的展示,对于动态的物体或场景的展示还存在挑战。

然而,未来的全息成像技术将有望实现全息视频的展示,使观察者可以观看到实时的、动态的全息图像。

5. 可穿戴式全息设备:目前的全息成像设备大多需要使用复杂的设备来生成和展示全息图像,不够便携。

未来的全息成像技术有望发展出轻巧、可穿戴的设备,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全息成像的观察和体验。

总的来说,未来全息成像技术将向着更加真实、高清、实时、动态和便携的方向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全息图像体验。

全息术与三维影像重建技术

全息术与三维影像重建技术

全息术与三维影像重建技术近年来,全息术和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科学界和工业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全息术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记录并再现三维物体的技术,而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则是通过搜集图像数据,以恢复和展示三维场景。

这两个技术的结合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创新和应用的机会。

全息术是一种独特的光学成像技术,采用激光作为光源,通过物体与光的干涉来记录光的相位和振幅信息。

然后,通过投影这些记录的全息图,我们可以感受到物体的三维形状和深度。

与传统的平面影像不同,全息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真实物体的“视觉图像”。

这种技术最初被广泛应用在安全领域,如货币和证件的防伪标记。

同时,全息术在教育、艺术和医学等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息术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物体的成像,还可以扩展到动态场景的记录和再现。

通过使用高速摄影和光学器件,我们可以记录并再现快速运动的物体,如碎裂玻璃和子弹穿过物体的瞬间。

这使得全息术成为研究高速动态过程的有力工具。

此外,全息术还有助于模拟三维显示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与全息术相比,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可以通过搜集多个角度的图像数据来恢复完整的三维场景。

这些图像可以来自于不同的传感器,如摄像头、激光测距仪或扫描仪。

在重建过程中,计算机算法将这些图像数据转化为具有几何和表面纹理的三维模型。

这使得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被重建的物体,为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更多信息。

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生物学、地质学、建筑学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学中,科学家们利用三维模型来研究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以及生物体的运动和形态变化。

在地质学中,重建地表和地下地质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

在建筑学中,三维建模可以帮助建筑师和设计师更好地可视化设计方案并检查结构的完整性。

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可以用来记录和保护古建筑、艺术品和考古遗址。

全息术与三维影像重建技术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更加直观和真实的三维视觉体验。

全息投影技术与3D技术的对比

全息投影技术与3D技术的对比

全息投影技术与3D技术的对比及个人实验学生姓名:王涛学校:四川省绵阳中学班级:高二年级38班指导老师:昝黎明活动时间:2013.3.9全息投影技术与3D技术的对比及个人实验内容简介:本论文就全息投影与当代流行的3D技术进行工作原理上的讲解与对比,解释了全息投影的高技术含量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并通过自主实验来更好的论证观点。

关键字:全息投影技术3D技术未来科技正文:一、全息投影的工作原理全息投影技术,又称为虚拟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三维空间的利用光的干涉与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立体投影技术。

所谓全息,是指物体的全部图像信息。

全息投影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由德国科学家首次提出创建一种能够及时记录物体所有信息并再现的技术,全息由此而来。

喜爱科幻电影的读者一定不会陌生,电影中有一种三维的通讯系统,可以把远处的人和物以立体的形式投影在空中并即时通讯。

比如《阿凡达》电影中人类基地的中央控制室中的那台巨大的三维地图显示仪和众多的电脑,再比如《钢铁侠》中主人公的实验室的三维电脑等等。

可见,在众多科幻作家的笔下,全息投影技术都被选为未来特有的成像技术。

所以可以说,全息投影是一项包含了未来的技术。

人眼之所以可以观察到周边世界,是由于光照射在物体上,由物体漫反射出的光带上了物体表面的图像信息进入了人的眼睛,每一束反射光都带有物体一个点上图像信息,众多的反射光便携带了物体表面所有点的信息,在视网膜上重组,于是视网膜获得了图像信息,再通过大脑处理便得到物象。

全息投影的工作原理与此类似。

在全息投影之前,首先要进行的是对物体进行360°的全息摄影,这便需要运用光的干涉原理(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第三节)进行记录。

自然界的光多为集合光,由众多频段和颜色不同的单色光组成,且很难朝一个方先集中发射,因而相干性、精准性较差,能量较低,难以产生干涉条纹。

因此全息常用激光来进行摄影,激光单色性好,频段一致且相干性与精准性好,能量高,能在感光底片上产生明显的干涉条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息技术vs 3D显示对比解析
2014-08-26
全球首款全息手机钛客takee1已经发布,但却不似宣传的那般神奇,那么全息技术究竟指的是什么?与3D显示技术相比,全息技术有何不同,下面笔者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全息技术与3D显示技术的区别。

“全息手机”的概念非常热闹,消费者们都翘首以盼希望能够见证一款全新产品的面世,事与愿违,最终并没有出现超出预想的产品。

固然我们是要埋怨拿这个概念出来让消费者心痒痒的家伙,不过说到底,我们也没有真正认识过全息到底指的是什么,甚至连3D是怎么回事,恐怕也很多人不了解,我们就来个买一送一,一起解说。

首先当然是“全息”的概念了,先不提技术上能否实现,全息这个概念通常是指通过光学技术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是立体显示技术的一种。

具备全息技术的投影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关于全息投影,最知名的当属“初音未来”演唱会,使用的其实是德国Sax3D公司的3D全息透明屏完成的,本质上来说依然是2.5D的投影效果,还不能脱离屏幕来实现。

目前主流的几个全息投影技术包括空气投影、激光投影和全息显示屏三种。

这也给我们带来一个疑
问,之前全息手机所说的计算全息算是什么呢?其实这里有个概念混淆的问题,在全息技术里面有一个概念为Dynamicholography(动态全息,也称为计算全息),而全息手机选择的计算全息其实是擦边球,因为从技术层面来讲它不是Dynamicholography,而是DynamicPerspective(动态视角,也称为动态3D)。

至于动态视角或者动态3D这个技术的表现形式我们从六月份发布的FirePhone就可以知道了。

首先当然是“全息”的概念了,先不提技术上能否实现,全息这个概念通常是指通过光学技术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是立体显示技术的一种。

具备全息技术的投影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关于
全息投影,最知名的当属“初音未来”演唱会,使用的其实是德国Sax3D公司的3D全息透明屏完成的,本质上来说依然是2.5D的投影效果,还不能脱离屏幕来实现。

目前主流的几个全息投影技术包括空气投影、激光投影和全息显示屏三种。

这也给我们带来一个疑问,之前全息手机所说的计算全息算是什么呢?其实这里有个概念混淆的问题,在全息技术里面有一个概念为
Dynamicholography(动态全息,也称为计算全息),而全息手机选择的计算全息其实是擦边球,因为从技术层面来讲它不是Dynamicholography,而是DynamicPerspective(动态视角,也称为动态3D)。

至于动态视角或者动态3D这个技术的表现形式我们从六月份发布的FirePhone就可以知道了。

这里就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全息和3D这两者都是立体显示的一种,因此很多时候厂家会将两者混在一起讲。

事实上全息技术也好3D 技术也罢,都是上世纪就玩坏了的主儿,只是到近年来,3D技术凭借摄录技术容易实现、观看成本较低而逐渐成为主流,加上在显示屏幕上面实现了裸眼3D的技术,因此更多地被提及。

全息技术一来缺乏业界支持,二来技术突破有限,距离用户的心理期望略远,所以有点不温不火。

不过从实际成效的角度来说,裸眼3D技术普及和完成度都比较高,而且和目前主流的3D电影技术匹配度更高,暂时来说还是裸眼3D比较靠谱的。

附:钛客takee1全息手机图赏及技术解析
takee1全息手机核心技术解读:一场视听盛宴
钛客科技的takee全息手机,采用全息显示技术,让手机摆脱了裸眼3D成像的缺陷,全面进入全息显示时代。

6月17日的媒体见面会并未亮相真机,吊足消费者胃口的一个月之后,7月17日钛客科技在北京举行了正式的产品上市发布会,带来了takee全息手机的同时也更为详细的解读了全息手机的创新之处——全息显示系统及空中交互系统。

全息显示技术是指利用特殊的技术手段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全部三维图像信息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

全息显示技术从技术上可以分类为:物理全息(比如全息胶片、激光全息印刷、胶片式激光全息成像等);数字全息(投影式激光全息成像、体视全息成像等);和计算全息(眼球追踪式个人全息成像、场景追踪式全息成像等)。

一般讲的激光全息(Laserholography)是指一种同时能记录从物体来的光波振幅(即光强)和光波相位,从而能同时反映物体纵、深状况的一种新的照相技术,具有强烈的立体感。

普通照相只记录从物体来的光波强度,因而没有立体感。

基于激光全息术发展了无损检测技术、激光照相显微术、全息照相存储技术等,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

智能全息首先通过追踪人眼的视角位置,然后基于全息图像数据模型,根据人眼的视角位置,计算出实际的全息图像,再通过特殊的指向性显示屏幕将左右眼的立体图像精准投射到人眼视网膜中,从而使人眼产生和实际环境完全感觉一样的视觉效果。

这种全息技术形成的全息显示图像由于是基于人眼视角位置而成像的,它并不像物理全息成像那样同时显示全部视场的影像信息,所以一般适合个人观看,故简称为”个人全息”,也称为”智能全息”(SmartHolographics)。

全息手机采用的个人全息不同于平面影像仅仅在二维表面通过
透视、阴影等效果实现立体感,个人全息可以让肉眼从360度的任何角度观看影像的不同侧面,是真正呈现立体接近现实的影像。

简单来说,即眼球看到哪里即显示物体相应的影像,达到现实生活中肉眼一样的观感。

除此之外,全息手机还将实现空中交互技术,不用触摸屏幕就可以操作手机——在玩游戏、在线购物、汽车导航、视频聊天等方面有完全革新的交互体验。

举个例子,在全息手机上玩水果忍者,一个360度立体可见的西瓜会被抛向空中,你也手指不用触碰屏幕,在空中便可将西瓜切个细碎。

上网买东西,你也不必看了正面照看背面照,手机屏幕上立体360度的商品展示,你也不用担心会看走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