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作业练习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练习三》教案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练习三》教案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练习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练习三》的全部内容。

该部分主要包括第三章《分数》的练习题,涉及分数的加减运算、比较大小、简化分数等,以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运算的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学会分数的比较大小,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的加减运算、比较大小、简化分数。

难点: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分数的实践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4.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练习三》2. 内容:分数的加减运算分数的比较大小分数的简化3. 例题:具体题目见下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分数加减运算。

(2)应用题: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简答题:分数的简化。

2. 答案:见下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题:1. 计算题:$\frac{3}{4}+\frac{2}{3}=\frac{5}{6}$2. 应用题:小明的书桌长$\frac{3}{4}$米,宽$\frac{1}{2}$米,求书桌的面积。

作业题目及答案:1. 计算题:$\frac{5}{8}+\frac{3}{4}=\frac{7}{8}$2. 应用题:小红买了一块长$\frac{5}{6}$米,宽$\frac{2}{3}$米的布,做一件衣服需要用$\frac{1}{2}$米的布,问小红最多可以做几件衣服?答案:$\frac{5}{6} \times \frac{2}{3} \div \frac{1}{2} = \frac{5}{3} \div \frac{1}{2} = \frac{10}{3}$,小红最多可以做3件衣服。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3-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3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卫星运行时间基础性作业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216×31324×12783×29发展性作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位数或()位数。

尝试用放缩法估算验证。

卫星运行时间基础性作业用竖式计算:204×58127×60380×4735×270发展性作业小明在计算一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时,把其中两位数45看成了54,结果所得的乘积比原来多了972,请问正确的结果是多少?有多少名观众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神奇的计算工具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有趣的算式基础性作业用5、6、7、8、9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数字不能重复使用),再用计算器求出这两个数相乘的积。

积最大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巧算:200-198+196-194+…+8-6+4-2发展性作业用竖式计算:124×11,354×11,623×11,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明在使用计算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把被除数的前两位按反了,结果得到的商是87437,已知这道除法算式的除数是5,请问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呢?练习三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4☐9×31≈15000,☐可能是()。

A 1 B 3 C 8如果5☐0×80的积的末尾有3个0,那么☐中的数是(),如果5☐0×80的积的末尾有4个0,那么中的数是()。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小是()位数,最大是()位数。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判断:如果两个数的积是0,那么这两个数至少有一个是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主要讲述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混合运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运算能力,对于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涉及到异分母的情况,需要学生能够理解通分的概念和运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通分的概念,解决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总结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些图片中物品的总数。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

例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通过直接相加减分子来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需要先进行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分类》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分类》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分类》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 1 直角=90°、1 平角=180°、1 周角=360°,以及钝角与锐角的度数范围,了解这几种角的大小关系。

2.经历动态认识各种角的形成过程,结合角的度数建构起各种角的概念表象,完成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探究意识,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课前学习任务】1.准备量角器。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这是同学们画出的角。

量一量下面这些角的度数,记录结果,再填一填它们都是什么角。

填完之后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学习任务二:已知∠1= 80°,那么∠2=,∠3=,∠4=。

【作业设计】1.完成数学书第 43 页做一做第 1 题。

2.完成数学书第 45 页第 7 题。

【参考答案】1.数学书第 43 页做一做第 1 题。

解题过程:可以根据角的分类来判断,小于 90°的角是锐角,第 4 个角是锐角;等于90°的是直角,第 2 个角是直角,如果不确定,也可以用量角器去量一量;大于90°且小于 180°的角是钝角,第 1 个角是钝角;等于 180°的角是平角,第 3 个角是平角。

2. 数学书第 45 页第 7 题。

解题过程:这两道小题都要用到 1 平角=180°的知识。

(1)已知∠1=70°,∠1 和∠2 组成一个平角,那么∠2 就用 180°减∠1,∠2=180°-70°=110°。

(2)已知∠1=40°,∠1 和∠2 组成一个平角,那么∠2=180°-40°=140°;∠1 和∠4 也组成一个平角,那么∠4=140°;∠3 和∠4 组成一个平角,那么∠3=40°。

四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设计(全册)

四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设计(全册)

四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设计(全册)四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设计第⼀单元《⼤数的认识》第⼀课时《认识计数单位,掌握数位顺序表》⾃学课本第2~5页1、有哪些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2、尝试完成第4页第⼀题。

3、读⼀读含有两级的数,有什么困难,与同桌交流。

4、练习设计:(1)读出下⾯各组数,想想每组的两个数在读法上有什么区别?35和350000 3006和30060000350和35000000 3060和3060000(2)填空4800700是()位数,它的最⾼位是()位⼀个数的最⾼位是千万位,它是()位数万位的左边第⼀位是()位,右边第⼀位是()位(3)读出下⾯各数24000 90000000 8000508031065385 73031064 19000763第⼆课时《根据数级写数及两级数的写法》⾃学课本第6~7页1、写含有两级的数,你觉得怎么写⼜对⼜快?六千⼋百五⼗万⼀千五百六⼗九万三千三千零⼋⼗万六百七⼗⼆万三千⼀百⼀⼗三2、有“零”的数的写法,你会吗?有什么困难?(⼩组⾥交流)3、练习设计:(1)写⼀写最⼤的七位数是(),最⼩的七位数是()最⼤的⼋位数是(),最⼩的⼋位数是()⽐59999多1的数是(),⽐59999多1万的数是()(2)连⼀连六千五百零⼆百 65005200六千零五万⼆千 65000200六千万五千零⼆⼗ 60005020六千零五⼗万零⼆ 60500002(3)写出下⾯各数1、⼆百零五万零四⼗三写作:2、四千零⼋⼗万写作:3、六千零⼀万⽆前三百四⼗写作:4、三千万零⼆写作:5、五百⼆⼗万写作:6、五千零七⼗万零三百写作:第三课时《练习课》P11-12 第10-16题1、读数:35860 12964 4400002、写数:五千⼋百万零九⼗六⼆千三百七⼗万六千三万零七四百⼀⼗万零⼀百3、按要求写数5个万,3个千,6个百组成的数是()6个⼗万,2个百,8个⼗组成的数是()4个千万,9个⼗万,3个⼀组成的数是()8个百万,8个千组成的数是()4、⼀个数,它的千万位和万位上都是9,⼗万位上是5,其他各个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第四课时《数的读写及⼤⼩⽐较》⾃学课本第13~14页1、尝试练习:在○内填上“〉”或“〈”83024○60324 51830○1201190 78205○78138976600○949900 14699○16204 443544○3661832、在⽐较的过程中,你是怎么⽐的?和同伴说⼀说⽅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促销问题与“买几送几”专项练习(原卷版+解析)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促销问题与“买几送几”专项练习(原卷版+解析)

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第三单元:促销问题与“买几送几”专项练习(原卷版)1.“6·18”书店推出促销活动,所有的儿童读物“买四送一”。

一种儿童读3.某超市开展促销活动,每瓶洗衣液15元,买3瓶赠1瓶。

如果买20瓶洗衣液,要花多少钱?4.超市开展促销活动,一种洗发水买2瓶送1瓶,每瓶36元。

某理发店打算买18瓶,需要花多少钱?5.美味蛋糕店举办“母亲节”感恩促销活动,一种水果蛋糕买5送1,如果每个蛋糕68元,李明买12个这样的蛋糕,一共要花多少元?9.商店促销篮球买五送一,每个篮球78元,李老师买50个篮球,需要花多少钱?10.小商品超市搞促销活动,一款纯棉薄袜买五双送一双,每双4元,李阿姨买了12双,她需要付多少钱?11.某超市的钢化杯原价7元一个,现在超市促销“买三赠一”,妈妈现在买12个钢化杯,比原来节省多少钱?12.某淘宝网站举办“双十一”促销活动,所有笔记本买二送一。

一种笔记本每本19元,书店老板买了15本,花了多少钱?13.某超市正在进行干果礼盒促销活动,原价145元的礼盒现在买4盒赠1盒,妈妈买了5盒,相当于每盒少花了多少元?14.淘宝双十一期间天猫超市有促销活动,某品牌巧克力原价120元每盒,活动期间买三盒送一盒,每盒实际价格是多少元?相当于每盒降价多少元?15.文具店每支钢笔9元,买6支送1支。

王老师带180元去买这种钢笔作为数学竞赛奖品,最多可以买多少支钢笔?16.一条领带原价80元,现在商场举行优惠活动,买3条赠一条。

爸爸用原来买3条领带的钱买了4条领带,现在每条领带比原来便宜多少钱?18.超市元旦促销,某品牌酸奶原价10元/瓶,可以买4送1,妈妈买回5瓶这种酸奶,每瓶比原价便宜多少线?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第三单元:促销问题与“买几送几”专项练习(解析版)1.“6·18”书店推出促销活动,所有的儿童读物“买四送一”。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练习六∣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练习六∣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练习六∣苏教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巩固和运用第三单元所学知识,包括整数乘除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 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运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乘除法运算的熟练度。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 整数乘除法- 乘法口诀的复习和运用。

-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运算。

- 除法的运算规则,特别是整除和余数的概念。

- 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计算矩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 理解周长和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10分钟)- 通过口算和快速问答,复习乘法口诀。

- 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运算规则。

2. 新课导入(15分钟)- 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入矩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 讲解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举例说明。

3. 课堂练习(20分钟)-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的相关题目。

-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练习中的难题。

-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与反馈(10分钟)- 老师对练习中的常见错误进行讲解和纠正。

- 引导学生总结整数乘除法和图形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评价-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 练习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练习六的完成情况,评估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课后作业- 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资源- 练习册- 练习六的相关题目。

- 实物或图片- 用于引入和讲解矩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及运用计算器》应用作业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及运用计算器》应用作业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学科:小学数学册数:第(7)册单元数:第(3)单元知识领域:数与代数内容专题:认识及运用计算器情境课题:认识及运用计算器(第4课时)知识课题认识及运用计算器题型试题知识要点难易程度认知过程数学核心素养……填空计算选择判断问题解决其它基础变式拓展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数学建模√一、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

1.一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盘进行计算。

()A. 算筹B.算盘C.电子计算器【答案:B】A.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A1.知道算筹、算盘、计算器、计算机等计算工具的历史演变过程√√√√ 2.要清除计算器上次记忆中的数据,应该按()键。

A. MCB. M-C. MR【答案:A】A.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A2.知道计算器、掌握常用按键的基本功能√√√√ 3.要清除计算器屏幕上的数据和符号,应该按()键。

A. 0B. CEC. M-【答案:B】A.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A2.知道计算器、掌握常用按键的基本功能√√√√ 4.用计算器计算3480÷12的答案,一定会用到的是()键。

A.1B.=C.2【答案:B】A.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A2.知道计算器、掌握常用按键的基本功能√√√√二、用计算器计算5.3092+568=()【答案:3660】B.使用计算器正确地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混合运算算B1.直接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6.7030-6702=()【答案:328】B.使用计算器正确地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混合运算算B1.直接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7.568×126=()【答案:71568】B.使用计算器正确地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混合运算算B1.直接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8.485×668+87239=()【答案:411219】B.使用计算器正确地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混合运算算B2.判断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时的操作是否正确√√√√9.49678-503×796=()【答案:149290】B.使用计算器正确地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混合运算算B2.判断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时的操作是否正确√√√√三、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作业练习设计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口算:14×3=18×2=16×3= 14×5= 130×5= 180×3=170×2=140×7=13×30=40×21=35×70= 38×0=二、解决咨询题:1、小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小明骑自行车1分钟约行250米,3分钟能够行多少米?10分钟行多少米?3、某小学共有18个班级,平均每班学生有45人。

那个学校共有多少名学生?4、大车限坐25人,小车限坐20人。

一共有70人去旅行,能够如何租车?(有几种合适的租车方案)第二课时作业设计一、按照40×6=240,写出丰列各式的结果。

80×6=400×6=40×60=40×12=160×60=二、直截了当写出下列得数。

32×4=16×5=45×2=28×7 =180×3=240×30=10×380=60×14=30×25=28×40=三、解决咨询题:1、小李骑自行车每小时约行16千米,4小时可行多少千米?2、某校有32个班。

每班需要8张挂图,张老师共250张挂图,够不够分给各班?3、一束鲜花28元,买3束送一束。

王阿姨一次买4束,每束廉价多少钞票?4、小兔子运萝卜。

小兔子想一次运16根,5次运完,结果4次就全部运完,小兔子每次多运几根萝卜?第三课时作业设计一、运算丰下面各题:二、先用笔算,再验算。

135×24=357×42=67×159=13×261=三、解决咨询题。

1、李啊姨从某都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27小时,火车每小时约行125千米。

该都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2、小东每天早上跑步28分钟,他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跑125米。

小东每天早上跑步多少米?3、某工厂执行节约用水措施后,平均每个月节约用水212吨,照如此一年会节约多少吨水?4、某小学共有学生245名,学校组织春游活动,每人费用36元,全校共需费用多少元?第四课时作业设计一、口算。

30×4=20×80=32×50=230×3=120×20=180×50=210×90=201×30=650×8=150×20=二、列竖式运算下面各题。

380×15=407×30=170×80=420×33=209×40=205×60=50×130=17×103=三、改正题:304×30=10020280×40=1120四、解决咨询题。

1、一种方格纸,每张有702格。

有一篇文稿大约写了20张,这篇文稿大约有多少个字?2、学校预备发练习本,发给31个班,每班207本,还需要留80本作为备用。

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3、一种电话机,每台售价230元。

王采购员为单位买了40台,一共花了多少元?第五课时作业练习设计一、用统一符号表示下列速度。

1、天蛾是一种昆虫,它飞行的速度每小时可达53千米,能够写作:。

2、飞行速度最快的鸟叫尖尾燕。

尖尾燕飞行的速度是每小时可达成1 20千米。

能够写作:。

3、在第28届奥运会上,刘翔以12.91秒的成绩取得了男子110米跨栏冠军,他的跨栏速度大约是每秒9米。

那个速度能够写作:。

二、解决咨询题:1、小猫1秒钟跑10米。

蛾1分钟跑30米。

它俩谁跑得快呢?什么缘故?2、飞球每分钟升高85米,照如此运算,5分钟升高多少米?3、有一种鸟飞行的整齐划一每小时32千米。

6小时可飞行多少千米?4、按照“速度时刻=路程”关系,解决下列咨询题。

(1)已知速度40千米/时,时刻5小时,求路程。

(2)已知速度40千米/时,路程200千米,求时刻。

(3)已知时刻5小时,路程200千米,求速度。

5、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到乙城,用了4小时,速度为30千米/时,返回时只用了3小时。

汽车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第六课时作业练习设计一、找出规律再填空。

24×54=24×10=24×15=24×20=24×25=24×30=24×35=24×40=二、填一填。

三、解决咨询题:1、两盘能够装36个苹果,照如此运算,6个盘共有多少个苹果?2、5本数学书摞起来高18厘米,20本书摞起来有多高?30本呢?第七课时作业练习设计一、下列各数你是如何样估量的?1、一所中学有有学生691人,大约是多少人?2、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非功315米,大约是多少米?3、看完一篇文章,小李用55分钟,大约用多少时刻?4、装完这批水果,要用374个箱子,大约要预备多少个箱子?二、、解决咨询题:1、一辆客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48千米,从甲城到乙城,行驶11小时,从甲城到乙城的路程大约有多少千米?2、学校打算装修教室。

工程队通过测算,每间教室需要铺地砖192块。

学校有16间教室,工程队应该购买如此的地砖多少块?第八课时作业练习设计一、口算下列各题:14×3=17×4=43×5=6×19=120×3=140×5=329×0=150×7=4000÷8=654-51=600÷6=0×780=320÷4=986+7 3=二、用竖式运算,并验算。

206×23=260×14=371×90=25×308=670×45=870×90=三、解决咨询题:1、学校图书馆里共有12个书架,全都存满了书。

治理员数了数其中一架上的书,共有406本。

请你估一估,学校图书馆共有多少本图书?2、一般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它的速度还能够如何表示?这列一般列车行驶一天一夜,行了多少千米?4、一张学生桌子售价65元,一张椅子售价30元,买240套如此的课桌椅,一共需要多少钞票?第九课时作业练习设计一、填空。

1、用统一符号表示下列速度。

(1)一只猎狗奔驰的速度可达每小时35千米。

可写作:。

(2)小东骑自行车,速度可达每分钟300米,可写作:。

(3)某届运动会上,百米跑项目的最好成绩是10秒。

运动员百米跑的速度达到每秒钟10米,可写作:。

(4)解放军开展野外徒步训练,他们每小行走的速度达到6千米,可写作()。

2、你能写出速度、时刻和路程的关系吗?(1)。

(2)。

(3)。

3、在()里填上“>”、“<”或“=”。

36×120()12×360300×5()50×30024×20()480×10120×40()10×4003、先算出每一组第一题的积,然后直截了当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56×3=(2)24×36=56×30=240×3 6=563×00=240×360= 560×30=(24×5)×(365)=(56×2)×(32)=(24×2)×(36×5)=第十课时作业练习设计一、口算:70×30=80×20=130×5=68×50=18×70=160×80=230×6=25×60=3600÷60=178+125=850-60=60÷3=二、运算下列各题:531×23=890×53=60×271=13×208=39×967=103×205=438×800=89×4500=三、解决咨询题:1、下列各数你是如何样估量的?(1)小张身高171厘米,大约是()厘米。

(2)一瓶水重503克,大约是()克。

(3)小李每分钟打98个字,大约是()个。

(4)小军团爸爸的工资是每月1980元,大约是()元。

(5)某足球场能够容纳观众19800人,大约是()人。

2、黑板的长是380厘米,宽是105厘米,黑板面积大约是少厘米?3、每棵树苗18元,买5棵送1棵,李啊姨一次买5棵,每棵廉价多少元?4、1+2+3+……+98+99+1001+3+5+……+35+37+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