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祖庙导游词精选5篇
精选澳门名胜景区妈祖阁导游词五篇

精选澳门名胜景区妈祖阁导游词五篇妈祖阁,位于湄洲湾北岸山亭镇山柄村麒山之巅,阁共四层,高32.3米,取妈祖农历三月廿三诞辰之意,总体造型端庄古朴,轻盈灵动。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妈祖阁导游词,仅供参考。
妈祖阁导游词(一)妈阁庙是中葡文化融合起点,也是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至今已逾五百年,是澳门三大禅院中最古者。
妈阁庙原称妈祖阁,在澳门东南方,俗称天后庙,建于一四八八年,正值明朝。
背山面海,沿崖建筑,古木参天,风光优美。
整座庙宇包括大殿、弘仁殿、观音阁等四座主要建筑,石狮镇门、飞檐凌空,是一座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古建筑。
1998年10月28日,在澳门最高点,路环岛的叠石塘山顶,又落成了全世界最高的妈祖雕像。
她矗立在澳门的最高点,因此,无论从海面或还是陆地,都清晰可见。
开光以来原本人迹罕至的路环岗顶,一时车水马龙,香火鼎盛。
每年春节和农历3月23日娘妈生辰日,是妈祖阁香火最鼎盛的时候。
除夕午夜开始,不少善男信女纷纷到来拜神祈福,庙宇内外,一片热闹,而诞期前后,庙前空地会搭盖一大棚作为临时舞台,上演神功戏。
神功戏是澳门妈阁水陆演戏会历年的酬神习俗。
“神功”是指为神做的功德。
在节日、神诞等庆祝活动上表演粤剧,表达“神人共乐”的精神。
妈阁庙包括弘仁殿、“神山第一”殿、正觉禅林、观音阁等建筑物。
明朝时本名“天妃庙(宫)”,至清道光八年(1828 年)重修时增建山门,额名“妈祖阁”,华人俗称“妈祖阁”,又有另称’正觉禅林”。
“妈祖”在福建话里是“母亲”的意思。
“妈祖”姓林名默,宋朝福建莆田人,自幼聪颖,得老道秘传法术,能通神,经常在海上搭救遇难船只,“升天”后仍屡次在海上显灵,救助遇难的人。
人们感其恩德,尊为护航海神,历代王朝也多次封谥,明朝时晋封为“天后”。
相传400多年前明代时有一福建商人在澳门附近遭遇飓风,危在旦夕,幸得“显灵海上消灾解难”的天后娘娘解难相救。
后来这位商人在神女显圣处设庙纪念以谢神恩,被称为“娘妈角”。
2019年妈祖庙导游词700字-范文word版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妈祖庙导游词700字篇一:妈祖庙导游词篇一:莆田湄洲妈祖导游词湄洲妈祖庙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莆田湄洲岛观光旅游。
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员,我姓叶,大家叫我小叶好了。
首先我先向大家说说湄洲岛的概况吧。
湄洲岛距离莆田市区42公里,因形如人的眉毛,嵌于万顷碧波之中,所以得名“湄洲”。
湄洲岛素有“南国蓬莱”美称,有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东方夏威夷”黄金沙滩等风景名胜,更有妈祖信众魂牵梦萦的妈祖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期间,朝圣旅游盛况空前,被誉为“东方麦加”。
湄洲岛于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旅游度假区。
大家请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宏伟的建筑群是上世纪70至80年代,由各地的妈祖信众们筹资捐款,在原祖庙的基础上扩充修建的。
整座庙宇分为五进,依山就势,建筑色彩依稀可见北宋痕迹。
它的外形古朴庄重,气势非凡!这是祖庙的大牌坊,在这里可以仰望整个祖庙建筑群的全貌,非常的雄伟。
这是寺庙的第一道门,叫山门。
大家看它的造型很特别。
皇家城阙形制,因为妈祖的封号是天山圣母,是至高无上的女神。
山门内供奉的是千里眼和顺风耳。
沿着山门上来,我们来到了仪门,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有个竖匾,写着“圣旨”二字,因此这道门又称“圣旨门”,喻示妈祖娘娘曾受到历代帝王的褒封。
仪门内的这个大广场,是祭奠时大型乐舞表演的地方。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传说中妈祖升天的地方—升天古迹,这里也是最早立庙奉祀妈祖的地方。
各位团友前面就是“妈祖公园”了。
现在我们就进去里面参观。
现在,大家可以在这里自由活动半小时,让大家近距离的感受一下妈祖的文化。
篇二:湄洲妈祖庙导游词莆田湄洲岛妈祖庙导游词各位团友,大家好!好了,各位团友,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就是妈祖庙宇的建筑群了。
好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祖庙的大牌坊,在这里可以仰望整个祖庙建筑群的全貌,非常的雄伟。
莆田—湄洲妈祖祖庙导游词

莆田—湄洲妈祖祖庙导游词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莅临莆田湄洲妈祖祖庙,感受这份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来自XX旅行社的,大家可以亲切地称呼我为小*。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希望我们的旅程能够充满欢笑与满足。
在我们正式踏入这片神圣的土地之前,让我先为大家揭开妈祖的神秘面纱。
妈祖,原名林默,诞生于公元960年的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农历三月二十三日。
因她自出生至满月都未曾啼哭一声,父母便为她取名“默”。
林默自幼聪慧过人,不仅读书过目不忘,更能深解文意。
她的父亲作为海上的巡检司,让她有机会博览群书,尤其是关于海洋气象的知识。
随着年岁的增长,林默逐渐掌握了观测天象、预测海上气候变化的技能,并多次奋不顾身地救助遇险的渔船和商船,因此被尊称为“神女”。
然而,命运多舛,林默在28岁那年不幸遇难,英勇献身。
但她的善行义举却如同不灭的灯塔,永远照耀着人们的心田。
航海者纷纷传说,常有一位红衣女子在海上救人于危难之中,那便是林默的化身。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性,纷纷为她立庙塑像,传颂她的感人事迹。
随着时间的推移,妈祖的事迹逐渐传入宫廷,并得到了历代帝王的褒封和加爵。
从宋朝的“灵惠夫人”到清朝的“天后”,封号累加了数十次之多,妈祖也被尊称为“天上圣母”。
如今,我们眼前的这座妈祖庙宇建筑群是上世纪70至80年代重建的杰作。
它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充分展现了人们对妈祖的敬仰之情。
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走进这座神圣的殿堂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祖庙的大牌坊和山门它们以皇家城阙形制建造彰显出妈祖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山门内供奉着千里眼和顺风耳两位护法神将寓意着妈祖能洞察世间万物、保佑风调雨顺。
沿着山路而上我们来到了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写有“圣旨”二字的竖匾象征着妈祖曾受到历代帝王的恩宠和嘉奖。
仪门内的广场是祭奠时举行大型乐舞表演的地方而左右两侧的钟楼和鼓楼则见证了无数次的晨钟暮鼓和岁月更迭。
接下来我们将参观太子殿这是福建总督姚启圣所建的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
2023澳门妈祖庙导游词

2023澳门妈祖庙导游词2023澳门妈祖庙导游词1妈祖阁是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至今已逾五百年,是澳门三大禅院中最古老的一座,坐落于澳门东南方,建于一四八八年,正值明朝。
妈祖阁俗称天后庙,相传天后乃福建莆田人,又名娘妈,能预言吉凶,死后常显灵海上,帮助商人及渔民消灾解难,化险为夷,福建人遂与当地居民共同在现址立庙奉祀。
四百多年前,葡国人抵达澳门,于庙前对面之海岬登岸,注意到有一间神庙,询问居民当地名称及历史,居民误认为是指庙宇,故此答称“妈阁”,葡人以其音译而成“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
每年春节和农历3月23日娘妈诞期,即妈祖阁香火最为鼎盛之时。
除夕午夜开始,不少善男信女纷纷到来拜神祈福,庙宇内外,一片热闹,而诞期前后,庙前空地会搭盖一大棚作为临时舞台,上演神苏戏。
2023澳门妈祖庙导游词2妈祖阁是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至今已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澳门三大禅院中最古老的一座,坐落在澳门东南方,建于明朝1488年。
妈祖阁俗称天后庙,相传天后是福建莆田人,又名娘妈,能预言吉凶,死后常显灵海上,帮助商人及渔民消灾解难,化险为夷,福建人就和当地居民共同在现址立庙奉祀。
每年春节和农历3月23日娘妈生辰日,是妈祖阁香火最鼎盛的时候。
除夕午夜开始,不少善男信女纷纷到来拜神祈福,庙宇内外,一片热闹,而诞期前后,庙前空地会搭盖一大棚作为临时舞台,上演神功戏。
有关“MACAU”的来历:400多年前,葡国人抵达澳门,在庙前对面的海峡登岸,看到到有一间神庙,询问居民当地名称及历史,居民误认为是指庙宇,随口称“妈阁”,葡人音译成“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
2023澳门妈祖庙导游词3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相传天后乃福建莆田人,姓:林,名:默娘,当地人称其为娘妈,能预言吉凶,死后常显灵海上,帮助商人及渔民消灾解难,化险为夷,福建人遂与当地居民共同在现址立庙奉祀。
最新-妈祖阁的导游词 精品

妈祖阁的导游词
妈祖阁是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至今已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澳门三大禅院中最古老的一座,坐落在澳门东南方,建于明朝1488年。
妈祖阁俗称天后庙,相传天后是福建莆田人,又名娘妈,能预言吉凶,死后常显灵海上,帮助商人及渔民消灾解难,化险为夷,福建人就和当地居民共同在现址立庙奉祀。
每年春节和农历3月23日娘妈生辰日,是妈祖阁香火最鼎盛的时候。
除夕午夜开始,不少善男信女纷纷到来拜神祈福,庙宇内外,一片热闹,而诞期前后,庙前空地会搭盖一大棚作为临时舞台,上演神功戏。
·南湾公园的导游词·玫瑰圣母堂的导游词·澳门特别行政区导游词
有关“MACAU”的来历:400多年前,葡国人抵达澳门,在庙前对面的海峡登岸,看到到有一间神庙,询问居民当地名称及历史,居民误认为是指庙宇,随口称“妈阁”,葡人音译成“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
2019年02月26日。
妈祖阁导游词

妈祖阁导游词
欢迎各位来到我们的妈祖阁。
妈祖,又称天上圣母娘娘,是中国传统信仰中的神灵之一。
她是渔民、海员们的守护神,被尊奉为海上航行的守护者和救助航行中的人们的
神祇。
妈祖阁是一座供奉妈祖的寺庙,也是中国海南省的特色文化景点之一。
现在,请跟着
我一起参观妈祖阁,了解一下这座宏伟的建筑和妈祖的故事。
首先,让我们来到这座巍峨壮丽的门楼前。
门楼高大而宏伟,上书“妈祖阁”三个大字,象征着此处是妈祖的居所。
门楼两侧的石刻上刻有妈祖传说的故事,展示了妈祖
的善良和伟大。
接着,我们进入正殿,这里供奉着妈祖的真身塑像。
妈祖身穿华丽的神袍,手持莲花,神态庄严肃穆。
妈祖左侧的金身是九娘娘,右侧的金身是南海龙王,象征着妈祖与龙
王一起守护海洋。
在妈祖阁的后面,还有一片美丽的花园,园内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花卉。
这里是游客
休憩和欣赏风景的好地方。
除了参观,我们还可以向妈祖祈福。
在妈祖阁的东侧有一座祈福亭,游客可以在这里
写下自己的祝福语或者许愿,然后放入祈福盒中。
相传妈祖会听到每一个人的祈福,
给予真诚的人们祝福和保佑。
妈祖阁是我们海南人民对妈祖的纪念和崇敬之地。
无论是从宗教信仰的角度,还是从
文化传承的角度,妈祖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这次参观,大家对妈祖和海南
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谢谢大家!。
妈祖庙导游词

妈祖庙导游词妈祖庙导游词篇一:莆田湄洲妈祖庙导游词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莆田湄州妈祖祖庙参观。
!妈祖庙导游词篇二:莆田湄洲妈祖导游词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莆田湄洲岛观光旅游。
这是祖庙的大牌坊,在这里可以仰望整个祖庙建筑群的全貌,非常的雄伟。
我代表旅行社欢迎来到湄洲妈祖祖庙参观朝拜妈祖。
来到湄洲岛就不得不介绍一下妈祖了,据明朝的《天妃显圣录》记载,妈祖原来是湄洲湾畔港里村人,父亲叫林愿,愿望的愿,已经生有一男五女了,老两口一直希望再生个儿子,于是天天向观音菩萨祷告,直到宋朝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傍晚,乡里人看到一道红光直射林家,照耀的周围的石头都发红了,此时呢,怀胎十月的林母产下了一个女婴,因为妈祖从出生到满月都没哭过,父母便给她取名“默”。
说了这么多,我们也已经到山门前面了,这是寺庙的第一道门即为山门,这座山门造型特别,为皇家城阙形制,这是因为妈祖的封号是天上圣母,是至高无上的女神。
她可是世界三千多座妈祖庙的祖庙啊!而且这里的香火非常旺盛,也非常灵验。
不过先请大家随我看门柱上的这幅对联,上联为十个“齐”字加个“斋”字,下联为十个“朝”字加个“音”字。
传说这副对联是明朝莆田才子戴大宾所作。
现在大家随我进殿参拜参观,这座殿堂分上下殿,中间以天井相连。
正梁悬挂的“神昭海表”匾额是清雍正皇帝御笔颁赐,命福建总督膜制三块分挂于湄洲祖庙及厦门、台湾两座分灵庙。
后来,这四字题匾几乎为所有妈祖庙所复制。
我们看殿前蹲坐的这尊妈祖神像,她神态安详,雍容华贵,这尊是“出巡妈祖”,是木雕软木的,也就是四肢可以活动的,这尊像曾在1997年赴台湾巡游一百天,引起了台湾地区极大的轰动。
在出巡妈祖像后还有一尊妈祖像,是木雕硬身的镇殿妈祖。
当软身的妈祖出巡是,镇殿妈祖就留在庙中接受信众朝拜。
大家看两边神龛中的都是妈祖的陪神,称十八阙仙班,其中有的是古代其他地方奉祀的海神,有的是被妈祖收服的海妖水怪。
导游考试——导游词:莆田湄洲妈祖祖庙

莆田湄洲妈祖祖庙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莆田湄洲妈祖祖庙来参访。
妈祖祖庙位于莆田市秀屿区湄洲镇宫下村东北面,占地面积238 平方米,建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 年)。
2009 年,由莆田湄洲岛管委会和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联合申报的《妈祖信俗》,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那么,妈祖究竟是何许人也?据说,妈祖原名林默,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因从出生到满月都不曾啼哭,父母便给她取名“默”。
相传她8 岁就能诵经,16 岁就能下海,还精通天文地理,经常奋不顾身在海上抢救遇难的渔船。
而且她立志不嫁,一生要以行善救人为主要使命。
宋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林默为抢救落海的乡亲不幸遇难,年仅28 岁。
民间传说她是“白日飞升”,在湄屿峰羽化升天了。
之后,在东海就流传着湄洲女神显灵救人的故事,并在宋宣和五年由民间传到了朝廷。
此后一直到清末,历代累积对其加封64 次,一直被尊为“天上圣母”。
随着封号的加爵,信仰妈祖的人越来越多,妈祖宫庙也不断地重修、扩大,由原来民间奉祀的小庙到后来的大规模重修、扩建,并发展到了现在的规模。
湄洲妈祖祖庙也由此奠定了成为世界三千多座妈祖庙的祖庙,受到各地信徒的膜拜。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些妈祖庙宇建筑群是20 世纪70 至80 年代重建的,它东向大海,依山而建,由二十多个建筑组成;整个建筑群完全是中国古典庙宇式建筑结构,雕梁画栋,琉璃瓦顶,金碧辉煌,龙盘石柱,气势非凡。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妈祖祖庙的大牌坊,在这里可以仰望整个祖庙建筑群全貌。
这是寺庙的第一道门,叫山门。
大家看它的造型很特别,是皇家城阙形制,因为妈祖的封号是天上圣母,是至高无上的女神。
山门内供奉的是千里眼和顺风耳。
沿着山门上来,我们来到了仪门,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有个竖匾,写着“圣旨”二字,因此这道门又称“圣旨门”,喻示妈祖娘娘曾受到历代帝王的褒封。
仪门内的这个大广场,是祭奠时大型乐舞表演的地方。
左右两边分别是钟楼和鼓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祖祖庙导游词精选5篇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民间信仰,因此妈祖庙一直以来都吸引了不少人前往。
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妈祖庙导游词,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妈祖祖庙导游词1 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莆田湄州妈祖祖庙参观。
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
今天的行程就将由我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我的服务能得到大家的满意,在此也预祝大家今天能玩得开心、愉快。
在参观祖庙之前,让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妈祖的一些生平传说。
据史书记载:妈祖是湄洲人,在她出身之前,家里已有一个哥哥和五个姐姐,但是她的父母一直盼望着再生一个儿子,便天天向观音菩萨祷告,到了北宋建隆元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傍晚,邻居们看见有一道红色的光芒直射林家,那红光照得周围的岩石都发了红,就在此时,怀胎十月的母亲产下了一个女婴,因为这孩子出身都不哭,父母便给她取名林墨。
林墨在小的时候就比其他的孩子聪明伶俐,读书不但过目能够背诵,而且能够理解文字的意思。
由于父亲是当时海上的巡检司,所以她博览群书,特别是有关海洋气象方面知识的书,并且一有机会就随父亲出海,渐渐地学会、掌握了水性,观测天气。
每当她预测出海上气候的变化,就告诫出海的乡亲避凶就吉,还经常奋不顾身在海上抢救遇难的渔船和商船。
因为林墨一生的行善济世,所以历史上流传了许多她的神话传说。
在她16岁时,因为法力神通,能预知未来,还能乘着席子渡海,因而被人们称为“神女”。
一天,林墨的父亲和哥哥驶船出海,遇到了狂风恶浪,在家织布的林墨突然闭上眼睛,一手拿着棱,一手扶着杼,脚踏着机轴,拼命挣扎扶持,惟恐有失,这时她母亲正好看见,误认为女儿睡着了,便把她叫醒。
林墨被惊醒失手,棱子掉在了地上,然后她睁开眼睛失声痛哭,说父亲已被我救起,哥哥却坠入海里了。
不久后,她的父亲回到家,将海上遇难的情形告诉给家人,结果和林墨所说的如出一致,为了安慰父母,林墨又孤身一人架船出海寻找哥哥的遗体。
因为这海上救亲的事件,林墨又被人们称为“孝女”。
林墨在28岁的时候为抢救海难而英勇献身。
林墨逝世后,航海的人纷纷传说常常看见一位红衣女子在海上救人脱险。
据说在宋宣和五年,朝廷派使者出使朝鲜,谁知船在东海时遇到了风险,在这临危之际,忽然看见船桅顶上发出了一道道红光,而后风浪平息,转危为安。
使者感到非常的奇怪,便问部下到底是什么神灵显圣搭救,恰好船上有一位莆田人,他说明了这是湄洲神女显灵相救。
后来这为使者回到朝廷复命时就奏明皇帝,下诏颁赐“顺济”的庙额,这时妈祖的神迹才第一次由民间传到了朝廷。
宋朝时期,朝廷褒封林墨为“灵惠夫人”,后陆续加封了12次,由“夫人”至“圣妃”,元明朝晋封“天妃”,清康熙后,再加封为“天后”,到清末时封号累加了64次,并被尊称为“天上圣母”。
随着封号的加爵,信仰妈祖的人越来越多,妈祖宫庙也不断的重修、扩大,由原来民间奉祀的小庙到后来的大规模重修、扩建,并发展到了现在的规模。
我们湄洲妈祖庙也由此奠定了成为世界三千多座妈祖庙的祖庙,受到各地信徒的膜拜。
好了,各位团友,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些妈祖庙宇建筑群是上世纪70至80年代重建的,现在大家就请跟我到里面参观。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祖庙的大牌坊,在这里可以仰望整个祖庙建筑群的全貌,非常的雄伟。
这是寺庙的第一道门,叫山门。
大家看它的造型很特别,是皇家城阙形制,因为妈祖的封号是天上圣母,是至高无上的女神。
山门内供奉的是千里眼和顺风耳。
沿着山门上来,我们来到了仪门,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有个竖匾,写者“圣旨”二字,因此这道门又称“圣旨门”,喻示妈祖娘娘曾受到历代帝王的褒封。
仪门内的这个大广场,是祭奠时大型乐舞表演的地方。
左右两边分别是钟楼和鼓楼。
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殿是“太子殿”,是福建总督姚启圣所建的,他原本想用此殿作为正殿,使正殿按一般寺庙建筑风格位于中轴线,但民间习惯上仍愿意遵循古制,只认定旁边这座才是最原始的正殿。
现在大家就随我进去参观。
这里就是妈祖亿万信徒心中的圣地了。
大家看这满屋的烟雾和信徒就可以知道他们的虔诚。
现在先随我看看这门柱上的这幅对联,说得是信徒们朝拜妈祖要洗澡斋戒的虔诚,像湄洲潮水一样常流不息的朝拜盛况。
传说这幅对联是明朝的莆田才子戴大宾所作的。
现在我们就进入殿内参观。
这座殿堂分为上下殿,中间用天井相连。
正梁悬挂的“神昭海表”匾额是清朝的雍正皇帝御笔颁赐的,我们看这尊端座的妈祖神像,它神态安详,雍容华贵,一般称它为“出巡妈祖”,是木雕软身,也就是说她的四肢是可以活动的。
97年赴台巡游的妈祖就是这尊神像。
在她的身后还有一尊妈祖像,是木雕硬身的镇正妈祖。
当软身妈祖出巡时,镇殿妈祖就留在寺庙中接受信徒的朝拜。
大家看两边的神龛,里面全是妈祖的陪神,称为十八水阙仙班。
其中,有的是古代其他地方奉祀的海神,有的是被妈祖收伏的海妖水怪。
好,我们现在去参观传说中妈祖升天的地方—升天古迹,这里也是最早立庙奉祀妈祖的地方。
大家在这里可以烧烧香、拜拜妈祖,10分钟后我们继续参观。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擦天阁。
这里是中轴线的最高点,大家仔细观察,里面供奉的妈祖与其他殿里的有什么不同吗?对了,细心的有特会发现这里的妈祖面像是黑的。
这是为什么呢?有一个传说:据说当年台湾信徒把妈祖分灵回去的途中,在海上航行了数月,日夜焚香膜拜,签呈的烟火熏黑了妈祖的连,于是台湾妈祖宫庙里供奉的妈祖全是“黑面妈祖”,因为这座朝天阁是台湾鹿港朝天宫捐建的,所以里面妈祖也只能是黑面妈祖了。
各位团友,前面就是“妈祖公园”了。
现在我们就进去里面参观。
我们可以看到随处都是栩栩如生的石雕群,讲的都是妈祖的一些生平传说。
大家看妈祖的石雕像:它是厦门大学艺术系李维杞教授于1990年设计的,像高14.35米,是用365块花岗岩雕砌而成的,象征妈祖一年365天,天天保佑着14.35平方公里湄洲大地上的居民平安幸福。
我们可以看到,妈祖面部慈祥,遥望着大海。
大家知道吗?妈祖娘娘眼望的地方是台湾,而且在台湾鹿港朝天宫也有一尊一模一样的妈祖石像与之隔海相望,共同维护着两岸的和平安宁。
这里是妈祖山的最高点,在这里可以看到湄洲岛上的全景,大家可以在这里参观留影。
好了,现在给大家20分钟的时间自由活动,20分钟后我们就下山。
谢谢大家这一路对我的配合,希望我的导游讲解能令大家满意,谢谢!! 妈祖祖庙导游词2 各位团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莆田湄洲岛观光旅游。
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员,我姓叶,大家叫我小叶好了。
今天的行程就由我为大家提供讲解服务,希望我的服务能令大家感到满意,在此也预祝大家今天能够玩得开心、愉快。
首先我先向大家说说湄洲岛的概况吧。
湄洲岛距离莆田市区42公里,因形如人的眉毛,嵌于万顷碧波之中,所以得名“湄洲”。
湄洲岛素有“南国蓬莱”美称,有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东方夏威夷”黄金沙滩等风景名胜,更有妈祖信众魂牵梦萦的妈祖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期间,朝圣旅游盛况空前,被誉为“东方麦加”。
湄洲岛于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旅游度假区。
朋友们,湄洲岛到了,请带好随身携带的行李物品,随我下船,下船途中请注意安全。
在还没有到达祖庙之前呢,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妈祖的生平。
妈祖原名林默,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农历的三月二十三日,因从出生到满月都不曾啼哭,父母便给她取名“默”字。
相传她八岁就能诵经,16岁就能下海,还精通天文地理,经常奋不顾身在海上抢救遇难的渔船。
而且,她立志不嫁,一生要以行善救人为事。
宋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林默为抢救落海的乡亲不幸遇难,年仅28岁。
民间传说她是“白日飞升”,在湄屿峰羽化升天。
大家请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宏伟的建筑群是上世纪70至80年代,由各地的妈祖信众们筹资捐款,在原祖庙的基础上扩充修建的。
整座庙宇分为五进,依山就势,建筑色彩依稀可见北宋痕迹。
它的外形古朴庄重,气势非凡!这是祖庙的大牌坊,在这里可以仰望整个祖庙建筑群的全貌,非常的雄伟。
这是寺庙的第一道门,叫山门。
大家看它的造型很特别。
皇家城阙形制,因为妈祖的封号是天山圣母,是至高无上的女神。
山门内供奉的是千里眼和顺风耳。
沿着山门上来,我们来到了仪门,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有个竖匾,写着“圣旨”二字,因此这道门又称“圣旨门”,喻示妈祖娘娘曾受到历代帝王的褒封。
仪门内的这个大广场,是祭奠时大型乐舞表演的地方。
左右两边分别是钟楼和鼓楼。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殿是“太子殿”,是福建总督姚启圣所建的,他原本想用此殿作为正殿,使正殿按一般寺庙建筑风格位于中轴线上,但民间习惯上仍愿意遵循古制,只认定旁边这座才是最原始的正殿。
现在大家就随我进去参观。
这里就是妈祖亿万信徒心中的圣地了。
大家看这满屋的烟雾和信徒就可以知道他们的虔诚。
这座殿堂分为上下殿,中间用天井相连。
正梁悬挂的“神昭海表”匾额是清朝的雍正皇帝御笔颁赐的,我们看这尊端座的妈祖神像,它神态安详,雍容华贵,一般称它为“出巡妈祖”,是木雕软身,也就是说她的四肢是可以活动的。
1997年赴台巡游的妈祖就是这尊神像。
在她的身后还有一尊妈祖像,是木雕硬身的镇殿妈祖。
当软身妈祖出巡时,镇殿妈祖就留在寺庙中接受信徒的朝拜。
大家看两边的神龛,里面全是妈祖的陪神,称为十八水阙仙班。
其中,有的是古代其他地方奉祀的海神,有的是被妈祖收伏的海妖水怪。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传说中妈祖升天的地方—升天古迹,这里也是最早立庙奉祀妈祖的地方。
大家可以在这里自由活动,拜拜妈祖。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朝天阁。
这里是中轴线的最高点,大家仔细观察,里面供奉的妈祖与其他殿里的有什么不同呢?对了,细心的团友会发现这里的妈祖面像是黑的。
这是为什么呢?有一个传说:据说当年台湾信徒把妈祖分灵回去的途中,在海上航行了数月,日夜焚香膜拜。
虔诚的烟火熏黑了妈祖的脸,于是台湾妈祖宫庙里供奉的妈祖全是“黑面妈祖”因为这座朝天阁是台湾鹿港朝天宫捐建的,所以里面妈祖也只能是黑面妈祖了。
各位团友η懊婢褪恰奥枳婀园”了。
现在我们就进去里面参观。
我们可以看到随处都是栩栩如生的石雕群,讲的都是妈祖的一些生平传说。
大家有知道从升天楼到这要登多少个级台阶吗?要登99级台阶。
而且从山下妈祖祖庙的牌楼到山顶妈祖像整条轴线总长323米,大家猜猜看,这99级台阶、323米各代表什么?没错,99蕴含有妈祖九月初九升天之意,而323是为了纪念妈祖三月廿三的诞辰之日。
好了,各位团友,这里就是妈祖山的最高点,在这里可以看到湄洲岛上的全景。
眼前这尊仪态雍容,面部慈祥的妈祖造像,是由厦门大学艺术系李维杞教授于1990年设计的,像高14.35米,由365块花岗岩砌成,它象征着妈祖一年365天天天保佑着14.35平方公里湄洲大地上的居民平安幸福。
我们可以看到,妈祖头戴皇冠,身着霞披,手持如意,遥望着大海。
海的那头正是祖国的宝岛——台湾。
在台湾鹿港朝天宫有一尊一模一样的妈祖石像与之隔海相望,共同维护着台湾海峡的和平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