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有感

合集下载

协和重症医学科进修心得

协和重症医学科进修心得

协和重症医学科进修心得协和重症医学科进修心得一重症行者翻译组张堃慧当动了写进修总结的心思时,虽思路未成,却心念已定。

总结的目的是想在忙碌的节奏中,借此机会好好回忆所有收获,无论成败,无论大小,都是弥足珍贵的。

当初选择来协和进修,的确是领导们的英明决定,我将终身感谢领导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只有到过协和的人,才能深刻理解我的感谢是多么的真诚。

协和重症医学科(ICU),是中国重症医学的发源地,是全国的重症界首屈一指的ICU,是协和神圣殿堂里最高深莫测的地方,那里有挽救生命最给力的一股力量,给了无数生命最后的希望。

因此,从得知要来协和进修,压力与动力并存,真心感觉是焦虑又激动。

还记得初来乍到的忐忑,自觉无知的失落,颠覆观念的感觉……一切刻骨铭心。

从听不懂查房、不会汇报病历、一团乱麻无从捋清,到能领会领导的思路,再到逐渐有自己的想法跟疑问,也明白长足的进步需要时间跟努力,任何时刻的回首,我都会觉得,我真的没有白来。

协和重症好在哪里从2013年在德国学习期间,看到国外医生应用超声指导抢救治疗开始,我就对重症超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14年我有幸参加协和王小亭教授的超声基础培训班,自此我对超声才有了最基础的认识。

来协和之后的好多天,总在额外关注着重症超声的点滴。

从肺部超声的气胸、肺炎、ARDS、COPD等常见急性呼吸衰竭病因的鉴别,到急诊创伤的EFAST流程初筛,从超声确定气管插管、胃管位置到测胃残留量,从超声评估容量、心功能、心内结构、鉴别休克原因到根据视神经水肿、颅脑中线移位评估颅内情况,王小亭教授的确用他精湛的技术震撼着我,带给了我“重症超声无所不能的”理念。

但是,一次次的查房分析,一天天的在我的患者床旁纠结、焦虑,一个个当头喝棒敲来,我才幡然醒悟,真正让协和走在巅峰的,还有很多很多。

协和重症的魅力,既不是花哨的仪器设备,不是孤立的重症超声技术,也不是巧舌如簧的主观意见,而是那些有深度且能淋漓尽致执行下去的诸多理念,是讨论问题时的严重较真与绝对单纯,是整个医疗团队多科室诸医护的精诚协作,是血流动力学指导下精细的临床思路,是思路里重症超声的有的放矢,是超声技术支持下血流动力学理念的极致发挥,是始终带着诸多疑问,又能从疑问中能跳的出来思考的境界,是迷雾中选择道路的清晰与魄力,是知道该做什么、能做什么的决策能力,等等等等……每天七点多到病房看患者已然是上到刘大为主任、下到进修医生的传统习惯,查房前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病人夜间的每一项数据、每一个点滴变化是常规工作,严格全面的早交班上质控小组会提出各种问题跟要求,细致全面的床旁查房充满挑战与热情,每周一三五雷打不动的教授大查房唇枪舌剑精彩纷呈。

2024年协和医院进修总结(2篇)

2024年协和医院进修总结(2篇)

2024年协和医院进修总结一、引言____年是我在协和医院进行进修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我以医学为基础,深入学习了医院的各个科室,获得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在本文中,我将就我在____年的进修经历进行总结,并分享我在这一年中所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协和医院的进修期间,我主要参与了神经内科和外科的学习。

通过与优秀的医生和专家进行交流和合作,我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特别是在神经内科方面,我学习了脑卒中、癫痫、帕金森病等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在外科方面,我学习了手术切除肿瘤和其他疾病的技巧和操作方法。

这些知识使我在临床实践中更加游刃有余。

此外,我还参与了一些专业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通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我了解了最新的医学研究进展和技术发展趋势。

这些学术交流使我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三、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在协和医院的进修期间,我参与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工作。

通过与患者的接触和与医生的合作,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首先,我参与了很多医疗团队的工作,与各个科室的医生进行协作和学习。

通过观察和参与诊断和治疗过程,我学习到了医疗团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其次,我参与了许多病例的讨论和病例分析。

通过与医生们的交流,我了解到了不同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

这些讨论和分析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和临床特点。

最后,我也亲自参与了一些患者的诊疗过程。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观察,我学会了如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这些实践经验使得我在治疗患者时更加自信和敏锐。

四、沟通和团队合作技能的提高在协和医院的进修期间,我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提高,还在沟通和团队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首先,在与患者的交流中,我学会了倾听和关心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问题和困扰,并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协和医院进修总结

协和医院进修总结

协和医院进修总结篇一:协和医院进修总结进修总结首先,非常感谢院领导、护理部、科主任、护士长给我这次在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进修的机会。

能到北京协和医院这样的中国医学最高殿进修学习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护理工作看起来非常平凡但是非常重要,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已逐步发展成一门专业,专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学习,需要不断注入新的理念,秉承这种思想我于6月1日-8月31日在协和医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工作。

经过三个月的学习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来到协和医院首先是为期2天的入院前教育。

我们了解了医院的发展史、医院文化和医院的规章制度,参观了协和医院的院史馆,院史馆有三层,进入院史馆的那一刻真的让人的内心很震撼,第一次感受到一个医院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记录的就是协和医院的发展简史,并且能真切的感受到他们协和人内心的那种自豪感和优越感。

走在协和医院的走廊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对医院文化的宣传,还可以看到很多的通知栏,上面张贴着各种各样的讲座邀请通知,讲座内容非常的丰富,涉及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听这些讲座。

并且协和医院每周二中午都会有护士的继续教育讲座,讲座安排在中午休息的时间,这些讲座会提前一个月公示在医院内网上,每个护士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安排自己的时间去听讲座,丰富专业知识,不断为自己充电。

讲座有临床护理新进展,有临床医学技术方面的,可见医院对护理专业发展的重视。

结束了入院教育,我来到妇科肿瘤二病房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进修学习。

妇二病房主要是妇科肿瘤病人的收治。

医疗上分两个组,一个绒癌组,一个卵巢癌组,主要收治滋养细胞肿瘤,卵巢肿瘤的病人,也收治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病变、子宫内膜病变等病种。

因为妇二病房主要收治恶性肿瘤病人,大多数病人是来做化疗治疗的,刚来到这个科室感觉有点无所是从,他们有太多的化疗方案,工作节奏特别快,有些化疗的病人当天办入院化疗结束后当天就出院,还有些做锥切、宫腔镜、诊刮的病人当天住院当出院,腹腔镜的患者做完手术第二天就出院,所以每天出入院的病人都特别多。

北京协和医院进修总结

北京协和医院进修总结

北京协和医院进修总结篇一: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有感协和精神——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有感王杨周长治市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李俊:从一滴水中看见太阳,从一片叶子感知春天。

王杨周进修归来,从协和带回来一滴水和一片叶子。

就”救死扶伤,勤业敬业,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雪芳精神与”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在内涵及本质上没有区别。

但协和人对待责任的选择和对待细节的态度,却不能不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

医院有大小,但面对的是同样的生命,我们承担着同样的责任。

将病人的血压维持在140-150/60-80mmHg,从生命指标上看没错,但协和精神让他们选择了提高10mmHg,进而拯救了患者的生命。

责任从对生命的生理指标达到了对生命本质责任的高度。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

协和人开始思考,什么决定细节?他们的回答是:态度!由此,我们应该得到深刻启迪:把雪芳精神从宏观的理论具体化、实践化,取决于我们的职业态度和人生态度。

作为医生,与其说是一种职业选择,更是一种人生选择。

职业有节假日,有上下班,但生命的钟摆却不能停歇。

因此,医生的生命里有了病人的生命,病人的生命让医生的生命有了高于其他人的意义。

于是协和人说:”救活一个生命就有这样的成就,生活中碰到很多很多糟糕的事情,一想到你曾经救活了一个人,你的心情就好了”.协和人突破了上下班的规定,不是迟到早退,而是提前或延迟,奉献了自己的节假日。

王杨周问为什么?他们回答:我们都去问病人,这是所有问题的起点和终点。

我的结论是:因为协和精神,已经融入协和人的血液和生命,协和人在医生这个当今”高危”的职业中,成就了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人生。

——王杨周从协和带回的这片叶子和这滴水,反映的宏大主题,带给我们的是深刻的启迪和思考,值得全院干部职工为她”点赞”!赴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的契机是20XX年一个危重病例的专家会诊。

一个车祸导致肋骨骨折、腹部闭合伤的病人,住院期间突发呼吸困难、循环衰竭转入我所在的长治市人民医院icU,我科迅速诊断为张力性气胸并积极抢救,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北京协和医院进修总结

北京协和医院进修总结

孜孜不倦地对专业的追求。原来我对骨科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追求仅仅停留在临床经验上。医学虽然是一门经验科学,对经验的积累很重要,但是尊重循证医学证据更重要。临床医生的成长都是从先掌握常见病多发病,再去研究少见病。在协和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有先天性脊柱侧凸和特发性脊柱侧凸,膝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退行性腰椎病,颈椎病,这些疾病基层也经常能够碰到,但我们手术治疗经常不规范,容易出现医疗纠纷。他们对这些常见病的手术治疗通常采用目前比较公认的手术方案,每一个手术病人术前都要经过全科讨论,只有得到大部分教授肯定的手术方案才能成为最终手术方案,而且协和骨科会对所有手术治疗的病例资料、术前术后影象资料和中长期的随访资料全部保存完好,以利于总结治疗经验和探索循证医学证据。让我感觉到协和人对专业的追求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不但要注重临床经验的总结也要重视学术研究的力量。协和作为全国的疑难病诊治中心,所以在骨科领域也经常能碰到很多少见病,罕见病。在我这一年的进修中也碰到了不少罕见病例,如成骨不全症,低磷抗D骨软化症,骨软骨发育不良症,骨骺发育不良症等,这些疾病都表现在骨上,但有的为先天性,有的为继发性,病因不清,当他们碰到少见疾病时,他们请教内分泌骨代谢专家,儿科遗传学专家,还会去查阅大量的文献,并组织全科一起来结合查阅的文献学习,并讨论治疗方案。在治疗这些罕见病例的同时他们会联合内分泌及儿科相关专家提取血液标本、组织标本作更进一步的基因学、分子生物学研究。这就是协和人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也正是我所最最缺少的态度。
骨科手术技术让我大开眼界。在进修骨科,学习骨科专业基础知识很重要,这可以让我了解疾病病因,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影象学表现,创伤骨折的受伤机制,骨折分型意义;让我学会诊断疾病和知道治疗疾病的原则。但作为骨外科医生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因此对手术技术的掌握显得更加重要。协和骨科在全国骨科重点学科之一,因此骨科手术以高精尖而闻名。以脊柱关节为拳头专业,因此脊柱手术技术全面,脊柱手术基本技术包括:矫形,减压,固定,融合和非融合。脊柱矫形是协和骨科的特色,矫形技术由一般的转棒、撑开、加压、去旋转技术,也有截骨矫形技术。最常用的SP(Smith-Peterson)截骨术,经椎弓根“V”形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 PSO),脊柱切除术(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 VCR)。VCR截骨术代表脊柱截高最高技术,国内仅少数几家医院开展。固定技术目前最常用的是椎弓根钉技术,在协和骨科椎弓根钉技术应用手术节段可以从C2到S1的。当然还有颈椎侧块累钉技术和椎弓根钩及椎板钩作为椎弓根钉的补充。减压技术包括:颈椎前路的间隙减压,椎体次全切除或二都联合减压;颈椎后路的单开门和双开门;腰椎后路椎板间隙减压,部分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技术包括:颈椎前路的椎间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椎间Cage植入融合,椎体间钛笼植入融合,颈后路关节突关节融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技术(PLIF)和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LIF),后路后外侧横突间植骨或小关节植骨融合。非融合技术包括颈椎人工间盘置换,腰椎人工间盘置换,腰椎棘突间撑开器。在协和骨科关节科技术比较成熟主要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技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技术和关节镜手术技术,当然也有肘关节和踝关节置换开展,但毕竟国内开展还是较少。创伤骨科主要还是针对规范化选择内固定和各种内固定技术的应用。当然还有目前比较热忠的微创内固定技术(MIPPO),要掌握MIPPO技术最主要的还是掌握闭合复位技术,协和学习最多的还是老年粗隆部骨折,也是我原来接触最多的骨折之一。经过对脊柱矫形、减压、固定、融合和非融合技术,关节置换技术和关节镜技术地学习为以后的专业方向奠定坚实的基础。脊柱微创技术在协和主要由椎体后突成形术(PKP)和腰椎MINI-OPEN技术,我的理解是必须要有一定开放脊柱手术经验的前提再学习脊柱微创技术,PKP技术现在开展比较多了,精通了椎弓根钉技术PKP技术无任何难度,但掌握好适应症很重要。这也是邱贵兴院士每周大查房时一直强调的。在创伤科学习感受最深的是以前不太重视关节周围骨折分型,还是一个很不专业的骨科医生,就知道骨折块有多少。经过这里规范的培训学习,对于以前一知半解的踝关节骨折的Lange-Hanse分型有明确的了解,有利于指导复位。通过对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股骨粗隆部骨折Evans-Jensen分型,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等的学习可以指导内固定选择和手术入路的选择。总之骨科医生必须是二条腿走路,既要学习理论,又要学习手术技术。理论指导手术,这样才能做到不犯手术原则性错误。记得积水潭骨科主任王满宜在一次大会上说过,骨科医生手术原则不能有错误,至于手术漂亮不漂亮是次要的。很有道理,如果最原则的东西都不对了去手术,即使手术做的最漂亮(片子上)又有何用呢。

医院进修个人总结(通用14篇)

医院进修个人总结(通用14篇)

医院进修个人总结医院进修个人总结(通用14篇)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院进修个人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院进修个人总结篇16月1日,是让我异常激动的一天,因为从这天起,我将开启一个人生的又一起点——北京协和医院进行为期三月的进修学习。

众所周知,北京协和医院是座聚集全国顶尖医疗专家教授、精湛医疗技术、先进科学管理理念的医学殿堂,能有这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首先感谢医院领导、护理部以及科室给我提供这次宝贵的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还要感谢各位同事的关心与支持,因为你们的辛勤工作,才能使我能够安心的进修学习。

协和医院管理非常严谨。

刚到协和医院的第一天我就感到协和的管理所谓的“严”,进修生入科室前都必须接受三天的入院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是《协和以及护理的发展》、《护士素质要求及药物安全使用》、《病房规章制度及管理》、《复苏与急救》、《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护理安全与差错防范》,老师的授课都非常精彩,可见他们对每件事都那么用心。

培训中使我感受到协和为什么能出那么多优秀的人才,就源于管理的严格,培训结束,还带领我们一起参观了院史管。

期待以后的学习将更加精彩,能得到这么宝贵的学习机会,近距离的感受顶尖的护理理念,学习先进的护理技术,再次感谢医院、护理部、科室领导给我提供的学习机会,同时还要感谢风湿免疫科的姐妹们的大力支持。

我一定不负众望,好好把握机会,好好学习,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以此来带动科室护理进步,以更专业的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

医院进修个人总结篇2首先要感谢各位院领导及科室领导能给予我这次去中国康复芯恐行腜t科进修的机会,我知道这次机会对于我来说实属难得,这中间有各位领导的信任和期望。

半年当中始终不忘科主任的嘱咐一定要多问多动手多与带教老师沟通,把握好这次进修的机会,努力完善自我。

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心得

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心得

我的北京协和医院进修总结:
本院组织的去北京协和医院进修活动,我本身是不想去的,因为刚 刚有了自己孩子,初为人母的我一心只想陪伴自己的孩子,对于外 出进修充满抗拒!虽然早就听说北京协和的大名,但是比起陪伴孩 子,我私心还是不想离开孩子。此次去北京协和医院进修3个月,给 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说改变了我的人生,算得上我人生的转折 点!而对北京协和医院,心里满满的都是敬意和崇拜之情!她的强 大,来自于她独特的精神“协和精神”,来自她对工作严谨的态度 和病患无微不至的关怀,来自她强大的实力和魅力!如果可以,我 愿意把一生的时间都交给协和医院,去吸允她的知识的养分和伟大 的精神!非常感谢本院领导的谆谆教诲,给了我这个学习进修的机 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努力向林巧稚学习,学习她专一的精 神和过人的能力,去做一个伟大的平凡人!为中国的医疗事业而奉 献一生!!再次感谢领导给了我这个转折命运的机会!谢谢给位领 导!
(重点)协和的核心价值观和宗旨:
价值观 以患者为中心、以技术为根本、以服务为依托、以市场 为导向,树人文医疗、创行业品牌、一次就医,终身为 友。
宗旨 维护市民健康、保障员工的个人发展、提升企业的整体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 日),又名丽咪,厦门鼓浪屿人,医学家、 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她是协和 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 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林巧稚一生亲自接 生了5万多婴儿,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 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 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 人之一。
北京协和医院全国实力排行
北京协和医院在《2007全国医院排名》中: 综合排名名列第一, 心血管病科排名名列第三, 耳鼻喉科排名名列第二, 眼科排名名列第二, 妇产科排名名列第一, 消化内科排名名列第三, 呼吸内科排名名列第三, 内分泌科排名名列第一。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有感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有感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有感长治市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李xx:从一滴水中看见太阳,从一片叶子感知春天。

王杨周进修归来,从协和带回来一滴水和一片叶子。

就"救死扶伤,勤业敬业,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雪芳精神与"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在内涵及本质上没有区别。

但协和人对待责任的选择和对待细节的态度,却不能不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

医院有大小,但面对的是同样的生命,我们承担着同样的责任。

将病人的血压维持在140-150/60-80mmHg,从生命指标上看没错,但协和精神让他们选择了提高10mmHg,进而拯救了患者的生命。

责任从对生命的生理指标达到了对生命本质责任的高度。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

协和人开始思考,什么决定细节?他们的回答是:态度!由此,我们应该得到深刻启迪:把雪芳精神从宏观的理论具体化、实践化,取决于我们的职业态度和人生态度。

作为医生,与其说是一种职业选择,更是一种人生选择。

职业有节假日,有上下班,但生命的钟摆却不能停歇。

因此,医生的生命里有了病人的生命,病人的生命让医生的生命有了高于其他人的意义。

于是协和人说:"救活一个生命就有这样的成就,生活中碰到很多很多糟糕的事情,一想到你曾经救活了一个人,你的心情就好了".协和人突破了上下班的规定,不是迟到早退,而是提前或延迟,奉献了自己的节假日。

王杨周问为什么?他们回答:我们都去问病人,这是所有问题的起点和终点。

我的结论是:因为协和精神,已经融入协和人的血液和生命,协和人在医生这个当今"高危"的职业中,成就了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人生。

——王杨周从协和带回的这片叶子和这滴水,反映的宏大主题,带给我们的是深刻的启迪和思考,值得全院干部职工为她"点赞"!赴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的契机是 2018年一个危重病例的专家会诊。

一个车祸导致肋骨骨折、腹部闭合伤的病人,住院期间突发呼吸困难、循环衰竭转入我所在的长治市人民医院ICU,我科迅速诊断为张力性气胸并积极抢救,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有感[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协和精神——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有感王杨周长治市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李俊:从一滴水中看见太阳,从一片叶子感知春天。

王杨周进修归来,从协和带回来一滴水和一片叶子。

就"救死扶伤,勤业敬业,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雪芳精神与"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在内涵及本质上没有区别。

但协和人对待责任的选择和对待细节的态度,却不能不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

医院有大小,但面对的是同样的生命,我们承担着同样的责任。

将病人的血压维持在140-150/60-80mmHg,从生命指标上看没错,但协和精神让他们选择了提高10mmHg,进而拯救了患者的生命。

责任从对生命的生理指标达到了对生命本质责任的高度。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

协和人开始思考,什么决定细节?他们的回答是:态度!由此,我们应该得到深刻启迪:把雪芳精神从宏观的理论具体化、实践化,取决于我们的职业态度和人生态度。

作为医生,与其说是一种职业选择,更是一种人生选择。

职业有节假日,有上下班,但生命的钟摆却不能停歇。

因此,医生的生命里有了病人的生命,病人的生命让医生的生命有了高于其他人的意义。

于是协和人说:"救活一个生命就有这样的成就,生活中碰到很多很多糟糕的事情,一想到你曾经救活了一个人,你的心情就好了".协和人突破了上下班的规定,不是迟到早退,而是提前或延迟,奉献了自己的节假日。

王杨周问为什么?他们回答:我们都去问病人,这是所有问题的起点和终点。

我的结论是:因为协和精神,已经融入协和人的血液和生命,协和人在医生这个当今"高危"的职业中,成就了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人生。

——王杨周从协和带回的这片叶子和这滴水,反映的宏大主题,带给我们的是深刻的启迪和思考,值得全院干部职工为她"点赞"!赴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的契机是 2019年一个危重病例的专家会诊。

一个车祸导致肋骨骨折、腹部闭合伤的病人,住院期间突发呼吸困难、循环衰竭转入我所在的长治市人民医院ICU,我科迅速诊断为张力性气胸并积极抢救,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之后一周,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脏器功能均趋于稳定的同时,其肾功能却在进行性恶化,与腹部闭合伤有关?经腹部B超、CT 等检查及普外科会诊,迅速排除了这一可能性。

那么,是突发张力性气胸时的缺血缺氧导致的后果?由于抢救及时,患者缺氧及低血压时间并不长,之后各项生命体征都维持于正常水平。

肾损伤为什么没有纠正?医源性?因为入科患者就存在急性肾损伤,并没有使用肾损伤的药物。

再恶化下去就需要使用肾替代治疗了,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我院请到了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王小亭副教授会诊。

汇报病例后王老师亲自向病人详细询问了病史,对抢救关键时间段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抢救措施的核实,精确到了分钟,同时做了几项令我们不解的化验,借了超声机亲自在患者身上几个摆弄,测得几个我院超声科并未常规开展的数值,得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结论:医源性,我们的血压目标不合理。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平时没有规律服药及监测,所以我们将血压维持在了略高于正常的140-150/60-80mmHg,会诊意见居然是让我们将血压再提高10mmHg,我不理解,但还是照做了。

回北京后,王老师依然每日来电询问患者的病情,追问"上腔静脉氧饱和度"等"奇怪"的指标。

尽管不解,但患者的肾功能次日就开始好转,不到一周就恢复正常,转出了ICU,最终痊愈。

王小亭老师的严谨令我感动,结论让我不解,却又是不争的正确,临床医生要自己做超声,那诸多"奇怪"的指标又说明了什么?……太多的不解坚定了我到协和医院进修的决心。

2019年10月终于成行。

这一年的经历,打开了我医学生涯的另一扇门,而我如初生的婴儿,满眼都是惊喜。

北京协和医院,拥有内分泌、风湿免疫、妇产科等诸多全国排名第一的学科,拥有林巧稚、张孝骞、陈德昌教授等多个医学领域的奠基人,百年来始终在中国医学界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重症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陈德昌教授于1982年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加强医疗病房,将重症医学较早地、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成为中国重症医学最重要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而北京协和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则是中国最重要的重症医学中心之一。

从入科第一天,我们就被协和以 "严谨、求精、勤奋、奉献" 的精神严格要求着。

协和精神最先给了我下马威的是其勤奋与奉献。

科室每日7:50交班,作为学生,第一天我赶在7:30匆匆走进病房,想要提前熟悉一下病人,然而,协和本院的住院医已经详细检查了所有病人,记录了检验检查结果,带组教授们也已经查完了重点病人,正在讨论些什么,我有点懵……然后慢慢习惯,协和人的一天并不是从所谓上班时间开始的。

而每日早晨、下午两次主治医师查房,上午的教授查房,午间的带教培训,下午的文献讨论,下班后的科研数据采集,始终贯穿于诊治病人的过程当中,风雨无阻,教授们即使到各地开会、会诊也不能耽误病房的诊疗和学习。

起初的两个月,年纪轻轻的我就像台老旧的机器,始终处于腰酸背痛两眼酸涩脑袋发昏的边缘,一旦坐下,分分钟就能睡着,待到身体适应了协和生活,始终紧绷的神经仍然让我每日下班后都有如一滩烂泥一般,而协和的老师们,则开始了文献查阅、科研数据采集和分析、会议及教学课件整理等工作……更不必说所有医师都已习惯的24小时×7天×365天的待机状态,以及协和的总住院医师每周只有半天休息日的魔鬼式训练。

带教老师偶尔交给我一篇文献讨论,就让我熬夜三四天做翻译、查资料,做成课件不过十余分钟的内容。

做科研助手时的近距离接触,我看到每位医师桌面除了电脑、文献,只有各式各样的茶和咖啡点缀其中,我也第一次知道了可乐可以提神……终于发现他们也不是超人,更想知道他们的生活是靠什么支持着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继续下去的,崔娜医生在《生命缘》中给了我答案:"救活一个病人就是这样有成就,能让你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哪怕碰到很多很多糟糕的事情,一想到他,你的心情就好了".刘大为主任在查房时也给了我答案:"为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为什么,不是你问我,也不是我问你,我们都要问病人,病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也是我们所有问题的起点和终点".至今我对他们的工作方式仍然充满敬畏,病人至上的原则也扎根在心底。

协和医院的ICU拥有一流的监护系统;PB、Drager、Maquet 等各种类型功能配置齐全的顶级呼吸机;Braun、Alaris等各种微量泵、输液泵以及输液管理系统;可常规进行肺动脉导管、PiCCO、经食道超声心动、经胸壁超声心动等血流动力学监测;可开展CRRT、IABP、HFOV、ECMO等先进的治疗手段。

然而在对我们的教学中,强调最多的却是细节。

刘大为主任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细节决定成败,什么决定细节?态度!"严谨求精就是协和人的态度。

在工作中,病人生命体征的采集常规是以小时为单位,遇到病情不平稳时,如血压、心率等变化,则要求精确到实时,每一个异常的指标都必须马上发现,必须有想法,有想法就必须有行动,每次一个动作,每个动作都要立即评估效果,来判断是继续目前思路治疗还是改变处理方向,甚至在患者出现少尿时,等不及每小时一总结的尿量,趴到床边一滴一滴的数尿的滴数来判断处理的效果。

一个容量过负荷导致心衰、呼衰,依赖很高条件呼吸机支持的病例,利尿效果很好,夜班经利尿、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还要保证有效循环灌注等工作,一夜间利尿达到8000ml,呼吸机支持条件迅速减低,查房时上级医师的意见则是:"病人为什么没能脱机?利尿8000ml?为什么不是10000ml?你知道这样病人的脱机目标就会减慢几小时甚至一天吗?你知道因此之后所有的治疗进度都要推后吗?你知道所有的治疗都如你一般拖沓的话也许病人要多住院一周、一月,甚至会失去抢救的时机吗?"夜班医生委屈吗?委屈,也不委屈,一代一代协和人就是在这样严苛的要求下培养出来的。

协和人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我们为什么不能?自此,每日我们都安心守在病床前观察病人的症状,详细列表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检验结果的动态变化,我们的处置,以及效果,在交接班以及上级医师查房时备用。

查房时,上级医师总会提前看过病人,有时甚至能纠正我们汇报中某个数值的小失误,有疑问时,往往立即调阅监护系统或联系当班医护核实,查房内容有时重点突出,有时轮廓分明,有时事无巨细,有问必答,每个病例都是我们活生生的教科书。

偶尔遇到老师不能确定时,没有遮掩,没有架子,他们会现场查阅资料或留下讨论作业,次日大家一起讨论。

我非常自信自己对病人的观察,也相信自己汇报的准确性,老师们为什么总是要花时间亲自看过所有原始数据?这曾让我感到不被信任,某天,王郝老师对我们解释:"你汇报时的所谓正常/异常指标,在这个病人身上,在经过我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分析后也许就不是正常/异常指标,每个细节都很重要,都不能放过。

"我释然了,也被严谨、求精的协和精神深深感动了。

一年中许许多多的小故事令我难忘,然而最震撼的还是协和的团队意识。

一个人精力有限,也难免有惰性,难免有自私自利的一面。

在看护病人的过程中,尤其值班期间,难免会更关注自己主管的病人;在科研、会议、教学方面,难免有工作量的分担问题;在科室与科室间,难免有责任分摊、风险承担的问题,诸如此类。

但是在协和的一年,我见到的是在老师之间,互相帮忙看护病人,分析病情;在值班期间,每一个病人的进度都不能落下;在一个人任务重时,另一个主动无私地补上;在抢救病人时,瞬间没有了病区,没有了组别,只有谁在这一环节最精通,谁就出现在这个位置……我见到在感控方面,责任医师不怕得罪人地制定出了"责任到人"、"奖惩分明"的制度,陆续制定出各种"麻烦"的制度,如重点病人的所有操作都必须医护双人"check",从意识到行动上提醒所有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手卫生的重要性;如中心静脉穿刺时限制病房人数,全身铺单,操作范围铺双层以上无菌单;如感控小组每日交班提醒大家重点病人易感因素,护理要点;如每一例院内感染必须在每周的例会中讨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推广实施,甚至提醒其他科室做相应改进……这些无疑增加了每个人的工作量,然而没有人抱怨,反而积极配合,分析不足,提供改进思路,结果是院内感染率被控制在极低的水平,病人的安全多了一重保障。

我见到值班医师了解科室内所有病人都如自己主管的病人一样细致,所有病人推进的检查治疗手段都可以以最快速度完成,所有病人病情变化和调整都有明确的分析和责任人,下班时或假期,我可以放心的埋头苦睡,在微信群询问病人状况时,总有当班或刚下班的医师可以详尽回复;我见到在需要多科配合处理的病人中,没有人推诿,疑难危重高风险病例自己没有把握时,总会有更高一级医师站出来,总会有其他兄弟科室的医师伸出援手;我见到在进修医师的周末沙龙,总有本院的带教老师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为我们答疑解惑,或就某个小专题进行讲座,没有人藏着掖着,没有人笑话我们的问题幼稚;我见到在文献讨论时、教授查房时,前一刻还嘻嘻哈哈的老师们往往会就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火花四溅,但是讨论一结束,或有一个大多数人的共识达成时,执行力可以不需要有丝毫怀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