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导论)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地理导言部分

中国历史地理导言部分
中国历史地理
导言部分
• 一、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归属和学科发展问题
•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 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从时间上来讲,历史地理学主要不是 研究史前时期,即地质时代的地理环境变化,也不是主要研究当代地 理环境的问题,而主要是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及与人类 发展关系的问题。
• (3)传统历史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对各种地理现象的简单记载和描述,缺 乏现代统计计量科学意义上的规律探讨。
• (4)传统历史地理学在研究手段上,主要是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归纳和演绎,而对 考古材料、实地踏勘的材料运用不多,更谈不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二、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
•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四大部分: • 本书按照三大部分划分: • (1)历史自然地理 • (2)历史人文地理 • (3)历史地理理论和文献研究
点: • 第一,在人地关系的理论上有了深入的研究,对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
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 第二,学术界在一些具体的历史研究中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作了许多探讨,
取得了一些可喜的Biblioteka 果。建设的借鉴十分具体和直接。 • 3.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一个是社会文化现象在历史上的环境起始因素研究,一个是复原过去的文化要素的空间分布和演变
规律。
(二)现代历史地理学对学术思维和观念的影响
• 1.尽全时空观念 • 2。人地互动观念 •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1世纪初这20多年间,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有两个特
• 中国历史地理从传统历史地理学走向现代历史地理学经历 了五个时期:
• 第一个时期为先秦时期,为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发展的萌芽时期。著作:《山海经》《尚书·禹贡》,最早的自然地 理著作《管子·地员》,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穆天子传》。

历史地理学的内容及现实意义

历史地理学的内容及现实意义

历史地理学的内容及现实意义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综合历史学和地理学两门学科的研究内容,旨在探究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呈现出广泛、深入的趋势,对于地方规划、文化遗产保护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历史地理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研究方向:1. 人类定居与流动历史地理学通过研究人类社会的定居活动和流动变化,进一步探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演变的影响。

其中包括人类定居的形式与规模、人口分布与迁移、社会组织与居住方式等内容。

2. 地域文化与历史遗产历史地理学通过研究地域文化和历史遗产,揭示不同地域的文化发展和演变,以及历史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其中包括历史建筑、文物、遗址等方面的考察。

3. 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历史地理学通过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对比地理环境的演变和变化,探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经验。

其中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污染控制、城市化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二、历史地理学的现实意义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历史地理学不仅仅具有开拓研究视野的意义,更是在现实应用环境下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1. 对地方规划的指导历史地理学对于地方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研究人类社会在地理环境中的演进与创新,可以为当地规划提供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案。

同时,对于历史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和传承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2.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历史遗产、文化遗产等方面。

对于历史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传承、利用等方面的探讨,不仅有助于保存和弘扬文化遗产,更能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大量资源和经验。

3. 对环境保护的引导作用通过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可以发现过去社会经济和地理环境的变迁与演化,从而提出一些有益的对策,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推进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同时,代表作如:中外历史地理巨著《人类文明地理历程》等,也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进程提供了有力援助。

历史历史地理学

历史历史地理学

历史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人类在历史时期地理环境下的活动、相互关系以及其对地理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通过对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地理环境的变化,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第一部分:历史地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较长的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的人类社会,受限于交通和通信的条件,人们的活动和文明发展主要局限在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中。

从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影响中催生出了对历史地理的观察和研究。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历史地理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现代历史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对历史文献、地质考古资料、地理实地调查等多种方法的运用,不断深化对历史地理问题的认识。

第二部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涉及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历史地理学关注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的定居、迁移、生产、交通等活动,并研究地理环境对这些活动的影响。

比如,人类开始定居和农业发展的地点往往受限于土地的肥沃程度和水资源的分布。

2. 地理环境的变迁与人类活动:历史地理学还研究地理环境的变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例如,气候变迁导致的干旱或寒冷,会影响农业生产和居民的生活。

3. 城市的形成和演变:历史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和退化等问题。

城市的建立往往与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政治经济中心等因素有关。

4. 区域的历史发展:历史地理学通过研究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进程,揭示这些区域特有的历史特征和演变规律。

第三部分:历史地理学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历史地理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历史地理学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重要视角。

通过研究历史地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地理环境的变化,从而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因素,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导论)PPT课件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导论)PPT课件
《尚书·禹贡》、《山海经》、《周礼·职方》、 《吕氏春秋·有始览》、《尔雅·释地》。
13
●《尚书·禹贡》。
全文1193字。被称为“古今地理志之祖”。以天然山脉、河流、海 岸作为划分州境的地理依据。详细记载了古代的政治制度,九州的划分, 山川的方位和脉络,物产分布,土壤性质等。
关于《禹贡》的考证专著有23种。所以1934年3月1日创刊了《禹贡》 半月刊,1936年5月成立了“禹贡学会”,从其英文译名来看,就是中 国历史地理学。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网站名为“禹贡网“。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


主要讲三个问题:
☆历史地理学的含义及其与其相关学科的关 系。
☆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方法。 ☆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目的。
2
一、历史地理学的含义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的一切地理现象的分布、变迁及其发生、发展规 律的科学。概括地说,是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的演变及其规律的科学。
其内容为:
不过,本书不论是内容或语言,都显得荒诞奇伟,作为历史资料来 运用,必须经过分析研究,即便是山脉、水道,也要祥加考证。
15
☆正史中的《地理志》类及后人辑佚研究资料 。二十四史中
有《地理志》的共16部,无《地理志》的8部。加上《清史稿》、《新 元史》共18部。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必然是历史学和地理学的 交叉、也必然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的融合。
☆历史文献研究法。
☆野外考察和考古学成果的利用 。
☆地理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
10
☆历史文献研究法
历史地理学主要借助文献资料来研究人类历史上地理现 象的分布、变迁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很多地理现象是人 类生产活动形成的。如运河的开凿、都城的建置、疆域的形 成、政区的划分。

考研历史历史地理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考研历史历史地理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考研历史历史地理的重要知识点总结历史地理是考研历史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通过地理背景来分析历史事件,深入挖掘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下面是考研历史历史地理的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地理环境与中华文明古代中国的地理环境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青藏高原等地的地理特点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轨迹。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长江流域则是古代中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长江及其支流的交通便利为南方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贡献;青藏高原则是中国的天然屏障,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格局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地理格局中国古代的政治地理格局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殷商时期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王朝时刻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政治秩序。

中央王朝通过分封制度来控制各地的贵族,同时也实行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地理的稳定格局。

古代中国的政治地理格局对于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以及文化的传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历史地理对于战争与外交的影响历史地理对于战争与外交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理环境的差异会导致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军事资源与战略地位,这对于战争的结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另外,不同地域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差异也会影响各国之间的外交政策。

例如,中国古代的统一战争往往是朝向南方进行的,这与南方地区的比较优越的地理环境有关。

在外交方面,地理环境的差异会导致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资源和利益,这也给不同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带来了复杂性。

四、历史地理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历史地理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农业特点、经济资源以及交通条件会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方向。

例如,河流和海洋对于交通运输起着重要的作用,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助于促进商品的流通和贸易的发展。

此外,地理环境的差异也会导致不同地区的特色产业不同,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因此有所差异。

中国历史地理 导论和疆域

中国历史地理 导论和疆域

中国历史地理笔记1导论1畿辅(ji fu):畿,京畿;辅如汉代的三辅。

合指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

汉时将京兆尹、左冯(píng)翊(yì),、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

位置记法:帝王面北朝南。

2张相文中国地学会中国历史地理开端。

顾颉刚和谭其骧禹贡学会侯仁之教授最早阐明了历史地理学与沿革地理学之间的本质区别3辣椒,玉米明朝时传入中国,茶作为饮料出现在隋唐时期。

4战国时期赵魏韩位置(从上到下)5烛之武退秦师第九讲九州方圆—中国历史疆域变迁的地理基础1疆域一词具有界限以及界限所包纳空间的含义,当代政治学认为国家包括三要素,即领土、人民、主权,疆域与三要素中领土有着相近的内容,但又有极大的不同。

当代政治学中领土为立体形态,包括领土、领空、领海,其中领海不仅有内海,还包括领海基线以外12海里范围内的海域以及12海里海域之外主权岛屿周围200海里的经济专属区。

2国家领土扩张的限制因素:1.自然因素(是否有天然的自然障碍),2.文化因素(其他民族)历史上的“中国”界线18世纪中叶—1840年的中国。

现代中国的版图,是以大清王朝版图作为基础。

中国北部是西伯利亚无人区,西部有中亚沙漠。

人迹罕至。

西南有青藏高原。

So……12012年夏1000010622 guangsu整理版,感谢yl同学和yy的帮助!3中国概念最早来自向鐏。

中国最早是地理概念: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

尚书诗经->左传的“中国”->辽史(燕云十六州)金史的中国->……综上:中国指代以文化来区分的中原之地。

(河南山东黄河中下游地区)从1698年中俄尼布楚条约开始,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代表。

4史前时期六大文化区:①燕山南北,长城地带的北方②环洞庭湖,四川盆地的西南方③关中豫西晋南的中原④鄱(po)阳湖,珠三角的南方⑤环太湖的东南部⑥山东为重心的东方5黄河流域成为中原文化发祥地的原因1黄河流域冲积沃土,雨热条件下XXX 2黄河泛滥,上文的治水“组织”,3后来形成共同抵抗其他非农耕民族的XX2夏商周人的起源。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学绪论: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迁及其规律的科学,属地理学学科范畴。

原理:地理学永远是一门历史性的基础学科,为了认识现代地理,必须考虑历史地理,所以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中心内容;历史地理学探索往日地理模式和过程,提出地理问题;本质上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变化而不是某一时代的地理分布,而且时间、度要够大,不然便看不出规律;历史地理学着重于特定地区历史特征及可辨认的独特地理过程,对不同地区之间在同一时代的差异或对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差异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强调差异性和突出相似性以加强对特定地区的认识。

研究对象:历史自然、人文地理和历史地理文献与理论。

其中人文地理研究历史政治地理(疆域和政区)、历史经济地理(区域经济演变、农牧分界推移、农业植物改变、手工业分布、交通通道变迁、城镇分布、人口分布变迁)、历史经济人口地理、历史经济文化、人才、学校书院的分布变迁。

研究方法有:1历史文献研究法(正史和地方志、考古资料;注意:资料搜集要基本齐备;不能把传说当成真实史料;不要轻信前人对古代文献的解释;善于将文献记载放到地理空间中解读);2野外考察:是区分传统研究方式和现代研究方式的方法;3现代科技手段:如碳14测年、孢粉分析等。

山经和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自然地理著作,成书于春秋战国(BC6-3),分东南西北中五部,因时人活动范围主要在中原,其他地区主要靠传说和想象,因此可信处不多。

《山经》以山为纲,方向与道里互为经纬,次第分明,附记有关地理知识,河流,动植物分布,矿物的特点及分布,全书两万两千字,以精练的内容对远古以来全部知识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后西汉时《山海经》成书,书中多怪异传说,被西方学者称之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旅行指南”。

禹贡:成书于战国末年或秦汉之交,是尚书的一篇,全书1193字,将全国划分为九州,记述了每州的山川、湖泊、物产、贡赋、交通、少数民族居住情况。

还详细记载各州土壤特点,它对历史地理现象与考证,已脱离《山海经》的原始形态,而更加完备,是古代中国综合性地理著作的典范。

历史地理学导论 绪论

历史地理学导论 绪论

《历史地理学导论》第一讲2013年9月12日·三教208教室一、什么是地理学Geography?✧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

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

地球圈层结构图二、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科学地理学:①与自然科学密切联系的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狭义的地球表层学;②与社会科学密切联系的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人本主义地理学:✧新人文地理学,以文化地理学研究内容为主三、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学(historical geography)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演变、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分异特点,及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过程的一门学科体系。

四、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两大方面:1. 历史人文地理:人口、政区、交通、城市、经济、民族交往2. 历史自然地理:气候、植被、土壤、水文、河流、湖泊、沙漠3. 古代地理思想研究:人们是通过文化(地理的意象)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关系的。

五、历史地理学的主要流派(一)英国历史地理学的DARBY学派✧1928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地理系;✧1931年于剑桥大学地理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931-1945年在剑桥大学任教;✧1945-1949,物浦大学地理系教授、系主任;✧1949-1966年,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任教;✧1966-1976年,剑桥大学任教;✧1967年当选为英国学院院士;✧1988年获英国骑士奖1. 关于历史地理学的方法论H.C Darby, On the Relations of Geography and History, Transactions and Paper,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9 (1953): PP3—6.✧如果要理解过去某一时期的历史情况,必须要了解那个时期的地理状况,因为现在我们看到的地理与过去的地理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历史地理学家去复原过去的地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中国历史地理概论”授课提 纲
第一章.历史地理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历史地理学的认识论基础和研究对象 第二节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传统文献研究法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第三节 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简史
从传统沿革地理到当代的历史地理学
第四节 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著述 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气候与植被 第二节 水系的变迁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第一章“绪论”
三、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与文献资料
1、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2、历史地理学的文献资料
研究方法
——历史文献研究法 ——野外考察法与考古学成果的利用
——地理学方法与技术手段
文献资料
1、以《禹贡》为代表的先秦地理文献 2、正史《地理志》类及后人辑佚研究资料 3、关于自然地理方面的文献资料 4、方志与总志 5、其他文献资料(如诗文等) 6、考古资料 7、今人研究论著
参考书目之一:史籍
《尚书· 禹贡》《史记· 河渠书》《汉书· 沟洫志》 《宋史· 河渠书》《辽史· 河渠志》《元史· 河渠志》 《汉书· 地理志》《续汉书· 郡国志》《晋书· 地理志》 《宋书· 州郡志》《南齐书· 州郡志》《魏书· 地形志》 《隋书· 地理志》《新唐书· 地理志》《旧唐书· 地理志》 《旧五代史· 郡县志》《新五代史· 职方考》 《宋史· 地理志》《辽史· 地理志》《金史· 地理志》 《元史· 地理志》 《新元史· 地理志》《明史· 地理志》 《清史稿· 地理志》《山海经》《水经注》
第三章.中国历代疆域政区的演变 第一节 先秦形成的空间格局 第二节 秦汉至隋从郡县制到州郡县三级制
郡县制的起源与发展 州的演化──监察区的虚与实
第三节 唐、宋时代的道制与路制
唐代贞观十道与开元十五道的含义及其演变 宋代的变革、路制的属性
第四节 元、明、清省制的确立
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与行政层级结构的适应范围


一、历史地理学及其与相关学科之关系 二、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创立与发展 三、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文献资料
一、历史地理学及其与相关学科之关系
1、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2、历史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历史地理学的内部分支学科
◆ 历史自然地理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动物分布与植被 变迁,湖泊水系演变,海岸变化,地貌 (沙漠)景观的推移、人地关系与环境等。
◆ 历史人文地理
历史时期的国家疆域和行政区划沿革,人 口分布与移民,民族的分布与迁移,工商 业及其市场网络,水陆交通道路的开辟, 城市的选址、形态和兴衰,各个地区的开 发过程,文化区域的形成和演变。
从学科性质上来说,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 的一个分支,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 然而,地理学较为发达的是:古地理学、 现代地理学,对于需要依靠大量文献资料才 能作研究的历史地理学,却是个薄弱环节。 而历史地理学在中国,长期以来依附于历 史学,古有沿革地理学,今治历史地理学者亦 多为历史学研究者。目前在中国学科分类法中, 将历史地理学划入历史学科(一级学科)下属 的二级学科。
顾颉刚、史念海 《中国疆域沿革史》
近年以来,强邻虎视,欲得我地而甘心,乃谓满、 蒙非我旧土,不知汉之辽东、玄菟,实当今之辽宁诸 地,右北平属县大半皆在热河境内;唐代之安东都护 府治所实际今鸭绿江以南,其所辖州郡,亦散布于朝 鲜半岛。原强邻侵略之野心,固当抹煞事实,而国人 亦多数典忘祖,随声附和,岂不谬哉! 吾人处于今世,深感外侮之凌逼,国力之衰弱, 不惟汉、唐盛业难期再现,即先民遗土亦岌岌莫保, 衷心忡忡,无任忧惧!窃不自量,思欲检讨历代疆 域之盈亏,使知先民扩土之不易,虽一寸山河,亦 不当轻轻付诸敌人,爰有是书之作。
中北 心京 主大 办学 《历 九史 州地 》理 杂研 志究
西北地区历史地理学
沙漠与绿洲——自然地理 都护与州道省区——政区地理 民族与文化——民族地理 丝绸之路——交通地理 徐松《西域水道记》 黄文弼《西北史地论丛》 王北辰《王北辰西北历史地理论文集》 苏北海《西域历史地理研究》 张广达《西域史地丛稿》 松田寿男《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 许序雅《唐代丝绸之路与中亚历史地理研究》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瓜沙史地研究》 前田正名《河西历史地理学研究》 李正宇《敦煌历史地理》《敦煌史地新论》 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 金钰铭主编《兰州历史地理研究》
第五节 1911年以来的中国地方行政区划
北洋政府和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几次变更
本门课程授课提纲
• 导论 • 第一编 历史自然地理 • 第一章 气候的变迁 • 第二章 动植物的分布区域与变迁 • 第三章 沙漠的变迁 • 第四章 水系的变迁
第二编 历史人文地理 第一章 疆域与政区 第一节 疆域的演变 第二节 政区的变迁 第二章 城市与交通 第一节 古都与城市 第二节 交通地理 第三章 经济地理 第一节 农牧区域界线的移动与农业历史地理 第二节 手工业与商业地理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民族迁徙 第四章 文化地理
◆ 3月1日,《禹贡》半月刊创刊,当时的英文名称 是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Geography,稍后改为 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亦即“中国历史 地理学”之意。从1934年到1937年,《禹贡》总共 办了7卷82期,为时虽短,最初每期的文字今2~3万 字,但影响却极大。
陈 桥 驿 《 水 经 注 校 释 》
《禹贡》半月刊、禹贡学会
• 1934年2月筹备建立 禹贡学会,发起人: 顾颉刚、谭其骧。 • 3月1日开始出版《禹 贡》半月刊,顾、谭 任主编。 • 1936年5月召开禹贡 学会成立大会。
《尚书· 禹贡》
禹贡学会的创始人
顾颉刚 谭其骧
◆ 1934年2月,顾颉刚、谭其骧等人在北京西郊 蒋家胡同成立了“禹贡学会筹备处”。
《史记· 河渠书》
《汉书· 地理志》
《尚书· 禹贡》
陈 桥 驿 《 水 经 注 校 释 》
《苏 古联 代波 的德 地纳 理尔 学斯 》基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中 国 历 代 的萧 地 理樾 学 和 要 籍 》
参考书目之二:今著
1、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2、侯仁之《步芳集》 3、谭其骧《长水集》 4、史念海《河山集》 5、钱穆《古史地理论丛》 6、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7、马正林《中国历史地理简论》 8、张步天《中国历史地理》 9、张全明、张翼之《中国历史地理论纲》 10、王恢《中国历史地理》 11、李恩军《中国历史地理学》 12、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 谭中 其 骧国 主历 编史 (地 8 图 册 )集 》
《 中 国邹 历逸 史麟 人主 文编 地 理 》
中 国华 历林 史甫 地《 理 19 学 49 五 十 19 年 99 》

《历史地理》杂志
• 创刊于1981年, 复旦大学中国历 史地理研究中心 主办。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
• 创刊于1981年, 陕西师范大学西 北历史环境与经 济社会发展研究 中心主办。
◆ 1936年5月,“禹贡学会”正式成立,得到方志学家 张 国滏(著有《中国方志考》)的资助,他捐赠了 北京西四北小红罗厂8号房屋一所,是个很大的院 落,有研究厅室、居家宿舍、图书室等。
本会同仁感念国事日非,惧民族衰亡之无日, 深知抱“为学问而学问”之态度实未可应目前 之急,亦非学人以学术救国所应出之一途, 爰纠集同志从事于吾国地理之研究,窃愿借 此以激起海内外同胞爱国之热忱,使于吾国 疆域之演变有所认识,而坚持其爱护国土之 意向。 ——《禹贡》半月刊发刊三年的《纪念辞》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刍议》
(载《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2年第1期)
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 当然,主要研究的是由于历史时期人的活动 而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黄盛璋《论历史地理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载《地理集刊》第7号,1964年)
也承认在学科分类上是属于地理学,但他又 指出,就其学科性质说,历史地理学是介乎 于历史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又是自 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钱 穆 《 古 史 地 理 论 丛 》
谭其骧《长水粹编》
顾颉刚、史念海 《中国疆域沿革史》
《 唐 代 历史 史念 地海 理 研 究 》
《 历 史 地 理 学侯 的仁 理之 论 与 实 践 》
参考书目之三:今著
1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14、中国科学院《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自然地理· 历史自然地理》 15、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16、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 17、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 18、胡兆量、阿尔思朗、琼达等《中国文化地理概述》 19、华林甫《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 20、朱玲玲、杜瑜《中国历史地理学论著索引》 21、《禹贡》杂志 22、《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 30、《历史地理》杂志
历史自然地理学
——历史地貌学 ——历史气候学 ——历史地震学 ——历史生物学 ——沙漠历史地理 ——历史水环境学
历史人文地理学
——历史政治地理 ——历史经济地理 ——历史文化地理 ——历史民族地理 ——历史城市地理 ——历史人口地理
二、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创立与发展
1、中国古代的沿革地理 2、禹贡学会与《禹贡》半月刊 3、建国后的中国历史地理学
二十六史中关于自然地理的有5部:
《史记· 河渠书》《汉书· 沟洫志》 《宋史· 河渠书》《辽史· 河渠志》《元史· 河渠志》
二十六史中“地理志”类的有18部:
《汉书· 地理志》《续汉书· 郡国志》《晋书· 地理志》 《宋书· 州郡志》《南齐书· 州郡志》《魏书· 地形志》 《隋书· 地理志》《旧唐书· 地理志》《新唐书· 地理志》 《旧五代史· 郡县志》《新五代史· 职方考》 《宋史· 地理志》《辽史· 地理志》《金史· 地理志》 《元史· 地理志》 《明史· 地理志》 《清史稿· 地理志》 《新元史· 地理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