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历史地理概况智慧树知到最新满分单元测试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地理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中国历史地理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中国古代城市选址与都城平面布局1.从聚落到城市的发展历程,起关键作用的在于以下两方面原因:________________。

A: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B:商业与农业C:农业生产与水资源D:农业生产与交通道路答案:D2.唐长城修建完成后,又在城市北部修建了大明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这样使长安城更壮观。

B:长安城原宫城所在地,地势低洼,因此选择了地势高的龙首原修建了大明宫作为新的宫城。

C:因为保卫长安城的禁军在北面,新修建的大明宫更安全。

D:政治需要答案:B3.中国古代城市中实行的里坊制,从________________彻底废除。

A:汉代B:北宋C:明代D:唐代答案:B4.古人经常称南京城具有“虎踞龙盘”之势,那么“虎踞龙盘”的地理形势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A:钟山B:秦淮河C:玄武湖D:淮河答案:A5.北京城“凸”字形的城市形态形成于________________。

A:清朝B:明代中晚期C:元代D:明代答案:B北方移民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技术贡献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发生在_①_时期,北方人南迁为南方增加了②_,也带来了北方人种植水稻的_③_____,为水稻_④__做出重要贡献。

A:①明朝② 劳动力③施肥技术④ 排水技术B:①唐朝② 劳动力③ 除草技术④ 施肥技术C:①宋朝② 劳动力③ 灌溉技术④ 播种技术D:①唐宋时期② 劳动力③移栽技术④ 插秧技术答案:D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所在地区位于___________。

A:江浙一带B:太湖平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带C:江南地区D:闽浙地区答案:B3.冬小麦属于_①_作物,这一生长期对于南方实现_②____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越冬②稻麦一年两熟B:①春播②稻麦一年两熟C:①夏播②双季稻D:①越冬② 稻麦两年三熟答案:A4.中国历史时期南方一年两熟制,主要实行稻麦轮作A:错B:对答案:B5.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向江南是对亚热带水乡农业全面开发过程,北方南下移民参与所有农业活动的同时,并成为水稻插秧与稻麦复种两项技术的携带者与推广者,这两项技术结束了江南地区火耕水耨的粗放农业,并将土地利用率从___________提升至___________,又提升至___________。

2019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满分答案单元测试答案

2019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满分答案单元测试答案

中国历史时期的疆域包括:历史时期中国的版图是以明朝的疆域和版图为基础的。

罗塞塔碑上有以下哪几种文字: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文化之地,代表的空间是中间之地。

疆域是在历史进程中,经过多次境域伸缩与多民族融合形成的政治领属空间法国人儒勒·格鲁塞在他的名著《草原帝国》中清楚地指出:“乾隆皇帝对伊犁河流域和喀什葛尔的吞并,标志着实现了中国自班超时代以来的十八个世纪中实行的亚洲政策所追随的目标,既定居民族对游牧民族,农耕地区对草原的还击。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进程中,无论疆土局限在农耕区之内,还是迈出农牧交错带向非农业区域延伸,民族之间的交融始终贯穿其中,因此疆域既是历史产物,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并非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功绩“中国”一词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代表,从1689年“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____________中西周经过分封,天子名义拥有天下,诸侯有国,卿大夫有家,分封制下国家分属于各自拥有实权的受封者,天子、诸侯、卿大夫皆为有土之君,因此天下、国、家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宋辽夏时期这一特殊的历史时代,不但三个政权都试图一统天下,且均自认为正统,在这样的背景下遥领、虚封出现了“随山川形便”依凭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物作为行政区边界,使行政区与自然地理区保持一致的划界方式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推恩令是________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

州固定成为一级行政区发生在________辽西走廊狭窄的地形使道路的南北两侧乃至于中部,均有控制道路、依险设关的条件,山海关位于走廊南端,明代广宁(今辽宁北镇)地处北端,宁远(今辽宁兴城)位于中部。

由于辽西走廊对于华北、东北两地的重要作用,明清之际主要战事均发生在这一道路沿线及周邻地区散关是金牛道中险要的关隘,穿过散关道路分为两支,一支进入成都平原直指成都,另一只沿嘉陵江经阆中、南充至重庆西汉时期开通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河西四郡的设置开始。

2019届 人教版 中国地理概况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2019届  人教版  中国地理概况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中国地理概况(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武夷山脉是我国()A.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B.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C.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D.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的分界线2.图示区域()A.山脉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B.山地与小兴安岭相比,生物种类更丰富C.河流流量大且稳定,含沙量小D.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1.D 2.B[第1题,武夷山为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的分界线。

第2题,武夷山脉两侧地形、气候差别不大,A项错;武夷山纬度比小兴安岭低,海拔较高,因此气候垂直地域分异更明显,生物种类要多于小兴安岭,B项正确;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C项错;图示地区降水受地形影响明显,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D项错。

]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

读图,回答3~4题。

3.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A.新,耕地、牧草地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4.内蒙古()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3.A 4.B[第3题,内蒙古草地所占比重最大,由此可判断土地利用类型Ⅱ为牧草地;读图可知,甲的其他及未利用地所占比重最大,牧草地比重次之,可判断甲为新疆。

第4题,B对:内蒙古东西跨度大,东部降水量较大,主要为森林;西部降水量较小,主要为荒漠草原。

A错:内蒙古降水较少,水域面积小,水能资源不丰富。

C错:内蒙古气候较干旱,以牧草地为主,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易造成土地荒漠化。

D错:内蒙古与贵州的其他及未利用地比重相差不大,但内蒙古面积远大于贵州,故内蒙古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贵州多。

] (2018·郑州市模拟)秋季,银杏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降温而分解,绿色褪去,叶黄素等留下来,银杏树叶呈现黄色。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2019尔雅答案100分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2019尔雅答案100分

中国人口的來源1关于中国人口的来源,机械增长就是指(D)。

A、本地人口出生、死亡的结果B、外地人口迁入与本地人口死亡的结果C、外地人口死亡与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D、外地人口迁入与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2根据记载,中国古代的人曾迁往(ABCD)。

A、日本B、东南亚C、欧洲D、美洲3历史上,(ABCD)曾迁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或今天中国范围。

A、回鹘B、高丽C、契丹D、昭武九姓4关于中国人口来源的基本观点,“外来说”一派认为今天的世界人口来源于南美洲。

(×)5根据记载,公元前2世纪左右,乌孙、月支等南迁。

(×)人口与户口1中国历代实际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情况就是(A)。

A、实际人口大于户籍人口B、户籍人口大于实际人口C、实际人口与户籍人口相当D、实际人口长期就是户籍人口的两倍2在中国历史时期,调查户口主要就是为了(ABC)。

A、兵役B、徭役C、征收赋税D、划分土地3中国历史上真正符合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

(√)4中国古代,兵役制度对户籍登记的影响最大。

(×)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1公元初,中国人口的数量大约就是(C)。

A、2千多万B、4千多万C、6千多万D、8千多万2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总体而言就是增长缓慢,也就就是(ACD)。

A、高出生率B、低死亡率C、低增长率D、高死亡率3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出现“两高一低”的原因就是(ABCD)。

A、初婚年龄早,有偶率低B、赋役制度C、核心家庭规模不大D、战争与自然灾害4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之一就是比较平稳,没有大起大落出现。

(×)“两高一低”的原因1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战役(B),秦国战胜赵国,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而告终。

A、邯郸之战B、长平之战C、伊阙之战D、破赵之战2建安七子中,因瘟疫而亡的就是(BCD)。

A、孔融B、陈琳C、徐干D、刘祯“大起大落”的真相1湖广填四川的人口迁移发生在(C)。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第1 章单元测试1、什么是历史地理?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答案:历史文献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答案:南京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答案:1300 万平方公里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

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第2 章单元测试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答案:正确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答案:对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答案:西汉、唐、清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答案:十六国、五代十国9、历史统一的范围是指:答案:有效的行政统治范围10、以下哪些地理名称一直在历史上中国的范围内:答案:阴山、祁连山、昆仑山第3 章单元测试1、儒家曾经建立一种什么制度?答案:五服制2、县是从什么时期出现的?答案:战国时期3、行政区划是哪种制度的产物:答案:中央集权制4、省制形成于:答案:元朝5、__时期将所有的郡撤销。

中国历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中国历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四千到五千年,最具代表性的有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和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

() A:错 B:对答案:B2.禹的儿子启承袭了首领的位置,反映出“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转变。

() A:错 B:对答案:B3.虽然诸侯的权力很大,但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义务。

() A:错 B:对答案:B4.周天子建立周朝后采用分封制,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授予其在封地上封邦建国的权力,诸侯在其封国内世袭统治。

A:其余选项都对 B:同姓贵族 C:异姓功臣 D:先贤后人答案:A5.宗法制从周公创立之始,便随着分封制的发展,成为调整贵族内部关系的根本大法。

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割裂开来的一种制度 B:用于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C:不利于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 D:削弱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答案:B6.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 A: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D:宗法制度开始解体答案:A7.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

他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A:创立儒学 B:开办太学 C:创设科举制度 D:兴办私学答案:D8.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

其中,我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获取的精神营养是() 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 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 C:仁爱友善,以德服人D:先义后利,关注民生答案:A9.法家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够成为显学而备受统治者推崇,是因为()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改革的需要②符合当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10.春秋战国时期改革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各诸侯国国君的重视 B: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的出现 C:封建土地私有制 D:新兴地主阶级的强烈要求答案:B第二章测试1.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中国历史地理概况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中国历史地理概况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中国的形成及其疆域的变迁1.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出现了“宅兹中国”,这里“中国”的含义是()A:位于各国中心的国家B:位于国家中央的地区C:位于天下中央的国家D:位于天下中央的地区答案:D2.华夏族群心目中,位于天下中心的地区是()A:太行山、黄河之间B:关中平原C:晋南盆地D:洛阳盆地答案:D3.什么时候长江流域被纳入“中国”地域范围()A:西周B:夏C:东周D:商答案:C4.哪位帝王把河西走廊纳入中国疆域范围()A:汉武帝B:隋炀帝C:秦始皇D:唐太宗答案:A5.魏晋南北朝时期,占据了朝鲜半岛北部的周边民族政权是()A:契丹B:新罗C:高句丽D:百济答案:C6.今天越南北部的红河流域,何时正式脱离中国,成为独立的国家()A:元朝B:明朝C:宋朝D:唐朝答案:C7.汉代以后,哪一个王朝突破了汉武帝时期的中国疆域()A:唐朝B:明朝C:清朝D:元朝答案:C8.谭其骧先生所主张的“历史时期的中国”是以什么时期的中国疆域为准的()A:17世纪中期清朝建立时期的中国疆域B: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疆域C:20世纪初中华民国成立时期的中国疆域D: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准噶尔汗国之后的中国疆域答案:D9.19、20世纪之交,通过与地方土司签订合约,逐渐侵占中国云南省西部领土的西方国家是()A:德国B:法国C:英国D:沙皇俄国答案:C10.外蒙古正式脱离中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是在什么时期()A:清帝宣布退位,外蒙古王公宣布脱离中国之时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苏联与中国签订中苏友好条约之时C:北洋政府时期,苏联与中国谈判建交之时D: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苏联与中华民国签订友好条约之时答案:D中国历史地理与当代大学生1.什么是历史地理学?()A:地理学的发展史B:既研究历史,也研究地理C:历史记载的地理面貌变迁D:地质时期的地理面貌变迁答案:C2.下面哪一项内容无法进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A:汉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成分构成B:清代黄河水量变迁C:北宋与辽的边界变迁D:唐代渤海湾海岸线的变迁答案:A3.下面哪一项不是学习历史地理学的价值和意义()A: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B:帮助我们对现在的地理现象寻找到合适的定位C:为现代经济建设提供借鉴D:帮助我们更熟悉古代文献答案:D4.中国近代第一部历史地理学学术刊物是()A:《禹贡》半月刊B:《历史地理》C:《中国历史地理论丛》D:《历史地理研究》答案:A5.率先对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进行研究的学者是()A:竺可桢B:顾颉刚C:钱穆D:谭其骧答案:A6.以下哪一个是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A:对黄河水量进行测量B:分析历史文献中对黄河水量的记载C:统计2018年的黄河水量数据D:实地考察黄河流向答案:B中国地域文化的形成、表现与发展1.下列地域文化,与其他三个类项不在一个层级的是()A:三秦文化B:沪文化C:吴越文化D:齐鲁文化答案:B2.以下哪一项不是地域文化产生的原因()A:地理的阻隔B:交通出行艰难C:人员流动较少D:国家政策引导答案:D3.分布在山西黄土高原的特殊建筑样式是()A:围楼B:窑洞C:四合院D:吊脚楼答案:B4.以下地方信仰,分布在太湖流域的是()A:妈祖B:蚕花娘娘C:二郎神D:许真君答案:B5.以下地域文化表现形式,与华北平原不相匹配的是()A:民居以四合院为主B:饮食以红薯、玉米为主C:服饰用料以棉毛为主D:避免蝗灾是地方信仰神灵的功用答案:B6.西汉时期,处于统治阶层的地域集团是()A:南阳集团B:北府军集团C:关陇集团D:丰沛集团答案:D7.以下人为因素不会导致地域文化发生变化的是()A: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B:政治分裂局面的形成C:行政力量的推动D:交通方式的改进答案:A8.以下哪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体现了移民进入后,在原有地域文化内部形成“文化岛”的现象()A:民国时期上海出现的石库门民居样式B:晚清以来基督教在东南沿海的传播C:南宋以后杭州地区形成的杭州方言D:西汉时期中原农耕文化在河西走廊的推广答案:B9.地域文化对于当代社会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地域文化更适合当地自然、人文环境B:地域文化可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C:地域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D:地域文化提供了文化演进的多种可能答案:B10.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地域文化的未来发展()A:对于某些不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地域文化内容的消亡,要坦然面对B:借助地方保护主义来保护地域文化C:推行主流文化,逐渐覆盖原有地域文化D:对于地域文化要不惜一切代表进行保护答案:A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背景与一带一路政策1.最早提出“丝绸之路”称法的是()A:李希霍芬B:斯文·赫定C:日本NHK电视台D:甘肃省歌舞团答案:A2.以丝绸为主要贸易品主要在中国古代什么时期()A:宋元时期B:汉唐时期C:晚唐五代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B3.狭义“丝绸之路”主要是指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A:海上丝绸之路B:草原丝绸之路C:高原丝绸之路D:绿洲丝绸之路答案:D4.丝绸之路存在的地理环境基础是()A:有绵延的河流可以运输商品B:有农耕定居聚落作为沟通媒介C:有东西向绵延的山脉作为交通指向D:有广阔的草原可以与西方沟通答案:B5.以下技术文明,哪一个不是在公元前3000年传入中国的()A:马匹B:大麦、小麦农作物C:青铜冶炼技术D:绵羊、黄牛农畜物种答案:A6.公元前3世纪丝绸之路出现的历史背景,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A:中亚商团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崛起B:秦汉帝国完成对华夏地区的政治统一C:匈奴被西汉击败,北遁漠北D:亚历山大东征把地中海文明传播到中亚答案:A7.影响丝绸之路兴衰的因素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A:自然环境的变化B:沿途民族的商业动力C:中原王朝的政治需要D:游牧民族政权对交通路线的阻断答案:B8.中原王朝致力打通丝绸之路的动机是()A:向西方传播华夏文化B:对西方奢侈品的追求C:保障中原王朝的军事安全D: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答案:C9.丝绸之路北线虽然容易通行,但是在历史上经常断绝,其主要原因是()A:中原王朝的偏好B: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威胁C:沿途民众经常迁徙D:沿途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答案:B10.北朝隋唐时期,在丝绸之路贸易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的族群是()A:波斯人B:粟特人C:突厥人D:阿拉伯人答案:B第一章测试1.什么是历史地理?A:History and geographyB:HistoryC:GeographyD:Historical geography答案:D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A:历史文献B:考察C:调查D:观测答案:A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A:南京B:大名府C:洛阳D:长安答案:A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A:1200万平方公里B:1300万平方公里C:1000万平方公里D:960万平方公里答案:B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A:理解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环境B:正确理解人地关系C: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答案:C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__________。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2020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单选题】 (17分)中国历史时期的疆域包括:(大陆疆土 )2、【判断题】 (16分)历史时期中国的版图是以明朝的疆域和版图为基础的。

(错)3、【多选题】 (17分)罗塞塔碑上有以下哪几种文字:(古埃及文;古希腊文)4、【判断题】 (16分)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文化之地,代表的空间是中间之地。

(对) 5、【单选题】 (17分)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先生创办了①(禹贡学会 )与②(《禹贡》半月刊),成为现代历史地理专业的开端。

6、【单选题】 (17分)侯仁之先生认为历史地理研究(昨天、前天)的地理。

第一章1、【判断题】 (10分)疆域是在历史进程中,经过多次境域伸缩与多民族融合形成的政治领属空间。

( 对)2、【判断题】 (10分)法国人儒勒▪格鲁塞在他的名著《草原帝国》中清楚地指出:“乾隆皇帝对伊犁河流域和喀什葛尔的吞并,标志着实现了中国自班超时代以来的十八个世纪中实行的亚洲政策所追随的目标,既定居民族对游牧民族,农耕地区对草原的还击。

(对)3、【判断题】 (10分)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进程中,无论疆土局限在农耕区之内,还是迈出农牧交错带向非农业区域延伸,民族之间的交融始终贯穿其中,因此疆域既是历史产物,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并非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功绩(对 )4、【单选题】 (10分)“中国”一词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代表,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开始)5、【单选题】 (10分)“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6、【单选题】 (10分)(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不仅仅是一条自然界限,也是一条人类生产方式的界限,这条界限以东以南以 (②农业 )为主,这条界限以西以北以( ③畜牧业)为主。

7、【单选题】 (10分)中国广大国土的形成是(各族人民)的贡献。

8、【单选题】 (10分)“中国”这一词汇,最初具有(①中心之地 )与(②华夏文化的典型地区)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历史地理?
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儒家曾经建立一种什么制度?
县是从什么时期出现的?
行政区划是哪种制度的产物:
省制形成于:
______时期将所有的郡撤销。

确定首都需要考虑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是:
中国历史首都迁移的主要轨迹是:
首都要统治全国需要通过______来保证信息、人员、重要的物资上通下达。

宋朝时期的开封称为_______。

出现城市的条件不包括哪些?
_______时期,曾经下命令要天下的县城都建城墙。

中国从什么时期把做买卖的人称为商人?
“车同轨”的意思是:
以下哪些城市是近代交通路线的产物:
长城功能是什么?
明代长城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_。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沟通湘江水系跟漓江水系是哪条河流?
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不包含的是:
京杭大运河形成于:
近年来的遗传学家认为世界上人基本上都是来自非洲。

从科学的原理分析,每个地方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外来的。

中国历代留下来的户口登记是真正的人口数字。

中国人口突破4亿是在清朝时期。

“胡焕庸线”是从:满洲里——阿里。

炎黄子孙这是文化认同
双方军事上、政治上是对立的,无法通婚。

所谓百越不是100个越族,就是很多越族,有山越、瓯越、骆越、闽越。

云南大学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是纳西族。

孔子教他的弟子六艺,六门主要的课程,其中有一门叫驭,就是赶车。

下列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农具的发展过程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的气侯大多数地方实际上是季风气候
移民跟农业生产相互促进,人口增长跟农业生产也是相互促进。

很多农作物带个洋字,带个西字,带个番字这些作物,这些品种好多都是外来的。

长平之战要把几十万俘虏全部杀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俘虏威胁大。

文化要素包括哪几项?
我们一般讲文化就讲文化区,它实际上就是同一种或者多种文化要素它相同的一个空间范围。

文化的发达与衰落与经济基础不一致。

文化本身对经济有一种促进的效应或者推迟的效应。

公共建筑衙门是一类民居。

黄河、长江是对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文明影响最大的两条河流。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到了中世纪以后,长江的优势就超过了黄河,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也就成为我国最发达的地方。

海岸是不同的,简单一点把它分成两种,一种是沙岸,一种岩岸。

湖泊从宏观的来讲,也在变化过程中间,有产生,有消失,有扩大,有缩小,那这是什么原因呢?沙漠它怎么形成的呢?
太阳黑子的爆发,那么基本上10年一个周期。

甲骨文里没有冰。

就算气侯变暖成为事实,也不等于人类注定要倒退。

人类活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的自然灾害。

最先进的滴水灌溉的技术—--滴灌技术就是以色列提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