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与能源学院毕业设计模板1

合集下载

冶金毕业设计

冶金毕业设计

冶金实习报告专业班级:09软件冶金2班姓名:董皓诚学号:09245224目录1. 前言 (2)2. 江西铜业集团简介 (2)3. 公司主要产品介绍 (3)4. 生产工艺 (3)5. 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 (4)6. 安全生产 (5)7. 学习体会和收获 (5)1. 前言实习目的和意义通过这次贵溪冶炼厂的实习,接合自己的冶金知识和经验,对铜冶金的管理、工艺流程、设计操作、功能介绍以及技术实现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随着技术的发展,铜冶金的制作工艺越来越趋于自动化、智能化。

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课堂授课模式,同时也突破了传统一对一书本教育所无法实施的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局限。

对于学生来说由以前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学习变成自我探索、发现、协作学习等多种形式的组合学习,学生不仅仅要像从前一样接受老师给予的知识,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寻找和探索相关的知识和资源,学生的学习范围和交流对象也随着延伸,并且可以进行协作化的学习。

2. 江西铜业集团简介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简称江铜集团)成立于1979年7月,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集铜的采、选、冶、加为一体的特大型联合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铜产品生产基地和重业,公司总部位于江西省贵溪市,现有员工4万人余人,资产总额1600多亿元,公司控股的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伦敦、香港、上海上市,2007年,公司生产阴极铜5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1亿元,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87位。

公司主要从事铜、金、银、铅锌、钼等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冶炼、加工及相关有色金属产品的生产、销售,并经营来料加工、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

江铜集团是国内铜精矿自给率最高的公司,是国内最大、最现代化的铜生产和加工基地,公司拥有8家矿山(含权益),5家冶炼厂,6家铜加工企业,3家稀散金属生产单位,一家稀土公司以及财务公司、金瑞期货公司、国际贸易公司、物流公司等增值服务体系。

2008年以来,实现了主要资产的整体上市,并建立了以事业部制为基本框架的现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冶金毕业设计氧化铝溶出车间设计范本

冶金毕业设计氧化铝溶出车间设计范本

冶金毕业设计氧化铝溶出车间设计范本一、引言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陶瓷、电子、化工等领域。

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溶出车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本文将围绕氧化铝溶出车间设计展开讨论,提出一套设计范本,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

二、氧化铝溶出车间设计原则1. 设备选型合理:在氧化铝溶出车间设计中,设备的选型至关重要。

应根据生产规模、原料特性、工艺要求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溶出设备,如搅拌槽、过滤设备、输送设备等。

2. 工艺流程合理:氧化铝溶出车间的工艺流程应当合理,能够满足生产需求,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要考虑到原料的处理、溶出、过滤、结晶等环节,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可靠。

3. 安全环保:在设计氧化铝溶出车间时,要充分考虑安全生产同时,要合理设计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自动化程度高:现代化的氧化铝溶出车间应具备一定的自动化程度,能够实现远程监控、智能调控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5. 节能降耗:在设计氧化铝溶出车间时,要考虑节能降耗的问题,选择节能设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能源消耗和原料损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氧化铝溶出车间设计范本1. 设备选型:根据生产规模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搅拌槽、过滤设备、输送设备等。

搅拌槽应具备良好的搅拌性能,过滤设备应具备高效的过滤能力,输送设备应具备稳定的输送能力。

2. 工艺流程:氧化铝溶出车间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溶出、过滤、结晶等环节。

应根据原料特性和工艺要求,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可靠。

3. 安全环保:在设计氧化铝溶出车间时,应考虑安全生产和环设计合理的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自动化程度:现代化的氧化铝溶出车间应具备一定的自动化程度,实现远程监控、智能调控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5. 节能降耗:在设计氧化铝溶出车间时,应考虑节能降耗的问题,选择节能设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能源消耗和原料损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冶金毕业设计

冶金毕业设计

冶金毕业设计冶金毕业设计冶金工程是一门涉及金属材料的开采、提炼、加工和应用的学科,它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冶金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设计是我们在校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冶金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内容以及如何成功完成毕业设计。

首先,冶金毕业设计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毕业设计是将我们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通过毕业设计,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冶金工程的实际操作和技术要求,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毕业设计也是对我们整个学习过程的总结和回顾,是对我们学术成果的展示和证明。

其次,冶金毕业设计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基础,我们需要选择一个与冶金工程相关的问题或课题进行研究。

选题时,我们可以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其次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为我们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然后是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在毕业设计中,我们需要进行实验或模拟研究,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最后是结论和建议。

在毕业设计的结尾,我们需要总结研究结果,提出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要成功完成冶金毕业设计,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关键步骤和技巧。

首先是明确目标。

在开始毕业设计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目标和方向,明确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成果。

其次是制定计划。

制定详细的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然后是深入研究。

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对选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现有的技术进展。

接下来是实践操作。

在毕业设计中,实践操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进行实验或模拟研究,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最后是撰写论文。

毕业设计的最终成果是一篇完整的论文,我们需要将研究过程、结果和结论进行系统的整理和阐述。

在完成冶金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借鉴一些学习资源和工具。

例如,我们可以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和分享经验。

(冶金行业)采矿专业毕业设计样本

(冶金行业)采矿专业毕业设计样本

(冶金行业)采矿专业毕业设计样本葛屯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目录目录1摘要3Summary4第一章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6第一节矿区概况6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7第三节煤层的埋藏特征10第二章井田境界与储量13第一节井田境界13第二节地质储量的计算13第三节可采储量的计算14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15第一节矿井工作制度15第二节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5第四章井田开拓17第一节井田开拓方式的确定17第二节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工作面的配备21 第五章矿井基本巷道及建井计划23第一节井筒、石门、与大巷23第二节井底车场24第三节建井工作计划25第六章采煤方法27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27第二节确定采(盘)区巷道布置和要素28第三节回采工艺及劳动组织28第四节采(盘)区的准备与工作面接替30 第七章井下运输32第一节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的确定32第二节运输设备的选择和计算32第八章矿井提升36第一节主斜井中煤炭运输36第二节副井提升40第三节矿井排水41第九章矿井通风与安全43第一节风量的计算43第二节矿井通风系统和风量分配49第三节计算负压及等积孔50第四节选取扇风机54第五节安全生产技术措施56第十章经济部分59第一节矿井设计概算59第二节劳动定员和劳动生产率61第三节综合评价69第四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69 参考文献71摘要本次设计是开采葛屯煤矿2号煤层,设计图纸共十四张,说明书共十章。

根据采矿工程的需要和特点,重点设计为第四、六、九章,其他如井底车场、井下运输及提升设备仅做一般的选型计算。

葛屯煤矿位于山西省翼城县西部、沁水煤田沁水盆地西南边缘,行政区划属翼城县葛屯镇管辖。

其地理位置为北纬35°38′45″~35°50′00″,东经111°48′45″~112°01′52.5″。

区内交通十分方便。

翼城县乡间公路(三级)从选定的矿井工业场地南缘通过,进场公路直接与该公路相接。

东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东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This manual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the blast furnace workshop design; the second part, translation.
The first part is divided into 10 chapters, the content including comprehensive calculation, design of blast furnace, raw material system, top charging equipment, air supply system (blast system), blast furnace gas system, slag-iron management system, injection fuel system, blast furnace layou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本设计主要的任务是:设计一座年产480万吨制钢生铁和40万吨铸造生铁的炼铁厂。根据国内外大型高炉先进生产技术指标,确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利用系数2.3,焦比315kg,煤比180kg,热风温度1200℃,富氧3%。炼铁厂设计主体包括两座33003的高炉,以及每座高炉对应的四座新日铁外燃式热风炉,一座重力除尘器及其它附属设备。在设计上,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如高风温,喷吹煤粉,干法除尘,环形出铁场等。另外,在炉前设置了除烟罩和其他除尘设备,在噪音大的地方安装消音器,以改善炼铁厂的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设计预计可实现高产、优质、低耗、长寿和环保的综合目标。
3.孙志礼,冷兴聚,魏延刚等.机械设计[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32-33.

【工程】冶金工程毕业设计

【工程】冶金工程毕业设计

【关键字】工程冶金工程毕业设计篇一:冶金专业毕业设计优秀范文摘要本文是以白钨精矿为原料年产1000吨APT(仲钨酸铵)生产车间的设计说明书。

按照一般有色冶金生产车间设计的步骤,文章首先介绍了APT生产的的现状;结合原料特征,通过对APT整个工艺过程生产方法的比较,选择了NaOH高压浸出分解白钨精矿—离子交换法除杂和转型—选择沉淀法分离钨钼—蒸发结晶生产APT;通过对各生产工序金属平衡、物料平衡计算和设备选型,确定了各工序所需原料的量和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数目;并进行了合理的车间配置;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工业三废的产生和危害,提出了三废处理的方案;根据生产过程需要,对车间进行了劳动定员;进而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设计所采用工艺流程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关键词」白钨精矿NaOH高压浸出离子交换APT 设计AbstractThe specification is a workshop of 1000t/y Ammonium paratungstate(APT) produced with scheelite concentrates. Following the general design steps of nonferrous metallurgy workshop,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APT production was first present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aw material ,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sodium hydroxide(NaOH) leaching at high pressure—ion exchange—selectively precipitation to separate Mo—evapor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was selected as the process of APT production. The quantity of various materials in every process were fixed up and the corresponding equipments were designed or selected(include the type, size and number) originated from the result of calculating of the balance of metal and matter. The workshop is reasonably designed. The strategy of dealing with the industrial waste was proposed following the analysis of the source and the harm of the waste. The work force was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producing process. At last, the economic target was analyzed. All thes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process of this design is reasonable and economical.Keywords: Scheelite concentrates; sodium hydroxide leaching at high pressure; ion exchange; ammonium paratungstate; design.第一章文献综述1.1 钨冶金概况自1781年由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以来,钨以其具有熔点高、硬度大、耐磨和耐腐蚀等优良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在冶金机械、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和国防工程等诸多领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冶金工程毕业设计1

冶金工程毕业设计1

摘要近年来随着冶金行业的迅猛发展,事故也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其中高压管失效甚至爆炸导致的事故也时有发生。

高压管道在冶金行业中的主要应用就是转炉余热锅炉的集气烟道等部件,据统计全国约百分之80的转炉都配有余热锅炉。

本文以取自鞍钢集团鲅鱼圈分厂的失效的20G余热锅炉管道为样品,制备成金相观察试样后通过金相显微镜进行金相观察,分析其裂纹和金相组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比对裂纹形式,生长情况,及裂纹周边组织以及对试样的使用环境进行详尽的了解,采用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得出了热疲劳,材料中非金属夹杂以及生产工艺达不到技术要求等为20G在使用过程中失效的原因。

在20G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克服以上失效原因以延长余热锅炉等部件的使用寿命,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词: 管用20钢;余热锅炉;集气烟罩;失效原因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tallurgical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the accidents occurred much frequently, and it makes great harm to the lives and property security of people. And the accidents that the high-pressure pipe failure even explosion have occurred sometimes. What high pressure pipe mainly used in metallurgical industry is the collecting-gas flues of the heat recovery boiler in the converter.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about eighty percent of the converters are equipped with a heat recovery boiler. This paper takes the failed 20G pipe of the heat recovery boilers collected from Ba Yu Quan branch of ANS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RPORATION as an example, makes it a metallographic observation sample, carries out the metallographic observation under the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e and analyze its cracks and the microstructure. By looking up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s to compare the cracks’forms, growth, and the peripheral tissues around the cracks and get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operational environment of the sample. By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micro and macro, it comes to get the reasons why 20G fails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hat are thermal fatigue, the non-metallic in the materials and production process’s failure to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etc. Thus,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20G, it is necessary to overcome the above failure reasons so as to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heat recovery boiler and the other parts, to ensure workers’lives and property securities and to increase the economic benefits.Key words:20G;exhaust-heat boiler;The gas-collecting hood;failure caus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1.文献综述 (1)1.1管用20钢的概述 (1)1.2我国20G钢发展现状 (4)1.2.1电炉冶炼20G钢 (4)1.3余热锅炉的概述 (4)1.3.1余热锅炉在冶金生产中的地位 (4)1.3.2 20G在余热锅炉中应用 (5)1.4课题由来 (6)2.试样的裂纹观察与失效原因分析 (7)2.1试样的宏观观察分析 (7)2.2试样的金相分析 (7)2.2.1试样的金相分析用主要设备 (8)2.2.2金像试样制备方法 (8)2.2.3试样的金相分析过程 (9)2.3试样失效的原因 (10)2.3.1普遍原因 (10)2.3.2试样因短期高温过热烧损 (11)2.3.3试样因长期高温过热裂纹 (12)2.3.4试样材料与工艺方面的原因 (14)2.3.5其他原因 (14)3.结论 (17)4.改进措施 (17)4.1使用涂层 (18)4.2改进吹炼工艺 (18)4.3控制合理枪位 (18)4.4修订检修作业的规章制度 (19)4.5修改炉前操作岗位规程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1.文献综述1.1管用20钢的概述表1.120g钢的化学成分为,%C Mn Si P S0.16~0.24 0.16~0.24 0.35~0.65 <0.040 <0.045加热条件:1200℃加热,保温时间10分钟; 原始奥氏体晶粒平均弦长172μm。

冶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冶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I 页RH 精炼去除微小夹杂物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对钢的洁净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控制夹杂物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作为炉外精炼有效手段的RH 精炼的研究就非常必要了。

主要阐述了洁净钢概况、RH 技术的发展、RH 精炼夹杂物概况和去除夹杂物水模实验研究。

精炼夹杂物概况和去除夹杂物水模实验研究。

实验模型在实验模型在几何相似比λ=1:4、聚丙烯作为模拟夹杂物和NaHCO 3作为模拟CaCO 3的模型上进行水模实验,研究了上升腿中提升气量、模实验,研究了上升腿中提升气量、上升腿浸入钢液深度和向钢包中加入上升腿浸入钢液深度和向钢包中加入NaHCO 3的量对去夹杂物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1)较大提升气量的去夹杂物效果好于较小提升气量的,但是存在一个最优值。

2)从去夹杂物的角度考虑,从去夹杂物的角度考虑,浸入深度存在一个最优值。

浸入深度存在一个最优值。

3)从去夹杂角度,并考虑成本和引入新杂质量等因素。

4)实验中向钢包中加入NaHCO 3对夹杂物的去除有所提升,去除率从78.26%提升到85.41%,去除率提升了7.15%。

关键字:洁净钢;RH 真空精炼;夹杂物;水模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ed industrial products quality of high-end increasing, the cleanliness of steel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est. Control inclusion isan important research target, as an effective means refining outside the furnace of RH is verynecessary to study.This paper expounds the general situation, clean steel RH the progress ofthe technology, RH refining inclusion profile and removing water model experiment researchinclusions. The experiment model in Ansteel the third factory 175t RH-TB as the prototype,the geometric similar ratio(λ) is 1:4, polypropylene as simulation inclusion and NaHCO3 as simulation of CaCO3 on model of water model experiment, the air of the up leg into the liquid steel ladle depth and add to the amount of NaHCO3 to go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inclusion, draw the conclusion is as follows:1) larger gas ascension to inclusion works better than a smaller gas ascension, but there is a mos.2) on the view point of inclusion, immersion depth exist a best value. 3) on the view point of inclusion, and consider the cost and introducing new miscellaneous quality factors, NaHCO3 optimal inputs is 120 mol, equivalent to 806 of the prototype data is mol CaCO3;4) add NaHCO3 to ladle in the experiment to remove the inclusions had increased, from the removal rate 78.26%, rising to 85.41%, removal rate up 7.15%.Key words:Clean steel;RH vacuum degasser;inclusions;NaHCO3;water modeling目 录摘 要 .................................................................................................................................. . (I)I ABSTRACT (II)目 录 .................................................................................................................................. . (I)I 1 文献综述............................................................................................................................. 1 1.1 洁净钢的发展 . (1)1.1.1 洁净钢概况 (1)1.1.2 生产洁净钢的主要技术 (2)1.1.3 RH 精炼炉概况 (3)1.2 RH 精炼的发展 (5)1.2.1 RH 精炼技术发展 (5)1.2.2 我国RH 精炼技术 (6)1.2.3 RH 精炼技术的完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1.绪论1.1概述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钢铁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标志。

要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必须采用适宜的先进技术和合理的工艺制度。

高炉冶炼是获得生铁的主要手段。

本设计的任务就是要设计两座有效容积为3963m3的高炉车间。

本设计过程中的高产、优质、低耗、长寿为宗旨,针对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进行合理的设备造型和方案确定,吸收并借鉴了国内外一些先进技术,并力争达到自动化和机械化,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护环境,并尽力做到能源回收。

1.2高炉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经济技术指标是用来衡量高炉生产户和经济效果的重要参数。

高炉生产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

1.2.1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ηv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是指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一昼夜生产的生铁吨数,即高炉每昼夜场铁量与高炉有效容积之比值。

1.2.2焦比焦比是指每生产一吨生铁所消耗的焦炭量,即高炉每昼夜产铁量与昼夜消耗焦炭量之比。

1.2.3油比、煤比和置换比每吨生铁所消耗的重油量为油比,喷吹煤粉量为煤比。

喷吹的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燃料所代替的冶金焦炭量为置换比。

1.2.4冶金强度和燃烧强度冶金强度是指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每昼夜平均消耗的炭量。

高炉有效容积用系数=冶炼强度/焦比燃烧强度是指每平方米炉缸截面积每小时燃烧的焦炭量,即炉缸截面积与小时消耗的焦炭量之比燃烧强度一般为1.00~1.25t/(㎡·h)。

风机能力大、原料透气性好、燃料可燃性好的燃烧强度可以选大些,否则选低值。

1.2.5休风率%休风率是指休风时间与规定作业时间(即日历时间减去计划大、中修时间)的比值百分数。

休风率反映高炉设备维护和高炉操作水平的高低,先进高炉的休风率在1%以下。

1.3高炉发展趋势1.炉容大型化2.生产高效化1)精料2)高风温3)高压炉顶操作4)喷吹燃料与富氧鼓风5)提高高炉寿命6)加强二次能源回收7)加强环境保护3.高炉自动化1.4本设计采用的新技术:1.无料钟炉顶和皮带上料,布料旋转溜槽可实现多种方式布料。

2.热风炉采用改进型内燃式热风炉,有利于提高风温,延长高炉寿命。

3.炉前水系统采用过滤法。

4.炉体冷却采用软水密闭循环系统。

5.设有余热回收余压发电装置。

6.设有喷吹煤粉设备。

7.采用计算机自动监控系统对炼铁生产各个环节进行监控。

2.高炉车间设计2.1厂址的选择1.确定厂址要做多方案比较,选择最佳者.厂址选择的合理与否,不仅影响建设速度和投资,也影响到投产后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必须十分慎重.厂址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1)要考虑工业布局,有利于经济合作;2)合理利用地形设计工艺流程,简化工艺,减少运输量,节省投资;3)尽可能接近原料产地及消费地点,以减少原料及产品的运输费用;4)地质条件要好,地层下不能有有开采价值的矿物,也不能是已开采区;5)水电资源要丰富,高炉车间要求供水、供电不得间断,供电要双电源;6)尽量少占良地;7)厂址要位于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测风向。

2.本设计对厂址选择如下:1)冶金工厂的原料和成品运输及水电的消耗量很大,厂址应选在靠近铁路接轨站,并应保证接轨的方便和避免复杂的线路建设工程。

应靠近原料、燃料的基地和产品销售的地点。

近水源、电源,以缩短运输距离和管线长度,以减少建厂的投资和运营费用。

2)厂址的面积和外形应能满足生产工艺过程的需要,把所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合理地布置在厂区之内,并应有一定的扩充余地,以供工厂发展之用。

3)厂址应位于城市和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一般应有1000米以上的距离,并应与其他企业不相干扰。

窝风的盆地不宜选择为工厂厂址。

4)厂址应靠近城市和已有的工厂,以便在生活福利和公用设施上互相协作。

5)厂址的地势最好是平坦的,厂址的地表应由中心向四周倾斜,以便使地面水能依自然坡度向外畅流,不需要大量的土方工程。

6)冶金工厂主要的建筑物、构筑物,大多需要较深的基础和地下室,在建筑房屋和构筑物时厂址的土壤不需要复杂的基础工程。

地下水位尽可能低于地下建筑和构筑物基础的深度,并无侵蚀性。

7)厂址不受洪水及大雨的淹没,厂址最低处应该高出河流或海水涨潮的最高水位0.5m。

8)厂址不应位于矿床或已开采的矿坑、溶洞和土崩的地层上,不应布置在各种有机废物、化学废物、舍弃物的附近。

9)厂址应有较容易弃渣的低洼地带。

10)工厂的污水(符合国家环保法规定范围的)应尽量排到城市的下游或取水点的下游。

11)布置厂址时应充分利用地形,不占或少占农田。

2.2高炉炼铁车间平面布置应遵循的原则合理的炼铁车间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原则1.必须有足够运输能力。

2.铸铁机、生铁块仓库、铁水罐修理库的位置要适当。

3.布置紧凑,在保证整个车间内运输的条件下,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节约投资,少占农田。

4.碾泥机室布置在与高炉扩建方向相反的一端,靠近高炉。

5.水渣设施,尽可能采用炉前冲渣水利运送的方案。

在集中处理炉渣时,水渣设施一般布置在高炉到弃渣场的铁路线一侧,并应有水渣外运条件。

6.车间建设,大修与扩建时,施工、作业及设备材料运输不应妨碍其他高炉生产及交通运输。

2.3车间布置形式布置形式主要有一列式布置、并列式布置、岛式布置、半岛式布置。

本设计采用半岛式布置。

半岛式布置使每座高炉都有独立的铁水罐停放线,提高了高炉产品的运输能力。

在铁水罐停放线上设有摆动流嘴,高炉之间互不影响。

铁路线只运输铁水,用大型混铁车运往炼钢车间。

用皮带级上料使炉前宽敞。

热风炉与铁路平行配置,整个布置紧凑。

3. 高炉本体设计3.1炉形设计本设计年产生铁550万吨的高炉车间,年作业率为95%,铁水比重为7.1t/3m1. 确定年工作日: 365×97%=354d日产量: 总P =354105504⨯=15850.144t 2. 确定高炉容积:选定高炉座数为2座,利用系数v η =2.0 ()d m t ⋅3/每座高炉日产量 P =2总P =2144.15850=7925.072t 每座高炉容积 'Vu =v P η =0.27295=39633m 3. 炉缸尺寸:1) 炉缸直径选定冶炼强度 I =0.95 )(3d m t ⋅, 燃烧强度燃i =1.11)(3h m t ⋅则 d =燃i V I u ⨯23.0= 1.11396395.023.0⨯=13.39m 取 d =13.4m 校核 A V u =24.1343963⨯π=26.19 合理 2) 炉缸高度渣口高度z h =227.1d c N P b ⨯⨯⨯⨯铁ρ =24.131.755.010729520.127.1⨯⨯⨯⨯⨯=1.72m 取hz =1.7m 风口高度f h =k h z =51.07.1=3.33m 取f h =3.5m 风口数目 n =2×(d +2)=2×(13.4+2)=30.8 取n =32个风口结构尺寸选取 a =0.5m则炉缸高度 1h = f h + a =3.5+0.5=4.0m4. 死铁层厚度:选取 o h =2.05. 炉腰直径,炉腹角,炉腹高度:选取 dD =1.09 则 D =1.09×d =1.09×13.4=14.61m 取D =14.6m 选取 α =81030'则 2h =αtan 2⨯-d D ='3081tan 24.136.14o ⨯- =4.01m 取2h =4.0m 校核a tan a =d D h -⨯22=4.136.140.42-⨯=6.67 α=81028'9" 6. 炉喉直径,炉喉高度:选取 Dd 1=0.65 则 1d =0.65×D =0.65×14.6=9.49m 取 1d =9.5m选取 5h =2.0m7. 炉身角,炉身高度,炉腰高度:选取β =820则 4h =βtan 21⨯-d D =082tan 25.96.14⨯- =18.14m 取h 4=18.5m 校核β tan β=142d D h -⨯=5.96.145.182-⨯=7.25 β=8208'48" 选取D H u =2.15 则 u H =2.15×D =2.15×14.6=31.39m 取u H =31.5m 求得: 3h =u H -1h -2h -4h -5h =31.5-4.0-4.0-18.5-2.0=3.0m8. 校核炉容:炉缸体积 1V =124h d π =0.44.1342⨯⨯π =564.103m 炉腹体积 2V =)(12222d d D D h +⨯+π=)4.134.136.146.14(0.41222+⨯+⨯⨯π=616.133m炉腰体积 3V =324h D π =0.36.1442⨯⨯π =502.253m 炉身体积 4V =)(1221124d d D D h +⨯+π=)5.95.96.146.14(5.181222+⨯+⨯⨯π=2141.273m炉喉体积 5V =5214h d π =0.25.942⨯⨯π=141.763m高炉容积 u V = 1V +2V +3V +4V +5V=564.10+616.13+502.25+2141.27+141.76=3965.513m误差 V ∆=''u u u V V V -=3963396351.3965-=0.06% < 1%炉型设计合理,符合要求.9. 绘制高炉炉型图:39633m 高炉炉型图 3.2 炉衬设计3.2.1炉底衬砖的设计炉底经常受到炉料、渣、铁的物理及化学侵蚀,还受到鼓风、崩料及坐料的冲击;炉底经常受到1400~16000C 高温铁水的作用,同时受到压力结合起来破坏作用更为严重。

由于温度不均,产生了热应力的作用,使之易开裂;铁水及铅水渗入砖缝后凝固时体积膨胀,可使砖浮起。

本高炉采用陶瓷杯炉底,是提高高炉寿命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在炉底炭砖和炉缸炭砖的内缘,砌筑一高铝质杯状刚玉砌体层。

利用刚玉的高荷重软化温度和较强的抗渣铁侵蚀性能,以及底导热型,是高温等温线高度集中于刚玉砖砌体内。

陶瓷杯起保温和使炭砖免受高温渣铁侵蚀的作用。

炭砖的高导热性又可以将陶瓷杯输入的热量,很快传导出去,从而达到提高炉衬寿命的作用。

这种结构还有利于提高铁水温度。

炉底的具体结构时:首先是3层400mm×400mm的满铺碳砖,上面是5层400mm ×400mm的高铝砖,在高铝砖周围环砌400mm碳砖,再上面是1层270mm厚的烧成铝碳砖,炉底和炉缸部分使用刚玉莫来石砖作为保护砖。

3.2.2炉腹、炉腰及炉身下部的砌筑从炉腹到炉身下部的炉衬要承受煤气流和炉料的磨损,碱金属和锌蒸气的渗透和破坏作用,炉腰以下概要受到高FeO初渣的侵蚀,以及由于温度波动所产生的热震破坏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