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烟雾病 ppt课件

➢穹隆型:颅内外血管通过硬脑膜、软脑膜
上的侧支相沟通
➢后循环型:PCA狭窄或闭塞引起后颅窝代
偿性侧支形成
基底型DSA分期
手术治疗
➢ 直接血管重建术:STA-MCA ➢ 间接血管重建术:颞肌贴敷术、
大网膜贴敷术 ➢日本1994年统计结果:
20%直接重建术、36%间接重建术、 20%联合手术、23%药物治疗
➢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又称 为颅底异常血管网病。是以双侧颈内动 脉末端进行性狭窄或闭塞,颅底异常血 管网形成为特征的一组脑血管病。
➢ 1957年日本学者Takeuchi和Shimizu 首先以颈内动脉发育不良报告。
➢ 1967年Suzuki和Takaku以烟雾病命名
病理学表现
➢>80岁卒中患者r-tPA溶栓疗效更为显著,且严重程度越高,获益更大
国际卒中实验-3(the ThirdInternationalStroke Trial,IST-3)
Sandercock P,Wardlaw JM, Lindley RI, et al. The benefits and harms of intravenousthrombolysis with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within 6 h of acuteischaemic stroke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troke trial [IST-3]): a randomised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1的两个极端
➢青年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005年美国白种人、黑种人20-54岁期间卒中发病率都较以往显著升高
Kissela BM,Khoury JC, Alwell K, et al. Age at stroke: temporal trends in stroke
上的侧支相沟通
➢后循环型:PCA狭窄或闭塞引起后颅窝代
偿性侧支形成
基底型DSA分期
手术治疗
➢ 直接血管重建术:STA-MCA ➢ 间接血管重建术:颞肌贴敷术、
大网膜贴敷术 ➢日本1994年统计结果:
20%直接重建术、36%间接重建术、 20%联合手术、23%药物治疗
➢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又称 为颅底异常血管网病。是以双侧颈内动 脉末端进行性狭窄或闭塞,颅底异常血 管网形成为特征的一组脑血管病。
➢ 1957年日本学者Takeuchi和Shimizu 首先以颈内动脉发育不良报告。
➢ 1967年Suzuki和Takaku以烟雾病命名
病理学表现
➢>80岁卒中患者r-tPA溶栓疗效更为显著,且严重程度越高,获益更大
国际卒中实验-3(the ThirdInternationalStroke Trial,IST-3)
Sandercock P,Wardlaw JM, Lindley RI, et al. The benefits and harms of intravenousthrombolysis with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within 6 h of acuteischaemic stroke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troke trial [IST-3]): a randomised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1的两个极端
➢青年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005年美国白种人、黑种人20-54岁期间卒中发病率都较以往显著升高
Kissela BM,Khoury JC, Alwell K, et al. Age at stroke: temporal trends in stroke
烟雾病PPT幻灯片疾病课件

• Moyamoya病脑出血与其他类型脑出血在临床表现上难以 区分。
五 烟雾病的影像学检查-1
CT及CTA
CTA
• CTA不仅能够显示颈内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willis环 各血管的闭塞和狭窄及闭塞血管附近颅底异常增生血管网, 而且能显示椎-基动脉系统广泛性代偿性供血的增粗、增 大、纡曲延长的侧支循环血管,还可显示病变血管与邻近 骨性结构空间关系
五 烟雾病的影像学检查-2
MRI及MRA
MRA
• 颅脑MRA对烟雾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2%和 100%,MRA和MRI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则达到92% 和100%。
诊断烟雾病首选的无创性检 查手段和有效的随访手段。
五 烟雾病的影像学检查-3
DSA(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DSA虽是有创性检查,但仍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诊断烟雾 病的金标准。
2.后天性多病因性疾病
脑血管造影的动态变化、临床症状、病程在一定时间内呈进行性发 展,尤其是儿童,病程的进展倾向更大。
有许多疾病可导致此病,例如脑膜炎、非特异性动脉炎、多发性神 经纤维瘤病、等均可导致类似的病理改变。
脑血管的异常血管网的特殊变化是由于脑底动脉闭塞后形成的侧支 循环代偿供血的结果。
CT及CTA
头部CT平扫
• Moyamoya病脑梗死特点是梗死多为皮层或皮层下斑点状 或蜂窝状低密度灶,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大及蛛网膜 下腔增宽和脑萎缩;梗死灶可多发也可单发,其面积大小 不一;梗死部位可位于“分水岭”区、大脑前、大脑中或 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基底节区、丘脑区等,但不一定与大 脑的主要动脉供血区域一致。
烟雾病分期
第1期,右侧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ACA)狭窄;B:第2期,左侧颈内动脉末端、大脑中 动脉(MCA)和AcA严重狭窄但远端分支良好;c:第3期,右ACA闭塞,MCA重度狡窄,远端 分支显示不良;D:第4期,右侧ACA和McA闭塞,起源于颈内动脉的胚胎型大脑后动脉 (PCA)狭窄;E:第5期,颈内动脉末端闭塞,逆行性累及到整条颈内动脉,从起始部开始狭 窄;F:第6期,颈内动脉起始段闭塞,颅内血流完全由颈外动脉通过侧支供应
五 烟雾病的影像学检查-1
CT及CTA
CTA
• CTA不仅能够显示颈内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willis环 各血管的闭塞和狭窄及闭塞血管附近颅底异常增生血管网, 而且能显示椎-基动脉系统广泛性代偿性供血的增粗、增 大、纡曲延长的侧支循环血管,还可显示病变血管与邻近 骨性结构空间关系
五 烟雾病的影像学检查-2
MRI及MRA
MRA
• 颅脑MRA对烟雾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2%和 100%,MRA和MRI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则达到92% 和100%。
诊断烟雾病首选的无创性检 查手段和有效的随访手段。
五 烟雾病的影像学检查-3
DSA(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DSA虽是有创性检查,但仍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诊断烟雾 病的金标准。
2.后天性多病因性疾病
脑血管造影的动态变化、临床症状、病程在一定时间内呈进行性发 展,尤其是儿童,病程的进展倾向更大。
有许多疾病可导致此病,例如脑膜炎、非特异性动脉炎、多发性神 经纤维瘤病、等均可导致类似的病理改变。
脑血管的异常血管网的特殊变化是由于脑底动脉闭塞后形成的侧支 循环代偿供血的结果。
CT及CTA
头部CT平扫
• Moyamoya病脑梗死特点是梗死多为皮层或皮层下斑点状 或蜂窝状低密度灶,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大及蛛网膜 下腔增宽和脑萎缩;梗死灶可多发也可单发,其面积大小 不一;梗死部位可位于“分水岭”区、大脑前、大脑中或 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基底节区、丘脑区等,但不一定与大 脑的主要动脉供血区域一致。
烟雾病分期
第1期,右侧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ACA)狭窄;B:第2期,左侧颈内动脉末端、大脑中 动脉(MCA)和AcA严重狭窄但远端分支良好;c:第3期,右ACA闭塞,MCA重度狡窄,远端 分支显示不良;D:第4期,右侧ACA和McA闭塞,起源于颈内动脉的胚胎型大脑后动脉 (PCA)狭窄;E:第5期,颈内动脉末端闭塞,逆行性累及到整条颈内动脉,从起始部开始狭 窄;F:第6期,颈内动脉起始段闭塞,颅内血流完全由颈外动脉通过侧支供应
烟雾病PPT-V1

烟雾病PPT-V1
烟雾病PPT
烟雾病是一种由于吸烟、吸入大气污染物等引起的一类常见疾病。
为
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烟雾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措施,我们
准备了一份烟雾病PPT,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烟雾病的定义
烟雾病是一种由于吸烟、吸入大气污染物等引起的一类疾病。
它造成
了空气污染的人们的健康威胁,是当前环境污染问题解决的重要课题
之一。
2. 烟雾病的病因
烟雾病的主要病因是吸烟、吸入大气污染物等。
吸烟是导致烟雾病的
主要因素,吸入大气污染物也会使烟雾病的发病率增加。
3. 烟雾病的症状
烟雾病的主要症状有呼吸道不适、咳嗽、气促、胸闷、哮喘等。
这些
症状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和工作,需引起重视。
4. 烟雾病的预防
避免吸烟是预防烟雾病的最好方法,同时我们也要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尽量避免在高污染物浓度的地方逗留。
5. 烟雾病的治疗
烟雾病在治疗上,首要的措施就是停止吸烟。
对于咳嗽等症状的治疗,可以考虑使用药物。
同时,病人还需注意饮食营养,尤其要保证充足
的维生素C和其他抗氧化物质的摄入。
以上就是我们准备的烟雾病PPT的主要内容,希望通过这份PPT,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烟雾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知识,保护自己和
家人的健康。
烟雾病ppt成品课件

三、临床表现
TIA 型 反复发生一过性瘫痪或肌力下 降,发作后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有 自发缓解或发作完全停止的倾向。
三、临床表现
梗塞型 急性脑卒中,导致永久性瘫痪、 失语、视觉障碍和智力障碍。
三、临床表现
癫痫型 、临床表现
出血型 由于病理发展不同,可表现 为脑室出血、脑实质出血或蛛网膜 下腔出血,严重者可伴意识障碍。
• 烟雾病呈现儿童和青壮年双峰分布,是儿 童和青壮年最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应该引 起重视。
二、发病机制
• 目前烟雾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 者认为与先天发育和后天多种因素有关。
先天性:临床诊治中经常遇到同家族 中2~3名烟雾病患者,如母子或兄妹有 相似病例。
发病机制
继发于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结核性脑 动脉炎等,损害颅内血管,使血管狭窄 或经血流冲击形成血管瘤破裂出血,在 疾病过程中代偿性生成异常血管网。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烟雾病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目录
1
烟雾病的概述
2
发病机制
3
临床表现
4
辅助检查
5
治疗
6
预后
一、疾病概述
一、疾病概述
•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因脑血 管造影时呈现许多密集成堆的小血管影, 似吸烟时吐出的烟雾,故名烟雾病。
一、疾病概述
• 烟雾病最早于1955年由日本的清水和竹 内描述,1966年由铃木命名,Moyamoya 是日语“烟雾”的发音。
• 该病是一组以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 中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脑底出现异常 的小血管网为特点的脑血管病。
烟雾病诊断与治疗PPT

定期复查: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复查,包括脑部MRI、脑血管造影等 随访: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康复训练: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语言、认知、运动等功能训练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患 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家庭支持: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患者 的康复与预防,提供情感支持
手术方式:血管重建手术,如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血管内支 架置入术等
手术目的:改善脑血流,降 低脑梗死风险
手术适应症:烟雾病患者,尤 其是有脑梗死病史或高危因素
者
手术风险:手术风险较高,可 能发生脑出血、脑梗死等并发
症
术后护理:注意血压、血糖等 指标,定期复查脑血管情况
药物治疗:使 用抗凝血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
PART FIVE
康复目标:提高生活质量,恢复身体功能 康复方法: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等 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康复效果: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复发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免疫等
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血管 炎性改变
诊断标准:符合上述临床表现、影像学、实 验室和病理学检查结果,可诊断为烟雾病。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有家 族史、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 因素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是否有头 痛、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影 像 学 检 查 : 进 行 C TA 或 M R A 检查,观察脑血管情况
护理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日常护理, 如饮食、运动、睡眠等
烟雾病ppt课件

3.细胞因子分泌异常: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及血小板衍生生 长因子等较正常人群发生明显改变
4.弹性蛋白异常堆积:
导致血管内膜增厚。
6
病理
在烟雾病患者中,血管狭窄发生于颈内动脉 远端并且经常累及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 近端。
颅内狭窄段血管表现为内膜增厚、内弹力层 不规则扭曲和折叠、中层平滑肌变薄或缺失
10
缺血症状
烟雾病的脑缺血症状通常与颈内动脉和大脑 中动脉供血的脑区相关,这些脑区包括额叶、 顶叶和颞叶。轻偏瘫、构音困难、失语和认 知障碍也常见。病人还可能有抽搐、视觉缺 损、晕厥或可能被误认为是精神疾病的个性 改变 。
缺血症状有可能是暂时的或不变的。一次普 通的儿童期事件如哭闹引起的过度换气,有 可能引发 TIA或卒中。用力甚至小手术的麻 醉诱导,可引起脑缺血的症状和体征。
11
病例一 女性,28岁,烟雾病 1年前突发左侧肢体无力
12
右侧点状皮层下梗塞
13
病例2 女性 ,39岁,反复大脑半球梗塞 全脑DSA: 双侧颈内动脉闭塞,颅底有广泛烟雾状血管 增生。
14
血管造影显示:
左侧颈内动脉闭塞,颅底烟雾状血管增生。
右侧颈内动脉供血一前交通动脉瘤
15
出血症状
颅内出血在烟雾病成年病人中常见,但也有 人描述过儿童中的颅内出血。出血的部位可 能在脑室内、脑实质内(经常在基底节区)或 蛛网膜下。
铃木分期
分期 1期
脑血管造影表现 双侧颈内动脉虹吸段狭窄,无烟雾状血管
2期
烟雾状血管开始出现
3期
烟雾状血管增加
4期
烟雾状血管开始减少
5期
烟雾状血管明显减少
烟雾病LIYANG课件-PPT

烟雾病如何治疗:3
• 故大多数学者采用由日本学者松岛善治先生 1979年发明的EDAS间接吻合法,即将颅外血 管越过颅骨和硬脑膜屏障引至颅内而促进脑皮 层的供血,该法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日本有儿 童期患者因烟雾病经手术治疗后完全恢复正常 生活,考上了著名的东京大学
烟雾病预后:
•
儿童患者由于反复发生脑梗死,虽大部分
特有的一种疾病,以后在亚洲其他国家、白种
人、黑种人和少数高加索人中均有发现。
•
因本病是危机儿童及青少年的严重的脑血
管病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
烟雾病的发病率 :1
• 烟雾病是日本人最早发现的曾被认为是日
本人特有的一种疾病,随着1962年Subirana报 告第1例非日本人烟雾病患者以来,世界各地均 有烟雾病发病的报道,但主要发生于黄种人, 发病率最高的是日本、其次是韩国和中国等东 南亚地区。
内 容介 绍
1. 什么是烟雾病: 2. 烟雾病简史: 3. 烟雾病的发病率: 4. 烟雾病的临床特征: 5. 辅助检查:
6. 烟雾病的病因: 7. 烟雾病诊断标准: 8. 烟雾病如何治疗: 9. 烟雾病预后: 10.烟雾病的护理:(略)
什么是烟雾病:
•
烟雾病又称为Moyamoya 病,又称脑底异常
可以恢复自理生活,但一些病人可出现智能低
下、心理障碍和人格的改变而不能适应社会或
学校的生活。
•
成年病人反复多发颅内出血,预后不佳。
烟雾病的护理: 3)MRI及MRA 烟雾病的脑梗死病灶通常较
DSA特点:(1)颈内动脉末端和大脑前或中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 烟雾病如何治疗:
优势半球病变多发者可出现假性球麻痹、精神障碍、智力减退和痴呆。
的脑缺血和代偿扩张的烟雾状血管破裂诱发的
烟雾病的诊断及治疗PPT.

1级,颈内动脉末端狭窄(A);2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B)
Suzuki 血管6级分级标准
3级,脉络膜前动脉和(或)后交通动脉轻度扩张(C) 4级,脉络膜前动脉和(或)后交通动脉明显扩张(D,黑箭 头),且通过异常新生的血管吻合支(D,白箭头)
Suzuki 血管6级分级标准
5级:眼动脉以远闭塞(E,箭头) 6级:且经双侧颈动脉造影证实颅底存在颈内动脉起始部争眼动脉段血管严重塌陷或闭塞 (F,双黑箭头),由颈外动脉分支(如脑异常新生血管网;(2)年龄≥18岁; 膜中动脉及 颞浅动脉)(F,单黑箭头)提供大脑前循环的大部分的血液(F,白箭头)
临床分型
①TIA型:最多见,约见于全部特发性烟雾病的70%。临床特 点是反复发生一过性瘫痪或力弱,多为偏瘫,亦可为左右交替 性偏瘫或双偏瘫。发作后运动功能完全恢复。病程多为良性, 有自发缓解或发作完全停止的倾向。极少数病例伴有半身惊厥 发作、头痛或偏头痛。罕见一过性感觉障碍、不自主运动或智 力障碍。
梗死型烟雾病缺血灶分布模式与Suzuki分级的关系
G为45岁男性,于左 侧枕叶皮质下发生脑 梗死,血管级别为4 级
梗死型烟雾病缺血灶分布模式与Suzuki分级的关系
H为57岁女性,于右侧枕叶皮质区发生脑梗死,血管级别5级 I为45岁男性,于左侧颞叶及枕叶区发生脑梗死,血管级别5级
排除标准: 1、仅单侧病变;2、合并以下疾病:动脉粥样
硬化、颅内感染、头部放疗、甲亢、糖尿病、 高血压(moyamoya syndrome)
Suzuki 血管6级分级标准
4级,脉络膜前动脉和(或)后交通动脉明显扩张, 且通过异常新生的血管吻合支逆向供应大脑前循环 区域的血供,基底节区新生血管网减少。除大脑前 动脉及大脑中动脉明显受累,后循环亦可受累;
Suzuki 血管6级分级标准
3级,脉络膜前动脉和(或)后交通动脉轻度扩张(C) 4级,脉络膜前动脉和(或)后交通动脉明显扩张(D,黑箭 头),且通过异常新生的血管吻合支(D,白箭头)
Suzuki 血管6级分级标准
5级:眼动脉以远闭塞(E,箭头) 6级:且经双侧颈动脉造影证实颅底存在颈内动脉起始部争眼动脉段血管严重塌陷或闭塞 (F,双黑箭头),由颈外动脉分支(如脑异常新生血管网;(2)年龄≥18岁; 膜中动脉及 颞浅动脉)(F,单黑箭头)提供大脑前循环的大部分的血液(F,白箭头)
临床分型
①TIA型:最多见,约见于全部特发性烟雾病的70%。临床特 点是反复发生一过性瘫痪或力弱,多为偏瘫,亦可为左右交替 性偏瘫或双偏瘫。发作后运动功能完全恢复。病程多为良性, 有自发缓解或发作完全停止的倾向。极少数病例伴有半身惊厥 发作、头痛或偏头痛。罕见一过性感觉障碍、不自主运动或智 力障碍。
梗死型烟雾病缺血灶分布模式与Suzuki分级的关系
G为45岁男性,于左 侧枕叶皮质下发生脑 梗死,血管级别为4 级
梗死型烟雾病缺血灶分布模式与Suzuki分级的关系
H为57岁女性,于右侧枕叶皮质区发生脑梗死,血管级别5级 I为45岁男性,于左侧颞叶及枕叶区发生脑梗死,血管级别5级
排除标准: 1、仅单侧病变;2、合并以下疾病:动脉粥样
硬化、颅内感染、头部放疗、甲亢、糖尿病、 高血压(moyamoya syndrome)
Suzuki 血管6级分级标准
4级,脉络膜前动脉和(或)后交通动脉明显扩张, 且通过异常新生的血管吻合支逆向供应大脑前循环 区域的血供,基底节区新生血管网减少。除大脑前 动脉及大脑中动脉明显受累,后循环亦可受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8
发病机理
烟雾病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主要病理改变是颈内动脉内膜弹力纤维增生,逐 渐使颈内动脉管腔狭窄,最终发生闭塞。血管内膜的病变多发生在颈内动脉 的末端,大脑前及大脑中动脉的起始段,偶尔波及到大脑前和大脑中动脉主 干以及颈外动脉,乃至身体其它部位的血管。因这些颅内供血动脉血管内膜 增厚、管腔狭窄导致脑血流量减少,为补偿脑血流量的减少,脑底及脑表面 的细小血管代偿性扩张,形成了烟雾状血管。当代偿性血管扩张形成增加脑 血流的速度小于因脑供血动脉狭窄脑血流减少的速度时,即产生了脑缺血症 状、出现脑梗塞、脑萎缩、脑软化等。
随着年龄的增大,扩张的血管可进行性变细,数量减少,狭窄动脉增加。
;
21
侧支循环
第一条旁路: “脑底moyamoya”,包括异常扩张的穿支动脉,如位于基底节和丘 脑的豆纹动脉及丘脑穿通动脉。
第二条旁路:扩张的脉络膜前动脉和后胼周动脉,这为大多数Moyamoya病患者提供 了侧支循环。
第三条旁路:“筛骨 moyamoya” , 包括扩张的筛前和筛后动脉,起到重要的侧 支旁路代偿功能,其主要源自眼动脉到大脑前动脉的各分支。
烟雾综合征由已知病因(如动脉硬化,动脉炎 唐氏综合症 各种神经皮肤综 合症 甲亢 等)引起的类似烟雾病的疾病状态,称为烟雾综合征(Moyamoya Syndrome)。
2012年日本烟雾病指南的定义为:烟雾综合征是指表现为颈内动脉末端狭窄 或者闭塞或者合并大脑前或/和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出现异常血管网并且伴有一 种基础疾病。在单侧烟雾病中,如果存在基础疾病,我们也可将其称之为 “烟雾综合征”。
Moyamoya 病 1997年日本Moyamoya病研究委员修订了Moyamoya病诊断标准
;
15
欧美少见,亚洲多发,日本:3/100000,美国0.86/100000 亚裔:黑人:西班牙人:白人:4.6:2.2:0.5:1 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亦可见于成人,以5岁和40岁左右为两个高发年龄组; 女:男 2:1 烟雾病患者8.82 %-12.1%有家族史。
;
16
病因
目前有关此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因其在同胞间的发病率比普通人高出 42倍,患者子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出37倍; 最近又发现烟雾病的发生与3号染色体3p24.2-26;6号染色体D6s441及17号染色体 的基因异常有关。故有些学者认为烟雾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
17
烟雾病与烟雾综合征
烟雾病
;
13
概述
烟雾病是以颈内动脉虹吸部或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缓慢的进行性的自发 性狭窄或闭塞、并在脑底出现异常的小血管网为特点的一种脑血管病。 在脑血管造影时,脑底异常小血管网呈现出类似吸烟吐出的烟雾,烟雾的日 语为“moyamoya”,故名烟雾病。
;
14
烟雾病
1955 年,日本学者首先报道了MMD 的脑血管造影情况 1969 年,Suzuki 和Takaku 根据脑血管造影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将其命名为
;
19
病理生理
(1)大脑基底部的大血管闭塞或极度狭窄—脑缺血: 颈内动脉分叉部、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起始部的脑底动脉环管腔狭窄、
闭塞;
;
20
(2)异常血管网——脑出血 主要位于脑底部及基底节区,异常血管网为来自Willis环前、后脉络膜动脉,大
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扩张的中等或小的肌型血管,管壁变薄, 扩张,数量增多,易破裂出血等.
(1)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平均18.4岁,多见于儿童及少年,急性亚急性起病 (2)临床表现为脑梗塞、TIA等,常有多次卒中发作史。 (3)前驱症状有头昏,头痛,肢体麻木,瘫痪,精神不振,言语不清等,可表 现为肢体交替性瘫痪,多为不全瘫,也有全瘫。优势半球病变可出现失语,病 灶多发者可出现假性球麻痹,精神障碍,智力减退或痴呆,约40%的患者伴有癫 痫发作。
第四条旁路:“穹窿moyamoya”,Moyamoya病可造成从颅顶部硬膜血管到软脑膜血 管的异常血管网状吻合,称之为“穹窿moyamoya” 。通常可见于进展型的 Moyamoya病患者。
;
22
侧支循环示意图
;
23
病理
病变血管内膜明显增厚, 内弹力层弯曲, 间质萎缩变薄, 血管壁上出现附壁血栓及脂质沉积等现象。
;
24
病理
A :狭窄的双侧大脑中动脉,右侧为重。B:Moyamoya病引起的急性梗塞
(黑箭头),陈旧梗塞(白箭头)
பைடு நூலகம்
;
25
病理
;
26
病理
;
27
分型
松岛将烟雾病的临床症状从轻到重分为6型: I型(TIA型); II型(频发TIA型); III型(TIA梗塞型); IV型(梗塞TIA型); V型(梗塞型); VI型(烟雾状血管破裂型或其他类型)。
;
29
颈内动脉闭塞 引起的脑缺血
轻者表现为 短暂性一过性脑缺血、 头疼、癫痫、肢体无力、 感觉异常及视力视野改变等
症状
代偿扩张的 烟雾状血管 破裂诱发的
脑出血
重者则 以脑梗塞或脑出血起病
而危及生命
;
30
烟雾病分型 10%
30%
30% 30%
;
缺血TIA型 梗死型 出血型 癫痫+其他
31
1.脑缺血
;
28
临床表现
烟雾病的症状表现为因颈内动脉闭塞引起的脑缺血和代偿扩张的烟雾状血
管破裂诱发的脑出血两种类型 。
最常见临床类型:
TIA;最多见,约见于全部特发性烟雾病的70%。 脑梗塞;
癫痫发作:
脑出血,特别是不典型部位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部分烟雾病病人无临床症状;在常规MRI或DSA意外发现。
烟雾病临床和影像诊断 liugr
;
1
男性, 20 岁 突发剧烈头痛1小时
;
2
脑室穿刺引流后增强 CT
;
3
MRI
;
4
MRA
;
5
;
6
病例2 F、38Y,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24天
;
7
MRI
;
8
;
9
病例1 DSA
;
10
病例2 脑底异常血管 网
烟雾病
;
11
;
12
概述 病理 分型、分期 临床表现 影像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
32
2.脑出血
(1)发病年龄多较缺血组晚,平均33.1岁,青壮年为多。 (2)多以头痛、恶心呕吐起病,可伴意识障碍。 (3)血压多正常,发病突然,常见: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及脑 叶出血,共占本病颅内出血的78%-90%,少数为壳核出血,丘脑出血及尾核头 出血,故MMD引起的颅内出血多为部位体征不典型的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