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谊伶名师工作室:观摩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大赛

合集下载

创新务实 锐意进取——“首届全国中学物理名师教学大赛”观感

创新务实 锐意进取——“首届全国中学物理名师教学大赛”观感

自 己 解 决 的 各 类 问 题 和 技 巧 ,在 问 题 解 决 中 既 丰 富 了 感 性 认 识 , 培 养 了 实 验 操 作 技 能 和 良好 的 科 学 态 度 。 又
课 堂教 学实 例 的呈现 ,反映 出 了各 省市 教学改 革 的先 进 经 验 和 改 革 成 果 ,是 广 大 中学 物 理 教 师 对 教 学 改 革 成 果 的 一 次 综 合 汇 演 ,为 课 程 改 革 教 学 提 供 了 优 秀 的 研 究 素 材 和 参 照 坐 标 。 师 们 针 对 课 程 内 容 特 点 、 同 教 不
示 现 象 , 师 们 仍 然 将 其 巧 妙 地 引入 课 堂 , 学 生 亲 自 名 让 操 作 。 一方 面符 合初 中生的 认知 水平 和学 习心 理 , 这 另
此 谈 几点感 受 , 望 和各 位 中学物 理 教 师有所 交 流 。 希

一 方 面 又 提 高 了 学 生 参 与 的 积 极 性 ,有 效 培 养 了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这 些 实际操 作 中 , 生 会遇 到很 多需要 在 学

教 学有 法 。 无 定 法 。 在得 法 教 贵
在 这 次 比 赛 中 ,评 委 对 六 十 节 来 自 各 省 市 的 比 赛 课 给 予 了 很 高 的 评 价 ,被 认 为 是 当 前 课 改 后 高 水 平 的
中 的 观 摩 交 流 以 及 专 家 对 参 赛 课 的 点 评 ,我 对 课 改 以 来 的中 学物 理课 堂 教学 有了 更 高更新 的 认识 。以下就
从 观 念 上 改 变 了 对 教 学 模 式 评 价 的 认 识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平 时 我 们 认 为 很 不 起 眼 的 小 实 验 或 人 人 皆 知 的 演

工作室报道:专家讲学报道

工作室报道:专家讲学报道

赵谊伶名师工作室:从物理学的方法价值感悟“万物之理”的智慧2010-12-10 作者(来源):工作室学员曾鸿(龙苑中学)12月8日下午,在区教师进修学院2号楼203教室,赵谊伶名师工作室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朱鋐雄教授为名师工作室学员作专题报告,聆听本次报告的还有区初中物理学科德育基地学员和35岁以下物理青年教师共计60余人。

朱教授首先将物理科学与物理课程做了一个比较:作为一门科学,物理学告诉人们什么是物理学、为什么要研究物理学?研究物理学的价值。

而作为一门课程,物理课程告诉学生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怎样通过定律定理来揭示物质世界的奥秘、物理思想和方法如何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然后引出南宋朱熹“天人一物,内外一理”的论述得出一个结论:即今天的物理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物之妙理妙在何处、怎样感悟物之妙理、以及思考物之妙理有什么用?朱鋐雄教授指出:物理学作为自然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从三维教学价值的角度来看,物理教师的责任包含传授知识、弘扬科学和传承文化三个方面;对应的学生学习的价值则包含掌握知识、理解科学和发展文化。

可以说,物理学思想和方法作为认识论的一部分始终渗透在物理教学的全过程中,我们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受到物理学所包含的思想和方法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朱教授通过两个案例的讨论,各小组教师发表自己对于资料中的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列表,说明自己罗列的依据等,朱教授或肯定或追问,把大家隐含在分析过程中的逻辑方法一一揭示,随后通过两道习题的讲解说明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运用科学方法论的实践智慧。

作为人类的理智活动和对自然认识的知识形式,物理学包括概念、逻辑和经验三大要素,相应地逻辑方法论和实验方法论和概念方法论就构成了科学方法论基础的三大支柱。

“杨振宁是物理学家;李振道是物理学家;因此,杨振宁就是李振道。

——这个结论对吗?为什么?”,借助这样的案例,朱教授重点介绍了逻辑方法论中演绎推理方法的形式逻辑三段论的基本原则,强调了逻辑结论中“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之间的关系,结论不会超出大前提。

第九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在重庆市举行

第九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在重庆市举行

第九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在重庆市举行2010年11月21-25日,第九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在重庆市举行。

本次大赛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重庆市物理学会和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重庆市育才中学、重庆市天宝实验学校、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和重庆市杨家坪中学联合协办。

这项大赛是中国物理学会在中学物理教育方面的一项全国性的重要活动,每两年一届。

为全国中学物理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研究、推广新课程理念、开展物理教育现代化改革的一个广阔的舞台;为高等师范院校物理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多维空间;为建设研究型中学物理教师队伍,发现和培养优秀青年物理教师创造了有益的氛围;并通过这一平台加强了中国物理学会与全国广大中学物理教师和物理教育工作者之间的联系。

大赛本着“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场面壮观,实战性强,每位选手现场讲课,是对其综合素质的严峻考验。

一、第九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组委会及其工作机构(1)大赛组委会顾问:陈佳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赵凯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李天安重庆市科协副主席主任:陆果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吴祖仁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杨再石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谷冬梅中国物理学会副秘书长李芳昱重庆市物理学会理事长马勇重庆市物理学会秘书长万明春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仁杰重庆市九龙坡区教育委员会主任秘书长:刘锋《物理通报》杂志社副秘书长:汪勃重庆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周智良重庆市物理学会理事孟卫东清华附中特级教师委员:马勇、钟及龙、李亮、张成、任权民、關啟佳、梁树森、蔡铁权、徐淀芳、郑军、唐伟、刘锋、陶昌宏、李春密、何蓁、陈锋、庄起黎、黄国雄、汪勃、高杰、龚廉光、黄国雄、王建忠、赵坚、孟卫东、吴江滨、方贵荣、郭金、武淑清、黄晓标、李群、南冲、许晓林、梁旭、刘钢、邱小文、刘岩华、鲁玉星、罗国忠、罗基鸣、宋树杰、梁放、孙宝英、汪海、周智良、王新华、肖增英、汤清修、杨思锋、姚跃涌、战青、张艳香、陈松、王占庄、徐建国、黄炎、李金龙、霍晓宏、梁振义、赵仲凯、谷明杰、聂士胜、韩雅君、朱轶男、钟鼎、杨玉胜、耿昌怀、韩彪、马慧、马建国(2)大赛组委会工作机构①评审委员会主任:梁树森副主任:蔡铁权、刘锋、陶昌洪、唐伟、汪勃委员:庄起黎、梁亦星、何蓁、高杰、赵坚、孟卫东、黄国雄、王建忠、龚廉光、姚跃涌、方贵荣、刘岩华、邱小文、黄晓标、汤清修、汪海、鲁玉星、战青、陈松、许晓林、罗基鸣、李群、王占庄、徐建国、王新华、文亮、徐渝生、叶远②会务工作委员会主任:周智良副主任:马建国、王开明、潘波、党忠良、谭其东、胡伟、彭安国、陈文莉委员:葛晓灵、陈廷国、蒋南陵、李强、李永文③宣传工作委员会主任:孟卫东副主任:马建国委员:陈远霞、刘佳、马瑶、王荣芳、周曦、王敏、王海权、石韬、袁财容、刘美妙、卢玲巧、袁杰、李骏、黄秋妍④赛场负责人初中A赛场(天宝大礼堂)负责人:唐伟,重庆联络人:杨柯初中B赛场(天宝多功能厅)负责人:庄起黎,重庆联络人:李元媛高中A赛场(育才学术报告厅)负责人:蔡铁权,重庆联络人:肖洪波高中B赛场(育才艺术团活动室)负责人:陶昌洪,重庆联络人:廖正武二、会议筹备(1)大赛承办单位的确定2008年11月18日,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期间,在天津召开了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会议,重庆市教科院、黑龙江教师进修学院和深圳教研室提交了第九届教师教学大赛的承办申请并作陈述。

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范其一

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范其一

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范其一一、师德表现范其一老师在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在政治上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并于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平时,他积极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主动向党支部要求参加社区文明岗的值勤工作。

他积极参与单位的义务献血工作,主动报名,并于2001年、2005年、2009年和2019年参加义务献血。

他积极参与社区、学校的各项募捐工作和爱心活动。

他还曾经主动报名去郊县支教。

范老师深信“爱是教育的基础”,在教育教学中,范老师始终将对学生的爱放在心中,与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他注意物理学科德育的渗透,教会学生养成团结协作、探索真理的精神。

二、掌握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情况范其一老师的业务扎实、工作能力强,是学校中青年教师中的骨干。

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表现得到了领导、同事、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认可。

1、教育工作范老师从走出大学校园起就一直担任班主任,十几年如一日。

他善于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并推陈出新,建立起了富有自己特色的班主任工作方法。

在孩子们眼中他既是严师,又是朋友。

自2008年至2018年,范老师一直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或副班主任。

他通过对毕业班学生行为规范和心理状况的研究,总结、归纳出了一套毕业班班主任工作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申报了市级课题,继续进行研究。

他的带班能力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各种基础的班级到了他的手中,都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

这几年来,他所带的班级在中考中都考出了优异的成绩,成为了一位受家长、学生欢迎的优秀班主任。

为了让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能力更上一个层次,范老师于2011年参加了上海市骨干班主任德育实训基地的选拔,并顺利成为了基地学员,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学习。

在此期间,在导师黄静华和陈镇虎的教导下,范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表现又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2011年,他前往北京,代表上海市参加了全国骨干班主任国培计划,并在结业式上代表全国的初中班主任发言。

2013年,他在徐汇区学术节的班主任专场上进行了个人展示。

全国初中物理优质课评比结果

全国初中物理优质课评比结果

全国初中物理优质课评比结果近日,全国初中物理优质课评比结果揭晓,各地优秀物理教师的辛勤付出和创新教学方法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

本次评比由全国教育部主办,旨在推广先进的物理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评比结果显示,优秀的物理课程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丰富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问题。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和概念,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突出学科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优秀的物理课程注重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和工程技术联系起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秀的物理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开放性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合作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优秀的物理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在课堂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尊重科学事实,理解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参与到物理学科的学习和探索中。

全国初中物理优质课评比结果表明,优秀的物理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用性和应用性、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这些课程将物理学科与实际生活和工程技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价值观。

通过这些优秀的物理课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 赵谊伶
例: • 1)引导学生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做功和热 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方面的差别。 •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电阻的大小 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 系。
教学目标 赵谊伶
教学目标的陈述
• 明确行为指向 陈述要明确具体,要可以观测。 尽量避免用含糊的、不切实际的、 不确定的语言。
教学目标 赵谊伶
(一)教学目标的陈述
• • • • 1.为什么要陈述课堂教学目标 2.课堂教学目标如何陈述 3.课堂教学目标领域 4.课堂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说 明 • 5. 课堂教学目标陈述要四个明确
教学目标 赵谊伶
2.课堂教学目标如何陈述
•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
结果或标准。 • 教学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经过教学之后,将 能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
教学目标的陈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明确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 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 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教学目标 赵谊伶
• 会查阅密度表。 • 探究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正 确处理实验数据。 • 通过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对照实 物说出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行为主体 ②行为条件 ③行为指向 ④表现程度
教学目标 赵谊伶
(一)教学目标的陈述
• “力的作用”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 ①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受 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 ②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③领会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含义。 •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力的初步概念的建立过程来培养学生观察、分 析、概括物理现象的能力。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促使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引导他们去观察、发现、 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酒泉五中举行“‘121’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验阶段性工作总结暨经验交流会”活动。

酒泉五中举行“‘121’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验阶段性工作总结暨经验交流会”活动。

酒泉五中举行“‘121’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验阶段性工作总结暨经验交流会”活动。

酒泉五中举行“‘121’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验阶段性工作总结暨经验交流会”活动。

酒泉五中举行“‘121’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验阶段性工作总结暨经验交流会”活动近日,酒泉第五中学,举行“酒泉第五中学‘121’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验阶段性工作总结暨经验交流会”,这是我校启动“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工作以来的一次教育理念的智慧碰撞,也是一次教育情怀的沟通交流。

活动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教研室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我校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主要包括课堂观摩、导学案评选、学生作业评比,教师经验交流等。

这不仅是对我校“121”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阶段性工作总结,也是展示我校课改成果的一个平台,对深入探索“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广大教师驾驭新型课堂的教学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促进学校特色教研活动的开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刘锡邦)酒泉市第一中学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酒泉市第一中学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二一三年七月十九日)我校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已历时三年,三年来,我们围绕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做了大量周密、细致的工作,探索出了适合我校实施新课程的路子,总结出了实施新课程的一系列好的做法,积累了新课程实施较为丰富的经验,新课程实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同时,新课程实施是一项全新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因此,新课程实施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在新旧课程转换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困惑与疑虑。

为了探索一条适合我校实情的课改之路,为了将新课程实验、实施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为了破解课改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为了进一步求解工作中的困惑与疑虑,现就我校新课程实施三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新课程与旧课程在育人目标、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及结构、学生管理、德育内容及学生评价方式等方面有显著区别。

改革评比机制,充分发挥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的强大功能

改革评比机制,充分发挥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的强大功能

验和能力的庄严舞台 . 每一位来 自各地参赛 的青年
教师 , 都要面对陌生的学生群体 , 面对数百位 同行和 专家评委现场作课 , 以, 所 大家称赞 “ 大赛是原汁原 味的课堂教学能力 的展 示” 正 因为如此 ,2年来 , . 1
各地参赛 的热情越来越高, 不但 派出最优秀的选手 ,
教师, 然后经各省、 、 市 自治区评 比选送初 、 中青年 高
物理教师各一名参加全 国比赛 . 这种做法充分地体 现了大赛的群众性 、 体现 了民主 、 公开 、 公正 、 公平 的
原则 , 从而赢得了各地广大物理教师 的信任并积极
参与, 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 , 在全
国广大中学物理教师中产生 了越来 越大的影响 , 已 成为全国范围 内中学物理教 学研究 交流 的广阔平 台, 成为全 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展示智慧 、 才华、 经
而且还竞相组织教师观摩 团到会学习 , 致使大赛规 模达千人之多, 发展成为两年一度 , 国中学物理学 我
界 最壮 观 , 气 指数最 旺 , 响最 大 的群众 性 中学 物 人 影
用, 如何使大赛成 为师范院校物理教育专家 和研究
生, 研究物理教育的一笔宝贵财富 , 从而最大程度地 发挥其社会功能 , 总之 , 如何 使每一届全 国中学物理
教 师就 有 3 评语 , 场 公 布 , 必 然 创 造 浓 厚 的 0个 现 这
这是一些极具研究 和宣传价值 的问题 . 希望全 国广
大物理教师和各级教育部门能对这些问题给予进一
步重视 和研究 . 在 基础教 育课 程 标准 实验 向全 国纵 深发 展 的今
研究氛围, 极大地推 动大赛 的研究交流 . 四, 第 为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谊伶名师工作室:观摩全国教学大赛,提升学员专业素养
为了能学习优秀教师的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经验,进一步推进徐汇区中学物理课程改革,探索区域性物理学科有效教研的措施,同时,帮助工作室学员拓展视野、提升能力,2011年11月21日至25日,赵谊伶名师工作室学员参加由上海市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组团的第六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观摩活动。

本次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的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是由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一次全国性教学比赛,大赛主题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包括“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录像片段展示”、“现场评课”等项目。

赵谊伶工作室学员全程观摩大赛,听取参赛选手的交叉点评,并聆听专家现场点评。

赵谊伶名师工作室学员张美兰、贾丽浈、肖洁、陈敏、戴蔚勤、曾鸿、蔡科等在三天的赛程中,分组观摩了62节全国物理教师的参赛课,62节参赛课涵盖了初二、初三的重要课题,在观看录像、听参赛教师交叉点评之后,赵谊伶工作室学员间常常利用间隙就所听的课举行小组交流与点评,交流中既评参赛课也评论参赛选手交叉点评时的针对性,这为参加11月30日徐汇区物理青年教师实验大赛骨干教师现场点评比赛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11月25日上午,学员们聆听了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苏明义《搭建全国交流平台,推进物理课程改革》的专家辅导报告,苏老师在报告中回顾了2001年以来十年课改成果以及6届大赛的主题,并剖析了每一届大赛中看到的课改成就,还就本次大赛参赛教师的表现提出了对评课的思考。

苏老师从课程标准的5大理念中重点介绍了本次大赛主题“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内涵,提出了如何落实课改理念的若干策略。

此外,学员们还聆听了大赛组委会专家、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理事长、北师大物理系教授郭玉英同志对本次参赛课的点评。

通过专家的点评,学员们能站在更高的起点对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改革进行思考和探索。

短暂的大赛观摩活动虽然结束了,学员们在观摩活动中的所见所思所悟将持久地渗透到今后的课堂教学中。

作者、摄影:曾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