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趋势 ()

合集下载

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进展

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进展

1 轻骨料 混凝 土
轻骨料混凝土 ’ Lgt i t grgt Cnrt, ( i g g a oce 简称 L C , h We h A e e e WA ) 也称轻集料7 凝土 , 昆 指用轻骨料 、 普通砂( 或轻砂 ) 水 泥和水配制 、
而 成 , 表 观 密 度 不 大 于 1 5 g m 干 0k/ 的混 凝 土 。 9
采用轻骨料混凝士代替普通混凝 土可以减轻结 构 自重 , 如采
用轻 骨料 混 凝 土 较 普 通 混 凝 土 可 以 减 轻 楼 板 自重 的 2 % 一3 % , 0 0
梁交界面相对滑移微分方程 , 得到不 同工况下 的钢 板 与轻骨 料混 凝 土 组 合 梁 滑 移 计 算公 式 , 通 过 试 验 对 其 进 行 验 证 。 并 刘寒 冰等在此研究 领域 也做 了大量 工 作 : 利用 能量 变分 法 , 建立 丁钢一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翼板有效 宽度 的计算方 法 , 并 以此 分析 了组 合粱翼 缘板有 效宽度 的变化 规律及有 效宽度 的计 算公式 ; 以对称 集中荷载 为加载方 式 , 研究 了钢一 轻骨料 混凝 土组合梁结构的承载及变形能力 , 并提 出组 合梁在集 中荷载 作用 下跨 中挠 度 的简 化计 算公 式 ; 于塑性 理 论 , 导 了预应 力 基 推
也 在进 一 步 研 究 之 中 。
算公式 , 并用试 验加 以验 证 ; 研究 影响钢 板 与轻骨 料混凝 土组
合梁抗弯 及变形性能 的主要 因素 , 并建 立其抗弯 承载力计算 公式
及 其 衙 载 一 变 形 关 系 曲线 ; 过 5块 钢 板 与轻 骨 料 混 凝 土 组 合 通 梁 的 试 验 研 究 , 用 弹 性 理 论 , 立 了 钢 板 与 轻 骨 料 混 凝 土 组 合 利 建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姓名毛小勇性别男出生年月19741最高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姓名毛小勇性别男出生年月19741最高
ng Mao, V.K.R. Kodur. Fire resistance of concrete encased steel columns under 3- and 4-sidestandard heating.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1(67):270–280.
[2]X.Y. Mao , Y. Xiao. Seismic Behavior of Confined Square CFT Column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06, 28:1378-1386.
[3]Kodur, Raut, NK,X.Y. Mao,Khaliq.Simplified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residual strength of fire-exposed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2013,46(12):2059-2075.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
姓名
毛小勇
性别

出生年月
1974.1
最高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职称
教授
职务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电子邮箱
maoxiaoyong@
个人简介
一、基本情况:
200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2.10~2004.12湖南大学土木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10.2~2011.2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苏州市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成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防火技术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抗火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苏州市土木建筑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监事。

中国建筑钢结构的发展历程2-发展时期

中国建筑钢结构的发展历程2-发展时期
• 轻钢结构
巨鹰集团 针织城
发展时期(80年代起)
• 轻钢结构
浙江钱江 摩托股份 有限公司
• 发展趋势:轻钢结构住宅(平房、多层、小高层)
发展时期(80年代起)
钢结构住宅
发展时期(80年代起)
• 轻钢结构
波纹褶皱钢拱壳
发展时期(80年代起)
• 轻钢结构
波纹褶皱钢拱壳
发展时期(80年代起)
• 单层厂房框架
上海宝山钢铁厂
山东石横火电厂(美),华能南通电厂(意大利) 扬州、丹东、大连电厂等(与美合作)
发展时期(80年代起)
• 网架、网壳——持续发展、广泛应用
总覆盖面积超过1000万m2,目前年增长80万m2 1、工业厂房——大柱距、工艺灵活、悬挂吊车 天津无缝钢管厂加工车间6万m2(3×36 × 564m) 长春一汽大众轿车装配车间8万m2(189 × 422m) 广西柳州微型汽车厂5.8万m2
中国建筑钢结构 的发展历程
北京工业大学 张毅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个阶段:
50年代 ~ 60年代中——起步时期
60年代中 ~ 70年代——低潮时期
80年代 ~ 90年代 ——发展时期
新世纪~
——走向成熟
发展时期(80年代起)
• 背景: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为中心 国外技术的引进推动建筑钢结构发展 1997年钢产量1亿吨 1999年轧制H型钢投产 • 发展:单层厂房框架 空间结构:网架、网壳、悬索与斜拉索 立体桁架(索桁架)、索膜 高层钢结构 轻钢结构:门式钢架、波纹褶皱钢拱壳
发展时期(80年代起)
• 网架、网壳(体育建筑)
长春五环体育馆 191.6 ×146m 肋环形网壳 方钢管(1997)

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前景

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前景

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前景作者:方伟龙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2期摘要:介绍了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概念,对其结构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阐明了该结构必将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工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混凝土组合结构结构体系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随着我国钢材产量的逐年增加和高强度、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的大量生产,我国已进入了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新时期。

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一种由冷弯薄壁型钢和薄壁钢管与混凝土组合而成的新型结构体系。

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轻钢结构的优点,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而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并增强了结构的防火性能。

二、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一)竖向承重结构结构竖向承重主要以薄壁钢管混凝土柱为主。

由于冷成型薄壁钢管的管壁较薄,管内部混凝土可防止钢管发生局部屈曲,还可根据其稳定性要求在管内纵向设肋,从而提高钢管的局部稳定承载力。

同时钢管对混凝土有较强的约束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轴向抗压强度,因此,薄壁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高于钢管和混凝土的承载力之和。

由于在钢管内浇筑了热容量较大的混凝土,发生火灾时能够吸收热量,从而延长了钢管的耐火极限。

圆钢管轴向受力性能较好,其受弯性能及与其它构件的连接不如方钢管,但方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能力较差。

因此可考虑采用六边形及八边形钢管,以便为梁﹑柱连接提供方便和保证。

(二)楼面结构轻钢-混凝土组合建筑可选用多种楼面结构形式。

它要求楼板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同时应使楼板自重轻﹑厚度小,并提高施工速度。

楼面结构可选用如下形式:(1)压型钢板和混凝土组合楼板;(2)密肋轻钢─混凝土组合楼板;(3)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4)混凝土预制叠合楼板。

其中优先选用1﹑2类型。

其主要优点是:(1)省去楼面模板支撑,节省投资,施工速度快;(2)压型钢板与轻钢密肋中可布置设备管线,减少吊顶高度;(3)平面刚度大,房屋有较强的整体性,抗震性能好。

轻钢-混凝土组合楼盖体系的研究现状

轻钢-混凝土组合楼盖体系的研究现状
维普资讯
20 07年 第 3期 ( 3 卷) 第 5







No 3 2 0 .c o g f t o srac inj n cec n el l yo e C nevny l i no Wa r
( 1g 。 图 )
图 2 组合板 截面 图
4 轻钢 组合 梁 、 板研 究 的主要 问题
4 1 薄壁 板 件 的 稳 定 .
由于轻 钢混凝 土组 合 梁 、 组合 板所 使用 的板 件 较薄 , 当 这些板件位 于压区时 , 其稳定 成为~ 个不 可忽略 的问题 。同 时, 由于混凝土对 板件 的约束 作用 , 其稳 定性 能要 优 于单独 受 力的板件 , 且具有不 同的特点 。 。 。 此类稳 定问题可模拟为有弹性 支撑的 四边 简支板 ( 图 如
式中: D为板的刚度 ; 为内部弹性支撑的刚度 。

3 组合板 的 形式
传统 的压型钢板组合 板存 在以下 不足 : 压型钢 板组合 板 的厚度较大 ; 压型钢板 与混 凝 土黏接 性 能较 差 , 若增 加抗 剪 连接件相应地会 增加造 价 ; 由于 凹槽 地 存在 , 合板 不 易 与 组
3, ) 其稳 定控制方程为 :
+2 — + —— — + =— +— _ Z— +— +_- + = =U + :

口 幽
( c ) 【) d
() f () g
‘ ‘

D ‘ 以

() 1 1 ,

() e
豳圈
图 1 轻 钢 混 凝 土组 合 梁截 面 形 式
( oa N . 5 T dl o3 )

轻钢结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轻钢结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轻钢结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当今正蓬勃发展的轻钢结构的概况,对它的适用范围、主要优点、材料选型和设计中的注意点,均作了扼要介绍,对屈曲后强度利用、蒙皮效应等与一般钢结构设计的不同点作了相应提示.俾使对轻钢结构的特点有一较为完整的认识.一、引言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一些代表城市标志性高层建筑的建成,为钢结构在我国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如世界第三高的上海88层、高420m的金茂大厦业已竣工,现已投入运营.据称世界第一高度的上海浦东环球金融中心,95层高460m,建筑面积为31万m2,现正在加紧建设中.由外商投资的大连总统大厦,正在加紧筹建之中,共95层,据称建成后其高度将名列世界前茅.轻钢结构的发展则更是如火如荼,特别在工业厂房的建设中则更为迅猛.从钢结构制造加施工企业数量的大幅增长就可窥见一斑,如上海市的钢结构制造和施工单位已由原来的几十家一下子发展到现在的400多家,单上海的宝钢地区就有近百家的钢结构制造厂.大好形势下,如何因势利导,抓好设计和施工质量,这是当前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本文拟就轻钢结构的优点、材料选择和设计中的注意点、塑性设计及腹板屈曲后强度的利用和蒙皮效应等作一概略介绍,利于读者对轻钢结构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二、轻钢结问及其适用范围所谓轻钢结构通常是指由下列钢材所构成的结构:①冷弯薄壁型钢结构;②热轧轻型钢结构;③焊接或高频焊接轻型钢结构;④轻型钢管结构;⑤板壁较薄的焊接组合梁及焊接组合柱而构成的结构.1.适用范围根据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这种结构由于其用度广、优势明显,已大量应用于单层工业厂房、多层工业厂房、办公楼以及高层建筑中的非承重构件等.对单层工业厂房而言,通常以H型钢,采用焊接连接作为梁柱,以C形或Z形轻钢板作檩条,屋盖系统或楼面系统用压型彩色钢板作面层,上面可浇混凝土,压型钢板既可作为钢筋,必要时也可以再配钢筋.墙面围护也可采用单层或夹层压型钢板,夹层板内部可充填各种保温层.2.主要优点⑴施工周期短:轻钢结构的最大优点是所有构件均可以由工厂制作现场拼接安装,对一般规模较小的工业厂房仅需45d至2个月,而若采用钢筋混凝土建筑则要8~12个月左右.⑵综合经济效益好:由于施工周期短,可以提前投入使用,提前获取投资效益;更由于采用色彩鲜艳的彩色压型钢板,美观华丽,改善了周边环境的动态感;因为建筑物本身的自重轻,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做桩基,可以节省投资;由于采用了聚苯已烯泡沫夹心板或单板加保温棉等措施后,使保温、隔热和隔章等效果良好.彩色钢板是以镀锌为基板又用硅酮作为表面,经两除两烘加工而成,耐久性也较好,根据目前我国的市场价格,轻钢结构的造价已经低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当厂房的跨度越大时,其优势更为明显,这也是它赖以竞争的一大优势.⑶抗震性能好:由于钢结构属于柔性结构、自重轻,因而能有效地降低地震响应及灾害影响程度,极有利于抗震.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区国家,在地震区建筑中应多多推广应用钢结构,必可大大减少地震灾害和人员伤亡.唐山地震的惨痛教训应予记起.目前,天津市已正式启动轻钢结构住宅.⑷宜于拆卸搬迁:一旦业主对所造厂址不满意或外界环境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则整个建筑可在很短时间内拆迁,损失极小,而所有这些是钢筋混凝土建筑所无法具备的.正是由于轻钢结构的诸多优点,而且随着近年来防火、防腐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已较好地解决了轻钢结构抗腐蚀性差的缺点,使得它在工业厂房以及民用设施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三、材料选择和设计中的注意事项轻钢结构作为普通钢结构的衍生结构,其基本计算理论和后者基本相同.详细情况可参见上海市标准DBJ08-68-97轻钢结构设计规程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10 2:98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这里仅着重强调几点:⑴在用材上应优先采用“H”形钢,它受力合理,拼接方便,加工容易.对于承重结构宜用Q235钢和低合金钢中的16 Mn、15MnV或15MnV钢,但需注意Q235-A钢的含碳量不作为交货条件,可焊性无保证,故不宜采用作焊接结构.对于板厚大于25mm的梁翼缘与柱,现场焊接的梁柱节点不宜用,应尽量选用Q235-B或,对于特别重要结构宜选用Q235-C或Q235 -D.⑵对厚度为17~40mm的Q235钢的设计指标比现行GBJ 17-88钢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值提高5Mpa上海标准,焊缝强度也作了相应调整.⑶考虑了技术进步因素,将主要受力构件的壁厚调小了,即在现行GBJ18-9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中的主要受力构件的壁厚不小于2mm调整为不小,框架梁柱构件不小于3 mm.⑷在风荷载作用下,门式刚架的侧移按GBJ18-8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规定为柱顶高度的1/150.但在这2个规程中均作了细化规定并作相应调整,但具体数值不尽相同.设计者在使用时宜予以注意.⑸在设计刚架、屋架和檩条等时,应考虑由风吸力作用所引起构件内力变化的不利影响.此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为.这一规定主要是考虑到当设计的刚架、屋架、檩条在屋面材料较轻的情况下;若受风吸力作用,构件内力将会变号,会出现拉杆变为压杆的情况.在内力变号时永久荷载起减载作用,叵合肥市将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为,则会造成结构可靠度的降低,导致不安全因素.四、结构或构件的塑性设计及腹板屈曲后强度轻钢结构允许采用塑性设计,但仅适用于不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固端梁、连续梁以及由实腹构件组成的单层和2层框架结构.采用塑性设计的结构或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采用荷载的设计值,考虑构件截面内塑性的发展及由此引起的内力重分布,用考虑P-△效应的塑性铰理论或简单的塑性铰理论进行内力分析.按塑性设计时,钢材和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规程的有关条款规定的数值乘以折减系数.塑性设计截面板件的宽厚比也应符合有关规定.门式框架上“工”字形截面构件的腹板允许考虑屈曲后程度,下面我们试通过单向受压四边简支扳回曲后的中面应力分布情况来说明为什么板屈曲后仍能继续承载,且承载力还能显着提高.板屈曲后只要板的四边保持直线,则载荷边的压应力分布为非无均匀分布,两边应力较高,中间应力较低;非载荷边产生垂直于边线的应力,其中部为拉应力.由于拉应力的作用限制了板屈曲变形的发展,提高了板的刚度,因而板屈曲后仍能继续承载.卡门最先提出了有效宽度的概念,即将板件受压边马鞍形应力分布图用二块等效的应力图形代替L等效应力图形的应力水平为fyc于是有Pu=fybetPu=∫σx dx式中:Pu为板的极限承载力;fy为钢材的屈服强度;b e为有效截面宽度;t为板件的厚度.当Pu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确定后,就可用有效宽度来表达受压板件屈曲后极限强度,并进而采用有效截面来考虑板件局部屈曲的影响.利用板面屈曲后的强度进行结构设计最早见于飞机结构中,因为飞机结构设计是在保证一定可靠度的前提下以减轻结构重量为目标.在普通房屋建筑钢结构设计中一般不允许板件产生局部失稳.而冷弯薄壁型钢,其特点之一就是壁薄,壁厚不大于6mm,以极少的材料加工成为宽展的截面,以提高构件的截面刚度和整体稳定承载力,为此,不得不突破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中对板件宽厚比限值的规定,允许板件产生局部失稳,进而利用屈曲后强度的提高.轻钢结构门式刚架是主要的承重结构,一般是采用实腹型变截面的柱和梁组成.门式刚架的形成可以单坡、双坡和多坡,多跨建筑的中间柱多采用较接的摇摆柱.门式刚架工字截面钢构件中腹板以受剪为主,抗弯作用不如翼缘有效,增大腹板的高度,可使翼缘抗弯能力发挥得更为充分.但是,在增大腹板高度的同时,如果厚度增之过大,则腹板耗钢量太多,也是不经济的.因此,先进的设计方法是采用高而薄的腹板,而是还有相当可观的屈曲后强度可以利用.在主要为均布荷载起控制作用的结构中,在允冲击、疲劳、振动等荷载的条件下,可充分利用结构受力板件的屈曲有效截面来分析压弯杆件腹板的稳定性,从而使其腹极高厚比限值可以大幅度提高.根据天津大学所作的试验证明,当荷载超过理论计算的屈曲临界载限多时腹板才呈现凸曲变形,且凸曲变形都不大,故适当利用屈曲后强度是可行的.五、蒙皮效应压型钢板因其重量轻、强度高、外形美观、安装便捷等优点,而广泛应用,国外不仅用手工业厂房,且很多民用建筑也用它做屋面板和墙板等围护结构.所谓蒙皮效应是指压型钢板在其平面内的抗剪能力,可称为受力蒙皮作用.如将压型钢板与构件进行可靠连接,则此蒙皮效应可使围护结构同时成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整个结构体系工作,为与之相连的受压、受弯压构件提供连续侧向支撑,从而提高这种构件的刚度及稳定承载力.美国的设计规范引进了蒙住支撑的设计方法.我国冷弯型钢受力蒙皮结构设计规范尚在编制中.1.蒙皮支撑的轴心受压构件假设在蒙皮的支撑作用下,构件在荷载作用下没有弯曲变形、没有截面的扭转而仅有轴向压缩变形,则我们称蒙皮可为构件提供完全支撑,此情况下的屈服压力记作Py,则为考察各种因素对蒙皮支撑构件性能的影响,对该非线性问题用有限元法,取如下构件作分析对象,构件外形尺寸为160mm×50mm×20mm×的冷弯薄壁卷边C形槽钢,材料屈服强度为Py=270Mpa,假定荷载的初始偏心为构件几何长度的1 /1000,构件长度为,两端铰接.压型钢板与构件用自攻螺钉相连.当压型钢板之间无连接件时蒙皮抗剪刚度为QL,当荷载偏心距ey=L/1000,ez=L/1000时,对应于不同的蒙皮抗剪刚度值Q,计算了构件跨度中截面转角及剪心的位移,从图中可以看出蒙皮抗剪刚度的变化,并未使构件跨中截面的转角有太大的差别.这说明蒙皮抗剪刚度的增大,并不能增大对构件扭转的约束作用.但是蒙皮抗剪刚度的增大,即能有效地减小构件的侧向变形.必须指出:以上的结果是在不考虑蒙皮对构件提供的扭转约束,即令扭转约束值F=0时所得出的结果.F值因次为N·mm/mm·rad.但实际结构中蒙皮总是可以为构件提供不同程度的扭转约束作用,如不考虑这一有利因素,势必会使计算结果过分保守,试验和计算结果都表明,蒙皮为构件提供的扭转约束作用可有效地减小构件的扭转变形,显着提高轴压构件的稳定承载力.通过理论计算所得出ey=L/1000,ez= -L/1000 ey=L/1000,ez=-L/1000侧向变形υcm曲线的蒙皮对构件影响.其FL=·mm/mm·rad 是由试验确定.六、结语当前,我国钢结构含轻钢结构发展的形势很好,我国钢结构年产已超过1亿t,可以预言,21世纪将是钢结构快速发展时期,长期以来,由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一统天下的格局将被打破,从事钢结构制造、施工企业前景宽阔,各建筑设计院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以下几点仍需各方加以重视.1.应加大推广钢结构建筑的宣传力度目前,钢结构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这种竞争,不仅来自于各行业,、各企业之间,更重要的还来自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两种建筑之间的竞争.日本等发达国家,钢结构建筑要占整个建筑的50%以上,而我国只占5%还不到.差距甚远.对于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造价问题,应有一个全面、综合的认识,不能笼统地认为钢结构造价比混凝土贵,从而排斥于比较方案之外,这一点对广大设计人员尤为重要.事实上一个高层建筑的工程总投资、包括工程造价、动迁费、征地费等方面,工程造价只占工程总投资的50%.而工程造价又包括结构造价、装饰费、设备费等,结构造价只占工程造价的3 0%左右.而结构造价又分上部结构和基础造价,上部结构造价仅占基础造价的50%~70%.而钢结构只是指工程的上部结构,在工程总投资中仅占10%还不到.因此,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与采用混凝土结构间的差价所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将更小,一般不到工程总投资的4%.如果再考虑到采用钢结构因其自重轻、基础造价低;因其强度高、可啬建筑有效使用面积;施工速度快及抗震性能好等诸多优点,那么钢结构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2.推广应用住宅钢结构应提到重要位置建筑钢结构虽然发展很快,但在住宅领域还是空白.全国每年要建数千万平方米的住宅建筑,但采用钢结构的几乎没有.当然这和我国传统思想、观念以及对钢结构的认识偏差有关.可喜的是,天津市政府已率先垂范,决定于今年启动轻型钢结构建筑,将建设10万m2的轻钢住宅,其示范效应将不可低估,希望各地有关职能部门及广大设计人员应有超前意识,作出响应,对轻钢住宅建筑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3.应积极提高各钢结构制造、施工企业、设计院所等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我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钢结构使用很少,各设计院所、建筑企业大多从事单一的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目前应大力加强和提高各级技术人员的钢结构业务水平.应充分发挥各高等院校、学术团体等举办钢结构技术讲座、规范培训班等.4.发展钢结构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倾斜这种政策性的扶植应包括:在钢结构技术的发展上应将其纳入国家建筑技术发展规划并在科研项目、经费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对于钢结构的住宅建筑,在土地征用、税收等方面予以优惠,以降低建设成本,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大力推广使用国产钢材以此和钢铁生产企业形成良性循环.。

(发展战略)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方向

(发展战略)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方向

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趋势提要:介绍了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概念,对其结构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阐明了该结构必将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工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结构体系;发展趋势一、引言随着我国钢材产量的逐年增加和高强度、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的大量生产,我国已进入了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新时期。

目前,普通钢结构建筑的受力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法已比较成熟,轻型钢结构和普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也处于进一步开发和完善阶段,而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还比较少[1,2,3]。

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一种由冷弯薄壁型钢和薄壁钢管与混凝土组合而成的新型结构体系。

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轻钢结构的优点,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而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并增强了结构的防火性能。

二、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一)竖向承重结构结构竖向承重主要以薄壁钢管混凝土柱为主。

由于冷成型薄壁钢管的管壁较薄,管内部混凝土可防止钢管发生局部屈曲,还可根据其稳定性要求在管内纵向设肋[4],从而提高钢管的局部稳定承载力。

同时钢管对混凝土有较强的约束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轴向抗压强度,因此,薄壁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高于钢管和混凝土的承载力之和。

由于在钢管内浇筑了热容量较大的混凝土,发生火灾时能够吸收热量,从而延长了钢管的耐火极限[5,6]。

圆钢管轴向受力性能较好,其受弯性能及与其它构件的连接不如方钢管,但方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能力较差[7]。

因此可考虑采用六边形及八边形钢管[8,4],以便为梁﹑柱连接提供方便和保证(如图1所)。

(二)楼面结构轻钢-混凝土组合建筑可选用多种楼面结构形式。

它要求楼板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同时应使楼板自重轻﹑厚度小,并提高施工速度。

楼面结构可选用如下形式:(1)压型钢板和混凝土组合楼板;(2)密肋轻钢─混凝土组合楼板;(3)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4)混凝土预制叠合楼板。

山西体育中心体育馆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山西体育中心体育馆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高了结构的强度与耐久性 。该体育馆混凝土总用量 为2 6 0 0 0 m 。 , 采 用 商 品混 凝 土 泵送 施 工 , 施 工 中采
取 了一 系列 的防治 裂缝 措施 , 特别 是 混 凝 土 斜 圆 柱 及 各层 楼板 部位 的裂 缝 防治 , 取 得 了较好 的效 果 。
( 2 ) 预应 力拉 索施 工难 度 大 、 精 度要 求 高 , 场馆 1 3 6根 拉索 施加 预应力 分 多 次进 行 , 检测 工 ຫໍສະໝຸດ 量 大 、 难 度高 。
介 绍 如下 , 供参 考 。
3 安 装 工 程 应 用 技 术
3 . 1 酚 醛复 合板 施工技 术
1 高性 能混 凝 土技 术
1 . 4 清水 混凝 土技 术 应用 清 水 混凝 土 技术 省去 了二 次 抹 灰工 序 , 避
球、 羽 毛球 、 体操 、 摔跤 等 国际单 项 比赛 的大 型场馆 ,
建筑 面积 3 7 2 2 0 m , 总投资 3 . 1亿 元 , 可 容 纳 观众 8 1 0 2人 。 该 工 程 是 一项 多 功 能 、 多设 备 、 多专 业 、 组
2 . 2 多重 弦支 网壳施 工技 术
( 1 ) 屋盖 桁架 在场 馆 外 进行 吊装 。该 工程 结 构 新颖 , 其支撑 设计 、 桁 架 安 装 过 程节 点 选 择 、 杆 件 应 力 与应 变控 制 、 主桁架 高空 拼装 和 5 8 m超长 桁架 吊
装 技术 , 均需 进行 严密 的验算 。
为 山西省 省级 工法 。现将 该工 程应 用新 技术 的情 况
2 钢结 构 技 术
2 . 1 钢与 混凝 土组合 结构 技术 轻钢 一混凝 土组 合结 构 具 有轻 钢 结 构 的优 点 , 同时 由于混 凝 土 的存 在而 提高 了结构 的 刚度 和稳 定 性, 并 增强 了结 构 的防火性 能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趋势提要:介绍了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概念,对其结构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阐明了该结构必将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工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结构体系;发展趋势一、引言随着我国钢材产量的逐年增加和高强度、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的大量生产,我国已进入了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新时期。

目前,普通钢结构建筑的受力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法已比较成熟,轻型钢结构和普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也处于进一步开发和完善阶段,而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还比较少[1,2,3]。

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一种由冷弯薄壁型钢和薄壁钢管与混凝土组合而成的新型结构体系。

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轻钢结构的优点,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而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并增强了结构的防火性能。

二、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一)竖向承重结构结构竖向承重主要以薄壁钢管混凝土柱为主。

由于冷成型薄壁钢管的管壁较薄,管内部混凝土可防止钢管发生局部屈曲,还可根据其稳定性要求在管内纵向设肋[4],从而提高钢管的局部稳定承载力。

同时钢管对混凝土有较强的约束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轴向抗压强度,因此,薄壁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高于钢管和混凝土的承载力之和。

由于在钢管内浇筑了热容量较大的混凝土,发生火灾时能够吸收热量,从而延长了钢管的耐火极限[5,6]。

圆钢管轴向受力性能较好,其受弯性能及与其它构件的连接不如方钢管,但方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能力较差[7]。

因此可考虑采用六边形及八边形钢管[8,4],以便为梁﹑柱连接提供方便和保证(如图1所)。

(二)楼面结构轻钢-混凝土组合建筑可选用多种楼面结构形式。

它要求楼板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同时应使楼板自重轻﹑厚度小,并提高施工速度。

楼面结构可选用如下形式:(1)压型钢板和混凝土组合楼板;(2)密肋轻钢─混凝土组合楼板;(3)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4)混凝土预制叠合楼板。

其中优先选用1﹑2类型。

其主要优点是:(1)省去楼面模板支撑,节省投资,施工速度快;(2)压型钢板与轻钢密肋中可布置设备管线,减少吊顶高度;(3)平面刚度大,房屋有较强的整体性,抗震性能好。

主﹑次梁可采用矩形钢管﹑双槽钢﹑冷弯U型卷边槽钢或H型﹑I字型焊接或热轧型钢。

I字型钢可以是实腹的也可是空腹的,也可选用卷边槽钢-混凝土组合梁。

梁板组合结构通过栓钉及剪力连接件形成整体,共同来承担楼面荷载。

目前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面结构在国内发展已比较成熟。

(三)支撑结构(1)对于单层工业厂房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由于采用薄壁钢管混凝土柱承受竖向荷载及吊车荷载,屋架及支撑均可采用轻型钢构件,因而其支撑布置方式与普通钢结构厂房类似。

即采用柱间支撑及屋盖水平﹑垂直支撑来保证厂房及屋盖的整体稳定性。

(2)对于多﹑高层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由于其侧向刚度较弱,为抵抗水平地震作用,减小层间侧移,宜在相应位置采用垂直支撑。

为满足门窗开洞及其它方面需要,支撑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X型﹑M型﹑W型﹑V型﹑单斜杆型﹑人字型支撑等。

对位于地震区的通常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楼盖宜采用偏心支撑[1],以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延性及耗能性能。

此外,若采用刚性梁柱节点,对于多层结构可以不设置支撑构件。

(四)维护结构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其它钢结构一样,应采用轻质维护材料。

墙梁宜优先选用冷弯薄壁槽钢﹑卷边槽钢﹑卷边Z型钢。

可采用轻型组合墙体,如:压型钢板加轻型保温隔层墙体﹑压型钢板夹芯板﹑玻纤增强水泥外墙板﹑钢网塑料墙板等。

至于屋盖结构,一般采用有檩体系,亦可采用拱形波纹屋顶或轻型网架﹑轻型桁架加铺轻质保温层和彩色压型钢板。

其特点是生产工厂化,制作机械化,施工方便﹑速度快﹑工期短。

三、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一些学者已进行了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及薄壁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试验研究。

组合梁中的薄壁型钢主要有冷弯U型型钢﹑百叶薄壁型钢和装配式薄壁型钢等形式,如图2所示。

c~h类型均能与混凝土有效地结合[9,10,11,12],来共同承受外界弯矩和剪力。

其中h类型为装配式截面,布置较为灵活,可适用于不同截面尺寸的轻钢组合梁,并可作为标准型材批量生产,但在浇混凝土之前必须用框架固定其形状。

a、b类型[7]为箱形薄壁型钢截面,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较差,一般只起到模板的作用。

此外,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在薄壁型钢混凝土梁中配置一定数量的纵向钢筋,以进一步提高其抗弯刚度和极限承载力。

国外研究表明[9,13],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承载力大小,取决于薄壁型钢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性能。

粘结性能好才能使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共同工作,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

而薄壁型钢的截面形状及表面有无刻痕是影响粘结力的主要因素。

如图2中c~h类型,在充分咬合情况下,钢板与混凝土处于完全粘结状态,其应变相同,几乎没有滑移发生。

对于不同形状的薄壁钢板,可取用不同的粘结系数,具体数值需要由试验确定。

目前,轻钢-混凝土组合梁还正处于研究开发阶段。

薄壁钢管混凝土柱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短柱上[8,4],重点研究圆形和方形截面短柱在轴压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包括钢壁板的局部屈曲性能,而对于长柱构件在轴压和压弯荷载作用下的性能研究还未见相关报导(二)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正在进行轻钢-混凝土组合构件的研究工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近期进行了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和短柱的试验研究。

共对6根梁和22个短柱构件进行了静载试验观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下面对其组合梁、柱试验情况分别加以介绍。

1.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试验薄壁型钢组合梁采用了3种截面类型,如图3所示。

试验中所采用的6根梁跨度均为3m,截面尺寸为,梯形截面混凝土翼缘宽为550mm,翼缘高为80mm。

每一种截面类型做两个试件,一个为素混凝土组合梁,另一个在下部配有钢筋。

在试验中,采用三分点加载,使组合梁中部受纯弯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其中b、c两种类型的粘结性能优于a种,而c种最好。

组合梁达到受弯极限承载力时,梁顶部混凝土基本上达到或接近极限压应变,同时梁下部钢板也达到了极限拉应变。

这说明该种梁截面类型薄壁型钢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能够满足受弯承载力要求。

构件破坏时,粘结力的丧失与薄壁型钢和混凝土的屈服几乎同时发生,如图所示。

在钢与混凝土界面粘结破坏之前,构件处于弹性阶段。

随着粘结的破坏,构件刚度逐步下降,但并不显着;当粘结全部破坏时,外包薄壁型钢与混凝土之间出现了滑移,刚度很快下降。

随着滑移的增加,混凝土翼缘板开裂(未配筋试件)或梁腹部的混凝土被剪坏(配筋试件),最后导致构件破坏。

由此可见,相对于配筋试件,未配筋试件具有更好的延性,说明薄壁型钢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对组合梁的承载力起控制作用。

图3.薄壁型钢组合梁截面2.薄壁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试验在薄壁钢管混凝土短柱试验中,共选用圆柱(图)、方形柱(图)、和八边形柱(图)三种截面类型,同时改变截面尺寸及钢材和混凝土强度进行构件的正交试验设计。

钢管壁厚选用1mm和,管径(圆形截面)及边长(方形、八边形截面)分别采用100mm、150mm和200mm,试件高度为400mm~1000m;混凝土标号采用C20~C30。

试验结果表明,圆柱的受力性能最好,八边形柱次之,方形柱的受力性能最差。

这主要是由于圆形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能力强于其它两种类型的缘故。

圆形薄壁钢管混凝土短柱随着荷载的逐渐增大,柱中部首先突起,钢管达到屈服强度,进而出现褶皱,发生较大塑性变形,此时钢管与混凝土均达到极限强度,最后破坏现象为斜向剪切破坏。

由于管壁较薄,方形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较小,强度较低。

八边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介于圆形和方形构件之间。

比较之下,薄壁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宜优先选用圆形及八边形截面。

3. 节点构造在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中,最关键的部位就是节点。

只有节点的构造措施和受力性能得到了解决,才有可能进行结构体系的研究。

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做过大量厚壁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试验研究,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且编入了规范,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但是由于薄壁钢管的管壁较薄,易于变形,因此节点构造较难处理。

暂时可以将薄壁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分为刚接和铰接两种形式,对其进行尝试性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以确定节点的合理形式和局部构造。

对薄壁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相连接的情况,可在节点处的柱子部分局部采用厚壁钢管,上、下分别与薄壁钢管相焊接,这样钢梁与厚壁钢管的连接便可以采用规范中的传统形式进行设计。

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与其它构件的连接则比较难以处理,可以考虑在混凝土中采用预埋型钢或钢筋来实现连接,但是该种连接形式的抗弯、抗剪等力学性能还有待于研究。

根据以上设想,组合梁和八边形柱节点的刚接形式如图5所示,其它截面柱可采取类似构造。

其中,组合梁外的薄壁钢板与柱上外套厚壁钢管焊接,内穿双角钢,并且上部纵向钢筋穿过柱子,梁外钢板与厚壁钢管焊接,薄壁钢管混凝土柱内不配钢筋或少量配筋。

组合梁截面可以采用图2及图3所示的各种截面类型。

铰接节点为柱子中只有角钢穿过,组合梁支承于角钢之上,梁柱间既不焊接,也没有钢筋通过,但需设置柱间支撑以承受水平荷载。

除轻钢混凝土组合梁、柱体系外,还可以采用薄壁钢管混凝土柱与I字形钢梁体系及钢筋混凝土柱与薄壁型钢组合梁体系,后两者节点连接则更为容易。

四、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发展的几个问题(一)轻钢-混凝土组合构件的研究。

除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板技术比较成熟外,其它轻钢─混凝土组合构件的研究目前仍较少。

需对薄壁钢管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及薄壁钢管的局部屈曲和不同类型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弯﹑受剪状况及整体﹑局部稳定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二)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及构造措施的研究。

普通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及轻钢结构都已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制订了相应的规范和规程,我们可以借鉴以上两者的成果及经验进一步进行研究。

其中梁柱节点的研究是关键。

可进行薄壁钢管混凝土柱与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节点及薄壁钢管混凝土柱与热轧型钢﹑冷弯型钢梁节点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

由于轻钢壁厚较小,一般只有几毫米,可考虑部分构件工厂焊接,部分构件采用现场螺栓连接。

(三)轻钢-混凝土住宅建筑的开发。

在大多数多﹑高层钢结构建筑中,均采用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

如果同时采用薄壁钢管混凝土柱及轻钢混凝土组合梁作为主框架,则必将使结构的受力性能及防火性能得到改善,因此可考虑在钢结构及轻钢结构建筑中尽量多采用组合构件。

可重点研究给排水管线及供电﹑供热管线与结构相协调问题,同时研究防火﹑保温﹑隔声及室内外装修等问题。

(四)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计算理论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