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小小航天科学家(三篇)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小小航天员》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小小航天员》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小小航天员》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2. 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并增强幼儿的体质;3. 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空旷的操场或室内场地;2. 蓝色和白色的大块折叠纸;3. 蓝色和白色的环保布;4. 天体模型、星星模型、小飞船模型等教具;5. 适合幼儿体育活动的音乐。

教学过程:1. 游戏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想一下上一节课学的是什么。

再带着幼儿们想一下,如果我们要飞到太空,应该准备些什么?引导幼儿们开始畅想。

2. 活动介绍(5分钟):教师向幼儿们介绍本节课的活动主题,告诉他们今天要穿上航天员的装备,一起进行太空探险。

然后,教师给每个孩子发放一块蓝色或白色的环保布,作为他们的航天服装。

3. 热身活动(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们进行热身运动,例如扭动身体、摇摆手臂、拉伸腿部等。

4. 天体探险(20分钟):教师把场地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代表不同的天体。

教师引导幼儿们在各个区域进行不同的活动。

例如,在“火星”区域,幼儿们可以用一个小纸杯跑步,模拟火星上的低重力环境;在“月球”区域,幼儿们可以跳跃着前进,像行走在月球表面一样;在“流星雨”区域,幼儿们可以迅速躲避散落的纸屑,避免被“撞到”。

教师可以在各个区域放置一些教具,例如天体模型、星星模型等,增加探险的氛围。

5. 创作活动(15分钟):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块蓝色或白色的折叠纸,让他们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制作航天飞船或星星。

鼓励幼儿们使用不同的造型和颜色进行创作。

完成后,幼儿们可以互相欣赏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6. 游戏结束(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们整理场地和教具,并引导幼儿们回顾活动内容和学到的知识。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们继续探索太空知识,可以带他们去参观天文馆或找相关的绘本进行阅读。

2. 组织幼儿们进行太空小组游戏,让他们分别扮演航天员、火箭、行星等角色,进行模拟太空探险的角色扮演游戏。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航天科学家》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航天科学家》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航天科学家》一、教学目标1.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大班儿童的科学探索兴趣和观察、探究、发现的能力。

2.通过活动,让儿童了解地球是圆的,了解太阳系的基本构成和行星的运行轨道。

3.通过活动,培养儿童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儿童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地球仪、太阳模型、地球模型2.贴纸、彩色纸、快干胶水、铝箔3.盲人眼罩、光盘、LED手电筒4.教师准备物:电子表格、白板、白板笔5.其他辅助教具:音乐、书籍等。

三、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1)教师放一首欢快的音乐,引导儿童用手舞动,模拟飞行的感觉。

(2)教师出示地球仪和太阳模型,问儿童:“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太阳离我们多远?太阳光为什么会到地球上?”(3)教师介绍太阳系的基本构成和地球的位置,引起儿童兴趣。

2.活动一:“太阳是怎样照射到地球上的?”(1)教师给每位儿童发放一张白纸和一块铝箔,并向他们解释:“我们现在来模拟一下太阳光是怎样照射到地球上的。

”(2)教师指导儿童将铝箔剪成小条,然后粘贴在白纸上,并用快干胶固定。

(3)教师让儿童安全地站起来,将准备好的“太阳模型”放在正面,然后用手拉着“太阳光”,将光线照射在儿童的脸上,让他们感受“太阳光”的温暖。

3.活动二:“地球是圆的”(1)教师带领儿童围坐在地球模型周围,观察地球的形状和颜色。

(2)教师解释:“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这个球体上有陆地和海洋,还有气候和季节的变化。

”(3)教师用手指和儿童一起通过旋转地球模型,模拟地球自转的过程,并观察地球的不同部分。

4.活动三:“小航天家探索之旅”(1)教师向儿童讲解太阳系的基本构成和行星的运行轨道,并引入小航天家探索之旅的概念。

(2)教师将儿童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行星,制作与之相关的道具,并在地球仪上定位,以便之后演示。

(3)教师带领儿童一起设计航天任务,由每个小组负责表演自己的探索过程,其他小组进行观察和评价。

5.活动四:“星星的光”(1)教师向儿童讲解星星的光是如何到达地球的,并介绍光的传播方式。

2024年小小航天科学家大班科学教案

2024年小小航天科学家大班科学教案

2024年小小航天科学家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小航天科学家》教材第五章“探索宇宙”,详细内容包括:宇宙的概念、恒星与行星的基本知识、太阳系的结构、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及成就、航天科技的发展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掌握恒星与行星的区别。

2. 学习太阳系的结构,了解各个行星的特点。

3.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及成就,激发学生的航天梦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阳系的结构及各个行星的特点。

教学重点:宇宙的基本概念、恒星与行星的区别、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及成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宇宙星系图、太阳系模型、航天器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宇宙星系图,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出宇宙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什么是宇宙?宇宙由什么组成?(2)恒星与行星有什么区别?(3)太阳系的结构是怎样的?(4)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及成就有哪些?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太阳系结构图,加深对太阳系的认识。

4. 讲解航天科技的发展,展示航天器模型,激发学生的航天梦想。

六、板书设计1. 宇宙概念2. 恒星与行星的区别3. 太阳系结构图4.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及成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宇宙的概念及组成。

(2)列举三个太阳系的行星,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3)简述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及成就。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宇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航天题材的电影、阅读航天科普书籍,进一步了解航天科技的发展,激发他们的航天梦想。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航天知识竞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航天科学家》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航天科学家》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航天科学家》教案名称:小航天科学家科目:科学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通过参与小组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并探索航天科学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具准备:1. 航天模型或图片2. 具有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与学生一起观察并讨论航天模型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他们对航天科学的认识。

2.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知道什么是航天吗?你们知道有哪些航天器吗?你们梦想成为一名航天科学家吗?活动一:探索航天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些具有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要求学生自由组合积木,制作属于自己的航天器。

2. 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鼓励他们观察和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了解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的特点和功能。

活动二:实验探索1. 引导学生共同制定一个实验问题,如:为什么航天器会有火箭喷射声?然后让学生一起讨论可能的原因,并推测结果。

2. 教师将一个装满颜料的瓶子放在地上,要求学生分别从不同的高度将瓶子倒置,观察喷射的颜料形成的形状和声音。

3. 学生在实验中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与推测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

活动三:航天科学家角色扮演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中选择一名航天科学家,并为他们命名。

2. 每个小组的航天科学家向其他小组展示并解释自己设计的航天器。

3. 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和分享自己的想法,航天科学家可以回答问题并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

总结活动:1. 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和所学到的知识。

2. 学生被鼓励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拓展活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观附近的科技馆或航天博物馆,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航天科学知识,并进行相关科学实验探索。

幼儿园大班活动:小小航天科学家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活动:小小航天科学家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活动:小小航天科学家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航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幼儿的观察、实验和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地球、月球和太阳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准备:1.描述太空、地球和月球的简单图示或绘本。

2.用于手工制作的材料,如纸板、颜料、剪刀、胶水等。

3.模拟月球表面的沙盘或模型。

4.描述星座和太阳的图示或绘本。

5.预先准备的幼儿科普书籍或视频。

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通过展示太空、地球和月球的图片,引入活动。

老师可以用简短的故事或歌曲让幼儿对太空产生浓厚的兴趣。

提问引导,例如:“你们知道太空是什么样子的吗?”、“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是什么样子的?”等。

2.活动一:制作太空船手工(30分钟)手工制作:提供纸板、颜料、剪刀等材料,让幼儿制作自己的太空船。

展示和讨论:让每个幼儿展示他们制作的太空船,引导讨论太空船的功能和用途。

3.活动二:模拟月球表面探索(30分钟)沙盘活动:在沙盘或模型上模拟月球表面,让幼儿用小工具探索月球的地形。

观察和讨论:引导幼儿观察模拟月球表面的特点,讨论月球的不同地形和可能的探索任务。

活动三:太空探险游戏(20分钟)游戏规则:设置一个太空探险游戏,让幼儿分组进行模拟太空任务,如收集星星、观察星座等。

团队合作:强调团队合作,让幼儿共同完成太空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讨论与总结(15分钟):小组讨论:引导小组内的讨论,让幼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和对太空的认知。

总结:与幼儿一起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太空、地球和月球的知识,鼓励他们谈论他们的发现。

延伸活动:1.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星座和太阳的信息,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宇宙的知识。

2.利用幼儿科普书籍或视频,进一步探讨航天科学的主题。

评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活动表现,检查他们是否理解了关于太空、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小小航天科学家大班科学教案

小小航天科学家大班科学教案

小小航天科学家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探索宇宙》,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航天科学基础知识,探究火箭发射原理,认识我国航天发展历程,以及动手制作小火箭。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航天科学的基本知识,认识火箭的基本构造和发射原理。

2. 通过动手制作小火箭,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激发孩子们对航天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火箭发射原理的理解,小火箭的制作。

教学重点:航天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动手制作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火箭模型、PPT、教学视频、实验材料等。

学具:手工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安全防护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火箭发射视频,让孩子们感受火箭发射的壮观场景,激发他们对航天科学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航天科学基础知识,火箭的基本构造和发射原理,以及我国航天发展历程。

3. 例题讲解(5分钟)结合PPT,讲解火箭发射原理的相关例题,让孩子们加深理解。

4. 动手制作小火箭(15分钟)分组进行,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小火箭,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随堂练习(5分钟)老师提出与航天科学相关的问题,让孩子们抢答,巩固所学知识。

6. 火箭发射实验(10分钟)分组进行,让孩子们亲自操作,体验火箭发射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航天科学基础知识,火箭发射原理,我国航天发展历程。

2. 制作步骤:小火箭的制作步骤图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火箭”为主题,画一幅火箭画。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画出自己的火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航天科学相关书籍和视频,鼓励孩子们课下继续探索航天科学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火箭发射原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航天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动手制作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小小航天科学家大班科学教案

小小航天科学家大班科学教案

小小航天科学家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五册第十五章《探索宇宙》,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航天基础知识,如太空、卫星、火箭等;探讨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和工作;认识我国的航天成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航天基础知识,知道太空、卫星、火箭等相关概念,以及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和工作。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航天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航天基础知识的掌握,如太空、卫星、火箭等概念。

教学重点: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和工作,以及我国的航天成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航天模型、太空图片、卫星图片、火箭图片、航天员图片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展示太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太空里有什么?”2. 讲解航天基础知识:通过图片和模型,介绍太空、卫星、火箭等概念,让幼儿了解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和工作。

3. 例题讲解:以我国神舟系列飞船为例,讲解火箭的发射过程,引导幼儿了解我国航天成就。

4. 随堂练习:让幼儿动手制作简单的火箭模型,加深对火箭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小小航天科学家》2. 内容:太空、卫星、火箭等概念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和工作我国的航天成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太空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太空中的星球、卫星、火箭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模型等教具,让幼儿了解了航天基础知识,但部分幼儿对火箭发射过程的理解仍有困难,下次教学时可适当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航天博物馆,实地了解航天员的训练和生活,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航天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小小航天科学家大班科学教案

小小航天科学家大班科学教案

小小航天科学家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探索宇宙”,详细内容为“小小航天科学家”单元。

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幼儿将了解航天科技的基本知识,探索宇宙的奥秘,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航天科技的基本概念,如火箭、卫星、宇宙飞船等。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航天科技的基本概念,宇宙探索的奥秘。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火箭、卫星、宇宙飞船等航天器模型,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火箭模型、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讨论,激发他们对航天科技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火箭、卫星、宇宙飞船等航天器的基本概念,引导幼儿了解宇宙探索的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用画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航天器模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5. 情景模拟(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小小航天科学家”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宇航员、科学家等角色,探索宇宙奥秘。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小航天科学家2. 板书内容:航天科技基本概念:火箭、卫星、宇宙飞船宇宙探索奥秘:星空、行星、太空站制作航天器模型: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款未来航天器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用画笔、彩纸等材料设计一款未来航天器,并简要介绍设计理念。

2. 答案示例:设计一款名为“梦幻号”的宇宙飞船,采用绿色能源,具有自动驾驶功能,可承载多人进行宇宙探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讨论、制作模型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航天科技,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小小航天科学家(三篇)目录: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小小航天科学家一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我是小小的杂技演员二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神奇的调料三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小小航天科学家一
活动名称:小小航天科学家
目标:
1、进一步了解火箭的基本构造,并尝试用多种材料自制火箭。

2、发展幼儿的动手及想象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航空知识的兴趣。

准备:
1、孩子对火箭的兴趣及初步的了解。

2、范例,幼儿收集的各种瓶子,色纸、铅画纸、蜡笔、即时贴、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重点:能积极尝试自制火箭。

难点:火箭头的制作和各部分的粘贴。

过程:
一、引入主题
1、出示“神六”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2、航天科学家真了不起,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航天科学家,自己动手来做一个火箭。

二、观察讨论
1、说说火箭的主要结构。

2、重点介绍火箭头的制作方法。

三、探索操作
1、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

2、指导幼儿进行粘贴组合,制作火箭头。

3、对有创意的幼儿及时表扬,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四、展现交流
1、幼儿展示自制火箭,共同参观并请个别幼儿介绍。

2、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航空知识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我是小小的杂技演
员二
活动内容:我是小小杂技演员
活动目的:
1、对如何顶起纸板感兴趣,体验顶起纸板的成功喜悦
能手眼协调地顶起纸板,感知纸板有一个能顶起来的点,并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

2、能在游戏中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支铅笔,一个酸奶瓶。

每组两套试验板,一套为在纸板重心处点上各色小点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腰梯形等规则图形的纸板;另一套为剪成鱼、树、鸟、蘑菇、云等不规则图形的纸板,纸板上不画点。

2、棍子、酸奶瓶、塑料小碗、小碟子等
3、有关《顶碗》或《顶缸》的杂技表演节目碟片
活动指导:
1、播放多媒体碟片《顶碗》,欣赏杂技表演,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能平稳地顶起这些东西。

由此引发幼儿对尝试的欲望
2、鼓励幼儿大胆地玩纸板,想办法顶起纸板。

引导幼儿尝试在规则纸板和不规则纸板,感知纸板有一个能顶起来的点,通过不断的尝试,思考交流能顶起纸板的点。

3、玩一玩,比一比:用提供的细木棍、铅笔、和酸奶瓶来顶纸板,比一比哪种东西更容易将纸板顶起。

思一思,议一议,这是为什么?教师间接地丰富幼儿有关的重心和平衡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