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疏散通道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之疏散通道管理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之疏散通道管理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疏散通道的管理,确保其畅通无阻,降低火灾风险,保障企业及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疏散通道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楼梯、走廊、通道、安全门等。
三、职责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疏散通道的日常管理,确保通道畅通,不得堆放杂物。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疏散通道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员工有责任维护疏散通道的整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四、管理规定1.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不得占用、堵塞或私自改变疏散通道。
2.疏散通道两侧不得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得燃烧垃圾等可燃物。
3.严禁在疏散通道内吸烟,如有违反,一经发现将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4.各部门应定期清理疏散通道,确保通道整洁,无障碍物。
5.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疏散通道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6.如遇火灾等紧急情况,所有员工应按照公司应急预案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并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7.员工在发现疏散通道异常时,应及时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五、违规处罚1.员工如私自堵塞、占用疏散通道,公司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
2.部门如未按规定清理疏散通道或未能及时上报问题,将对部门负责人进行罚款或其它相应处罚。
3.安全管理部门如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疏散通道问题,或未能做好记录,将视情况给予相应处罚。
4.如遇火灾等紧急情况,未能按照公司应急预案及时撤离或堵塞疏散通道的,将根据情况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六、监督检查1.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对疏散通道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公司应建立疏散通道管理档案,记录检查情况、问题处理结果等信息,以便监督和考核。
3.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疏散演练,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疏散能力。
总之,疏散通道管理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应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保障企业及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管理制度范文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为保障单位安全和员工生命安全,根据《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的所有职工及来访人员。
三、疏散通道管理3.1 疏散通道的设置3.1.1 进口和出口疏散通道应保持通畅,不得存在任何障碍物,通道的宽度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3.1.2 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标识,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找到疏散通道。
标识应醒目易懂,能够在黑暗环境下清晰辨认。
3.1.3 疏散通道的照明设备应保持正常使用,确保疏散通道在任何时间都能够提供足够的光线。
3.1.4 疏散通道的门窗应保持畅通,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打开。
3.1.5 疏散通道应保持干燥,不得有积水、雪堆等。
坡度应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人员能够顺利地撤离。
3.1.6 疏散通道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安全可靠。
3.2 疏散通道的使用3.2.1 在正常情况下,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进行其他用途的占用。
3.2.2 在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人员应按照疏散标识的指示,迅速有序地撤离。
禁止逆行、拥堵、混乱等行为。
3.2.3 禁止在疏散通道内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确保通道的安全。
3.2.4 疏散通道的门窗应保持关闭状态,以减少火灾蔓延的速度。
四、安全出口管理4.1 安全出口的设置4.1.1 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保障人员能够迅速从不同方向撤离。
4.1.2 安全出口应设置明显的标识,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
标识应醒目易懂,能够在黑暗环境下清晰辨认。
4.1.3 安全出口的门窗应保持畅通,确保能够快速打开。
4.1.4 安全出口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安全可靠。
4.2 安全出口的使用4.2.1 在正常情况下,安全出口应保持畅通,不得进行其他用途的占用。
4.2.2 在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人员应按照安全出口标识的指示,迅速有序地撤离。
禁止逆行、拥堵、混乱等行为。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管理制度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管理制度
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管理制度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或火灾等意外事件而设立的管理措施。
这些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建筑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疏散通道是指在建筑物内设置的用于疏散人员的通道,通常是沿着楼梯、走廊或走道设计而成。
为了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管理制度通常规定:
1. 疏散通道应保持无障碍和畅通,不能被妨碍物堵塞或阻挡;
2. 疏散通道的宽度、高度和承重能力应符合法规要求,以容纳足够的人员疏散;
3. 疏散通道的标示应明确,包括标志、指示牌和应急照明等,以便人员能够快速找到安全出口;
4. 疏散通道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安全出口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人员可以安全地离开建筑物的出口。
管理制度通常规定:
1. 建筑物应设立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分布均匀且易于找到;
2. 安全出口应符合法规要求,包括宽度、高度、标示和安装消防设备等;
3. 安全出口应保持无阻挡和畅通,门、楼梯和走廊等部位不能被锁上或封堵;
4. 安全出口的使用和维护应定期培训员工,并且进行演练和测试。
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意识,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建筑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些管理制度应得到建筑物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遵守和支持。
公司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范文(3篇)

公司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本公司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公司员工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且安全地疏散。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疏散设施,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疏散能力,确保公司和员工的安全。
二、责任与义务1. 公司负责制定相关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并下达到各部门和员工。
2. 各部门负责组织执行疏散演练,确保员工熟悉疏散路线与设施。
3. 员工应认真学习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提高自身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4.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疏散设施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三、疏散设施建设与维护1. 疏散通道1.1 各楼层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通道,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米,并保持畅通无障碍。
1.2 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和指示灯,以便员工能够方便快速地找到并进入疏散通道。
1.3 疏散通道门槛高度不应大于2厘米,以便员工能够顺利通过。
1.4 各楼层疏散通道门应保持常年打开状态,但需定期检查通道门的使用性能,确保其正常使用。
2. 疏散路线标识2.1 在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的疏散通道上设置清晰明确的疏散标识,标示出疏散路线和疏散出口。
2.2 疏散标识应采用反光材料制作,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也能够清晰可见。
2.3 疏散标识应定期检查和更新,确保其完好无损且清晰可辨。
3. 紧急疏散设备3.1 各楼层应配备安全疏散设备,包括灭火器、呼吸器、逃生绳等。
这些设备应放置在易于寻找和取用的位置。
3.2 紧急疏散设备管理人员应负责每月检查设备的完好性、有效性和可用性。
3.3 设备使用后,应及时补充和更换,确保疏散过程中的正常使用。
四、疏散演练计划1. 公司应制定疏散演练计划,并在每年至少进行两次演练。
2. 各部门应全员参与演练,演练时间不少于15分钟,演练内容包含疏散通道的熟悉、疏散设备的使用等。
3. 每次演练后,各部门应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改进和完善疏散设施。
五、员工培训1. 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防灾知识培训和疏散技能培训。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优秀10篇)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优秀10篇)安全疏散管理制度篇一1,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2,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3,保持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4,每天对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完好,并做好检查记录;严禁下列行为:1,占用疏散通道;2,在安全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3,在营业、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将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4,其他影响安全疏散的行为。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篇二(一)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实施对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管理、维护安全疏散设施。
(二)疏散指示标志、火灾应急照明等设施应设置齐全、保持完好有效。
(三)应在明显位置设置安全疏散图示和警示文字和符号。
(四)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禁止占用疏散通道,不应遮挡、覆盖疏散指示标志。
(五)禁止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上安装固定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六)学生住宿房间的外窗不应设置影响安全疏散和施救的固定栅栏等障碍物。
(七)学校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情况要有记录,并存入消防档案。
安全疏散管理制度篇三(一)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禁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楼梯间;(二)在使用期间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的门不应锁闭;(三)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门应完好,门上应有正确启闭状态的标识,保证其正常使用;(四)常闭式防火门应经常保持关闭;需要经常保持开启状态的防火门,应保证其火灾时能自动关闭:自动和手动关闭的装置应完好有效;(五)平时需要控制人员出入或设有门禁系统的疏散门,应有保证火灾时人员疏散畅通的可靠措施;(六)安全出口、疏散门不得设置门槛和其他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且在其1.4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七)消防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完好、有效,发生损坏时应及时维修、更换;(八)消防安全标志应完好、清晰,不应遮挡;(九)安全出口、公共疏散走道上不应安装栅栏、卷帘门;(十)窗口、阳台等部位不应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栅栏;(十一)在娱乐场所各楼层的明显位置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指示图上应标明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人员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安全疏散通道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1. 为保障单位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规定,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单位所有场所,包括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等,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
二、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与管理1.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1)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设置符合要求的疏散通道,包括疏散楼梯、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等。
(2)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需求,一般不应小于1.2米。
(3)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设备、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2. 安全疏散通道的管理:(1)单位应明确安全疏散通道的管理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确保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各部门应定期对安全疏散通道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3)单位应定期对安全疏散通道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施完好、功能正常。
三、安全疏散通道的巡查与检查1. 巡查内容:(1)疏散通道的畅通情况,包括地面、楼梯、扶手等。
(2)疏散指示标志的完好情况,包括标识、颜色、亮度等。
(3)应急照明设施的完好情况,包括灯具、开关、线路等。
(4)防火门、防火卷帘等设施的关闭情况。
2. 巡查频率:(1)班组每日巡查,部门每周巡查,单位每月巡查。
(2)在节假日前、恶劣天气期间等特殊时期,应增加巡查频率。
四、安全疏散通道的应急处理1. 发现安全隐患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如无法立即消除,应设置警示标志,并采取临时措施确保安全。
2. 在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
3. 疏散过程中,应按照疏散指示标志引导人员有序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五、责任与奖惩1. 单位应将安全疏散通道的管理纳入年度考核,对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问责。
2. 对在安全疏散通道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遇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调整,将按照新规定执行。
企业安全疏散通道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员工、外来人员及临时用工人员。
第三条企业安全疏散通道是指企业内部用于紧急疏散的人员通道,包括疏散楼梯、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等。
第四条企业安全疏散通道的管理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第一”的原则。
第二章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与维护第五条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合理设置安全疏散通道,确保其数量、宽度、高度符合要求。
第六条安全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标志,包括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具、疏散示意图等。
第七条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疏散通道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畅通无阻。
第八条安全疏散通道的维护内容包括:1. 清理通道内杂物,保持通道整洁;2. 检查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具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及时更换;3. 检查疏散楼梯、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等设施是否牢固,如有松动、损坏等情况及时维修;4. 定期对疏散通道进行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检测。
第九条企业应设立安全疏散通道巡查制度,由专人负责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三章安全疏散通道的使用与管理第十条企业员工应熟悉安全疏散通道的位置、走向和功能,掌握应急疏散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十一条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二条禁止占用、堵塞安全疏散通道,严禁在通道内堆放物品、停放车辆等。
第十三条安全疏散通道的维护人员应定期对通道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第十四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疏散通道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责任。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第十五条对在安全疏散通道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对违反本制度,占用、堵塞安全疏散通道的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职等处罚。
第五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安全疏散通道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依据为保障单位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消防安全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建筑物、场所及其附属设施的安全疏散通道管理。
三、安全疏散通道的定义安全疏散通道是指单位内为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疏散而设置的通道,包括但不限于疏散楼梯、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等。
四、安全疏散通道的管理要求1. 设计与规划(1)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应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满足人员疏散的需求。
(2)安全疏散通道的宽度、高度、转弯半径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充分考虑实际使用情况。
2. 设施配置(1)安全疏散通道内应设置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应急广播等设施,并确保其完好有效。
(2)安全疏散通道的门窗、防火门、防火卷帘等设施应保持完好,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日常管理(1)单位应定期对安全疏散通道进行检查,确保其畅通无阻,无障碍物。
(2)禁止在安全疏散通道内堆放杂物、设备、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设施。
(3)禁止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确保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顺利疏散。
4. 人员培训(1)单位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疏散通道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疏散能力。
(2)员工应熟悉所在岗位的安全疏散路线,掌握应急疏散的基本方法。
5. 疏散演练(1)单位应定期组织疏散演练,检验安全疏散通道的畅通情况和员工的应急疏散能力。
(2)疏散演练应覆盖所有岗位和人员,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疏散技能。
五、责任与奖惩1. 责任部门(1)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安全疏散通道的总体管理。
(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安全疏散通道的具体管理工作。
2. 奖惩措施(1)对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安全疏散通道畅通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疏散通道不畅或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明确职责保证“生命线”的畅通。
规程
1.酒店内的安全疏散通道由走道、楼梯间、安全疏散出口组成,由相关部门确定专人管理,安全部负责巡查、监督;
2.安全疏散通道实行“谁的经营区域谁负责管理”的原则,责任到人,实行严格的管理;各部门及员工应对本工作区的安全疏散通道要每日\班检查,确保时刻处于正常使用状态;3.严禁遮挡、覆盖消防安全标志;
4.安全疏散通道内严禁堆放任何物品;
5.严禁在安全疏散通道内设置任何型式的燃油、燃气开水炉,较大功率的电热水器必须设置
于独立的房间内,并经专业电工核算负荷;
6.严禁在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处安装栅栏;
7.营业期间,安全出口严禁上锁、遮挡,确保安全出口通畅;
8.楼层服务员、安全巡视员应将安全疏散通道列为交接班和每班巡查必查内容,确保常闭式
防火门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无任何阻挡物,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
9.工程部应定期测试机械防排烟、正压送风系统功能,保证设施正常运转,及时维修在巡
查中发现的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疏散设施的故障;
10.安全部每季度对走道内的消防广播扬声器进行检查,保证其分贝达到要求;客房门后悬
挂的疏散指示图必须清晰明了、准确;
11.对违反安全疏散通道管理制度的,安全部有权视情节予以相应的处罚或报请总经理予以
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