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
通用最新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记叙文专项练习(30篇)

2020语文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记叙文专项练习(30篇)一、阅读选文,完成1-6题。
(20分)满孙君飞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
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
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
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
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
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
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归来的将军?⑨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
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含答案(60篇)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题。
⑴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
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⑵“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
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⑶“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
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
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
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⑷“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⑸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__________。
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⑹多年之后,我长大了。
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⑺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
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
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
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敢,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
他们________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⑻“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
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⑼“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
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1.文学作品阅读鳝孔曾庆升①久旱不雨,村子像个火炉。
②田二闷闷地吃罢晚饭,静静地吸完一袋旱烟,又往肚里灌过半壶水,并严严地给两个儿子一番嘱咐,自己才扛上锄头去田边转悠。
③夜幕拉下,田二的两个儿子奉命拿了棍棒,在自家院子矮墙边潜下身来。
④这园子是田二和谢芳家的菜地。
早先没有矮栅,两家菜地间是一条窄窄的土沟。
苗儿不分界地长,常有田家整地不小心损了谢家的苗,谢家占了田家的沟。
于是几次脸红争执,两家积下怨来。
再后来,便垒起这矮墙。
现在田家园里种着冬瓜,谢家园里种着南瓜,瓜藤仍不分界地长。
南瓜爬到冬瓜园,冬瓜爬向南瓜园。
开始,两家都细心捡摆自家的瓜藤,不让爬过矮墙,可后来园田里工夫紧,便失去了那份细心。
瓜藤长势旺,便越过墙来,在田家园里结了两个脚盆大的鲜红的南瓜。
田二昨天上自家园子摘冬瓜时,有了这意外发现,便特地扒开杂草,让南瓜露着,他料定谢家发现后,会爬过来摘瓜,好趁机給谢家一个难堪。
今晨,田二发现谢芳上园子时瞅见了这瓜,估计谢家晚上会有“行动”,特派两个儿子看守,好痛痛快快地抓次“偷瓜贼”。
⑤再说田二出了家门,便在村中樟树下的石板上呆坐着。
旱烟抽了一锅又一锅,他手里的旱烟“喇叭”,连着田里卷筒的禾叶,以及揪得疼痛的心都在一同冒烟。
⑥田二与谢芳家的稻田也紧挨着,只是田家的稻田挨着南面的山,谢家的稻田靠着北面的河。
昔日两家稻田都用山塘水灌溉,可今年大旱,山塘干涸,渠道枯竭,得各自找水。
谢家稻田靠河,得天独厚,可从河里抽水;田家精田挨山,只能靠老天。
田二抬头望望夜空,没一丝下雨的迹象。
谢芳田边抽水机“突突突”地响,白花花的河水提上岸来,滋润着谢家的禾苗,田二心里难受极了。
要救活田家禾苗,必须通过谢家稻田引河水灌溉,否则将白费一年辛劳,颗粒无收!田二去找谢芳说情吧,说不定谢芳也会给他难堪。
田二性子耿,宁愿饿一年肚皮也不受那个屈。
他坐在樟树下的石头上抽闷烟,心里抱怨说:老天爷可是要存心惩处我呀!……直到后半夜,空气爽润了许多,田二才站起身,向着自家干裂的稻田走去。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1.现代文阅读锁链清晨的鸟市上,总有几个起得比鸡还早的爱鸟人,拎了各自的笼儿和架子,到茶馆里来聚头遛鸟。
这天,鸟贩子林红嘴来了,他从三轮摩托上取下一个口袋,撑开罩子,里面是一个方笼。
林红嘴打开方笼,拎出一个架子,上面兀自立着一只鹦鹉。
那鹦鹉绿色的羽毛,侧光之处显出蓝青之色,红红的嘴唇,宛如衔了一枚玛瑙做成的哨,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
通常,这个时候是该打招呼了。
那明星范儿的鹦鹉显然是知道套路的,清脆地喊出一句:“哈罗,古得摸铃!”众人顿时哄笑了起来,说话的鸟见过不少,张嘴就来英语的,稀罕。
于是大家来了兴致,搜肠刮肚地把记忆中剩得不多的英语单词翻出来,用来逗鹦鹉。
有的甚至把从电视里学的“八格牙路”都用上了,那鹦鹉居然能接口来句“米西米西”,看来这家伙也是看了不少抗日神剧。
林红嘴笑道:“别说你来日语,就是法语、意大利语、泰语、葡萄牙语,它都会几句。
人家可是轮船、火车、飞机都坐遍了才来的!”众人又惊叹了一番。
不出两分钟,又有人品咂出鹦鹉的奇异之处:“你看你看,这玩意儿居然没有拴链子!”大伙儿一看,果然见那鹦鹉裸着双脚,自在地站在架子上。
看着它健硕的翅膀,大伙儿开始质疑林红嘴,说:“你不会是养了一只母鹦鹉在家里,然后拿这只漂亮鸟儿四处卖钱,卖完它,又让它自己飞回去吧?”林红嘴大呼冤枉,说:“这鸟儿的最大卖点,就是不拴链子,打死不飞!不信可以打赌!”一听打赌,众人都来了兴致。
赌局说定,三小时之内,众人只要不碰鸟儿和架子,无论用什么办法,让鹦鹉飞离站架,即为赢,反之则输。
赌资1000元,交由中间人保管,谁赢归谁。
双方的1000元很快凑齐。
众人又觉三小时太短,改为五小时,并取尽鹦鹉架上的食物和水。
对于这些刁钻要求,林红嘴只撇嘴一笑,通通都答应下来。
鹦鹉挂上树枝,人们开始想招。
先是击掌、敲锣、放炮仗之类的武攻,后是扔花生、玉米、瓜子在地上的文逗,还有人学猫叫,或干脆主张去找一只胖猫来实施心理战术,甚至还有人主张去找一只漂亮的母鹦鹉过来演美人计……但那只鹦鹉却都不理会,依旧只是自顾自稳稳地站在支架上,或单脚或双脚,死死扣住那根木棍不放。
2022年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十一 记叙文阅读(二)

语文
语文
③好个静逸、雅致、可人的书屋啊!我指着书屋对老公说:“快看,这个书店不错!”老公看了 看,也赞同道:“是不错!刚开张的吧,前几天我从这儿经过还没看到。”“走,进去看看。”我提议。 谁知老公兴致不高:“改天吧,有点冷,我想回去了。”我有点不舍,再把目光投向书屋,我好像听到 了有音乐在流淌,好像闻到了有香气在弥漫…… ④后来,北风凛冽,不再散步。再后来,忙忙碌碌,这个书屋也被淡忘了。直到半年后的一天,晚 饭后我独自散步,临出门时突然有要买一本书的冲动,便想起了那个温馨的小书屋。来到书店时,我 却愣住了:明晃晃的灯把屋子照得如同白昼,书店原本不大的空间里又新增了不少半人高的书柜和 方形的桌子,上面堆满了书,书柜书桌之间的走道仅供两人侧身通过。我转了转,满眼都是刀光剑影 的武侠小说、肤浅庸俗的言情故事、粗制滥造的搞怪漫画……与那些充斥着商业气息的书店并无 二致,哪里还是半年前的那个弥散着书香的书屋啊!几许惆怅油然而生。
语文
专项训练十一 记叙文阅读(二)
时间:30分钟 满分:32分 实际得分: 一、阅读《范进中举》选段,回答问题。(8分) 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邻居各自散了。 1.选文中写“范进中举喜极而疯,胡屠户一巴掌打醒范进”的情节,有什么作用?(4分)
答 案:通过这夸张的经典事件的描写,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迫害,达到讽刺 效果。
语文
2.简要分析胡屠户前后态度的变化起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4②从塑造人物形象看,表现了胡屠户趋炎附 势、嫌贫爱富、庸俗自私的市侩特点。③从表现主题看,更好地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揭露了封建社会世态的炎凉。④从讽刺艺术看,胡屠户前后态度的变化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 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物自相矛盾,形象突出,增强讽刺力量。
九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初中阅读练习——记叙文(九年级一)(二)掌心化雪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她丑得名副其实,肤黑牙突,大嘴暴睛,神情怪异,好像还没发育好的类人猿,又像《西游记》里被孙悟空打死的那个鲇鱼怪。
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她,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也只给她漂亮的妹妹。
她从来都生活在被忽略的角落。
③在学校,丑女孩更是倍受歧视,坐在最后面,守着孤独的世界。
有一回,班里最靓的女生和她在狭窄的走廊遇上,一脸鄙夷,小心翼翼地挨着墙走,生怕被她碰着,哪怕是衣角。
丑女孩满怀愤懑,又无处诉说,回家躺在黑暗里咬牙切齿,酝酿复仇——她要买瓶硫酸,送给同班的靓女;甚至妹妹也要“变丑”,逼着父母学会一视同仁。
④不是没有犹豫。
她一直善良,碰见走失的猫狗都会照顾。
于是,她蒙着纱巾,遮盖住丑陋的面孔,去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老师。
哪怕对方有丁点厌恶,都足以把她推下悬崖。
⑤老师眼神明净,声音柔和,鼓励她解下纱巾。
她踌躇地照做了。
老师微笑着起身,走过来,轻轻拥抱住她。
那一刻,陌生温暖的怀抱,化解了她身上的戾气,让她莫名落泪。
从此,丑女孩一改阴郁仇视的眼神,微笑的她最终被父母、同学接受。
⑥只需一个拥抱,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乃至一生。
⑦平凡的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爱,相互鼓舞慰藉。
⑧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看眼睛,被点了药水之后,刚才熟悉的世界陡然陷入黑暗。
身外一片人声扰攘,脚步杂乱,我却战战兢兢不敢举步,恍惚只觉面前横亘万丈深渊。
幸好有只手伸过来,轻轻把我送到长椅上坐定。
这只陌生的手让我渐渐安心,心情坦然。
⑨我的先生只是市井小人物,但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深入骨髓。
他每月工资少得可怜,从不肯乱花一分钱,但是身上总是带着硬币,施与沿途乞讨的老人。
有一天,我们结伴回家,他看到一位老人在秋风中双手抱膝,脑袋低垂到胸前,瑟瑟颤抖,马上掏出零钱,又拉着我走到附近一家小吃店,买了几个热包子,放到老人面前。
他做这一切都很自然,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羞愧自己能力不够,无法盖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人教版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会走路的梦铁凝①假若人生如一条长街,我就不愿意错过街上每一处细小的风景。
②有一次在邮局寄书,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
多年不见了,她说:“咱们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起来。
她之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是想告诉我,她曾经遭遇过一次不幸:她的儿子患白喉死了,死时还不到四岁。
没有了孩子的维系,使本来就不爱她的丈夫很快离开了她。
这使她觉得羞辱,觉得日子再无什么指望。
她想到了死。
她乘火车跑到一个靠海的城市,在这城市的一个邮局里,她坐下来给父母写诀别信。
这城市是如此的陌生,这邮局是如此的喧杂,无人留意她的存在,使她能够社着这陌生的喧杂,衬着棕色来面上糨糊的嘎巴儿和红蓝墨水的斑点把信写得无比尽情--------一种绝望的尽情。
③这时有一位拿着邮包的老人走过来对她说:“姑娘,你的眼好,你帮我纫上这针。
”她抬起头来,跟前的老人白发苍苍,他那苍老的手上,颤颤巍巍地捏着一枚小针。
我的同学突然在那老人面前哭了。
她突然不再想死和写诀别信。
她说,就因为那老人称她“姑娘”,就因为她其实永远是这世上所有老人的“姑娘”,生活还需要她,而眼前最具体的需要便是需要她帮助这老人纫上针。
④地纫了针,并且替老人缝好邮包。
她离开邮局,离开那靠海的城市,回到自己的家。
她开始了新的生活,还找到了新的爱情。
她说她终生感激邮局里遇到的那位老人,不是她帮助了老人,是老人帮助了她,帮助她把即将断掉的生命接了起来,如同针与线的连接才完成了邮包的缝制。
⑤她还说从此日子里有了什么不愉快,她总是会想起老人那句话:“姑娘,你的眼好,帮我纫上这针。
”她常常想着这话,在街上,路过一些熟悉或者不熟悉的邮局。
有时候,这话如同梦一样不真实,却又真实得不像梦。
然而什么都可能在梦中的街上或者街上的梦中发生,即使你的脚下是一条烂熟的马路,即使你的眼前是一条几百年的老街,即使你认定在这老路旧街上不再会有新奇,但该发生的一切还会发生,因为这街和路的生命其实远远地长于我们。
九年级记叙文阅读训练题

九年级记叙文阅读训练题阅读(一)《母亲的宝物》①他准备把母亲送入养老院,因为,母亲已患了老年痴呆症。
②母亲经常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抱着个铁盒喃喃自语,见了他或者他的妻子,只是一笑。
问她说什么,她遥遥头说:“什么也没说。
”③妻子说:“这太瘆人了”。
④尤其有一夜,妻子去洗手间,跑出来看到客厅中坐着一个黑影,吓着他一声尖叫。
他也醒了。
跑出来拉开灯,只见母亲正端坐在客厅中一言不发。
他问:“妈,你怎么坐在这儿啊?”母亲站起来,摇摇头,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到客厅的。
⑤两人回到房中,妻子生气地道:“这日子怎么过啊?”说完就劝他:“还是把妈送养老院吧,那儿老人很多,还有个伴儿。
我们呢,一个星期去看一次,也不会冷落老人。
”⑥他摇着头,叹了口气,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⑦他很小就死了父亲,母亲守着他,单门独户。
那时,有很多人上门说亲。
让母亲再嫁一个,也有个帮手,可都被母亲坚决的拒绝了。
她怕再嫁人后儿子受委屈。
⑧母亲一个人带着他。
靠卖菜为生,一路含辛茹苦。
艰难走来,送他上大学,教他做人成才。
现在,自己在小城中打拼出一番事业,母亲还没享几天福,就送去养老院,那怎么行?妻子很生气,转过身睡了。
⑨第二天做饭时,母亲又出错了。
本来米饭已经做好,母亲又打着煤气灶,结果,一锅饭全糊了。
妻子看着满锅的饭,埋怨说:“妈,你怎么又开了煤气啊?⑽憋了半天,母亲回答:“我忘了。
⑾另一次,母亲出去了。
回来时竟然进错了家,去了另一层楼,幸亏人家送了过来⑿这样的事情多次发生后,他的思想开始动摇了,便想:把母亲送到养老院住下看看吧,兴许对她有好处,那儿老人多,避免孤单吗。
那天,趁母亲精神好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人,并说:“如果你老人家不想去,就不去。
”⒀母亲坐在那儿。
一言不发。
⒁妻子在旁边,忙说:“妈,你去了,如果住不惯,我们在接你回来好吗?”⒂母亲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想收拾一点东西。
她收拾的东西很简单,就是她常摸索的那个小铁盒。
铁盒上上着锁,母亲把他紧紧的抱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
•⊙重庆育才中学张莉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5题。
赎回良心
⊙李子
二十多年前,那时我读高中,手表还是稀罕物。
有一天,同桌买了一块新手表,戴在手上,挽起衣袖神气得很,惹得全班同学羡慕不已。
班上很快又有几个人买了新手表。
我做梦都想拥有一块手表,也好让别人羡慕一回。
星期天回家的时候,我鼓起勇气对母亲说:“妈,我想买一块手表。
”母亲说:“家里连稀粥都快没得喝了,哪有钱给你买手表?”听了母亲的话我很失望,草草喝了两碗稀粥就准备返回学校。
突然,父亲开口问道:“你要手表干什么?”
父亲的话又燃起我的一点希望,我连忙谎称道:“现在加班加点复习功课准备高考,毕业班都不按学校的时间表上课,班上人人戴手表,自己看时间。
”说完,我着急地等待父亲说一句答应的话,可他却蹲在门口,什么也没有说。
两手空空回到学校,我再也不敢做戴手表的美梦了。
然而几天后,母亲突然来到学校,从内衣里掏出一个小小的花布包,打开一层又一层,里面竟是一块崭新的上海牌手表。
我接过手表,戴到手上,立刻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我挽起一圈衣袖,好让别人能看见我的手表。
见我这样子,母亲连忙将我的衣袖放下来,说:“这么贵重的东西,用衣袖罩住,也好护一护。
千万别弄丢。
我走了。
”我把母亲送到学校门口问:“家里怎么突然有钱了?”母亲说:“你爸卖了一回血。
”
父亲卖血给我买手表?!我的脑袋“嗡”地一响,心里难受极了。
送走母亲后,我就把手表取下来,重新用布包好。
当天我就向同学打听,有谁要买新手表。
同学们问我自己为什么不戴,我说不想戴。
他们不信,认定我的手表一定有毛病,竟没有一个人愿意买。
最后,我请班主任帮忙寻找买主,并流着眼泪把事情真相告诉了他。
班主任拍拍我的肩膀说:“别难过。
我正好要买一块手表,就转让给我吧。
”班主任按原价买下了我的手表,而我从来没见班主任戴过新表,每次问他为什么不戴时,他总是笑而不语。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并留在了远离家乡的省城工作,但那块手表却成了我心底永远放不下的挂念。
后来找机会我特意回了趟老家,找到当年的班主任,问起那块手表。
班主任已经老了,头发也花白了,他告诉我说:“手表还在。
”说着,便从衣柜里取出母亲当年用的那个小花布包,一层层打开,里面的手表竟然还是崭新的!
我惊奇地问:“您怎么不戴它?”班主任说:“我等你回来赎呢。
”我又问:“您怎么知道我会回来赎它?”老师说:“因为它不光是一块手表,更是一个人的良心。
”
1. ①作者在文中追忆了二十多年前的哪些事?②这些事以什么为线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儿子买这块手表凝聚了父亲的什么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知道父亲卖血给我买手表的事以后,请想象“我”的心理活动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什么手表成了我心底永远放不下的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题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6~10题。
①那是一个暴雨过后的夏日,我独自走在校园有积水的甬路上。
突然,教学楼上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喧哗。
举目望去,看见初三年级(3)班的窗口探出了许多小脑袋。
我想,现在正是上课的时间,这个班一定是在上自习,老师不在,这些孩子要闹翻天啦!但是,我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这一想法——因为,我居然在那些小脑袋中发现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微秃的脑袋!看得出,这一群快乐的师生正在饶有兴味地观察着什么,只见碧蓝的天空正捧了一条美丽的七色彩练——虹!是虹!下课后,我见到了这个班的班主任。
我故意逗他说:“你们班的学生太能闹了……”他激动得脸都红了,说:“是我要他们去看彩虹的,这么少见的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我觉得不该让孩子们错过的呀。
”
②这使我想到了另一个教授和他的学生。
③教授是教建筑设计的。
一天,他告诉学生们说要带他们去户外上一堂课。
学生们纷纷揣测教授究竟要带他们到哪一处设计卓著的建筑面前去顶礼膜拜。
可出人意料的是,教授竟然带领弟子们来到了一幢正待引爆的大厦面前。
他语气沉重地告诉大家:“这座大厦因为在设计上出了一点小小的问题,而且无法补救,所以不得不在竣工之前把它炸毁。
我还想要你们知道:如果没有那一点小小的设计问题,它在竣工后很可能成为本市的标志性建筑。
”一声巨响震落了建筑设计系学生们滚烫的泪水。
教授知道,从今而后,他们每一个人的耳畔都将回荡这一声巨响的袅袅余音。
④——对一个心中盛满了爱与责任的教育工作者而言,他一定有过与学生共度某个铭心瞬间的美好渴望。
他以为有一种错过简直就是过错。
他不希望错过华彩的闪现,也不希望错过遗憾的叹息。
他想和许多双眼睛共同追慕一段童话,他想和许多颗心灵一道叩问:我们究竟应该设计出一个怎样的世界……
摘自《山西家庭报》
6. 通读全文,请给这篇精美短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请用文中的句子概括出两个事例的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从文中看,这两位老师是怎样的老师?(可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第③段有两处地方出现了“巨响”一词,它们的含义相同吗?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第③段,教授告诫学生说:“我还想要你们知道:如果没有那一点小小的设计问题,它在竣工后很可能成为本市的标志性建筑。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赎回良心》
1. ①我想要一块手表,父亲卖血给我买表,我良心发现把手表卖给班主任。
工作后,回到老家赎回手表。
②一块手表
2. 凝聚了父亲爱儿子、希望儿子努力读书,学有所成的愿望。
(大意如此即可)
3. 震撼、内疚、羞愧。
4. 因为这块手表是父亲爱我并对我寄予全部期望的见证物,是我心底永远的珍藏。
它当然成了我心底永远放不下的挂念。
5. 对自己的深深自责,对父亲的深深敬意。
二、
6. 不该让孩子错过的(错过的就是过错)
7. 不希望错过华彩的闪现,也不希望错过遗憾的叹息。
8. 心中盛满了爱与责任的教育工作者。
9. 不相同。
前一处“巨响”是实指建筑物爆炸的巨大的声响,后一处“巨响”是指这一事例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的深深的、强烈的、永久的震撼和影响。
10. 任何一点疏忽都可导致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