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100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1 .1 道路几何设计《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1.0.3 在道路设计中应考虑残疾人的使用要求。

2.1.2 除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I、II、III。

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I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II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III级标准。

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2.2.1 计算行车速度的规定见表2.2.1。

当旧路改建有特殊困难,如商业街、文化街等。

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适当降低计算行车速度,但应考虑夜间行车安全。

各猶备址il踏计算行车連fi!L10 K適舞圾别——I I1I11I]■itntf乍速览nteo4M050.40则3050,40SQ.3040,303$f2020注■華伴许邮时,H退用人值.2.4.1 城市道路建筑限界见图241。

顶角抹角宽度应与机动车道侧向净宽一致。

最小净高见表241。

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

图中审.——中測分车带—中阿分隔帯宽度血»叫——机功车车道宽度或机功车片II审皿车泥合I厂驶的军荷道宽度501 帶】一侧向那宽I 一机劝车逋路绿带宽女3"—几机妙牢适路路绦借蟄度—机功车车行證安余带宽止I硏一非札动车车f拠宽度佃|带.一將侧帝宽陵51,W t—设施蒂宽应(mh2.5.1 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快速路、主干路为20a,次干路为15a;支路为10~15a°(代表年)2.5.2 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与沥青贯入式碎(砾)石路面为15a支路修筑沥青混凝土等高级路面时,可采用10a。

三、沥青表面处治路面为8a。

四、粒料路面为5a。

2.8.1 地震区的道路工程及重要的附属构筑物应按国家规定工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4.3.2 快速路应设中间分车带,不得采用双黄线。

4.5.2 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宽度确定如下:一、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顺畅。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2.3为排除路面、路基中滞留的自由水,确保路面结构处于干燥或中源自状态,下列情 况下的路基应设置垫层。
a.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经常处于潮湿、过湿状态的路段。 b.排水不良的土质路堑,有裂隙水、泉眼等水文不良的岩石挖方路段。 c.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潮湿路段,可能产生冻胀需设防冻垫层的路段。 d.基层或底基层可能受污染以及路基软弱的路段。 2.4结构层设计时应采取技术措施, 加强路面结构各层之间的紧密结合、提高路面结 构整体性,避免产生层间滑移。 a.各种基层上应设置透层沥青。透层沥青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可用液体沥青、稀 释沥青、乳化沥青等。洒布数量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对粒料基层应透入3~6mm为宜。 b.在半刚性基层上应设下封层。 c.沥青层之间应设粘层,粘层沥青宜用乳化沥青,洒布数量宜为0.3~0.5kg/m2。 d.新、旧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旧水泥混凝土板之间应洒布粘层沥青,宜用热沥青、 改性热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拓宽路面时,新、旧路面接搓处,宜喷涂粘结沥青。
4.3 对以下情况宜选用改性沥青: a.当用道路石油沥青拌制的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达不到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能指标要求时; b.对交通量繁重、重载车较多的公路,沥青表面层宜选用改性沥青;并视实际情 况中面层也可选用改性沥青或稠度低一号的沥青; c.温差变化较大,高温或低温持续时间较长的严酷气候条件的公路; d.铺筑特殊结构的表面层,如开级配抗滑层,沥青玛蹄脂碎石,超薄罩面层,排 水路面,彩色路面等; e.路线线形处于连续长纵坡、陡坡及半径较小匝道,制动、起动频繁、停车场等 路段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公路。
1.3各类基层、底基层压实度及抗压强度
层位
基层 底基层
水泥粉煤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及七天抗压强度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4]808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同济大学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四日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1.总则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应包括下列内容: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0.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的运量;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JTGD50-2017)最新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D50-2017)最新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直接拉伸试验 (DTT) 3. 以上都不满足时,由沥青弯曲梁流变试验和
直接拉伸试验确定的沥青临界开裂温度。
5.5.6 给出了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要求。 表5.5.6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技术要求
气候条件与技术指 标技术指标
年极端最低气温 (℃)及气候分区
相应下列气候分区所要求的破坏应变(με) 试
10性土塑性指数小于在低塑性土塑性指数小于7地区石灰稳定砂砾和碎石的地区石灰稳定砂砾和碎石的7d龄期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大于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大于05mpa100g平衡锥测液限平衡锥测液限b低限用于塑性指数小于低限用于塑性指数小于7的黏土高限用于塑性指数大于或等于的黏土高限用于塑性指数大于或等于7的黏土的黏土续表续表544545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按三个水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按三个水平作出了规定平作出了规定
2.1.16 路基平衡湿度 公路通车后,路基湿度在地下水、大气降雨与蒸发 等因素作用下达到平衡状态,湿度相对稳定,此时 的路基湿度定义为路基平衡湿度。
2.1.17 裂缝指数 表征横向裂缝密集程度的指标,反映沥青层低温开 裂程度。(DTT直接拉伸试验)
二、符号说明(15个符号)
R — 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分析沥青层永久变形,
公路等级 高速、一级公路
低温开裂指数CI ,不大于
3
二级公路 5
三级、四级公路 7
3.0.7 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提出抗滑技术指标 横向力系数SFC60,测试标准车60km/h; TD—铺砂法构造深度(mm),与旧规范一样
四、结构组合设计
注意以下几点
4.4.5 基层和底基层厚度,突出了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关系 4.5.2 面层材料类型适用的交通荷载等级与层位,表4.5.2。

建设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B50220-95

建设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B50220-95

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四日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1??? 总则1.0.11.0.21.0.31.0.41.0.51.0.61.0.6.11.0.6.21.0.6.31.0.6.41.0.6.51.0.71.0.7.1范围;1.0.7.21.0.7.31.0.7.41.0.7.51.0.81.0.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标准货车以载重量4-5t的汽车为标准车,其他型号的载重汽车,按其车型的大小分别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折算成标准货车,其换算系数直按本规范附录A.0.1的规定取值。

2.0.2 乘客平均换乘系数衡量乘客直达程度的指标,其值为乘车出行人次与换乘人次之和除以乘车出行人次。

2.0.3 存车换乘将自备车辆存放后,改乘公共交通工具而到达目的地的交通方式。

2.0.4 出行时耗居民从甲地到乙地在交通行为中所耗费的时间。

2.0.5 当量小汽车以4-5座的小客车为标准车,作为各种型号车辆换算道路交通量的当量车种。

其换算系数宜按本规范附录A.0.2取值。

2.0.6 道路红线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界线。

2.0.7 港湾式停靠站在道路车行道外侧,采取局部拓宽路面的公共交通停靠站。

2.0.8 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上有公共交通线路经过的道路中心线长度,单位为km/km2。

2.0.9 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数比。

路抛制公共交通线路首末之间实地距离与空间直线距离之比。

环行线的非直线系数按主要集散点之间的实地距离与空间直线路离之比。

运送速度衡量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指标。

公共交通车辆在线路首末站之间的行程时间(包括各站间的行驶时间与各站停站时间)除行程长度所得的平均速度,单位为km/h。

2020咨询师继续教育-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2020咨询师继续教育-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2020咨询师继续教育-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
1.快速路和主干路路基顶面设计回弹模量值,不应小于()。

A.40MPa
B.30MPa
C.20MPa
D.15MPa
用户答案:[B] 得分:10.00
2.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

A.300mm
B.250mm
C.200mm
D.150mm
用户答案:[D] 得分:1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
1.道路路面的面层应具有()、()和平整、()、耐磨与()等表面特性。

A.足够的结构强度
B.稳定性
C.扩散应力
D.抗滑
E.低噪声
用户答案:[ABDE] 得分:20.00
2.以下那种情况下,应在基层下设置垫层?()
A.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或潮湿路段
B.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
C.岩石或填石路基
D.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床土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
用户答案:[ABD] 得分:2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2道题】
1.路面设计应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 以BZZ-100表示。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20.00
2.专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土质路基压实度,可按主干路标准执行。

()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20.00。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局部修订CJJ37-2012[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局部修订CJJ37-2012[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22局部修订CJJ37-2022一、概述二、修订内容本次局部修订条文合计9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1.补充了需要在道路绿化带或者分隔带中设置低影响开辟设施时,绿化带或者分隔带的宽度要求,以及各种设施间的设计要求。

2. 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

3. 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

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辟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6. 补充了低影响开辟设施内植物的种植要求。

三、具体条文本次局部修订的具体条文如下(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黑体字为强制性条文):5.3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5.3.4路侧带可由人行道、绿化带、设施带等组成(图5.3.4),路侧带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图5.3.4 路侧带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安全顺畅通过的要求,并应设置无障碍设施。

人行道最小宽度应符合表5.3.4的规定。

表5.3.4 人行道最小宽度---项目 ---人行道最小宽度(m) ---------------普通值 ---最小值 -------各级道路 ---3.0 ---2.0 -------商业或者公共场所集中路段 ---5.0 ---4.0 -------火车站、码头附近路段 ---5.0 ---4.0 -------长途汽车站 ---4.0 ---3.0 ----绿化带的宽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的相关要求。

当绿化带内设置雨水调蓄设施时,绿化带的宽度还应满足所设置设施的宽度要求。

设施带宽度应包括设置护栏、照明灯柱、标志牌、信号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的要求,各种设施布局应综合考虑。

设施带可与绿化带结合设置,但应避免各种设施间,以及与树木的相互干扰。

当绿化带设置雨水调蓄设施时,应保证绿化带内设施及相邻路面结构的安全,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及防渗措施。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100分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100分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
1.快速路、主干路沥青路面设计基准期()。

A.30年
B.20年
C.15年
D.10年
用户答案:[C] 得分:10.00
2.AC混合料路面厚度不宜小于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的()倍。

A.4倍
B.3.5倍
C.3倍
D.2.5倍
用户答案:[C] 得分:1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
1.道路路面的面层应具有()、()和平整、()、耐磨与()等表面特性。

A.足够的结构强度
B.稳定性
C.扩散应力
D.抗滑
E.低噪声
用户答案:[ABDE] 得分:20.00
2.以下那种情况下,应在基层下设置垫层?()
A.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或潮湿路段
B.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
C.岩石或填石路基
D.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床土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
用户答案:[ABD] 得分:2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2道题】
1.专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土质路基压实度,可按主干路标准执行。

()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20.00
2.在沥青面层各个沥青层中至少有两层应为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2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100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2道题】
1.快速路和主干路路基顶面设计回弹模量值,不应小于( )。

A .40MPa
B .30MPa
C .20MPa
D .15MPa
用户答案:[B] 得分:
10.00
2.AC 混合料路面厚度不宜小于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的( )倍。

A
.4倍
B .3.5倍
C .3倍
D .2.5倍
用户答案:[C] 得分:10.00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2道题】
1.道路路面的面层应具有( )、( )和平整、( )、耐磨与(
)等表面特性。

A .足够的结构强度
B .稳定性
C .扩散应力
D .抗滑
E .低噪声
用户答案:[ABDE] 得分:20.00
2.以下那种情况下,应在基层下设置垫层?( )
A.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或潮湿路段
B.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
C.岩石或填石路基
D.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床土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
用户答案:[ABD] 得分:2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2道题】
1.在沥青面层各个沥青层中至少有两层应为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20.00
2.路面设计应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 以BZZ-100表示。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