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脚手架及计算规则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及说明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及说明一、工程量计算规则脚手架分综合脚手架、单项脚手架两种形式。
凡能计算建筑面积的、且由一个施工单位总承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单位工程,均应执行综合脚手架定额;凡不能计算建筑面积而必须搭设脚手架的、或能计算建筑面积但建筑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别由若干个施工单位承包的单位工程和其他工程项目,可执行单项脚手架定额。
(一)综合脚手架1.综合脚手架工程量,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以m2计算。
2.综合脚手架定额项目中的单层建筑物是指一层和一层带地下室的单位工程,多层建筑物是指二层以上(不计地下室层)的单位工程。
3.影剧院、礼堂带有吊顶者,其吊顶高度在4.5m以上时,所需满堂脚手架,可按影剧院、礼堂增加满堂脚手架定额计算。
4.综合脚手架定额项目内不包括建筑物垂直封闭、垂直防护架及水平防护架、防护栏杆,实际需要时应另行计算。
5.按综合脚手架定额计算时,除以上规定可增加计算的单项脚手架外,不得再计算其他脚手架。
(二)单项脚手架1.外脚手架及建筑物垂直封闭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长度,乘以室外地坪至外墙顶高度以m2计算,突出墙外面宽度在24cm以内的墙垛,附墙烟囱等不展开计算脚手架工程量,超过24cm以外时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并入外脚手架工程量之内。
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等所占的面积。
2.里脚手架工程量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3.独立柱按单排外脚手架定额项目计算,其工程量按图示柱结构外围周长另加3.60m乘高度以m2计算。
4.室内天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在3.60m以上时,应计算满堂脚手架,计算满堂脚手架后,墙面装饰工程则不再计算脚手架。
满堂脚手架工程量按室内净面积以m2计算,其高度在3.60~5.20m之间时,计算基本层,超过5.20m时,每增加1.20m按增加一层计算。
计算式如下:满堂脚手架增加层数=(室内净高度-5.20(m))/1.20(m)5.架空运输脚手架工程量按搭设长度以延长m计算。
6.悬空脚手架工程量按搭设水平投影面积以m2计算。
脚手架计算规则(全)

外脚手架搭拆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计算搭设面积以m2计算。
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面积不扣除。
一、建筑物外脚手架工程量按以下规则计算。
1.外脚手架搭拆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计算搭设面积以m2计算。
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面积不扣除。
2.外脚手架使用工程量按脚手架搭设面积乘以脚手架在施工现场的有效使用天数以"100m2·10天"为单位计算。
3.脚手架搭设高度的确定。
(1)有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按照经审核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的规定确定;无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时,可按平均的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与建筑物的顶板面的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的高度差,再加上1.5m综合取定。
地下室外墙脚手架搭设高度为从设计室外地坪至底板垫层底高度。
(2)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如果沿建筑物的顶层板外墙外边线的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出现不同时:间断变化时(标高变化不连续,如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可按不同高度分段计算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连续变化时(如坡屋面)按照平均标高计算脚手架的搭设高度。
(3)当屋顶楼梯间、设备房平面面积大于屋顶平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时,其脚手架工程量并入整个建筑物,高度计至屋顶楼梯间、设备房顶板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
(4)当屋顶楼梯间、设备房平面面积小于屋顶平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时,其脚手架工程量按其自身高度单独计算,按相应高度的单排脚手架子目执行。
(5)建筑物上部外墙缩入或者裙楼上部塔楼缩入时,计算脚手架搭拆时应该分段计算搭设面积,但搭设高度步距应统一自室外地坪标高算起。
(6)裙楼外墙边线与塔楼外墙边线间的距离1.5m的裙楼区段,单独按规定计算该区段脚手架,高度计至裙楼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当裙楼外墙边线与塔楼外墙边线间的距离≤1.5m的裙楼区段,与该区段塔楼脚手架一并计算,高度计至塔楼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一、引言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临时支撑结构,用于提供工人在高空操作时的安全作业平台。
在施工过程中,准确计算脚手架的工程量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项目进度和成本的控制。
本文将介绍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一般规则和方法。
二、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则1. 高度计算:根据需要搭建脚手架的工作高度来确定脚手架的支撑高度。
通常情况下,脚手架的支撑高度应超过作业高度1米以上。
2. 面积计算: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计算脚手架的搭设面积。
通常情况下,脚手架的面积计算包括平面面积和垂直面积两部分。
3. 长度计算:根据脚手架的安装位置和搭设需要,计算脚手架的长度。
长度计算通常包括水平支撑杆、竖向立杆、横向梁杆等。
4. 材料耗用计算:根据脚手架的设计要求和搭设规则,计算脚手架所需要的各类材料的耗用量。
三、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具体步骤1. 调查勘测:在脚手架搭设前,进行现场调查勘测,了解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工作高度、操作平台面积、脚手架的安装位置等。
2. 高度计算:根据调查勘测获取的数据,计算脚手架的支撑高度。
支撑高度一般由地面到安全作业平台的高度决定。
3. 面积计算: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计算脚手架的平面面积和垂直面积。
平面面积一般由脚手架的底面积决定,垂直面积一般由脚手架的高度和宽度决定。
4. 长度计算:根据脚手架的安装位置和搭设需要,计算脚手架的长度。
长度计算包括水平支撑杆、竖向立杆、横向梁杆等的长度计算。
5. 材料耗用计算:根据脚手架的设计要求和搭设规则,计算各类材料的耗用量。
包括钢管、钢板、连接件等的数量计算。
四、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注意事项1.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需遵循施工规范和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 在计算过程中,需考虑脚手架的连接方式、支撑杆的布置等因素。
3. 不同类型的脚手架在工程量计算时,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计算方法和规则。
4. 安全作业平台的面积应满足工作人员操作的需要,不能过小或过大。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脚手架工程是在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稳定的工作平台,提高施工效率。
在进行脚手架工程时,准确计算工程量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合理安排材料和人力资源。
本文将介绍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规则和步骤。
一、计算脚手架的高度和面积脚手架的高度是指脚手架的垂直距离,可以通过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来确定。
脚手架的面积可以通过测量脚手架的长度和宽度来计算。
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脚手架的高度和面积。
二、计算脚手架的立杆、横杆和斜杆数量脚手架的立杆数量根据脚手架的高度和面积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每隔2-3米设置一个立杆。
横杆数量根据脚手架的面积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每隔0.8-1.2米设置一个横杆。
斜杆数量根据脚手架的高度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根据脚手架的结构类型和具体要求,计算脚手架的立杆、横杆和斜杆的数量。
三、计算脚手架的钢管、钢管连接件和木材数量脚手架的钢管数量根据立杆、横杆和斜杆的数量来确定。
根据脚手架的结构类型和设计要求,计算脚手架的钢管数量。
钢管连接件数量根据脚手架的结构类型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根据脚手架的要求,计算脚手架的钢管连接件数量。
木材数量根据脚手架的面积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根据脚手架的要求,计算脚手架的木材数量。
四、计算脚手架的脚手板和安全设施数量脚手板数量根据脚手架的面积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根据脚手架的要求,计算脚手板的数量。
安全设施数量根据脚手架的高度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根据脚手架的要求,计算脚手架的安全设施数量。
五、计算脚手架的总工程量和材料消耗根据以上的计算结果,累加脚手架的立杆、横杆、斜杆、钢管、钢管连接件、木材、脚手板和安全设施的数量,得到脚手架的总工程量。
根据脚手架的设计要求和使用经验,结合各材料的规格和标准,计算脚手架材料的消耗。
总结:脚手架工程量的计算对于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脚手架工程量计算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合理计算脚手架的高度和面积,以及立杆、横杆、斜杆、钢管、钢管连接件、木材、脚手板和安全设施的数量,最终得到脚手架的总工程量和材料消耗。
脚手架计算规则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一般计算规则1.建筑物外墙脚手架以檐高(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滴水高度)划分。
毛竹架:檐高在7m以内时,按单排外架计算;外墙檐高超过7m时按双排外架计算。
钢管架:檐高在15m以内时,按单排外架计算;檐高超过15m时,按双排外架计算。
檐高虽未超过7m或15m,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时,均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2.建筑物内墙脚手架,内墙砌筑高度(凡设计室内地面或楼板面至上层楼板或顶板下表面或山墙高度的1/2处)在3.6m以内的,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时,按其高度的不同分别套用相应单排或双排外脚手架计算。
3.计算内、外脚手架时,均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的面积。
4.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不同高度的划分系指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划分)。
5.围墙脚手架,凡室外自然地坪至围墙顶面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相应单排脚手架计算。
6.滑升模板施工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筒仓,不另计算脚手架。
7.砌筑贮仓、贮水(油)池、设备基础,按双排外脚手架计算。
8.满堂基础以及带形基础底宽超过3m,柱基、设备基础底面积超过20m2按底板面积计算满堂脚手架。
二、砌筑脚手架计算规则1.外脚手架按外墙外边线长度乘以外墙砌筑高度以平方米计算,突出墙外宽度在24cm 以内的墙垛、附墙烟囱等不计算脚手架;宽度超过24cm以外时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并入外脚手架工程量内。
外墙砌筑高度系指设计室外地面至砌体顶面的高度,山墙为1/2高。
2.里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3.独立柱按图示柱结构外围周长另加3.6m,乘以砌筑高度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双排外脚手架定额。
柱砌筑高度指设计室外地面或楼板面至上层楼板顶面的距离。
三、现浇钢筋混凝土脚手架计算规则1.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柱,按柱图示周长另加3.6m,乘以柱高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双排外脚手架定额。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及说明

1.综合钢脚手架:外墙综合脚手架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设计外地坪至外墙的顶板面或檐口的高度以面积计算;不扣除门、窗、洞口及穿过建筑物的通道的空洞面积。
屋面上的楼梯间、水池、电梯机房等的脚手架工程量应并入主体工程量内计算。
@@外墙综合脚夫手架的步距计至女儿墙顶面。
@@(1)、有女儿墙者,高度和步距计至女儿墙顶面。
@@(2)、有山墙者,以山尖二分之一高度计算,山墙高度的步距按檐口高度。
@@(3)、地下室外墙综合脚手架,高度和步距从设计外地坪至底板垫层底。
@@(4)、上层外墙或裙楼上有缩入的塔楼者,工程量分别计算。
裙楼的高度和步距应按设计外地坪至裙楼顶面的高度计算;缩入的塔楼高度从缩入面计至塔楼的顶面,但套用定额步距的高度应从设计外地坪计至塔楼顶面。
@@2. 多层建筑工程中,上层飘出的,外墙综合脚手架.按最长一层的外墙长度计算;下层缩入部分,按围护面垂直投影面积,套相应高度的单排脚手架。
@@3. 外墙为幕墙时,幕墙部分按幕墙外围面积计算综合脚手架@@4. 加层建筑工程部分,按综合脚手架计算,其高度按加层建筑物的高度加2.5m,脚手架的定额步距按外地坪至加层建筑物外墙顶的高度。
@@5. 现浇钢筋混凝土屋架以及不与板相接的梁,按屋架跨度或梁长乘以高度以面积计算综合脚手架,高度从地面或楼面算起,屋架计至架顶平均高度,单梁高度计至梁面在外墙轴线的现浇屋架,单梁及与楼板一起现浇的梁均不得计算脚手架。
@@6. 建筑花架廊外脚手架:按水平投影外边线总长度乘以设计外地坪至花架顶高度以面积计算。
廊顶高度的3.6m 以内套用单排脚手架,在3.6m 以上套用综合脚手架。
2.里脚手架:房屋建筑里脚手架,楼层高度在3.6m以内按各层建筑面积计算,层高超过3.6m每增1.2m按调增子目计算,不足0.6m不计算。
在有满堂脚手架搭设的部分,里脚手架按该部分建筑面积的50%计算,没有建筑面积部分的脚手架搭设按相应子目规定分别计算。
脚手架计算规则(全)

之马矢奏春创作外脚手架搭拆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计算搭设面积以m2计算.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面积不扣除. 一、建筑物外脚手架工程量按以下规则计算. 1.外脚手架搭拆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计算搭设面积以m2计算.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面积不扣除. 2.外脚手架使用工程量按脚手架搭设面积乘以脚手架在施工现场的有效使用天数以"100m2·10天"为单元计算. 3.脚手架搭设高度简直定. (1)有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 依照经审核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的规定确定;无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时, 可按平均的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与建筑物的顶板面的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的高度差, 再加上1.5m综合取定.地下室外墙脚手架搭设高度为从设计室外地坪至底板垫层底高度. (2)同一建筑物高度分歧时按分歧高度分别计算.如果沿建筑物的顶层板外墙外边线的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呈现分歧时:间断变动时(标高变动不连续, 如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可按分歧高度分段计算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连续变动时(如坡屋面)依照平均标高计算脚手架的搭设高度. (3)当屋顶楼梯间、设备房平面面积年夜于屋顶平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时, 其脚手架工程量并入整个建筑物, 高度计至屋顶楼梯间、设备房顶板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 (4)当屋顶楼梯间、设备房平面面积小于屋顶平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时, 其脚手架工程量按其自身高度独自计算, 按相应高度的单排脚手架子目执行. (5)建筑物上部外墙缩入或者裙楼上部塔楼缩入时, 计算脚手架搭拆时应该分段计算搭设面积, 但搭设高度步距应统一自室外地坪标高算起. (6)裙楼外墙边线与塔楼外墙边线间的距离1.5m的裙楼区段, 独自按规定计算该区段脚手架, 高度计至裙楼檐口(或女儿墙上概况);当裙楼外墙边线与塔楼外墙边线间的距离≤1.5m的裙楼区段, 与该区段塔楼脚手架一并计算, 高度计至塔楼檐口(或女儿墙上概况). 4.单排脚手架与综合脚手架的区分. (1)当沿建筑物外墙外边线的建筑物脚手架的搭设高度小于15m时, 按单排脚手架计算;年夜于15m时, 按综合脚手架计算. (2)建筑物上部墙体外边线挑出 1.5m 以上时, 依照上层的外墙外边线凹凸长度乘以建筑物总高度计算外脚手架搭设面积;下部墙体缩入部份依照围护结构的垂直投影面积按相应自身高度的单排脚手架计算. (3)凹入部份的采光开井:当外口宽度(外墙结构间距)≤3.5m时, 按凹入部份内侧外墙垂直投影面积计算单排脚手架, 采光井外口不论有无连梁, 均与外墙一并计算综合脚手架;当外口宽度(外墙结构间距)3.5m 时, 按凹入部份内侧外墙垂直投影面积以m2计算综合脚手架, 采光井外口有连梁的, 与外墙一并计算综合脚手架, 无连梁的不计算脚手架. (4)石墙砌筑不论内外墙, 高度超越 1.2m时,计算一面综合脚手架;墙厚年夜于40cm时, 计算一面综合脚手架及一面单排脚手架. (5)年夜型设备基础高度超越2m时, 按其外形周长乘以基础高度以面积(m2)计算单排脚手架. (6)屋顶女儿墙内面超越屋面高度1.2m时, 可按其内面垂直投影面积以m2计算单排脚手架. (7)围墙高度超越1.2m时, 按相应垂直投影面积以m2计算单排脚手架, 围墙单面装饰的按单面计算, 双面装饰的按双面计算。
脚手架计算规则

脚手架计算规则一、综合脚手架计算规则:1(综合脚手架应分单层、多层和不同檐高,按“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计算综合脚手架。
2(满堂基础脚手架工程量按其底板面积计算。
二、单项脚手架计算规则:1(外脚手架、里脚手架均按所服务对象的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2(砌砖工程高度在1.35,3.6米以内者,按里脚手架计算。
高度在3.6米以上者按外脚手架计算。
独立砖柱高度在3.6米以内者,按柱外围周长乘实砌高度按里脚手架计算;高度在3.6米以上者,按柱外围周长加3.6米乘实砌高度按单排脚手架计算;独立砼柱按柱外围周长加3.6米乘以浇筑高度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3(砌石工程(包括砌块)高度超过1米时,按外脚手架计算。
独立砖石柱高度在3.6米以内者,按柱外围周长乘实砌高度计算工程量;高度在3.6米以上者,按柱外围周长加3.6米乘实砌高度计算工程量。
4(围墙高度从自然地坪至围墙顶计算,长度按墙中心线计算,不扣除门所占的面积,但门柱和独立门柱的砌筑脚手架不增加。
5(凡高度超过1.2米的室内外砼贮水(油)池、贮仓、设备基础均以构筑物的外围周长乘高度按外脚手架计算。
池底按满堂基础脚手架计算。
6(挑脚手架按搭设长度乘搭设层数以延长米计算。
7(悬空脚手架按搭设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8(满堂脚手架按搭设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垛、柱所占的面积。
满堂脚手架高度从设计地坪至施工顶面计算,高度在4.5米至5.2米时,按满堂脚手架基本层计算;高度超过5.2米时,每增加0.6米,1.2米,按增加一层计算,增加层的高度若在0.6米内时,舍去不计。
例如:设计地坪到施工顶面为9.2米,其增加层数为:(9.2,5.2)/1.2,3(层),余0.4m舍去不计。
9(水平防护架按脚手板实铺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垂直防护架按高度(从自然地坪至上层横杆)乘两边立杆之间距离计算。
10(建筑物垂直封闭工程按封闭面的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脚手架及计算规则
脚手架是指在软件开发中,提供一套基本框架和工具的模板或工具集合。
脚手架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搭建项目的基础结构和配置,提高开发效率。
在不同的编程语言和领域中,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脚手架。
1.搭建工具脚手架:这种脚手架主要用于快速搭建项目的基本结构。
它可以创建项目的目录结构、配置文件、包管理等,同时还会提供一些基本的功能和模块。
2. 前端脚手架:前端脚手架被广泛应用于Web开发中。
它通常包含了一些常用的前端技术,例如HTML、CSS、JavaScript、模块化开发等。
前端脚手架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生成页面、样式等,提供了一些预设的功能和组件。
3.后端脚手架:后端脚手架主要用于快速搭建后端服务。
它可以生成项目的目录结构、配置文件、数据库连接等,同时还提供一些常用的功能和模块,例如用户认证、数据存储、API接口等。
4.移动应用脚手架:移动应用脚手架用于快速开发移动应用程序。
它可以生成移动应用的基本结构、配置文件、UI组件等,并提供一些移动应用开发所需的功能和模块,例如界面导航、数据存储、网络请求等。
5.前后端一体化脚手架:这种脚手架集成了前端和后端开发所需的功能和工具,可以一次性完成整个项目的搭建。
它可以生成前端和后端的目录结构、配置文件、接口定义等,并提供一些常用的功能和组件,例如用户认证、数据交互,以及前后端的通信等。
对于计算规则,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四则运算规则:四则运算规则是最基本的计算规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根据四则运算规则,两个数可以进行相加、相减、相乘
和相除的运算。
2.逻辑运算规则:逻辑运算规则用于处理逻辑关系,包括与、或、非
等运算。
根据逻辑运算规则,可以根据一定的条件判断,得出逻辑真或逻
辑假的值。
3.数据类型转换规则:数据类型转换规则用于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转换
为指定类型。
常见的数据类型包括整数、浮点数、字符串、布尔值等。
4.精度计算规则:精度计算规则用于处理浮点数的运算精度。
由于浮
点数的表示有一定的误差,因此在进行浮点数运算时需要注意精度的问题。
5.表达式求值规则:表达式求值规则用于将数学表达式转换为计算结果。
根据表达式求值规则,可以根据不同的运算符优先级和结合性,按照
一定的计算顺序来得出最终的结果。
总结起来,脚手架是一种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搭建项目
的基础结构和配置。
而计算规则则是一组规定和定义,用于进行数值计算
和逻辑判断。
在软件开发中,脚手架和计算规则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
高了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