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位穿刺活检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
粗针穿刺活检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中的应用

1 资料 与 方法
1 1 一 般资 料 .
我 ̄20年 1 08 月至20年 1月 乳腺 C B 09 1 N 诊断导 管原 位癌 资料共 3 O 例 , 中可疑 浸润或 不除外微 浸润 癌7 均为 女性 , 其 例。 年龄3 ~7岁 , 8 7 平 均 年龄 5 岁。 l 肿块 最大7m, b c c 最z lm。
2 结果 3例均有术后 肿块切 除病 理。 O , 切片 H 染色 观察 。 E 结果如下 : 管原位 癌8 2 . %) 导 例( 6 ; 6 7 微浸润 性
和临床病 理讨论 制度 , 必要时对 穿刺标 本进行 免疫组化 标记 。
乳腺 穿刺活检 相对 目前其他 术前常 用检查方 法有较高的 敏感性 , 且无假阳性诊断 , 由于其取材相对 不充分 眭, 但 只能根据 穿刺样本做 出
1 3 方法 .
术前对乳腺癌 病人进行新 辅助化疗 , 可以提高远期 疗效 , 降低临床
患者 取坐位 或立 体 , 可疑病 灶置 于加压 板窗 口内压迫 固定 , 将 行 正位及 左、 右双斜位 扫描 , 所采集 的 图像选择 穿刺部位 , 根据 经计算机 处理 , 确定进 针的部 位及深 度 , 并调整 活检装 置 、 消毒 、 局麻 。 据需要 根
类病 例应 当进 一步手 术冰冻 或肿块切 取活检 确诊 CB N 诊断 不除外 微浸润 或可疑 浸润癌病 例 , 术后肿块 切除标本 均 证实有微 浸润或浸润癌 , 穿刺标本 中浸 润癌成分未能肯 定 , 因可 对于 原 能为 送检 穿刺标 本 有限 、 切片 质量 不佳 , 使病 理医 师正 确作 出浸 无法
全数字化乳腺X线立体定位系统下导丝定位活检老年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随着乳腺钼靶X线摄影设备技术的不断改进、更新,乳腺癌普查工作的广泛开展,增加了老年病人临床触诊阴性的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断率。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是公认的检测早期乳腺癌有效的方法之一〔1〕。
对可疑病变,为明确其性质,需行乳腺手术活检。
笔者对18例临床未触及病变但钼靶发现钙化灶老年患者进行全数字化X线立体导丝定位切除活检术,活检标本进行病理检查。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8例女性患者均为2006年8月~2008年12月在我院行钼靶摄影X线检查BI RADS评级为Ⅲ~V级的病例。
年龄60~73岁,中位年龄67.5岁。
18个病灶临床检查均阴性,病变最大直径1.8~16 mm,平均8.45 mm。
其中8例X线表现孤立簇状聚集钙化,6例X线表现为不规则致密影伴钙化,4例X线表现腺体局部结构扭曲。
BI RADS 评级Ⅲ、Ⅳ、Ⅴ分别为2、10、6个。
1.2 仪器设备采用美国LORAD公司生产数字化平板钼靶X光机(Selenia)和俯卧式X线立体定位手术床(Multicare),定位针采用美国C.R.Bard.Inc.公司的Bard DuaLok定位导丝针20 G×10.7 cm,内芯钢丝的头端带有鱼钩样倒刺。
1.3 技术人员要求具备X线影像学检查经验,能够准确识别乳腺微小病灶并准确定位,熟练应用介入技术,以便准确获得病变组织。
1.4 X线立体定位穿刺术X线立体定位活检床(Multicare)机器0点定位,活检窗定位(X轴10 mm,Y轴20 mm,Z轴30 mm),安装Bard活检支架,调节“cursor”键至“neddle core biopsy”,调节“enter”选择穿刺针弹射距离(10~-20 mm),按“home”和“Motor Enable”使支架避开活检窗。
患者俯卧于活检手术床(Multicare),患侧乳房从操作孔垂下,根据乳腺钼靶CC位片和MLO位片显示病灶位置将患者乳房摆位,完成后锁定压迫板,拍摄scout片,若兴趣区不在中心位置,适当调整,记录压迫厚度,在乳房皮肤标记观察窗位置,正负15°各摄片一张,寻找穿刺靶点,确定后调出“stereo target”窗口,定位病灶,经主控计算机处理后,传输数据到活检床,活检床的操作台将自动设定好穿刺点的位置以及进针的深度。
乳腺导管原位癌X线影像形态学的分析

乳 腺 导管原 位 癌( C S 是 非 浸润 性 癌 的 一种 。 D I) 近 年来 , 由于乳腺 癌 病 例 中导 管原 位 癌 的 比例 由上 世纪 7 0年代 的 不足 1 %增长 到 目前 的 2 %以上 , 0 对 其 生物 学特性 的 研究 也在 不断深 入 。通 过 对 病变 X 线影 像征 象的 分析 诊 断导 管 原 位癌 , 得 早 期 导 管 使 原位癌 患 者 得 到 及 时 明确 的 诊 断 、 疗 , 长 生 存 治 延 期 , 高 生活质 量 。现 总结分 析如 下 。 提 1 资 料与 方法
2 1 结构 类 型分析 .
不等 。粉 刺 癌 、 状 癌 和 低 乳 头 状 癌 常 同 时存 在。 筛 发 生在 导管 壁, 维 间 质 内的钙 化 , 态 不规 则 , 纤 形 多 呈 多 角形 , 小不 均 , 大 多数 体 积 较 大 , 径 在 0 3 直 .~
1 0mm, 的达 到 2 0mm 以上 。 . 有 . 2 22 其 它征象 的密度 大小 形状分 析 .. 肿瘤体 积一 般 甚 小 , 数 毫 米 直 径 , 于 1c 仅 大 m 直径 者甚 少 , 数可 达 2 m 不 等 。约 半数 肿 瘤 少 ~3 c
1 1 一 般 资料 .
导 管原 位 癌 的特 征 表 现 为微 细 钙化 , 线状 或 呈
分叉 状 。多发 生在 小导 管 内, 互相 靠的不 紧, 一定 有 的距 离 , 多个钙 粒融 合 在 一 起 , 充满 一 小段 管 腔, 形 成 短线 状 或杆 状 。 短 线状 的钙 化 通 常是 0 1 . . ~0 2
细胞 碎屑 充满管 腔 形 成 粉 刺 样 物, 粉刺 癌 在管 内保 持 时 间长, 累导管 更 加 扩张 , 受 线装 钙 化更 粗 些 , 在
立体定位技术在乳腺隐匿性病变活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堕 塑 !
旦! !!
・
2 ・ 41
表 2 突眼病程 和甲状腺功能对放疗疗效的影响
射治疗的敏感性 有所降低 , 疗效变差[。本文资料 中, 3 ] 8例病
[ ] Wii L C a e R .S pr hg r t d t r yi 3 1 la C ,h r s L u e o ae b a r i h a lm l v o ila o e p n 6
手术活检 。
1 设 备 . 2
多的临床触诊 阴性的乳腺病灶被检 出。其中 9 4 %经活检 %~ 2
诊断为早期乳腺癌 。钼靶摄片是发现乳腺隐匿性病灶最有 1 ]
效的检查手段之一 。 对这些影像学发现 的可疑病变如何进行 准确的定位活组织检查 , 明确诊断 , 目前 临床研究 的热点。 是 我们对 2 例 临床未触及病变但钼靶摄片发现微小钙化 乳腺 5 病灶影像 学分级 [BR D ) ] ( IA S 4级 的患者进行 立体定位 活组
其 中单侧 2 例( 2 左侧 9 , 处 右侧 1 处 )双侧 3 共 6 , 3 , 例( 处)
共 2 处 病灶 ; 8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仅 2处多发簇状钙化 , 发
现有直径 0 ~ .c 回声结节 (IA S 级 )其余病 例彩 . 0 m低 2 5 BR D 3 ,
作者单位 :30 2 001 太原 , 山西省人民医院乳腺科
织检查 术 , 活组织检查 标本进行病理 检查 , 对 现将结果报告
如下 。
采用美 国 L R D M hcr Pa nm 俯卧式三维立体定 O A u i e lt u a i
位数字 化乳 腺活检系统 , 国 E cr 自动乳腺真 空辅 助旋 美 no全
乳腺癌的数字化X线立体定位下穿刺活检与真空抽吸活检

近年来,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 但国内大多数 医院确诊仍靠医生的触诊、 红外线扫描、 超声探测或钥靶 X 线摄 片结合手术切除活检等方法。该方法缺点在于: ( 1 不能发现亚 ) 临床的早期癌; (2 对肿块不能早期定性, ) 造成手术或非手术治 疗的盲目 1 。 性[ 我院引进的高清晰乳腺X 线摄影机并配以局部数 ]
1. 3 方法
例), 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乳腺癌者(包括1例恶性淋巴瘤)为3 5
例、 占活检总数的6 .0 %。 6 4 其中犯 例术前活检证实; 例假阴性 3 者, 分别报告为增生病、 导管乳头状增生、 皮肤纤维脂肪组织, 术 后证实为导管原位癌 1例, 早期浸润癌2 例。1 例活检报告为良 8 性病变, 包括乳腺增生、 导管乳头瘤病、 纤维腺瘤、 囊腺瘤、 炎性 改变等, 占活检总数的3 . 6%, 3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例 39 其中1 5 均随访时间达 1 个月, 0 未发现恶性病变。 结果证明, 运用乳腺数
神经反应, 采取俯卧位予以 解除。 1. 4 术后随访 对于活检结果为恶性者, 追踪其外科手术病理结果;对于活检
字化图 象后处理 ( ig a s o i ag ,s ) 与立体定位核心活检 d h l Pt m e D l
(S r ot t c。 nee沮 P sy, B) 及 空定向 活检 e c t e a i or e ebio scN 真 抽吸 装置
行后处理(例如调节窗宽窗位、 空间频率协调处理、 局部放大处 理、 反相处理、 边缘增强处理等) , 增加了病变的发现率, 选取理 想靶点, 计算机全自 动定位系统自 动计算进针部位及深度, 穿刺 或负压抽吸切割取得组织送病理科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少数患 者有皮下痕血, 局部加压 20 i 并给与绷带包扎;部分出现迷走 mn
原位癌医学定义

原位癌医学定义原位癌,又称为癌前病变,是指癌症起源于某个特定组织或器官的某些细胞,但尚未侵犯到其周围组织或器官的一种病理状态。
相比于已经发展为浸润性癌的肿瘤,原位癌的特点是细胞异常增生仅局限在原始发生的组织或器官内,没有侵犯到其他部位。
原位癌的发生机制与浸润性癌相似,都是由于某些基因的异常突变导致细胞失去正常生长调控机制,从而发生异常增生和癌变。
然而,与浸润性癌相比,原位癌的生长速度较慢,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也较弱。
这使得早期发现和治疗原位癌成为可能,从而避免了癌症进一步恶化和转移的风险。
原位癌可以发生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如乳腺、宫颈、肺、胃等。
其中,乳腺原位癌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其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等。
宫颈原位癌则主要通过宫颈涂片、宫颈活检等方法进行检测。
肺原位癌通常表现为肺部结节,胃原位癌则通过胃镜检查进行诊断。
早期发现和诊断原位癌的方法主要包括常规体检、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以及组织活检等。
其中,组织活检是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能够明确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治疗原位癌的方法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程度。
对于一些低度恶性的原位癌,如宫颈原位癌、乳腺原位癌等,局部手术切除通常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对于一些高度恶性的原位癌,如肺原位癌、胃原位癌等,放疗和化疗的联合应用可能会更有效。
原位癌的预后通常较好,因为其细胞尚未侵犯到其他组织和器官,所以可以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行有效控制。
然而,如果不及时治疗,原位癌有可能演变为浸润性癌,进而侵袭到周围组织和器官,导致恶性肿瘤的发展和转移。
为了预防原位癌的发生和发展,我们应该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烟酒等不良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任何异常症状和肿块。
此外,对于一些高风险人群,如有家族史的人群,应该加强遗传咨询和定期检查。
原位癌是一种早期癌变的病理状态,尚未侵犯到周围组织和器官。
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我们可以有效控制原位癌的发展,避免其恶化和转移。
乳腺活检病理报告解读

乳腺活检病理报告解读
乳腺活检病理报告是对乳腺组织进行活检分析后的结果,其中包含了组织结构、细胞构成以及是否有癌变等信息。
以下是对常见乳腺活检病理报告的解读:
1. 良性结节:"良性"意味着乳腺组织未发生癌变,并且可能是乳腺增生的结果。
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随访以检测异常变化。
2. 异型增生:"异型"意味着某些细胞的形态或数量与正常细胞不同,这可能是早期肿瘤的前兆。
通常需要定期随访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3. DCIS(原位导管癌):"原位"意味着癌细胞尚未扩散到乳腺组织之外,通常是早期乳腺癌的类型。
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可能包括切除肿瘤或切除整个乳腺。
4. IDC(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意味着癌细胞已经向周围组织扩散,这是乳腺癌定期检查报告中最常见的结果。
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有时需要辅助化疗、放疗或内分泌治疗。
总之,乳腺活检病理报告的解读需要结合医生的专业意见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考虑。
如果您发现乳房异常或疑似乳腺肿瘤,请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关检查。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病理特征及治疗原则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病理特征及治疗原则前言乳腺导管原位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是乳腺癌的早期病变,通常没有侵犯到周围组织。
然而,如果不及早发现和治疗,它可能会发展成为侵袭性乳腺癌。
本文将介绍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病理特征及治疗原则。
病理特征乳腺导管原位癌主要起源于乳腺导管内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病理学上可分为非浸润性和浸润性两种类型。
非浸润性乳腺导管原位癌非浸润性乳腺导管原位癌又称为原位导管癌或非侵袭性导管癌。
其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导管细胞异常增生:病理学上可观察到乳腺导管内上皮细胞的非典型增生,细胞核变大,染色质增多,核分裂增多。
2.细胞核形态异常:细胞核的大小、形态、染色质分布等方面与正常细胞呈明显不同。
3.乳腺导管结构未破坏:非浸润性导管癌并不会破坏乳腺导管的正常结构,细胞异常只局限在导管内。
浸润性乳腺导管原位癌浸润性乳腺导管原位癌是非浸润性乳腺导管原位癌发展的一种进展性病变。
与非浸润性乳腺导管原位癌相比,其特征有所不同:1.导管壁浸润:肿瘤细胞能够破坏乳腺导管的基底膜,侵入周围的结缔组织,导致乳腺导管扩张和肿块形成。
2.恶性细胞浸润:肿瘤细胞也可进一步侵入血管和淋巴管,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扩散到远处器官和组织。
治疗原则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辅助治疗两个方面。
手术切除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首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组织,确保彻底切除肿瘤,防止病变发展和恶化。
1.乳房保留手术:对于早期病变和小肿块,可考虑进行乳房保留手术,如乳腺部分切除术(lumpectomy)或乳腺切除术(mastectomy)。
2.乳房重建手术:对于乳腺切除术后的患者,可考虑进行乳房重建手术,恢复乳房形态和外观。
3.淋巴结检查:在手术中可能需要进行淋巴结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
辅助治疗除手术切除外,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患者可能还需要接受一些辅助治疗来降低病变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1.放疗:放疗是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常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区域,杀灭潜在的残留癌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定位穿刺活检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
冯长征;郭庆禄;叶志球;魏北阳;刘永熙;肖祎炜;张嫣
【期刊名称】《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6(046)001
【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位穿刺活检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意义.方法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立体定位穿刺活组织检查与手术活检标本作比较,观察其准确率.结果发现乳腺导管原位癌6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7例.其准确率达96%.结论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是一种准确率较高、安全、方便的方法,在临床上可以作为诊断乳腺乳腺导管原位癌的一种常规方法.
【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冯长征;郭庆禄;叶志球;魏北阳;刘永熙;肖祎炜;张嫣
【作者单位】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010;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010;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010;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010;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010;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010;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01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6
【相关文献】
1.粗针穿刺活检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中的应用 [J], 涂剑宏;瞿伟;於德军;陶珊珊
2.空芯针穿刺活检诊断为乳腺导管原位癌病理低估的影响因素 [J], 王富文;金玉春;
傅少梅
3.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诊断的乳腺导管原位癌病理学低估的危险因素分析[J], 曹威; 何英剑; 李金锋; 解云涛; 王天峰; 范铁; 王歆光; 汪星; 范照青
4.术前穿刺活检与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准确性比较 [J], 贾巍; 宋瑞; 王勇; 孙霞; 董江萌; 杨进强
5.粗针穿刺活检(CNB)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结果分析 [J], 王富文; 傅少梅; 金玉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