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山东理工大学《仪器分析》期末考试卷C 附答案

山东理工大学《仪器分析》期末考试卷C 附答案

《仪器分析》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 常用的原子化方法分为火焰原子化和非火焰原子化。

2. 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上反映的是分子中生色团及助色团的特征,所以它在研究化合物的结构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推测官能团以及共轭体系的大小。

3. H2O的振动自由度是__ 3 ,在IR图上出现 3 __个吸收带。

4. 气相色谱中两组分能否很好的分离主要决定于固定相的选择,其次决定于实验操作条件的选择,定性分析的依据是保留值,定量分析的依据是峰面积。

5. 原子吸收法是用空心阴极灯作为光源的,它的阴极由被测元素的材料组成,该光源属于一种锐线光源。

6. 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干扰主要有物理,化学,电离,谱线和背景。

7. 以测量沉积与电极表面的沉积物的质量为基础的方法称为电重量分析法。

二、选择题(40分,每题2分)1. 水分子有几个红外谱带,波数最高的谱带对应于何种振动( C)(A) 2 个,不对称伸缩(B) 4 个,弯曲(C) 3 个,不对称伸缩(D) 2 个,对称伸缩2. 矿石粉末的定性分析,一般选用下列哪种光源为好(B )(A)交流电弧(B)直流电弧(C)高压火花(D)等离子体光源3. 原子吸收分析法中测定铷(Rb)时,加入1%钠盐溶液其作用是(C )(A)减少背景(B)提高火焰温度(C)减少铷电离(D)提高Rb+的浓度4. 反应色谱柱柱型特性的参数是(D )(A)分配系数(B)分配比(C)相比(D)保留值5. 在极谱分析中,所谓可逆波指的是(A )(A)氧化波与还原波具有相同的半波电位(B)氧化波半波电位为正,还原波半波电位为负(C)氧化波半波电位为负,还原波半波电位为正(D)都不是6. 光谱仪的线色散率常用其倒数来表示,即Å/mm,此数值愈小,表示此仪器色散率愈( A )(A)大(B)小(C)不确定(D)恒定7. 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C )(A)阴极材料(B)填充气体(C)灯电流(D)阳极材料8. 在吸光光度分析中,需要选择适宜的读数范围,这是由于(A)(A)吸光度A=0.70 ~0.20时,误差最小(B)吸光度A=10% ~80%时,误差最小(C)吸光度读数越小,误差越小(D)吸光度读数越大,误差越小9. 下列分子中,不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是(D )(A)CO (B)H2O (C)SO2 (D)H210. 某化合物在紫外光区未见吸收带,在红外光谱的官能团区3400~3200cm-1有宽而强的吸收带,则该化合物最可能是(C )(A)醛(B)伯胺(C)醇(D)酮11. 在电位滴定中,以Δ2E/ΔV2~V(E为电位,V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滴定终点为(C)(A)Δ2E/ΔV2为最正值时的点(B)Δ2E/ΔV2为最负值时的点(C)Δ2E/ΔV2为零时的点(D)Δ2E/ΔV2接近零时的点12. 原子吸收光谱线的络仑磁变宽是由下列那种原因产生的(C)(A)原子的热运动(B)原子在激发态时的停留时间(C)原子与其它粒子的碰撞(D)原子与同类原子的碰撞13. 根据色谱速率理论,当载气流速较低时,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是(C )(A)分子扩散(B)涡流扩散(C)传质阻力(D)柱长14.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n→π*,π→π*,σ→σ*跃迁的化合物是(B )(A)一氯甲烷(B)丙酮(C)丁二烯(D)二甲苯15. ClCH=CH2(190nm)比H2C=CH2(185nm)吸收波长长5nm,其主要原因是(B )(A)共轭作用(B)助色作用(C)溶剂效应(D)中介效应16. 下列参数中,会引起分配系数变化的是(B )(A)柱长缩短(B)固定相改变(C)流动相速度增加(D)相比减小17. 不能被氢火焰检测器检测的组分是:(A )(A)四氯化碳(B)烯烃(C)烷烃(D)醇系物18. 不影响速率方程式中分子扩散项大小的因素(D )(A)载气流速(B)载气相对分子质量(C)柱温(D)柱长19. 电位分析法主要用于低价离子测定的原因是(D)(A)低价离子的电极易制作,高价离子的电极不易制作(B)高价离子的电极还未研制出来(C)能斯特方程对高价离子不适用(D)测定高价离子的灵敏度低和测量的误差大20. 气相色谱法测定啤酒中微量硫化物的含量,最合适的检测器(C )(A)热导池(B)电子捕获(C)火焰光度(D)紫外三、简答题(20分,每题5分)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所用仪器装置由哪几部分构成?其主要作用是什么?2. 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和库仑滴定法在分析原理上有何不同?3. 请预测在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体系中,组分的出峰次序。

《仪器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仪器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D. 结构分析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A. 物质对光的吸收B. 物质对光的发射C. 物质对光的散射D. 物质对光的衍射答案:C3. 在原子吸收光谱(AAS)中,样品中待测元素原子蒸气吸收了特定波长的光,产生了什么现象?A. 原子发射B. 原子吸收C. 原子散射D. 原子衍射答案:B4. 色谱分析中,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作用是什么?A. 固定相用于分离,流动相用于传递B. 流动相用于分离,固定相用于传递C. 固定相和流动相都用于分离D. 固定相和流动相都用于传递答案:A5. 在气相色谱(GC)中,影响柱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A. 柱温B. 柱长C. 固定相种类D. 流动相种类答案:C6. 在液相色谱(LC)中,影响柱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A. 柱温B. 柱长C. 固定相种类D. 流动相种类答案:C7. 质谱(MS)中,离子化过程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A. 电子轰击B. 热电离C. 电弧放电D. 紫外光照射答案:A8. 核磁共振波谱(NMR)中,氢核的化学位移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A. 核磁矩B. 核自旋C. 核磁矩与核自旋的相互作用D. 核磁矩与核自旋的相对位置答案:C9. 表面分析中,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是利用什么原理进行元素分析的?A. 光电子能级跃迁B. 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C. 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D.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答案:A10. 热分析中,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利用什么原理进行物质性质分析的?A. 物质的热容B. 物质的热导率C. 物质的热膨胀D. 物质的热分解答案:A二、填空题1. 仪器分析是利用__________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答案:仪器2.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的灵敏度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

答案:光源的强度3. 气相色谱法(GC)中,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相互作用决定了__________。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1)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1)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一定柱长条件下, 某一组分色谱峰的宽窄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A: 保留值B: 扩散速度C: 分配系数D: 容量因子2. 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 )A: 理论塔板数B: 容量因子C: 相对保留值D: 分配系数3. 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 在极性吸附剂上的保留顺序是( )A: 饱和烃、烯烃、芳烃、醚B: 醚、烯烃、芳烃、饱和烃C: 烯烃、醚、饱和烃、芳烃D: 醚、芳烃、烯烃、饱和烃4.在正相色谱中,若适当增大流动相极性, 则:()A:样品的k降低,t R降低B: 样品的k增加,t R增加C: 相邻组分的α增加D: 对α基本无影响5.在发射光谱中进行谱线检查时,通常采取与标准光谱比较的方法来确定谱线位置,通常作为标准的是()A: 铁谱B: 铜谱C: 碳谱D: 氢谱6.不能采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物质是()A: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B: 稀土金属C: 有机物和大部分的非金属元素D: 过渡金属7. 严重影响经典极谱分析检测下限的因素是()A: 电解电流B: 扩散电流C: 极限电流D: 充电电流8. 氢化物原子化法和冷原子原子化法可分别测定()A: 碱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B: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C: Hg和As D: As和Hg9. 铜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含Cu2+、Cu(NH3)22+、Cu(NH3)42+的溶液,测得的活度为()的活度。

A: Cu2+B: Cu(NH3)22+C: Cu(NH3)42+D: 三种离子之和10. 若在溶液中含有下列浓度的离子,以Pt为电极进行电解,首先在阴极上析出的是()A: 2.000mol.L-1Cu2+ (E0=0.337V) B: 1.000×10-2mol.L-1Ag+ (E0=0.799V)C: 1.000mol.L-1Pb2+ (E0=-0.18V) D: 0.100mol.L-1Zn2+ (E0=-0.763V)11. 下列因素()不是引起库仑滴定法误差的原因。

《仪器分析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2分41=82分)1.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问跃迁B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正确答案)C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D 原子核的振动2.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升温程序如下:()A 灰化、干燥、原子化和净化B 干燥、灰化、净化和原子化C 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正确答案)D 净化、干燥、灰化和原子化3.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原子对光的吸收符合(),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A 多普勒效应B 光电效应C 朗伯-比尔定律(正确答案)D 乳剂特性曲线4.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A 紫外吸收检测器(正确答案)B 示差折光检测器C 热导池检测器D 荧光检测器5.样品中各组分的出柱顺序与流动相的性质无关的色谱是()。

A 离子交换色谱(正确答案)B 分配色谱C 吸附色谱D 凝胶色谱6.下列哪种方法是由外层电子跃迁引起的?()A 原子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正确答案)B 原子发射光谱和核磁共振谱C 红外光谱和Raman光谱D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7.C2H2-Air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较易氧化但其氧化物又难分解的元素(如Cr)时,最适宜的火焰是性质()A 化学计量型B 贫燃型C 富燃型(正确答案)D 明亮的火焰8.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 可对六十多种金属和某些非金属元素进行定量测定, 它广泛用于()的定量测定。

A 低含量元素(正确答案)B 元素定性C 高含量元素D 极微量元素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单色器、检测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A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B 空心阴极灯C 原子化器(正确答案)D 辐射源10.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光源是()A 氢灯B 氘灯C 钨灯D 空心阴极灯(正确答案)1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中单色器位于()A空心阴极灯之后B原子化器之后(正确答案)C原子化器之前D空心阴极灯之前1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乙炔是()A 燃气-助燃气B 载气C 燃气(正确答案)D 助燃气13.原子吸收光谱测铜的步骤是()A开机预热-设置分析程序-开助燃气、助燃气-点火-进样-读数(正确答案)B开机预热-开助燃气、燃气-设置分析程序-点火-进样-读数C 开机预热-进样-设置分析程序-开助燃气、燃气-点火-读数D 开机预热-进样-开助燃气、燃气-设置分析程序-点火-读数14.原子吸收光谱光源发出的是()A. 单色光(正确答案)B. 复合光C. 白光D. 可见光15.原子吸收测定时,调节燃烧器高度的目的是()A 控制燃烧速度B增加燃气和助燃气预混时间C提高试样雾化效率D选择合适的吸收区域(正确答案)16.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不能消除的不稳定影响因素是()A 光源B原子化器(正确答案)C检测器D放大器17.某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线色散率为每纳米 1.0 mm,用它测定某种金属离子,已知该离子的灵敏线为 403.3nm,附近还有一条 403.5nm 的谱线,为了不干扰该金属离子的测定,仪器的狭缝宽度达:()A < 0.5nmB < 0.2nm(正确答案)C < 1nmD < 5nm18.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 应选用的光源为()A.钨灯B.能斯特灯C.空心阴极灯(正确答案)D.氘灯19.在光学分析法中, 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A.原子光谱B.分子光谱C.可见分子光谱(正确答案)D.红外光谱20.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的特点是()。

《仪器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仪器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仪器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一项不是仪器分析的分类方法?A. 气相色谱法B. 质谱法C. 电化学分析法D. 比较分析法答案:D解析:比较分析法属于化学分析法,而非仪器分析法。

2. 以下哪种仪器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红外光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荧光光谱法答案:C解析:气相色谱法主要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具有高效、快速、灵敏等特点。

3. 以下哪种仪器分析方法适用于测定微量水分?A. Karl Fischer法B. 离子色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A解析:Karl Fischer法是一种专门用于测定微量水分的仪器分析方法。

4. 以下哪种仪器分析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原子发射光谱法C. X射线荧光光谱法D. 质谱法答案:C解析:X射线荧光光谱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

5. 以下哪种仪器分析方法适用于测定高分子化合物?A. 紫外光谱法B. 红外光谱法C. 核磁共振波谱法D. 质谱法答案:C解析:核磁共振波谱法适用于测定高分子化合物,可以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

6. 以下哪种仪器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化合物的绝对含量?A. 紫外光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荧光光谱法D. 质谱法答案:D解析:质谱法可以测定化合物的绝对含量,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

7. 以下哪种仪器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A. 紫外光谱法B. 红外光谱法C. 核磁共振波谱法D. 质谱法答案:C解析:核磁共振波谱法可以测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

8. 以下哪种仪器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官能团?A. 紫外光谱法B. 红外光谱法C. 核磁共振波谱法D. 质谱法答案:B解析:红外光谱法可以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官能团,具有丰富的谱图信息。

9. 以下哪种仪器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化合物的纯度?A. 紫外光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荧光光谱法D. 质谱法答案:B解析:气相色谱法可以用于测定化合物的纯度,具有高效、快速、灵敏等特点。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A B卷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A B卷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A B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用于消除化学干扰的措施是( )。 A. 基体改进 B. 标准加入法 C. 化学消光 D. 背景校正

答案:D 2. 质谱仪中,用于将样品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部件是( )。 A. 离子源 B. 质量分析器 C. 检测器 D. 真空系统 答案:A 3.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用于分离极性物质的固定相是( )。 A. 硅胶 B.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C. 氰基键合硅胶 D. 苯基键合硅胶

答案:B 4.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用于测定物质最大吸收波长的仪器部件是( )。

A. 光源 B. 单色器 C. 检测器 D. 样品池

答案:B 5. 在红外光谱法中,用于将样品分子振动能级变化转化为光信号的部件是( )。

A. 光源 B. 检测器 C. 干涉仪 D. 样品池

答案:C 6.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用于产生磁场的部件是( )。 A. 射频线圈 B. 磁体 C. 样品管 D. 检测器

答案:B 7. 在气相色谱中,用于分离不同组分的部件是( )。 A. 色谱柱 B. 检测器 C. 进样器 D. 载气

答案:A 8. 电化学分析法中,用于测量电极电位的仪器是( )。 A. 电位计 B. pH计 C. 电导仪 D. 伏安仪

答案:D 9. 质谱仪中,用于质量分析的部件是( )。 A. 离子源 B. 质量分析器 C. 检测器 D. 真空系统

答案:B 10. 在原子发射光谱法中,用于激发样品原子发射光谱的能源是( )。

A. 电弧 B. 火焰 C. 等离子体 D. 激光

答案:C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火焰原子化器的温度通常在______左右。

答案:2300K

2. 质谱仪中,电子轰击离子源的电离能量通常在______电子伏特。

答案:70eV

3. 高效液相色谱中,反相色谱使用的固定相通常是______。 答案: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西南大学仪器分析期末试题答案

西南大学仪器分析期末试题答案

试题A答案一、填空题(每空0.5分)1. 200~780 nm2.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3. 示差折光检测器4. 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数据记录系统5. 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辐射6. 电子俘获检测器热导池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7 敏感膜内参比电极8. 参比溶液中a Cl-(Cl-的活度)9 .自由扩散选择性10. 二者的析出电位差大于0.15 V二、选择题(每题1分)1.A2.A3.B4.D5.C6.B7.D8.C9.A 10D 11.C 12.B13.C 14.D 15.A三、判断题(每题1分)1.√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14 × 15 ×四、简答题(每题5分)1. 发射的共振辐射的半宽度要明显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辐射强度大、稳定性好、背景小、寿命长、操作方便。

(2分)由于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一般在1~20 mA,放电时的温度较低,被溅射出的阴极自由原子密度也较低,同时又因为是在低压气氛中放电,因此,发射线的热变宽、压力变宽和自吸变宽都很小,辐射出的特征谱线是半宽度很窄的锐线(10-4~10-5 nm)。

(3分)2. 乳剂特性曲线:以黑度S为纵坐标,以曝光量的对数值lgH为横坐标作图,即得到乳剂特性曲线。

(2分)它分为四个部分:曝光不足部分、正常曝光部分、曝光过度部分和负感部分。

光谱定性分析中,通常需要利用乳剂特性曲线正常曝光部分,因为此时黑度S与曝光量的对数值lgH 呈直线关系。

(3分)3. 流动相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脱气处理,以除去其中溶解的气体(如O 2),以防止在洗脱过程中当流动相由色谱柱流至检测器时,因压力降低而产生气泡。

若在低死体积检测池中,存在气泡会增加基线噪声,严重时会造成分析灵敏度下降,而无法进行分析。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基态原子吸收的是什么光?A. 可见光B. 紫外光C. 红外光D. 激光答案:B2.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固定相通常是: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离子答案:B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样品的吸光度与样品浓度的关系遵循:A. 比尔-朗伯定律B. 斯托克斯定律C. 普朗克定律D. 波尔兹曼定律答案:A4. 气相色谱法中,常用的检测器类型不包括:A. 热导检测器B. 火焰光度检测器C. 电子捕获检测器D. 紫外-可见检测器答案:D5.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通常出现在:A. 质量数较低的区域B. 质量数较高的区域C. 质量数中等的区域D. 不确定区域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常用的原子化方法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火焰原子化;石墨炉原子化7.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色谱柱的固定相可以是______、______或______。

答案:化学键合相;离子交换树脂;凝胶8.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样品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______成正比。

答案:光程长度9. 质谱仪中,分子离子的质荷比通常用来确定分子的______。

答案:分子量10.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化学位移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ppm(parts per million)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基态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进行选择性吸收的分析方法。

当原子吸收了与原子能级差相对应的光能后,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通过测量基态原子吸收的光强度,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元素的含量。

12. 解释什么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色谱峰。

答案: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色谱峰是指样品在色谱柱中经过分离后,不同组分在检测器上产生的信号峰。

色谱峰的面积或高度与样品中相应组分的浓度成正比,可以用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答案(B)学号姓名院(系)分数一、填空(每空1分,共9分,答在试卷上)1.在测定AsO33-浓度的库仑滴定中, 滴定剂是_I2_。

实验中,将阴极在套管中保护起来,其原因是防止阴极产物干扰, 在套管中应加足Na2SO4_溶液,其作用是_导电 .2.液相色谱分析法常使用的化学键合反相色谱填充柱是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填充柱或ODS(C18),分离原理是疏水作用,常使用极性溶剂(如水—甲醇)流动相,分析分离难挥发弱极性类化合物。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在试卷上)1。

空心阴极灯的构造是:(4 )(1) 待测元素作阴极,铂棒作阳极,内充氮气;(2)待测元素作阳极,铂棒作阴极,内充氩气;(3)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灯内抽真空;(4)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内充惰性气体.2 关于直流电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直流电弧是一种自吸性很强、不稳定的光源;(2) 直流电弧的检出限比交流电弧差;(3) 直流电弧的电极头温度比交流电弧低;(4)直流电弧只能进行定性、半定量分析,不能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3. 等离子体是一种电离的气体,它的组成是:(4 )(1) 正离子和负离子;(2) 离子和电子;(3)离子和中性原子; (4) 离子,电子和中性原子。

4. 极谱分析中,氧波的干扰可通过向试液中__(1)___而得到消除。

(1)。

通入氮气; (2). 通入氧气 ;(3). 加入硫酸钠固体;(4)。

加入动物胶。

5。

在化合物 R-CO—H(Ⅰ),R—CO—Cl(Ⅱ),R-CO—F(Ⅲ)和R—CO—NH2(Ⅳ)中,羧基伸缩振动频率大小顺序为:( 3 )(1)Ⅳ>Ⅲ>Ⅱ〉Ⅰ; (2)Ⅲ〉Ⅱ>Ⅳ〉Ⅰ;(3) Ⅲ〉Ⅱ>Ⅰ>Ⅳ; (4)Ⅰ>Ⅱ>Ⅲ〉Ⅳ.6。

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 ( 2 ) (1)保留值; (2)分配系数;K=C1/C2(3)扩散速度; (4)传质速率.7. 单扫描极谱的灵敏度为 10—7mol/L 左右,和经典极谱法相比,其灵敏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2 )(1)在电解过程中滴汞速度比较慢;(2)快速加电压方式,单滴汞周期末取样;(3)氧波和迁移电流变小不干扰;(4) 电压变化速度满足电极反应速度。

8. 用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电极系统由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其中玻璃电极是作为测量溶液中氢离子活度(浓度)的_(__3___)。

(1)。

金属电极;(2)。

参比电极;(3)。

指示电极;(4)。

电解电极9。

关于质谱软电离源的说法,下面哪一种是对的? ( 3 )(1) 软电离源的弛豫过程包括键的断裂并产生质荷比小于分子离子的碎片离子;(2)由软电离源所得的质谱图可以提供待测物所含功能基的类型和结构信息;(3) 软电离源所提供的质谱数据可以得到精确的相对分子质量;(3)软电离源具有足够的能量碰撞分子,使它们处在高激发态。

10. 分离因子:( 2)(1) 与柱温无关; (2)与所用固定相有关;(3) 同气化温度有关;(4)与柱填充状况及流速有关。

三、回答问题(每题5分,共 45 分,答在答题纸上)1。

简述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 光源的优点。

答: ICP具有以下优点:温度高可达 6000 K以上,灵敏度高可达10-9;稳定性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可达 4~6 个数量级;可对一个试样同时进行多元素的含量测定;自吸效应和基体效应小.2. 库仑分析,极谱分析都是在进行物质的电解,请问它们有什么不同,在实验操作上各自采用了什么措施?答:不同点: (1)电解分析法力图避免工作电极产生浓差极化。

在电解时用大面积工作电极,搅拌电解液。

极谱分析法恰恰相反,是利用工作电极的浓差极化, 在电解条件上使用微电极作工作电极, 静置和恒温电解液,使工作电极表面产生浓度梯度,形成浓差极化。

(2)电解分析法是根据电解物析出量或通过电解池的库仑数来定量。

极谱法是根据i d=Kc的关系来定量。

库仑分析是要减少浓差极化,工作电极面积较大,而且溶液进行搅拌,保证100%的电流效率;极谱分析是要利用浓差极化,它的工作电极面积较小,而且溶液不能搅拌,加入大量惰性支持电解质消除迁移电流。

3。

请简述常规脉冲极谱法与经典极谱法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答:常规脉冲极谱法与经典极谱法均采用滴汞电极作为工作电极,极谱波的产生是由于滴汞电极上出现浓差极化现象而引起的。

经典极谱法,由于充电电流较大,使其灵敏度较低,而脉冲极谱法是在汞滴生长后期、汞滴即将滴下之前的很短时间间隔内,施加一个矩形的脉冲电压,在每一个脉冲消失前20ms时,进行一次电流取样,由于充电电流的衰减速度快于法拉第电流的衰减速度,有效地减小了充电电流的干扰,提高了“信噪比"。

因此,脉冲极谱法的灵敏度明显优于普通极谱法。

4.有人推荐用反相离子对色谱分离分析样品中的碘离子,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答:可行。

在流动相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使其与碘离子形成离子对,可在反相固定相上保留.5。

为什么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对波长选择器的要求较原子发射光谱要低?答:原子吸收光谱的光谱较原子发射光谱的光谱简单。

6.根据范氏方程,试简要分析要实现气相色谱快速分析应注意哪些操作条件?答:根据范氏方程,要实现气相色谱快速分析应注意:(1)应该选择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载气(如H2,He),同时还应该考虑载气对不同检测器的适应性。

(2)柱温不能高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以免引起固定液的挥发流失。

在使最难分离组分能尽可能好的分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温度,但以保留时间适宜,峰形不拖尾为度。

(3)固定液用量:担体表面积越大,固定液用量可以越高,允许的进样量也越多,但为了改善液相传质,应使固定液膜薄一些.(4)对担体的要求:担体表面积要大,表面和孔径均匀。

粒度要求均匀、细小(但不宜过小以免使传质阻力过大)(5)进样速度要快,进样量要少,一般液体试样0.1~5uL,气体试样0。

1~10mL.(6)气化温度:气化温度要高于柱温30-70℃。

7.电位滴定法用AgNO3滴定等浓度的Cl-和Br—的混合溶液。

(1)请选用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2)写出电池的图解表达式。

(3)溴离子的理论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重合吗?为什么?答:(1)指示电极为银电极,参比电极为双液接甘汞电极.(2)Ag︱被滴溶液‖KNO3盐桥‖KCl盐桥︱SCE(3) 不重合。

由于先滴定的Cl—使Br—突跃范围变小,而使滴定终点可能后移。

8。

一般采用电子轰击源,能否得到样品的分子离子峰?为什么?答:一般采用电子轰击源,不能得到样品的分子离子峰。

这是因为电子轰击源具有高的能量,属硬电离源。

9. 为什么原子发射光谱法对火焰温度的变化比原子吸收法更敏感?答:因为原子发射光谱法中火焰是作为激发光源,待测元素的蒸发、原子化和激发电离都是在火焰中进行的,且其测定是基于激发态的原子为基础;而原子吸收法中火焰仅作为原子化器,待测元素在火焰中只需要蒸发和原子化,无须激发和电离,且其测定是基于未被激发的基态原子为基础。

因此,原子发射光谱法对火焰温度的变化比原子吸收法更敏感.四、计算题(每题13分,共26分,答在答题纸上)1.移取 20.00mL2.5×10-6 mol/mL Pb2+的标准溶液进行极谱分析。

试假设电解过程中恒定电位在极限扩散电流处,使id的大小保持不变。

已知滴汞电极毛细管常数K (m2/3 t1/6) = 1.10,溶液 Pb2+的扩散系数D = 1.60×10-5 cm2/s。

若电解 1 h 后,试计算被测离子 Pb2+浓度变化的百分数,从计算结果可说明什么问题?(F=96500)解:据i d = 607zD1/2m2/3 t1/6 c= 607×2×(1。

6×10—5)1/2×1。

10×2.5×10-6=1214×4×10-3×1。

10×2。

5×10-6=13475。

4×10-9= 1.35×10-5 A电解 1 h 析出 Pb摩尔量, 据库仑定律:m Pb = i d·t/n×F = 1.35×10-5×3600/(2×96500)=2.5×10-7 mol原有20mL中的铅摩尔数:m pb =2。

50×10-6×20=5。

0×10—5mol已电解Pb的百分数: X= 2。

5×10—7/5。

0×10-5mol=0.5%(剩余Pb的摩尔数: m pb=2.50×10-6×20=5。

0×10-5mol-2.5×10—7mol =4。

975×10—5 mol)说明:可以看出,虽然极谱电解时间相当长,但实际消耗量是很小的,所以同一试液可多次进行分析,其结果不变.分析再现性好.2。

在某色谱条件下,分析只含有二氯乙烷、二溴乙烷和四乙基铅三组分的样品,结果如下:试用归一化法求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解:据W i=(f i’A i)/(∑f i'A i)将表中数据代入,计算,得二氯乙烷:18。

5%;二溴乙烷 20。

6%; 四乙基铅: 60。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