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运行模式与控制策略研究
论智能电网发展模式及关键技术的探讨

[ 关键词] 智 能 电网 ; 发展模 式 ; 技术; 中图分类号 : F 4 2 6 . 6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1 0 0 9 — 9 1 4 X ( 2 0 1 3 ) 3 7 — 0 3 4 4 — 0 1
1现阶段 我 国智能 电 网发展 的关 键问 题
优点 , 基于 卫 星时钟 同步 及高 速通 信 网络技 术 , 可 实现 大 电网 的同步 向量 测
网” 模式 。 电力产业 将实现工 业革命 以来最重 要的大跨 度转型 , 推动 电力产业 从
中低端电力供应商的传统模式提升为综合能源、 通讯和信 息服务商的高端创新 模式 。 这将推 动 电力基 础设施通 过加 载数 字设备和 芯片技术 升级为人 类创新 生
1 2现 阶段 实现 我国智 能 电网发展 目标 的几点 思考
电力 系统仿 真是 根据实 际 电力 系统建 立模型 , 进 行计算 和实验 , 研 究 电力
系统在规定时间内的工作行为和特征 , 能对 电网状态进行分析 、 决策、 控制 , 并 保 障 电网安全 、 可靠 、 经 济运 行。电网仿 真分 析及 控制 决 策 , 相 当于智 能 电网
工 业 技 术
I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v i e w
论 智 能 电 网发 展模 式 及 关 键技 术 的探 讨
郭 亮
( 华北 电力 大 学 1 0 2 2 0 6 )
[ 摘 要] 我 国智能 电 网的 发展 战略 定位准 确 , 具有 较 高的 可行性 , 但在 实 施建设 的过 程 中也要 看 到与 发达 国家还 有相 当差 距 我 国要 紧密 结 合我 国用 电服 务的实际情况和能源供应的新形势, 立足 自主创新, 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 各级电网协调发展, 具有信息化、 自动化、 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 目
智能电网优化调控技术研究

智能电网优化调控技术研究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电网调控的相关工作经验,以智能电网优化调控技术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电力调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了提高电力调控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在此基础上,论文探讨了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智能电网优化调控一体化一项项目的实行和推广离不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智能电网的实行提供了硬软实力。
2009 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构建“三集五大”的发展框架,2010年提出“优化电网运行监控模式,推广实施调控一体化”的战略。
在这些条件综合下,智能电网成为我国配电网调控的必然模式,而电力调控一体化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项目,符合电网规模快速发展的需求、电网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要求,有利用电网公司集约化管理与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
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加强对智能电网下电力调控一体化进行深入的探讨,了解智能电网的电力调控一体化,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科学、稳定发展。
1 电力调控一体化综述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电力调度与监控合一。
利用高科技实现操作智能化、自动化,是一种“变电站无人值班,运维操作站少人值班,监控中心24小时值班”的工作模式。
调控一体化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调控,由专门的调控人员执行,主要负责设备监督、遥控操作等调度工作。
二是运维,由专门的运维人员操作,主要负责设备巡视、检查、作业应急处置等工作。
电力调控一体化是智能电网的试点项目,是对电力体系的调度和监控,加强电力调控一体化的建设,提高电力调控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实现对电网监控与维护的管理体系。
在以往的传统模式下,电网调度中心负责电网的调度、监控、运行和维护工作,工作内容多且复杂,在工作中时常出现分工不清的现象,导致工作效率低且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随着电网改扩建的进行,电网迅速发展,重新调整了电网结构,加大了工作难度,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要提高服务质量,要加大调控一体化的速度,注重分工,电网调度中心负责的工作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没太大区别,只是同时运行维护站点,负责对调度指令的分解和执行。
智能电网新型运行模式及发展探讨

智能 电网新型 运行模 式及发展探讨
蒲 晓瑛
( 四J I l 东祥 工程 项 目管 理有 限责任 公 司 , 四川 I成 都 6 1 0 0 0 0 )
摘 要 : 首 先 就智 能 电 网体 系架 构 、 内涵 特 征展 开探 讨 , 随 后分 析 了如 何 科学 创 建智 能 电 网新 型运 行 模 式 , 最后 探 究 了智 能 电 网体系
信 息、 状态 信息 、 属性 、 历史 与互动 咨询信息等 。其位于 各个信
息登记平 台 中, 实 现 了可视化 管理 , 便于 电力 企业Fra bibliotek 作人 员操
一
认识 。
因此 , 创建 智能 电网新 型运行模 式的首要任 务在于对其运 作 。从输 出层面 来讲 , 智能 电网应能提 供市场经 济持续发 展需 行体系 做出真实 、 可靠 、 精 准的数学描述与规律判 断。 在构 建阶 求 的大量 电能 , 同时应适 应各 类新 负荷 形成 的 电网冲击 , 并为 段 , 面临着较 多技术难题 , 如超 导输 电控制 技术 、 间歇 电源发 电 用户提 供符合需求 的优 质 电能产 品。 智 能电网体系还 可借 助发 接入/ 退出模式 技术 、 储 能研究手 段 、 光 纤复合 电缆技 术等 , 还 电方式 的优化调 节, 实现 市场化 发展 , 使 电能 良好分配 , 确保自 需要我们做进 一步探索 。
为 当前 面 临 的主 要 问 题 。
性、 客观 状况 , 进而 借助 自身接 口体 系装置将 相关 物理量 传输 至通信 网络 , 并 由通信 网络 发送至各 层级控制 中心 。当前各类
1 智 能 电 网 内涵 与 组 织 架构 特 征
基于MPC的智能电网控制策略设计

基于MPC的智能电网控制策略设计智能电网是近年来互联网和能源行业相结合的产物。
它通过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了电网的智能化和互联网化,使得能源在不同场景下的分配更加便捷、高效、安全。
在智能电网的架构中,控制策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基于MPC(Model Predictive Control)的智能电网控制策略设计则是目前的主要方向之一。
MPC是一种基于模型的预测控制算法,这种算法将传统的自适应控制和优化控制等方法综合在一起,将未来时间域内的变量作为控制出发点,并进一步基于优化算法进行多输入多输出的预测控制。
因此,MPC一般用于非线性、分布式、大规模系统的控制中。
在基于MPC的智能电网控制策略设计中,首先需要对电网进行建模和仿真。
如何建立良好的电网模型是一个关键问题。
一般而言,电网由多个电力系统而组成,每个系统又由多个节点组成。
因此,通过模型抽象或模型就是电网内各个节点的状态,包括功率、电流、电压等多个变量,同时会对外部环境和负载数据进行建模。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兼顾模型的准确性和复杂度,避免模型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从而不利于后续的仿真和控制设计。
在模型建立完成后,就需要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和分析。
通过对电网系统的各种负载和外部环境进行仿真,可以分析系统的工作状态,确定当前系统中的各项指标,如电流、电压、功率以及内部能量状态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仿真的方法对电网的故障和异常情况进行测试和预警,进一步优化控制策略。
在基于MPC的智能电网控制策略设计中,目标就是使用负载预测和模型预测来对电网进行精确地控制。
在控制策略设计中,首先需要分析电网当前的负载状况和对电网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对电能的需求猛增,准确预测电网的负载并进行相应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预测方法主要包括时间序列分析、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多种方法,其中机器学习已经成为预测方法的主流方法之一。
通过机器学习,可以根据电网的历史数据训练出能够反应电网当前负载状态的算法模型,预计负载水平和分布特点。
智能电网的论文

智能电网的研究与探讨摘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智能电网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未来电网发展趋势的热门话题。
近年来,我国电力负荷快速增长,给电网建设和运营带来巨大压力。
本文主要研究了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测管理手段、措施和国内供电公司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建设的目标、原则以及具体方案的确立。
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能够全面采集用电系统的基础数据,可满足智能电网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要求,实现对所有变电站表计、配变表计、高压客户表计、供电线路联络开关表计的自动采集,有效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并对移峰填谷、提高负荷率有显著效果,通过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利于优化电力资源配置,而且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背景意义,电力需求侧管理,信息监控,系统设计,发展前景Smart grid research and discussion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 gy. Smart grid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ower grid at home and abroad.The paper briefly analyze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smart grid its concept features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power electronics, IT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 logies,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guid is becoming an imp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At first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smart grid is demo nstrated ,then the required performance of smart grid are introduce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intelligent power grid includ ing Intelligent substation, intelligent lines, intelligent protection system, etc. Finally fro m the power grid performance, econo 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of the prospects of intelligent power grid, and sums up the technical advantage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Key words: Smart grid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power demand sid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目录前言 (1)第1章绪论 (2)1.1智能电网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1.1.1国内外需求侧实施情况 (3)1.1.2美国主要电力公司 (3)1.1.3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 (4)1.1.4北京地区开展DSM的情况 (4)1.1.5其它地区开展DSM的情况 (5)1.2本章主要内容 (5)第2章智能电网与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 (6)2.1智能电网的目标及特点 (6)2.1.1智能电网的目标 (6)2.1.2智能电网的特点 (6)2.2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定义及目标 (8)2.2.1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定义 (8)2.2.2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目标 (8)2.3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具体介绍 (8)2.3.1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管理对象 (8)2.3.2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管理资源 (8)2.3.3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特点及内容 (9)2.4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对智能电网的的影响 (9)2.5本章小结 (9)第3章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的理论分析 (11)3.1需求侧信息监控内容 (11)3.2需求侧信息监控管理的技术手段 (13)3.3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模型构建 (13)3.3.1数据模型 (13)3.3.2计算模型 (14)3.3.3流程模型 (15)3.3.4系统模型 (15)3.4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管理的典型应用 (15)第4章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建设项目的设计 (17)4.1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建设项目研究背景 (17)4.2现状分析 (17)4.2.1需求侧电力负荷分析 (18)4.2.2电力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21)4.2.3列举供电公司现状情况 (21)4.3系统目标及原则 (22)4.3.1 系统建设目标 (22)4.3.2 系统建设原则 (23)4.4 系统建设需求 (25)4.5 应用功能 (28)4.6 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的不足 (29)结论 (31)谢辞 (32)参考文献 (33)外文资料翻译 (35)前言电能已在人类能源利用方式中占有很高的比例,随着电力交通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这一比例还将大幅提高。
《2024年微电网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研究》范文

《微电网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供应模式,正逐渐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电网能够有效地整合分布式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损耗,并增强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对微电网的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进行研究,对于推动微电网的广泛应用和智能电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微电网的基本构成与特点微电网主要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负荷以及监控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其中,分布式电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燃气轮机等可再生能源设备;储能装置则用于平衡微电网内部的能量供需;负荷则是微电网所服务的电力消费端;而监控和控制系统则负责整个微电网的协调运行和优化调度。
微电网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能够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分布式能源资源;二是能够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三是能够减少能源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四是具有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系统。
三、微电网运行策略研究微电网的运行策略主要包括能量管理策略、优化调度策略和故障应对策略等。
1. 能量管理策略:能量管理策略是微电网运行的核心,其目的是在满足负荷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能量的优化分配。
这需要综合考虑微电网内部的能源供需情况、能源价格、储能装置的状态等因素,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系统进行决策。
2. 优化调度策略:优化调度策略主要是针对微电网内部的电源和负荷进行优化调度,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供电的可靠性。
这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算法,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最优的调度方案。
3. 故障应对策略:微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和异常情况,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故障应对策略。
这包括故障检测、故障隔离、故障恢复等步骤,以保证微电网在故障发生后能够快速恢复供电。
四、微电网优化方法研究微电网的优化方法主要包括数学优化方法、人工智能方法等。
1. 数学优化方法:通过建立微电网的数学模型,运用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数学优化方法,对微电网的能量管理、优化调度等问题进行求解,得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智能电网变电运行管理模式

智能电网变电运行管理模式探讨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电力需求较快增长的趋势在较长时间内不会改变.,而传统电网已近不能够满足电力行业的需求,智能电网成为发展方向.本文主要是介绍传统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和智能电网下的变电运行管理模式两种主要模式。
关键词:智能电网;变电运行模式在现代电网的发展过程中,各国结合其电力工业发展的具体情况,通过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也反映出各国对未来电网发展模式的不同理解。
近年来,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在电网中的广泛应用,智能化已经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智能电网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
从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角度看,世界各国、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普遍认同以下观点:智能电网是将先进的传感量测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决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能源电力技术相结合,并与电网基础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现代化电网。
自进入信息时代,全球经济和科技水平都不断提升,电力作为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之一,也迈入了飞速发展时期。
当今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为了适应人们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日益提高的要求,电压等级越来越高、输配电网规模越来越大、电力设备质量越来越好最终电网的乌托邦——智能电网——应运而生。
而如何在这种更加安全、可靠、环保、经济的电力系统中,优化当前变电运行管理模式,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并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1 传统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发展过程变电运行工作包括对所在变电站进行实时的监控、定期巡视及维护、接受调度命令并执行倒闸操作,并保证现场工作环境的安全。
基于以上工作职责,供电企业就变电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了多种尝试。
以赣东北地区220kv变电站为例,先后经历了常规站、集控站和监控中心与操作队三种管理模式。
对三种模式的对比分析见表1。
2 智能电网的要求为了实现更高可靠性需求的智能电网,对今后电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智能电网具有高级分析能力,要求事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以便在事故发生时做出快速响应,来降低事故的影响;②智能电网具有快速自愈能力,要求事故发生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方式;③智能电网具有辅助决策能力,要求通过可视化设备帮助操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当前电网的状态,提高运行人员决策的正确率;④智能电网具有优化能效能力,要求多种资源即插即用,以稳定、环保、高效、经济等方面作为目标;⑤智能电网具有系统规划能力,要求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功能的需求,通过数据分析和建模能力来指导电网规划者的决策。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电网调度与控制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电网调度与控制智能电网调度与控制: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传统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智能电网逐渐成为电力系统建设的发展方向。
智能电网调度与控制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智能电网调度管理系统是智能电网的核心部件之一。
它利用先进的通信网络和信息技术,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和调度,从而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行。
智能电网调度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负荷、电能供给、电能质量等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灵活调度和优化控制。
通过智能电网调度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快速响应、自动化运维和动态优化。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利用传感器、智能装置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能够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设备进行自动化调度和控制,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平衡和优化。
通过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可以及时调整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以适应电力系统的实际负荷变化和故障情况。
智能电网调度与控制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电力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智能化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通过调度管理和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运行,可以减少人为操作的干预,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智能电网调度与控制还可以优化电力系统中的能源利用和能源调度,促进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和智能电力交互。
这将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电网调度与控制的应用还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通过智能化技术对电力系统中的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和违规操作,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智能电网调度与控制系统还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减少了操作人员的风险和工作负荷,增加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电网运行模式与控制策略研究
智能电网是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对全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国家正致力于将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转型。
智能电网运行模式与控制策略的研究就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本文将就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智能电网的运行模式
智能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电网模式,与传统电网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智能电网的主动性更强。
在传统电网中,供电依赖于用电,经常面临负荷不匹配的状况,容易发生供电失灵的情况。
而智能电网通过自主调节机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电能进行智能管理,保持稳定运行。
2、智能电网的管理更加灵活。
在智能电网中,不同用户之间可以互换电力储存设备、电力交易等资源。
因此,可以通过资源协作实现灵活的电力配送和管理,提高能源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智能电网的控制策略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控制策略的研究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实现智能化的电力调度与管理。
智能电网中的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用户为中心的控制策略。
在这种策略中,智能电网将用户视为能量消费者和生产者,通过综合管理来实现用户最大效益。
同时,通过差异化定价、奖励惩罚等方式,鼓励用户参与智能电网的建设和维护。
2、数据智能化控制策略。
在这种策略中,智能电网将运行数据作为调度决策依据。
通过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电力生产、输配电和用电之间的智能化协调,达到优化调度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3、基于市场机制的控制策略。
这种策略是基于市场供求规律而建立的,通过
竞价定价等方式,实现电力的自由交易,促进电力市场的竞争和透明化。
市场机制使电力市场更加灵活和高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未来智能电网的展望
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整合多种技术手段,包括智能传感、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高效储能等。
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会越来越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电网将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优化其控制策略,实现系统性
能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智能电网将逐步实现电力市场的自由化和透明化,使市场机制逐渐成为智
能电网管理的核心手段。
3、智能电网将积极推广新能源,实现清洁能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积极探索
并逐步实现建立“微电网”,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
总之,智能电网是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技术,其前景十分广阔。
在建设智能电
网的过程中,运行模式和控制策略的研究非常关键。
目前,各国在智能电网的发展方面均积极探索,有望向更高效、更灵活、更智能的电力系统不断演化。